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手册

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手册

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手册
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手册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

选课手册

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

二○一四年二月

目 录

说 明 (1)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二、通识教育课程分类 (1)

三、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 (2)

四、通识教育课程选课 (4)

通识教育课程介绍 (8)

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8)

人文科学领域核心课程 (8)

课程名称:大学美育 (8)

课程名称:电影鉴赏 (8)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9)

课程名称:岭南文化 (9)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与文化 (10)

课程名称:中国情感文化学 (10)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全英授课) (11)

课程名称:英语传媒与文化(全英授课) (11)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与文化 (12)

课程名称:英语文化与英语歌曲(全英授课) (12)

课程名称:美国社会与文化(全英授课) (13)

社会科学领域核心课程 (14)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概论 (14)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14)

课程名称:创业学 (15)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5)

课程名称:竞技体育赏析 (16)

课程名称:逻辑与思维 (16)

科学技术领域核心课程 (17)

课程名称:工程认知 (17)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17)

课程名称:生物科学与工程前沿 (18)

课程名称:走近微电子 (18)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安全 (19)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检索 (19)

二、通识教育一般课程 (21)

人文科学领域一般课程 (21)

课程名称:影视赏析 (21)

课程名称:新媒体文化 (21)

课程名称:媒介与文化 (21)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景观 (22)

课程名称:城市文化与美学 (22)

课程名称:实用传播学 (23)

课程名称:纪录片赏析 (23)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24)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人生智慧 (24)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官制度 (25)

课程名称:西方美术欣赏 (25)

课程名称:德语初级 (26)

课程名称:俄语初级 (26)

课程名称:英语诗歌选读(全英授课) (27)

课程名称:英语演讲艺术(全英授课) (27)

课程名称:科技交流英语(全英授课) (28)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全英授课) (28)

课程名称:英语文学阅读与鉴赏(全英授课) (29)

课程名称:二十世纪美学视野中的西方绘画(全英授课) (29)

课程名称:集邮学 (30)

课程名称:科技伦理和工程伦理 (30)

课程名称:与科学对话 (31)

课程名称:世界文化地理 (31)

课程名称:建筑美学 (32)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作品欣赏 (32)

课程名称:聆听西方音乐 (33)

课程名称:舞蹈欣赏 (33)

课程名称:形体舞蹈 (34)

课程名称:舞蹈艺术理论与实践 (34)

课程名称:钢琴基础弹奏 (35)

课程名称: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 (35)

课程名称:民族舞蹈 (36)

课程名称:中日韩风格舞蹈欣赏 (36)

课程名称:钢琴音乐赏析 (37)

课程名称:中外舞剧欣赏 (37)

课程名称:舞蹈作品理论分析 (38)

课程名称:音乐剧欣赏 (38)

课程名称:世界民族音乐 (39)

课程名称:西方古典作品欣赏 (39)

课程名称:影视名片欣赏 (40)

社会科学领域一般课程 (41)

课程名称: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 (41)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41)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42)

课程名称:营销学原理 (42)

课程名称:会计学 (42)

课程名称:创业营销 (43)

课程名称:理财学 (43)

课程名称:合同管理 (44)

课程名称:管理沟通 (44)

课程名称:现代推销学 (45)

课程名称:产品与品牌管理基础 (45)

课程名称: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46)

课程名称:商务谈判 (46)

课程名称:创业法律实务 (47)

课程名称:新领域营销 (47)

课程名称:大学安全通识 (48)

课程名称:婚姻家庭学 (48)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49)

课程名称:心理科学概论 (49)

课程名称:运动、营养与慢性病 (50)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 (50)

课程名称:休闲与人生 (51)

课程名称:金融学原理 (51)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52)

课程名称:酒店文化与管理 (52)

课程名称:创新力与创业管理 (53)

课程名称:生涯规划与求职技巧 (53)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利用 (54)

科学技术领域一般课程 (55)

课程名称:汽车概论 (55)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实践 (55)

课程名称:安全文化基础 (56)

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发展史 (56)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 (56)

课程名称: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57)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 (57)

课程名称:医药与保健 (58)

课程名称:人文物理学 (58)

课程名称:资源科学概论 (59)

课程名称:工程实践安全通论 (59)

说 明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学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拓展学生视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提供长远发展所必需的素养和方法。

学校近年来已开设的通选课是学校进行本科通识教育的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印发了《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通知》(华南工教〔2012〕65号),决定从2012年9月开始,在通选课的基础上开设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分类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三大领域、十大模块,包括:

1.人文科学领域。该领域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包括: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等四大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使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2.社会科学领域。该领域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包括:经济与管理、社会政治与法律、教育与心理、环境议题等四大模块。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应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3.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主要为非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开设,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学等两大模块。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与逻辑学课程目的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

1.2009级、2010级、2011级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

各学院学生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按《关于修订2008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的通知》(华南工教〔2008〕026号)执行,详见下表(若学院/专业对此有所调整,以调整后审批的为准):

序号学院

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包括人文科学领域和

社会科学领域)(学分)

科学技术领域

(学分)

合计

(学分)

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10 0

10 2 建筑学院6+4 0

10 3 土木与交通学院10 0

10 4 电力学院10 0

10 5 电子与信息学院10 0

10 6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10 0

10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 0

10 8 化学与化工学院10 0

10

9 轻工与食品学院10 0

10 10 理学院(数学系)10 0

10

11 理学院(物理系)10 0

10 12 工商管理学院 6 4

10 13 公共管理学院 6 4

10 14 外国语学院 4 6

10 15 体育学院 4 6

10 1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0 0

10

序号学院

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包括人文科学领域和

社会科学领域)(学分)

科学技术领域

(学分)

合计

(学分)

17 软件学院10 0

10 18 环境与能源学院10 0

10 19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10 0

10 20 新闻与传播学院 4 6

10 21 艺术学院 4 6

10 22 法学院 4 6

10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10 0 10

23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4 6

10

经济与贸易学院(物流工程)10 0 10

24

经济与贸易学院(经管专

业)

6 4 10

备注:1.学生不能修读本学院的开设的课程(除在本学院跨学科修读外);2.经济管理类

学生修读的课程不应包含其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3.此外,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必须修读2.5

个学分、其他专业必须修读6个学分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

2.2012级、2013级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

各学院学生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2012级本科综

合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华南工教[2011]81号)执行,详见下表(若学院/专

业对此有所调整,以调整后审批的为准):

序号学院

人文科学领域

(学分)

社会科学领域

(学分)

科学技术领域

(学分)

合计

(学分)

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6(2)4(2)0 10(4)

2 建筑学院6(2)4(2)0 10(4)

3 土木与交通学院6(2)4(2)0 10(4)

4 电力学院6(2)4(2)0 10(4)

5 电子与信息学院6(2)4(2)0 10(4)

6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6(2)4(2)0 10(4)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2)4(2)0 10(4)

序号学院

人文科学领域

(学分)

社会科学领域

(学分)

科学技术领域

(学分)

合计

(学分)

8 化学与化工学院6(2)4(2)0 10(4)

9 轻工与食品学院6(2)4(2)0 10(4)

10 理学院(数学系)6(2)4(2)0 10(4)

11 理学院(物理系)6(2)4(2)0 10(4)

12 工商管理学院 4 2

4(2)10(2)13 公共管理学院 4 2

4(2)10(2)14 外国语学院 2 2

6(2)10(2)15 体育学院 2 2

6(2)10(2)

1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6(2)4(2)0 10(4)

17 软件学院6(2)4(2)0 10(4)

18 环境与能源学院6(2)4(2)0 10(4)

19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6(2)4(2)0 10(4)

20 新闻与传播学院 2 2

6(2)10(2)21 艺术学院 2 2

6(2)10(2)22 法学院 2 2

6(2)10(2)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6(2)4(2)0 10(4)23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 2 2

6(2)10(2)

经济与贸易学院(物流工程)6(2)4(2)0 10(4)

24

经济与贸易学院(经管

专业)

4 2 4(2) 10(2)

备注:1.括号内为所要求修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2.学生不能修读本学院的开设的课程(除在本学院跨学科修读外);3.经济管理类学生修读的课程不应包含其中的经济管理类课程;4.英语A班、B班和创新班学生在大一上完“大学英语”课程后至少修读2学分通识类全英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四、通识教育课程选课

选课时间、流程等相关信息详见《关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网上选课的通知》(教务〔2014〕2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

术三个领域)的网上选课将于2014年3月3日至于3月24日(第二周星期一至第五周星期一)进行。选课网址是:https://www.doczj.com/doc/742685428.html,/jw2005。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选课后,方可上课和参加考试,教师须按选课后产生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和录入成绩。

学生应根据本人主修课程的具体安排以及应取得和已取得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类学分的要求(见附件),对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作出合理的选择。选课期间,请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综合培养计划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选课工作顺利进行。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选课时间

选课时间分三轮进行。

1.第一轮选课时间:

2014年3月3日(第二周星期一)上午10:00至3月6日(第二周星期四)上午9:00。

第一轮选课结束后,请学生在2014年3月10日(第三周周一)中午13:00第二轮选课之前在系统中确认第一轮选课是否已经选上,如果已经选上,请不必参加第二轮选课。如果没选上,请抓紧时间参加第二轮选课。

2.第二轮选课时间:

2014年3月10日(第三周星期一)中午13:00至2014年3月12日(第三周星期三)上午9:00。

3.第三轮选课时间:

2014年3月21日(第四周星期五)中午13:00至2014年3月24日(第五周星期一)上午9:00。

4.选课结果公布时间:

任课教师及选课学生可于2014年3月24日(第五周星期一)上午9:00以后在“系统”里查询选课结果。如果选课成功,“系统”里该门课程的选课状态栏会出现“已选”的标记。

二、选课及退选规则

1.每人每学期按规定最多选两门通识教育课程。

2.第一轮选课规则:

①上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上了但没参加考试的学生将不能参加此轮选课。

②每门课报名不设名额上限。

③选课结束后,由系统按课程班容量自动筛选。

④筛选原则:不以学生选课时间先后排队。来校交换生(插班生)、2010级与2011级联合班、2011级与2012级创新班、卓越班及少数2009级学生优先。上学期没有选上课的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少者优先。同等条件下随机筛选。

3.第二轮选课规则:针对尚有名额的课程,以先报先得的原则(以学生选课时间先后排队)进行选课,学生在第一轮已选的课程,可在第二轮退出,空出的名额即时放出供其他学生继续选课。上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选上了但没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参加此轮选课。

4.第三轮选课规则:通识教育课程可试听1周,1周后因对课程不适应或因课程上课冲突等各种原因,需要退选、改选课程的,在此轮选课中进行操作。语言类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德语》、《日语》和《俄语》不参加第三轮选课。

学生退选后空出的名额即时放出供其他学生进行第三轮选课,选课规则与第二轮相同。

需要退选、改选的同学务必按时在系统里进行操作,逾期不予补办。同时,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三十四条和《关于加强本科生选修课管理的若干规定》,不在系统里进行退选操作,又不去上课考试的学生,下学期第一轮选课将不能参加,课程成绩记为零分:学生未经批准缺交某门课程作业次数累计超过总数的1/3或缺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学时数1/3,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课程成绩记为零分;一学期三门课程被取消考核资格者,给予退学警告处理;各学期累计四门(次)及以上课程被取消考核资格者,应予退学处理。

5.选课结果一旦确定,不得更改,更不能添加,否则无法录入成绩。

6.根据《关于加强本科生选修课管理的若干规定》,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读情况在全程成绩单上完整记录。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成绩(包括正考、重考、重修成绩)不论及格与否,一律记入成绩单。

三、注意事项

1.已修够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的学生不再参加选课。

2.同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已经修读通过的不能重复选修。

3.在登录“系统”的过程中若出现密码遗忘等问题,学生凭学生证分别至北校区教务处教学管理办公室或南校区注册中心查询。

四、选课指引

1.登陆“系统”(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42685428.html,/jw2005)→输入用户名称和用户口令(第一次登陆“系统”上网选课的学生,以自己的学号为用户名和用户口令登录“系统”。登陆“系统”后,可在信息维护一栏中修改自己的用户口令,并请记住修改后的口令,以便今后登陆“系统”使用)→选择用户权限为学生→点击[登录]按钮→华南理工大学WEB服务管理子系统。

2.点击“网上选课”→点击“学生选课”→点击“校公选课选课”→选择要选的课程,查看课程性质、学分等信息,点击每个课程名称,可查看课程简介,点击教师姓名,可查看教师简介,在要选择的课程名前方框打上小勾,按‘确定’即选课成功。

3.当选课步骤进行完毕,为确保选课数据的安全性,请务必退出WEB服务管理子系统。

五、上课时间

通识教育课程将于第四周开始上课,请任课教师、学生按照网上公布的上课时间和地点上课。

六、成绩查询

每学期考试结束两周后,学生可在“系统”中查询考试成绩,若有疑问请向任课老师咨询。

通识教育课程介绍

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人文科学领域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大学美育

英文名称:Aesthetic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课程代码:171334

学 时:32 学 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艺术与审美

开课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开课教师:苏宏元等人

内容简介:

基于当代美学理论和观念,《大学美育》试图走向更为广阔的感性世界,依次对生活之美、人格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进行剖析和解读,展现自由、爱、独立、优美、崇高、善良、正义等一系列美感体验,引领学生进行一次曼妙的寻美之旅。

本课程既有美学理论的阐释,又有美的现象和形态的生动呈现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美理想和情趣,贴近他们的审美关怀,与他们一起解答审美疑问,增长美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和素质。

课程名称:电影鉴赏

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Film

课程代码:171404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艺术与审美

开课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授课教师:张步中等人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电影艺术素养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先紧扣电影本体,从画面、声音等电影元素出发对相关影片进行读解,使学生能够以电影艺术思维来鉴赏电影作品,同时结合文化视角,全面提高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和水平。主要内容包括:画面(镜头元素、造型元素)、声音(人声、音乐、音响)、拉片、电影文化读解。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程代码:171107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授课教师:曹智频等人

内容简介:

该课程是全校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宏观意义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格定位和价值追求、文学艺术、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有较为详细的了解。通过梳理文化脉络,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和人生目标。

课程名称:岭南文化

英文名称: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Culture

课程代码:171126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授课教师:刘起林等人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一门人文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加深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理解。主要内容包括:岭南民系及其演进、岭南民性、岭南思想文化、岭南艺术文化、岭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与文化

英文名称: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课程代码:171405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语言与文学

开课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授课教师:黄有东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为重点,对中国的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行介绍,重点选取诗经、楚辞、哲理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自由诗、话剧、现代小说、朦胧诗、当代小说,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流派、作家及经典作品进行深入介绍,借助“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解释路径,试图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力图在学生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展现另一方美景,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其审美趣味与文化素质。

课程名称:中国情感文化学

英文名称:Affection Culture in the China

课程代码:143173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思想政治学院

授课教师:李怡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不同于《中国文化概论》对中国文化一般性的叙述,而是抓住中国情感化特质文化线索,解读中国传统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社会心理文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指出它的内在矛盾和张力,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国文化特质生成、作用及当代局限。是对《中国文化概论》精华论点全新视角的解读、深化和深入浅出的通俗讲述。课程主要涉及四个部分,第一

章中国情感文化概述;第二章中国经济中的文化特点与情感文化;第三章中国政治制度中的文化特点与情感文化;第四章中国社会文化的取向特点与情感文化。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全英授课)

英文名称: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课程代码:144279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韩金龙等人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类选修课,全程采用英语授课。该课程在分析和实际运用中介绍跨文化交际的一般理论和规则,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涉及英语语言、英美文化及不同习俗的学习,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策略选择等方面内容。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该课程介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交际类型,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

选课对象:面向2012级大学英语A班、B班和本博(本硕)创新班学生。

课程名称:英语传媒与文化(全英授课)

英文名称:Media and Culture

课程代码:144280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语言与文学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李昀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通过文字、视觉和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当代西方传媒的运行机制,理解传媒与主体身份建构的关系,学习分析和解读当代传媒中的各种形象,思考当代文化中

的身份建构、性别差异、权力关系、全球化等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批判地认识自己、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培养自我反思精神和主体意识,提出并捍卫自己的观点。

选课对象:面向2012级大学英语A班、B班和本博(本硕)创新班学生。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与文化

英文名称: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课程代码:144281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语言与文学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颜学军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旨在提升本科学生对英美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文学和文化素质。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英美国家经典文学作品和突出的文化文学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介绍、分析、比较相关文学和文化现象,学生参与讨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学和文化特点的认识。

选课对象:面向2012级大学英语A班、B班和本博(本硕)创新班学生。

课程名称:英语文化与英语歌曲(全英授课)

英文名称:English Culture and English Songs

课程代码:144282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周娉娣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利用英语歌曲,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促成学生对人类的崇敬感和对自身的高贵感。本课程选用由本团队成员担任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之

《英语歌曲与英语文化》为教材,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按照歌曲的思想性、文化的多元性,语言的丰富性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要求,选取了12首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的英文歌曲作为学习内容。

选课对象:面向2012级大学英语A班、B班和本博(本硕)创新班学生。

课程名称:美国社会与文化(全英授课)

英文名称: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

课程代码:144283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人文科学

所属模块:历史与文化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邓仁华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美国社会与文化相关的教材为基础,以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准备的各种有关社会和文化的材料为辅助,较系统地介绍美国的历史变迁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内容涉及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教育、法律、宗教、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大众媒体、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选课对象:面向2012级大学英语A班、B班和本博(本硕)创新班学生。

社会科学领域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课程代码:173251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社会政治与法律

开课学院:法学院

授课教师:关永红等人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概论》课程是为理工专业等非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知识产权概论》课程的开设将紧紧围绕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应用性、科技性、时代性以及系统性特征设计内容,课程讲授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同时特别注重法律、科技与管理的知识融合与普及,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特色,以案例教学引导知识的理解,重视国际和国内前沿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and logic

课程代码:173299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社会政治与法律

开课学院:法学院

授课教师:张洪林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结合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尤其是授课人最新的研究成果,真实地反映授课人的研究兴趣和水平,从具体而微的细小问题出发,逐步剖解传统法律与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反映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概貌和历史逻辑。本课程共分为五讲,第一讲为概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第二讲以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为主线,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逻辑,以及法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目标定位。第三讲以刑事立法和刑法解释为例,深入分析刑事立法和实践背后

的传统隐喻。第四讲以民事立法为例,剖析民法体系的传统安排逻辑。第五讲从司法实践角度入手,解析中国司法传统中的法官裁判思维和判决逻辑,并且在司法信任和司法管理等问题上反映出中国司法的历史经验和实践逻辑。

课程名称:创业学

英文名称:Entrepreneurship

课程代码:142386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经济与管理

开课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刘志超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创业过程为主线,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创业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创业学的基本理论、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分析、创业计划、创业融资、新创企业的创建与管理等。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名称: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代码:143097

学时:36(含12学时为实践等环节)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教育与心理

开课学院:思想政治学院

授课教师:黄建榕等人

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网络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

课程名称:竞技体育赏析

英文名称:Athletic sports Appreciation

课程代码:152142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教育与心理

开课学院:体育学院

授课教师:刘明等人

内容简介:

竞技体育赏析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竞技体育的文化涵养、审美判断能力,扩展运动视野为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竞技体育赏析能力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竞技体育导论、竞技体育项目简介、多元化竞技体育三部分,使学生充分认识世界各级别的竞技体育赛会,培养学生对运动技术、规则等方面的理解,增进欣赏运动赛事欣赏能力,并透过多媒体与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发现运动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样貌,以便进一步认识运动文化、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影响。

课程名称:逻辑与思维

英文名称:Logic and Thinking

课程代码:173302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所属领域:社会科学

所属模块:社会政治与法律

开课学院:法学院

授课教师:夏正林等人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围绕人是如何思维的进行讲授。重点讲授经验和逻辑在人的思维过程的作用,特别是讲解逻辑对于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在这方面,重点介绍演绎思维、归纳逻辑以及类比思维。在讲授方式上,主要通过对话、研讨、体会进行,考核以重平时成绩为主,课程结束的论文为辅。

通识选修课

1、中国税制 点两次名 没作业 好过 无聊 2、宇宙大爆炸 杜兵 不点名 挺好耍的 考试好过 期末作业一定要交,最后两次课和第一节课要去3、课程名:认识宇宙。 不点名。 确实有点点无聊。 能过,但打分偏低 4、旅游与摄影 一般不点名但是有时候要点名 没得作业 考试好过 就发张照片 一般90几 5、动物行为学 每节课点名 但是分高 也是90 笔试卷子 6、体育欣赏: 每节课都点名 作业不多 不无聊 好过 7、数学欣赏: 每节课都点名 作业不多 无聊 好过 8、饮食: 不定期点 作业不多 无聊 可以选,还不错

9、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这门课点不点名:每节课签到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就不无聊,挺好玩的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不要错过考试都能过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每节课都会在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签到,而且考试和平时的每一次签到要求字迹相同,老师会看的哦,所以最好不要代签,除非笔迹很像。为了凑学分不建议选,因为每次课都要上至少一节才能走 10、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手工艺鉴赏与制作 这门课点不点名:不多,可以代答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看视频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so easy~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第一节课(确定有自己的名字)和最后一节课(交作业,确定有成绩)去就行了 11、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羽毛球理论体系与实践 这门课点不点名:基本没有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打球就不无聊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特别容易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第一节课去确定选到了就ok,后面去不去都无所谓,是的,就算考试不去都没关系 12、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钢琴音乐鉴赏 这门课点不点名:还好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听钢琴以及钢琴发展史会有趣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考试有点复杂,自己做的话必须是听过课,但应该都能过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不想考试过于复杂的话不建议选,抄起来都麻烦 13、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旅游规划与摄影 这门课点不点名:不多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不无聊,像大家都想出去走走,一点都不无聊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很好过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只要对摄影以及旅游有点兴趣都建议选这门课,简单轻松分数高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_谷建春

2008年第5期总第169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 e ilong jiang R esearches on H igher Education N o .52008ser i a.l N o .169 收稿日期:2008-02-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批准号:E I A030442)的阶段性成 果。 作者简介:谷建春,长沙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潘文利,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科技处讲师,高等教育学硕士。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 谷建春1 ,潘文利 2 (1.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2.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摘要: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呈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特征,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懂技术、具备科学素养,还要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拥有人文精神,使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同向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探究了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课程和评估改革的趋势,希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整合;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8)05-0078-03 通识教育(G enera l Educa ti 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对不直接对应于职业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美国早期的通识教育主要是从欧洲移植而来,1828年的 耶鲁报告 (T he Y a le R eport)以 对学生的官能进行经常的生动的训练,以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心智、发展他们的潜能 为通识教育之目的,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的启航 1 ,1945年的 哈佛报告 (G enera l Educati on i n A F ree Soc i e t y )以培养 全人 为通识教育目标,1978年的 哈佛核心课程报告 (R eport on the Co re Cu rr icu l u m )以培养20世纪有教养的人为目的,大学强调普通核心课程,推崇:宽度(通识教育)+深度(专业教育),2002年的 更大的期望:全国迈向大学的新愿景 (G rea ter Expectati ons :A N e w V isi on f o r L ea rning as a N a ti on G oes to Co lleg e)呼吁大学应确保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获得有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各种需求的学生无论在工作中或是在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中,还是在相互联系的大千世界都能迎接随时出现的各种挑战 2 。美国大学院校协会主席An drea L es kes 曾说: 一些大学正用补充和相互支持的方式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特别是正在打破存在于两种传统教育之间的障碍。 3 通识教育的新视野需要三个维度的转变:第一,从 重视教学和课程内容 转变到 不仅重视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具体学习目标的达成 ;第二,从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离的,各自独立的,连续性的(即通识教育在先,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 转变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相融合,是相互依赖的 ;第三,从 课程与同等课程是各自分开的且通识教育应该只专注于课程 转变为 将课程与同等课程 (co -curricu l u m )相整合 4 。由此可见,倡导新世纪培养 新人 的美国大学教育 已开始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整合的方向发展。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目标趋向多元, 突出主体性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的美国大学院校协会的引领下,美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委员会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21世纪,以不同的方式纷纷提出了本校通识教育的新目标,以求逐步达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亚利桑那公立大学(A rizona s U n i versity ,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共同致力于保证所有毕业生掌握成就事业和公民生活的技能和习惯。他们认同 学习者中心 (L ea rner-Centered Educa ti on)理念,强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自身的教育中来,让学生发展可转移性技能、为终身学习做准备,理解获得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如团队合作的价值、运用信息技术、用批判的但又善于接受新思想的眼光应对信息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等。亚利桑那公立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数学等学习技能,引导他们深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科学领域学习,使他们养成应对多样化的文化、技术的意识和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引入跨学科通识课程,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主修专业,认清职业取向。总之,将通识教育的学习技能、知识领域及结合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技术教育延伸到主修专业的学习中,是这几所大学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 5 。 南缅因大学(U n i versity of Southern M a i ne)提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应形成一个有目的的、连贯性的整体,知识经验将以累积的、有序的方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生涯。2005年通识教育目标为:(1)通过教学展示和论证已知的人类文化和自然世界;(2)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联系、推理的思维能力;(3)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交流及表达;(4)人作为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0-04-21 复旦大学以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方面的经典研读课程。“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史学经典”指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

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哲学和宗教经典的研读课程。进入此模块的经典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哲学经典,一类是西方哲学经典,一类是宗教经典。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的思想境 域的门路。 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打开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 的意义。 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 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形成科学探索 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 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 第六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艺术实践类课程,包括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进入次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范围包括环境科学、

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生命伦理学。

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2: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 (宋体、五号) 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该课程是何种课程性质,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般课程还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理论还是重在技能培养,或者两者并重、相互结合,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二、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应尽量详细完整,一般按章节、单元叙述为宜;说明每章的教学要求,即应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包括: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参考格式: 第1章xxxx 1.1 xxxx……..大纲细化到该级目录 四、课程考核方式(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在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列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方式是开卷还是闭卷;课程成绩评分办法、内容、标准有何特殊要求,明确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外作业等所占比例。(宋体、五号、行距:20磅)

五、学时分配表(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表格要求:(宋体、五号、行距:20磅,教学内容到章。) 六、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要注明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等内容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顺序要求: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七、有关说明 此部分主要为大纲的使用说明,应包括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等;学生自学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采用双语教学,说明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比例;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 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主讲 人 主讲人单 位 主讲人 职称 建议 学分 课 时 A101 中国文化概 论 李山 北京师范 大学 教授 1 19 A102 中国古典小 说巅峰 蔡义 江 中国红楼 梦学会 副会长 3 57

-四大名著鉴 赏侯会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段启 明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袁世 硕 山东大学教授 A103 中华诗词之 美 叶嘉 莹 南开大学教授 1 23 A104 考古与人类高蒙 河 复旦大学教授 2 27 A105 中华传统思 想 -对话先秦哲 学 万献 初 武汉大学教授 1 19 李景 林 北京师范 大学 教授 郭齐 勇 武汉大学教授 夏可 君 中国人民 大学 副教授 陈炎山东大学教授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主讲 人 主讲人单 位 主讲人 职称 建议 学分 课 时 A106 中国古代史李鸿 宾 中央民族 大学 教授 3 45 A107 先秦君子风 范 赵敏 俐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 2 30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通识选修课课程介绍

通识选修课课程介绍 《雅思听力》 《雅思听力》是一门听力专项训练课程。此课程依托雅思考试,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雅思听力的题型、所涉及内容范畴以及解题方式。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力求改善学生在英语学习进程中应对听力时的恐慌心理。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尤其适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后期望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学生群体。 《英国社会与文化》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英国社会与文化相关知识,如政治制度、教育体制、城市风情、体育娱乐、民族特点、家庭生活、文学艺术、新闻传媒、民俗习惯等,为学生提供了解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社会的知识平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知英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各个相关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社会和文化的异同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介绍,在提升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进一步深层次地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通过查找网络、阅读图书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充实文化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提高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美报刊选读》 《英美报刊选读》是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通识课程。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英美主要报刊简介、报刊基础知识、报刊重要词汇短语、报刊词汇特点以及英美报刊选读及其思维导图的画法。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报刊英语语言、文体、词汇、语法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最新鲜、最丰富的报刊语言材料,充分利用报刊文章的语言典型性和行文结构的可模仿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逐步训练学生的摘要写作和观点陈述能力,从而提高其提炼、整合及评论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其学术写作的基本技能。 《高级英语口语》 《高级英语口语》的目的在于通过语境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协调自如的运用论据、观点和推理,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为学生提供各项技能综合集成和应用的平台,以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在求职、就业甚至是生活等多种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级英语写作》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中英文写作的差异,写作标准,写作与修辞,一般文体写作及应用文写作。其目的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英文

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归纳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与院系课程不同,院系课程设计首先考虑学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为继续学习本专业做好准备。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则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本研究领域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或文化价值? 2.对于不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应该了解什么内容,以便更好地体会它存在的价值? 3.了解这些知识如何帮助学生以不同视角思考道德抉择,或以不同途径为公民社会做贡献? 每门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评审后都将获得编号和标签,每类标签之下都应有适当数量的课程,所有课程都要定期复审重新获得批准,大部分“伦理和公民”课程可以拥有两个标签。 哈佛大学之前的通识教育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完全符合通识教育原则的课程,后半部分是250门左右满足专业兴趣的院系课程。今年秋季改革后,后半部分院系课程将被移到分配必修课,感兴趣的学生仍可选修。分配必修课要求学生分别从哈佛文理学部“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分部,以及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的院系课程里各选一门。不能选修初级和中级语言课程充数,同时要避开主修专业的课程。 此外,哈佛大学要求学生必修一门实证及数学推理课程,确保学生达到数学、统计和计算方法等量化技能要求,让学生运用数据时能够审辩性思考,为他们进行更高级的量化研究做准备。哈佛大学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细化课程目标,评估当前这些目标的达成度,指导此类课程做出必要调整。通识课程应有多种水平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哈佛大学还要求学生学习一系列院系必修课,包括论文写作、外语和量化工具课程等。 教育支持系统 制定更清晰的激励措施鼓励院系深度参与 改革后,哈佛大学升级了行政管理和经费支持系统,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地位和一流质量。通识教育常务委员会将增加人员、资源和权威,以便更好地募集、开发并维持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辅助性教师、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将做出更大努力,确保通识教育课程达成目标。通识教育课程需要跨越专业领域,哈佛大学制定了更清晰的激励措施鼓励院系深度参与,以平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科、广度和数量。 开发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可以申请专门的信息技术小组协助建设课程网站,获得经费聘请研究助理协助工作。开发跨学科课程的教师,还可以聘用其他院系的优秀硕士生、博士生。哈佛文理研究生院将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为他们提供培训,协助教师招聘有经验的助教,提供经费用于课程质量提升、教学活动和课外作业,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将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等方面享受优待等等。助教主要负责主持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学生数将控制在12—14名,通识教育课程助教将获得额外补贴,接受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培训(主持小组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作业等内容),表现突出者将得到奖励。文理学部三个分部负责人在评估院系年度聘任计划时,将统筹考虑支援通识教育的需求,适当增加数字助教、导师及其他教学和行政岗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高等教育工具化、专业化、世俗化倾向严重;欧美大学所普遍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与功能是培养和塑造“良心人”与“自由人”。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形成了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被学校确定为唯一目标。但是,学生对专业教育的过度依赖以及社会对大学专业化模式的定式认知,将学生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不仅扼制了他们的宏观思维与创新精神,而且也削弱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对大学过分强调专业化教育质疑不断,并一直尝试着各种改革。近些年,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向何处去”的讨论方兴未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通行做法,提出了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等概念,其宗旨就是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提供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文、史、哲、艺术等全方位的学习渠道,展示广阔的人生远景,激发他们的探索冲动,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 一、我国大学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移植的,①总体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逐步演变成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第一,来自历史传统教育方式与缺乏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的影响,其育人效果是学生们强于应付背诵和考试,而不十分懂得研究问题;依赖思想较多,对探讨事物根源的意识不足;易从主观愿望出发,没有严格的因果分析。很强的应试教育成分贯穿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教育阶段。第二,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缺乏独立性,主要依靠政府分配资源,这样学术与权力之间界限模糊,阻碍和降低了学术研究的水平。第三,市场经济对大学教育带来强烈冲击,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学术上更重视学以致用,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培养的少数传统精英,而是选录大量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大学的专业特色愈显突出,特别是高科技、电子行业迅猛发展,许多大学都以某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根本,逐步确立重专业、求实惠的建校风格和办学思想。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建设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以下简称通识核心课)更加注重经典阅读、深度学习、问题探究和能力养成。 第三条通识课程重在启迪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识课程应更多地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条通识课程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

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III.艺术与人文。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IV.数学、自然与技术。这类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五条学校设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为学校通识教育提供咨询建议并推动通识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部。 第六条专家委员会根据工作情况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其职责为: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模板】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师申报操作手册 一、登录系统 直接登录***45.18.38:8080,进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选择“教师”角色,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忘记密码的老师可在院系教务办查询)登陆系统。 二、申报课程 1、进入课程申请页面 点击“信息维护”栏目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自动弹出“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 2、选择课程 请任课教师认真核对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准确选择自己下学期所开课程(以课程编码为准),请勿错选。 选择方法一: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下拉箭头选择所开课程(请按照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名称和编码选择)。 选择方法二: 任课教师点击课程名称后的图标,输入课程名称进行查询(输入课程名称时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的名称输入查询) 查询到课程之后,点击“选择”即可。

三、课程信息输入 选定课程之后,请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注意事项: 课程性质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类别均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归属请严格按照教务处公布名单中的课程归属选择。 考核方式为考试。 教材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学分均为2.0。学时均为32。周课时均为2.0-0.0。 起止周均为03-18,个别课程若需要压缩上课周数,请与教务处沟通.。 上课学时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0;个别含上机的课程周课时为2.0-1.0,上课学时为32,实验学时为0,上机学时为16。 容量指教学班容量,请任课教师预先填写,学校将根据教师所填写人数安排教室,随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报名情况进行调整,理论课人数不少于60。 上课校区每次只能选择一个校区,南北校区均开课的教师需要填写2次“校公选课开课申请表”,请任课教师注意核对,不要重复填写或者漏写。 场地要求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面向对象为本科。禁选对象等其他项目均不填写。 课程简介控制在200字内,字数过多将不能正常保存。(为方便学生选课,此项内容必须填写) 申请说明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通识选修课实施方案

包头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实施方案(讨论稿)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开出课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通识选修课的内涵与目标 通识选修课贯彻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理念,注重不同类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人类文化的共同基础,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下的知识学习,重在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和思想视野。通过通识选修课的学习,诣在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合理的思维方式、必要的价值分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通识选修课的内容与学分 我校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4个系列,50%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不得低于3学分。本科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积极主动选修通识课程,共需修读12学分。 三、开课资格及要求 1、通识选修课主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讲师,经二级学院批准也可以申报。 2、各二级学院应鼓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原则上开出通识选修课的教授职称教师应占本教学单位教授职称教师数的比例不低于30%。 3、教师每学期开设通识选修课须提交《包头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申报表》和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材料,经二级学院审核并提交教务处审核、备案。 4、鼓励各二级学院聘请身体健康、学术造诣高的离退休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 四、课程申报及建设 1、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由主讲教师申报(特邀教师除外),各二级学院审核、推荐,学校审核、备案,每位教师原则上每学期申报1门通识选修课。学校可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确定需重点建设的通识选修课。 2、对于重点建设的通识选修课,学校或二级学院可邀请或选拔主讲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进行通选课申报,其它课程可由教师以个人或教学团队形式自由申报,鼓励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申报通识选修课。 3、对于已申报的重点建设通识选修课,鼓励以课程项目的形式进行立项建设,由学校统一拨付项目建设经费,由教务处负责项目管理与验收。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续表 代码学期方式单位 T2000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2 35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03 魅力科学 1 19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6 天文学新概论 2 31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7 数学文化 2 26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100010 家用化学品 2 32 双考试材料T020004 微生物与健康 1 16 双考试动资T030001 数学建模与竞赛导论 2 32 双考查理学T010006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2 32 双考试林学T010005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 16 双考试林学T07000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1.5 24 双考试生命T010008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1.5 32(24+8) 单、双考试林学T010009 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 2 32 单、双考试林学T060008 ACM程序设计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60001 计算思维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80009 管理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7 金融学与好的社会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8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10 资产评估 2 32 单考试经管T050001 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评析 2 32 单考查文法T050002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1.5 24 单考试文法T080014 推销技巧实训 1.5 32(16+16) 单、双考查经管T200047 管理百年 2 24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080002 管理沟通 2 32 双考试经管T0800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6(32+4) 双考试经管T080003 理财基础 1.5 24 双考试经管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一辩立论: 主席、各位评委、在座的同学,大家好!针对于对方辩友所下定义,我想说···那么就来听听我方的定义吧!通识教育,是建立起广泛的知识平台的教育模式。但是,众所周知,面面都到往往面面都不到,通识教育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它的浅尝辄止。而专业教育,是以某一学科为主要教育,以其他知识为辅的教育,在广博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对某个领域更加注重教育模式。我们所说的专业教育,并不是说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不是说教育出来的人才只知道专业领域的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大学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硕博教育。那么,当今社会的需要是什么呢?是需要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做出突出贡献。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哪者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哪者更能够推动知识技能的改进,哪者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对方辩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不得不指出:··· 接下来,我方也从三个方面论证: 对于社会来说,首先,当今社会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呈现波状式上升,而社会分工则是呈现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就需要更加需要专业教育了。其次,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就需要合作。分工的基础是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够在深度上进行探索。而合作的前提是,各人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专业教育恰恰可以培养某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而通识教育无法满足分工的基础,也无法满足合作的前提,进而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们说,在这样的框架下,专业教育明显就尤为重要了。 对于人类各种知识技能来讲,只在广度上进行扩展,显然是无法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的,在深度上的探索才是最有力度的推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是专业教育的宗旨,专业教育可以提供各方面高精尖知识,培养高精尖人才,从而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通识教育无法做到高精尖知识的提供,更不用说培养高精尖人才了。 对于个人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特征呢?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投入的精力有着更加高的要求,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既然不能穷尽一生来通晓几个领域,那就穷尽一生来精通一个领域。而且,通识教育的人才成果,跟各个专业的专业人才相比,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力无疑是薄弱的。所以,专业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 我通过对当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个人方面来论证了我方观点,所以,我方有理由坚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专业教育。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摘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在大学里学习通识课表示不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通识课就是基础课或选修课,选通识课就是为了凑学分的;还有一些同学则抱怨教学计划里为什么要安排通识课,最好是专业课多多益善。针对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识教育,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通识教育。这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个人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素质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一直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目前,人们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强调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而通识教育旨在让学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求 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识课程,要求课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又能追求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课程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并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通识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使其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 通识课程也不同于素质课程,素质教育更多地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 通识课程内容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素质; 2.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以本身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辩、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自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文化; 3.多元性:课程内容应该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人格与精神; 4.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

通识教育选修课教材

通识教育选修课教材洪水与防洪 熊治平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2012.2

目录 前言 第一讲认识洪水 第一节洪水的类型 第二节洪水基本特性 第三节我国江河洪水的特点 第二讲认识洪水灾害 第一节洪水灾害的分类 第二节洪水灾害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洪水灾害的成因 第四节洪水灾害的对策 第五节洪水灾害的影响 第六节洪水灾害的损失 第三讲我国江河洪灾情况 第四讲工程防洪措施 第一节工程防洪措施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江河防洪的几个概念 第五讲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一节防洪区科学管理 第二节依法治水与普“水”教育 第三节洪水预报、警报和与防汛通信 第四节防洪减灾信息技术 第五节洪水保险 第六节防洪基金 第七节善后救灾与灾后重建 第六讲江河防汛抢险 第一节江河防汛工作 第二节堤防抢险技术 第七讲关于长江三峡水库的防洪问题 第一节水库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长江三峡水库的防洪问题

前言 我国江河众多,洪水灾害频繁。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损失位列首位。全国每年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少则几百亿元,多则几千亿元。1998年长江大水,触目惊心、国人难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数百万军民与洪水搏斗了60多个日夜,才最终取得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是年全国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影响到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与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可歌可泣的成就。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对各主要江河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防洪工程布局和较完整的防洪减灾体系,有效地减少了洪水的酿灾机会及其致灾损失。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洪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彻底根除洪水和期望洪灾不再发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因此,经济社会愈是发展与进步,防洪治水工作愈是要加强,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防洪的目的在于减灾。防洪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仅是水利部门的事,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防汛抗洪是每个公民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法定义务。为此,我们开设了《洪水与防洪》这门通识教育选修课。 本课程意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洪水与洪水灾害,了解我国江河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江河防洪工作的重要性,知晓江河防洪的基本知识与措施方法,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水患意识,明白防洪责任与义务,掌握防洪减灾技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期具有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课程主要介绍我国江河的防洪形势,洪水与洪灾的基本知识,我国江河洪水灾害情况,江河防洪措施,防汛抢险技术,以及防洪治水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课程主要特点是,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配合大量精彩诱人、明晰直观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坐在教室、足不出校,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在课堂上即可饱睹洪水的自然现象与洪水灾害的危害性,并与河流工程和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现场零距离接触,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快速获取江河洪水与防洪的基本知识和大量相关信息。 这份《教材》内容源自本人编著的《江河防洪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供学生在修课期间阅读。该书内容注重科普性、实用性、时新性和可读性,着力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介绍,避免了专业理论的刻意阐述、数学公式的推演和严格意义的工程设计技术内容。因受课时限制和从节省学生费用考虑,只节选其中的有关章节并做了一些相应处理,以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凡有心了解更多有关江河防洪专业知识的同学,建议课外参阅原著。 熊治平 201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