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雷针、线保护范围计算表

避雷针、线保护范围计算表

避雷针、线保护范围计算表
避雷针、线保护范围计算表

针号针(线)高h(m)高度影响系数P

被保护物名称被保护物高度h x (m) 保护半径r x (m)实际针距D(m)等效针距D′(m)两针间保护范围上最低点h o (m)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b x (m)备注

30114.51590.7320.587.95 两支不等高避雷针高度分别是 h1、h2,且h1>h2。

避雷针的高度

h(m)35√h= 5.916079783h≤30m r=1.5hP=52.530m<h≤120m

r=1.5hP=48.80765821h x =14.5

h a 为避雷针的有效长度。h x /h=0.414285714h≤30m P=1h≤30m r x =(h-h x )P=h a P=20.530m<h≤120m r x =(h-h x )P=h a P=19.0582284430m<h≤120m P=0.92966968h≤30m

r x =(1.5h-2h x )P=23.530m<h≤120m r x =(1.5h-2h x )P=21.847237480.92966968

1长针高度h1=35短针高度h2=

27两针间距D=49.5h2≥(1/2)h1

42.06264256h2<(1/2)h150.89450452

h O =h-D′/7P=20.991051

两针间的保护范围应按通过两针顶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O的圆弧确定,圆弧的半径为R′O . O点为假想避雷针的顶点,其高度记h O .

两避雷针间的等效针距D′(m)D′=D-(h1-h2)p=两支不等高的避雷针,等效针距D′计算式中的高度影响系数p套用按长针计算结果,两针间保护范围上最低点ho和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bx计算式中的高度影响系数p套用按短针计算结果。

D′=D-(1.5h1-2h2)p=h x ≥0.5h

h x <0.5h 按长针计算的高度影响系数p=按短针计算的高度影响系数p=h2≥(1/2)h1避雷针、线保护范围计算表

高度影响系数P h>120m时,取其等于120m。

在被保护物高度h x 水平面上

的保护半径

(m)避雷针在地面

上的保护半径

r(m)两支等高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单支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

h

O =h-D′/7P=19.729356h2≥(1/2)h1由D′/h a P= 3.365011405

12.5h2<(1/2)h1由D′/h a P= 4.071560362

0.76

推得b x =9.5

h x /h=0.537037037

说明:蓝色区域为可输入区域。h a =短针高度h 2-h x =h2<(1/2)h1式h O =h-D′/7P中,h取短针长度。查得的数据*(h a P) =两针间h x 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 x 按规范中图确定。 当b x >r x 时,取b x =r x .查图得b x /h a 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