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编

一、学习

1.邴原泣学

2.王冕僧寺夜读

3.匡衡凿壁借光

4.葛洪卖薪买纸

5.任末削荆为笔

6.欧阳修发奋苦学

7.贾逵旁听

8.“囊萤”与“映雪”

9.王欢安贫乐道

10.牛弘笃学

11.高凤专心致志

12.程门立雪

13.宋濂苦学

14.司马光好学

15.“圣小儿”祖莹

1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7.张溥与《七录斋》

18.文徵明习字

19.顾炎武手不释卷

20.桓荣苦读得功名

21.董遇论“三余”勤读

22.纪昌学射

23.刘羽冲死读书

二、品性

24.陆元方卖宅

25.唐临不扬仆过

26.刘宽不计较

27.高念东为人

28.蔡磷坚还亡友财

29.卜式为国分忧

30.沈、刘处世不同

31.刘宰相向县尉谢罪

32.顾荣施炙

33.王安石余饼自食

34.郑玄成人之美

35.徐有功不以私害公

36.范仲淹还金授方

37.卓茂让马38.范元琰不泄盗名

39.王恭身无长物

40.朱晖心诺

41.洪亮吉大器量

42.子罕勿受玉

43.李虞有清德

44.李勉埋金

45.何岳两次还金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

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三、抗敌

55.苟灌冒险救父

56.杨氏力守项城

57.张二杀倭寇

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

59.严颜临死不低头

60.张飞横矛当阳桥

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

62.马援誓死沙场

63.钱金玉以身殉国

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65.王长年智斗倭寇

66.赵广誓死不屈

67.老妇智斗辽敌

68.苏武牧羊北海上

69.岳飞抗金

四、教育

70.孟母三迁

71.曾子杀猪

72.陈谏议教子

73.银工家出宰相

74.狄青不去面文

75.王著教宋太宗习字

76.张飞身教马超

77.范仲淹巧劝滕子京

78.墨子善教

79.孔子因材施教

80.张伍罢猎

81.断织教子

82.陶母责子

83.车夫妻子的规劝

84.于令仪诲人

85.子路受教

86.仲永的不幸

87.芒山盗临刑

88.艾子杖责孙儿

89.愚蠢的父子

五、情义

90.陆绩怀橘

91.缇萦救父

92.李勣煮粥侍姊

93.宋弘不弃糟糠妻

94.苟巨伯探病友

95.黄仙裳助人

96.季札赠剑

97.包惊几为人嫁女

98.卢文弨灵前焚帖

99.漂母饭韩信

100.孙楚向灵床作驴鸣101.刘君良兄弟情深102.苏琼晓谕普明兄弟103.缪彤自责感亲人104.江上处女

105.义猴

106.义犬

107.二鹊救友

108.二鸿情深

109.董某与老牛110.鹤之情意

111.狼子野心

112.道士救虎

113.背诺之人

六、智慧

114.解铃还需系铃人115.游僧荐重元寺阁116.木僧行乞117.黄琬答太后问118.何晏争自由

119.陈元方答客

120.华佗巧治郡守病121.老马识途

122.李东阳巧对明天子123.范忠宣行植桑减罪124.李德裕不答武元衡125.庄有恭敏对镇粤将军126.杨佐修盐井

127.牧童智取狼子128.曹冲称象

129.黄怀信巧修龙船130.刘颇当机立断131.杨修颖悟

132.白圭经商有道133.田忌赛马

134.诸葛恪捷辩

135.纪昀妙对“老头子”136.阿柴折箭喻理137.晏子谏齐景公138.孙亮识破诡计139.王粲记忆力惊人140.真假稻草人

七、战争

141.程昱守鄄城

142.曹操轻取袁尚兄弟143.张巡借箭退敌144.柴断险道,获马三百145.李光弼诱敌马146.司马楚之筑冰城147.赵充国徐行败先零羌148.贾诩论战

149.孙静疑兵袭王朗150.廉范以少击众151.裴行俭粮车伏兵152.诸葛亮七擒孟获153.岳飞大败“拐子马”154.狄青夜袭昆仑关八、为政

155.子奇治县

156.廉范便民

157.季文子以德为荣158.郑龙谏勿伤百姓

159.“一钱太守”刘宠160.苏章法办故人161.唐宣宗杖杀乐工罗程162.郑板桥开仓赈贷163.王罕主公道

164.张乖崖斩吏

165.王安期不鞭书生166.张需立户口簿167.李封以碧头巾罪人168.刘涣买牛卖牛169.吕元膺提拔守城者170.黄震怒打太监171.裴光德大公无私172.戴胄执法

173.苛政猛于虎

九、断案

174.县官智断撞车案175.钱若赓断鹅

176.盲人窃钱案

177.陈述古辨盗

178.程颢辨年察奸179.张升辨奸杀

180.张晋戳弑父之子181.李亨破窃茄案182.李惠拷打羊皮断案183.张鷟放驴得鞍184.欧阳晔破案185.张举焚猪识真情

186.赛跑定案

187.张齐贤易产息讼

188.崔仁师平反得人心189.叶南岩息讼宁人

190.京师指挥察微决疑

十、文艺

191.蒲松龄博采

192.曹植7步成诗

193.咏絮才女谢道韫

194.王安石改诗

195.逼真的鼠画

196.“一字师”郑谷

197.王勃拟腹稿

198.林之栋画兰

199.诗中有人

200.文章浮艳不成才

201.杨亿对寇莱公

202.顾恺之画人

203.金农出口成章

204.岳柱8岁指瑕

205.老农识画

206.李贺作诗

207.李泰伯改字

208.吴育鉴赏正午牡丹209.袁宏作文倚马可待210.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

48. 韩琦大度

韩魏公知北都

......,有中外亲

...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

..无纤瑕

..可指.,真绝宝

..

也。公以百金答之

..,尤为

..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

....,特设一桌,覆.以绣衣

..,致玉盏其上

.....,且

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

....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

..。吏将伏地请罪

....。公神色

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

...,非故.也,何罪之有

....?”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49.鲁宗道正直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50. 钱大昕观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51.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52. 钟弱翁好为人师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颜真卿......书。弱翁顾.谓曰:“似此字画,何不刻石..?”即令刻石。传者以为笑.....。 53. 萧颖士傲物自侮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敻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

也。”颖

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所..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 54. 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广席..,见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恭.甚.,私询..之,乃张伯起....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半揖,但乞..补还,勿复为劳。” 55. 苟灌冒险救父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①。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

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②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③。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率三千人会石览俱.

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注释:①奇节:非凡的节操。②督厉:督促、勉励。③获免:没有被敌人追上。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故: 计: 逾: 乞: 书: 俱: 2.翻译文中画线句。

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

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3.选出与“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中的“于”相同的一项(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 皆以美于徐公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4.文中的荀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6.杨氏力守项城

唐德宗建中①年间,李希烈叛②,谋袭陈州。李侃为陈州项城③令,以城小贼众,欲弃城而逃。其妻杨氏曰:“贼至当守城,力不足,则死。君弃城而逃,谁守?”侃犹不决,妻曰:“请重赏募死士!”侃乃召吏民议曰:“尔等生于斯,祖辈坟墓在焉,岂可忍贼人蹂躏!”众泣,誓与城同死生。遂与贼战于城外,侃中流矢④,还家,妻责曰:“君不在阵,谁肯固守?死于外,犹愈于床也。速往督战!”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项城卒完。

【注释】

①建中:唐德宗的年号。此事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②叛:指背叛朝廷。③项城:古县名,在今河南境内。④流矢:乱箭。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贼至当守城()②遂引兵而去()

15、项城令李侃由原来的“欲弃城而逃”直至最终亲自督战、力保项城,前后态度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16、李侃守城有功,离不开杨氏的背后支持。结合选文回答杨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2分)

57.张二杀倭寇

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

李成梁夫人,辽阳民家女也。

辽民时苦寇掠,往往掘井以藏资财。此家以避寇去,独留女伏守井中。有二寇入其室,觉井中有人,一人悬缒而下,得女甚喜,呼党先牵女上。党复临视,欲下缒。女自后遂推堕,即以物压盖之。得系马于门,跨而走。

数日寇退,父母俱还家。女言其故,相与毙二寇,取首邀赏。

李成梁时为伍,闻女智略,求为妇,后为一品夫人。

严颜誓死不屈

张飞破八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60.张飞横矛当阳桥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选自《三国志·张飞传》)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啮人,无御之者B.属予作文以记之C.必以分人D.扶苏以数谏故【小题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飞年少时和关羽一起在刘备手下做事。张飞视关羽为兄长,二人关系极为密切。

B.刘备平定江南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后来又将张飞调往南郡。

C.曹操追击刘备到长坂,刘备派张飞殿后。张飞拆断桥梁,向对岸敌军叫阵。曹军被震慑住不敢上前,刘备得以逃脱。

D.张飞攻破巴郡,俘获曹操手下大将严颜,严颜宁死不屈,张飞虽怒,却欣赏其英雄之气,释放了严颜。【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先主从曹公破吕布破②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背

③先主闻曹公卒至卒④弃妻子走妻子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

辽阳东山,虏人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惟三四妇人耳。虏不知虚实,不敢入其室,於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两妇引绳,一妇安矢于绳,自窗绷而射之。数矢,贼犹不退。矢竭矣,乃大声诡①呼曰:“取箭来!”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作矢声。贼惊曰:“彼矢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

62.马援誓死沙场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一、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坐贺援坐:同“座”,座位

B、反同众人邪反:同“返”,返回

C、裁封数百户裁:同“才”,仅仅

D、猥飨大县飨:同“享”,享受

二、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人多迎劳之

B、冀曰:“愚不及。”

C、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

D、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答案一、(B)二、(A)59钱金玉以身殉国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归省亲

....鸦片衅.起,钱方假

..,闻讯,即

...。道光壬寅

.....,性刚果

..,尚廉节

束装

..又未有文檄趣

...君往,

..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

..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

何急急为

..。及东炮....?”钱不听。既.止吴淞

..,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

..。其近卒

..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

泣陈

..食国之禄.,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

未几

...国”不置.。

....,犹大呼“贼奴误

..,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

63王长年智斗倭寇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

....,

倭薄会城

...,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大掠,长年为贼得

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

...。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

..亲信之;又

业已入舟

..思归乎?能从吾计,....,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

且与若

..!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

...,今幸东北风...归。”皆泣曰:“幸甚

利.,诚.能醉贼

..归,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夺其刀,尽杀之,因捩

..舵饱帆

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

.....,

迭劝

....。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

斫.五十余贼,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毙一酋.。长年故善

..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

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王义士者,失其名

....。

....,任侠好义

...,泰州如皋县隶

..也。虽隶,能以气节自重

甲申国亡

..以抗令弃之市

.....,妻当..........不肯剃发

..,刺臂誓死。有司

....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

徙.。王适值解

.......。其妻怪之

..,问曰:

...而无术.,乃终夜欷歔不成寐

....,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

“君何为彷徨

..如此耶?”王不答。妻又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曰:“非尔.妇人所知也。”

妻曰:“子毋.以我妇人也而忽.之,子第语我

....,我能为子筹之

..。”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

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诚.得一人代之可矣。”王曰:“然.,顾安得其人哉

......?”妻

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王曰:“然乎..?戏.乎?”妻曰:“诚然..耳,何戏之有....?”王仍伏地顿首..以谢。随以.告德溥妻,使匿.

于母家。 而王夫妇即就道..,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官役解.....罪妇也。历数千里,抵徙所...,风霜艰苦,甘之不厌....。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

,夫妇终老于家焉。 (节选自《虞初新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 隶,能以气节自重——隶:奴隶 B . 顾安得其人哉?——顾:不过,只是 C .王 适值解——适:恰好

D .欲 脱其妻而无术——脱:使……逃脱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愿代 以行/越国 以鄙远

B .有可以抗令弃 之市/佯狂不知所 之

C .欲脱其妻 而无术/生之者甚少 而靡之者甚多

D .夫妇终老于家 焉/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王义士夫妇“高德溥之义”的举动的一组是 ( ) ①欲脱其妻而无术 ②乃终夜欷歔不成寐 ③子第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④此豪杰之举也

⑤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 ⑥风霜艰苦,甘之不厌

A .②③⑥

B .①⑤⑥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王义士是泰州如皋县里一个讲气节、好侠义的奴隶。

B .王义士的妻子认为丈夫有豪杰之举,所以要求丈夫脱许妻之罪。

C .王义士的妻子为了成全丈夫的豪杰之举,自告奋勇地代替许妻流放。

D .王义士夫妻被如皋百姓敛金赎回如皋,终老于家。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81-190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81-190

181.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听,派遣子路去询问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实在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对的,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182.刺股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反复研读。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给以卿相这样的尊位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予他相印,并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从散横的计谋,来抑制强大的秦国。 183.只许州官放火 田登为郡守,恼怒人触犯他的名字,触犯的人都遭到鞭打。全州城里的人都称“灯”为“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官员在州城里贴出告示,说“本州照例放火三日”。民间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源于此。 184.武平之猿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值得观赏。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容易得到。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估计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取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就悲哀地鸣叫,从树上下来,速手就擒。小猴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跳跃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185.饿死狙公 楚国有个人,养猕猴为生,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着小猴子到山中,摘取草木的果实,征收十分之一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们我们为什么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话还没说完,猴子全懂了。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著的时候,就打破栅栏木笼

(完整版)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编 一、学习 1.邴原泣学 2.王冕僧寺夜读 3.匡衡凿壁借光 4.葛洪卖薪买纸 5.任末削荆为笔 6.欧阳修发奋苦学 7.贾逵旁听 8.“囊萤”与“映雪” 9.王欢安贫乐道 10.牛弘笃学 11.高凤专心致志 12.程门立雪 13.宋濂苦学 14.司马光好学 15.“圣小儿”祖莹 1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7.张溥与《七录斋》 18.文徵明习字 19.顾炎武手不释卷 20.桓荣苦读得功名 21.董遇论“三余”勤读 22.纪昌学射 23.刘羽冲死读书 二、品性 24.陆元方卖宅 25.唐临不扬仆过 26.刘宽不计较 27.高念东为人 28.蔡磷坚还亡友财 29.卜式为国分忧 30.沈、刘处世不同 31.刘宰相向县尉谢罪 32.顾荣施炙 33.王安石余饼自食 34.郑玄成人之美 35.徐有功不以私害公 36.范仲淹还金授方 37.卓茂让马 38.范元琰不泄盗名 39.王恭身无长物 40.朱晖心诺 41.洪亮吉大器量 42.子罕勿受玉 43.李虞有清德 44.李勉埋金 45.何岳两次还金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三、抗敌 55.苟灌冒险救父 56.杨氏力守项城 57.张二杀倭寇 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 59.严颜临死不低头 60.张飞横矛当阳桥 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 62.马援誓死沙场 63.钱金玉以身殉国 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65.王长年智斗倭寇 66.赵广誓死不屈 67.老妇智斗辽敌 68.苏武牧羊北海上 69.岳飞抗金 四、教育 70.孟母三迁 71.曾子杀猪 72.陈谏议教子 73.银工家出宰相 74.狄青不去面文 75.王著教宋太宗习字 76.张飞身教马超 77.范仲淹巧劝滕子京 78.墨子善教 79.孔子因材施教 80.张伍罢猎 81.断织教子 82.陶母责子 83.车夫妻子的规劝 84.于令仪诲人 85.子路受教 86.仲永的不幸 87.芒山盗临刑 88.艾子杖责孙儿 89.愚蠢的父子 五、情义 90.陆绩怀橘 91.缇萦救父 92.李勣煮粥侍姊 93.宋弘不弃糟糠妻 94.苟巨伯探病友 95.黄仙裳助人 96.季札赠剑 97.包惊几为人嫁女 98.卢文弨灵前焚帖 99.漂母饭韩信 100.孙楚向灵床作驴鸣101.刘君良兄弟情深102.苏琼晓谕普明兄弟103.缪彤自责感亲人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2.★农夫殴宦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3.★教学相长 1.(1)味美(2)即使(3)困惑(4)增进,促进 3.教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1.(1)但是(2)从前(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2)极度悲哀(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6. ★王充博览 1.(1)赞扬(2)以……为师(3)就(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2)假装(3)责问(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2)停止(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9. ★反裘负刍 1.(1)背(2)为什么(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2)代词,指老虎(3)举动(4)却 2.略 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2)妻子孩子(3)应该(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泣学 1.(1)能够(2)假如,如果(3)白白地(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fān)愿扫除天下 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固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

新编文言文助读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100篇原文+译文)

一、志向?学问 1.范仲淹有志天下 2.陈蕃愿扫除天下 3.班超投笔从戎 4.宗悫乘风破浪 5.祖逖闻鸡起舞 6.画家赵广不屈 7.苏武牧羊北海上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9.项羽志大才疏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13.文徵明习字 14.王冕僧寺夜读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16.陆游筑书巢 18.智永与“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20.张溥与“七录斋”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22.高凤专心致志 23.叶廷珪与《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25 任末好学勤记 26.王充市肆博览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28.林逋论学问 29.欧阳修诲学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 二、教育?修养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33.陶母责子退鲊 34.诸葛亮“诫子书” 35.陆游家训 36.孟母三迁

37.曾子杀猪明不欺 38 子路受教 39.孔子因材施教 40.墨子怒责耕柱子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42.陈万年教子谄谀 43.钱大昕默坐观弈 44.王荆公旁听文史 45.大树将军冯异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47.曾参不受鲁君邑 48.贤妻桓少君 49.魏徵论自制 50.吕蒙正不记人过 51.石勒不计前嫌 52.韩信袴下受辱 53.世评华歆王朗 54.周处改过自新 55.齐宣王好谀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 三、人才?品性 57.萧何追韩信 58.汉高祖论“三杰” 59.东吴四英杰 60.治本在得人 61 齐桓公登门访士 62.陆贽论人才 63.物各有短长 64.汉武帝下沼求贤 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66.唐太宗论举贤 67.何充直言不讳 68.吕僧珍不仗势 69.刘庭式娶盲女 70.范式言而有信 71.王坦直言惊益王 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原文-1-2章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1-2章 一、学习 1、邴原泣学 【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2、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洪卖薪买纸 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5、任末削荆为笔 原文: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6、欧阳修发愤苦学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7、贾逵旁听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1)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2),感泣辞母,去之南都(3),入学舎。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4)以水沃面。往往饘粥(5)不继,日昃(6)食。遂大通“六经”(7)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适:女子出嫁。(2)世家:家世。(3)南都:今河南商丘。(4)辄:总是,就。(5)饘粥:稠粥。(6)昃;日偏西。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8)慨然:慷慨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和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A、去之.南都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之.虚所卖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范仲淹二岁而孤(2)去之南都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19、范仲淹有志天下 1 B 2 (1)幼年死去父亲(2)离开 3于是他精通“六经”的旨意,慨然豪迈,立志以天下为己任。 4记叙了范仲淹的身世及求学的经历,表达了他心忧天下的大志。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①, 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导读:孟尝君传,指《史记·孟尝君列传》。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能治国安邦的人,正因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观点有新意。其实这里有一个人才的标准问题。 注释: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特,只不过。狗盗,披狗皮,钻狗洞,进入别人家里进行偷盗。孟尝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宠姬处求援,宠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潜入宫内,将昭王之狐白裘盗出,献给宠姬而得以释放。鸡鸣,学公鸡叫。孟尝君逃脱后,恐秦王追赶,连夜奔走至函谷关,而该处规矩,须待天亮鸡鸣才能开关放行。客中有善作鸡鸣者,一鸣而群鸡齐鸣,守吏开关,遂得脱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士.以故归.之( )( ) 2.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3.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 4.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 )( ) 二、翻译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公子,名田文,他和___、___、___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2.作者王安石,____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中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81-190

181.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听,派遣子路去询问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实在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对的,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182.刺股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〇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反复研读。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给以卿相这样的尊位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予他相印,并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从散横的计谋,来抑制强大的秦国。 183.只许州官放火 田登为郡守,恼怒人触犯他的名字,触犯的人都遭到鞭打。全州城里的人都称“灯”为“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官员在州城里贴出告示,说“本州照例放火三日”。民间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源于此。 184.武平之猿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值得观赏。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容易得到。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估计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取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就悲哀地鸣叫,从树上下来,速手就擒。小猴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跳跃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185.饿死狙公 楚国有个人,养猕猴为生,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着小猴子到山中,摘取草木的果实,征收十分之一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们我们为什么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话还没说完,猴子全懂了。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著的时候,就打破栅栏木笼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研究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研究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体现了最新教育理念,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承担了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言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会出现畏难、读不懂的问题。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是编者与师生之间的纽带,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其内容包括单元导语、预习、阅读提示、书下注释、课后习题、课后资料等,文言文助读系统的内容反映于教学,落实于课标。 运用文言文助读系统能帮助教师确立和完成教学目标,让课堂更有效率;能 帮助学生明确和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思辨能力,让学习更高效。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言文助读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其相关概念,对关于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本文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文本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文言文助读系统进行研究。 第一章是对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的分类和价值研究。首先本文给文言文助读系统分为提示、注释、图像、练习、资料五类,并举例说明其包含的内容。 其次阐明它具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的价值意义。第二章是对目前正在使用统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初中学生进行关于文言文助读系统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整理数据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找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文言文助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忽略整体性、拘于模式化解读、重课外轻课内三方面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对文言文助读系统缺乏全面认识、教师指导性不强、学生主动性不足、教学目的偏功利。

第三章对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使用建议。提出教师和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提高文言文助读系统的使用意识;其次要灵活合理的运用文言文助读系统,包积累文言文实虚词、注重助读系统的关联性、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最后在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写。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点字与“教以书字”中的“书”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3、最能表现欧阳修勤奋学习的句子是哪句 4、欧阳修的成才,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家长的善于施教,这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看出。 (二)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贾人急号曰②予尔百金 2、翻译句子。 ①我济阴之巨室也。②立而观之,遂没。 3、选出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 A、本文记叙了一巨商不讲信用,许百金而酬十金,最终逃脱不了灭顶之灾的事。 B、本文揭露了商人老奸巨猾、许金不酬,同时也讽刺了渔夫见利忘义、贪得无厌。 C、本文借一巨商翻船落水求救的故事,批判了渔夫的唯利是图、乘人之危。 D、本文写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贾人许金能酬、说话算数;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11-120

111. 岳飞侍奉父母特别孝顺,家里没有侍妾,吴玠向来钦佩岳飞,想和他结交,将美女打扮后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十分操劳,难道这是大将们享乐的时候吗?”岳飞拒绝没有接受。吴玠非常佩服岳飞。有人问岳飞:“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怜惜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的军队每次休息的时候,岳飞督促将士们从山坡下来,跳过壕沟,都穿着沉重的铠甲锻炼。有一个拿了百姓一缕麻绳捆绑柴草的士兵,立即斩首示众。士兵们夜晚休息,人民都打开门,欢迎他们进来,却没有一个敢进入的士兵。军队的口号是“宁愿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房子,宁愿饿死也不抢夺老百姓的财物。”当士兵生病的时候,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各位将领守卫边疆时,岳飞的妻子慰问他们的家人。有为国战死的将士,岳飞的妻子为他们哭丧,并且养育他们的遗孤,岳飞接到奖赏,都分给他的部下们,不侵犯他们丝毫的利益。岳将军善于用少数人击退众敌。凡是有军事活动,都召集各位统军头领,商量约定后才打仗,所以每打一仗,都能很快地战胜对方。突然遇到敌人,不会轻举妄动。所以,敌人称岳家军说“撼动大山容易,击败岳家军困难。” 112.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作战。宋军已经排成列了,而楚军还没全部渡过河。司马子鱼说:“敌人多,我们少,在他们没排成列时,请允许我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他们过了河而没排成列,子鱼又把刚才说过的话对宋襄公说了一遍。宋襄公说:“还不行。”等他们排成列后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侍卫被杀。国民都归罪于宋襄公。宋襄公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白发老人。古代作战的人,不凭借险要之地。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不攻击没排成列的敌人。”子鱼说:“你不懂作战。对劲敌,我们拥有险要的地势而敌人没排成队列,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堵截然后攻击,不也可以吗?你尚且还有畏惧。现在的强劲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年纪到了很老的人,抓住了,对白发的人又有什么可以可怜的呢?让士兵明白战败是可耻的,然后让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伤了敌人而没杀他,怎能不再伤他?如果怜惜被两次伤害的人,就不如别伤害他;怜惜白发老人,就不如投降他们。全军,是用来作战的;鸣金击鼓,是用来激发士气的。有有利的条件而利用,凭借险要的地势进攻敌人是可以的;盛大的击鼓声激起高昂的士气,进攻那些没列阵的军队也是完全可以的。 113.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篇题目、答案

上篇 11、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12、程门立雪 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3、宋濂苦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4、司马光著书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几(),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上起战国,不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15、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三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二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gǎn]()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fǔ yīng] ()曰:“汝得()之矣!”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

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3)

1文字3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3) “塞士俱欢颜”?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 (《高助》3页)[阐发与应用] 2、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语) (《高助》第1版2003年第15次印刷) 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确实是千古名句。笔者对其中的“寒士”一词的记忆尤为清晰。事情是这样的:“寒士”指谁、那些人?曾折磨了我。 查1962年版《唐诗一百首》第47页: [解释] ⑩俱---都。全句说:普遍庇护天下的穷人,使他们个个都欢乐。 把“寒士”理解为“穷人”。怪。我知道封建社会的“士”不指目不识丁的百姓。 查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对“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未作句、注释。 查萧涤非《杜甫诗选注》第179页: [一七]按此诗“寒士”,虽指贫寒的书生,但可以而且勇当理解为“寒人”。 有“寒士”这个词,没有“塞士”这个词,“塞士”是杨振中生造的。 “寒士”就是指贫寒的书生,扯到“天下的穷人”,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的翻版。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寒士”。《高助》冒出“塞士”是生造的,它无法冲破我记忆之网。但是,害了孩子。上海中高考作文里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5分为止。阅读题写错别字,也扣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