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七年级上下册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_七年级上下册

目 录

七年级上册

1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 1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 1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 2

第3课华夏之祖···································2 2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2 2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2 3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3 3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3 3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3 4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4 5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5 7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7 7

第10课“秦王扫六合”·························7 9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9 9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9 .. (11)

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11 (11)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1 ) (12)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2 . (13)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3 .. (13)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3 .. (13)

第18课三国鼎立................................13 (14)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4 .. (14)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4 ).. (16)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6 ).. (16)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16 七年级下册 17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7 17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717 第2课“贞观之治”.............................1719 第3课“开元盛世”.............................1920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20 21 第5课“和同为一家”........................21 21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21 22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22 22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22 23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23 23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3 24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4 25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25 26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26 29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29 30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30 31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31 31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31 33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33 34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34 35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35 37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7 39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39 42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42 43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43)

一单元 中华1B .使用天示意图,这石,没有不的特征

C B .山第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 .制作磨制石器 然火烧烤食物

C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 .用骨针缝衣服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

的(B )

A .云南境内

B .北京境内

C .陕西境内

D .浙江境内

3.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D )

A .北京人 顶洞人 C .半坡人 D .元谋人

5.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 )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6.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A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 )

A .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 .烧制彩陶

D .铸造司母戊鼎

8.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

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C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3.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

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D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C )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河姆渡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华夏之祖

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租”的神话传说入物是(A)

A.黄帝

B.尧

C.舜

D.禹

3.图1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A)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4.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D)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C)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元谋

D.山东大汶口

6.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D)

A.禹

B.舜

C.尧

D.黄帝

7.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水(D)

A.黄帝

B.尧

C.舜

D.禹

8.“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A)A.炎帝B.黄帝

C.尧

D.舜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C)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2.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D)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3.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D)

A.启成汤

B.启盘庚

C.禹盘庚

D.禹成汤

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C)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B)

7.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

身份是(D)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8.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B)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B)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0.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

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B)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1.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B)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2.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C)

A.半坡彩陶

B.大汶口黑陶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3.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

①司母戊鼎②人面鱼纹彩陶③兵马俑④汉、胡服佣

A.①

B.②

C.③

D.④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1.《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B)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B)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5.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B)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2.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

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3.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B)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4.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C)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D)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6.商鞅变法发生在(D)

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7.关于商鞅变法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

A.商鞅的诚信价格魅力

B.秦孝公的坚定支持

C.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D.生产力发展

8.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C)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9.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D)

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奖励军功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B)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2.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A)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3.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D)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5.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B)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6.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7.下列与端年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

A.屈原

B.岳飞

C.姜子牙

D.周公

8.李冰主持修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C)

A.灵渠

B.长城

C.郝江堰

D.大运河

9.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B)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10.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们为他们祈福的同时,自然不会忘记“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

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B)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1.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B)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12.株洲神农城被誉为“两型社会”的典范之作,下图所示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B)

神农坛神农湖水幕电影

A.蚩尤

B.炎帝

C.禹

D.舜

13.2013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C)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4.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的活动,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位诗人是(A)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有利于(B)

A.强化君主专制

B.建立和谐社会

C.启发人思考问题

D.富国强兵

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C)

A.“兼爱”和“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3.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

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

题最有可能是(D)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4.祖籍潍坊高密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

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

矣。”这一主张反映了他(C)

A.潜心整理经学

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

D.主张社会变革

5.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B)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6.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

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B)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7.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C)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8.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C)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9.《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0.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11.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位思想家是(A)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孙武

12.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D)

A.“无为而治”

B.“尚贤”与“节俭”

C.“依法治国”

D.“仁”和“礼”

1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A)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14.下列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A)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

15.孔子创立了(C)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他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

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

D.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17.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18.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

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C)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19.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D)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20.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 e m o c r a c 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 c i e n c 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3分)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答:(1)孔子,仁。(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反对、否定或批判。民主与科学。(4)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下第一庙》【从封建正统到根基动摇】

材料二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李大钊【从中国走向世界】

材料三联合国对儒学开始重视,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许多国家对普及儒学的新举措……都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儒学在港澳台和海外的新际遇》

(1)材料一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在汉朝的历史地位。(4分)

(2)材料二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请说出当时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3分)

(3)面对材料三中日益升温的“孔子热”、“儒学热”,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儒学(即儒家思想)?(2分)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1.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

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D)

A.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

2.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C)

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强化监察制

3.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

图1中行行徽图2古钱币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

(B)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B)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清朝

6.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B)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7.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D )阻 B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用的“斗”控制,采取的措施是(C )

A .修长城

B .统一文字

C .焚书坑儒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A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容量不同

8.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 D .统一度量衡

9.他(图2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列

史实与他有关的是(C )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③在中央设丞相、太

尉和御史大夫 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⑤颁布“推恩令”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10.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

项历史功绩(B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 .修筑 万里长城

D .书同文,车同轨

11.下列不属于右图历史人物历史功绩的是(D )

A .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 .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

D .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2.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D )

A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B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13.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D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14.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历史事件变迁在空间上的反映。右图1显示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B )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

1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

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

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D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6.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C )

A .秦统一货币

B .秦统一尺寸

C .秦统一文字

D .齐统一文字

17.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

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

对(D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18.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代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B )

A .咸阳

B .临洮

C .阳关

D .玉门关

19.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充分反映了

A .古代人民的智慧

B .秦灭六国的惨烈

C .焚书坑儒的残暴

D .闭关锁国的愚昧

2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C )

A .公元前356年

B .公元前230年

C .公元前221年

D .公元前202年

图 2

长城一带 东海

陇西 南海 21.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

是(A )

A B C D

22.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A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B )

A .陈

B .大泽乡

C .巨鹿

D .荥阳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1.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刘细君生活的朝代是(A )

A .西汉

B .三国

C .唐朝

D .清朝

2.2013年5月5日,大连市儒学学会成立,显示出儒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B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C )

A .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4.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B )

A .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 .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 .监督地方官员

D .监察郡国长官

5.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D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立太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B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铸造五铢钱

C .开通大运河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7.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8.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C ) A .焚书坑儒 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大兴文字狱

9.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哪一项建议(D )

A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行推恩令 加强集权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皇帝是(B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C)

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司隶校尉④丞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C)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13.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 e m o c r a c 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 c i e n c 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3分)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答:(1)孔子,仁。(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反对、否定或批判。民主与科学。(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材料三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应签订集体合同事宜……(罗斯福新政)为以后美国和其它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

...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

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具有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二,归纳

..汉武帝的主要功绩。(2分)

答:使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每点1分,共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材料三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的结果。(2分) 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1分)

(4)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罗斯福有何共同之处?(1分)

答: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

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

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B )

A .经济的发展

B .战争的需要

C .运输的需求

D .社会的安定

2.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

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B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汉唐时期的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A )

A .新疆

B .西藏

C .东北

D .台湾

4.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C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宣政院的设置

5.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是(A )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6.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B )

A .玄奘西行

B .张骞出使西域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7.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B )

A .鉴真

B .张骞

C .郑和

D .玄奘

8.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B )

A .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图一

9.某中学要举办一次“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历域都护的是(B

A .张骞和郑吉

B .陈睦和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史知识竞赛,李新同学把搜集到的有关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资料朝廷了分类。下列人物在东汉时担任过西班超

C .郑吉和陈睦

D .张骞和班超

10.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区的布置。(12分)

展区一 地理篇

图5

(1)请你将图5中的A 和F 补充完整。(4分)

展区二 人物篇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4分)

展区三 文物篇

(3)图6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请你举一例说明,历史上还有哪些史实或人物起到了丝绸之路类似的作用。(4分)

罗马金币 波斯鎏金银壶 “大长乐明光承福受右”锦片

图6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A )

A .地动仪

B .曲辕犁

C .筒车

D .罗盘针

2.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 7N 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D )

A .《本草纲目》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伤寒杂病论》

3.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B )

A .华佗

B .张仲景

C .李时珍

D .郦道元

4.时下禽流感横行,板蓝根游行,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在医学界同

样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D )

A .李时珍

B .扁鹊

C .华佗

D .张仲景 玉门关

疏勒河西走廊

安息

5.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A)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6.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判断,这种造纸法应该不早于(C)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

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C)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2.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A)

A.《史记》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3.《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C)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B)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B)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C)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