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题,每小题3分,其45分.在每小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图)的主要依据()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答案】

C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依据“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据此像能得到的结论是北京人头部仍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

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

劳动成果。根据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可以复原北京人头像,即根据考古挖掘来进行历

史研究。

故选C。

2.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

A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可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

铜铭文;部分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所以金文无法下启青铜铭文;小篆为

秦朝统一后的文字,隶书流行于汉代,晚于小篆,都无法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

铜铭文,排除B、C、D项。

故选A。

3. 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蓟城在今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封周王室贵族于燕,

燕都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分封制。

【解答】

材料提到的时间为西周建立之后,内容为分封先代帝王之后和同姓贵族,所以为分封制。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建立后,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不是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4. 对如图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结合秦朝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图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知识,考查归纳概括能力。【解答】

根据示意图可知,为统一文字、货币的内容。根据所学,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故选C。

5. 下侧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答案】

B

【考点】

赤壁之战

【解析】

本题以赤壁之战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赤壁之战。

【解答】

依据图片中的交战双方“曹操军”和“孙权、刘备军”以及交战地点“长江沿岸”,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史称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B项正确;

A项是官渡之战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标志是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排除A、C、D项。

故选B。

6. 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答案】

D

【考点】

开元盛世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解析】

本题考查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解答】

隋朝后面的朝代是唐朝,选项中A为北魏孝文帝改革,B为东晋时期的历史史实,C为隋朝的历史史实,故排除。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的治世局面,开元盛世为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故D项正确。

故选D。

7.

对表格中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答案】

D

【考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解析】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之间的并立与和战。

【解答】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分析选项,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排除;

960年北宋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故B项排除;

南宋建立时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故C项排除。

战争与和平的不断交替反映的正是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的消长,故D项正确。

故选D。

8. 如图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

D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解析】

本题以两幅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本题两幅图分别为汉代主要经济区和宋代主要经济区分布图。同学们通过分析两幅图可以明显的看出汉代主要经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主要经济区主要位于长江下游流城,明显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9. 清朝修建永安寺(位于今北海公园白塔旁),寺内供奉达赖和班禅的塑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某边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东北

【答案】

A

【考点】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初期,顺治帝隆重接见前来朝贺的西藏佛

教首领达赖五世,并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

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

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解答】

材料中的关键词“达赖、班禅”可以知道是清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皇帝册封

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徳尼”,雍正皇帝时期设置了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故选A。

10.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答案】

D

【考点】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的相关史实。戚继光肃清了东

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都属于维护祖国海疆安全的内容。【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如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A.科学技术发达

B.医学领先世界

C.手工技艺精湛

D.绘画成就卓越

【答案】

A

【考点】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祖冲之与圆周率

纸的发明和改进

【解析】

本题以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科学

技术。

【解答】

明信片上的人物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医圣,代表作为《伤寒杂病论》)、华

佗(主要贡献为麻沸散和五禽戏)、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数字),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12.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答案】

C

【考点】

《马关条约》

【解析】

本题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

示意图反映了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

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

列岛给日本,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答案】

D

【考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解答】

据表格可知,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的通行次数由0到成百上千,其反映了上海交

通工具的近代化,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4.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

C

【考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

放运动。

【解答】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

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据关键词“民主”、“科学”两位先生可知,答案为C选项,其它选项均未直接涉及。

15. 下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

歌词是()

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答案】

B

【考点】

红军长征

【解析】

本题以《长征组歌》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涉及内容为飞夺泸定桥。

A选项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召开,在飞夺泸定桥之前,故排除;

B选项提及泸定桥,故正确;

C选项翻雪山是飞夺泸定桥之后,故排除;

D选项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是飞夺泸定桥之后,故排除。

故选B。

16.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贡献。

【解答】

①明显合理:

②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全民族的抗战定基础,符合题意:

③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敌后抗战,给了

日军以沉重打击,符合题意:

④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不直接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

砥柱作用,与题意无关。

故选A。

17. 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队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题干中信息“解放军”“142天”以及国共两党军队的数量对比发生的明显变化可知,取得

以上战果的是应为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

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

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共产党军队

超过国民党,而対应的国民党军队数量锐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考点】

三大改造

【解析】

本题以图片信息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

【解答】

注意时间信息“1952年”“1957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故选B。

19. 如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答案】

A

【考点】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解析】

本题考查邓稼先。

【解答】

图示为两弹一星勋章,所给四个选项中获得此奖章的只有邓稼先。王进喜是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焦裕禄曾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袁隆平的贡献是培育了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A。

20.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祖国统一

B.外交成就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答案】

A

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解答】

从材料中可知涉及到的事件有三个,分别是海峡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都是关于我国在统一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因此反映的共同主题应为祖国统一,其他各项均未涉及。

故选A。

21. 如图所示,漫画反映出古代雅典()

A.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B.重视教育并鼓励学术研究

C.所有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

D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答】

从图中人物对话中的信息可知,强调的是雅典的民主和公民大会的重要性;

A选项描述的是古罗马;

B选项从图片中无法得出;

C选项中“所有居民”表述错误;

符合题意的为D选项。

故选D。

22.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答案】

C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答】

材料“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反映出中世纪欧洲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故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23. 1493年,一封发自西班牙的信件中说:“有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人,航行到了地球另一端,直抵印度附近地区——至少他这么认为。”信中的“地球另一端”实际是()

A.美洲

B.大洋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

A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以1493年,一封发自西班牙的信件为依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

【解答】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美洲,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

故选A。

24. 《拿破仑法典》反映了保护私有财产,废除法律面前的阶级差异等原则。这说明拿破仑()

A.领导法国人民推翻封建王期

B.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

C.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民族压迫

D.在法国实行专制统治

【答案】

B

【考点】

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法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

【解答】

A项法国大革命中推翻封建王朝的领导人并不是拿破仑,排除;

B项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说明了其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故正确;

C项给欧洲带来民族压迫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在法国实行专制统治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25.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

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

C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

【解答】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由所学可知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明治维新。

故选C。

26. 2018年9月,图中的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A.美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十几万中国劳工”“100年前”“协约国”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间,符合题意。

故选D。

27.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考点】

罗斯福新政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解答】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行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由材料中的“1933年”“美国政府”“工人”等信息,可以得出为罗斯福新政。

故选B。

28. 如图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答案】

B

【考点】

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解析】

本题以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苏军取得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对应示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斯大林格勒战役。

29.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为“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的文章。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考点】

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非洲独立运动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注意题目强调的地区范围。

【解答】

“德国的重新统一”和“苏联的改革”都发生在欧洲,不属于亚非拉国家,据此可排除ABD 三个选项。

“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均为亚非拉国家独立和振兴的重大事件。故选C。

30.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

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北约、华约对峙

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考点】

欧洲的联合

WTO的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欧盟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答】

由材料可知,习近平主席讲话的重要关键信息是“团结协作”“稳定和发展”。“萨拉热窝

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北约、华约对峙”是军事集团对峙,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不

符合习主席讲话的主旨,排除ACD三个选项。

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一:《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

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

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

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一,说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想的未来

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

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

着俄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

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如图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依材料二,说出促

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②1920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在1北京大学正式成立。

③1921年,北京共产党小组的邓中夏等人在长辛店给工人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一一消灭阶级。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重视工人教育:________。

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________。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说出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将表格中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5)依据材料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答案】

《共产党宣言》;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

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理想社会。

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③,④,新经济政策,邓小平

都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①新经济政策;②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

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共产党宣言》

苏俄新经济政策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为切入点,以五则材料为依托,综

合考查国际共运史的重大事件,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

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

据材料“《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

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

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

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言》指的是《共产党宣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紧扣设问中“未来理想社会”

这一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是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

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通过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爱国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题主要考査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相关知识点。注意审题,按照作答要求,填写序号。序号③中的“给工人开办劳动补习学校”与题干“重视工人教育”相符。序号④中的“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与题干“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相符。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革命道路的共同点”。据“国情: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国情:

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可知,共同点是都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二小问主要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列宁领导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

实行了改革开放,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据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是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

义价值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

材料一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

人物中曾经在丝之路留下足迹的有________。

材料二英国海滨旅游最初局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人士。工业革命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资产阶级人士也开始参与其中。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不得

不增加工人的工资井给予他们帯薪假日,1840年以后,铁路的修建使交通费用降低,

工人也开始到海滨旅游。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体闲生活》

(2)依材料二,说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背景和条件。

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1984年中国人均出游仅

有0.2次,到2015年超过3次,次年则达到37次。除休闲娱乐外,开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也成为旅游者的追求,旅游己是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基开放40年:回顷与展望》

(3)依材料三,概括中国旅游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括世界旅游日口号体现的21世纪的时代课题。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张骞

工业革命;工人工资提高、铁路等交通运输的便利、出行成本降低。

出游人次增多,内容有休闲娱乐、开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

活水平提高。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郑和下西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以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孔子、郑

和下西洋、改革开放的成就、工业革命、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等相关知识点。

【解答】

本题通过古代旅行、游历考查基础知识。填写表格时注意不要出现别字,题目本身较

为基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唐朝唐玄宗时期,玄奘

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并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促进了南洋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华侨移居

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

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所以张骞曾经在丝之路留下足迹。

本题考查了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

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滨日益旺盛。条件从材料中工人工资提高、铁路等

交通运输的便利、出行成本降低等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了是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一问考察变化,注意答题格式,即

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包括出游人次增多,内容有休闲娱乐、开视野、陶冶性情、学

习知识。第二问分析变化的原因,要聚焦到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通过表格历年旅游口号的变化进行分类,从

现代旅游的作用、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根据示例进行概括作答,①⑥体现了世界和平的时代课题;②③④⑤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

书籍?阅读?进步

材料一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发明

了活字印剧技术。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

措施。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刊印书籍质量精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收墨工本费。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美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

如政府所印。

–摘编自潘吉星《中中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等

(1)依据材料一,対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

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

①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在宋朝。________

②宋朝政府重视书籍的印刷和出版。________

③活字印刷成为宋朝印制书籍的主要方式。________

④宋朝民间刻印的书籍质量好于政府印制________

材料二

【意】马可?波罗【意】但丁《神【美】托马斯?潘恩【美】斯托夫人

(2)从材料二的书籍中任选其一(《马可?波罗行纪》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的作用。

示例:书籍:《马可?波罗行纪》

相关事件:新航路开辟

作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1900?1911年,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翻译书籍总数的两倍。

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3)依材料三,说出1900年前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近年来,随着网络在线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阅读方式正在受到挑战。网络媒体带来大量信息,搜索更加方便:数字化阅读以文字、音像、视频满足着人们的多元阅读需求。但以快餐式、碎片化、跳跃式为特征的“浅阅读”可能减弱阅读者深入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造成读写、表达能力的下降,引起人们的担优。–摘编自刘艳妮《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等

(4)依材料四,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对阅读方式变化的看法。

【答案】

√,√,O,×

书籍:《神曲》;相关事件:文艺复兴;作用: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900年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数量增加,同时翻译的种类也由以应用科学为主转变为以

社会科学为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洋务运动时期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到戊戌

变法时学习西方的制度。

阅读方式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一分为二的来看等这一变化,同时传统的阅读方

式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现代人的阅读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活字印刷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

①由材料“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

发明了活字印剧技术”可知,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在宋朝表述正确。

②由材料“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可知,宋朝政府重视书籍的印刷和出版表述正确。

③材料没有涉及活字印刷成为宋朝印制书籍的主要方式。

④由材料“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美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如政府所印”可知,宋朝民间刻印的书籍质量好于政府印制表述错误。

本题为仿写,作答时首先要注意示例的格式。任选其一作答即可,如书籍:《神曲》,

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文艺复兴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材料表格“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可知,1900年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数量

增加,同时翻译的种类也由以应用科学为主转变为以社会科学为主。发生这种变化的

原因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洋务运动时期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到戊戌变法时学

习西方的制度。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阅读方式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一分为二的

来看等这一变化,同时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现代人的阅读要求。

北京中轴线是华夏文明的精彩印记。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中轴线考察活动。

【路线规划】

材料一明清时期,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依次经过今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景山、地安门,最后直抵鼓楼、钟楼,全长7.8公里。

(1)依据材料一和图1,将①②的地点名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doc

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战争、和平。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重点详解】 国际格局的演变 仁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岀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消极影响一一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积极作用一一两大集团,力量均衡, 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2018年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历史综合探究题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民主与法制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探究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九年级三班组织了一次主题:感受“中外民主与法制”的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神权到人权、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渐进过程。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任意两个) (2)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 ★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3)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 (4)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总结我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1949~1977年期间)的经验教训。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请举出这一时期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加以说明。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6)民主法制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探索创新——拨正国家发展的航向。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各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Ⅰ: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 活动Ⅱ: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他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苏联的模式”有何特点?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感悟提高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上的今天》开栏的话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以西安事变为例说明。 (2)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例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3)1956年7月1日当生日这天,《长沙晚报》创刊。同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请问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3)综观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第1页(共3页)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君主专制D.八段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的》

2018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选错均得0分) 1. 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 B.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 C.人体安全电压为 D.一个鸡蛋质量约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 4.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5. 如图所示的机械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 动滑轮 B. 订书机 C. 定滑轮 D. 镊子 6. 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开关和灯泡的连接 B.

测电笔的使用 C.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 接线板负载过多 7. 甲灯泡标有““,乙灯泡标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灯泡的功率一定小于乙灯泡的功率 B.甲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小于乙灯泡消耗的电能 C.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甲灯泡一定比乙灯泡亮 D.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甲灯泡一定比乙灯泡亮 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并在横线上说明选择埋由.每题5分,共1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8. 如图所示的力学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选择理由 。 A.手在把手的不同位置拧螺母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211152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选择题 1.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美洲和西亚统治的新秩序 B.华盛顿会议一一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 2.巴黎和会后,德国的军用飞机被肢解(如下图),其依据的是《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 A.向波兰割让“波兰走 廊” B.不得拥有空 军 C.向法国交还阿尔萨斯一一洛 林 D..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3.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 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 略 B. 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 机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 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一一十月革命一一社会主义思潮

8.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 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 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 业 C. 调整农 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9.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④都有损害 中国主权的做法 C.罗斯福新政一一《全国工业复兴法》 《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一德国突袭波兰一一德国投降 5. 在华盛顿会议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 C.日 D.法国 6.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是( ① 列强操纵,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 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 侵犯中国的主权 ④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7.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D. ①④ C. ①③ 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分) 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__ _ __ __ __ 卷 __ -------------------- 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 考 __ 准 _ __ __ __ __ _ _ 上 _ -------------------- 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__ __ __ __ _ __ _ _ _ __ _ 宗 ( ) _ __ 题 _ __ 校 __ -------------------- C.皇权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 ★启用前 在 -------------------- 安徽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此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__ _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 _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 号 证 意在说明 (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 _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 _ _ 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 名 _ 姓 _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_ 答 _ -------------------- 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_ _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 _ _ _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_ _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纪第二个十 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业 毕 4.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 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 无 --------------------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如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 效 ------------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 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2018年宁夏中考试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 2.本试卷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准考证号区域用2B铅笔填涂考号,在左侧划线处完整填写自己的信息。 2.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黑色墨迹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县区:考点: 考场:准考证号: 座位号:姓名:

一、积累(36分) 1.默写。(16分) ① ______ ,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② ______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④荡胸生曾(层)云, ______ 。 (杜甫《望岳》) ⑤ ______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⑥ 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海日生残夜,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犒劳出征士卒,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言,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到?______ ,______?,因为环境太过凄清,就离开了。 ?《醉翁亭记》中介绍醉翁亭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2.你读过《骆驼祥子》吗?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请从故事内容或人物形象的角度,做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2分)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 言简意()一言九()洁白无()名()其实 4.下面这幅春联表达了对天下家国的关心,请补充完整。(2分) 上联:廿四字箴言座右下联:万千家福祉心头 5.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古人常用?皓首穷经?形容一个人对于传统典籍学习的执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有着特殊的嗜好,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对经典的这种痴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这使得他在同行之间出类拔萃、更胜一筹。 ①传播传统文化,热情有加②热衷搜寻典籍,收藏丰富③用心钻研典籍,涉猎广泛 6.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2分)(不超过25字)

2018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 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卷一律使用黑、蓝钢笔或圆珠笔. 4. 凡使用答题卡的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2 3 6 a a a ?= B .5 3 2 a a a ÷= C .2 3 5 a a a += D .235 ()a a = 2.把多项式32 2x x 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 A .2(2)x x x - B .2(2)x x - C .(1)(1)x x x +- D .2 (1)x x - 3. 把61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A .4 101.6? B .5 101.6? C .5 100.6? D . 4 1061? 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 ) A .圆柱 B .圆锥 C .三棱柱 D .正方形 5.为了解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下表是某个单元的住户当月用水量的调查结果: 则关于这12户居民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中位数 6方 B .众数6方 C .极差8方 D .平均数5方 6.点A 、B 、C 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点D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 、B 、C 、D 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 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把抛物线2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 )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抗日战争(有答案)

抗日战争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D.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

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7.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8.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最新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00分)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 2.(3.00分)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顾固派反对变法 3.(3.00分)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红军的战略转移 4.(3.00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准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次导

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5.(3.00分)如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毕业证影印件。图中框定的四处信息中,不具有这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3.00分)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7.(3.00分)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8.(3.00分)如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百万1990年国际元)其中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最有可能是()

2018年宁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宁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本试题共11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21分,不选、多选、选错均得0分) 21.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50N B.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42℃ B.人体安全电压为220V D.一个鸡蛋质量约60g 答案:D 考点:物理常识 考察能力:推理计算 难易度:易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为500N;一个成年人的体温约37℃; 人体安全电压为36V;一个鸡蛋质量约60g 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答案:A 考点:声现象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解析: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23.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绕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打开锅益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把食盐放进水里,会儿水变成了,这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考点:物态变化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解析:绕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打开锅益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 是液化现象;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这是溶 解现象 24.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B 考点:光现象 考察能力:理解记忆 难易度:易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秦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AB不选,通过齐楚燕韩赵魏秦排除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观察图片,可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司马炎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 “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博弈,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共十七个专题)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改革 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能力训练】中国古代改革 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三项措施,并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德,……,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姓或重复,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高祖纪》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推行的哪些“汉化”政策?这些政策的施行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作用? (3)比较材料一、二,说说两次改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专题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与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能力训练】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纵观中外对外交往历史,可以为我们今天走改革开放之路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2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4 “广东十三行” (1)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中西方贸易通道,据图1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运到哪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2)据图2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因素是什么?该图反映了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据图3写出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出发的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你能从图中获取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 (4)据图4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 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宁夏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宁夏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內容,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选项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题干内容无关;选项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1951年,魏巍的报告文学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中国工农红军是长征时期的军队名称;选项B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选项C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而1951年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 祖国获得了统一 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西藏自治区成立 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祖国获得了统一,不符合史实;选项C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选项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

[推荐学习]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篇章专题提升专题四中共探索复兴之路中国梦国共关系试题

专题四:中共探索(复兴之路、中国梦、、国共关系) 革命道路的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一)党的诞生: 1、1921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1、创建黄埔军校。 2、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1、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地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3、井冈山会师:1928年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长征(1934-1936) (1)原因: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长征。 (2)遵义会议(1935)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四)抗日战争(1937——1945) 1、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1945,延安)召开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 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BDCCD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 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 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 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 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2018年宁夏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宁夏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卷一律使用黑、蓝钢笔或圆珠笔. 4. 凡使用答题卡的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答在试卷上.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复核人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236a a a ?= B .532a a a ÷= C .235 a a a += D .23 5 ()a a = 2.把多项式32 2x x 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 A .2 (2)x x x - B .2 (2)x x - C .(1)(1)x x x +- D .2 (1)x x - 3. 把61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A .4101.6? B .5101.6? C .5100.6? D . 4 1061? 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 ) A .圆柱 B .圆锥 C .三棱柱 D .正方形 5.为了解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下表是某个单元的住户当月用水量的调查结果: 则关于这12户居民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中位数 6方 B .众数6方 C .极差8方 D .平均数5方 6.点A 、B 、C 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点D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 、B 、C 、D 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 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把抛物线2 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 ) A .2(1)3y x =--+ B .2 (1)3y x =-++ C .2(1)3y x =--- D .2 (1)3y x =-+-. 8.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了20%.若设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分别为x 元、y 元,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 住户(户) 2 4 5 1 月用水量(方/户) 2 4 6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