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了解某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怎样了解某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怎样了解某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怎样了解某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怎样了解某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无论是进行科研立项还是开题报告,您常常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国内外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的总体研究趋势,如何快速获取这些信息呢?您可以通过生成课题引文报告或分析论文出版年的方式有效获得。

1.访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论文

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71978540.html,,进入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下图示为WOK4.0版新界面)。

示例:如果我们希望检索"中国科技大学" "侯建国"院士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中收录文章的情况:

2.生成引文报告

在检索结果界面上,通过右侧的生成引文报告功能,您可以快速了解该课题的总体研究趋势,并且找到本课题的国际影响力年代变化情况。

结论:通过Web of Science提供的强大的引文报告功能,

您可以点击创建引文报告,自动生成课题引文报告,从而提高您的科研效率。

3 利用分析功能了解课题发展趋势

除了自动创建引文报告之外,您也可以利用分析功能生成论文出版年的图式。并且,利用分析功能您可以任意查看某些出版年的论文情况。

结论:通过Web of Science提供的强大的引文报告功能,您可以点击创建引文报告,自动生成课题引文报告,对总体趋势一览全局。而分析功能可以让您更清晰的了解本课题论文每年的发文量,分属于哪些学科,主要集中在哪些国家地区,以哪些语种发表,哪些机构或哪些作者是本课题的引领者,收录本课题论文最多的期刊和会议有哪些等详细信息。

未来航空服务的发展趋势

未来航空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1.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并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具有灵活的团结协调和应变能力,应用相关法律的能力,较强的自学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民航珲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的需求与发展的空乘、空勤人员航空乘务、民航运输与管理、安全检查和机务维修、票务服务上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涉及学科面广,应用性强,培养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为此,确立培养目标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与学生的发展与就业密不可分。 2.航空服务人才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对于该专业培养的学校有中专、高职、本科院校,在不同层次都有具体的培养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摹本相同,除大学公共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开设较全,但对于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课时多,而此。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决定,实践是教学的核心,他的应用性强,主要在实践运用上,而现在诸多学校为了教学方便,加大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欠缺,学士实践能力较差。另外,在教学课程结构还有待完善,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当前诸多高校也提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在具体的实践中因难以操作而必大打折扣,或是学生意进入企业见习,仉都未站在自己合适的岗位,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得不到提高.若不按照行业岗位与岗位群能力要求构建课稃体系,不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争业建设、改革、发展的平台,则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在学校的教育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可行的实施路径,合理人才培养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专业发展为目标,突出实践技能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标准。 3.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框架及内容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人才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框架:其一是航空服务人才的基本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基本上作技能等),它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二是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基础、熟练操作技能、常用软件使用技能、网络基础等),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现在的大学生不需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可快捷操作应用工作当中。其三是英语能力(专业英语应用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其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等),这是该专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它特有的能力。其四是乘务基础能力,这也是专业技能的核心,是是否成为优秀乘务人员的关键。其干£是公关能力(航空礼仪、人际交往、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航空法律法规等)。航宅服务专业就是培养在航空方面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而存这其中公关能力表现有其突出。其六是客舱服务能力(客舱服务计算机软件教学、特殊旅客服务、客舱设备使用、常用卫生防疫工作能力等),这也是专业技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

妇产科简介

妇产科简介 腹腔镜对于妇科肿瘤诊治有什么价值 1901年,法国人第一次将膀胱镜用于临床观察腹腔病变,为腹腔镜之维形。近1个世纪以来,腹腔镜技术及仪器的改革和发展,已使其成为现代妇科诊断与治疗中不可缺少和无可替代的技术和器械。被公认为近代医学重大发明之一。 通过腹腔镜可以直视或从电视屏幕上窥视盆、腹腔脏器,迅速而准确地作出诊断并施行相应的手术。思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愈合快。绝大多数妇科问题可以经腹腔镜获得准确诊断及治疗信息。 在妇科肿瘤的鉴别诊断、早期发现、临床分期、病理诊断、腹水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原发部位确诊、横隔及上腹部转移的探查及妇科急性腹痛的处理上,腹腔镜检查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盆腔包块虽经盆腔B超、CT、MRI等检查,有时仍难以确定。特别是卵巢癌、输卵管癌、转移性胃肠道肿瘤和原发性腹膜癌等诊断较困难。有些良性妇科疾患,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子宫浆膜下肌瘤或阔韧带肿瘤,均可出现盆腔包块及子官直肠窝结节等体征,很难与恶性肿瘤鉴别,特别是盆腔结核合并腹水时,更易与卵巢癌混淆,绝经后妇女经检查发现盆腔包块时,或诊为“卵巢可触及综合征”.为谨慎起见,有时需要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而腹腔镜的特殊而精细检查结果,为盆腔包块的直接定性创造条件。在光导纤维束照明下,直接而全面地观察腹、盆腔疾患,并能通过活体组织检查了解肿物的性质,为确立治疗方案创造条件。有些卵巢冠囊肿、黄素囊肿、输卵管积液等,可在腹腔镜下确诊后,直接行穿刺术,抽出囊液。 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后定期随诊,了解腹腔情况十分重要,腹腔镜则能在较小的痛苦下,了解到广泛腹、盆腔状况,而替代一部分第二次剖腹探查术,同时能多次重复进行而无粘连。探查性腹腔镜的意义不仅在于早期发现复发,肿瘤结节的定位,明确腹腔液有无癌细胞.还能明确前阶段化疗效果如何,以调整治疗方案或停止化疗。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近年来,精准医疗概念在医疗领域备受资本青睐,越来越多资本、企业进入该领域进行发展。在市场层面,整个精准医疗市场规模正在以不断提升的速度逐年扩大;在技术、学术层面,精准医疗也正走在从单基因的个别热点检测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围的平台检测的路上。 2016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端、个性化、精准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消费升级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扩容。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精准医疗概况、精准医疗驱动因素、精准医疗发展现状、精准医疗重点企业四大方面剖析我国精准医疗行业,并从当前精准医疗发展难点出发进一步预测精准医疗的发展前景。以下是报告详情: PART1:精准医疗概况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精准医疗

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 精准医疗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编辑、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测序。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于2006年首次提出“精准外科”的概念。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PART2:精准医疗驱动因素 近几年,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发布的政策也非常密集,正在加速推进行业监管的跟进。2014年以后,国家食药总局等机构批准高通量测序NPIT、PDG等生

航空货运发展前景

航空货运发展前景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据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客运增长速度。中国的航空货运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民航总局杨元元副局长在第一届国际飞机改货机会议上的发言,谈及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现状,表明了重视发展中国航空货运业的态度,并相信中国的航空货运业将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一、中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货运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9年,货邮运输量、货邮周转量分别达到170万吨和亿吨公里,年均增长%和%。我国货运周转量在世界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35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9位。1999年货邮周转量占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的比重为%,占全球航空货运周转量的3%。20多年来,航空货运逐步得到重视。各航空公司、机场的货运仓库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和改善,航空公司货运运力从只利用客机腹舱的剩余吨位,到引进Combi型客货混装型飞机,以至近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使用波音747和MD11全货机投入国际货运航线。90年代末期,还分别成立了专门从事航空货运、航空快递和航空邮件运输业务的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机场建设航空货运中心。在这一时期,根据合同法和民航法,我国陆续颁布了《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和《中国民用航空快递业管理规定》等与航空货运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范和促进了航空货运的发展。 但航空货运业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繁荣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未能从航空运输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给航空货运业以正确定位,“重客轻货”、“货随客走”的经营思想还很严重。二是客货运输发展失衡。这也是民航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之一。在民航510架的运输机队中仅3架波音747、2架MD11和1架波音737全货机。在1115条航线中仅10多条的中美、中欧、中日和中港等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及少量国内货运航线。三是货运市场不规范,航空货运收益水平下滑。近年来航空货物运输量增长较快,但是航空货物运输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运输量的增长。四是货运网

妇产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0XX

妇产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0XX 《妇产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0XX》这里给大家。 妇产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0XX(一) 20XX年在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下,在各个科室的团结协作,支持和帮助下,一年来科室的建设,科室的发展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精神方面 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上级机关和院管理工作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维护领导,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了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工作人员的责职,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差错事故和没有发生因为工作人员的责任而至严重的医疗纠纷。 严格执行上级卫生行管部门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爱婴医院,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指示,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行管部门来院多次检查,对我科的各项工作给予认可,特别是计划生育执行政策方面给予好评。工作总结并且被上级机关表扬和鼓励。 二、业务水平方面 为了努力提高科室的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经常安排科内医护人员参加院内外内外举办的学术会

议,培训讲座,学习班,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培养年轻医生尽快能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尽快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 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妇产科是一支年轻活力,充满工作****的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团队,医疗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大家的努力齐心协力努力下,工作上有较大的起色。成功抢救多例如宫外孕休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书写病历规范要求,书写病历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没有出现乙级病历。开展了产前宣教,母乳喂养宣教以及孕期保健的教育。同时积极参加医院安排乡镇;社区的义诊公益活动,加大xx医院妇产科的影响。 一年来,科室的医护人员出现了很多好人好事,年轻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在人员紧缺情况下,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了科室的工作,最全面的服从领导的安排,加班加点的时候,毫无怨言,年轻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和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的提高。 四、明年的工作计划 考虑科室发展的需要,逐步使得科室专业层次趋向合理化,有计划的培养年轻医生外出进修,打算住院医生分批外出进修,打好基础,主治医师强化学习。提高助产技术有计划的培养助产

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09 第2期作者:杨慧霞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入站时间:2010-01-20 13:19:00 近年随着医学诊治手段不断提高,我国产科领域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降低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降低到20/10万,与发达国家接近。200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已降到15/10万以下。 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仍是产后出血,基于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并且可以创造条件避免,这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我国各级政府为减少孕、产妇死亡,尤其产后出血所致死亡,已经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于2009年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后出血诊治指南[1],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妇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和处理能力,以减少孕、产妇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科研究逐渐涉及胎儿和新生儿。随着胎儿监护手段不断提高以及促胎儿肺成熟技术的发展,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胎儿畸形是目前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减少畸形儿出生是产科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 1出生缺陷的防治策略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出生缺陷不但已经成为我国围产儿、婴幼儿的主要死亡原因,而且部分存活者因严重残疾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成为我国人口安全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国的重要国策,积极实施一级、二级干预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均重点支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研究。 1.1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是足月活产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逐步开展了中孕期母血清生化指标联合筛查唐氏综合症。筛查高危者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降低我国唐氏综合症儿的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孕妇妊娠中期血清二联筛查(AFP、f-βHCG)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获得了中国妊娠中期孕妇人群的正常值范围,对推动我国产前筛查工作起了重要作用[2]。我国目前广泛开展的是检测费用相对较低的中孕期母血清上述二联标志物筛查,假阳性率多在5%~8%,检出率在6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很多筛查单位由于缺乏良好的环节质量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不健全,忽略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控制以及最终妊娠结局随访率低下,使筛查效果不确切,造成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给孕妇及其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为提高产前筛查效力应重视筛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各实验室在临床应用前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校正[3]。产前筛查质量的评价主要根据产前筛查结果与妊娠最终诊断的符合率。所以,对所有参加产前筛查的孕妇跟踪随访至得到明确诊断十分重要。详细记录妊娠结局及胎儿或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2快速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随着产前筛查的广泛开展,目前常规羊水、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国内学者不断探索更快捷、简便的分子细胞学/分子遗传学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CGH)、微阵列CGH、光谱核型分析(SKY)以及定量荧光PCR、实时荧光PCR等。上述快速诊断方法已陆续在临床上应用。另外,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及R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了新途径,目前这一领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今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1.3二维超声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与许多超声标记物相关,如颈部NT增厚、鼻骨缺失、轻度的脑室扩张、脉络丛囊肿、心脏和肠道强回声以及严重的胎儿发育受限等。因此,应尽

新药研发现状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docx

作者:文章来源:CPhI制药在线发布时间:2014-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陈凯先院士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及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张江药谷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上针对新药研发和医药行业发展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全球新药研发现状 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与新突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与集成。根据陈凯先院士的讲话,全球新药研发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药物研发重心随着世界疾病谱发生变化。七八十年代主要研发重心为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九十年代后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而如今因为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药物研发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肿瘤、慢性病和老年疾病; 整个药物市场持续增大,但是增速有所变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占市场很大的份额,发展速度将趋向稳定。而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快速发展; 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随着重磅炸药专利到期的高峰到来,仿制药市场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市场份额比重预估将从2011年25%增加到2016年35%,仿制药在新兴市场中占的比重非常显著,而成熟市场中稳定在14%-18%。比如在2011年,Leva公司仍然是非专利药物市场的龙头,但是诺华正迎头赶上,很多大型医药公司纷纷转型仿制药; 学术性、技术性的研究对新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化学药还是市场的主导,生物技术药比重上升的非常快; 药物开发风险增加。美国药物研究中心(CMR)分析表明新开发项目的药物Ⅱ期临床实验成功率已经从28%(2006-2007年)降到18%(2008-2009年)。近年来,新药Ⅲ期临床实验和新药申报的平均成功率已经降至50%左右。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性不好、有效性不够等问题; 研发投入持续高涨,投入产出比持续降低。预估R&D投入占销售额将从2008年的20.2%下降至2018年的16.9%。预计至2018年整个制药业的R%D投入将由2004年的879亿美元上升到1494亿美元。 由此可见,新药研发的市场格局正在慢慢发展变化,药物开发的成本正不断上升,因专利到期而失去独占市场权利的“重磅炸药”级产品,在带来很多新机遇的同时也会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全球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审批程序多、时间长一直让药企非常头疼。对此,FDA已经加快审批程序,据陈凯先院士介绍,申办者向FDA提交会议申请,FDA接到申请后14日以内将给予答复。若同意,则书面回复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安排,申办者向FDA提交会议信息包,并确认会议议程,召开会议并记录,会议结束后

循证医学在妇产科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循证医学在妇产科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目的受循证医学理念的影响,循证护理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目前已成为护理领域极为重要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本文综述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实施步骤及其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状况,认为循证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标签:循证医学,妇产科,护理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护理观念,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而逐渐得到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认可与接受[1]。循证护理的核心是运用最佳的科学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现有研究已证实,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妇产科领域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效果,缓解产妇围产期紧张、焦虑心理,改善母婴结局[3]。本文现介绍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实施步骤,并对该护理理念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状况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循证护理的概念、步骤及实践模式 1.1循证护理的概念循证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制订及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慎重、明确、明智地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从而将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与客观证据知识相结合,同时参照患者的具体期望,最终给患者提供科学的、符合患者期望的护理措施。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包含了3个基本要素,即可利用的最佳护理研究依据;护士的临床经验与技能;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愿望。只有将这3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方能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决策[4]。 1.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循证护理的具体实施包括4个主要步骤:①提出循证问题,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②证据的检索与评价,即针对循证问题,通过检索文献等方式,获取和临床护理实践有关的证据支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多方面,一般随机对照实验提供的证据最具可靠性与真实性,随后对获取的证据的实用性、有效性做系统、审慎的评价;③循证应用,在循证证据支持与观察获取的信息基础上,对护理干预进行批判性分析,并对护理决策进行调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④实践反馈,循证护理尤其重视对实践效果的评价,目的在于及时更新临床知识与技能,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 1.3常见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前临床使用的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较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①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该模式中循证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4方面,即研究证据;证据应用情景;患者的偏好、需求、体验、价值观;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具体的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也主要包括4个步骤,分别是生成证据;综合证据;证据/知识传播;应用证据。②Iowa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该模式共计有10个步骤,即问题触发;选题优先度的确定;研究团队组成;综合证据;证据评价及证据综合;明确研究基础是否充分;变革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_丁健

Prog Pharm Sci Oct. 2015 V ol. 39 No. 10 2015年10月 第39卷 第10期2721 ???????????e????e E X P E R T F O R U M e??e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丁健 过去20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新药创制理念、技术与研究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也见证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癌基因依赖和肿瘤异质性等肿瘤生物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理念和研发格局的变革,肿瘤药物治疗已经进入了“量体裁衣”的精准治疗的新时代。新时期肿瘤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内涵,是深化肿瘤个性化治疗的理念,以肿瘤分子分型研究为基础,全面诠释分子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特征,以支持个性化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本期“肿瘤药理学研究进展”专题,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在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当前热点的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肿瘤治疗策略;传统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 )抑制剂经过多年探索未见临床突破之后,如何调整策略,聚焦选择性抑制剂,一举推动CDK4/6选择性抑制剂被批准上市;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 ,HIFs )HIF-1α如何通过同时影响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希望各位读者在了解这些领域最新进展的同时,通过本文能够放眼肿瘤药理学 2015,39 39 (10):721-722 P ROGRESS IN P HARMACEUTICAL S CIENCES 研究全局,避免“窥豹一斑”,对肿瘤药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思考。 1 肿瘤个性化治疗新理念推动药理学研究格局改变 肿瘤在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由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特定细胞亚群发生基因突变,或特定细胞亚群选择性的克隆形成,造成肿瘤的高度异质性。相同的肿瘤表型往往起源于不同的分子信号异常已经成为共识。肿瘤的高度异质性是肿瘤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肿瘤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肿瘤癌基因依赖(oncogene addiction )的现象也被逐步证实,即尽管肿瘤中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层面的基因异常,特定的肿瘤亚群往往高度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维持其生长优势。这一认识则为高度异质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希望。 当前,对肿瘤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以往的组织学、病理学分型,进入了基于基因异常的分子分型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肿瘤的药物治疗从传统化疗药基于“疾病表型”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体的、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治疗模式,也带来了个性化抗肿瘤药物的可喜进展。2011年上市的针对占恶性黑色素瘤50%~60%的B-RAF V600E 突变分型的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 的临 [专家介绍]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药理学家、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 学院院长,上海药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担任Acta Pharmacol Sin 主编和J Biol Chem 、Eur J Pharmacol 、J Ethnopharmacol 和Molecular Pharmacology 等SCI 学术杂志编委。 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领导研发了一批抗肿瘤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候选新药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其中盐酸希明替康在Ⅰ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当前结肠癌一线治疗耐药的患者有效;Lucitanib 正在欧洲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对多线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卓著。另外,1个候选新药新近进入临床研究,5个候选药物正在进行系统 临床前研究,其中2个实现成果技术转让。相关成果申请国内外专利16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2项。 在国际著名杂志J Natl Cancer Inst 、Cancer Res 等发表研究论文240余篇,他引4 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各类重要奖项10余项。

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 势分析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报告编号:163616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3616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及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于工业整体增速个百分点,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医药工业增加值在整体工业所占比重达到%,医药工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各子行业中,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生物药品、中成药的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5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等医药政策的陆续出台,进一步规范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机制,推动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医药制造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促使行业发展必须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因此,当前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区域特征为: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科研院所集中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以及少数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空间格局。

空军的未来发展趋势空军的未来发展趋势

空军的未来发展趋势空军的未来发展趋势 空中战场仍将是未来较长时期各国军事斗争的主战场。随着大批关键技术的突破,未来20年航空装备将在围绕信息化建设这一核心主题,继续向隐身化、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化等方向发展。一一一一、、、、在研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将成为主流装备在研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将成为主流装备在研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将成为主流装备在研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将成为主流装备,,,,网络化网络化网络化网络化、、、、隐身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隐身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隐身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隐身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凭借隐身、超声速巡航、超视距发射以及综合电子系统等优势,正在研制和生产的第五代(我国称为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将是未来空中战场的绝对主力。当前,除美国列装第五代战斗机F-22外,其他国家的下一代战斗机尚处于研制状态。预计到2030年左右,美军作战飞机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作战飞机属于第五代战斗机,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相当于美国的F-22)也将总共有1000架左右开始服役。日本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有可能也将达到数百架的规模。除第五代战斗机外,主要国家的作战飞机基本上都是改进型上一代机。各国在列装第五代战斗机的同时,将根据航空装备发展的特定规律,同步进行其改进型研制。例如,美国已经启动了F-22战斗机的“增量改进3.2”计划,增强电子攻击和对地攻击能力。第五代战斗机除了在单架能力比上一代战斗机显著增强外,其与作战体系其他要素的紧密联系也将确保作战能力倍增。为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需要,各国将进一步提高第五代战斗机的网络化程度,使其成为网络中的“节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固有能力和与其他武器平台的联合作战能力。二二二二、、、、机载武器在提高打击效果的同时机载武器在提高打击效果的同时机载武器在提高打击效果的同时机载武器在提高打击效果的同时,,,,将重点加强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将重点加强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将重点加强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将重点加强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伴随着新一代作战平台的列装,新型机载武器也将得到大力发展。未来的机载武器发展重点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微机电系统动力技术、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于制导武器的制导控制部分,提高打击精度,并实现制导武器的小型化、轻型化和增程化;二是采用新的通信技术发展保密性更强的弹用数据链系统,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信息实时更新能力,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灵活捕捉和实时战损评估能力。增加射程仍是空地导弹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美国正在发展的超声速远程空射巡航导弹与俄空军正在试验的X-90超声速远程空射巡航导弹的射程都达到300千米。即将装备法国“阵风”B战斗机的“斯卡普尔”E/G型巡航导弹射程将达到350千米;改进型“阿斯姆普”空地核导弹ASMP-A,射程更是将达到500千米。高效、小型化制导弹药将成为隐身飞机对地攻击的首选。隐身战斗机仍将是未来突破一体化防空系统的主要工具,但出于隐身的考虑,必须将打击弹药挂载于机腹内部。当前,美军正在发展“小直径炸弹”(SDB)重量仅为250磅(1磅=0.4536千克)左右,不仅可以满足挂载于机腹内部的需要,还将提高载机载弹量,从而提高单次出击攻击目标的数量。加载新型数据链提高对机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将是远程对地攻击弹药的重要方向。远程空射弹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将是利用弹用数据链系统及其与作战体系中其他要素的信息联系实现目标信息的实时更新。加载新的信息系统后,机载弹药也将成为网络中的“节点”,实现对时间敏感目标或机动目标的实时打击,乃至战损评估。三三三三、、、、新型运输机新型运输机新型运输机新型运输机、、、、加油机等保障装备将大量装备加油机等保障装备将大量装备加油机等保障装备将大量装备加油机等保障装备将大量装备,,,,将出现具备隐身能力的大型运输机将出现具备隐身能力的大型运输机将出现具备隐身能力的大型运输机将出现具备隐身能力的大型运输机随着一些国家谋求、维持全球或地区主导权的激烈竞争,战略投送能力以及全球作战能力日益成为发达国家装备发展的重点。未来20年,运输机、加油机等远程兵力投送装备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国除增加列装现役先进机型的数量外,当前正在研制的多种新机型届时也将形

2020妇产科医生年度总结-最新合集

2020妇产科医生年度总结 20xx年在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下,在各个科室的团结协作,支持和帮助下,一年来科室的建设,科室的发展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科全体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上级机关和院管理工作精神,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维护领导,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了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工作人员的责职,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差错事故和没有发生因为工作人员的责任而至严重的医疗纠纷。 严格执行上级卫生行管部门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爱婴医院,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指示,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行管部门来院多次检查,对我科的各项工作给予认可,特别是计划生育执行政策方面给予好评。并且被上级机关表扬和鼓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是妇产科多年的传统,严格按照医院“无红包医院”的有关规定,没有收一例红包,累计拒收红包数万元(有记录)。受到病员好评。回访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为了努力提高科室的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经常安排科内医护人员参加院内外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培训讲座,学习班,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培养年轻医生尽快能掌

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尽快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 妇产科是一支年轻活力,充满工作激情的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团队,医疗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大家的努力齐心协力努力下,工作上有较大的起色。20xx年x月x日-20xx 年x月x日截止,共收治病人1044人,去年同期873人 ,增长19.5%。开展手术645例,去年一年522例,同期增长23%,其中四类手术8例,成功抢救多例如宫外孕休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书写病历规范要求,书写病历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没有出现乙级病历。 在我院生产的641人,去年489例,增长31%;完全符合计划生育要求来院引产33例,(去年23例);计划生育手术共计1392,(去年812),其中的无痛人流859(去年664例).上环取环338,(去年259例);接待来院产前检查的共计4599人次,(去年4454例),增长3%,每一例都开展了产前宣教,母乳喂养宣教以及孕期保健的教育;孕妇学校开10次课,参加孕妇学校授课的孕妇及其家人合计233人,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和称赞,接受单位计划生育来院妇科普查的合4686,余例人次。同时积极参加医院安排乡镇;社区的义诊公益活动,加大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在芜湖市的影响。 一年来,科室的医护人员出现了很多好人好事,年轻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在人员紧缺情况下,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了科室的工作,服从领导的安排,加班加点的时候,毫无怨言,年轻人的业务水平

中国产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产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5-4-15 12:58:45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 霞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近年来,我国产科在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及普通产科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孕产妇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数是可避免的,值得我们深思。 制定产科规范促进产科与国际接轨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成立后,积极组织全国专家撰写各种规范并推动这些规范在临床实施,自2007年产科出台《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规范(草案)》并刊登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以来,至今已陆续发布10多项产科诊治规范及专家共识。2014年,产科学组专家组在既往已发表指南的基础上修订并发表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并首次发表了《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胎膜早

破诊断处理规范(第1版)》,并陆续在《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为进一步推行上述诊治规范在临床实施,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以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举办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产科指南巡讲”已经启动。 另外,国内产科专家受邀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妇产科联盟等产科领域相应规范制定,将中国产科研究证据引入相应的规范修订工作中。 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随着剖宫产史带来的瘢痕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病例的增多,特别是“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上述并发症的增加更是给产科临床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让广大妇产科同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降低初次剖宫产率的急迫性。 针对我国剖宫产率较高的现状,近年来,通过政府和学术组织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等一系列措施,我国很多地区的剖宫产率已明显下降。北京地区剖宫产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剖宫产率高达51.8% , 2014 年已降至42.5%,降幅达18.0%。与既往相比,2014年剖宫产率的降幅最大。201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20 周年,国家爱婴医院复审已经将母乳喂养率和剖宫产率定为妇幼保健院的考核指标之一,提出要减少及避免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 剖宫产史再妊娠所引起的相应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包括瘢痕部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诊断与处理、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等。 胎儿医学的快速发展 尽管我国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产前筛查与诊断一直是我国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产前诊断工作多局限于染色体检查及彩超结构筛查等,但是染色体异常仅占出生缺陷的小部分,因而加强单基因病、遗传代谢病等筛查,推进以产科为核心的多学科会诊平台建设,是产前诊断工作的重点问题。 目前,国际上陆续发布了针对无创产前检查技术( NIPT )临床应用的指南,强调孕妇在接受N I P T 前应进行充分的遗传咨询。2014年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Bianchi 等发表的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在胎儿21-三体和18-三体综合征的检测中,NIPT比血清学筛查更具优势。但由于该项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尚不规范,可能存在相关

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精准医疗行业概况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精准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从基因科学的历史使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筹备”开始,“基因组学”的概念就被生物系统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精准医疗的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精准医疗包含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精准”是核心,基因测序是基础。由于导致同一种疾病的原因可能会不同,比如导致肺癌的原因可能会是EGFR、

K-RAS、ROSIGF、C-MET等其中一个因子发生变异,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癌需要不同的质和量的药物,K-RAS变异引起的肺癌选AKT/PI3K抑制剂,EGFR变异引起的肺癌则选TKIs+化疗的效果更佳。基因测序则是用以精准发现和诊断病因的基础。 二、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破千亿美元 国际领域精准医疗的建立与发展,源自美国医学界2011年首次提出“精准医学”概念。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预示着精准医学将引领未来医学新时代。 精准医疗所涵盖范畴很广,涉及到多学科的融合。从技术看,还处于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的细胞免疫疗法和基因编辑产业链尚不完整,基因测序的产业链较为明晰。2016至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达到105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发展迅速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于2006年首次提出“精准外科”的概念。2014年,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批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二代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上市。2015年,首届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成立,同年3月,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批准贝瑞和康二代基因测序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韩静静 摘要 分子生物学是对生物在分子层次上的研究。这是一门生物学和化学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领域涵盖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分子生物学主要致力于对细胞中不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调控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进程中的分子基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认为“DNA 制造 RNA,RNA 制造蛋白质,蛋白质反过来协助前两项流程,并协助 DNA 自我复制”。 分子生物技术也称之为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标志,它是以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便与工程原理相结台进行生产加工.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DNA测序技术、DNA芯片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诞生以70年代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迄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是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二十世纪生物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对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的认识逐渐向分子水平深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分子医学和基因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健康或疾病状态都是生物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分子中起关键性作用者为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蛋白质,因此从本质上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被认为是“基因病”。近十年来,分子生物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最有力的研究工具,以下从基因工程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核酸序列测定技术、基因诊断与基因体外扩增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研究中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和药物研制、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医药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

航空运输的未来发展趋势

据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客运增长速度。中国的航空货运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民航总局杨元元副局长在第一届国际飞机改货机会议上的发言,谈及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现状,表明了重视发展中国航空货运业的态度,并相信中国的航空货运业将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中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货运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9年,货邮运输量、货邮周转量分别达到170万吨和42.3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6.9%和19.7%。我国货运周转量在世界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35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9位。1999年货邮周转量占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的比重为39.6%,占全球航空货运周转量的3%。20多年来,航空货运逐步得到重视。各航空公司、机场的货运仓库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和改善,航空公司货运运力从只利用客机腹舱的剩余吨位,到引进Combi型客货混装型飞机,以至近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使用波音747和MD11全货机投入国际货运航线。90年代末期,还分别成立了专门从事航空货运、航空快递和航空邮件运输业务的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机场建设航空货运中心。在这一时期,根据合同法和民航法,我国陆续颁布了《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和《中国民用航空快递业管理规定》等与航空货运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范和促进了航空货运的发展。 但航空货运业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繁荣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未能从航空运输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给航空货运业以正确定位,“重客轻货”、“货随客走”的经营思想还很严重。二是客货运输发展失衡。这也是民航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之一。在民航510架的运输机队中仅3架波音747、2架MD11和1架波音737全货机。在1115条航线中仅10多条的中美、中欧、中日和中港等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及少量国内货运航线。三是货运市场不规范,航空货运收益水平下滑。近年来航空货物运输量增长较快,但是航空货物运输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运输量的增长。四是货运网络远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