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编程控制(PLC)电梯的程序以及梯形图、详细解释

可编程控制(PLC)电梯的程序以及梯形图、详细解释

可编程控制(PLC)电梯的程序以及梯形图、详细解释
可编程控制(PLC)电梯的程序以及梯形图、详细解释

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PLC)的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陶建美

日期:2011年6月21日

实验项目:电梯控制

报告框架(Ctrl+点击该链接,即可转入相应模块)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过程

1、电梯的基本构造

2、PLC的基本结构

3、PLC的工作原理

4、电梯控制构成

5、输入输出(I/O)端口功能分配表

6、程序执行流程图

7、梯形图(1)定时器T0 (2)一楼的控制(3)二楼的控制(4)三楼的控制

(5)四楼的控制(6)确定电梯楼层位置(7)电梯趋势确定

(8)电梯上行程序(9)电梯下行程序

8、指令表

五、问题与解决方案

六、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PLC)的实验报告

电梯控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掌握控制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应用。

2、设计出一个四层楼电梯控制。

3、完成并实现实验内容的基本功能要求。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PLC可编程控制器、FXGPWIN应用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四层楼电梯基本设计

2、停止有刹车及保险止降装置

3、根据楼层请求上下,先来优先

4、请求与趋势同优先

5、楼内可以撤销楼内请求

四、实验过程

1、电梯的基本构造

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起重运输设备,由桥厢及配重、拖动机及减速传动机械、井道及井道设备、召唤系统及安全装置构成。桥厢是载人或装货的部位,配重是为了改变电梯电机负载的特性以提高电梯安全性而设置的。

下图是电梯拖动系统示意图,图中可见电梯的桥厢及配重分系在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跨挂在曳引轮上,曳引轮经减速机构由电机拖动,形成桥厢的上下运动。

2、PLC的基本结构

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内存板、电源等,这些元素组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C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地板或支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3、PLC的工作原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梯形图的要点:梯形图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每个继电器线圈为一个逻辑行,即一层阶梯。每一逻辑起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各种连接,最后终止于继电器线圈(也可以加上一条右母线)整个图形呈阶梯状。

4、电梯控制构成

5、输入输出(I/O)端口功能分配表

输入闭合时代表的含义

X0 呼叫请求到一楼的按钮

X1 呼叫请求到二楼的按钮

X2 呼叫请求到三楼的按钮

X3 呼叫请求到四楼的按钮

X4 一楼的行程开关,同时闭合时显示当前楼层一楼

X5 二楼的行程开关,同时闭合时显示当前楼层二楼X6 三楼的行程开关,同时闭合时显示当前楼层三楼X7 四楼的行程开关,同时闭合时显示当前楼层四楼输出点亮时代表含义

Y0 相应呼叫开关X0的请求,楼层为一楼

Y1 相应呼叫开关X1的请求,楼层为二楼

Y2 相应呼叫开关X2的请求,楼层为三楼

Y3 相应呼叫开关X3的请求,楼层为四楼

Y4 电梯的执行状态为上升

Y5 电梯的执行状态为下降

Y6 判断电梯的趋势为上升

Y7 判断电梯的趋势为下降

6、程序执行流程图

开始

外部信号输入 (X0\X1\X2\X3)

存储在D1到D4中 电梯停于某层 (X4\X5\X6\X7)

存储在D0中

在D1到D4中,将第一个得到值的数据存储器中的值与D0中的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电梯上行还是下行

D1到D4 >D0 ?

上行

下行

首先相应同向向下呼叫信号,响应完毕后或者没有同向向上信号时,若有反向呼叫信号,则执行此呼叫请求至最远反向呼叫信号所在楼层

首先相应同向向上呼叫信号,响应完毕后或者没有同向向 下信号时,若有反向呼叫信 号,则执行此呼叫请求至最 远反向呼叫信号所在楼层

7、梯形图

(1)定时器T0

定时了10秒钟,用来判断呼叫按钮第二次按下时间,如果超过5秒则撤销按下的请求。

定时器T0的开始定时的条件为计数器C0\C1\C2\C3有效(呼叫按钮按下两次)的时候。

对应梯形图如下:

(2)一楼的控制

按下呼叫按钮X0,则Y0被接通并保持(设置了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一楼时利用行程开关X4常闭触点断开Y0输出。

在按下X0的同时D1被赋值为1,从而实现了存储功能。

当Y0失电时,D1、M0、M2被清零。

对应梯形图如下:

(3) 二楼的控制

按下呼叫按钮X1,则Y1被接通并保持(设置了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二楼时利用行程开关X5常闭触点断开Y1输出。

在按下X1的同时D2被赋值为2,从而实现了存储功能。

当Y1失电时,D2、M3、M5被清零。

对应梯形图如下:

(4) 三楼的控制

按下呼叫按钮X2,则Y2被接通并保持(设置了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三楼时利用行程开关X6常闭触点断开Y1输出。

在按下X2的同时D2被赋值为3,从而实现了存储功能。

当Y2失电时,D3、M6、M8被清零。

对应梯形图如下:

(5)四楼的控制

按下呼叫按钮X3,则Y3被接通并保持(设置了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二楼时利用行程开关X7常闭触点断开Y1输出。

在按下X3的同时D4被赋值为4,从而实现了存储功能。

当Y3失电时,D4、M9、M11被清零。

对应梯形图如下:

(6)确定电梯楼层位置

通过行程开关(X4\X5\X6\X7)的闭合来确定当前电梯的楼层位置,分别将1、2、3、4传送到D0中。

对应梯形图如下:

(7)电梯趋势确定

通过比较呼叫按钮的楼层值(D1\D2\D3\D4)与电梯当前位置值(D0)相比较,从而得到电梯上行或下行趋势判断。其中Y6为上行,Y7为下行。

对应梯形图如下:

(8)电梯上行程序

在比较判断电梯呈上行趋势以后,执行以下程序。

如果电梯在一楼,按下X1则M3接通,M40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二楼后失电。

如果电梯在一楼或二楼,按下X2则M6接通,M41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达到三楼后失电。

如果电梯在一楼、二楼或三楼,按下X3则M9接通,M42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到达四楼后失电。

对应梯形图如下:

(9)下行程序

在比较判断电梯呈下行趋势以后,执行以下程序。

如果电梯在四楼,按下X2则M8接通,M45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到达二楼后失电。

如果电梯在四楼或三楼,按下X1则M5接通,M46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达到三楼后失电。

如果电梯在四楼、三楼或二楼,按下X0则M2接通,M47得电并自锁直到电梯到达四楼后失电。

对应梯形图如下:

8、指令表

PLC梯形图基本基本原理

前言、PLC的发展背景及其功能概述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乃是一种电子装置,早期称为顺序控制器“Sequence Controller”,1978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美国国家电气协会正式命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定义为一种电子装置,主要将外部的输入装置如:按键、感应器、开关及脉冲等的状态读取后,依据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或数值并根据内部储存预先编写的程序,以微处理机执行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及算式运算,产生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到输出装置如:继电器(Relay)的开关、电磁阀及电机驱动器,控制机械或程序的操作,达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或加工程序的目的。并藉由其外围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程序书写器)轻易地编辑/修改程序及监控装置状态,进行现场程序的维护及试机调整。而普遍使用于PLC程序设计的语言,即是梯形图(Ladder Diagram)程序语言。 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1 梯形图工作原理 梯形图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展出来的自动控制图形语言,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自动控制语言,最初只有A(常开)接点、B(常闭)接点、输出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机构装置(今日仍在使用的配电盘即是),直到可程控器PLC出现后,梯形图之中可表示的装置,除上述外,另增加了诸如微分接点、保持线圈等装置以及传统配电盘无法达成的应用指令,如加、减、乘及除等数值运算功能。 无论传统梯形图或PLC梯形图其工作原理均相同,只是在符号表示上传统梯形图比较接近实体的符号表示,而PLC则采用较简明且易于计算机或报表上表示的符号表示。在梯形图逻辑方面可分为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两种,分述如下: 1. 组合逻辑: 分别以传统梯形图及PLC梯形图表示组合逻辑的范例。 传统梯形图PLC梯形图 X0 Y0 X1 Y1 Y2 X2 X3 X4 行1:使用一常开开关X0(NO:Normally Open)亦即一般所谓的〝A〞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未按下)时,其接点为开路(Off)状态,故Y0不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按下按钮)时,其接点变为导通(On),故Y0导通。 行2:使用一常闭开关X1(NC:Normally Close)亦即一般所称的〝B〞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时,其接点为导通,故Y1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反而变成开路,故Y1不导通。

数控机床及编程:三菱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

(三菱)FX2N系列PLC机床电气控制案例 一、C650车床控制元件配置 图1 C650车床电气控制主电路 图1是C650车床的主电路,配置三台电动机M1、M2、M3。主电动机M1由停止按钮SB、点动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热继电器常开触头FR1、速度继电器正转触头KS1、速度继电器反转触头KS2、正转接触器主触头KM1、反转接触器主触头KM2、制动接触器主触头KM3等控制。 冷却泵电动机M2由停止按钮SB4、起动按钮SB5、热继电器常开触头FR1、接触器主触头KM4等控制;快移电动机M3由限位开关SQ、接触器主触头KM5控制;电流表A由中间继电器触头KA控制。电气控制元件PLC控制的I/O配置见下表,C650车床PLC控制I/O接线见图2。 表 C650车床PLC控制元件配置表 电气控制 元件符号功能 PLC 编程元件 电气控制 元件符号 功能 PLC 编程元件 SB M1停止按钮X0KS1速度继电器正转触头X11

SB1M1点动按钮X1KS2速度继电器反转触头X12 SB2M1正转按钮X2KM1M1正转接触器主触头Y0 SB3M1反转按钮X3KM2M1反转接触器主触头Y1 SB4M2停止按钮X4KM3M1制动接触器主触头Y2 SB5M2起动按钮X5KM4M2接触器主触头Y3 SQ M3限位开关X6KM5M3接触器主触头Y4 FR1M1热继电器常开触头X7KA电流表中间继电器触头Y5 FR2M2热继电器常开触头X10 图2 C650车床PLC控制I/O接线图 图3是C650车床PLC控制梯形图,编程时使用了MC主控指令和MCR主控复位指令。车床上电后,由于停止按钮SB、热继电器FR未动作,所以第4支路的X0、X7闭合,M110通电,导致第5支路M110闭合,程序执行MC主控指令至MCR主控复位指令之间的主控程序。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汇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PLC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专业:自动化 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 2013年12月17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自动化班级: 2班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3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三套异步电机M1、M2和M3,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PLC进行控制,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再延迟几秒M3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3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再延迟几秒M1会停止。用PLC进行控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接触器;PLC控制;顺序启停

1 课程设计背景 (1) 1.1 课程设计的定义 (1)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1) 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 (3) 2.1 控制对象及要求 (3) 2.2 硬件选型 (3) 2.3 系统I/O分配 (5) 2.4 PLC端子接线图 (5) 3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软件设计 (5) 3.1 编程软件介绍 (5) 3.2 程序流程图 (8) 3.3程序调试 (8) 4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PLC控制的机床的基本设计步骤

PLC控制的机床的基本设计步骤 可编程序控制器又简称PLC,和继电器系统类似,PLC也是由输入部分,逻辑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输入部分收集并保存被控制部分实际运行的数据,逻辑部分处理输入部分所取得的信息,并判断那些功能需作出输出反应。 现在采用PLC控制的机床是越来越多,运用PLC的控制能简化电路,使设计更加简单,安全,可靠。一些高级的PLC具备了各种接口以实现连机,上网等功能。使得人们可以远程控制设备。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一台由PLC控制的机床呢?至少要了解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 知道PLC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又简称PLC,和继电器系统类似,PLC也是由输入部分,逻辑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输入部分收集并保存被控制部分实际运行的数据,逻辑部分处理输入部分所取得的信息,并判断那些功能需作出输出反应。输出部分提供正在被控制的许多装置中,哪几个设备需要实时操作处理。PLC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来组成逻辑部分。尽管逻辑部分的作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类似,但是其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与前者是截然不同的。通过编程,可以灵活的改变其控制程序,相当于改变了继电器的硬接线线路,这就是所谓的“可编程序”。 2掌握PLC的语言和指令 知道了PLC的工作原理后,理解它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了。PLC语言最常见的有梯形图和语句表两种。其中梯形图又是最为直观和好用的。要详细了解可以看相关教材,要强调的是,虽然原理一样,基本指令也大同小异,但厂家不同PLC指令符号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上升沿微分,三菱公司的产品用PLS表示,欧姆龙公司却称为DIFU,而西门子公司则是│P│。这些具体的区别就要看各种产品的编程手册了。 3 学会使用各种编程软件 一个程序编好后要把它输入PLC中,过去用的较多的是手持编程器,要人工输入,比较麻烦,容易出错。近年来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逐渐被各种编程软件所取代。例如三菱公司的FXG-P,欧姆公司的CX-PROGRAMMER。西门子公司的STEP-7-MICRO-WIN32等。这些工具软件都可以在WINDOWS的环境下运行,用起来很方便,当你选定了一个厂家PLC 后,一定要学会使用它的编程软件,因为这将极大的节约你的编程和调试时间。以欧姆龙推出的CX-PROGRAMMER软件为例,在编程时它能为你提供操作数的输入范围,迅速搜索特殊指令。根据梯形图自动生成语句表,并指出其中的语法错误,在调试时它通过数据线把程序快速准确传入PLC,然后监控执行状态,可以对各输入输出点强制置位/复位。还可以进行在线编辑。总之,当你熟练掌握了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就一定能事半功倍的完成的设计任务。 4 明白PLC控制的信号有那些 PLC是根据输入条件来控制输出信号的。输入信号就是控制台上的按钮,机床上的限位开关,压力继电器和光电开关等各类传感器,而输出点则控制继电器或接触器线圈的通断,指示灯的明灭,液压阀电磁铁的吸合及变频器的信号端子的输出。在做一个机床设计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PLC可扩展的I/O点数是有限的,另一个是增加I/O点数是要增加成本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控制的信号有那些,各是多少,统计出需要多少输入和输出点,据此选出PLC。

三菱FX系列PLC的程序流程控制功能指令

1、条件跳转指令CJ CJ、CJP指令用于跳过顺序程序某一部分的场合,以减少扫描时间。 2、子程序调用指令CALL与返回指令SRET 子程序应写在主程序之后,即子程序的标号应写在指令FEND之后,且子程序必须以SRET指令结束 3、中断返回指令IRET、允许中断指令EI与禁止中断指令DI PLC一般处在禁止中断状态。指令EI~DI之间的程序段为允许中断区间,而DI~EI之间为禁止中断区间。当程序执行到允许中断区间并且出现中断请求信号时,PLC停止执行主程序,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子程序,遇到中断返回指令IRET 时返回断点处继续执行主程序。 4、主程序结束指令FEND FEND指令表示主程序的结束,子程序的开始。程序执行到FEND指令时,进行输出处理、输入处理、监视定时器刷新,完成后返回第0步。 FEND 指令通常与CJ-P-FEND、CALL-P-SRET和I-IRET结构一起使用(P 表示程序指针、I表示中断指针)。CALL指令的指针及子程序、中断指针及中断子程序都应放在FEND指令之后。CALL指令调用的子程序必须以子程序返回指令SRET结束。中断子程序必须以中断返回指令IRET结束。 5、监视定时器刷新指令WDT 如果扫描时间(从第0步到END或FEND)超过100ms,三菱PLC将停止运行。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将WDT指令插到合适的程序步(扫描时间不超过100ms)中刷新监视定时器。 6、循环开始指令FOR与循环结束指令NEXT FOR~NEXT之间的程序重复执行n次(由操作数指定)后再执行NEXT指令后的程序。循环次数n的范围为1~32767。若n的取值范围为-32767~0,循环次数作1处理。 FOR与NEXT总是成对出现,且应FOR在前,NEXT在后。FOR~NEXT 循环指令最多可以嵌套5层。 利用CJ指令可以跳出FOR~NEXT循环体。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

PLC控制电梯程序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梯系统的设计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梯 PLC AUTOMATIVE CONTROL COMPUTER TECNOLOGY ELEV ATOR 目录

前言PLC控制电梯的意义 (3) 第一章概述 (4) 1.1 PLC的由来 (4) 1.2 PLC的分类与特点 (5) 1.3 PLC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5. 1.4 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 1.5 PLC程序的表达方式 (6) 1.6 PLC的工作方式 (6) 1.7 PLC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6) 1.8 研究目标 (9) 第二章 PLC控制电梯的设计 (9) 2.1 工艺要求 (9) 2.2 方案与控制流程 (10) 2.3 梯形图设计与程序指令 (11) 2.4 说明部分 (20) 第三章讨论 (22) 参考文献 (23) 编后语 (24) 附图1 (25) 前言

———PLC控制电梯的意义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今,出现了PLC控制电梯。PLC控制电梯有如下的特点:1,可靠性高,由于采取了一系类的PLC高可靠性的措施,PL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一般可达3~5万小时。而且PLC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它能在工业环境下可靠地工作;2,编程简单,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这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容易掌握,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知识,便于广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当工作流程需要改变时,可以现场改变程序,使用方便、灵活;3,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PLC 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一般PLC都具有自诊断、故障报警、故障种类显示等功能,便于操作和维修人员检查,可以较容易通过更换模块插件来迅速排除故障。PLC 的结构紧凑,它与被控对象的硬件连接方式简单、接线少,便于维护。

电梯控制程序源代码(带流程图-功能分解、源代码)

《综合电子创新训练》研究报告研究题目:CTS1600-1控制技术综合试验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xx年 xx月 xx日 xxxxxxxxxx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与目的 (1) 1.2课题研究方法 (1) 第二章电梯模型硬件设备 (2) 2.1 实验单片机模型与接口定义 (2) 2.1.1 实验用单片机 (2) 2.1.2 单片机接口定义 (3) 2.1.3 I/O接口DATA控制命令表 (4) 2.2 电梯控制命令说明 (6) 2.3 实验用电梯模型 (8) 第三章与电梯模型相关的实验程序 (10) 3.1数码管连续显示 (10) 3.1.1 程序流程图 (10) 3.1.2 功能简介 (10) 3.1.3 功能实现过程 (11) 3.1.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1) 3.2 外部按键灯连续闪烁 (12) 3.2.1 程序流程图 (12) 3.2.2 功能简介 (12) 3.2.3 功能实现过程 (12) 3.2.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3) 3.3 键、灯、数码管 (14)

3.3.2 功能简介 (14) 3.3.3 功能实现过程 (14) 3.3.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5) 3.4 外部按键上下行 (16) 3.4.1 程序流程图 (16) 3.4.2 功能简介 (16) 3.4.3 功能实现过程 (17) 3.4.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18) 3.5 计算器 (19) 3.5.1 程序流程图 (19) 3.5.2 功能简介 (21) 3.5.3 功能实现过程 (21) 3.5.4 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2) 3.6 密码锁 (23) 3.6.1程序流程图 (23) 3.6.2功能简介 (23) 3.6.3实现功能过程 (24) 3.6.4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4) 3.7逐层停自动开关门循环 (25) 3.7.1程序流程图 (25) 3.7.2功能简介 (27) 3.7.3实现功能过程 (27) 3.7.4问题的解决及收获 (27) 3.8 可记录顺序逐层停自动开关门 (28)

基于三菱PLC的棒料剪切机控制系统

基于三菱PLC的棒料剪切机控制系统 1 引言 发动机的气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受热严重而散热困难,因此一般采用耐热合金钢制造,如奥氏体不锈钢等。而这种钢材的硬度相当大,使用普通的冲床等设备对原料进行剪切很难获得满意的精度。如果采用手工砂轮切割,不仅劳动强度大,单是切口损耗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精密剪切设备,能够在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工作环境等各方面都能带来可观的改进。本文将主要其电气控制方面的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2 机床的基本构成 本机床为专用机械,特别为气门生产中的奥氏体棒料剪切下料所设计制造。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可以实现自动上料,精确挡板定位剪切,完成从原料到位至成品分拣的全自动化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前后棒料原料之间的无间隔衔接,提高工作效率。除机座等必备部件之外,机床还有布料机构、上料机构、进料机构、夹紧机构、剪切机构、分料机构等。其中布料机构和分料机构由气缸带动,上料机构和进料机构由轮轴带动,采用摩擦轮传动,传送可靠。夹紧机构和剪切机构由油缸带动,剪切主冲切头高速运行,可保证剪切质量。整个机床结构坚固,安装要求可靠固定,能够抵抗剪切时产生的巨大冲击作用力。 3 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本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遵守国标《gb/t5226.1-96》的有关规定,以及其它的国标和机床行业特殊要求的有关说明,采用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plc程序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分两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和运动控制部分。 在动力部分中,因为电机容量并不很大,对启动时的各参数要求也不很高,因此对除上料电机和进料电机以外的电机采用传统的“星三角”启动方式和直接启动控制方式,主回路为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方案。为保证工序的衔接良好,上料电机和进料电机采用变频调速。 在系统的运行方式上,设有手动、半自动、自动三种工况,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操作条件。其中手动工况为设备调试以及特殊工况下使用;半自动工况下每次可以完成一整根棒料原料的加工;自动工况下可以自动续料,连续完成

三菱FX2N PLC四层电梯运行控制程序设计

输入与输出点分配 表17-2。 表17-2输入与输出点分配表 2、PLC接线图 按照I/O点的分配和项目描述的控制要求,设计PLC的接线图如图17-2所示。因为考虑余量,选择PLC为FX2N-48MR。 3、程序设计 图17-3所示为电梯控制的参考程序。根据工艺分析设计控制程序。其控制要求如下。 (1)当电梯的轿厢停于第一层或第二层或第三层时,按第四层上升按钮,则轿厢上升至第四层后停; (2)当电梯的轿厢停于第四层或第三层或第二层时,按第一层下降按钮,则轿厢下降至第一层后停; (3)当轿厢停在第一层,若按第二层呼梯按钮,则轿厢上升至第二层平层开关闭合后停,若再按第三层呼梯按钮则继续上升至第三层平层开关闭合; (4)当轿厢停在第四层,若按第三层呼梯按钮,则轿厢下降至第三层平层开关闭合后停,若再按第二层呼梯按钮则继续上升至第二层平层开关闭合; (5)当轿厢停在第一层,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均有呼梯信号,则轿厢上升至第二层暂停后,继续上升至第三层,在第三层暂停后,继续上升至第四层; (6)当轿厢停在第四层,若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均有呼梯信号,则轿厢下降至第三层暂停后,继续下降至第二层,在第二层暂停后,继续下降至第一层; (7)轿厢在楼梯间运行时间超过12s,即电梯任一层楼的时间若超过12s电梯停止运行;

(8)当轿厢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按钮呼梯均无效,但记忆。 呼楼指示、记忆条件是有呼楼信号,且电梯没有在呼叫层。 电梯上升控制条件分别为第四层呼而电梯在第三层;或者电梯在第二层,在第四层或第三层呼梯;或电梯在第一层,在第四层、第三层或第二层呼梯。同时必须电梯没有处于下降状态且时间定时器没有到时。 电梯下降控制与上升控制原理相同。 4、运行并调试程序 (1)将梯形图程序输入到计算机。 (2)下载程序到PLC,并对程序进行调试运行。观察电梯能否按照控制要求运行。注意平层开关当电梯运行到时闭合,一旦电梯离开,开关断开。 (3)调试运行并记录调试结果。 5、编程练习 按照以下控制要求编制四层楼电梯控制程序,上机调试程序并运行。 (1)电梯启动后,轿厢在一楼。若第一层有呼梯信号,则开门; (2)运行过程中可记忆并响应其他信号,内选优先。当呼梯信号大于当前楼层时上升,呼楼信号小于当前楼层时下降; (3)到达呼叫楼层,平层后,门开(停2s),消除记忆。当前楼层呼梯时可延时(2s)关门; (4)开门期间,可进行多层呼楼选择,若呼叫信号来自当前楼层上下两侧,且距离相等,则记忆并保持原运动方向,到达呼叫楼层后再反向运行,响应呼梯; (5)若呼叫信号来自当前楼层两侧,且距离不等,则记忆并选择距离短的楼层先响应; (6)若无呼楼信号,则轿厢停在当前楼层;

电梯控制系统方案

深圳市博思凯电子有限公司XX小区 BOSK电梯管理系统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5)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6) 4.3系统结构 (8) 第五章设备介绍 (16) 8.DPU-9906楼层信号采集器 (18) 第六章工作原理 (20)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23) 第八章工程实施 (24) 第九章售后服务 (26) 第十章质量保证 (27)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LMS9905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LMS9905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对于访客管理,采用与对讲系统联动控制,即访客接通住户室内分机通话后,住户通过室内分机旁的电梯按钮将信号发送给IC卡层控电梯系统,系统接收到住户的开梯信号后,启动电梯下到一层,并开放住户层(其它层不开放),访客即可进入轿箱按下住户层键,启动电梯只上到住户层。 通过IC卡管理电梯运行,可将闲杂人员阻止在电梯之外;同时,又起到了电梯省电省空耗的环保作用;也减少了出现电梯按键失灵的情况;延长了电梯使用寿命;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的一面;提高了物业的安全等级。 LMS9905基于ELSECURE-lift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DPU 系列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可以与DPU9906控制器结合对讲系统,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来对访客进行有效使用的管理。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LMS9905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LMS9905也可以正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季汉棋 江苏省盐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2400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归纳总结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四种编程方式的思路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PLC,梯形图,顺序控制,起保停电路,步进梯形指令,移位寄存器,置位复位指令。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秒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二、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

电梯控制流程图

4.4 流程图 电梯上下行流程图见图4-4。假设电梯停在N(N=1,2,3,4)楼,M楼有信号,M >N时,电梯上行;M<N时,电梯下行。 图4-4 电梯上下行流程图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 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而同时有二层向下外呼梯,三层向下外呼梯,四层向下外呼梯,则电梯先去四楼响应四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电梯响应流程图见图4-5。 图4-5 电梯响应流程图

当电梯到达系统控制的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门开,当门开到开门限位时,计时3秒钟,然后关门,直到关门限位产生信号。此过程期间,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电梯门关闭,并且当门关闭动作时,门间来人会使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开关门流程图见图4-6。 图4-6 电梯开关门流程图 4.5 操作原理简要说明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其操纵内容为电梯运行方向。电梯轿箱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S1~S4,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L4为四层指示,SQ1~SQ4为到位行程开关。具体如下: 1、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 2、当有外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后自动关门。 3、当有内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后自动关门。 4、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 5、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而同时有二层向下外呼梯,三层向下外呼梯,四层向下外呼梯,则电梯先去四楼响应四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6、电梯未平层或运行时,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均不起作用。平层且电梯停止运行后,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电梯门关闭。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电梯控制流程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200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页脚内容1 4.4流程图 电梯上下行流程图见图4-4。假设电梯停在N (N=1,2,3,4)楼,M 楼有信号,M >N 时,电梯上行;M <N 时,电梯下行。 图4-4电梯上下行流程图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 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而同时有二层向下外呼梯,三层向下外呼梯,四层向下外呼梯,则电梯先去四楼响应四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电梯响应流程图见图4-5。 图4-5电梯响应流程图 当电梯到达系统控制的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门开,当门开到开门限位时,计时3秒钟,然后关门,直到关门限位产生信号。此过程期间,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电梯门关闭,并且当门关闭动作时,门间来人会使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开关门流程图见图4-6。 图4-6电梯开关门流程图 4.5操作原理简要说明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其操纵内容为电梯运行方向。电梯轿箱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S1~S4,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L4为四层指示,SQ1~SQ4为到位行程开关。具体如下: 1、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 2、当有外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 后自动关门。 3、当有内呼梯信号到来时,电梯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电梯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延时3S 后自动关门。 4、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 5、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而同时有二层向下外呼梯,三层向下外呼梯,四层向下外呼梯,则电梯先去四楼响应四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6、电梯未平层或运行时,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均不起作用。平层且电梯停止运行后,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电梯门关闭。

三层电梯控制设计

三层电梯控制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综合实训设计报告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测控121班 指导老师: 二0一五年七月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迅速的崛起,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是采用电力拖动方式,将载有乘客或货物的轿厢,运行于垂直方向的两根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式提升设备。所以,电梯是为高层建筑运输服务的设备,它具有运送速度快、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等,而采用 PLC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方便、舒适。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 1.电梯的PLC控制方式 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给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能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和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PLC不需要大量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流程图 目击者 企业主要领导 (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队伍人 员及联络电话 设备管理部门技术 人员及联系电话 当地质监部门监察 人员及联系电话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 总经理杨柳江担任;副指挥长由行政经理网春来担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行政经理王春来 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 二、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各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 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 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 式 季汉棋 江苏省盐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2400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归纳总结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四种编程方式的思路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PLC,梯形图,顺序控制,起保停电路,步进梯形指令,移位寄存器,置位复位指令。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秒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二、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最新电梯制造工艺流程图

附件5:制造工艺流程图 (1) 制造工艺流程表(2)

注:在工艺流程图中带☆标记是主要控制项目和控制点及关键和特殊工序 有关制造工艺流程图的详细说明 ○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大小及形状。 ○利用切割机分料初步加工之后,接着利用攻螺丝机加工螺孔。 ○加工后的材料做为产品以成形,但为了提高表面粗度,进行抛丸清理。○抛丸清理后进行喷漆作业,该工艺属关键和特殊工序。 ○完成成品检查后打制铭牌、加贴标签入库。该工艺属关键和特殊工序。※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入库,根据产品标准书的标准要求规定,全程记录及管理。 编制:张宝日期:2013年07月10日审批:王建伟日期;2013年07 月11日过热与过烧的区别

过热是由于锻造加热温度高,存在一定的保温,导致晶粒快速张大,而产生的过热组织.但是过热组织还有一种可能,是加热温度很快(比如感应加热),晶粒没有出现快速张大现象,但是锻造过程很快,产品是终锻后温度高,在锻后堆冷的时候晶粒继续张大,而产生过热组织. 过热: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奥氏体晶粒一般均较细小。但如果在转变终了继续升高温度,则如前所述,奥氏体晶粒将继续长大。如果仅仅是晶粒长大而在晶界上并未发生能使晶界弱化的某些变化,则被称为过热。过热将使随后的缓冷所得的铁素体晶粒、珠光体团以及随后的快冷所得的马氏体组织变粗,这将便钢的强度和韧性变坏。因此必须用再次热处理来校正由于加热不当而出现的过热现象。过热:钢被加热到Ac3(见铁碳相图)以上某一温度,随着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的偏析),在冷却时,或者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保持了硫的偏析,或者产生了第二相(主要是硫化物)质点的网状沉积,导致晶界脆化,使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如果没有硫的析出,不算是过热。 钢的过热温度 1200~1350℃之间。 过热钢的特征: 1、宏观断口: 产生结晶状断面或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粒状断面 2、显微特征: 粗大的A(奥氏体)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S偏析或硫化锰沉淀 3、过热钢的机械性能: 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对强度和硬度基本无影响 4、钢发生过热后的补救措施: 正火,淬火和回火(注:钢淬火后都需要回火以提高其塑、韧性) 过烧: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不仅奥氏体晶粒已经长大,而且在奥氏体晶界上也已发生了某些能使晶界弱化的变化,称之为过烧。过烧的零件已经产生晶间裂纹。过烧:钢被加热到接近固相线或固-液两相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后,在十分粗大奥氏体晶界上不仅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和磷的偏析),而且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从而在晶界上形成了富硫,磷的液相。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界上产生富硫,磷的烧熔层,并伴随着形成硫化物,磷化铁等脆性相的沉积,导致晶界严重弱化,从而剧烈降低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的现象。钢的过烧温度: 通常比过热温度高几十至一百度左右 过烧钢特征: 1、宏观断口

三菱plc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法

三菱plc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法 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s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图1 功能表图 1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2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图2 起保停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2 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这样才具有控制功能,状态寄存器s才能提供stl触点,否则状态寄存器s与一般的中间继电器m

可编程控制(PLC)电梯的程序以及梯形图、详细解释

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PLC)的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陶建美 日期:2011年6月21日 实验项目:电梯控制 报告框架(Ctrl+点击该链接,即可转入相应模块)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过程 1、电梯的基本构造 2、PLC的基本结构 3、PLC的工作原理 4、电梯控制构成 5、输入输出(I/O)端口功能分配表 6、程序执行流程图 7、梯形图(1)定时器T0 (2)一楼的控制(3)二楼的控制(4)三楼的控制

(5)四楼的控制(6)确定电梯楼层位置(7)电梯趋势确定 (8)电梯上行程序(9)电梯下行程序 8、指令表 五、问题与解决方案 六、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PLC)的实验报告 电梯控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掌握控制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应用。 2、设计出一个四层楼电梯控制。 3、完成并实现实验内容的基本功能要求。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PLC可编程控制器、FXGPWIN应用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四层楼电梯基本设计

2、停止有刹车及保险止降装置 3、根据楼层请求上下,先来优先 4、请求与趋势同优先 5、楼内可以撤销楼内请求 四、实验过程 1、电梯的基本构造 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起重运输设备,由桥厢及配重、拖动机及减速传动机械、井道及井道设备、召唤系统及安全装置构成。桥厢是载人或装货的部位,配重是为了改变电梯电机负载的特性以提高电梯安全性而设置的。 下图是电梯拖动系统示意图,图中可见电梯的桥厢及配重分系在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跨挂在曳引轮上,曳引轮经减速机构由电机拖动,形成桥厢的上下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