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职业健康及应急演练答案)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职业健康及应急演练答案)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职业健康及应急演练答案)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职业健康及应急演练答案)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考试试卷

(职业健康)

单位名称:考试时间:

姓名:岗位(职务):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D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安全

D.职业卫生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D )。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用品

D.职业病防护用品

3、( B ),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病危害因素

C.环境因素

D.职业禁忌证

4、K型-绿色防毒过滤元件是防护那类有毒物质。(A)

A. 防氨和氨的有机衍生物

B. 防硫化氢气体

C. 防一氧化碳气体

D. 防护有机气体与蒸汽

5、存在矽尘的作业场所优先选择哪一类防尘口罩。(C )

A. KN90

B. KP90

C. KN95

D. KP95

6、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C )。

A.流行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遗传病

7、国家规定每年(A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

B.5

C.6

D.7

8、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B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员工健康检查

B.职业健康监护

C.定期健康检查

D.职业健康体检

9、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D )知识,应做好记录及存档工作。

A.安全

B.岗位操作

C.基本技能

D.职业卫生

10、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A )。

A.预评价报告

B.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C.现状评价报告

D.检测、评价报告

11、职业病是指(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12、(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13、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A )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不得

B.可以

C.部分可以

D.能够

14、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D.不予招工

15、建设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其中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完成之日起(A )内向管辖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A.20日

B.15日

D.30日

16、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 噪声暴露等效声级(B )的作业。

A.≥85dB(A)

B.≥80dB(A)

C.≥90dB(A)

D.≥78dB(A)

17、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 C )以上的天气。

A.37℃

B.40℃

C.35℃

D.30℃

18、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B )。

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

D.再诊断

19、用人单位应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B )告知劳动者。

A.口头

C.集体

D.通过公示

20、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1、劳动者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权限是( C )。

A.可以

B.无权

C.有权

D.特殊情况下有权

2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

D.隔离

23、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10大类(B )种。

A.100

B.132

C.115

D.99

2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D.职业病人

25、《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C )起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0月27日

C.2002年5月1日

D.2002年10月27日

26、存在高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应设置(B )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蓝色

27、( C )规定了劳动者健康检查种类、周期。

A.《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B.《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C.《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D.《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28、用人单位的(A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

C.投资人

D.法定代表人

2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B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D.组织

30、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危害项目,接受监督管理。

A.申请

B.备案

C.申报

D.审查

31、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D )。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C.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B )。

A.同时检验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验收

D.同时使用

3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34、(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D.监管部门

3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D.合同工

36、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C.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D.每年至少进行二次

3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B ),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A.定期检测

B.日常监测

C.评价监测

D.委托检测

3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C )为主,防治结合。

A.健康

B.安全

C.预防

D.生产

39、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彻底

C.分期

D.分类

40、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D.职业安全管理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 )。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医学随访

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DC )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成年工

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3、呼吸护具按防护用途分为(ABC )。

A.防尘

C.供氧

D.净化

4、劳动者可以在(ABD)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任何地方

D.经常居住地

5、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这些待遇包括: (ABC)。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口头表扬

6、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AB )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D. 工会组织

7、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BCD )。

A.病人的家族史

B.病人的职业史

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D.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ABDC )职业卫生要求: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9、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ABCD )要件

A.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B.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C.必须是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D.必须是国家公布的法定职业病

10、有机化合物苯的健康靶器官(AB )。

A.急性中毒为中枢神经系统

B.慢性中毒为造血系统

C.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

1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ABCD)。

A.规章制度

B.操作规程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2、劳动者享有下列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ABCD )

A.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B.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C.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D.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1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ABCD)。

A.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B.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C.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D.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4、听力护具是降低噪声保护听力的有效措施。主要产品有(ABCD)等品种。

A.耳塞

B.耳罩

C.防噪声帽

D.头盔

1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ABCD )和必要的泄险区。

A.报警装置

B.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

1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AC )由用人单位承担。

A.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B.看病费用

C.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

D.旅游费用

17、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ABD)三个类别,并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A.一般

B.较重

C.轻微

D.严重

18、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包括(ABCD)。

A.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B.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C.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D.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19、下列哪项工作属于职业病二级预防的原则。(CD)

A.职业病诊疗

B.工艺改革

C.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D.职业健康查体

20、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ABC)警示标识,

A.注意防尘

B.戴防尘口罩

C.注意通风

D.戴护耳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市级职业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X )

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X )

3、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X )

4、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V )

5、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V )

6、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职业病危害因素。(X )

7、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病的最后一道防线,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能够有效降低职业危害。(V )

8、企业只需要建立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不需要再建立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X )

9、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V )

10、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V )

11、E型-7号-黄色防毒过滤原件,表示防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或蒸汽。(V )

12、我国《职业病分类与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V)

13、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V )

14、护耳器的防护水平与佩戴时间没有关系。(X )

15、苯是可以导致白血病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V)

16、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每周工作5天,噪声接触限值为85dB(A)。(V )

17、存在一般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警示线。(X)

18、用人单位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2个月之内,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X)

19、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

积的50%。(V )

20、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V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用人单位需建立哪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2、职业健康查体包括的种类?上岗前查体的目的是什么?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考试试卷

(应急管理)

单位名称:考试时间:

姓名:岗位(职务):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B )。

A.行动规划

B.行动方案

C.行动计划

D.行动意图

2、预防又称缓解、减少,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为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D )工作。

A.防止性

B.防范性

C.防备性

D.预防性

3、预防是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C )。

A.现场安全

B.生产安全

C.本质安全

D.事故预防

4、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A )的各种应对工作。

A.预先进行

B.事先行动

C.自觉行动

D.处置行动

5、(B)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A.预先进行

B.应急响应

C.事先行动

D.处置行动

2. 学规、懂规、践规安全教育多选题.DOC

多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是(ABCD)。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臆患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除(ABC)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D.其他从业人员 3、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可享受以下哪些权利(ABC)。 A.劳动保护权 B.安全生产知情权 C.安全生产监督权 D.随时终止劳动合同权 4、《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采取(ABCD )的措施。 A.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B.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C.明确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D.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AB)。 A.安全生产知识 B.管理能力 C.交际能力 D.培训能力 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ABD)情况下,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采用新工艺 B.采用新技术 C.节假日 D.采用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ABC)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决策机构 B.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C.主要负责人 D.财务负责人 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济南大学项目部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加强职业健康安全预防管理,保护工人生命的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健康、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的指导方针。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污染保护法》。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领导体系 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小组,项目部经理董建胜为组长,杨兴运、陈振光为副组长。成员有:尹建民、余宝华、高主彬、张玉春、王永强。 1、组长对此项工作负全责,资金调度、全面指挥。 2、副组长负责此项工作中的人员组织,车辆调度,对每项工作的具体指导。 3、小组成员责任 (1)、事故的报告工作;上报项目部主管领导。 (2)、进行事故调查,及时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性质、事故负责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二、具体措施 1、项目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突发事件、

异常气候、中毒、自然灾害、疾病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小组,并设置专(兼)职急救人员和应急救援物品、药品、担架等。

2、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各领导小组、报警小组、撤离疏导小组、抢险小组、救护小组按各自分工不同开展工作。 ○2在开展工作的同时、首先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3遇有暂时不能移动的人员要进行现场自救或者有现场急救常识的人员进行抢救。 ○4遇有可能继续发生的危险,要查明情况后,做出正确判断,防止二次伤害。 ○5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车辆、急救资金相对稳定。 2-1、异常气候的应急措施 ○1在多风、雨季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大风、雨来临之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因异常事故带来的伤害和环境影响。 ○2、通知各部门对人员、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3、停止一切施工活动,应对异常气候。 ○4、施工现场应断电拉闸,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增加值班人员,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情况,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7年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2017年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及方案 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2016 年12 月10 日

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及方案为了贯彻执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整体水平,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事故情况下进行及时正确的抢险、救护,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安全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一岗双责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演练计划及方案如下:一、演练目的提高职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全力、及时、快速、科学、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件应对和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演练,加强安全意识,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理工作。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 、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 、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决定2017 年5 月27 日上午

9 点00 分开始进行演练。 四、演练的类型 根据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及矿井实际情况,计划演习模拟水灾灾害事故,针对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我矿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的范围 1、对发生水灾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 、对发生水灾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以及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参加演练人员 参加人员:冯钰鑫、董银贞、范继刚、买光辉、马俊伟、王丙炎、贾晓燕、于万春及井下作业人员共计84 人。 七、演练组织机构 为能迅速处置突发事件,特成立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技术组、抢险救护组、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伤员救治组、通讯信息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协调组人员由我矿职工组成。 八、各工作组职责

1.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考试试卷 (通用部分1)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考试试卷 (通用部分1) 单位名称: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试时间: 姓名:岗位(职务):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题,共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之一是( c )。 A.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B.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 C.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投入和实施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先责令( B )。 A.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B.限期改正 C.停产停业整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 C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等内容。 A.电子 B.技术 C.教育和培训 4、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 C)予以保证。 A.董事会 B.厂长或者经理 C.投资人 5、对所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在( A )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A.任职前 B.三个月内 C.六个月内 D.一年内 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 C),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告知 B.管理 C.登记建档 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 A ),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B.经企业培训合格 C.自学考试合格 8、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D)学时。 A.16 B.24 C.36 D.48 9、下列哪项不属于特种作业的是(B )。 A.高压电工作业 B.登高架设作业 C.压力管道作业 D.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 10、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 C 60 )日内,由申请 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公司应急机构成员及职责 (2) 第三章事故的分类及救援措施 (3) 第四章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3) 第五章项目应急和响应组织准备 (4) 第六章施工现场的应急设备和设施管理 (5) 第七章潜在危险源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 (8) 第一节火灾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8) 第二节爆炸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10) 第三节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应急预案 (11) 第四节食物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 (11) 第五节高空坠落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12) 第六节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倾覆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5) 第八节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6) 第九节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8) 第十节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9) 第^一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附则 (25)

第一章总则 1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救援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公司下属各单位共同组成。 4、本预案应急救援中的成员均享有紧急情况下请求救援的权利,同时也有就近救援的义务。 5、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分为三级救援,第一级,自救。发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实施抢救,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报告。第二级,实施就近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向附近兄弟单位及医疗机构发出请求救援信号。第三级,公司实施救援。发生重大事故后,实施自我救援困难、附近又无求援兄弟单位及医疗机构, 由公司派专人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第二章公司应急机构成员及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公司经理 副组长:公司副经理 成员:质量安全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公司质量安全科,科长兼办公室主任。其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完成。 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质量安全科工作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 负责重大事故的逐级上报以及上传下达,并负责事故救援预案的实施。 办公室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不再直接向副组长

学校安全应急演练制度

学校安全应急演练制度 为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善处置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演练目的 (一)检验预案的时效性。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应急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学校、班级日常应对突发事件所需人员、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三)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全体师生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提高协调能力。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各岗位教职工的职责任务,明确紧急时刻带领学生避险逃生的程序、方法和途径,完善应急机制。 (五)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提高全体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

对能力。 二、应急演练原则 (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结合学生生理年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等情况,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二)着眼实际、讲求实效。以提高学校职能部门、各班级之间和教职工之间指挥协调能力和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制定演练计划,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参与演练的师生人身安全。 三、应急演练实施途径 学校应当以锻炼和提高全体师生在真实场景中的避险逃生和自我防护能力出发,采取实战演练的方法,预先谋划、设定突发事件情景,通过事发、报警、决策、指挥、行动、总结等一系列步骤,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锻炼各部门、各班级和全体教职工的临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提高师生避险逃生和救助防护的素质和水平。 四、应急演练规划 学校组织班级根据季节时令、环境变化、教育教学任务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每年年初的安全工作计划中制订年度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符合性和实效性。 (二)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为修订、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供实际资料。二、演练依据 (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四项: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第5.9培训与演练。 北京市政府2006年颁布的176、177、178、179、180五个政府令有关规定,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并做好记录。

(二)我公司所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有关条款。三、方针与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常备不懈、持续改进。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四、应急策划 本次演习是我公司今年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后首次演练。为达到检验预案,持续改进的要求,依据我公司预案中的应急内容,编制《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为使生产安全事故演练更加逼真,真正检验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本次演练的启动时间由公司总经理随时宣布。 (一)危险性分析 1、我公司是的企业,场内存 . . 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等,上述物质在人员操作失误,监管不力的 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很大。、我公司属于人员中度密集场所,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有发生2 人员受伤的可能。、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增部分职工,如果不进行应急演练,生产3安全事故发生时,难免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二)资源分析、公司设置了应急小组,应急救援队伍、医疗救援队伍、抢险1 组、疏散组。、公司配备有部分消防应急工具、设备、器材等。如灭火器,2 消防铲,灭火毯等,

学规懂规践规中新增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一、单选题(60题) 1.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5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级别中红色级别最高。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 C )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2.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评价结果等级。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电话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18.企业应对一级风险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落实分工四个步骤。 22.危险源分级,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的任务。 2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风险排查辨识方法等。 2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 26.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等4个步骤。 27.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2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西卡(中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办公楼厂房一期工程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应 急 预 案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标

按照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为了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目标,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分公司现在和将来的所有建筑施工活动、产品、服务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使我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不断的持续改进,使我们在建筑施工活动、产品、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潜在事故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紧急事故发生时能进行迅速的响应,尽可能减少由于该类事故发生时带来对人员的伤害和对项目、分公司造成的损失,特制定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国家和各级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国家和各级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例、规定 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规范、标准 企业、上级系统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 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手册》 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程序文件》 三、管理方针与目标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洁净的人文环境,持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要求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地方省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重点落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通过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a、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及重大机械事故,因工死亡率为零。 B、因工负伤频率控制13‰以内,因工重伤频率控制在‰以内。 C、杜绝急性中毒事故与重大火灾事故。 四、应急准备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 3、配备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安全设施,确保学校的安全运营。 4、教学设备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保养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 5、加强安全检查,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营。 6、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工作档案,每次检查要填写检查档案,检查的原始记录由负责人员签字存档。 7、公共区域、室内项目要设置安全通道,时刻保持畅通。场内通风良好,室内有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紧急疏散学生的通道,确保学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8、学校准备紧急救护材料,为学生进行一般性突发病痛的处理和救护。 9、遇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时,在采取及时救助的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10、保卫人员的职责范围:负责维护活动保证治安秩序、负责疏导学生、保持通道畅通安全、负责打击制止流氓、盗窃等犯罪活动及不法分子的破坏捣乱、遇到上述情况要及时通知派出所,保护好现场,由民警同志处理。

11、紧急情况或突发性事件要做好学生的疏散工作。打 开所有通道、安全门,室内项目要及时将学生疏散到室外。 12、各部门要保持通讯设施如:对讲机、手机、电话、广播等处于良好状态,随时保持通讯联络,有问题要及时通报办公室,以便及时解决。 办公室电话: 派出所电话: 15、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应急预案 1、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医务人员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护。 2、发生重大火灾时,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并及时切断电源,疏散学生。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迅速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积极参与灭火工作并保护好现场。 3、突然发生停电时,工作人员要及时通知游客进行宣传和疏导,及时启动应急方案,让学生有秩序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4、发生以上事件,在救助的同时要维护好秩序,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公司办公室及安保。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范文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范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范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范文 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文教局有关安全教育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通过地震应急预案现场演练,让低年级学生在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组织机构 组长:年段组长 组员:一、二年级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三、演练程序 班级演练: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向学生讲解地震自救知识,进行班级模拟演练。 参考资料: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及时纠正。 四、演练时间: 各班班队课时间。 五、注意事项

职业健康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职业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避免或减轻重大、特大职业健康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山西省长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长治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卫生专项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订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公司采石场区域内因接触各类职业性有害物质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或损伤事件(以下统称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本预案是*******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体系的支撑文件,并与之相衔接。 1.4工作原则 突发重大职业健康事件应按照迅速控制事件扩大、明确有害物质性质和原因、消除中毒环境、积极开展救治、减少人员伤亡的原则进行处置。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辨识 2.2.1.1粉尘 破碎系统主要由破碎机械、筛分机等组成,破碎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矿石粉尘,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2.1.2扬尘 由于矿石堆场及废石排放场大面积裸露,且内部含有大量的粉尘及细微颗粒,在有风时间极易造成空气污染。 2.2.1.3噪音 潜孔钻机及破碎机械均为强制改变岩石物理性质的机械工具,在改变岩石物理特性的同时,产生机械噪声,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2.2风险分析 2.2.2.1采石场危险性分析 采石场危险因素主要是石灰石开采过程中开采面出现的活石、浮石以及放炮迸溅的飞石等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铲装车辆、运输车辆的故障对人员的伤害。 3组织机构及职责 采石场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主管矿长和华泰公司有关安全、设备、技术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采石场管理,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由主管矿长任总指挥,负责采石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采石场办公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 有限公司 2017 年应急演练计划 为加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处理,公司制定了2017 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计划,本计划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和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1、应急演练目的 应急演练目的主要包括: a) 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b) 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c) 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d) 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e) 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2、应急演练原则 应急演练应符合以下原则: a) 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组 织开展演练;

b)切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c)注重能力提咼。以提咼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组织开展演练; d)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3、应急演练类型 本年度应急演练为综合演练 4、应急演练内容 4.1 预警与报告 根据事故情景,向相关部门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情况。 4.2 指挥与协调 根据事故情景,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张广清担任总指挥,公司副总为副总指挥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4.3 应急通讯 根据事故情景,在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互通。 4.4 事故监测 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

“学规懂规践规”判断题附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是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 2、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服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 3、从业人员处于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最有可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4、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7、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对新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厂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10、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季报、年报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11、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12、违章指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不顾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指挥从业人员进行生产活动的行为。() 13、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14、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

职业病防治应应急处理预案

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在 发生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 展,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项目工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健 全各级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抢险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降低负面影响。 1.4 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 (Ⅲ级)三个级别。 1.4.1 重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Ⅰ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 或死亡5人以上; 1.4.2 较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Ⅱ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 50人以下,或死亡5人以下; 1.4.3 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Ⅲ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无死亡。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 成。 2.1.1 指挥部职责 (1)研究制定、修订公司应对职业病危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指挥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公司 各部门、项目部开展较大、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 (3)分析总结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 度工作计划; (4)承办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2.1.2 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其职责 (1)总指挥 总指挥由公司主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 部的领导工作,对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公司职业病 防治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工作。受总指挥委托,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 现场处置的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2.1.3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公司 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部门经理担任。

学校应急演练制度

学校应急演练制度 为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然处置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负责人: 一、应急演练目的 (一)检验预案的时效性。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应急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学校、班级日常。应对突发事件所需人员、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三)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全体师生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提高协调能力。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各岗位教职工的职责任务,明确紧急时刻带领学生避险逃生的程序、方法和途径,完善应急机制。 (五)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提高全体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二、应急演练原则 (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结合学生生理年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等情况,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二)着眼实际、讲求实效。以提高学校职能部门、各班级之间和教职工之间指挥协调能力和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及时整改存在问题。(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制定演练计划,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参与演练的师生人身安全。 三、应急演练实施途径 学校应当以锻炼和提高全体师生在真实场景中的避险逃生和自我防护能力出发,采取实战演练的方法,预先谋划、设定突发事件情景,通过事发、报警、决策、指挥、行动、总结等一系列步骤,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锻炼各部门、各班级和全体教职工的临场组织指挥、应急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演练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符合性和实效性。 (二)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三)为修订、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供实际资料。 二、演练依据 (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四项: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第5.9培训与演练。 北京市政府2006年颁布的176、177、178、179、180五个政府令有关规定,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并做好记录。 (二)我公司所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有关条款。 三、方针与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常备不懈、持续改进。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四、应急策划 本次演习是我公司今年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后首次演练。为达到检验预案,持续改进的要求,依据我公司预案中的应急内容,编制《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为使生产安全事故演练更加逼真,真正检验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本次演练的启动时间由公司总经理随时宣布。 (一)危险性分析

1、我公司是的企业,场内存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等,上述物质在人员操作失误,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很大。 2、我公司属于人员中度密集场所,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有发生人员受伤的可能。 3、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增部分职工,如果不进行应急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难免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二)资源分析 1、公司设置了应急小组,应急救援队伍、医疗救援队伍、抢险组、疏散组。 2、公司配备有部分消防应急工具、设备、器材等。如灭火器,消防铲,灭火毯等,公司安装有全车间无死角监控。 3、抢救伤员备有止血带、急救药品。 4、通讯器材配有电话、对讲机。 (三)过程控制 本次演习确定的综合演练,主要针对人员疏散、紧急灭火、救护伤员、后勤保障四个方面。演练时,为验证预案应急响应的实效性,现场将分两个环节进行。 1、在全公司进行人员疏散、救护伤员、值勤供应演练。 2、在可燃气体和液体前面做紧急灭火演练。 本次演练依据公司机构确定的部门和应急预案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小组的职责对演练方案进行指挥和控制。 五、应急准备 为确保本次演练成功,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前期做如下准备工作。 (一)培训内容 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方案、应急响应及其控制程序进行重点为明确预案实施流程。 人员:班组长以上全体人员 (二)桌面演练 人员: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或应急组织机构全体人员就应急演练方案进行桌面演练。 时间:年月日

公司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0 编制目的 0 .适用范围 0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0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0 (2)统一领导,分类管理; (1)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 (1) (4)依靠科学,快速响应; (1) (5)坚持按照应急体系设置机构职权; (1) 2.危险源和危害程度分析 (1) 矿井的主要职业卫生危害危险源 (1) 危害程度分析 (2) ⑴粉尘危害 (2) ⑵有毒有害气体危害 (2) ⑶高温危害 (2) ⑷噪音危害 (3)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

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4) 4.预防与预警 (7) 、预防职业卫生危害事故措施 (7) 预防尘肺病及煤尘爆炸措施 (7)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8) 高温中暑的预防 (10) 噪音预防 (11) 、预警行动 (11) 5. 应急处置 (11) 先期处置(一般职业卫生危害事故) (11) 响应分级 (12) 应急响应程序 (13) 内部接警与上报 (14) 应急响应流程 (15) 应急处置 (17) 粉尘所致矽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7)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20) 噪声应急救援预案 (21) 6 应急终止 (22) 应急终止的条件; (22)

7. 事故的调查处理 (22) 8. 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和修订 (23) 9.奖励与责任 (23) 10.本预案解释权 (23) 11. 预案实施时间 (24) 12.附件 (24) 附件1:xxxxx煤矿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 (24) 附件2;xxxxx煤矿消防材料库材料明细 (25)

学校应急预案制度

马坪小学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一、制定预案: 学校根据实际和季节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宣传,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安全工作档案,抓好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制订和落实各类安全应急防范预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定时和不定时地对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及时整改到位;实施“守护求学之路”工程,加强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全面预防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校舍倒塌和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遇到所有不安全事故后,必须按照预案所规定的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学校各类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制度: 1、高度重视,认真摆正安全工作位置。 安全历来为社会所关注,是维系师生生命、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搞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的客观需要。学校务必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马虎思想和厌战心理,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作到警钟常鸣,将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抓实抓好。学校领导不仅要认真领会上级有关安全文件要求,将上级安全文件要求执行落实到位,而且要组织全体师生进行认真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积极主动投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2、完善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安全责任管理体系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实际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工作 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档案,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到安全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担。 3、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校长是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负总责,校长必须亲自抓学校安全工作,将其纳入常规工作管理之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 和责任人。要定期、经常、负责地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落实到人,限时到位。 4、安全演练每月一次以上,并力争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三、对预案的演练: 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凡学校发生重大突出事件、师生伤亡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最迟不超过1小时)上报。并同时报告当地消防及公安等有关部门,并在事件处理结束后3天内将事件经过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学校。各学校在实行重大事故及时上报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年度零报告制度。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包括: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在校园内发生伤害事故、学生出走事件、校舍及设施危及师生安全的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学校停课或重大经济损失事件、火灾事故、重大盗窃事件、师生违法犯罪情况及严重影响学校安全的其它事件。对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学校领导人和具体责任人,学校将配合相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对学校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查明原因,严肃处理。对各种预案进行定期按撤离路线演练,让学生铭记于心,在不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做出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控制,各校还要不断的完善各类安全预案,使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四、学校各类安全工作报告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