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 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16(2)16(3)

借景抒情√ √ √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 √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二、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

1.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前者如一些边塞诗词,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后者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亦是。

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D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前者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人生志向

由儒及道,由积极入世到消极遁世.

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前者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王昌龄《从军行》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

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前者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后者如唐代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3.人生感受

A。伤春悲秋之情。多见于一些宋词之中,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再,人事不同,能无惆怅!

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再如《乐府诗集》中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可不秉烛游”之句,再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亦是.

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如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其中的愁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世事沧桑。

D.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4.思乡怀人

A。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B.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D。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5。长亭送别

A。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B.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高考金脉】

真题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

8.(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6分)

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解答时需要同时思考两首诗写景的手法,并比较其不同,然后再组织答案。命题人将课内同一作者的诗歌引入到高考试卷中,并不是新题型,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高考与基础年级教学接轨的思想,提醒广大考生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值得提倡。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岑参,考生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诗歌,对这个诗人并不陌生,所以,解答这一问时,考生只需结合自己对诗人的了解,分析诗句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可是本题第一问已经考查到了情感,而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所以考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只能将两问合为一个问题来答。至于答案中给出的“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值得讨论,第一问的答案已经得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也就是说本诗的主体情感是“爱国”,而不是“思乡”,那么第二问的答案又把“思乡”放在了首位,这是否前后矛盾呢?

真题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案】

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次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以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派遣的情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可又因心事重重,意志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解析】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描述商榷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渲染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及作用的题目,诗歌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等,答题时先简要描述商榷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分析渲染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情感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掘金技巧】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掘金实战】

一、(2016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6分)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画面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融,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画面画面内容和分析写景特征的题目,概括画面注意抓住意象,然后概括特征,写景手法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的手法主要是从色彩的角度着眼,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

(2)试题分析:此时主要写作者山村所见美好景物,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村美景让诗人陶醉,诗人一边吟哦一边下山,吟哦之声与潺潺水声构成和谐的变奏,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虽没有重点的词句,但整首诗歌的意境可以看出一种陶醉之情。

二、(2016届广西武鸣县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8~9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5分)(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织”.(1分)“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分)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3分,答出两点并且有分析即可满分)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抒情方式的题目,注意基本的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歌具体的解释。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和即事感怀,此题注意分析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有时还运用对比、衬托或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2016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2)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解析】

(2)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诗中的“独"字分析相同点,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皎”“时动”“残烛”“寒枝"分析不同点.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注意抓住标题中的“独"和诗中的“皎"“时动"“残烛”“寒枝”带有的情感色彩来分析。

(2)试题分析:注意首先明确诗中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句中修辞的题目,注意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等,的答题时首先明确修辞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效果。

四、(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1分)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2分)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的“水”“天"“碧"“红”等词语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写景技巧的题目,注意描写的顺序,着眼点和运用的技巧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着眼点注意绘形绘声绘色或视听结合等,手法注意分析情景关系和动静虚实等。此题主要是高低的顺序,视觉的角度和乐景爱情。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抒情方式的题目,注意《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和诗句中“古往今来”,然后看最后一句的“付杯盘”。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的题目,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事感怀、借古讽今等,此题和《过零丁洋》都有直抒胸臆的成分,此题有多出了“间接抒情”。

五、(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 题.

【黄钟】人月圆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①。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园,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注】①越王台: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为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处。

(1)简析“明月”这一意象在全曲中的作用。(5 分)

(2)这首曲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2)试题分析:注意诗歌的题材是怀古伤今,“明月”主要是事件的见证,突出世事变迁。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怀古伤今的诗歌往往诗中有见证的意象,如《石头城》中的“月亮”,《乌衣巷》中的“燕子",这是历史的见证,突出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这一意象衬托繁华不再,昔胜今衰的事实。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写景艺术的题目,注意顺序、着眼点和手法的运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的艺术技巧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上分析,此题主要从颜色的运用、视听的结合的角度和虚实相生的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金脉】

真题一:【2013年高考新课标II卷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运用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描述,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解析】答出手法—-烘托和渲染,得2分,能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题干已经明确是咏梅诗,而诗歌除了开头点到“几树梅”之外,就没有在正面写梅,而是极力描写梅生长的环境,述说诗人惆怅之情,因此明显是烘托渲染的手法.但如果考生答侧面描写等并能自圆其说,也应酌情给分。

【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掘金技巧】

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

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注意:

1.托物言志的诗歌重在分析物象的特征,注意找到物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2.托物言志诗歌往往伴随着对物象进行描述的手法,主要是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渲染。

3。答题时尤其注意注释或时代的背景,这些是找到作者志向和情感的突破口。

【掘金实战】

一、(2016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两字的答题思路主要有炼结构、炼手法、炼意和炼境,此题主要是炼手法和炼境,答题时注意首先解释紫的含义,然后再分析效果。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手法的题目,注意从总的方面抒情方式上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直抒胸臆和怀古伤今,答诗歌手法从全诗看应该集中的抒情方式上,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做具体的分析。

二、(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抓住诗中的“紫"“黄”和“香"作答,还要结合典故分析菊花的品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意象特征的题目,分析时注意由表及里,首先分析表面的特征:色美、味香,还要注意是托物言志的诗歌,写物是为表达志向,所以还要注意分析和人相同的品格,结合诗中的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可以看出四“品高".

(2)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禁重露”“怯”“愿”等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注意抓住词中的“禁重露”“怯"“愿”带有的情感色彩的诗句进行分析。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2016届天津市天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舟中二首(其一)【注】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精品)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

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祁阳四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主备人:桂华锋上课时间: 学情分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希望通过对类型的掌握及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考出现的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问题。 复习目标:掌握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复习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复习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复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 , 阅读张籍的《节妇吟》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节妇吟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①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②。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③执戟明光④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注:①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曾邀张籍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②红罗襦[rú] :红罗短袄。③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④明光: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二、教学过程(问题聚集): (一)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作业问题诊断。 生: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 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分组讨论)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6(3)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容,好像是写一

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容,如渊明的归园之乐,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贺诗奇诡变幻,义山(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分析诗文,掌握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2.通过方法总结,提高鉴赏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学习内容】 一.了解考点 (1)《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和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 (2)考点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诗歌流露的思绪情感、理想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方法探究 1.分析标题 (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思念与牵挂 (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表现诗人对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2、分析序、注,知人论世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王桂荣 学习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专题复习课 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生大笑) 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情感(师板书课题)【导入方法二】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痴如醉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

的情感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代诗歌,一起触摸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吧! 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师: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师:《春夜喜雨》 生:从“喜”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悦之情。 师:《潼关怀古》 生:从“怀古”字可以看出作者怀古伤今之感。 师:《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从“思”“寄”“忆”中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

鉴赏诗歌之情感

诗歌鉴赏之情感 公丕娟 【考纲分析】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情感类题型: 1.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2019年天津卷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18年江苏卷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3.赏析尾联的表达情感。(2017江苏卷陆游《秋兴》) 4.“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2017年全国3卷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第X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又怎样的作用? 3.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情感?请简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辛弃疾鉴赏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类试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做答。 3.感悟辛弃疾慷慨悲壮的词风和情怀。 【教材温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探究:这两首词作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2013年江西卷)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教学导引】: 本讲内容是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或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讲解题材与情感的联系,也可以借助“注释”、“意象”、“诗眼”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主旨;另外,诗人还会运用表达技巧、炼字等艺术手法或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 【考点追踪与分析】: 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鉴赏这一专题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看来,古代诗词鉴赏的考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主旨),而思想感情(主旨)又是一首诗或词的“灵魂”,所以在高考中,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的考查,往往在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都可以牵涉到或落脚到对思想感情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把握好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感情(主旨),那么在古代诗词鉴赏这个专题中,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点知识荟萃】: (一)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 1.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 (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2.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3 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4 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2).农村景物;(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5 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6 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2)思念亲友;(3).征人思乡;(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3).托物传情(月、雁、笛、柳);(4).因梦寄情;(5).妙喻传情。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 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16(2)16(3) 借景抒情√ √ √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 √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碧叶凝露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唐代的张籍创作的《节妇吟》,同学们先来齐读一遍,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齐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生: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1、——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 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适当讨论后) 生: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回到应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则有了多达10套以上试卷涉及。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的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 (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 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 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 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 花、的品质。(3分) (2015年)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如何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讲义

如何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讲义 Ⅰ如何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一、理解、感悟情感的要领及其方法 精要点拨 1.整体感知 这一点与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如看标题、理层次、联作者、借注释、论人世等)。在整体感知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标题和正文中寻找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以及蕴涵作者情感的意象。直接揭示情感的词句会在标题、正文里的首句(联)及尾句(联)中,要会重点盯住这些“情感”部位。 2.局部精读 对整体感知后仍不能理解的局部要用咬文嚼字的精读方法来突破。精读时一要利用上下句间勾连关系相互推求理解,二要遵循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古诗语言首先是文言文,因此要熟记古诗文中常出现的字词的意思,才能消除文字隔阂。又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这就要求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3.品读关键词语 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弄清上述隐性关键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从近几年高考得题目瞧,诗歌情感得题目就是必考得考点,有得单独命题,有得夹杂在其她得题目当中,考核得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就是表面得情感,考核得如就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得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与情感有时就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得。 由此可以预知,17年得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得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得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得途经 1.瞧题目――想缘由、想目得、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得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就是韦应物得《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瞧题目就知道就是送别题材得诗,作者就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得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得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得目得。如读唐人朱庆余得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瞧这首诗得内容,好像就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得心理状态得,只有瞧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就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得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得心情得. ③直接表达作者得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得《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就是作者当时所处得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就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得. ④直接表达作者得情感。如马致远得《天净沙?秋思》,“思”字正就是作者要表达得情感. 2.瞧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得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得一类就就是“名家得非名诗",既然就是名家,在课本中也就是经常出现得,就是大家比较熟悉得。著名诗人,因其特殊得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得内容,如陶渊明得归园之乐,李白得怀才不遇,杜甫得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得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得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得人生,清新飘逸得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得人生,沉郁顿挫得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瞧到就是这样得一些诗人得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她们得宽泛意义上得写作内容,常表现出来得一般得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得识记她们得写作内容与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得积累. 3.瞧意象、炼字 瞧意象炼字也就就是诗中表情达意得关键词语。 读诗就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就是一首诗得“诗眼”。这里得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得外在得事物,即意象,一般就是名词;一个就是作者在组织意象得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得使用.这两个方面都就是读懂诗歌得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就是高考命题者考查得地方,又就是解题得要素。 4.瞧注释 注释就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得障碍给得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情感 1.(2019·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崇义里滞雨 李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①古帘暗,湿景传签筹①。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①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①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入景物描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静冷寂。 (2)这首诗最后两句“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有何含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2019·山东临沂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破阵子·赠行①

[宋]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①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①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注】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①扶头:酒醉状。李清照《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①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主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2)(对点题)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3、.(2019·江西赣州市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之广陵①宿常二南郭幽居 李白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①。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注】①广陵:即扬州,唐时隶淮南道。①萱:萱草,又呼为忘忧草。吴中书生呼为疗愁草,嵇中散《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2020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20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十年高考真题精解 一、考向题型研究一:诗歌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末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2008年高考全国Ⅰ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译文 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这三国必争的要冲之地,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去。 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设计

高考诗词鉴赏复习--------情感主旨类教学设计 张家窝中学李丽 一、教学目标: 1.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2.准确判断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3. 掌握情感主旨类题的答题模式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掌握情感主旨类题的答题模式 三、教学难点: 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言志,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感情,所以,读诗就要以把握诗歌情感为目标,前面讲的种种手法、内容都是为了把握作者情感服务的,因而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都涉及到对作者感情的分析评价,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考纲解读】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指:①理解全诗的主旨。看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阐述了什么哲理,或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有什么总结性的句子。 ②评价诗歌的意义。可评价该诗的积极意义,或指出该诗的时代局限,或就前人对该诗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高考预测】 综观2013年各地古诗鉴赏题目,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是考查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些题目有的是考查对整篇作品的理解,有的则是考查对某一句或某一部分思想感情的理解。 2.极少数的题目是考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的。 3.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多数题目要求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 4.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常常与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结合起来。 (四)【知识、能力储备】 1、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流露的情感。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诗歌鉴赏系列——把握诗歌的情感

诗歌鉴赏系列——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初步评价诗词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希望通过对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考出现的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问题。 教学流程总第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诗歌鉴赏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一)品诗题。 1、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题目。题目“邯郸冬至夜思家”包含哪些信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标题表达何种情感?《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漂泊情怀。《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劳苦生活的同情。 3、小结:品诗题——抓题眼,也就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思想情感。 (二)知作者。 1、辨析《如梦令》《声声慢》两词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2、了解李清照。分析作者的人生经历。

3、小结:知作者——知人论世。 (三)看注释。 1、赏析《武夷山中》,看注释的信息。 2、分析注释与思想感情的关系。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四)抓情语。 1、赏析《武夷山中》中“无梦”“独立”“几生”,体会词语中饱含的情感。 2、小结:抓情语——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析意象。 1、赏析《武夷山中》中的意象“梅花”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意象“杨花”“子规”“明月”。 2、分析这些意象寄托着作者什么特定的情感。 3、小结:析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六)看尾句。 1、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小结:看尾句——卒章显志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赏析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教后反思: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 (附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 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 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 【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

高考诗歌鉴赏之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之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诗歌常见题材 一般来说,按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诗歌的情感 友情之真挚离别思念之情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时光易逝之感慨秀美山河之热爱 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归耕隐居之乐 昔盛今衰之感伤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贬官谪居之恨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愤世嫉俗之绪 *诗歌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一、送别抒怀诗欢聚离散皆是缘 1、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常见情感: ①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抒写的是对亲人离别之情、对友情的咏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友情加知音,借别离以希望为慰籍, 于慰籍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④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3、例诗: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羁旅思乡诗何人不起故园情 1、鉴赏要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2、常见情感: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