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记忆方法:“八个一”)

3、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筹建新中国)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内容:

①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1、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由来)P3:开国大典的图

2、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28 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1921=28年)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十世班禅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证明!(①唐朝、②元朝、③清朝)、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1年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与中

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对外巩固新生政权)

一.背景: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侵略朝鲜

2.美国侵略军的所作所为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二.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原因(抗美援朝):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援。

四.概况:

1.时间:1950.10~1953.7

2.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3.总司令:彭德怀

4.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5.经过:志愿军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6.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7.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双方的胜利告终。

五.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

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

六.影响(意义):

(1)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2)保卫了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3)巩固了中朝间的友谊。

七、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国际主义和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热情、乐观、决心、勇敢……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第3课土地改革(对内巩固新生政权)

一、背景: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广大新解放区农民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二、土地改革的原因: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三、概况:1、时间:1950-1952年底

2、地点:新解放区

3、法律依据: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质仍是一种土地的私有制)

4、具体措施:对地主;对富农(教材P12、13)

5、本次土地改革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6、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四、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五、作用(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

答:(1)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2)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3)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也叫“一五”计划

1、“一五”计划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一五”计划原因: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一五”计划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一五”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特点),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一五”成就:(1)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中国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工业基地形成: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西北工业基地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注意将其与《共同纲领》及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区分。)

3、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及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53年~1957年底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第5课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时间:1953年—1956年底

二、方式:1、对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概况:1、农业:1955 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到1956 年,90%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6 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四、农业改造的原因: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分散经济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五、意义: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

六、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七、缺点:在三大改造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53年至1956年进行农业合作化改造

1954年至1956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1966年)

一、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2、中共八大召开背景:

①(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②(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

3、主要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结果: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5、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时间:1958年

2、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评价:①反映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的愿望;

②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三、探索失误:

在1958年总路线的错误指导下发动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在工业和农业上存在的问题是: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

3、失误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4、启示和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四、探索时期(1956-1966年)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模范人物

1、成就:(1)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党的好战士”雷锋。

★模范人物的精神品质: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

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

义”的总路线

1959年~1961

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左倾错误的继续

一、原因:①对党内、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

③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④根本原因:“左”的错误没有及时彻底纠正,使其不断发展而导致。

二、“文化大革命”目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三、文革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四、概况:

1、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2、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

3、文革中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遭迫害致死,这也是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4、“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5、1976年的“四五运动”(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六、危害:①政治上长期全国动乱;②经济上生产大幅下降;③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④民主和法制成为空谈,遭到严重破坏。

七、启示和教训: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③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对阶级斗争做科学分析,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文革”时的口号和事件:“红卫兵运动”、“造反有理”、“废除高考”、“上山下乡”、“要文斗,不要武斗”等。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

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

错误的斗争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时间:1978年

2、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

②中共中央提出“两个凡是”方针,阻碍纠错(直接原因)。

3、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错误,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4、结果: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意义: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背景:

①“文革”十年积累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左”的错误

②“文革”结束,社会趋于安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

人民的思想。

3、地点:北京

4、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第二代领导集体)

5、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地位)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相似处:都具有转折意义;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民主建设——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例: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意义:调动了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他们精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2、法制建设——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例: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意和195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共同纲领”区别),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本科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

中国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1977年10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

宪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

第9课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推进到城市)

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3、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特点、方式: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仍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5、作用(意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四次变革和调整:

分别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在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1、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①、②使企业活力增强,③使职工积极性提高。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二、对外开放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近现代开放区别:近代国家无主权的被迫开放,现代主权国家的主动开放。

3、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一)过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了海南省)(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2、开放沿海14个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开放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在内地省份设立一些开放城市(长沙属于内地)

(二)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

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

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

1985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中共“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中共“十三大”(1987年):主要内容:①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四、四项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五、南巡讲话(1992年)——“1992年在南海边写下了美丽的诗篇”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2、主要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七、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的三次巨变:辛亥革命(孙中山)——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本课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

大会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域,建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全国现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原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联系,在近代以来的共御外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同时,这也是新政权巩固的需要。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一)成就:①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②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④模范人物典型——“援藏好干部”孔繁森。

(二)战略:西部大开发(新时期下)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

★港澳问题属于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1981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一个国家;两制:两种制度)

4、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一国两制”构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先后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两次成功实践

1、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被英国占领)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3、港、澳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港澳成功回归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的期盼。

5、港、澳回归的启示: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6、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

1、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武力)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内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1993年两会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20多年来,两岸人员的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6、两岸频繁交往的影响: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利于国家统一。

7、两岸频繁交往的条件:

①实现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迫

②两岸有共同的血源、文化、血浓于水,密不可分

③中国国力和地位的提高

④一国两制得到国际认可,正确的对台政策

⑤港澳回归提供成功范例

⑥《反国家分裂法》提供法律保证

⑦台湾政策松动,调整“三不”,海基会成立,与海协会交流

⑧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用史实论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卫温出访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清朝,郑成功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清朝时,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甲午战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大陆与台湾再度分离。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国防建设)

一、中国海军

1、建国前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建国初期:相继建立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3、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中国空军

1、1949年9月,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空军取得辉煌战绩。(战斗英雄:蒋道平)

3、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中国有了自己制造的飞机。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三、导弹部队(又名“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的发展

1、建立时间:1966年

2、担负主要任务:核反击

3、意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中国人民军队: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世纪50年代)

一、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我国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者:周恩来

2、过程: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准则。

三、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尼万隆

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周恩来在会上提出的方针:“求同存异”

5、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6、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从美国来讲:陷于越战泥潭中的美国需要与中国合作;

从中国来讲:我国需要解决与北方前苏联的对抗问题。(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二)过程:

1、“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在公报中称“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来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两国之间增强了联系,扩大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对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四、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1、时间:2001年

2、地点:上海

3、特点: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另: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

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二)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

【导弹】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点火发射,在预定的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载人航天】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最新:2013年6月11日,载人飞船“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1、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3、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三、863计划(1986年3月)

1、由来: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

2、倡导者: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

3、内容: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及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以后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海洋高技术”)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

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实现

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邓小平于1983年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4、成果: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文学的繁荣

1、1956年,我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代表小说:《青春之歌》、《茶馆》、《红岩》、《宝葫芦的秘密》

二、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运动事业

1、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

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运动普遍开展起来。

2、竞技体育的成就

(1)新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

(2)第23 届奥运会(1984年):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3)1981-1985年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

(4)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亚运会

(5)2001年7月13日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雅典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32枚金牌,居世界第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得51枚金牌,居世界第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获得38枚金牌,居世界第二。)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知道衣食住行变化的表现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就业制度:改革开放后,“铁饭碗”“包分配”被打破,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进行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历史年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

1949——1952(三年经济恢复)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邱少云、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拔地界碑,分田地)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3——195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民入社、生产合作社、赎买、公私合营)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轧钢厂、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三条公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颁布)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56——1966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十年

1956年,中共八大(刘少奇报告,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炉炼钢、亩产万斤、公共食堂、人民

公社)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1976,文革十年(关键词:大字报、批斗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刘少奇被迫害、毛泽东语录、红卫兵、上山下乡、知青、林副主席、江青)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四月---四五运动;九月---毛泽东逝世,“文革”结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两个凡是、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

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2年,中共十二大

1984年,十四个开放城市

1985年,三个经济开放区,国有企业改革

1987年,中共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香港回归;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