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及,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作文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以上。”而从整个国民的写作素质来看,13亿多人,绝大多数没有写作能力,不会写作,这也是事实。在一次研讨会上,甚至有学者愤言,“99%的老师也不会写作。”一些大学教授把一些中学老师写的学科论文称作“印刷垃圾”,认为唯一给人的印象就是“匠气”,不是“惨不忍睹”,就是“新八股”——还是惨不忍睹!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传统作文教学观念落后。传统作文教学学生始终处在命题的被动地位,不符合写作的心理。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此可见,人们写文章,首先要胸中有“丘壑”,而且产生愈来愈强的倾吐的欲望,于是才有了写文章的动机。传统作文教学不但反其道而行,更甚至还设计出很多框框,诸如:文以载道、借景抒情等,这种做法使本已被动写作的学生,写作顾忌过多,以致无从下手,更不敢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其次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落后,训练方式单一。传统作文教学的程序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贯制,周而复始地教与练,这种脱离性灵的写作使学生越练越厌恶写作文。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是老师,老师的评价就是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遏制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况且由于老师批改量大的原因,这评价又是迟来的,已无指导意义。

此外,传统作文教学偏离了新课程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取向正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正所谓作文强调“以我手写我心”的宗旨。但目前作文教学的实际取向是应付考试。为了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煞费苦心猜题、押题,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把作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大大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势必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因此,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个以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很多教育研究者提出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笔者觉得,网络作文教学它不应该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只是把多媒体网络当作辅助写作的工具,而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指校园网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网络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不足,对传统作文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希望能为一线老师的作文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让网络走进课堂,辅助课堂作文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是“出题——讲解——作文”,教师一支粉笔打天下,学生缺少形象感知,学生根本无法与教师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对写作失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为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时,笔者经常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有关习作的材料、声音、图像,并把它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让声音、图像等媒体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写作欲望。

例如:在指导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时,为了营造氛围,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国歌导入新课。歌曲未完,学生已经进入课堂预设的状态,脸上写满激动。然后,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许多从网络上搜集过来的表现新中国巨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围绕“建国60周年的变化”的话题进行说话训练。当学生看见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作文的材料就在学生的说话中详实了,学生作文思路也随之开阔起来,创作欲望产生了,写作是自然的事了。

这样设计一是基于学生对新中国60年历史变迁了解甚少,担心其无话可说,利用网络的直观图片唤醒;二是考虑到这个话题未必是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话题,因而利用网络材料激发兴趣。假如,笔者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向学生介绍作文材料,听者必定昏昏欲睡,索然无味,更不用说写作了。

网络引进课堂不但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需要,而且是新教材所提倡的作文辅助教学手段。如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的写作实践:许多反映战争主题的历史图片,记录了刻骨铭心的瞬间,表现了各种人物的命运。请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找一幅令你不能忘怀的图片,展开合理想像,自选叙述角度,写一个故事,不少于800字。一个90后的学生怎么会有这种生活积累呢?显然,新教材是要求我们到互联网去搜索作文的相关材料。类似的写作训练题目在新教材中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引进网络作文教学已经不是个别老师突发奇想的事情,他确实给我们作文教学带来了极大方便。他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阅读

空间。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推荐一些有益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如:《百家讲坛》、《感动中国》等;也经常推荐一些高品位的文学网站要学生进去阅读,如:声之韵朗诵网、白鹿书院等;还经常推荐一些文学论坛让学生去参与,如:天涯舞文弄墨、红袖等论坛。学生在有益的文学网站的引领下,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网络的普及,学生视野开阔了。本来一直困扰着传统作文教学的写作素材的匮乏的问题,随着网络的推广,这个难题也迎刃而解。

例如:在指导《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作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口头交流写作的材料。交流时,有的同学选取奥运会中国健儿夺金时刻,如举重、体操团体、乒乓项目等,有的同学选汶川地震救援事件,有的同学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学生在课堂上谈得很多。虽然有些事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却并不能完全回忆起有关当时的情况。我就引领学生观看了我事先从网络上搜集到一些视频、图片、文字介绍等材料,如:《2008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春晚的《千手观音》视频、潘天寿记实《鄱阳湖卫士》等。整个教学过程虽很费时,但效果很明显。学生对一些感动的事件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堂练笔时,同学们写得非常好,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情真意切。这种利用网络资源补充作文素材,轻松的解决了学生作文常会碰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这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搭建博客写作平台,创造自由平等的写作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之后,才会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表扬佳作,朗读范作,向杂志投稿,当然都不失为一种激励的好办法。但它所面对的毕竟是少数较好的同学,而网络写作却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机会。网络写作最大的特征是:自由平等。在互联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网络上,编辑死了。”正因为“编辑死了”,所有的写作都变得自由平等了,大家的写作欲望也就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

所以,在我们作文教学和作文交流(批改)中,也不妨经常让“编辑”(教师,教师的权威、话语霸权)“死”一回,让学生体会到真正自由平等的写作,真正做到想写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网络写作要有空间,笔者认为,这个空间非博客莫属。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它是最近两年在互联网上兴起的新的写作类型,它最能体现写作的自由平等和娱乐精神。把博客引入作文教学,在许多学校都取得了很好成绩,我校的校园网的作文专题博客《花花朵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网络上点击率较高的《温州好老师》、《有效作文工作室》等师生作文博客,都很值得大家学习。在实践中,笔者也尝试了博客写

作教学模式,把网络写作引入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它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

实施博客写作教学模式首先要创建一个页面友善的网站。我把博客主页设置的项目分为:学生习作、佳作欣赏、作文素材、教你一招、点评园地、信息之窗六个版块。学生可以借助博客“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把自己的文章、评论、想法发在上面,与大家分享。我考虑到学校网络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布置学生用它来完成像小作文、随笔、周记、日记和“时文”写作和交流。但作为作文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它的确已经展示出令人欣喜的生命力。自从建立了作文交流平台后,学生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统计,学生在网络写作平台上所写的文章,内容涉及到对自己家庭的看法、跟父母说说心里话、男女同学交往、考试后的感受。以及外出游玩、班级生活中遇到的乐闻趣事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部,犹如一部真实记录学生成长的“百科全书”。

学生博客写作的兴趣如此高涨主要源于网络写作的独特心理。在博客上写作,是自由平等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能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但每个学生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拥有更多的读者,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所以,很多学生在写作前就会和同学或老师讨论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发在博客上之后还希望大家尽快看一看,评一评。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点评过程,事实上也是学生完成自我修改的过程,而这一点,对学生终身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传统作文教学,也正是未能有效的触动学生这种独特的写作心理,以致使作文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泥沼。

三、借助博客作文平台,开展各项作文教学活动

博客不但是一个自由写作的空间,更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作文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教师只有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个写作平台,才能使博客作文教学持续有效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有组织的开展网络作文评价活动。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以前的作文教学,学生很少参与评改,作文讲评的滞后性错过了教师指导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写作不利。因此,我每两周在网络教室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佳作评改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文章放在佳作欣赏版块上,利用网络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开始发表评改观点。全班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点评,不同的观点、看法、思想得到了盘活,全班同学通过键盘传递着心灵的火花,教师时时进行点拨和鼓励,一堂作文讲评课鲜活起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激发,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拥有更多的读者,能及时得到读者的肯定。这种愿望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也是很难实现的,老师几乎是永远的唯一的读者,因此泯灭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但网络的博客空间具有共享、交互性特点,可以弥补其不足。老师一定要呵护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使网络作文评改活动面向全体。因此,老师要每天光顾作文博客网站,及时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做些读后感式、书评式的点评。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最好鼓励,而且对学生间的互评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对学生言论进行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网络作文评价是多元的,这样的网络氛围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和作文能力,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优秀作品基地。

无论是谁,写了一篇文章总想让别人看到,想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的这种表现欲更为强烈,因此,在网络作文教学环境下,开通优秀作品基地,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网络放在校园网中,在全校内共享,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博客上的佳作欣赏版块就是用来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我校校园网的作文博客上也已经发表了很多学生作品,学生常以次为勉励。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作文教学确实给传统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而且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做出更多努力和尝试。济南市白桥镇岳桥小学张照胜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以来,对于作文教学的目的,作文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至今还是很模糊的。近日重新翻开了新课标,认真研读了作文教学目标,有了点新的认识。 《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关于作文的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第一学段写话标准: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标准: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第三学段习作标准: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内容提要:随着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在平常教学中的日渐深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作文课也因网络而精彩,呈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该怎样不失本色地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优势的分析,实施策略的探究及由此而带来的几点思考几个方面来谈。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文教学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世纪。”这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正逐步深入的走进我们平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也就成为当前我国进行教育研究的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因其枯燥、程式化、低效而困扰教师与学生,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使作文教学出现了新的“亮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有着更多的思考。在此就把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优势分析 1、巧用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小马达”的作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改变过去把作文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写出更好的文章。在学习“细节描写”时,如先播放一位教师的上课片断,再播放菜市场上一个小商贩吆喝买菜的情景,这些片断给同学们增添欢笑之余,也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对“什么是细节”有一个整体的、形象的认识,真写起来才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写出来的作文也才能紧扣要求,细致生动。 由此可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进,打破了传统的沉闷教学,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作文课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写作情绪高涨。 2、再现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完全可以改变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在网络世界里,各种信息无所不包,为作文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一旦走进了网络世界,狭窄的生活空间将会变得宽广开阔,单纯的生活阅历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要好得多。这些也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如:校运动会举行完后,我们要求同学写一篇文章,但绝大部分同学写成了流水账,因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作者:————————————————————————————————日期: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中学语文论文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21世纪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富于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课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引发了教育界的思考与探索。桑新民教授认为,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也被视为传统教学的三大基石。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学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裂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或者说网络文化的复杂化,对作文教学既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作用。网络语言正是复杂的网络文化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既有积极一方又有消极一面的产物。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如何恰当地利用这一语言进行作文教学,是当今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可能存在的冲击,并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持的态度进行探究和讨论。一.网络文化与学习环境 网络文化虽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但有两点是得到认可的,首先网络文化是一种信息文化,其次网络文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的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 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具有:①虚拟性;②开放性和交互性;③便捷性;④多元性;⑤内容的广泛性;⑥创造性。 从这些特征看出,网络文化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变革。桑新民教授认为网络文化主要从三方面对传统教学进行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的利弊研究

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的利弊研究 (一)选题的根据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工具的变革必然引发人的意识观念的改变,人的意 识观念的改变又会促使人的实践行为发生变化。随着电脑应用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 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电脑和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生产工具。给从事公文 写作活动的文秘人员带来了网络化的写作意识。网络环境给公文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好处, 网络写作意识使得他们不再局限于借助传统的笔和纸去进行公文写作,而是越来越借助 电脑和互联网这些开放的无限量的广阔平台,从网络中获取写作资料,寻求写作支援, 从而进行并完成公文写作,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公文写作实践性资料的占有奠定 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人们已经明显地看到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进行公文写作逐渐成为当 前较为普遍的公文写作方式。公文写作已经跨入了电脑网络环境下写作的新时代。但是,网络的发展也给公文写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篇幅抄袭,原创文章少等一些学术不 正之风,因此,对于进行网络环境下给公文写作带来的利弊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90 年代初,美国休斯顿大学(Houston University)英语系,利用Hyper Card编写了一 种辅助写作程序,用来帮助大学生写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评论。在大学生用短语及 关键词回答该程序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计算机将自动生成最初的文学评论草稿。然 后,计算机将进一步提出更为笼统的问题,作者需要在它的提示下,自己完成修改工作。 如果说这些研究还未专门针对公文写作的话,那么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利用计算 机互联网辅助公文写作的研究则日益蓬勃。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有效传递公务信息, 不同于其他文学写作,公文写作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由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 不断更新与升级,很多公文写作者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技能,从而不能完全将先进 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公文写作当中,互联网的发展对公文的写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以外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对公文写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 究,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美国,已先后出现了能提供在线写作辅助的OWL网上写作实验室、能够自动生 成法律相关文书的ALE 工R系统(法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以及能自动起草、修改、打 印“电子信函”的办公系统。当前,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数学方法,构建大容量的数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4-08-07T11:31:09.933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7月供稿作者:叶淑君[导读] 可以用QQ群里的文档分享或用日志的形式发表再自己的QQ空间,让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并作评价。 河北省永年县第五实验学校叶淑君 【摘要】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网络,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时代;作文教学;创设情境;交流点评【中图分类号】G430.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129-01 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的最佳使用问题。而且,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且不说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丰富的资源,单就我们写作中的表达欲望以及评价手段来说,我觉得网络就特别适合写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也容易进行真实的表达。我们知道,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人的主体性发展只有在与其内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韧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 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网络工具获取信息,学会如何通过网络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分析、整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作文教学成果来看,学生的作品能在网上发表,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他们能感觉到从所未有的自信心的膨胀。 从作文的评价情形来看,因为网络有及时性的功能,所以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评价手段、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一对多的评价情形,现在是多对多的情况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文章。这种以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的工具性与作文教学的创造性相结合的模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唤起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和情感,产生完成作文的动机。如:在学习了几篇写人的记叙文,这次作文写作我设置为话题作文《亲情》:亲情,是一种永远减不掉的思念,永远抽不去的牵挂,永远替代不了的关爱,永远忘不了的根。友情再深,也有被时光冲淡的一天;爱情再真,也未必一定地老天荒。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任时光流逝,人事变迁,那一脉相承的浓浓亲情似淡还浓,弥久还新,温暖人心……。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⑴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有感情地表达主旨。⑵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则应不少于20行。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亲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你感受到的亲情是怎样的。3、你从什么地方、什么事件上感受到了亲情。4、感受到亲情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二、构建框架,分解问题 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将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和创作,应当立刻构思完成作文的方法与手段。第一,写震撼灵魂的生活。这种生活可能与一个人有关,可以与一种物体有关,可以是感动人心的一幕,可以是触动灵魂的一瞬,还可以是我们成功或失败的一次人生抉择……不论写哪一种,我们都要求在再现上述某种生活情境中,表现出亲情的纯洁和伟大。第二,有含情的细节描写。再现家庭生活,表现人间亲情,要力求选材典型,事情真实,叙写具体。此外,还需要运用细节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描写家庭生活中动人心魄的某个场面,人间亲情中感天地、泣鬼神的具体情境。这样才有艺术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第三,找到恰当的行文线索。 三、教学判断,解决问题 在这一个环节里,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话题或班级QQ群里相互交流,唤起沉睡的记忆。每个人面对最为熟悉的“亲情”,都颇有感触,写来应该是得心应手。但许多同学写起此类作文来,总是老一套,选取别人用过不知多少遍的干巴材料,表现主题也是人云亦云。我们应突破陈旧思维模式,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表达心声,它也许是外婆在月夜下给你讲的一个故事,也许是妈妈在病床前给你削的一个苹果,也许是爸爸严厉的一声斥责,也许是妹妹甜甜的一声“哥哥”……亲情,既普通平凡又温馨无价,它写在亲人们面容笑貌上,它荡漾在亲人们温爱的心中。这类文章少不子写人和叙事,其中的“人”,都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家庭成员;“事”则包罗了家庭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多而且杂。因此,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时,需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力求从中找到一条能够贯穿全文,起提纲挈领作用的行文线索。该线索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人与事的某种联系,可以是事情本身的固有顺序,等等。 四、交流点评,成果展示 在这个步骤中,学生要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对完成的作品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与交流,可以用QQ群里的文档分享或用日志的形式发表再自己的QQ空间,让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并作评价。 在组织学生交流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交流的机会,在网络作文教学模式下的交流不光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作用进行交流,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1)在网络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领航者、组织者。全体师生参与到探索、研究、创造的活动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网络互动,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情感。(2)在网络作文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的品质。(3)在网络作文教学中,培养了信息时代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如:浏览的技能,获取、过滤、分析、处理信息的技能,交流、沟通的技能,信息发布的技能和网络参与的技能,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微 樊宝玲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要从基本功入手。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课堂语言。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概括: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专业性趣味性饱满性 灵动性审美性 2007年,陕西省实行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改运动。全新的目标要求,全新的课程模块设计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业务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听一堂好课,就如同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余音却犹在耳畔。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接受新课改教学的这两年来,我自己重点从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方面进行思考、钻研、改良、总结,得出一点浅显感悟,期与同仁分享。 一、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专业性 所谓课堂语言的专业性,我浅显地理解为课堂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 语文学科固然不像理科以及政治等学科那样,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但是语文课堂起着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作用,起着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务求严谨、准确,切忌随意、低俗。 同时,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影响,对学生的语言习惯产生一定的引导。那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引导是积极的、正面的、良性的、正确的。专业的课堂用语,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严肃的,这位老师是严谨的,从而在心理上,也能使学生树立严肃对待的态度。 当今社会,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手段五花八门。作为缺少一定辨识能力的高中生,接受的文字、语言信息也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往往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比如电视广告中篡改词语,学生目遇之耳听之,也渐渐受到影响。我就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常将“幸福”写成“性福”,这就是医疗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 还有网络上的“恶搞”现象,也会让学生良莠不辨。比如有人恶搞中国成语,将“有机可乘”解释为“公务员考察有飞机可乘”;“知书达理”解释为“光知道读书还不够,还得学会送礼”;“杯水车薪”形容某些公务员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杯茶,月底可以拿到买一辆车的工资”;“见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利用网络平台搞好作文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搞好作文教学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教研室杜凤凯韩維加 K: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溃围, 从而走向更开阔的地带。虽则有人成功,但毕竟凤毛麟角,而乱方法别人也多有不可操作性,近年來,“新概念作文” “微格作文” “快乐作文” “本色作文” “反作文” “新作文”相继出现,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颇具杀伤力的“作文革命”,但作文教学的效果仍然不桂。 为此,人们不禁要深思:作文教学怎么了?为什么师生谈作文而色变?缘何那么多高中生、初中生“嘴不能说,手不会写”?即使语文有幸考得高分者乂有多少人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如-?柄寒气森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作文教学的头顶之上,令人不寒而栗。毕竟“文章千古事”,教不会学生作文,罪莫大焉。 作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症结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当前中学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无源之水,难成江河。 如今的中学生能写出通畅之文的凤毛麟角,宄其根本,积累太少。多读书,读好书,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否则,缺乏厚实的积累,如同空空如也的库房,到赈济饥民时,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赖以充饥之物的。学生头脑干涸,无水可流,怎么写得出文章。学生说“我不会写”,其实往往是没得写。 二、教材毛病大,不好把握写作教学。教材只知选文,不能确定出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如高一年级的写作训练重点是记叙文,可是如何循序渐进呢?课本不讲,老师从何得知?里然有不少老师自己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似严密与否不可知,可揀作性如何也不好讲。没有教材作文的导引,正如缺乏科学的提炼方法,即便是富铁矿,也决计没有铁的W世。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科技发展屮心主任李志民说:“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精祌,这个精祌就是合作共赢。”充分利用网络,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才是作文教学的山路所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向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并借助他人提供一个有系统的学习支架(scaffoldings)來帮助学习,可使学生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创造性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逑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的整体功能原理,要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对学习过程进行整体优化。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某础,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川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模仿入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模仿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从而取他人之1C补自己之短。模仿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下水平的学生)经过一阶段的训练,作文的速度明显提高,能在规定时间里写出一篇切题的作文。模仿离不开“现成的样子”,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文体范文和作文模式。当然,教师应在学生模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形成学生的作文个性,并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去年,被评为了珲春市级地方课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认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上学期读书期间,获得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果要有效果,有效益,必须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总之,通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改进,实践教学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好。

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写作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过程,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存在畏惧心理,小学生作文难写,老师怕改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小学作文是锻炼学生想象力,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对此,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创新,以最轻松、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完成小学阶段作文的学习,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分析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有了一些改变,对学生作文写作的要求较之于以前也不一样了,总体而言,其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作文立足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在形成写作氛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况,他们的思维不断地与有的认识发生冲突,在不断地预测未知,不断地提炼着自己的东西,这其间必然会产生新的内容,呈现出新的认识,通过对小学作文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轻松的气氛给力学生作文的灵感。作文教改还给了学生一方自由广阔的天地,在快乐作文中给学生设置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氛围,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可以上黑板写写画画,可以动手作实验,可以随便地互相讨论,甚至可以眺望窗外的景色,总之,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

愉悦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全身心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从而调动起兴奋情绪,引起写作冲动。 最后,新课标下的作文向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作文教学严肃认真的课堂,不苟言笑的教室,“坐端正,不讲话”,已是传统的课堂行为规范,成为一种周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当前作文教学模式却不然,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需要无拘无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二、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要点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平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等方面的特点,要求学生善于思

网络教学利弊的英语作文

A couple of years ago, individuals can only take courses at real schools. In other words, only when they go out to schools by themselves will they have lessons which they want to hav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education mode,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means that a student just needs to have classes sitting in front of a computer at home, which appealing to lots of people.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online teaching has its apparent merits. First and foremost, shared resources online are accessible to all people, which costs a little at the same time. This feature brings about significant benefits especially to those who fail to afford that many courses at real schools. Secondly, online teaching makes it come a reality that one is able to study at the best pace suitable for him according to his own schedule. Last but not least, studying at home without going out is much more comfortable as well as convenient to busy peopl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eanwhile,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online teaching also has demerits that cannot be dismissed. For one thing, online teaching, not like face-to-face teaching, lack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using teachers not to receive feedbacks from students in time. For

新课标背景下的

新课标背景下的“导学”策略 台头山乡高杖子明德小学郭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强调自主学习,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只有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关键词:新课标导学策略 (一)对新课标背景下“学导”关系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小语课堂一方面“讲风”依旧很盛,教师仍存在一定的“霸语权”。教师的“导”依然显得强势,有些课没有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不同程度的存在用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学习的现象。另一方面,自主学习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课表面上看似乎很重视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质上只是“形式”上的自主,比如,以细小的问题引导讨论,全场似乎很热闹,但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来看,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再如,有的老师开始时问学生,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当学生一一说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后,老师又回到预设的环节,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分析讲读。这样的“自主”又有何意义呢?应该看到,由于小学生在基础知识、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其“自主学习”与成年人的“自主学习”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准确地说,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它的本质意义不在于能够自主学习多少东西,而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应立足于“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在倡导“自主学习”时,要摒弃形式上的“自主”,真正地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组织讨论交流时,在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前提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过于强调答案的一致性;在教学的步骤上,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性。应加强必要的指导。通过老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不断累积自主学习的信心,并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更加强调以生为本、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今天,倡导“学导课堂”,加强对导与学关系及导学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所言,实现学导课堂是合理的选择,只有“学导”的语文课堂形态,才有望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老大难问题。 (二)落实“以学定教”,必须正确理解与对待“先学后导”。 学导课堂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导。学与教关系密切,学是内因,也是本质因素,“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一内因,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这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