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图形的平移(1)

3.1图形的平移(1)

3.1图形的平移(1)
3.1图形的平移(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图形的平移(1)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以后还将学习图形的旋转和设计图案等内容。从《课程标准》来看,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的内容。图形的变换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和图形的相似等。用变换的眼光看待图形,可以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一种有效手段。平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现实世界中的、运动变化的最简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性质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的重要工具,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打下了基础。

针对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执教者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探索图形平移的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平移画图。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归纳平面图形平移的定义和特征,合作交流探究平移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完善自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观看奥运冠军领奖时冉冉升起的国旗和古建筑物整体平移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物保护意识。

(3)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数学思维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与人友好相处的艺术。

(5)通过欣赏生活中利用平移设计的图案等艺术作品,感受数学美。

3.重难点:

重点:1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

2.探索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难点:1.探索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2.简单的平移画图。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平移,并且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心理特征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迅速,乐于发表见解,展示自我。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了平移的内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静态”层面,不能真正体会平移的特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分析各种平移现象的共性,归纳抽象出平移的定义,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平移的性质,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研究简单的平移画图。

第三部分: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结论的方法。鉴于教材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策略,问题引领,激励评价,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主线。并且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与数学教学深

度融合,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本节课主要分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设计学案,自主预习。

在学法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主要是观察归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力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部分:设计思路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以具体情境—问题—归纳—探究—归纳—应用—归纳—欣赏—小结的过程展开。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几何画板、三角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开展教学任务。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章前引入

课件展示一些运动着的物体并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这些以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的物体,从而引出本章的题目: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2.本课引入

观看微视频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微视频中的平移现象:奥运冠军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雪橇、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

看完后引导学生:“由此,你还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平移现象?”学生踊跃发言。老师再问:“如果将平移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你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平移吗?”转入到下一环节:“做一做”。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奥运冠军领奖和利用平移保护文物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联想生活中平移现象,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1.做一做将图中的小船按要求平移。要求:

1).1,3,5,7小组的同学向左平移4格;

2).2,4,6,8小组的同学向上平移3格

同桌两人将学案放在一起,观察并对比:平移后的小船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唤醒了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记忆,而且也使学生动起来,避免只是被动听讲。按不同的要求平移后的图形的位置不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与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有关。进而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平移。

2.归纳总结平移的定义

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什么是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如图,△ABC延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的△DEF。点A,B,C分别平移到了点D,E,F。点A和点D是一组对应点,线段AB线段DE是一组对应线段,∠ABC和∠DEF是一组对应角。你能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吗?

设计意图: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归纳总结平移的定义,进而老师引导给出平移的规范定义。其次,用几何画板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平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明确对应点,对应线段及对应角等名词。从而为后续突破学习的难点奠定基础。

设计说明:△ABC的平移过程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这样便于学生对平移有一个整体上的直观的认识(因此,第二环节的归纳总结平移的定义这部分内容在几何画板中呈现)。学生观察△ABC延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的全过程。此时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征?”“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发现: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那么,平移有哪些性质呢?需要小组合作,共同来探究。第三环节:合作交流,探究平移性质

做一做将左下图所示的四边形纸片按某一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图右是平移前的四边形ABCD和平移后的四边形EFGH。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线段AE,BF,CG,DH分别是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观察,猜想,测量等得出平移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及时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的能力目标与教学难点主要在这一环节实现,学习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思维递进。

学生得出相关结论后老师带引学生借助几何画板验证平移的性质。

设计说明:1.(第三环节也在几何画板中呈现)先借助几乎画板演示纸片平移的过程,然后带学生一起解读题目,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线段的“关系”所包含的意义。探索平移的性质,对学生有些难度,先引导学生解读问题,尤其是对“线段的关系”中“关系”

一词的理解,明确了问题之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因为探索平移的性质任务繁重,学生单独完成比较困难,所以此处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2.学生使用学具,学具表示的是平移前的多边形纸片和平移后的多边形纸片。每个小组选用的硬纸片的形状不同,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也不同。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先进行组内交流再进行组间交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传小组的探索成果,以供小组间的交流)。交流之后老师借助几何画板验证平移的性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后再总结强调平移的性质。

掌握了平移的基本性质,能不能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平移画图,从而引入例1。第四环节:典例分析,体验成功

例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

(1) 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平移的性质的应用,另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平移的两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例题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本例题既是对所探究内容的应用,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设计说明:1.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图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或理由,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问题引领学生归纳总结本例题:“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

第五环节:巩固提升

1.下列汽车商标图案哪些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

2.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 )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3.如图,一块矩形草地,其中有一条小路,你能求出绿色部分表示的草地的面积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内化情况,巩固新知识,提升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针对解答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弥补和调整。

第六环节 播放微视频,欣赏数学美

观看微视频,欣赏生活中的平移美,感受数学的魅力。

设计意图:观看一段微视频,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利用平移进行设计的兴趣和欲望,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和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设计说明:收集生活中利用平移设计的图案和艺术作品等,如天花板,电视墙,地板,古代服装,床单,埃舍尔作品和罗马风格的建筑等。配上轻音乐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欣赏,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七环节、总结认识,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3)你还有哪些疑惑?

(1) (2) (3) (4) (5) (6)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小结完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积极分享经验和体会。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

A必做题:习题3.1第1题和第3题

B拓展题:利用平移设计一副优美的图案(可多次平移)

板书设计:

几点说明:

1.关于课件,课件采用PPT,西沃3和几何画板三种形式交替呈现。主要使用西沃3白板课件,西沃3的动画功能不能满足动画图片的呈现和多边形的平移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在章前引入时用PPT展示动画图片,完成了章前引入.为了让学生对平移有直观的认识,多处用到几何画板,如第二环节动手操作,归纳新知,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平移性质以及验证平移的性质。

2.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联网后手机和电脑之间传送文件,手机拍摄小组的学具并上传至电脑。再请各小组的代表分析并展示探究的结论。

3.以微视频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让学生渐入佳境,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4.选择奥运冠军领奖时国旗升起和建筑物整体平移等视频,培养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文物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概念教学不是让教师教给学生概念是什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平移的定义,探讨平移的性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塑造完美的性格有很好的帮助。

6.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

7.微视频播放利用平移设计的图案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激发学生利用平移设计漂亮图案的欲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审美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