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差别

二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差别

二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差别
二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差别

二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差别

二分裂是一般指生物进行的一种最原始的细胞增殖方式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真核有性生殖的细胞的分裂方式

原核生如细菌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二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原生动物的二分裂

除细菌以外,二分裂也是原生动物(并不是指原核细胞的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横裂,如草履虫;或者是斜分裂,如角藻。

编辑本段

细菌的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无丝分裂则是发现最早的一种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而且不仅在体细胞中,甚至在生殖细胞中都能进行无丝分裂。由于其核分裂的过程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胞质分裂后的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够平均分配给子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很大区别,故称无丝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时期:第一期核内染色质复制倍增,核及核仁体积增大,核仁及核仁组织中心分裂。第二期以核仁及核仁组织中心为分裂制动中心,以核仁与核膜周染色质相联系的染色质丝为牵引带,分别牵引着新复制的染色质和原有的染色质。新复制的染色质在对侧核仁组织中心发出的染色质丝的牵引下,离开核膜移动到核的赤道面上。第三期核拉长成哑铃型,中央部分缢缩变细。第四期核膜内陷加深,最终缢裂成为两个完整的子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总述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丝分裂和二分裂有着本质的区别,二分裂指的是生物进行的一种最原始的细胞增殖方式,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独特的细胞增殖方式,通过这种分裂,可同时形成多个核;且分裂时细胞核仍可执行其生理功能。

【2020高中生物高考点复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单科,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解析】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2.(2017·山西太原五中阶段检测,3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 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 C.联会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 【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无四分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由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所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所携带的基因应该完全相同,如果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间期DNA复制出现差错发生基因突变。 3.(2017·江西宜春丰城中学段考,17)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D.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析】图1中AB段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A正确;图2中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B错误;图2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1中的DE段,C正确;图1中DE段表示着丝点已经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正确。 4.(2018·湖南衡阳八中月考,27)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解析】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等,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A错误;细胞乙处于有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NA的含量2a→4a4a4a4a4a→2a 染色体数目2N2N2N2N→4 N4N→2N 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0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 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 了,是错误的。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

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 含量为2a ,染色体为2N ) ] ①性源细 胞[ 精(卵)原细胞] ②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③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④性细 胞[精(卵)细胞] 前期 Ⅰ 中期 Ⅰ 后期 Ⅰ 末期 Ⅰ 前期 Ⅱ 中期 Ⅱ 后期 Ⅱ 末期 Ⅱ DNA 分子 2a→4a 4a 4a 4a 4a→2a 2a 2a 2a 2a→a a 染色 体 2N 2N 2N 2N 2N→N N N N→2N 2N→N N 染色 单体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0 0 同源 染色体 N N N N→0 0 0 0 0 0 0 正确的图象表示为:

2021高考生物一轮习题:第四单元 重点强化练27 理解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含解析)

1.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有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④B.④C.③D.①②③ 2.(2019·保定一模)下图甲和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规律的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b+c、c+d的时间长短相同,均可表示完整的细胞周期 B.甲图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是在其细胞周期的a、c段完成DNA的复制 C.乙图中ef段细胞中的DNA易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D.乙图中的gh段着丝点分裂,导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3.(2020·甘肃金昌模拟)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段的细胞处于图丙中的f→g段 B.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仅处于图甲中的a→b段 C.图乙中c、d、e依次代表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 D.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4.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不完全相同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5.(2019·海安高中)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先于细胞板形成B.染色体数先于DNA分子数加倍 C.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D.纺锤体先于染色体形成 6.(2019·太原五中)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 B.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 C.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然后移向两极 D.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 7.(2019·武威六中)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8.(2020·滨州月考)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

专题六细胞的增殖 考点15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2016·海南单科,6,2分)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D错误。 2.(2015·课标Ⅱ,2,6分)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解析】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DNA),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的功能,C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A错误;端粒酶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所以端粒酶是逆转录酶,B错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地调控,只有在造血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不断分裂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地消失,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3.(2015·北京理综,3,6分)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区别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1)细胞核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有丝分裂过程与无丝分裂

课题29 :有丝分裂过程与无丝分裂 【课标要求】细胞的无丝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 【考向瞭望】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 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无丝分裂的特点及细胞举例。 【知识梳理】 一、有丝分裂 (一)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 (二)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 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记忆口诀:膜仁消 失显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 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记忆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记忆口诀:点裂数增均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记忆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 -1 -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1、分裂前期一一纺缍体的形成方式不同: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而动物细胞靠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2、分裂末期一一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四)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功能 1、线粒体――供能(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分开)、复制。 2、中心体——形成纺缍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3、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植物细胞)。 4、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五)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二、无丝分裂 (一)特点: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二)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思考感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能均等分配? 不是均能分配,而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基础训练】 1、下列哪一种叙述可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C)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离的区别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离的区别 简单的说有丝分裂只有体细胞有,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特有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是减数分裂比有丝分裂分裂多了一步同原染色体的分离. 详细:有丝分裂遗传学中的作用:mitosis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包括染色质凝集为可见的丝状染色体和复制的染色单体的分离,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通常分为G1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 意义:先是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子细胞提供了基础。其次是复制后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对细胞质来说,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也能复制、增殖数量。但是它们原先在细胞质中分布是不恒定的,因而在细胞分裂时它们是随机而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由此可见,任何由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所决定的遗传表现,是不可能与染色体所决定的遗传表现具有同样的规律性。这种均等方式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植物采用无性繁殖所获得的后代能保持其母本的遗传性状,就在于它们是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 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中的作用:在生物的生活周期中,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这一分裂方式包括两次分裂,其中第二次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基本相似;主要是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与有丝分裂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意义:首先,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雄性细胞,但遗传物质只进行了一次复制,因此,各雌雄性细胞只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其次,各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排列在赤道板上,然后分别向两极拉开,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时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既为212 =4096。这说明各个细胞之间在染色体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不仅如此,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因而为生物的变异提供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有丝与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介绍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右上角图就是常见有丝分裂的开始和结果)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体细胞的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是具有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这两个阶段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到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到10%。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为细胞分裂期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正在发生很复杂的变化。近年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证明,间期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有丝分裂的周期变化 细胞分裂期在细胞分裂期,最明显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实,分裂期的各个时期的变化是连续的,并没有严格的时期界限。 前期 细胞分裂的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由于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形态越来越清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这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看到每一条染色体实际上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是完全分离开的,而是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在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同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一具梭形的纺锤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 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 细胞分裂的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以前的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 末期 当这两套染色体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又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丝。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 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对比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4162436.html,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对比研究 作者:易梦绪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7年第05期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需要教师与学生给予高度重视。作为高中生,在平时学习与训练的时候,为更好地掌握两种分裂的不同点,总结并归纳了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差异,以供参考,进而为生物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对比;研究 1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概念 所谓的有丝分裂,具体指的就是真核细胞分类并且形成体细胞的一种过程,通常也被称之为间接分裂。有丝分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会出现纺锤体染色体,且子染色体会在子细胞当中平均分配。而这种分裂的方式在高等动植物当中最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有丝分裂是存在差异的。 所谓的无丝分裂一般情况下有多种形式,而横缢式分裂最为常见。在整个过程中,细胞核会首先延长,并且在中间部位缢缩和变细,最终将分裂成为两个不同的子细胞核。除此之外,还存在牙生分裂与碎裂等诸多形式,可以通过相同的组织表现出多样化的分裂。其中,真核生物能够实现无丝分裂,而无丝分裂经常存在于低等植物当中。而无丝分裂在高等植物的营养丰富部位普遍存在,最明显的就是表皮细胞与胚乳细胞等。除此之外,无丝分裂也存在于机体当中的腺体上,比较常见的就是高度分化细胞。 2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对比研究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两种不同的分裂方式,而两者在分裂周期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下将展开重点分析: 2.1 有丝分裂周期 2.1.1 分裂前期 所谓的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具体指的就是从分裂期至核膜解体整个过程。在间期细胞进入到有丝分裂前期的时候,细胞核本身体积就会随之增加,并且通过染色质所形成的细染色线螺旋不断缠绕,随之缩短并且变粗,最终形成了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染色质被复制,因而各染色体的组成都是两条染色单体,也就是并列姐妹染色体。其中,两个染色单体之间需要通过着丝点进行连接。而核仁则会在分裂前期后半期缓慢消失。在前期末期间,核膜会随之破裂,使得染色体分散在细胞质当中。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突破 姓名:班级: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大小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和染色体长度相同。 ②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有丝分裂时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会联会。 (一般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同源染色体N对)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 (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3)细胞内含有四分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9—12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处进行。 (2)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例5、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_____期。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⑶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专题(附加答案及详细解析)

有丝分裂 1.下图a→b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大约占一个细胞周期90%-95%的时间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进行物质准备和染色体复制,时间较长,分裂期进行核DNA平均分配和细胞分裂,时间较短,细胞周期从间期开始,到分裂期结束。据图分析,(a+b)和(c+d)分别为一个细胞周期,a、c分别为间期,b、d分别为分裂期。综上所述,D错。 【考点定位】细胞周期 2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答案】C 【解析】间期染色体为染色质状态,A错。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态还不固定,数目还不清晰,B 错。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形态最固定,数目最清晰,C正确。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D错。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用口诀法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前期—— “两失两现一散乱”、中期——“两体清晰点在板”、后期——“点裂加倍均分移”、末期——“两现两失新胞建”。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答案】C 【解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是1∶2∶2,表示一条染色体含两条单体和两个DNA,这时染色体和DNA已经复制,染色单体还没有分离,处于前期或中期,C正确。后期和末期染色单体分离,不存在染色单体,ABD错。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4.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无丝分裂是特殊的体细胞分裂方式,如蛙红细胞等,蛙为高等生物,A错。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一定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11)

生物必修教学案(十一) 【知识目标】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A 2、 无丝分裂------------------A 3、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B 4、细胞衰老和凋亡-------------B 5、癌细胞的特征和防治---------A 【知识点全解】 1、 细胞增殖的意义: 1、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2、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基础。 3、 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2、 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阶段划分: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 ;和细胞分裂 的实施阶段: 。 强调:(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 细胞不再分裂。 (2)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3)在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间期大约占90-95%,分裂期大约占5-10%。 2、有丝分裂过程: 是真核细胞进行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归纳:(1)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量关系 (2)与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3)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显微镜观察最多的是间期; (4)染色体形成于前期,消失于末期;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后期。 3、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1、2、3、4、 不同点前 期 纺锤丝形成方式不同 末 期 形成两个子细胞方式不同 4、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5、无丝分裂: (1)概念: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等结构的出现的分裂方式。 (2)过程:也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分配。一般细胞核先延长,核从中部易裂成两个子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也从中部易裂成两个子细胞。(3)分布:高等动物体内,某些迅速增值的组织:蛙的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伤口附近的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草履虫等。 三、细胞分化 1、概念:有同一类型的细胞经后,逐渐在和上形成稳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的过程成为细胞分化。 2、原因: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3、过程(意义):增殖分化 受精卵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4、特点:(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是建立在细胞增殖基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减数分裂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学案:6.1.1_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 学习目标 1.运用结构决定功能这一观念,举例说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2.通过讨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说明细胞通过分裂实现增殖。3.分析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以文字、图示或模型的形式,说明植物细胞增殖的主要特征,解释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基础知识| 一、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多细胞生物生长的原因 ? ????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个体生长 2.决定器官大小的原因 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3.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步骤 操作提示 制备琼脂块 切取边长分别为3 cm 、2 cm 、1 cm 的含酚酞的琼脂块正方体 浸泡 在质量分数为0.1%的NaOH 溶液中浸泡10 min 切割 捞取、吸干液体并将琼脂块切成两半 测量、记录、计算 测量、记录每块琼脂块上NaOH 的扩散深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 4.(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二、细胞周期 1.适用生物:真核生物。 2.前提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3.起止点 (1)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2)止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4.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判断细胞分裂时期,并补充细胞分裂特点:分裂图像时期分裂特点 间期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细胞适度生长 前期①染色体(DNA)变化: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②细胞变化:a.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中期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后期①染色体数目变化: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染色体运动: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 末期①染色体变化: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 ②细胞结构变化:a.核膜、核仁重新出现;b.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扩展为细胞壁 1.细胞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任何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3.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4.要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5.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规律性变化。() 6.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期。()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和联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专题10 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解析版)

专题10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基础知识必备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

二、易错警示 1、有丝分裂 (1)处于间期的细胞,核糖体和线粒体活动旺盛。 (2)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长于分裂期。 (3)只有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如分生组织细胞)才能看到染色体,才能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否则不能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如成熟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均不可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 (4)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二者不同。 (5)着丝点本身先分裂,之后由纺锤丝牵拉移向细胞两极。 2、细胞分裂中变异原因的分析 (1)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 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基因突变 ②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若姐妹染色单体的其中一条有两种颜色则一定为交叉互换。 (2)剖析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产生的三大原因 ①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③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以精细胞形成为例):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由本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异常(另一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正常)。 三、知识网络构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课标要求】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 【考向瞭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知识梳理】 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不同点发生的部位或器官一般的组织器官均可成熟的有性生殖器官母细胞体细胞(受精卵)性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有丝分裂间期一次,减数第一次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 分裂 过程 前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 中央 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 体,有交叉互换现象 Ⅱ: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 排列 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 Ⅱ: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 染 色体 后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 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 极 Ⅱ:与有丝分裂类似,但无同源 染 色体 同源染色体行为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 体; 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 换及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 出 现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 同源 染色体分离 子细胞数目2个雄为4个,雌为(1+3)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最终子细胞染色体 数 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Ⅰ)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组成 几乎相同 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 子) 子细胞中可遗传变异的来 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 异 染色体 及DNA 数量变化 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缍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 膜、核 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着 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意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 保持 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 持了每种生 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