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过关宝典

审计学过关宝典

一、单项选择题
1.1.审计对象包括A.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经济资料B.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C.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D.A、B、C都是【D】
1.2.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这体现了审计报告的A.公正性B.权威性C.客观性D.独立性【B】
1.3.“上计制度”的实质是A.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B.抑制贪污审计制度C.审计监督制度D.财政监督制度【A】
1.4.我国明确规定建立审计机构,恢复审计工作的时间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B.1956年公私合营后C.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2年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后【D】
1.5.为政府审计的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是A.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C.1912年颁布了《审计法》D.1985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A】
1.6.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的审计组织形式是A.民间审计B.官厅审计C.内部审计D.经济效益审计【B】
1.7.下列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的是A.加拿大的审计总署B.瑞典的国家审计局C.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D.西班牙的审计法院【B】
1.8.最早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B】
1.9.我国的社会审计起源于年。A.1918;B.1919;C.1949;D.1982【A】
1.10.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是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C.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D.英格兰·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A】
1.11.详细审计又被称为A.美国式审计B.英国式审计C.英格兰式审计D.爱丁堡式审计【B】
1.12.被称为美国式审计的是A.详细审计B.会计报表审计C.资产负债表审计D.现代审计【C】
1.13.--是受国家机关或其他单位的委托而实施的审计。A.经济效益审计B.社会审计C.国家审计D.内部审计【B】
1.14.审计对象可以是组织机构、计算机系统和市场营销的审计是A.内部审计B.事中审计C.现代审计D.经营审计【D】
1.15.是以考核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为对象的。A.合规性审计B.报送审计C.经营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C】
1.16.对被审计单位的年终财务报告和工程决算报告所进行的审计属于A.事中审计B.事前审计C.事后审计D.突击审计【C】
1.17.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审计,称之为A.事前审计B.事中审计C.事后审计D.定期审计【D】
1.18.审计按照其可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A.是否通知被审者B.审计的动机C.执行审计的时间D.执行的地点【D】
1.19.企业规模较大、业务量繁多、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则适于运用的审计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详查法D.审查书面资料法【B】
1.20.在逆查法中,应首先审阅的是A.会计报表B.明细账C.总账D.记账凭证【A】
1.21.在顺查法中,应首先核对的是A.明细账B.原始凭证C.总账D.会计报表【B】
1.22.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应采用较为适宜。A.顺查法B.倒查法C.详查法D.抽样法【A】
1.23.适用于监盘法的是A.实物资产B.无形资产C.应收账款D.银行存款【A】
1.24.核对法主要适于检查会计记录中相关数据的A.一致性B.真实性C.合法性D.合理性【A】
1.25.在审计职能体系中,和经济评价是衡量、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及结果的手段。A.经济鉴证B.审计报告C.审计目标D.经济监督【A】
1.26.最能体现审计鉴证职能的是A.国家审计B.内部审计C.社会审计D.政府审计【C】
1.27.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B.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D.遵守《公司法》的需要【B】
1.28.报送审计一般适用于A.情节严重的财经法纪审计B.经济效益审计C.专题(案)审计D.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审计【D】
1.29.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A.潘序伦B.谢霖C.徐永祚D.奚玉书【B】
1.30.下列各项审计中,独立性最强的是A.国家审计B.民间审计C.内部审计D.政府审计【B】
1.31.不定期审计一般适用于A.财务报表的初次审计B.财务报表的继续审计C.财经法纪审计D.年度决算审计【C】
1.32.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A.监督性B.鉴证性C.评价性D.独立性【D】
1.33.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A.审计内容B.审计主体C.审计客体D.审计目的【B】
1.34.我国在1982年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在国务院设立A.审计署B.国家审计委员会C.国家审计局D.证监会【A】
2.1.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是A.公正性B.独立性C.权威性D.谨慎性【B】
2.2.关于独立性的概念,较早给出权威解释的是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B.爱丁堡审计协会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A】
2.3.《职业道德准则》不包括的内容是A.专业胜任能力要求B.技术准则C.对同行的责任D.对协会的责任【D】
2.4.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沟通的基础是A.拥有专业胜任能力B.客观、公正C.有良好声誉D.为客户信息保密【D】
2.5.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个

显著标志是A.对同行承担责任B.对客户承担责任C.对社会公众承担责任D.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责任【C】
2.6.在下列各种情形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客户委托的审计业务而无须回避的是A.注册会计师的一位亲密朋友拥有委托单位的股票B.注册会计师本人拥有委托单位的股票C.注册会计师的子女拥有委托单位的股票D.注册会计师的父母拥有委托单位的股票【A】
2.7.在评价经济利益威胁的重要性及消除危胁的防范措施时,有必要检查经济利益的A.类型B.性质C.直接性D.重大性【B】
2.8.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属于A.会计师事务所B.被审计单位C.审计委员会D.以上均不正确【A】
2.9.接受委托后,最有效、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A.电话询问B.举行会谈C.致送审计问卷D.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D】
2.10.后任注册会计师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的基础是A.征得前任注册会计师同意B.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C.征得税务部门同意D.不需任何人同意【B】
2.11.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他责任”职业道德的是A.不得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B.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C.不限制外地事务所在本地承接业务D.不允许他人借用本人、本所的名义承接业务【D】
3.1.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A.执业准则B.职业道德准则C.质量控制准则D.职业后续教育准则【A】
3.2.国外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出现在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B】
3.3.一般原则与责任的准则共有A.6项B.7项C.8项D.9项【C】
3.4.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准则共有A.3项B.4项C.6项D.5项【D】
3.5.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是A.审计工作底稿B.审计证据C.会计报表D.专业判断【B】
3.6.与审计证据有关的审计准则共有A.10项B.11项C.13项D.12项【D】
3.7.与特殊领域有关的审计准则共有A.5项B.8项C.9项D.12项【C】
3.8.审计结论与报告准则具体包括A.3项B.4项C.5项D.8项【B】
3.9.目前执业体系中审阅准则有A.1项B.2项C.3项D.4项【A】
3.10.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不应使某一利益集团受益,而使另一利益集团受损,这是指鉴证业务要素标准的A.中立性B.相关性C.完整性D.可靠性【A】
3.11.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这是指鉴证业务要素标准的A.相关性B.可理解性C.中立性D.可靠性【B】
3.12.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主要指A.风险评估与应对B.利用其他主体工作C.财务报表审阅D。审计结论与报告【C】
3.13.将鉴证业务分为基于

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的依据是A.鉴证业务的目标B.责任方认定能否为预期使用者直接获取C.提供保证的程度D.提出结论的对象【B】
3.14.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A.招聘B.业绩评价C.专业胜任能力D.人员需求预测【A】
3.15.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审阅业务,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业务报告日后A.15天内B.30天内C.60天内D.90天内【C】
3.16.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业务报告日起。对业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A.8年B.9年C.10年D.12年【C】
3.17.会汁帅事务所对已完成业务检查的周期最长不超过A.2年B.3年C.4年D.5年【B】
3.18.注册会计师法津责任形成的前提条件是A.被审汁单位经营失败B.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C.注册会计师违约行为D.注册会计师过失行为【B】
3.19.审计诉讼、审计失败的主要导火线是A.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B.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C.注册会计师违约行为D.注册会计师欺诈行为【A】
3.20.违约、过失和欺诈都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以上均正确【A】
3.21.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得以恢复建立的是A.武汉会计师事务所成立B.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C.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成立D.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成立【B】
4.1.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是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A.计划审计工作B.编制审计工作底稿C.确定重要性水平D.实施风险评估程序【A】
4.2.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其中,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的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独立审计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D.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D】
4.3.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中不包括A.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B.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C.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D.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合法【D】
4.4.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属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具体到生产所需的贵重原材料来说,被审计单位应采取包括上锁、贴封条、昼夜看管、远红外线等在内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直接有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现其对于原材料项目的认定。A.存在B.完整性C.权利和义务D.计价和分摊【A】
4.5.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注册会计师审查其财务报表的长期投资项目中是否包含一年内到

期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分别证实管理层关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两个项目的A.完整性、存在B.计价和分摊、完整性C.分类和可理解性、权利和义务D.权利和义务、完整性【A】
4.6.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可以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中与“准确性”认定对应的目标。A.检查所有的流动负债是否均已在账中记载B.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C.检查开账单时是否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D.检查已贴现的票据是否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列示【C】
4.7.在注册会计师设定的下列各个具体审计目标中,--是为了实现截止目标。A.年前开出的支票是否均在年前入账B.应收账款是否属实C.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抵减D.固定资产是否有充作抵押的【A】
4.8.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应当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A.任何审计业务B.特殊审计业务C.审阅业务D.管理咨询服务【A】
4.9.--是每个审计项目都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A.控制测试B.实质性程序C.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D.函证【B】
4.10.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签订长期审计业务约定书,但出现现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的情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修改原审计业务约定书条款即可B.必须重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C.也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原审计业务约定书继续有效D.单方面修改即可,不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获得对方的确认【C】
4.11.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其中你不认可的是A.对于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B.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C.对大型零售企业,以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D.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资产总额的10作为重要性水平【D】
4.1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被称为A.可容忍错报B.推断误差C.可能误差D.重大错报【A】
4.13.下列关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B.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指的是金额的高低C.重要性水平为1000元时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600元时的审计风险低D.由于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期望的审计风险来确定重要性水平【D】
4.14.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发现最近购人原材料的实际价值为12000元,但账面}己录的金额却为10000元。因此,存货和应付账款分别被低估了2000元,这里被低估的2000元就是A.涉及主观决

策的错报B.已识别的对事实的具体错报C.未识别的错报D.可容忍错报【B】
4.15.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元,注册会计师抽查样本发现金额有100万元的高估,高估部分为账面金额的20%,据此注册会计师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为400万元(即2000×20%),那么上述100万元就是已识别的具体错报,其余300万元即A.估计错报B.可容忍错报C.重大错报D.推断误差【D】
4.16.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在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当局的哪项认定A.估价或分摊B.表达与披露C.权利和义务D.存在或发生【B】
4.17.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下列认定中,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的是A.估价或分摊B.权利和义务C.存在或发生D.表达和披露【A】
4.18.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总体审计计划审核事项的是A.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B.审计程序能否适合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C.对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否恰当D.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否恰当【C】
4.19.被审计单位借入了长期负债,在年末计算利息的时候算错了相应的利息金额,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A.估价或分摊B.权利和义务C.存在或发生D.表达与披露【A】
5.1.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A.审计证据B.审计师C.审计准则D.审计方法【A】
5.2.下列属于内部证据的是A.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B.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C.审计人员在监督库存现金清点时所取得的现金余额表D.专门人员对支票真伪鉴定结论【B】
5.3.一般情况下。审计的外部证据的可靠性要内部证据。A.低于B.高于C.相同D.不确定【B】
5.4.下列关于认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认定都是明确表达的B.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C.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D.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认定也可能是隐含表达的【A】
5.5.下列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解释错误的是A.发生是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B.完整性是指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且金额与其他数据记录恰当C.截止是指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D.分类是指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B】
5.6.下列管理层关于列报与披露的认定中,不恰当的是A.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已被质押,可管理层未在财务报表中披露B.管理层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做了充分披露C.管理层已将存货恰当分类,且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

D.管理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作了恰当说明【A】
5.7.下列关于审计风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B.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影响C.错报风险越大,则所需收集的证据数量就越多D.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多越好【D】
5.8.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A.客观性B.充分性C.重要性D.时间性【B】
5.9.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证据应与相关。A.审计目标B.审计范围C.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D.客观事实【A】
5.10.审计证据的是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A.客观性B.相关性C.可靠性D.经济性【C】
5.11.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性强B.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性强C.内部证据比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证明力强D.来自不同渠道且能相互印证的审计证据比通过单一渠道获得的证据更可靠【C】
5.12.在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应是A.第三者提供的函证B.被审计单位开出的发货票C.审计人员编制的验算表D.被审计单位收到的发货票【A】
5.13.以下程序一般用于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审计的是A.复算B.观察C.函证D.询问【C】
5.14.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会计师事务所应安全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保密B.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用中文C.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规定的期限保存审计工作底稿D.注册会计师可对审计工作底稿随意进行删除、改动【D】
5.15.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天内。A.30;B.45;C.60;D.90【C】
5.16.下列不需要归档的资料是A.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B.审计工作底稿C.审计报告及附件D.审计通知书【A】
5.17.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永久性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应A.保存5年B.保存10年C.保存15年D.长期保存【D】
5.18.根据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可以收集到较多的实质性测试证据的情况是A.业务性质比较简单B.被审计单位面临亏损的压力C.内部控制比较健全D.被审计单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客户【B】
5.19.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A.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一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B.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D.环境证据

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A】
5.20.某会计师事务所于2006年2月8日与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签订了该公司当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业务约定书,2006年2月9日至16日按计划进行外勤审计工作,并于当月20日签发审计报告,则该会计师事务所至少应将有关本审计项目的当期档案保管至A.2016年2月8日B.2016年2月16日C.2016年2月20日D.2016年12月31日【C】
5.21.审计人员获取的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书面记录,属于A.书面证据B.实物证据C.口头证据D.环境证据【C】
5.22.下列审计证据中。其证明力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购货发票、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B.购货发票、销货发票、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管理当局声明书C.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购货发票、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D.注册会计师自编的分析表、销货发票、管理当局声明书、购货发票【A】
5.23.审计的最基本的证据形式应是A.实物证据B.书面证据C.环境证据D.口头证据【B】
5.24.既能查证实物证据,又能查证环境证据的审计技术方法为A.观察B.计算C.分析性复核D.监盘【A】
5.25.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应属于A.委托单位B.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师C.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D.注册会计师协会【C】
5.26.一般来说,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有效决定了对某种风险的估计水平,这种风险是A.审计风险B.固有风险C.控制风险D.检查风险【C】
5.27.“审计证据的数量应能最低程度地支持审计意见的发表”所表达的审计证据的特征是A.可靠性B.相关性C.公允性D.充分性【D】
5.27.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证据力最不可靠的是A.银行对账单B.管理当局的声明书C.盘点清单D.采购发票【B】
6.1.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析程序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B.分析程序可用作实质性程序C.分析程序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D.分析程序可用于控制测试【D】
6.2.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序是否恰当,关键是看A.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B.注册会计师是否已能认识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财务会计相关主管人员C.注册会计师是否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D.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在被审计单位的财会工作中独当一面【A】
6.3.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是否考虑控制得到执行时,应当首先考虑A.控制方法的正确性B.控制的设计C.控制人员的业务水平D.控制结果的真实性【B】
6.4.下列哪一事项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交易、账

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A.被审计单位融资能力受限制B.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关联方交易C.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客户流失的情况D.被审计单位资产流动性出现了问题【B】
6.5.下列关于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所了解的控制与特定认定相联系B.控制有助于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C.控制可能与某一认定直接相关,也可能与某一认定间接相关D.关系越间接,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中错报的作用就越大【D】
6.6.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称之为A.常规交易B.非常规交易C.一般交易D.不正常交易【B】
6.7.当注册会计师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时,应当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B.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C.与管理层沟通D.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D】
6.8.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最重要的是确定A.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B.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C.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D.为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而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A】
6.9.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A.评价控制B.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C.控制测试D.了解控制【C】
6.10.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是控制测试的A.性质B.范围C.内容D.要素【A】
6.11.下列关于控制测试的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控制测试的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穿行测试等B.询问可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C.观察提供的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间,不是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D.注册会计师在询问、观察之后,应当执行检查或重新执行等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B】
6.12.下列关于控制测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决定控制测试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的保证水平B.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是否有效运行C.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采用审计程序的类型通常相同D.实施控制测试是为了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D】
6.13.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是控制测试的A.范围B.次数C.性质D.时间【A】
6.14.实质性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是实质性程序的A.性质B.分类C.范围D.内容【A】
6.15.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A.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B.重新进行控制测试C.找被审计单位领导洽谈D.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A】
6.16.当审计人员评价某企业内部控制为最高信赖程度时,对其实质性测试的工作为A.不需

B.有限C.中等D.更多【B】
7.1.与设计信用批准控制有关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认定是A.存在B.权利和义务C.完整性D.计价与分摊【D】
7.2.装运凭证是证实销售交易--认定的凭据。A.存在B.发生C.完整性D.计价与分摊【B】
7.3.注册会计师对销售发票应关注的是A.是否真实B.是否完整C.是否合法D.是否记录正确【D】
7.4.控制风险评价太低,将使注册会计师可能没有执行足够的实质性测试,进而导致审计A.无效果B.无效率C.无效率,无效果D.有效果,无效率【A】
7.5.为了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向客户发送账单,审计人员可以执行——的审计程序。A.核对应收账款的明细账余额和总账余额B.函证应收账款余额C.核对已发送账单的销货汇总表和应收账款明细账D.核对已发送账单的汇总表和销售收入记录【C】
7.6.采用预收账款销售方式进行销售,确认收入的时点是A.收到货款时B.取得收款凭证时C.发出商品时D.将提货单交给购买方时【C】
7.7.应收账款函证的时间最好安排在A.与审计报告日相近的时间B.与资产负债表日相近的时间C.与审计业务完成日相近的时间D.与审计费用支付日相近的时间【B】
7.8.通过货币资金的期后测试,可确定预收账款是否A.真实B.计算准确C.已计入恰当期间D.存在【C】
7.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需附注披露未结转预收账款的原因,这里预收账款账龄为A.超过半年B.超过1年C.超过2年D.超过3年【B】
7.10.注册会计师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证实债务人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真实性B.确定应收账款能否收回C.符合专业标准的要求D.确定坏账损失的处理是否恰当【A】
7.11.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某月份关于销售收入的“存在或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下列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A.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金额,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金额相比较B.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笔数,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张数相比较C.汇总当月销售发票的金额,与当月所开发运凭证及商品价目表相核对D.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销售数量,与当月开出发运单销售数量相比较【D】
7.12.如果审计人员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售业务入账的行为,则应执行最有效的交易实质性测试程序是A.复核主营业务收入总账、明细账以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大额或异常项目B.将发运凭证与存货永续记录中的发运分录核对C.将发运凭证与相关的销售发票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及应收账款中的分录进行核对D.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

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D】
8.1.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审计的基础是A.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B.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C.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D.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A】
8.2.请购单一般应该是A.一式两联B.一式三联C.一式四联D.一式一联【B】
8.3.乔戈是一家汽车配件进口商的采购人员。他有一个亲戚在经营汽车配件的零售业务。乔戈在每次采购的时候,总会多采购一些,然后采用货到付款的形式通知供货方将这部分多采购的零配件发给他的亲戚。这样他的亲戚就能够以较为便宜的批发价进货。请问,乔戈所在的公司在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了漏洞。A.内部的采购计划B.对于付款的控制C.永续盘存制D.发出采购订单【D】
8.4.订购单一般应该是A.一式五联B.一式三联C.一式四联D.一式两联【A】
8.5.验收单是支持资产或费用以及与采购有关的负债的认定的重要凭证。A.存在或发生B.完整性C.权利与义务D.计价与分摊【A】
8.6.入库单一般应该是A.一式三联B.一式两联C.一式五联D.一式一联【A】
8.7.不考虑买卖双方在收发货物上可能存在的时间差等因素,卖方对账单与买方期末应付账款余额相比A.一致B.大于C.小于D.不确定【A】
8.8.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授权批准制度B.账簿记录制度C.预算制度D.处置制度【C】
8.9.考虑到采购与付款循环测试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往往对这一循环采用A.属性抽样审计方法B.随机抽样审计方法C.系统抽样审计方法D.分层抽样审计方法【A】
8.10.应付账款函证最好采用A.否定形式B.肯定形式C.一般不函证D.肯定或否定形式【B】
8.11.注册会计师函证期末应付账款的余额或许是不必要的,因为A.函证同截止测试重复B.报表日应付账款余额在审计完成前或许不曾付讫C.可以和被审计单位的法律顾问联系,以提示供货方因未收到货款而采取的一切法律行动D.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D】
8.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需说明未偿还原因的应收账款账龄为超过A.1年B.2年C.3年D.5年【C】
8.13.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一种A.流动负债B.长期负债C.流动资产D.长期资产【C】
8.14.注册会汁师实地观察重要的固定资产时,应重点观察A.固定资产计提折旧B.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C.本期新增加的固定资产D.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C】
8.15.从下列哪项内容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得出折旧费用计提不足的结论A.固定资产投保价值大大超过账面价值B.折旧全部提尽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C.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增幅偏大D.使用届满而报废的固定资产一再发生超额损失【D】

9.1.生产计划部门如决定授权生产,即签发预先编号的A.请购单B.购货单C.生产任务通知单D.领料单【C】
9.2.提出采购要求的部门一般是A.购货部门B.仓储部门C.生产部门D.销货部门【B】
9.3.一般来说,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较强,则实质性程序A.可以简化B.加以扩大C.保持不变D.由注册会计师随意选择【A】
9.4.注册会计师通过存货的实地监盘对有关认定作出评价的机会有A.一次B.两次C.三次D.大于三次【A】
9.5.注册会计师观察存货盘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漏盘某些重要的存货项目B.鉴定存货质量C.了解盘点指示是否得到贯彻执行D.获得存货是否实际存在的证据【D】
9.6.在确定存货监盘程序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以实施实质性程序为主B.对由少数项目构成的存货,以实施实质性程序为主C.对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以实施控制测试为主D.在大多数审计业务中,以控制测试为主的审计方式更加有效【C】
9.7.在被审计单位对存货实地盘点时,注册会计师应当A.指挥盘点工作的进行B.作为盘点小组成员进行盘点C.根据观察情况进行适当抽点D.收集盘点单,编制盘点表【C】
9.8.监盘程序主要是A.对存货的结存数量予以确认B.能保证被审单位对存货拥有所有权C.能对该存货的价值提供审计证据D.能保证存货项目余额的真实性【A】
9.9.为了验证存货的永续盘存制是否健全有效,审计人员可以将存货记录和进行核对。A.请购单B.验收报告C.采购订单D.购货发票【B】
9.10.存货跌价准备审计的难点是A.计提的必要性B.计提的方法是否合理C.计提的标准是否合理D.计提的恰当性【D】
9.11.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不包括A.记录是否完整B.计提是否合理C.计算是否正确D.披露是否恰当【B】
9.12.注册会计师对S公司的存货进行计价测试。在了解到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价值差异较大的特点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存货采用的方法是A.系统抽样B.随机抽样C.判断抽样D.分层抽样【D】
10.1.我国公司发行股票多采用哪种发行方式A.公募B.私募C.全额承购包销D.余额承购包销【A】
10.2.检查股东是否已按合同、协议、章程约定时间缴付出资额,其出资是否经注册会计师审验.与之对应的内部控制目标是A.列报B.计价与分摊C.权利与义务D.完整性【C】
10.3.盘点证券投资资产与下列哪项内部控制目标相关A.存在与发生B.完整性C.权利与义务D.列报【C】
10.4.检查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是否按有关规定摊销,对应的内部控制目标是A.完整性B.计

价与分摊C.列报D.存在与发生【B】
10.5.所有者权益不包括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朱分配利润D.本年利润【D】
10.6.下列不属于资产减值准备内容的是A.坏账准备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D.累计折旧【D】
10.7.注册会汁师审计B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可以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应当是A.B公司的律师B.金融监管机构C.B公司存过款的所有银行D.B公司的主要股东【C】
11.1.货币资金的审计范围不包括A.企业有关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B.证实货币资金收入与支出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C.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D.测试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D】
11.2.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的目的在于A.省略控制测试,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B.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审计范围C.确定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该依赖内部控制D.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C】
11.3.注册会计师测试现金余额的起点是A.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B.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C.检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D.抽查大额现金收支事项【A】
11.4.既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又是现金实质性程序中重要步骤的是A.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B.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C.抽查大额现金收支事项D.检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B】
11.5.验证库存现金是否相符,除审阅现金明细账和收付凭证外,还应对库存现金进行A.抽查B.盘点C.试算D.观察【B】
11.6.下列关于盘点库存现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盘点的时间和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B.现金盘点时必须有出纳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参加C.注册会计师应负责监督盘点D.若库存现金的盘点数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不符,则说明被审计单位现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D】
11.7.既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同时也可获得银行存款余额真实性、完整性的有关证据的是A.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B.函证银行存款余额C.实施分析性程序D.抽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A】
11.8.企业银行存款账目无误扩但与开户银行发来的对账单核对不上,其审查判断是否正常,使用的具体方法是A.复核银行存款总账B.复核银行存款日记账C.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核对总账与日记账【C】
11.9.在审查、验证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时应追查截止日仍未兑现的大额支票和其他已签发以上的未兑现支票。A.一个月B.十五天C.三个月D.半

年【A】
11.10.注册会计师可通过会计年度结束日后内的银行对账单,验证在途存款和未兑现支票的真实性。A.10天B.15天C.1个月D.5天【A】
11.11.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真实性、准确性,最常用的方法是A.对各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函证B.编制银行存款内部控制流程图C.评价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D.审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业务【A】
11.12.下列关于银行存款函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函证可用于发现企业未登记的银行借款B.通过函证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存在C.通过函证可以了解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D.企业存款账户已结清的银行不应发函证【D】
11.13.验证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收付截止日期是为了A.确保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B.确保被审计单位所有收款均已人账C.确保被审计单位所有已开出支票均已入账D.确保属于本期和属于下一会计期间的收支业务恰当计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D】
11.14.盘点库存现金时,通常实施A.定期检查B.突击检查C.通知检查D.不定期检查【B】
11.15.以下关于银行存款实质性测试程序不正确的提法有A.年末银行存款的余额为零,也有可能需要函证B.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向银行函证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直接、可靠的证据C.银行询证函既可以用来查证银行存款,也可以查证银行借款D.函证程序可以取代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核【D】
12.1.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直接报送A.被审计单位B.委托人C.被审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D.注册会计师协会【B】
12.2.下列关于审计报告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审计报告就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B.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特定利益相关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C.简式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公布目的,具有标准审计报告的特点D.详式审计报告又称详细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公布目的【C】
12.3.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A.审计业务的委托人B.政府审计局C.会计师事务所D.税务机关【A】
12.4.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报告日期时,应考虑的因素的是A.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已经完成B.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调整或拒绝作出调整C.管理层已经正式签署财务报表D.是否已经到了4月31日【D】
12.5.在审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注册会计师有A.1名B.2名C.3名D.无要求【B】
12.6.强调事项段位于审计报告的A.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后B.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后C.审计意见段后D.审计意见段前【C】

12.7.拒绝表示意见与保留意见的区别在于被审计单位A.拒绝进行调整的金额的大小B.不符合一贯性原则的严重程度C.所负会计责任的严重程度D.限制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的大小【D】
12.8.注册会计师在--情况下,将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A.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客户的限制B.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可能影响到对财务报表整体的理解C.注册会计师没有执行足够的审计程序来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D.存在影响被审汁单位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B】
12.9.无法表示意见仅适用于A.审计范围受限但不影响审计报告类型B.被审计单位存在持续经营方面问题C.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D.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发生分歧【C】
12.10.下列有关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哪种情况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A.拒绝提供应付账款明细表B.拒绝提供管理当局声明书C.拒绝就长期投资进行函证D.拒绝就存货进行实地监盘【A】

二、多项选择题
1.1.审计的专职机构主要包括A.国家审计机关B.国家审计部门C.单位内部审计机构D.社会审计组织E.国外审计协会【ABCD】
1.2.审计依据主要包括A.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B.会计制度C.企业会计准则D.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E.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ABCDE】
1.3.审计的目标就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A.独立性B.客观性C.公允性D.合法性E.效益性【C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审计确立阶段的表现的是A.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B.“上计”制度的建立C.“上计”制度日趋完善D.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E.越来越重视审计的职能作用【ACD】
1.5.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设置和隶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属于议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B.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C.属于政府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D.属于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E.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ACE】
1.6.国际上常采用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有A.隶属于董事会B.隶属于监事会C.隶属于总经理D.隶属于财会部门E.隶属于财务总监【ABCD】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恢复B.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C.1995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D.1996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E.2006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ABCE】
1.8.国外社会审计经过阶段为A.详细审计阶段B.资

产负债表审计阶段C.会计报表审计阶段D.现代审计阶段E.以上均正确【ABCDE】
1.9.“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是指A.布亚瑞格会计师事务所B.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C.安永会计师事务所D.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E.德勒会计师事务所【BCDE】
1.10.现代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有A.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地发展壮大B.开始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C.审计技术不断完善D.风险导向审计法得到推广E.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中已被广泛采用【ABCDE】
1.11.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E.财务报表附注【ABCDE】
1.12.按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将审计分为A.事前审计B.事中审计C.事后审计D.定期审计E.不定期审计【ABC】
1.13.事前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预测审计B.材料耗额审计C.决策方案审计D.目标审计E.计划预算审计【ACDE】
1.14.审计人员进行会计记录的核对,主要包括A.账证核对B.账账核对C.账实核对D.账表核对E.账票核对【ABCD】
1.15.下列有关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审计都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B.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C.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在地位和实现方式上和其他两种审计有很大的区别D.经济效益审计具有监督职能E.以上说法都正确【BC】
1.16.审计按照主体分类,可分为A.政府审计B.事前审计C.内部审计D.社会审计E.事后审计【ACD】
1.17.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社会审计组织可以承接的业务有A.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C.承办会计服务业务D.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E.对未来赢利能力的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的业务【ABCD】
2.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具体要求包括A.独立B.专业胜任能力C.收费与佣金D.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E.保密【ABCDE】
2.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独立B.客观C.公正D.友善E.职业谨慎【ABC】
2.3.公正的含义包括A.公开B.公平交易C.诚实D.真实E.以上均正确【BCD】
2.4.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其他责任”的是A.不得有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B.不得采用强迫、欺诈、利诱等方式招揽业务C.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D.不得以向他人支付佣金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E.不得限制竞争者承接相同类型的业务【ABCD】
2.5.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的技术准则包括A.企业审计准则B.企业财务管理准则C.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D.企业会计准则E.与执业相关的其他

法律、法规和规章【CDE】
2.6.下列各项中,属于降低经济利益威胁的措施有A.在该人员成为鉴证小组成员之前将直接的经济利益处置B.在该人员成为鉴证小组成员之前将间接的经济利益全部处置C.将其中的足够数量处置D.使剩余利益不再重大E.将该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业务【ABCDE】
2.7.以下贷款中,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危胁的是A.房屋抵押贷款B.银行透支C.汽车贷款C.信用卡D.以上均正确【ABCDE】
2.8.需要考虑独立性的特殊情形包括A.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B.最近曾在鉴证客户中工作C.作为鉴证客户的经理或董事D.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的长期联系E.向鉴证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ABCDE】
2.9.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能力提供专业服务的某特定部分,可寻求建议对象包括A.其他注册会计师B.律师C.工程师D.评估师E.精算师【ABCDE】
2.10.对专家的监督和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要求这些人员初步了解和学习会计领域相关知识B.要求这些人员阅读适当的道德规范C.要求这些人员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提供书面确认D.在出现潜在冲突时提供咨询E.要求这些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BCD】
2.11.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的宣传应该符合的条件的是A.具有高品位B.维护了职业尊严C.其目的是向公众或有关部门告知事实D.告知没有采取错误、误导或欺骗的方式E.避免经常重复或不恰当地突出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姓名【ABCDE】
2.12.宣传的形式包括A.名录B.书籍文章C.演讲、广播和电视D.培训课程、研讨会E.寻求业务合作【ABCDE】
2.13.注册会计师在名片上可印有A.姓名B.专业资格C.社会职务D.专家称谓E.所获荣誉【AB】
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上市公司同时提供编制财务报表和审计服务B.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C.我国目前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家上市公司提供资产评估和审计服务D.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其向鉴证客户提供的非鉴证服务与鉴证服务是否相容作出评价E.以上均正确【ABD】
2.15.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接受年报审计业务时,如果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下列关系,需要回避的是A.注册会计师的妻子持有委托单位1000股股票B.注册会计师五年前是委托单位的总账会计C.注册会计师的表姐是委托单位的仓库保管员D.会计师事务所曾给委托单位提供一笔二百万借款,至今未还E.注册会计师是委托单位的常年会计顾问【ADE】
3.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体系包括A.执业准则B.质量控制准则C.职业道德准则D.职业后续教育准则E.职

业方法准则【ABCD】
3.2.审计准则主要包括A.国家审计准则B.政府审计准则C.内部审计准则D.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E.社会审计准则【BCD】
3.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严格规定的项目包括A.最低学历B.业务素质C.业务能力D.工作操守E.执业态度【BCDE】
3.4.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建设主要经历的阶段有A.制定执业规则阶段B.建立准则体系阶段C.完善与提高阶段D.计划与设计阶段E.实施与评价阶段【ABC】
3.5.鉴证业务的基本原则、态度和规范的执行体现在鉴证业务的A.定义、目标和要素B.业务承接C.三方关系D.鉴证对象、标准、证据E.鉴证报告【ABCDE】
3.6.审计准则涉及A.审计业务的一般原则与责任B.风险评估与应对C.审计证据D.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E.审计结论与报告【ABCDE】
3.7.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原则与责任的准则的是A.《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B.《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C.《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D.《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E.《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AD】
3.8.下列选项中,属于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准则是A.《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B.《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C.《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D.《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E.《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ABCDE】
3.9.鉴证业务要素包括A.三方关系B.鉴证对象C.标准D.证据E.鉴证报告【ABCDE】
3.10.鉴证业务要素中的标准具备的特征包括A.相关性B.完整性C.可靠性D.可达到性E.客观性【ABC】
3.11.鉴证对象可以是A.财务报表B.非财务业绩C.物理特征D.安全系统E.道德行为【ABCDE】
3.12.审阅业务的特点包括A.针对历史财务信息B.使用的程序是有限的C.得出的结论是有限保证的D.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式的E.提出结论的方式是消极式的【ABCE】
3.13.鉴证业务按其目标可分为A.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B.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C.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D.直接报告业务E.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AB】
3.14.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包括A.财务报表审计B.财务报表审阅C.盈利预测审核D.验资E.以上均正确【ABC】
3.15.按照提供的保证程度和提出结论的对象可将鉴证业务

分为A.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B.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C.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D.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E.其他鉴证业务【ABE】
3.16.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控制制度要素的是A.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B.职业道德规范C.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D.人力资源与业务执行E.业务工作底稿及监控【ABCDE】
3.17.会计师事务所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途径包括A.职业教育B.职业发展C.培训D.实务工作经验E.由经验更丰富的员工提供辅导【ABCDE】
3.18.业务执行内容包括A.指导、监督与复核B.咨询C.意见分歧D.项目质量控制复核E.客户关系的终止【ABCD】
3.19.项目负责人对业务的监督包括A.追踪业务进程B.确保项目组所有成员了解工作目标C.识别执行业务中需咨询的事项D.考虑项目组各成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E.解决执行业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ACDE】
3.20.在确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避免A.复核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挑选B.复核人员在复核期间以其他方式参与该业务C.复核人员代替项目组进行决策D.项目负责人向复核人员咨询E.复核人员为公司内部职员【ABC】
3.21.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是A.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B.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C.注册会计师违约行为D.注册会计师的过失行为E.注册会计师的欺诈行为【CDE】
3.22.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有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A和CE.B和C【ABC】
3.2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进程的是A.无责阶段B.有责阶段C.法律责任的爆发阶段D.全责阶段E.纵深发展阶段【ACE】
3.2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专门规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所负法律责任条款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E.《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ABCDE】
4.1.审计目标包括A.审计总目标B.审计具体目标C.审计一般目标D.审计项目目标E.审计原则性目标【AB】
4.2.账户余额的“计价和分摊”认定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A.金额是恰当的B.计价是恰当的C.分摊调整是恰当的D.分类是恰当的E.列报是恰当的【ABC】
4.3.权利和义务的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A.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利B.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利C.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义务D.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义务E.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确实存在【AD】
4.4.下列各项属于与列报相关的认定有A.发生及权利

和义务B.分类和可理解性C.完整性D.所有权E.获利能力【ABC】
4.5.下列关于财务报表认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存在”的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B.“完整性”的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C.“权利和义务”的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构成要素有关D.“计价或分摊”的认定只与损益表构成要素有关E.“权利和义务”的认定仅针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ABDE】
4.6.在接受业务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A.业务约定事项B.审计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C.预期使用者的需求D.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E.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ABCDE】
4.7.接受业务委托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A.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可审性B.决定是否考虑接受委托C.商定业务约定条款D.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E.确定重要性水平【ABCD】
4.8.下列属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工作的有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B.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C.实施控制测试D.确定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E.实施实质性程序【ABD】
4.9.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有A.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B.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C.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D.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E.评价所有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ABCDE】
4.10.下列选项中,关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审计人员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B.审计业务约定书可以是口头合约C.审计业务约定书只能由双方的法定代表人签订D.审计业务约定书加盖审计机构的印章E.审计业务约定书要写明委托目的【BC】
4.11.注册会计师可以与被审计单位签订长期审计业务约定书,但若出现下列哪些情况,应当考虑重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A.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B.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或所有权结构近期发生变动C.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D.法律法规的规定E.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发生变化【ABCDE】
4.12.理解审计重要性这一概念时应注意的问题有A.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B.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C.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D.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E.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ABCDE】
4.13.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B.明确审计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