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对比

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对比

新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对比

注:红色字体为新增

序号旧规则新规则说明

1.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3.对认证人员的要求

4.初次认证程序

5.监督审核程序

6.再认证程序

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认证证书要求

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11.受理组织的申诉

12.认证记录的管理

13.其他

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4.初次认证程序

5.监督审核程序

6.再认证程序

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认证证书要求

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11.受理组织的申诉

12.认证记录的管理

13.其他

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描述性变化

2.1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

3. 1.1本规则用于规范认证机构对申请认

证和获证的各类组织按照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

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活动。1.1本规则用于规范依据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中国境

内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描述性变化

4. 1.2本规则旨在结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

法规及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和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强化认证机构对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认证机构对

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

描述性变化

认证过程的管理和责任。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5. 1.3本规则是对认证机构从事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活动的基本要求,认证机构从事

该项认证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则。1.3本规则是认证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认

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相关机构在该项认

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无变化

6.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描述性变化

7.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无变化

8. 2.2建立可满足GB/T 27021《合格评定管

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的内部管理体

系,以使从事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符

合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规定。2.2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

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要求细化

9. 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

现受理、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

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

现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

认证决定等工作环节相互分开,符合认证

公正性要求。

取消了“受理”

10. 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

证明其从事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力符

合要求。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

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内部

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

要求》。

描述性变化

11. 2.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

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

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原4.6.7 12.3对认证人员的要求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13. 3.1认证人员应当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

认证人员注册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员注册资格。3.1认证审核员应当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

的认证人员注册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员注册资格。

明确为审核员需取得资质,缩小了人员范

围。

14. 3.2认证人员应当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

律法规,对认证活动及作出的认证审核报

告和认证结论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3.2认证人员应当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对认证审核活动及相关认证审核记

录和认证审核报告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

新增“认证审核记录”,不再明确“认证结

论”

责任。律责任。

15.4初次认证程序4初次认证程序

16. 4.1受理认证申请 4.1受理认证申请

17. 4.1.1认证机构应向申请认证的组织(以

下简称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

认可的情况。

(2)本机构的授予、保持、扩大、更新、

缩小、暂停或撤销认证及其证书等环节的

制度规定。

(3)认证证书样式。

(4)对认证决定的申诉程序。

(5)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名称、业务

范围、地址等。4.1.1认证机构应向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

下信息:

(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认

可的情况。

(2)本规则的完整内容。

(3)认证证书样式。

(4)对认证过程的申投诉规定。

有较大变化

明确公开“本规则的完整内容”。

取消了“机构的授予、保持、扩大、更新、

缩小、暂停或撤销认证及其证书等环节的

制度、分支机构信息”

18. 4.1.2认证机构应当要求申请组织提交

以下资料:

(1)认证申请书,包括申请组织的生产

经营或服务活动等情况的说明。

(2)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包括:企业

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

登记证书、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党政机

关设立文件等)的复印件。若质量管理体

系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所的法律

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时)。

(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复印件。(经复

印件提供者签章(签字)认可其与原件一

致)

(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

律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4.1.2认证机构应当要求申请组织至少提

交以下资料:

(1)认证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申请认证

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范围及活动情况

的说明。

(2)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若质

量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

所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

时)。

(3)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律

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

有较大变化

1、证照取消了“经复印件提供者签章(签

字)认可其与原件一致”;要求审核员签字

2、取消了“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或服

务的质量标准清单”。

3、取消了提供“质量管理体系已有效运行

3个月以上的证明材料”。但“质量管理体

系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的要求没变化。

需要一阶段核实。

强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经复印件提供者签章(签字)认可其与原件一致) (5)多场所活动、活动分包情况。(6)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必要的程序文件。

(7)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清单。

(8)质量管理体系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的证明材料。

(9)其他与认证审核有关的必要文件。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

(4)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 (适用时)。

19. 4.1.3认证申请的审查确认

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提交的申请资料

进行审查,并确认:

(1)申请资料齐全。

(2)申请组织从事的活动符合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3)申请组织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建立了

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删除

20. 4.1.4根据申请组织申请的认证范围、生

产经营场所、员工人数、完成审核所需时

间和其他影响认证活动的因素,综合确定

是否有能力受理认证申请。4.1.3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提交的申请

资料进行评审,根据申请认证的活动范围

及场所、员工人数、完成审核所需时间和

其他影响认证活动的因素,综合确定是否

有能力受理认证申请。

对被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在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被列入“严

重违法企业名单”的申请组织,认证机构

不应受理其认证申请。

直接明确“对被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

顿或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被列

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申请组织,认

证机构不应受理其认证申请。”

原规则要求认证机构审查“申请组织从事

的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1. 4.1.5对符合4.1.3、4.1.4要求的,认

证机构可决定受理认证申请;对不符合上4.1.4对符合4.1.2、4.1.3要求的,认证

机构可决定受理认证申请;对不符合上述

内容无变化

述要求的,认证机构应通知申请组织补充和完善,或者不受理认证申请。要求的,认证机构应通知申请组织补充和完善,或者不受理认证申请。

22. 4.1.6认证机构应完整保存认证申请的

审查确认工作记录。

删除

23. 4.1.7签订认证合同

在实施认证审核前,认证机构应与申请组

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合

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申请组织获得认证后持续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2)申请组织对遵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

法规,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

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

料和信息的承诺。

(3)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以下

情况时,应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

①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

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监管部门认

定不符合法定要求。

③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事故。

④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

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

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强制性认证或其他

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

管理者代表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

场所变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

变更;质量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

更等。

⑤出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

要情况。4.1.5签订认证合同

在实施认证审核前,认证机构应与申请组

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合

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申请组织获得认证后持续有效运行质

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2)申请组织对遵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

规,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

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

信息的承诺。

(3)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以下情

况时,应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

①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

②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被质量

或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不合格。

③发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事故。

④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

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

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强制性认证或其他

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

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质量

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

⑤出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

情况。

(4)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正确使用认

基本没变化

(4)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正确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擅自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

(5)拟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范围。

(6)在认证审核及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各次监督审核中,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7)认证服务的费用、付费方式及违约条款。证证书、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5)拟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范围。

(6)在认证审核实施过程及认证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7)认证服务的费用、付费方式及违约条款。

24. 4.2制定审核计划 4.2审核策划

25. 4.2.1审核时间 4.2.1审核时间

26. 4.2.1.1为确保认证审核的完整有效,认

证机构应以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时间为

基础,根据申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

活动范围、特性、技术复杂程度、质量安

全风险程度、认证要求和员工人数等情

况,核算并拟定完成审核工作需要的时

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少审核时间,

但减少的时间不得超过附录A所规定的

审核时间的 30%。4.2.1.1为确保认证审核的完整有效,认

证机构应以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时间为基

础,根据申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

动范围、特性、技术复杂程度、质量安全

风险程度、认证要求和体系覆盖范围内的

有效人数等情况,核算并拟定完成审核工

作需要的时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少

审核时间,但减少的时间不得超过附录A

所规定的审核时间的 30%。

明确为“有效人数”

27. 4.2.1.2整个审核时间中,现场审核时间

不应少于80%。4.2.1.2 整个审核时间中,现场审核时间

不应少于总审核时间的80%。

明确为“总审核时间的80%”

28. 4.2.2审核组 4.2.2审核组

29. 4.2.2.1认证机构应当根据质量管理体

系覆盖的活动的专业技术领域选择具备

相关能力的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组成审核

组。审核组中的审核员应承担审核责任。4.2.2.1认证机构应当根据质量管理体系

覆盖的活动的专业技术领域选择具备相关

能力的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必要时可以选

择技术专家参加审核组。审核组中的审核

新增“任务”

员承担审核任务和责任。

30. 4.2.2.2技术专家主要负责提供认证审

核的技术支持,不作为审核员实施审核,

不计入审核时间,其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

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4.2.2.2技术专家主要负责提供认证审核

的技术支持,不作为审核员实施审核,不

计入审核时间,其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

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

无变化

31. 4.2.2.3审核组可以有实习审核员,其要

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参与审核,不计入审核

时间,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

审核员承担责任。4.2.2.3审核组可以有实习审核员,其要

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参与审核,不计入审核

时间,不单独出具记录等审核文件,其在

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

担责任。

要求进一步明确

32. 4.2.3审核计划 4.2.3审核计划

33. 4.2.3.1认证机构应制定书面的审核计

划交审核组实施。审核计划至少包括以下

内容: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过程、

审核涉及的部门和场所、审核时间、审核

组成员(其中:审核员应标明注册证书号

及专业代码;技术专家应标明专业代码、

技术职称或职务,如果在职应注明其服务

的单位)。4.2.3.1认证机构应为每次审核制定书面

的审核计划(第一阶段审核不要求正式的

审核计划)。审核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审核范围,现场审

核的日期和场所,现场审核持续时间,审

核组成员(其中:审核员应标明认证人员

注册号;技术专家应标明专业代码、工作单

位及专业技术职称)。

不再明确审核计划由认证机构制定后交审

核组实施。和解释一致

不再要求审核员标注“专业代码”

审核计划增加“审核准则”

要求技术专家标明工作单位。不特指“在

职应注明”

34. 4.2.3.2通常情况下,初次认证审核、监

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应在申请组织申请

认证的范围涉及到的各个场所现场进行。

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包含在多个场所进行

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且这些场所都处于该

申请组织授权和控制下,认证机构可以在

审核中对这些场所进行抽样,但应制定合

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对各场所质量管理

体系的正确审核。如果不同场所的活动存

在根本不同、或不同场所存在可能对质量

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性因素,则不能4.2.3.2 如果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包括

在多个场所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且这

些场所都处于申请组织授权和控制下,认

证机构可以在审核中对这些场所进行抽

样,但应根据相关要求实施抽样以确保对

所抽样本进行的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包含

的所有场所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同场所的

活动存在明显差异、或不同场所间存在可

能对质量管理有显著影响的区域性因素,

则不能采用抽样审核的方法,应当逐一到

各现场进行审核。

基本没变化

采用抽样审核的方法,应当逐一到各现场进行审核。

35. 4.2.3.3为使现场审核活动能够观察到

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情况,现场审核应安

排在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

动正常运行时进行。4.2.3.3为使现场审核活动能够观察到产

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情况,现场审核应安排

在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正

常运行时进行。

没变化

36. 4.2.3.4在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组应将

书面审核计划交申请组织确认。遇特殊情

况临时变更计划时,应及时将变更情况书

面通知受审核的申请组织,并协商一致。4.2.3.4在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组应将

审核计划交申请组织确认,遇特殊情况临

时变更计划时,应及时将变更情况通知申

请组织,并协商一致。

不再强调书面计划

37. 4.3实施审核 4.3实施审核

38. 4.3.1审核组应当全员完成审核计划的

全部工作。除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外,审

核过程中不得更换审核计划确定的审核

员(技术专家和实习审核员除外)。4.3.1审核组应当按照审核计划的安排完

成审核工作。除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外,

审核过程中不得更换审核计划确定的审核

员。

强调按计划完成审核工作

39. 4.3.2审核组应当会同申请组织按照程

序顺序召开首、末次会议。审核组应当提

供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参会人员应签到。4.3.2审核组应当会同申请组织按照程序

顺序召开首、末次会议,申请组织的最高

管理者及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职能部门

负责人员应该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应签到,

审核组应当保留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申

请组织要求时,审核组成员应向申请组织

出示身份证明文件。

新增:

1、申请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及与质量管理体

系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应该参加会

议。

2、申请组织要求时,审核组成员应向申请

组织出示身份证明文件。

40. 4.3.3审核过程及环节 4.3.3审核过程及环节

41. 4.3.3.1初次认证审核,分为第一、二阶

段实施审核。4.3.3.1初次认证审核,分为第一、二阶

段实施审核。

无变化

42. 4.3.3.2第一阶段审核应至少覆盖以下

内容:

(1)结合现场情况,确认申请组织实际

情况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描述的一致性,

特别是体系文件中描述的产品或服务、部4.3.3.2第一阶段审核应至少覆盖以下内

容:

(1)结合现场情况,确认申请组织实际情

况与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描述的一致

性,特别是体系成文信息中描述的产品和

核实“职责与权限”,不再是“负责人”

门设置和负责人、生产或服务过程等是否与申请组织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2)结合现场情况,审核申请组织有关人员理解和实施GB/T 19001/ISO 9001标准要求的情况,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已有效运行并且超过3个月。

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现场实际、相关体系运行尚未超过3个月或者无法证明超过3个月的,应当及时终止审核。(3)确认申请组织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申请组织的员工人数、活动过程和场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情况。

(4)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活动的特点识别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并结合其他因素,科学确定重要审核点。

(5)与申请组织讨论确定第二阶段审核安排。服务、部门设置和职责与权限、生产或服

务过程等是否与申请组织的实际情况相一

致。

(2)结合现场情况,审核申请组织理解和

实施GB/T 19001/ISO 9001标准要求的情

况,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实

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认质量管理

体系是否已运行并且超过3个月。

(3)确认申请组织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覆

盖的活动内容和范围、体系覆盖范围内有

效人数、过程和场所,遵守适用的法律法

规及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4)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和服务的

特点识别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的关键点,并结合其他因素,科学确定重

要审核点。

(5)与申请组织讨论确定第二阶段审核安

排。对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不符合现场

实际、相关体系运行尚未超过3个月或者

无法证明超过3个月的,以及其他不具备

二阶段审核条件的,不应实施二阶段审核。

明确为“有效人数”

43. 4.3.3.3在下列情况,第一阶段审核可以

不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

(1)申请组织已获本认证机构颁发的其

他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已对申请组织质量4.3.3.3在下列情况,第一阶段审核可以

不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但应记录未在现

场进行的原因:

(1)申请组织已获本认证机构颁发的其他

有效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已对申请组织质

要求“不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但应记录

未在现场进行的原因:”

管理体系有充分了解。

(2)认证机构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的技术特征明显、过程简单,通过对其提交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3)申请组织获得过其他经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对其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

除以上情况之外,第一阶段审核应在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现场进行。量管理体系有充分了解。

(2)认证机构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的技术特征明显、过程简单,通过对其提交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3)申请组织获得了其他经认可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对其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

除以上情况之外,第一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方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现场进行。

44. 4.3.3.4审核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情况

形成书面文件告知申请组织。对在第二阶

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项的重要

关键点,要及时提醒申请组织特别关注。4.3.3.4审核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情况形

成书面文件告知申请组织。对在第二阶段

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项的重要关键

点,要及时提醒申请组织特别关注。

无变化

45. 4.3.3.5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

应安排适宜的间隔时间,使申请组织有充

分的时间解决第一阶段中发现的问题。

删除

46. 4.3.3.6第二阶段审核应当在申请组织

现场进行。重点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

GB/T 19001/ISO 9001标准要求和有效运

行情况,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

(1)在第一阶段审核中识别的重要审核

点的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记录的完整

性和有效性。

(2)为实现总质量目标而建立的各层级

质量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可测量并

且可实现。

(3)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和活动

的管理及控制情况。4.3.3.5第二阶段审核应当在申请组织现

场进行。重点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

GB/T 19001/ISO9001标准要求和有效运行

情况,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

(1)在第一阶段审核中识别的重要审核点

的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2)为实现质量方针而在相关职能、层次

和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具体适用、可

测量并得到沟通、监视。

(3)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和活动的

管理及控制情况。

明确“对于审核发现的真实性存疑的证据

应予以记录并在做出审核结论及认证决定

时予以考虑。”

(4)申请组织实际工作记录是否真实。

(5)申请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有效。(4)申请组织实际工作记录是否真实。对于审核发现的真实性存疑的证据应予以记录并在做出审核结论及认证决定时予以考虑。

(5)申请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有效。

47. 4.3.4发生以下情况时,审核组应终止审

核,并向认证机构报告。

(1)申请组织对审核活动不予配合,审

核活动无法进行。

(2)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缺

陷,不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

要求。

(3)发现申请组织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

题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4)其他导致审核程序无法完成的情况。4.3.4发生以下情况时,审核组应向认证

机构报告,经认证机构同意后终止审核。

(1)受审核方对审核活动不予配合,审核

活动无法进行。

(2)受审核方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有重大

不一致。

(3)其他导致审核程序无法完成的情况。

先报告后终止

新增“(2)受审核方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

有重大不一致。”

删除“(2)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重

大缺陷,不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

准的要求。(3)发现申请组织存在重大质

量安全问题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其内容调整为不批准认证的条件(4.6.5)。

48. 4.4审核报告 4.4审核报告

49. 4.4.1审核组应对审核活动形成书面审

核报告,由审核组组长签字。审核报告应

准确、简明和清晰地描述审核活动的主要

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组织的名称和地址。

(2)审核的申请组织活动范围和场所。

(3)审核组组长、审核组成员及其个人

注册信息。

(4)审核活动的实施日期和地点。4.4.1审核组应对审核活动形成书面审核

报告,由审核组组长签字。审核报告应准

确、简明和清晰地描述审核活动的主要内

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组织的名称和地址。

(2)申请组织活动范围和场所。

(3)审核的类型、准则和目的。

(4)审核组组长、审核组成员及其个人注

册信息。

(5)审核活动的实施日期和地点,包括固

新增“(3)审核的类型、准则和目的。”

新增“包括固定现场和临时现场;对偏离

(5)叙述从4.3条列明的程序及各项要求的审核工作情况,其中:对 4.3.3.6条的各项审核要求应逐项就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进行详细描述;对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应同时叙述测量方法。

(6)识别出的不符合项。不符合项的表述,应基于客观证据和审核依据,用写实的方法准确、具体、清晰描述,易于被申请组织理解。不得用概念化的、不确定的、含糊的语言表述不符合项。

(7)审核组对是否通过认证的意见建议。定现场和临时现场;对偏离审核计划情况

的说明,包括对审核风险及影响审核结论

的不确定性的客观陈述。

(6)叙述从4.3条列明的程序及各项要求

的审核工作情况,其中:对4.3.3.5条的

各项审核要求应逐项描述或引用审核证

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对质量目标和

过程及质量绩效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7)识别出的不符合项。

(8)审核组对是否通过认证的意见建议。

审核计划情况的说明,包括对审核风险及

影响审核结论的不确定性的客观陈述。”

调整为“或引用”

50. 4.4.2审核报告应随附必要的用于证明

相关事实的证据或记录,包括文字或照片

摄像等音像资料。4.4.2认证机构应保留用于证实审核报告

中相关信息的证据。

不强调审核报告随附。

51. 4.4.3认证机构应将审核报告提交申请

组织,并保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4.4.3认证机构应在作出认证决定后30个

工作日内将审核报告提交申请组织,并保

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

明确“作出认证决定后30个工作日内”

52. 4.4.4对终止审核的项目,审核组应将已

开展的工作情况形成报告,认证机构应将

此报告及终止审核的原因提交给申请组

织,并保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4.4.4对终止审核的项目,审核组应将已

开展的工作情况形成报告,认证机构应将

此报告及终止审核的原因提交给申请组

织,并保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

无变化

53. 4.5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

果的验证4.5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

的验证

无变化

54. 4.5.1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认证机

构应要求申请组织分析原因,并要求申请4.5.1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认证机

构应要求申请组织分析原因,并提出纠正

针对严重不符合提出要求

组织在规定期限内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纠正措施。对于严重不符合,应要求申

请组织在最多不超过6个月期限内采取纠

正和纠正措施。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所

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

进行验证。如果未能在第二阶段结束后6

个月内验证对严重不符合实施的纠正和纠

正措施,则应按4.6.5条处理,或者按照

4.3.3.5条重新实施第二阶段审核。

55. 4.5.2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所采取的

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

验证。

调整到4.5.1 56. 4.6认证决定 4.6认证决定

57. 4.6.1认证机构应该在对审核报告、不符

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进行综

合评价基础上,作出认证决定。4.6.1认证机构应该在对审核报告、不符

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进行综合

评价基础上,作出认证决定。

无变化

58. 4.6.2审核组成员不得参与对审核项目

的认证决定。4.6.2认证决定人员应为认证机构管理控

制下的人员,审核组成员不得参与对审核

项目的认证决定。

明确认证决定人员的要求。与CC01一致

59. 4.6.3认证机构在作出认证决定前应确

认如下情形:

(1)审核报告符合本规则第4.4条要求,

能够满足作出认证决定所需要的信息。

(2)反映以下问题的不符合项,认证机

构已评审、接受并验证了纠正和纠正措施

及其结果的有效性。

①未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②制定的质量目标不可测量、或测量方法4.6.3认证机构在作出认证决定前应确认如下情形:

(1)审核报告符合本规则第4.4条要求,审核组提供的审核报告及其他信息能够满足作出认证决定所需要的信息。

(2)反映以下问题的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已评审、接受并验证了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①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缺陷,实现质量目标有重大疑问。

②制定的质量目标不可测量、或测量方法

不明确。

③对实现质量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的监视和测量未有效运行,或者对这些关键点的报告或评审记录不完整或无效。

④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缺陷,实现质量目标有重大疑问。(3)认证机构对其他不符合项已评审,并接受了申请组织计划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不明确。

③对实现质量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

的监视和测量未有效运行,或者对这些关

键点的报告或评审记录不完整或无效。

④其他严重不符合项。

(3)认证机构对其他一般不符合项已评

审,并接受了申请组织计划采取的纠正和

纠正措施。

强调是“严重不符合项”

60. 4.6.4在满足4.6.3条要求的基础上,认

证机构有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申请组织

满足下列要求的,评定该申请组织符合认

证要求,向其颁发认证证书。

(1)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

要求且运行有效。

(2)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

关法律法规要求。

(3)申请组织按照认证合同规定履行了

相关义务。4.6.4在满足4.6.3条要求的基础上,认

证机构有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申请组织满

足下列要求的,评定该申请组织符合认证

要求,向其颁发认证证书。

(1)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

求且运行有效。

(2)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

(3)申请组织按照认证合同规定履行了相

关义务。

无变化

61. 4.6.5申请组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评

定该申请组织不符合认证要求,以书面形

式告知申请组织并说明其未通过认证的

原因。

4.6.5申请组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或者存

在以下情况的,评定该申请组织不符合认

证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组织并说明

其未通过认证的原因。

(1)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缺陷,

不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要求。

(2)发现受审核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或有其他与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关严重违法

违规行为。

将原4.3.4终止审核的条件“(2)申请组

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缺陷,不符合

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要求。(3)

发现申请组织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或有

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调整为不批准认

证的条件。

62. 4.6.6认证机构在颁发认证证书后,应当 4.6.6认证机构在颁发认证证书后,应当无变化

在30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相关信息报送国家认监委。

国家认监委在其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22275120.html,)开设专栏向社会公开各认证机构上报的认证证书等信息。在30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的要求将认证结果相关信息报送国家认监委。

63. 4.6.7认证机构不得将申请组织是否获

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

人员的薪酬挂钩。调整到2.5

2.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64.5监督审核程序5监督审核程序

65. 5.1认证机构应对持有其颁发的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组织(以下称获证组

织)进行有效跟踪,监督获证组织通过认

证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要求。5.1认证机构应对持有其颁发的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证书的组织(以下称获证组织)

进行有效跟踪,监督获证组织持续运行质

量管理体系并符合认证要求。

基本无变化

66. 5.2为确保达到5.1条要求,认证机构应

根据获证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风险

程度或其他特性,确定对获证组织的监督

审核的频次。5.2为确保达到5.1条要求,认证机构应

根据获证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程

度或其他特性,确定对获证组织的监督审

核的频次。

无变化

67. 5.2.1作为最低要求,在初次认证的第二

阶段审核后至少12个月内应进行一次监

督审核。此后,每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

不超过12个月。5.2.1作为最低要求,初次认证后的第一

次监督审核应在认证证书签发日起12个

月内进行。此后,监督审核应至少每个日

历年(应进行再认证的年份除外)进行一

次,且两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

15个月。

明确第一次监督时间和第二次监督的时间

要求

CC01是“9.1.3.3 监督审核应至少每个日

历年(应进行再认证的年份除外)进行一

次。初次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应在认

证决定日期起12个月内进行。”

68. 5.2.2在达到监督审核期限而有证据表

明获证组织暂不具备实施监督审核的条

件时,可以适当延长监督审核期限,但最

长间隔不能超过15个月。

表述位置调整,部分要求纳入5.2.1

69. 5.2.3超过期限而未能实施监督审核的,

应按7.2或7.3条处理。5.2.2超过期限而未能实施监督审核的,

应按7.2或7.3条处理。

无变化

70. 5.2.3获证企业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国家监

督抽查中被查出不合格时,自国家质检总

局发出通报起30日内,认证机构应对该企

业实施监督审核。

新增

71. 5.3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不少于按4.2.1

条计算审核时间人日数的30%。5.3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不少于按 4.2.1

条计算审核时间人日数的1/3。

人日数要求变化。

72. 5.4监督审核的审核组,应符合4.2.2条

和4.3.1条的要求。5.4监督审核的审核组,应符合4.2.2条

和4.3.1条的要求。

无变化

73. 5.5监督审核应在获证组织现场进行,且

应满足第4.2.3.3条确定的条件。由于产

品生产的季节性原因,在每次监督审核时

难以覆盖所有产品的,在认证证书有效期

内的监督审核需覆盖认证范围内的所有

产品。5.5监督审核应在获证组织现场进行,且

应满足第4.2.3.3条确定的条件。由于市

场、季节性等原因,在每次监督审核时难

以覆盖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在认证证书有

效期内的监督审核需覆盖认证范围内的

所有产品和服务。

基本无变化

74. 5.6监督审核时至少应审核以下内容:

(1)上次审核以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

活动及运行体系的资源是否有变更。

(2)按4.3.3.2条要求已识别的重要关

键点是否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正常

和有效运行。

(3)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采取

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是否继续有效。

(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律

法规规定的,是否持续符合相关规定。

(5)总质量目标及各层级质量目标是否

实现。目标没有实现的,获证组织在内部

管理评审时是否及时调查并采取了改进5.6监督审核时至少应审核以下内容:

(1)上次审核以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

动及影响体系的重要变更及运行体系的资

源是否有变更。

(2)按 4.3.3.2(4)条要求已识别的重

要关键点是否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正

常和有效运行。

(3)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采取的

纠正和纠正措施是否继续有效。

(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律法

规规定的,是否持续符合相关规定。

(5)质量目标及质量绩效是否达到质量管

理体系确定值。如果没有达到,获证组织

是否运行内审机制识别了原因、是否运行

基本无变化

措施。

(6)获证组织对认证标志的使用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规范和有效。

(8)是否及时接受和处理投诉。

(9)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或投诉的问题,及时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持续改进。管理评审机制确定并实施了改进措施。(6)获证组织对认证标志的使用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是否符合《认证认可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

(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规范和有效。

(8)是否及时接受和处理投诉。

(9)针对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或投诉,及时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75. 5.7在监督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认证

机构应要求获证组织分析原因,规定时限

要求获证组织完成纠正和纠正措施并提供

纠正和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证据。

认证机构应采用适宜的方式及时验证

获证组织对不符合项进行处置的效果。

新增

76. 5.7监督审核的审核报告,应按5.6条列

明的审核要求逐项描述审核证据、审核发

现和审核结论。审核组应提出是否继续保

持认证证书的意见建议。5.8 监督审核的审核报告,应按5.6条列明的审核要求逐项描述或引用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

77. 5.8认证机构根据监督审核报告及其他

相关信息,作出继续保持或暂停、撤销认

证证书的决定。5.9 认证机构根据监督审核报告及其他相

关信息,作出继续保持或暂停、撤销认证

证书的决定。

无变化

78.6再认证程序6再认证程序

79. 6.1认证证书期满前,若获证组织申请继

续持有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应当实施再认

证审核决定是否延续认证证书。6.1认证证书期满前,若获证组织申请继

续持有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应当实施再认

证审核,并决定是否延续认证证书。

无变化

80. 6.2认证机构应按4.2.2条要求组成审核

组。按照4.2.3条要求并结合历次监督审

核情况,制定再认证计划并交审核组实

施。审核组按照要求开展再认证审核。6.2认证机构应按4.2.2条和4.3.1条要

求组成审核组。按照4.2.3条要求并结合

历次监督审核情况,制定再认证审核计划

交审核组实施。

人日数要求变化。

在质量管理体系及获证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无重大变更时,再认证审核可省略第一阶段审核,但审核时间应不少于按4.2.1条计算人日数的70%。

在质量管理体系及获证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无重大变更时,再认证审核可省略第一阶段审核,但审核时间应不少于按4.2.1条计算人日数的2/3。

81. 6.3对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

按4.5条要求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进

行验证,验证应在原证书有效期满前完

成。6.3对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严重不符合

项,认证机构应规定时限要求获证组织实

施纠正与纠正措施,并在原认证证书到期

前完成对纠正与纠正措施的验证。

针对严重不符合

82. 6.4认证机构参照4.6条要求作出再认证

决定。获证组织继续满足认证要求并履行

认证合同义务的,向其换发认证证书。6.4认证机构按照4.6条要求作出再认证

决定。获证组织继续满足认证要求并履行

认证合同义务的,向其换发认证证书。

无变化

83. 6.5如果在当前认证证书的终止日期前完

成了再认证活动并决定换发证证书,新认

证证书的终止日期可以基于当前认证证书

的终止日期。新认证证书上的颁证日期应

不早于再认证决定日期。

如果在当前认证证书终止日期前,认证

机构未能完成再认证审核或对严重不符合

项实施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未能进行验证,

则不应予以再认证,也不应延长原认证证

书的有效期。

在当前认证证书到期后,如果认证机构

能够在6个月内完成未尽的再认证活动,

则可以恢复认证,否则应至少进行一次第

二阶段审核才能恢复认证。认证证书的生

效日期应不早于再认证决定日期,终止日

期应基于上一个认证周期。

新增,与CC01一致84.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5.7.1认证机构应制定暂停、撤销认证证书

或缩小认证范围的规定,并形成文件化的7.1认证机构应制定暂停、撤销认证证书或缩小认证范围的规定和文件化的管理制

管理制度。度,规定和管理制度应满足本规则相关要

求。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暂停和撤销处

理应符合其管理制度,不得随意暂停或撤

销认证证书。

86.7.2暂停证书7.2暂停证书

87.7.2.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

机构应在调查核实后的5个工作日内暂

停其认证证书。

(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或严重不满足认

证要求,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要求的。

(2)不承担、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

和义务的。

(3)被有关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的。

(4)被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发现体系运行

存在问题,需要暂停证书的。

(5)持有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

强制性认证证书等过期失效,重新提交的

申请已被受理但尚未换证的。

(6)主动请求暂停的。

(7)其他应当暂停认证证书的。7.2.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

机构应在调查核实后的5个工作日内暂停

其认证证书。

(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或严重不满足认证

要求,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要

求的。

(2)不承担、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和

义务的。

(3)被有关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的。

(4)持有的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有关的行

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

等过期失效,重新提交的申请已被受理但

尚未换证的。

(5)主动请求暂停的。

(6)其他应当暂停认证证书的。

删除“(4)被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发现体系

运行存在问题,需要暂停证书的。”

88.7.2.2认证证书暂停期不得超过6个月。

但属于7.2.1第(5)项情形的暂停期可

至相关单位作出许可决定之日。7.2.2认证证书暂停期不得超过6个月。

但属于7.2.1第(4)项情形的暂停期可至

相关单位作出许可决定之日。

无变化

89.7.2.3认证机构暂停认证证书的信息,应

明确暂停的起始日期和暂停期限,并声明

在暂停期间获证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使

用认证证书、认证标识或引用认证信息。7.2.3认证机构应以适当方式公开暂停认

证证书的信息,明确暂停的起始日期和暂

停期限,并声明在暂停期间获证组织不得

以任何方式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识或引

明确暂停信息的公开要求

用认证信息。

90.7.3撤销证书7.3撤销证书

91.7.3.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

机构应在获得相关信息并调查核实后5

个工作日内撤销其认证证书。

(1)被注销或撤销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

(2)拒绝配合认证监管部门实施的监督

检查,或者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提供

了虚假材料或信息的。

(3)出现重大的产品或服务等质量安全

事故,经执法监管部门确认是获证组织违

规造成的。

(4)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5)暂停认证证书的期限已满但导致暂

停的问题未得到解决或纠正的(包括持有

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

证书等已经过期失效但申请未获批准)。

(6)没有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或者已不具

备运行条件的。

(7)不按相关规定正确引用和宣传获得

的认证信息,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或者

认证机构已要求其纠正但超过6个月仍

未纠正的。

(8)其他应当撤销认证证书的。7.3.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

机构应在获得相关信息并调查核实后5个

工作日内撤销其认证证书。

(1)被注销或撤销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

(2)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质

量信用严重失信企业名单

(3)拒绝配合认证监管部门实施的监督检

查,或者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提供了

虚假材料或信息的。

(4)拒绝接受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

(5)出现重大的产品和服务等质量安全事

故,经执法监管部门确认是获证组织违规

造成的。

(6)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7)暂停认证证书的期限已满但导致暂停

的问题未得到解决或纠正的(包括持有的

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有关的行政许可证

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已经过

期失效但申请未获批准)。

(8)没有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或者已不具备

运行条件的。

(9)不按相关规定正确引用和宣传获得的

认证信息,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或者认

证机构已要求其纠正但超过2个月仍未纠

正的。

(10)其他应当撤销认证证书的。

新增“(2)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列入质量信用严重失信企业名单”

新增“拒绝接受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的。”

时间调整为“2个月”

92.7.3.2撤销认证证书后,认证机构应及时

收回撤销的认证证书。若无法收回,认证7.3.2撤销认证证书后,认证机构应及时

收回撤销的认证证书。若无法收回,认证

无变化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策划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山东省荣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二、计划编制的体系文件清单 三、体系要素及质量活动展开表 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划安排 五、保密承诺及其它 3 2020年4月19日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方案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1.系统优化 研究体系的方法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核心是整体优化。组织在建立、保持和改进质量体系的各个过程,包括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协调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接口,都必须树立总体优化的思想,力争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杜绝质量管理与其它专项管理脱节、文件规定和实际动作不符的现象。 2.强调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将质量管理的重点从管理结果向管理过程转移,不是等出不合格品、出现顾客投诉才去采取措施,而是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要遵循质量管理原则,使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服务、管理人员及各个过程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3.全面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 建立有效识别顾客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机制,并将这些需求完全体现在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产品供应商评价、顾客需求分析中,向顾客提供周到、放心、增值的产品。 4.质量与效益统一 建立既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能保护公司利益的质量体系,即在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使质量最佳,以及 4 2020年4月19日

对质量加以控制的有价值的管理资源,而不是制订大量的不切实际的文件或建立无真实价值的记录。 5.立足现状,持续改进 由于组织在实施ISO9001:标准之前,还不同程度的受到现有机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管理上还没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的轨道。因此,在现阶段,应按标准要求,完成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修订,并对现有产品完成对其作业文件和记录的修订,今后,根据产品范围的扩大,逐步增订相应的作业文件和相应记录。 二、计划编制的体系文件清单 5 2020年4月19日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全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全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百科名片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简称"ISO9001"。ISO9001:2008标准是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IS O9001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 目录[隐藏] 简介 特点 优点 内涵 策划设计 文件编制 试运行 审核评审 简介 特点

优点 内涵 策划设计 1. 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2. 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3. 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4. 现状调查和分析 5. 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文件编制 试运行 审核评审 [编辑本段] 简介 目前,2008 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国际标准计划于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年底发布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ISO9001:2008标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认证证书;为贯彻实施ISO9001:2008标准的需要,帮助企业进行国际标准转换工作特举办此次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按照IS O9001:2008新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标准的组织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 特点 (一)它代表现代企业或政府机构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 (二)它是深入细致的质量文件的基础。

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案

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案 ——ISO9001:2008 认证 二零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公司简介 (3) 第二章公司业绩 (7) 第三章认证服务范围 (9) 第四章认证工作流程 (16) 第五章收费规则 (17) 第六章附件:管理体系认证价格暂行规定 (19)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公司简介 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UCS)大事记 三、专业能力 ?中心领导人为ISO9001 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在中国质量认证界享有较高声誉 ?客户覆盖70%以上的行业,颁证数量排名全国第 ?拥有100 多名专职审核员和800 多名兼职审核员和技术专家,保 证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认证服务

第二章公司业绩 一、部分物业公司三体系(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获证名录

第三章认证服务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审核依据标准: 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的特点: 第一、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第二、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以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为基础,并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第三、采用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质量管理规范化; 第四、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意义和重要性: 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完善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表明组织已具备: 1、组织已具备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必要条件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顾客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2、可以持续改进组织的业绩,提高组织效益,增强顾客满意。 3、表明组织质量管理已与国际标准接轨,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相关条件,并有效地增强了组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审核依据标准: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 什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1、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整理质量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把所收集起来的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将性质相同、生产条件相同的数据归为一组,使之系统化,便于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具体因素。2、排列图排列图也叫巴雷特图、主次因素分析图和ABC法。它是用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长方形和一条折线组成。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时间等);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频数大小自左至右排列;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因素频数的大小;折线由表示各因素的累计频率的点连接而成。3、因果图因果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产品(工程、工作)质量的各因素(原因)之间的关系,即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工作图。它又称因果分析图、树枝图或鱼刺图。4、直方图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和质量散布图。它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分成若干间隔相等的组,以组距为底边,以落入各组的频数为高所构成的矩形图。直方图是用来整理质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用以判断和预测生产过程中质量好坏的一种常用工具。5、管理图管理图,又称控制图。它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带有管理界限的图。它有分析用管理图和控制用管理图两类。前者专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且用来分析产生异常波的原因;后者专用于控制工序的质量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工艺过程的失调现象。6、散布图散布图,又称相关图。它是在处理计量数据时,分析、判断、研究两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明确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7、调查表调查表,又称检查表、统计分析表,它是为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设计多种多样的调查表。

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体系推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自身发展建设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总经理提出的“全面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要求,结合企业日常工作和行政效能建设,决定在公司内部全面导入“三和一”管理体系。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做最受尊敬的企业为宗旨,以不断进取,跨越发展为统领,按照“观念求变,管理求严。技术求新,质量求精,谋划求深,服务求诚”的原则,进一步提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和其他方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利用8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公司各部门全面导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14001-2004环境管理体 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组织、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总体原则 公司导入体系管理工作要本着“整体筹划、全面实施,科学规范、标准管理,求真务实、注重效能”的原则和“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要求,建立起符合ISO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有效识别、管理和控制。

(一整体筹划、全面实施。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现有的管理体系,依照体系标准的要求,前瞻性考虑并全局筹划,科学、合理地确立方针和目标,形成一整套适宜有效的工作流程和与此有关的体系文件,做到指标科学明晰、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行。 (二科学规范、标准管理。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科学的规范性工作,应将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融于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整合部门工作职责,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工作流程,形成完整的工作标准和制度、科学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规范、持续改进,实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标准化。 (三求真务实、注重效能。公司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实践性工作,导入工作要立足于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按照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模式要求,“写所策划的,做所写的,记所做的,查所记的,改所错的”,不断强化部门绩效考核,使体系运行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四、工作范围 按照市公司的统一安排,确定人事行政部、供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设备部等6个部门和生产车间导入体系管理。 五、具体步骤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导入体系管理按照以下6个阶段18个步骤具体实施。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18日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正式版)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4.初次认证程序 5.监督审核程序 6.再认证程序 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认证证书要求 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11.受理组织的申诉 12.认证记录的管理 13.其他 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1适用范围 1.1本规则用于规范依据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中国境内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认证机构对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1.3本规则是认证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相关机构在该项认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2.2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工作环节相互分开,符合认证公正性要求。 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3.1认证审核员应当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证人员注册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资格。 3.2认证人员应当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认证审核活动及相关认证审核记录和认证审核报告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初次认证程序 4.1受理认证申请 4.1.1认证机构应向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认可的情况。 (2)本规则的完整内容。 (3)认证证书样式。 (4)对认证过程的申投诉规定。 4.1.2认证机构应当要求申请组织至少提交以下资料: (1)认证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申请认证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范围及活动情况的说明。 (2)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所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时)。 (3)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律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 (4)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适用时)。

质量体系认证的好处

一、单位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什么好处 (1)可以预防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发生,提高单位信誉程序; (2)一次把工作做好,以最少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 (3)可以减少临时救急的情况,有利于把管理者从日常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多考虑单位的发展前景; (4)可以系统化管理,将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经验纳入到一套文件化的质量系之中,用于培训员工,规范员工的工作程序,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5)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防止相同的错误重复发生; (6)为使员工一次就做好工作提供了手段; (7)能够方便快捷地向顾客提供用来证实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客观证据; (8)为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者、顾客代表和发生法律诉讼时的律师提供事实证据; (9)可以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改进工作和产品质量的机会。 二、单位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什么好处 (1)为了获得认证,企业必须请经认可机构认可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对其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开展工作,有利于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 (2)更容易得到市场和顾客的认同; (3)可以在公开媒体上宣传其认证资格,有利于提高市场形象; (4)由于认证审核的目的是检查质量体系是否具备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当于顾客对单位的考察; (5)获证企业将能够在项目招标中获得某种优势; (6)可以理直气壮地提供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承诺,从而为其带来更多的顾客,扩大其市场份额; (7)获证企业必需接受来自认证机构的定期监督,以验证其质量体系持续满足标准的要求,并得到了不断的改进。这种来自认证机构的定期监督对获证企业的质量体系的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技巧]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技巧]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16 字体: [大中小] A 质量认证的主要类型 ISO出版的《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将国际上通用的认证型式归纳为以下八种: 第一种:型式试验。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试验,来检验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这种认证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只能证明现在的产品符合标准,不能保证今后的产品符合标准。 第二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这是一种带监督措施的型式检验。监督的办法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三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与第二种认证型式的区别在于,以工厂样品随机检验或成品库抽样检验代替市场样品的核查试验。 第四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是第二、三两种认证制的综 合。从产品样品核查试验来看,样品来自市场和工厂两个方面,因而要求更加严格。 第五种:型式检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这一型式的认证,既对产品作型式试验,又对与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供方的质量体系对其生产设备、材料采购、检验方法等能否进行恰当的控制,能否使产品始终符合技术规范。第五种型式试验的认证通过后,可证实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供方,确能控制其生产活动,确能在标上合格标志前明确鉴别出不合格产品,将它们从合格产品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纠正。 第六种:评定供方的质量体系。这一认证型式已逐渐被国际上所接受。ISO导则48 《供方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评定和注册导则》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作评定的依据是ISO9000标准系列,但对供方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的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认证机构只给予与该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注册登记,发给注册号和注册证书,表明该体系是根据ISO9000标准系列中某一个质量保证模式作过评定,取得注册的权力。 第七种:批量试验。这是依据统计抽样试验的方法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试验的认证。其目的在于帮 助买方判断该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这一认证型式,只有在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后方能有效地执行。一般说来,这种型式的认证较少被采用。 第八种:全数试验。对认证产品作百分之百的试验后发给认证证书,允许产品使用合格标志。在某些国家只有极少数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进行全数试验。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买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沛,消费者处在了交易的有利趋势上,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角度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谋求发展,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以此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赢得市场。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都着眼于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达到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质量管理这门科学应运而生,在各个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对全体职工分层次地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创造了一些通俗易懂、便于群众参与的管理方法,包括由他们归纳、整理的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使全面质量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关键字:质量管理;工具;供应链;提高;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产品得到了极大丰富,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其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质量已成为竞争的焦点,要提高质量,我们就不得不运用管理管理中的新老十四种工具。这十四种工具既能单独使用,又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的不同要求混合使用,特别是新的七种工具的使用更能帮助企业进行群体作业和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供其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竞争力,赢得了市场。了解它们发展的历史,学习对它们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其运用到质量管理中,进一步改进质量。 二、新老七种工具诞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编制指南

CNAS技术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编制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序 认证及其认可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技术性方法,因其对质量、环境、安全及能力等方面控制措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贸易、消费、健康、信息和社会责任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已使之成为了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托。我国政府、行业和社会对合格评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认同,提升了认证认可工作的技术权威性和社会价值,同时也给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即提高认证认可工作质量、增强认证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此确保认证认可结果的公信力。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一贯重视认证认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实现认证认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着发挥行业优势、共同开发和资讯共享的原则,围绕规范认证工作质量,提高认证有效性这一主旨,CNAS组织开发了旨在为认证工作提供实用帮助的系列技术报告。 这些技术报告体现了与认证及其审核有关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反映了认可机构和认证机构对有关认可规范和相关标准的一致理解和认识。这些技术报告旨在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提供指导。然而,这些技术报告不拟作为对有关认可规范及其相关要求的释义,它们仅从操作层面上就实施方法给出指导性建议,所提供的示例并非唯一可选的方法,仅供说明或参考之用。这些技术报告可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借鉴之用,也可为认可机构的评审提供参考。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编制指南》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的编制提供指南。使用者可在确定其报告的结构、格式和描述方法方面有灵活性。 本技术报告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CNAS和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纪振双、穆瑾、宫晓秋、刘晓红、薛兵、刘立新、闫振刚。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解析

质量管理的办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传统的检查、测试、统计抽样和6σ。另外,业界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表、散点图、排列图和控制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相互关系图、亲和图、树状图、矩阵图、优先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和活动网络图称为“新七种工具”。 传统工具: 1 检查 指对工作产品进行检视来判断是否符合预期标准。检查的结果含有度量值,检查常常也叫做评审、审计、走查。 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一次检查通常针对产品的一个相对小的部分。发现的任何异常都要记录到文档中,并提交。 2 测试 是用来确认一个项目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需求说明书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示例: 在项目质量监控过程中,在完成每个模块编码工作之后就要做的必要测试,称为单元测试。 3 统计抽样 从感兴趣的群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 统计抽样(适当的抽样调查可降低质量控制成本)、趋势分析、缺陷修复审查等。 4 6σ 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评测方法,驱动组织内各个层次开展持续改进,包括:单位产品缺陷(DPU);每百万次运作所存在的缺陷(DPMO);组建项目团队,提供积极培训;注重支持团队活动的倡导者;培训具有高素质的过程改进专家;确保在持续改进过程初期确定合理的测评标准;委派有资历的过程专家指导项目团队工作。 6σ管理(每一百万个机会里面有3.4个瑕疵) 老七种工具: 1 因果图(鱼刺图) 定义:石川图、鱼骨图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脑力激荡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又叫因果分析图、鱼刺图或石川图;该图的“鱼头”代表质量问题,每个“鱼刺”代表了一个可能的差错原因或检验点。 因果图(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或鱼刺图)直观地反映了影响项目的各种潜在原因或结果及其构成因素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SPC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软件产品测试计划书(通用)

XXXX分析软件产品测试计划书

目录 软件产品测试计划书 (1) 目录 (2) 1引言 (3) 1.1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名词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任务及要求 (4) 2.1文档测试内容与要求 (4) 2.2应用系统测试内容与要求 (4) 3测试方案 (5) 3.1测试环境 (5) 3.2测试组织 (5) 3.3测试时间安排 (6) 3.4测试流程要求 (6) 3.5测试方案及用例 (6) 4测试进度 (9) 5系统风险、优先级 (10) 6问题严重度描述 (10) 7与测试相关的任务 (11) 7.1制定测试计划 (11) 7.2设计测试 (11) 7.3实施测试 (11) 7.4记录缺陷,分析缺陷 (11)

1引言 1.1目的 本文是为了测试XXXX分析软件而编制,编制目的在于为此系统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提供指南;确定测试的内容和范围,为以后评价XXXX分析软件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依据《XXXX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同时,本文也是编制《测试用例》、《测试问题报告》的依据。 1.2项目背景 1.3名词定义 文档中的缩略语和术语有: 1.4参考资料 1、下表列出了制定测试计划时所使用的文档: 2、测试提交文档:

2测试任务及要求 2.1文档测试内容与要求 2.1.1文档测试内容 《XXXX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1.2文档测试要求 1文档的完整性:主要是测试文档内容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从总体上把握文档的质量。例如用户手册应该包括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 2描述与软件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主要测试软件文档与软件实际的一致程度。例如用户手册基本完整后,我们还要注意用户手册与实际功能描述是否一致。因为文档往往跟不上软件版本的更新速度。 3易理解性:主要是检查文档对关键、重要的操作有无图文说明,文字、图表是否易于理解。对于关键、重要的操作仅仅只有文字说明肯定是不够的,应该附有图表使说明更为直观和明了。 4文档中提供操作的实例:这项检查内容主要针对用户手册。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提供的应用实例是否丰富,提供的实例描述是否详细。只有简单的图文说明,而无实例的用户手册看起来就像是软件界面的简单拷贝,对于用户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帮助。 5印刷与包装质量:主要是检查软件文档的商品化程度。有些用户手册是简单打印、装订而成,过于粗糙,不易于用户保存。优秀的文档例如用户手册和技术白皮书,应提供商品化包装,并且印刷精美。 2.2应用系统测试内容与要求 2.2.1系统测试内容 下面主要针对XXXX分析软件的功能测试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评测体系,各测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新七大手法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QC 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 新七大手法:关系图、系统图法、KJ 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 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 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 、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 个月或3 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 即频数) ;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 、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 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 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 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大中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06-06-16 字体: [ 小] A 质量认证的主要类型 ISO出版的《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将国际上通用的认证型式归纳为以下八种:第一种:型式试验。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试验,来检验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这种认证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只能证明现在的产品符合标准,不能保证今后的产品符合标准。第二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这是一种带监督措施的型式检验。监督的办法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第三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与第二种认证型式的区别在于,以工厂样品随机检验或成品库抽样检验代替市场样品的核查试验。第四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是第二、三两种认证制的综合。从产品样品核查试验来看,样品来自市场和工厂两个方面,因而要求更加严格。第五种:型式检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这一型式的认证,既对产品作型式试验,又对与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供方的质量体系对其生产设备、材料采购、检验方法等能否进行恰当的控制,能否使产品始终符合技术规范。第五种型式试验的认证通过后,可证实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供方,确能控制其生产活动,确能在标上合格标志前明确鉴别出不合格产品,将它们从合格产品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纠正。第六种:评定供方的质量体系。这一认证型式已逐渐被国际上所接受。ISO导则48 《供

方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评定和注册导则》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作评定的依据是ISO9000标准系列,但对供方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的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认证机构只给予与该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注册登记,发给注册号和注册证书,表明该体系是根据ISO9000标准系列中某一个质量保证模式作过评定,取得注册的权力。第七种:批量试验。这是依据统计抽样试验的方法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试验的认证。其目的在于帮 助买方判断该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这一认证型式,只有在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后方能有效地执行。一般说来,这种型式的认证较少被采用。第八种:全数试验。对认证产品作百分之百的试验后发给认证证书,允许产品使用合格标志。在某些国家只有极少数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进行全数试验。以上八种认证型式中,第六种是质量体系认证,第五种认证型式是最复杂、最全面的产品认证型式。这两种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也是ISO向各国推荐的认证制,ISO和IEC联合发布的所有有关认证工作的国际指南,都是以这两种认证制为基础的。但是,上述八种类型的质量认证制度所提供的信任程度都是相对的,即使是比较完善的质量认证制度也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很难做到对全部出厂的产品由认证机构逐个地检验其是否符合标准。然而,一个比较完善而又普遍可行的认证制度可以保证产品实在最佳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使买主买到不合格品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B 质量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认证的异同由于质量体系认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们的实质了解不深,甚至有些人将其与产品质量认证混为一谈,因此,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

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

所谓全面质量治理常用七种工具,确实是在开展全面质量治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操纵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有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新七大手法要紧应用在中高层治理上,而旧七手法要紧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治理体系比较严谨和治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QC旧七大手法: 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不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新七大手法: 关系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因此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 系统地收集资料、积存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确实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阻碍产品质量要紧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立即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差不多依据。 3、进行计算,即依照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即依照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简介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简述 (旧)质量管理七工具(新)质量管理七工具 直方图是用来分析数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 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关联图用于将关系纷繁复杂的因素按原因-结 果或目的-手段等目的有逻辑地连接起来的一 种图形方法。 流程图是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 来的一种图示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描述现有过 程,亦可用来设计一个新过程。 亲和图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法产生的 观点、想法等语言资料,按它们之间的亲近关系 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方法。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 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 树图也叫系统图,它可以系统地将某一主题分解 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主题与要素、要素与要 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 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 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水平对比法是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 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有助于 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它是一项有系统的、 持续性的评估过程。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 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 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分析因素间相互关系 及其强弱的图形。它由对应事项、事项中的 具体元素和对应元素交点处表示相关关系的 符号构成。 因果图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 将众多的原因分类、分层的图形。 雷达图用于描绘现有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 的大小程度。 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 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 一种示图工具。 头脑风暴法也称集思广益法,它是采用会议的 方式,引导每个人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畅所 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 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准备详解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准备详解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资料准备详解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水平一种标志,拥有这个证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具备国家相关机构认可质量控制水平。是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方法,以顾客为心中,产品质量遵循持续改进。以质量管理体系八大管理原则为基础,围绕持续顾客满意的宗旨,将产品的质量做好,那么我们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这次认证,各部门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呢如何才能完成一次外部审核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往质量管理体系外审,在些以我们公司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次系统的审核,这就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环环相扣,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次,这是一次侧重质量管理水平控制的审核,自然与生产环节质量数据控制有很关联。最后,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每个部门都需要准备资料,需各种资料的准备又是有章可循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准备一次完整的审核资料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列举说明,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后,聪明的你就会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清楚在认证审核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应该侧重哪些资料,在资料准备时,应该以什么资料为主线,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 大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原则,写任何故事,都有一条主线,那么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主线呢,那么这个是什么呢告诉大家,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线就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有人会说这不是两个文件吗是的,确实是两个文件,但所有文件都是以这个两个文件为基础,所以我们才说这是中心,也是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参照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计划书

****咨询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策划书

二零一一年六月 一、项目目的和意义 实施ISO9001体系,导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并获得第三方审核认证,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组织发展的普遍趋势。对贵公司来说更是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对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其美誉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贵公司实施上述体系并进行认证有以下意义: 1、实施ISO 9001体系,能提高贵公司各项管理的流程化、程序化、规化、科学化、标准化以及系统化的水平;切实有效地改善贵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总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ISO9001体系要求组织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企业要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保证其生产出售的产品能够得到顾客满意,从而在顾客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同样,要树立贵公司的良好形象,贵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务也必须赢得所服务顾客的满意。 3、ISO9001体系是国际通行的标准管理模式。由于ISO9001体系的实施要求组织建立公开、受控、规、有效的管理规则,使用公开、规的标准来进行检查,ISO9001体系要求对工作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持续改进,有利于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贵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作出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为投资者、企业和顾客提供了可以完全信赖的质量管理信息;获得认证注册充分体现了贵公司的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将向社会展示良好

的企业形象。 二、项目实施详细方案 1 认证咨询项目 ISO9001认证咨询项目过程

三、认证咨询项目容详细说明 (一). 第一阶段:体系设计准备阶段 1. 顾客需求及现状分析 了解顾客需求,除了要求通过认证外,还包括对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业务流程改进、员工管理意识、管理成本等方面的需求以作为管理体系策划的依据,通过对贵公司现状的初步了解,初步决定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容及初步方案. 2. 质量体系诊断 为进一步确定管理体系的详细方案.咨询顾问小组将根据ISO9001标准对贵公司贵公司现有管理体系进行细致的全围诊断,以全面详细地了解贵公司的业务流程、部门和活动之间的接口,在诊断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详细的体系改进的设计方案。 诊断过程将侧重于部管理的组织职责、权限及流程安排的合理性、现有文件标准的符台性、现有文件实施的符合性及实施的程度、部门运作接口的顺畅度、现存的质量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外部顾客所关心的问题和抱怨. 3. 推行工作准备 根据诊断结果,咨询顾问小组将协助贵公司进行ISO9001推行工作的准备。包括书面任命管理者代表,规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成立ISO9001领导小组(由贵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以上成员组成)及ISO9001贯标办公室(管理者代表领导的部门责任人或其代理人组成),ISO9001领导小组及贯标办公室(推进小组)可以不作为贵公司部组织的常设机构而作为项目小组。准备阶段推进小组需要收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