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A03

制定单位: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周早弘

审核人:吴光东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2月18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14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掌握建筑节能的定义,明确建筑节能的意义;

2.了解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掌握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建筑节能的定义,明确建筑节能的意义,准确把握“建筑节能的完整定义”;掌握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难点:

准确把握“建筑节能的完整定义”;掌握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节能的含义及其意义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和涵盖范围

二、建筑节能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建筑节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节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二、我国近期建筑节能目标

三、我国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

第二章建筑节能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情况,掌握气候分区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手段;

2.掌握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方法;

3. 熟练掌握建筑能耗的构成,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

4.掌握建筑节能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

5.掌握建筑节能设计常用的热工计算方法,了解能耗分析软件。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气候分区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手段;掌握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方法;熟练掌握建筑能耗的构成,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掌握建筑节能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掌握建筑节能设计常用的热工计算方法,学会应用能耗分析软件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难点:

建筑能耗的构成,建筑节能的基本途径,建筑节能设计中重要的基本术语,建筑节能设计常用的热工计算方法,了解能耗分析软件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

一、节能建筑必须与当地气候特点相适应

二、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气候分区

第二节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方法

一、热舒适的概念

二、人体热平衡

三、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三节建筑能耗的构成及节能的基本途径

一、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建筑能耗的构成及节能的基本途径

第四节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常用基本术语

1、导热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2、比热容(specific heat)

3、材料蓄热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storage)

4、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

5、表面换热系数(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6、表面换热阻(surface heat transfer resistance)

7、建筑物体形系数(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8、围护结构传热系数(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9、外墙平均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 wall)

10、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correction factor for overall heat transfer of building envelope)

11、热阻( heat transfer resistance)

12、围护结构传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of building envelope)

13、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index of thermal inertia of building envelope)

14、窗墙面积比(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

15、平均窗墙面积比(mean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

16、外窗的遮阳系数(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

17、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overall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

18、计算采暖期天数(heating period for calculation)

19、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outdoor mea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20、采暖度日数( HDD18) (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

21、空调度日数(CDD26) (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

22、建筑物耗冷量指标(index of cool loss of building)

2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

24、空调年耗电量(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25、采暖年耗电量(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26、采暖能耗(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

27、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

28、典型气象年(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29、热桥(thermal bridge)

30、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 transmittance)

3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

32、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33、空气源热泵(air-source heat pump)

34、水源热泵(Water-source heat pump)

35、地源热泵(ground-source heat pump)

36、所设计建筑(designed building)

37、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38、对比评定法(custom budget method)

39、换气体积(volume of air circulation)

40、换气次数(rate of air circulation)

41、节能诊断(energy diagnosis)

42、能源消费账单(energy expenditure bill)

43、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第五节建筑节能设计常用的热工计算方法及能耗软件

一、建筑节能设计常用的热工计算方法

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

三、常用的建筑能耗模拟及节能辅助设计分析软件

实验一(如在机房上课时为实验项目,如在教室上课时,则本实验改为课堂训练项目)采暖度日数与空调度日数的计算

第三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简介

【教学目的】

1. 理解并掌握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

2. 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10)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10)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

难点: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10)的适用范围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

一、《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要点

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要点

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要点

第二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要点

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10)要点

实验二(如在机房上课时为实验项目,如在教室上课时,则本实验改为课堂训练项目)建筑物耗热量的计算

第四章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介绍

【教学目的】

1.了解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掌握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具体要求;

2.明确并掌握按气候分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具体要求;明确并掌握按气候分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难点:

按气候分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

一、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必要性

二、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具体要求

第二节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建筑与建筑施工设计部分)审查要点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建筑与建筑施工设计部分)审查要点

实验三建筑节能软件界面设置管理(必做)

第五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教学目的】

1. 掌握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及需考虑的因素;

2. 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将建筑建在微气候环境良好、利于建筑节能的地址上;在考虑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及建筑体型时,要利于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取暖并减少冷风渗透等以降低采暖能耗,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温以降低空调能耗;

3. 通过环境绿化、水景布置等措施改善局部微气候,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及需考虑的因素;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将建筑建在微气候环境良好、利于建筑节能的地址上;在考虑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及建筑体型时,要利于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取暖并减少冷风渗透等以降低采暖能耗,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温以降低空调能耗;通过环境绿化、水景布置等措施改善局部微气候,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难点:

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将建筑建在微气候环境良好、利于建筑节能的地址上;在考虑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及建筑体型时,要利于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取暖并减少冷风渗透等以降低采暖能耗,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温以降低空调能耗;通过环境绿化、水景布置等措施改善局部微气候,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选址

一、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地形地貌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三、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

第二节建筑布局

第三节建筑体型

一、建筑物体形系数与节能的关系

二、最佳节能体形

三、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第四节建筑朝向

一、良好的建筑朝向利于建筑节能

二、朝向对建筑日照及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影响

第五节建筑间距

一、日照间距的计算

二、日照间距与建筑布局

第六节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

一、建筑物主要朝向宜避开不利风向

二、利用建筑组团阻隔冷风

三、提高围护结构气密性、减少建筑物冷风渗透耗能

四、利于建筑自然通风的规划设计

五、强风的危害和防止措施

第七节环境绿化及水景布置

一、调节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

二、绿化的遮阳辐射作用

三、降低噪声、减轻空气污染

实验四(如在机房上课时为实验项目,如在教室上课时,则本实验改为课堂训练项目)体形系数的计算

第六章单体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教学目的】

1. 掌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措施;

2. 掌握建筑物体型调整与平面设计、建筑物墙体[屋顶、外门、外窗(含玻璃幕墙)及底层和楼层地面]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3. 能够分析并解决通过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传湿和外墙体因雨水渗透所导致的围护结构材料受潮、保温性能降低而引发的建筑能耗增大等诸多问题,并能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4. 能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提出节约空调能耗的有效手段。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措施;掌握建筑物体型调整与平面设计、建筑物墙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够分析并解决通过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传湿和外墙体因雨水渗透所导致的围护结构材料受潮、保温性能降低而引发的建筑能耗增大等诸多问题,并能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能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提出节约空调能耗的有效手段。

难点:

掌握建筑物体型调整与平面设计、建筑物墙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够分析

并解决通过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传湿和外墙体因雨水渗透所导致的围护结构材料受潮、保温性能降低而引发的建筑能耗增大等诸多问题,并能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能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提出节约空调能耗的有效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体型调整与平面设计

一、建筑平面形状与节能的关系

二、建筑长度与节能的关系

三、建筑宽度与节能的关系

四、建筑平面布局与节能的关系

第二节建筑物墙体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外墙保温设计

二、建筑物楼梯间内墙保温设计

三、建筑物变形缝保温设计

四、建筑物外墙隔热设计

五、建筑物外墙外保系统的防火设计

第三节建筑物屋顶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屋顶保温设计

二、建筑物屋顶隔热设计

第四节建筑物外门、外窗节能设计

一、建筑物外门节能设计

二、建筑物外窗节能设计

第五节建筑物幕墙节能设计

第五节建筑物底层及楼层地面节能设计

一、地面的种类

二、地面的节能设计

实验五(必做)单体建筑节能设计(2课次6课时)

第七章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教学目的】

1. 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种类;

2. 掌握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的种类和设计特点;

3. 掌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

4. 掌握太阳能、土壤热、水源和空气源热泵的基本原理,掌握辐射供暖、供冷地板与其他通风除湿系统的结合以及风能的利用技术。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种类;掌握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的种类和设计特点;掌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掌握太阳能、土壤热、水源和空气源热泵的基本原理,掌握辐射供暖、供冷地板与其他通风除湿系统的结合以及风能的利用技术。

难点:

掌握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的种类和设计特点;掌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要点;掌握太阳能、土壤热、水源和空气源热泵的基本原理,掌握辐射供暖、供冷地板与其他通风除湿系统的结合以及风能的利用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太阳能的利用技术

一、太阳能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第二节热泵节能技术

一、地源热泵系统

二、空气源热泵系统

三、太阳能热源热泵系统

四、热泵技术与低温水媒辐射采暖(供冷)地板的结合

第三节风能利用技术

一、风能玫瑰图

二、风能利用的几种基本形式

三、风力发电

四、风电建筑一体化

实验六(如有经费支持则实施,如无经费支持则取消该项目)

光伏发电项目的参观与考察

第八章节能建筑的效益评估

【教学目的】

1. 明确并掌握对节能效益进行评估的衡量指标;

2. 掌握预期节能效果的计算模型及评价指标的实施方法;

3. 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的评估体系及建筑节能的社会环境效益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

明确并掌握对节能效益进行评估的衡量指标;掌握预期节能效果的计算模型及评价指标的实施方法;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的评估体系及建筑节能的社会环境效益评价。

难点:

明确并掌握对节能效益进行评估的衡量指标;掌握预期节能效果的计算模型及评价指标的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预期的节能效果

一、建立可比条件

二、节能建筑的效益评估衡量指标

三、节能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四、评价指标的计算

第二节建筑节能评估体系

一、体系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我国的建筑节能评估体系

三、评估体系遵守原则

第三节建筑节能社会环境效益

实验七(如在机房上课时为实验项目,如在教室上课时,则本实验改为课堂训练项目)某节能建筑的效益评估

第九章节能建筑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节能建筑的节能设计程序;

2. 通过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使同学们能够初步了解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方法;

3. 了解并掌握我国现阶段先进的节能技术及节能设计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节能建筑的节能设计程序;通过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使同学们能够初步了解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方法;了解并掌握我国现阶段先进的节能技术及节能设计方法。

难点:

通过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使同学们能够初步了解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方法;了解并掌握我国现阶段先进的节能技术及节能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节能建筑的建筑设计程序及计算案例

一、节能建筑的分类

二、节能建筑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三、单体建筑节能设计的步骤及实例

第二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一、采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二、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三、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第三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一、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实验八(必做)某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2课次6课时)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节能工程设计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Energy-efficiency Engineering Design

课程编号:16A03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课

课程负责人:周早弘

大纲主撰人:周早弘大纲审核人:吴光东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5

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1

三、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除这二个专业外,如已修完或学习CAD课程的专业亦可选修。

四、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具体各项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详见实验教学指导书。

五、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

具体各项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详见实验教学指导书。

六、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计入《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一)基本实验按学校《学生实验报告》格式完成,其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如下:

考核内容:

1、实验过程描述(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问题分析(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

3、自己心得体会(完成实验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其中1与2内容可以交叉,边叙述过程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视其内容而定。

考核标准:

优秀(90分以上):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深刻。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案例论述企业战略方面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良好(80-90分):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能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中等(70-8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及格(60-7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不及格(60分以下,或具备下面一项者为不及格):

1.没有交报告。

2.基本上是抄袭。

3.内容太空泛,太简单。

(二)《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和《某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设计性实验按学校《设计性实验报告》格式完成,其评定项目和成绩等级评定方式如下:评定项目:

1.设计正确,设计图清晰,规范。具有可行性、一定的创新性(50分);

2.标有设计数据,设计结果达到题目要求(20分);

3.设计说明规范化,语言通顺,有原理分析、参考参数无误(30分)。

成绩等级评定方式:

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要酌情减分:

1. 选做内容的难度小、或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独立完成任务。

2. 有抄袭行为,减20-30分。

3. 不按时交设计报告。

4. 因报告不规范,语言不通顺,行距、字体不对,图不清楚、没有计算,实

测数据等退回重写。

5. 损坏或丢失实验室的物品,包括元器件、仪器设备和工具。

(三)实践性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的参观与考察》按学校《实践教学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格式完成,其考核要素与成绩等级评定如下:考核要素与成绩等级评定:

得分要素:

1、调研目的明确,围绕主题展开调查;

2、时间、地点、对象和调查内容陈述详细;

3、严格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查,不任意扩大调查范围;

4、分析有理有据,结论正确;

5、层次、段落清晰,语言通顺,无错别字,符合中文行文格式。

符合以上要求为优秀,某方面有欠缺酌情扣分。

扣分环节:

1、没有进行调查,凭空胡编乱造;

2、内容与本次调研主题不符合,直接网络下载无关内容拼凑;

3、任意扩大范围,没有对规定的主题、对象进行调研;

4、抄袭、类同;

5、政治错误。

有以上一项即为不及格,有二项为差,有三项为极差。

七、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与《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教学大纲配合使用,适用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

八、实验指导书、参考书

1.指导书

王瑞主编. 《建筑节能设计》(第二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2.参考书

中国建筑教育协会主编.《节能设计与日照分析软件高级实例教程》(第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杨丽主编.《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第1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冷超群,李长城,曲梦露等编著.《建筑节能设计》(第1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光伏发电项目参观与考察实践》教学大纲

大纲主撰人:周早弘大纲审核人:吴光东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实践学时:3

课程总学分:3 实践学分:0.1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实践是配合《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主要适用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

三、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实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光伏发电项目有更深的系统了解,调研光伏发电项目在建筑的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光伏项目在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让学生对我国光伏发电项目政策有所了解,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本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光伏发电项目系统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光伏发电项目应用于建筑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学习《建筑节能工程设计》的理论学习之余,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对光伏发电项目应用于建筑中理性思考,掌握

在不同应用条件下光伏发电项目的创新性地应用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3)要点

机械基础习题5 一、填空题 1.机械零件丧失预定的功能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为(。 2.载荷按其大小和方向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和(两类。 3.根据原动机或负载的额定功率计算出的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叫(。 4.载荷系数K与名义载荷的乘积叫(。 5.按照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和(。 6.合理选择安全系数的原则是:在保证(的原则下,尽可能(安全系数。 7.疲劳设计有(和(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 8.在疲劳曲线中,纵坐标 rN表示零件材料的(。 9.许多机器都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10.按工作原理,机械传动可分为(和(两大类。 11.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12.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带传动在工作时(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和(。 13.V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转速高时可采用(。 14.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和(现象,工作可靠,具有准确的(,传动效率较高。 15.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滑动率的大小与(和(的拉力差有关,随着传递(的增加,弹性滑动和滑动率也将增大。 16.单根V带所能传递功率主要取决于(和(。

17.链条的长度以(来表示,一般应尽量避免(节。 18.滚子链传动最主要的参数是(。 19.按螺旋机构的工作情况,螺旋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和(螺旋。 20.按照母体形状,螺纹分为(螺纹和(螺纹。 21.按螺旋和螺母的运动情况,螺旋传动有四种结构,但它们的(关系是相同的。 22.按螺纹副的摩擦性质,可分为(螺旋、(螺旋和(螺旋。 23.在齿轮传动中,齿轮齿面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和(。 24.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25.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26.齿轮能承受动载荷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及(。 27.设计齿轮传动时,为限制整个传动的尺寸过大,一般应限制大小齿轮的齿数比≤(。, 28.对闭式蜗杆传动,为避免油温升高而导致胶合,设计时要进行(计算。 二、填空题 1.机械零件的计算载荷由(确定。 A.原动机的额定功率和效率 B.工作机的负载和机械效率 C.零件名义载荷和工作应力 D.零件名义载荷和附加载荷

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篇一:环境(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环境(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我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倡导可持续发展,管理趋于规范,取得一定成绩,现把一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对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各分公司、项目部及时调整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小组成员名单报安全工程部备案。 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目标分解方案》并下发,把XX年度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分公司、项目部。各分公司、项目部按计划完成任务。 环境目标分解方案见附表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环境管理人员,充实了各级兼职环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环境工作责任。 二、提高全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领导利用大会、小会向干部、工人宣传有关环境

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对环境管理的有关具体规定,确保环境卫生的整治。目前全公司员工基本养成各类废弃物分类放置的习惯,公司废弃物委托沙河环卫处一并处置。六月份结合“”世界环境日活动,6月“节能宣传周”,通过印标语、办板报、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三、环境合规性评价情况公司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随生产部综合大检查)对项目部施工现场环境体系运行工作进行合规性评价,按照文件要求对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承诺进行检查。 环境合规性评价见附表 XX年度环境因素调查评价台账,除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外其他与集团公司相同。 四、绿色施工情况 河北公司各项目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备案。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实施绿色施工,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

建筑节能考试重点

1.1.5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大气环保的需要 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1.3.5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1)新建建筑节能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3、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 5、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 2.4.1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 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 2)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 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 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渗透情况 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 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 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 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 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8、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 1)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 2)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 宜降低。

(完整版)《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一、教学的性质 1、课程性质: 居住空间设计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主干核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从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它是建筑设计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强学生的整体方案设计和绘图能力。为今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设置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的居住空间特性,掌握居住空间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表现、技巧,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综合性才能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统摄能力。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 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理论授课和指导专题居住空间设计(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应掌握如下能力: A、深入理解居住空间的特性,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室内设计程序; B、熟悉各种建筑居住空间环境(如:客厅空间、餐厅空间、卧室空间等)的设计、表现、技巧; C、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综合性才能和解决设计中实际问题的统摄能力。 2、知识要求:熟悉居住空间设计理论,设计表现,设计思维等,包括美术史、美术基础、表现图绘制、计算机空间模拟、采光与照明等内容。了解构造、材料、设备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内容。 3、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建筑居住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具备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居住室内设计基本理念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掌握居室软装饰 教学内容: 1、住宅是家的概念 2、住宅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

3、居室软装饰 第二章居住室内的空间特征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居住室内的流线分析;掌握居住的空间组成。 教学内容: 1、住宅室内的流线分析 2、住宅的空间组成 3、住宅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住宅的设计风格形成 教学目的 了解中西方住宅设计风格的种类;了解各个时期住宅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其形式;掌握住宅设计风格形式,并用以指导设计创作工作。 教学内容: 1、中式古典风格 2、欧式古典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 4、后现代主义风格 5、田园风格 第四章玄关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玄关的功能、目的和分类;理解玄关的空间形态分析;掌握玄关设计的原则和要的。教学内容: 1、玄关的概述 2、玄关设计的原则 3、玄关设计的要点 第一章居住室内设计基本理念 教学目的 了解居住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掌握居室软装饰 教学内容: 第五章起居室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起居室的功能分析;理解起居室设计的要求;掌握起居室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教学内容: 1、起居室的概述 2、起居室设计的要求 3、起居室设计的原则

《UI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UI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I设计基础User Interface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开课单位:设计艺术系课程编码:23113045 总学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先修课程:图形创意等 考核方式:操作 一、课程内容 理论部分: (一)认识界面 1、UI概述 2、图形化的界面 (二)人机界面 1、回归人性的界面设计 2、为用户而设计 3、人机工程学 (三)界面的整体设计 1、分析阶段 2、实施阶段 3、界面视图 (四)界面的视觉设计 1、界面设计的基本途径 2、界面的信息设计 3、图标设计

4、界面布局与元素设计 (五)网页界面的设计 1、网页界面的认识 2、网页界面系统 3、网页界面信息传达 (六)游戏界面的设计 1、游戏界面的概述 2、游戏平台的视频界面设计 1 3、游戏平台的操作界面设计 4、游戏界面的音频设计 (七)软件界面的设计 1、软件界面设计的整体思考 2、软件界面的文本、图形 3、为“交互”服务:角色、场景和礼貌 (八)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设计 1、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概述 2、便携电子产品界面设计的特殊性 3、便携电子产品界面的视觉要素分析实践部分: 实践一网页界面设计 实践二游戏界面设计 实践三电子产品界面设计 二、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UI设计是一门新的学科,也称之为当代的新媒体,是在各门相关学科中提取相关的内容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UI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在继专业设计课程基础上的延续和提高,全面的完善了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实践中注重对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统合和整体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艺术出发,掌握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方法、理论与设计实例,探索新的交互技术,熟悉UI 设计的流程与特点,并运用ADOBE PHOTOSHOP、indesign等设计软件完成其视觉表现,独立完成UI设计的全过程。 (三)课程内容各层次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界面 重点:了解界面 难点:概念性的认识,图形化的界面 2(人机界面 重点:人性的界面设计 2 难点:为用户而设计的理解,界面设计中的人机工程 3.界面的整体设计 重点:分析阶段、实施阶段、用户分析、市场与目标分析 难点:对象的模型化、界面视图的设计、界面整体设计的分析以及实施 4(界面的视觉设计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187-90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 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 为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今年5月至 6月,我们就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对 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针对这 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 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工作,全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改革,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及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节能执法监管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成效显著。 ——学习宣传,建章立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学习宣传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XX年10月开展了建筑节能宣传月活动,XX年4月16至18日举办了XX年春季住宅暨建筑节能科技博览会,多家优秀墙材企业及房地产公司参加活动并展出了节能产品,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节能、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动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xxx”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和文件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市建委先后制定了《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西安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暂行奖励办法》、《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西安市建筑

答案建筑节能选修课试题

建筑节能选修课试题 本试题算16学时 1、夏季室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1)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热。在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共同作用下,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吸热升温,将热量传入室内,并以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使维护结构内表面及室内空气温度升高。 2)透进的太阳辐射热。通过窗口直接进入的太阳辐射热,使部分地面、家具等吸热升温,并以长波辐射和对流换热方式加热室内空气。此外,太阳辐射热投射到房屋周围地面及其他物体,其一部分反射到建筑的墙面或直接通过窗口进入室内;另一部分被地面等吸收后,使其温度升高而向外辐射热量,也可能通过窗口进入室内。 3)通风带入的热量。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过程中带进的热量。 4)室内产生的余热。室内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包括人体散热。 2、建筑室内外热交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建筑室内外传热主要包括辐射、对流和导热三方面。 1)辐射与辐射换热。温度不同的诸表面,当表面间的介质具有透过性(如真空、空气等)就会产生辐射换热。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热辐射与物体表面的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而温差越大,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热量就越多。利用材料辐射放热的不同性能,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2)对流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流体中分子做相对位移而传递热量的方式,按促成流体产生对流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受破对流。对于采暖建筑,当维护结构质量较差时,室外温度愈低,则窗与外墙内表面温度也愈低,邻近的热空气与其之间温差就愈大,表面对流换热量增大,使热空气迅速变冷下沉,这样就使得这种房间只有在采暖设备附近及其上部温度较高,外围特别是下部温度很低。当维护结构的质量较好时,其内表面温度较高,室温分布较为均匀,无急剧的对流换热现象产生,保温节能效果较好。 3)导热和导热换热。导热可产生于液体、气体、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体中。它是由于温度不同的质点热运动而传送热量,只要物体内有温差就会有导热产生。一般来说密实的重质材料导热性能好,而保温性能差;反之,疏散的轻质材料导热性能差,而保温性能好。 3、分析影响建筑能耗的几个因素?怎样控制它们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效能? 建筑是否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由建筑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外形、建筑朝向、建筑维护维护结构设置(如窗墙比、维护结构热惯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1)控制建筑体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或避免建造单元少的点式平面的底层建筑;3、加大建筑物长度或增加组合体;4、建筑外形不易变化过多,建筑外形采用长条状为好,而体形复杂,凹凸面过多的住宅建筑对节能是不利的。 2)控制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及主墙面;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3)控制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通过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以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2、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各种气密条由于所用材料、断面形状、装置部位等情况不同,密封效果也略有差异。

《展示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展示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制订人/日期修订人/日期审定组(人)/日期 康俊11/09/01 康俊12/09/01 电脑艺术教研室13/09/01 WLSL017 学时分配总学时64 , 其中授课32 课时,实践32课时 授课对象室内设计专业, 三年制,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展示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展示空间、色彩、照明、陈设等相关设计要素的组合,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专业理论及技术层面跨度很大,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形成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设计技巧的基本专业素质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对展示空间设计的理论、原则、内容、方法的讲解与实际设计案例的剖析,使学生能基本认识和把握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分区、色彩、家具、陈设等照明及室内界面设计技巧与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突出综合设计应用能力与技术运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就业走上设计工作岗位后,能较好地具备承担展示空间设计项目的实际工作能力,与设计团队一起创造高质量的展示空间环境。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图文并茂,通过案例的介绍增加学生对展示设计空间基本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展示空间设计的风格和流派、设计潮流等知识领域展开讨论,增强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条件 计算机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学生每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安装CAD、MAX、LS、VR软件和办公软件套装。 1、硬件要求:高性能计算机一台; 2、软件配置: Windows XP及相关的操作系统软件。 3、其他——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 1 展示空间 设计的概 念 理论教 学 (1) 展示空间设计的概 念 (2) 流派和趋势 通过对展示空间设计理论 基础和空间设计原则的学 习,让学生对展示空间设计 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有一个 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解展示 空间设计的风格和流派,熟 悉目前设计潮流的主导倾 向。 4 实践项 目 通过案例的介绍增加学 生对展示设计空间基本 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1) 掌握展示空间设计的基 本知识和概念。 (2)了解展示空间设计的风 格和流派,熟悉目前设计潮 流的主导倾向。(重点) 4 2 展示空间 设计理论 的艺术形 态 理论教 学 (1) 由二维模型生成三 维模型功能与形态 (2)艺术与技术 展示空间设计的功能和形 态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 为因果,在设计中这两方面 都必须兼顾。 4 实践项 目 通过案例的介绍增加学 生对展示设计空间艺术 与技术的应变能力。 设计除了解决功能与形态 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必须解 决目的与技术之间的矛盾。 4 3 展示空间 设计原则 的安全性 和空间组 织 理论教 学 在学习展示空间设计的 基础上,了解建筑的安 全原则和空间组织原则 基本知识。 (1)建筑结构安全 (2)楼板承重安全(重点) (3)材料选用安全 (4)衔接与过渡 (5)节奏感与有序性(重 点) (6)围与透 4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Based graphic design and animation 课程代码:课程类型:方向课 适用专业:11计算机网络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学时数:48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数为48 学分数:3 考核方式: 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年月日 执笔者:审核人: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平面设计与动画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领域的有关基本概念,认识并能熟练使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Flash,掌握平面设计技巧,并能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和动画软件进行软件界面设计和平面广告制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各类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软件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关概念;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课等教学环节。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98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

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节能使用范围 1、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

节能减排措施示范文本

节能减排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节能减排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施工原则 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 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 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五个方面组 成。这五个方面涵盖了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 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 子集。 二、施工要点 2.1组织管理 1、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 标。

2、项目经理为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2规划管理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2.3实施管理 1、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

完整版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 第一章绪论 建筑节能的含义: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源效率。 建筑节能的意义:①提高了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②减少CO2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③是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的必由之路。 常用的建筑能耗:采暖,空调,照明。 降低建筑能耗可采取的措施:①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找出工作重点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③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④建立科学的能源利用评价体系⑤提高全民节能意识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怎样理解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原理: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起源于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在一种气候条件下节能成功的建筑在另一种气候条件下不一定适应。①建筑起因于气候②建建筑设备的性能和能耗大小与气候紧密相关③筑热工性能与气候密不可分 第二章建筑节能气候学 建筑节能设计气候主要要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等。 太阳常数:在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随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活动情况而变化,其范围为1.8~2.0卡/厘米2·分,平均值为1.97卡/(厘米2·分),此值称为太阳常数。 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高度的变化也会使气温变化。当一起团上升的时候,气压陡高处下降,气团膨胀而变冷:反之,当气团下降时,则因压缩而升温,属于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过程。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约为1℃/hm。 温度直减率:在自由大气中,空气温度随高程增加而降低,直至同温层的高度。这种降低称为温度直减率。随着季节与昼夜时间而改变,平均值约为0.6℃/hm。 在同一地区内,风的分布与特性取决于若干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因素。其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压的季节性的全球分布,地球的自转,陆,海加热和冷却的日变化,以及该地区的地形与其周围的环境。 热岛现象: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不同于自然原野,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造成城市内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温度分布复杂。如果绘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相似。人们把这种现象成为“热岛”。 气候分区:西方学者柯本剔除的全球气候分区法一起问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气候分为6个气候区:赤道潮湿性季候区(A),干燥型气候区(B),湿润性温和型气候区(C),温润性冷温型气候区(D)和极地气候区(E),其中ACDE为温润气候,B 为干旱气候。 根据柯本的理论和气候分区图,我国被分为C,D,B,H四个气候区,和我国的热工分区有部分是重叠一致的。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是根据建筑热工设计的要求进行气候分区,所依据的气候要素是空气温度。建筑热工设计分类用累年最冷月(即一月)和最热月(即七月)平均温度作为分类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成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分区名称主要指标设计要求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内空间构成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

《设计基础Ⅰ1305203239》教学大纲

《设计基础Ⅰ》教案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课程编号: 前修课程:素描色彩学分:总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又通过大量相关课题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二维平面构成规律及方法,色彩的心理功效、视觉规律及调和配置的方法,为将来艺术设计专业的灵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和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设计方法、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二维空间的形象思维能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二、教案内容理论总学时:学时 第一章:平面、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设计构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内涵,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构思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含义及学习方法 难点:设计构成中抽象语言的表达 第二章:平面、色彩构成的要素及规律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点、线、面、色、光等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及法则,同时提高学生的抽象造型能力、画面组织能力,了解色彩的物理、心理、生理功效,色彩调和搭配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重点: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及规律 难点:设计构成规律的灵活运用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解构与重组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调和、解构与重组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色彩的联想和创意能力。 难点:色彩的调和 重点:色彩的解构与重组 第四章:平面、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平面、色彩构成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使它们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发挥作用。 重点:对平面、色彩构成知识的全面、综合掌握 难点: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实践环节或相关课程实践总学时:学时

国家节能政策频出 建筑节能大扶持

国家节能政策频出建筑节能大扶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4-24 日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与日本azbil集团签约,合资组建“中节能建筑能源管理公司”,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引入中国,以快速提升中国建筑节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 “作为节能产业的领头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此举可认为是对即将到来的建筑节能市场井喷的提前布局。”有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确是政策频出。“政策出台密度之大也预示着建筑节能或将步入快车道,建筑节能涉及建筑设计、建材、智能管理等多个领域,这对企业是重大利好。”一家从事建筑节能改造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政策频出成利好信号 作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2012年一季度建筑节能领域获得的政策推动力度空前。 今年1月9日,住建部发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3月6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该通知透露,今年将制定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和绿色照明推广应用。 3月19日,住建部公布《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要求从外墙屋面、采暖系统、供热管网、综合节能等四方面进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按照全国35亿平方米的改造面积计算,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从地方层面来看,从2011年年底到2012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0余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地方性规范,对建筑节能提出具体要求。 业内认为,建筑节能产业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意味着建筑节能的巨大市场已徐徐开启,建筑节能改造将大有可为。 建筑节能大幕已拉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以上。在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 据了解,如果对目前城市中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实行节能改造,每年即可节约3500万吨左右的标煤,且如果仅对既有建筑中近20亿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即可带动形成近4000亿元的建筑节能产业链。 有专家认为,虽然有关部门在五六年前便提出“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发展理念,但直至当前,绿色节能建筑这一低碳产业才迎来发展的春天。这是因为首先各项建筑节能的标准累积,以及人们对节能建筑、节能材料认识的观念累计到了一个程度;其次是在新农村建设、保障房建设等批量项目中,人们对节能建筑的选择越来越多;此外,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中,开始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总经理余海龙坦言,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产业发展的紧迫课题。因此,引起最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成立专业公司,是中国节能集团拓展建筑节能市场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是一套能源管理和节能决策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将建筑物

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建筑产业现代化) 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全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范和加强省级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项引导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3 号)、《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9 号)、《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 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4〕111 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支持我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项目建设,以及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普及应用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遵循“科学规划、政府引导、规范运作”的原则,按照自主申报、逐级审核、省级择

优的程序,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实施。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四条专项资金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原则,划分省级和市县、财政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监管职责,在申报、评审、执行、监督、评价等各环节做到职责分明、责任清晰。对省属单位申报的专项资金项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承担本办法规定的行政监管职责。 第五条省财政厅主要负责: (一)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研究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二)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编制和省级预算执行; (三)参与制定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四)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申报项目是否合规进行形式审查; (五)审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拟定的项目评审方案; (六)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确定专项资金支持额度; (七)负责公开专项资金目录,参与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八)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九)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 (一)制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密度和含水率。 2、见证取样送检是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 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查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3、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 ,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尺寸是 1.5m×1.5m 。 4、JGJ144-2004试件制备、养护和状态调节中规定:温度为10~25℃,相对湿 度不应低于50%,试样养护时间应为 28 d。 5、浙江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哪一个地区夏热冬冷。 6、《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2006)中堆积密度规定:Ⅰ型应不大 于 250 kg/m3,Ⅱ型应不大于350 kg/m3。 7、GB/T8484-2008,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 热系数K值为2.6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 5 级。 8、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 9、承担专项检测的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人员不得少于 2 个。 10、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其 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11、依据GB/T13475-2008,试件的状态调节,为减少试件中热流受到所含水份的影 响,建议试件在测量前调节到气干状态。 12、《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外窗窗口气密性能应在受检外窗几 何中心高度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 3.3 m/s的条件下进行。。 13、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中定义的室内活动区域是:由距地面 或楼板面 700 mm和 1800 mm,距内墙内表面300mm,距离外墙内表面或固定的采暖空调设备600mm的所有平面所围成的区域。 14、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 15、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16、GB/T 8813-200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中试件状态调节规定:温度 23±2 ℃,相对湿度50±10%,至少6h。 17、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低 于室内表面所受压力时,压力为负压。 18、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 95% 及 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90% 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19、混凝土砌块夹芯保温外墙,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结构层保 温层保护层) 20、承重保温装饰空心砌块是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 砌块,同时解决了______与______稳定可靠连接的问题。(保温承重装饰装 饰面结构层) 21、施工时墙体及钢筋铺设经______后方可浇筑______混凝土,并应通知______ 和______人员旁站监督混凝土浇筑。(检验合格墙体质检监理) 22、混凝土砌块堆放场地应______并便于______。混凝土砌块不得任意______ 和______,不宜______堆放,须按______分别堆放,使用之前严禁______。(夯

主题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主题空间设计 课程名称:主题空间设计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学时:60学时 课程安排:四年级上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本课程是必修课程,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课程的开展,讲授主题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掌握主题空间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养具有能在各级建筑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方面从事住宅室内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在中国主题空间设计营造正逐渐被人们所熟识和承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以主题形式出现的场所,如主题餐厅、主题公园、主题房地产,让学生掌握不同主题空间的设计方法、程序、技巧。本课程主要讲授主题空间的概念和意义。主题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将符合同一主题的各类设施结合到一起,而是要将概念、设计、实施、经营等多个环节整体设计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课题1:主题空间的构思 方法要求与步骤: 1、以个人为单位,根据自己对不同主题的空间进行体会设计构思。 2、将构思出的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学生自己讲述。 课题2:设计主题空间方案 方法要求与步骤: 1、以个人为单位,根据前面的功能分区方案,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 2、绘制出比例准确,功能合理的主题空间设计方案一套(平立剖面)。 课题3:主题空间设计方案表现 方法要求与步骤: 以个人为单位,根据前面的设计方案(平立剖面)进行效果图制作(可手绘,也可以用3DMAX)。 课题4:作业讲评 方法要求与步骤: 1、学生自己讲评自己的作业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老师点评学生作业。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教师制定教学教案,必须包含所有的教学内容,应着重强调主题空间设计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带领学生参观样板工程,进行参观设计后心得体会写作;使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灵活和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创作。作业以课内和课外结合进行。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评分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评定随堂进行,以任课教师布置的课题设计作业为主要对象。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并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定,(30%)二是作业成绩,由专业教师集体评分确定。(70%) 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 2、能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有所体验、理解和探索。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咖啡厅与餐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空间品位餐饮》天津大学出版社 《咖啡厅设计》大连工业大学出版社 《解读广州酒吧1》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解读广州酒吧2》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本教学大纲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审定,罗薇丽执笔编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