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考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015年中考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015年中考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015年中考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015年中考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四川省合江县泸高分校何泽彬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例句: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

例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狼》)

其他例句: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陈涉世家》)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例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狼》)

例句: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狼》)

例句: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马说》)

例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

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例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例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例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例句:宋何罪之有?(《公输》)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例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例句: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例句: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

例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例句: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例句: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例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

例句: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例句: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例句: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三、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例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例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屠惧,投以骨《狼》——把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用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例句: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例句:例句: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例句: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例句: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例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例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它的,指狼的。

例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他的,代“屠户”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句: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对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例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另附: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为:心理活动

例句:终为忠臣为:成为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例句: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六、于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例句: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从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在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

※例句: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对

例句: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例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

例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例句: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例句: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例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例句: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八、且

1、表层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例句: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却,可是。

※例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2.那么,就。

※例句: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3.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句:《论语》十则

6.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8.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例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例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一、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例句: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副词、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的”。

※例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例句:颓然乎其间也,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句: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例句:吾尝疑乎是。(乎:对)(《捕蛇者说》)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句: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句:于是乎书。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例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例句:谓为信然。(《隆中对》)

※例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例句: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

样子”、“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与

1、作虚词用。

(1)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例句: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学们在学习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不要死记硬背。我们对待虚词的总的原则是: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讲得通的就是对的,将不通的就是错的。

十五、焉

1.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例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例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例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2.代词

(1)表第三人称,相当于“之”。他,他们;它,它们

※例句: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句: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哪里,怎么

※例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例句: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何”(“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十六、也

1.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句: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例句: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句: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例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句: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句: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例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也”连用

(1)“……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句: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2)“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句: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例句: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提示】标※的用法和含义以及例句是为了较为完整地说明虚词的用法,属于初中阶段不掌握的用法或课文不属于人教版初中教材课文内容。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一、而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助词。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三维目标】1.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3.领略文言虚词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和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以高考题为例,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考点解读 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共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本考点的考查重点是常见虚词的典型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中,“而”“何”“乃”“其”“且”“若”“为”“以”“于”“之”是重点,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所谓“典型意义和用法”是指文言虚词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像“其”用作助词,“以”用作徐其次等非常见用法,一般不考查。 2010年新课标高考命题中,6个省市考查了“之”,5个省市考查了“之”,4个省市考查了“于”“以”,3个省市考查了“其”。 2011年新课标命题中,3个省市考查“以”,3个省市考查了“之”,4个省市考查了“于”,3个省市考查了“而”,分别有两个省市考查“其”(湖南4个选项均考“其”)、“且”、“则”“因”、“为”,分别有一个省市考查了“所、““也”、“乃”。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相对集中,考生要重点掌握。 二、命题趋势 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考试说明》,方向明确,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大多来自于中学语文教材,难度适中。 2、考查的内容比重较大,除单独命题外,文言文翻译题中,也涉及虚词的理解。(陕西连续两年没考)

3、题型设置比较稳定,题型有五种: (1)选择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2)选择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3)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4)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5)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择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结合比较,这是当前比较稳定的考查方式。 三、知识点梳理 1、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见的代词有“而”“何”“其”“若”“焉”“之”等。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 题:对下列句中加点代词指代对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其:代客吹奏的洞箫。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的。 C.若.入前为寿…..请以剑舞若:你,指项庄。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他。 解析:A、B、C三项加点词都是代词,解释正确。D.之:代词,这是廉颇向蔺相如道歉时说的话,“之”指代廉颇自己,应翻译成“我”。 2、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是用来介绍名次、代词及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君 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9语文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通用) 1.【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 A.故善日.者王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其.人拜之以牛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和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A项,“日”,作名词,每天的日常事情。B项,“胜”,作副词,完,全都。D项,“其”,作代词,那。C项,“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以不译;助词,表停顿,不译。

高中语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 【202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

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 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 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 ūn),均为人名。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其.谁可而为之 B.午非子之.子邪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C.而遂.杀之 D.伤人者.刑 后遂.无问津者同予者.何人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第一个“其”是语气词,因其在句中不需要担当成分;第二个“其”放在句中,是代词,代指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边境这件事。B项,两个“之”都是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是结构助词,的。C项,两个“遂”都是放在动词的前面,是副词,解释为“于是,就”。D项,两个“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解释为“……的人”。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后私仇也(表并列)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父之志。(代词,你的)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