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西省农业厅省果业工作总站

山西省是我国果品重要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山西水果产业要围绕“提质增效”的主线,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延伸优化产业链条、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果业已发展成为山西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

一、山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

实施山西水果提质增效工程以来,我省水果面积略有增长、产量快速增长、果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快速提升、水果市场竞争力和出口量大幅提高,果业在繁荣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

1、水果面积略有增长,产量快速增长

截止2015年底,全省果园总面积达840.9万亩,比2010年增长了2.55%,创历史新高。2011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发展果园面积141.06万亩,累计淘汰老果园或非适宜区果园面积120.15万亩,累计净增果园20.91万亩。果品总产量达880.5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43.55%。初步形成了苹果、梨、葡萄、杏及特色水果五大优势栽培区,其中苹果主要集中在临猗、万荣、吉县、平陆、翼城、榆次等30个县(市、区),面积501万亩,产量547万吨;梨主要集中在盐湖、隰县、祁县、平遥、原平等20个县(市、区),面积142.7万亩,产量132.08万吨;葡萄主要集中在清徐、曲沃、稷山、永济等20个县(市、区),面积50.8万亩,产量51万吨;杏主要集中在

阳高、大同、原平、永济等20个县(市、区),面积45.78万亩,产量17.03万吨;特色水果果园面积145.5万亩,产量149.2万吨。

2、果品质量和效益快速提升

全省果品质量明显提升,优果率比2010年的57%提高了9.5个百分点;果品平均售价略有提高,2015年达2.70元/公斤,比2010年提高了1.5%;果品总收入快速增长,2014年达237.6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5.77%,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006.8元(按2360万农业人口计算),比2010年增长了45.66%,约占农民年人均收入的11%,果业已发展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临猗县、万荣县、芮城县、隰县、平陆县、吉县等7大水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盐湖区、闻喜、稷山、翼城、尧都区、曲沃、祁县、平遥等20个水果基地县的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35%以上;涌现出一批专业乡(镇)、专业村,其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95%

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年果业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仅临猗县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数就达到1.2万户),临猗县的种植大户吴忠定10亩苹果园年收入超过50万元,2014年入围全国“十佳农民”;临汾西山的隰县县城房地产开发商对果农卖房时可以零首付,充分说明了果业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明显作用。

3、果品出口大幅增长

2015年,我省水果出口达35.8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240.95%,创历史新高(含海关出口、边贸、转口贸易)。2014年出口额首资突破1亿

美元,2015年达1.5亿美元(在我省报检出口),占我省2014年、2015年鲜活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全省出口注册果园数量达90个,面积约30万亩;出口注册水果种类有苹果、梨、桃、鲜枣、葡萄、樱桃、李子等7种;注册出口水果包装厂38个;已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南非、新家坡、泰国、韩国、俄罗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35个欧美发达国家、南美、非洲、东南亚国家的进口许可。

4、初步形成水果产业链体系

目前,山西果业已初步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及信息农资服务的产业链体系。2015年果品总贮藏能力达350万吨,其中恒温库、气调

库贮藏能力达149.95万吨,土窑洞贮藏能力维持在200.05万吨。果品加工、销售企业约150家。有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11家,浓缩汁加工能力达26万吨,年出口量15至22万吨,占世界苹果浓缩汁贸易量的18%左右,全国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排名前5位的海升、恒兴、湖滨、国投中鲁、北京汇源均在我省建立分厂;有高平“厦普赛尔”黄梨汁、隰县天天饮料公司的“金梨汁”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15万吨;有太谷怡园酒庄、夏县格瑞特、乡宁戎子酒庄、山西中加石膏山冰葡萄4家知名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7800吨;有年销售过万吨果品销售公司35家,其中有果品进出口自营权的有4家。

(二)全面推进水果提质增效工程

省政府明确把水果提质增效工程作为山西农业七大产业振兴和翻番工程之一。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省级财政支农资金11000万元(2011年1000万元、2012年1000万元、2013年5000万元、2014年2000万元,2015年2000万元),累计带动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约1.78亿元。累计完成了提质增效工程381.36万亩,超计划任务150万亩的154.24%,其中新发展果园

141.06万亩,改造中低产果园168万亩,标准化果园创建12万亩,示范带动了全省果业提质增效。

1、实施了以临汾西山为重点的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五年来,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加强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600万元,共建设优质水果示范基地13万亩,示范带动水果优势区新发展果园128.06万亩,共计新发展果园141.06万亩。临汾西山8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吕梁山脉南端,海拔高,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果树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紧抓机遇,开展建设“西山百万亩水果基地”战略,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据统计临汾西山丘陵区新发展果园37.5万亩,2015年底临汾西山8县水果面积达132.59万亩,占临汾市水果总面积的62.9%。

2、实施了山西省中低产果园改造项目

五年来,以提高果园的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为核心,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共实施以间伐减密、树形改造为主的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园15万亩,示范带动改造中低产果园153万亩,全省共计改造中低产果

园168万亩。运城市的苹果产业在全省位于第一,但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果园大多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方式,株行间枝条交接,通风透光不良,导致苹果着色差,品质下降。运城市将果树间伐作为一次推进苹果提质增效的“田间革命”,截止目前,运城以间伐减密为主的中低产果园改造面积累计达115多万亩,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32.86%。

3、实施了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

标准化果园建设是转变果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按照农业部“五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要求,五年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400万元,农业部标准园创建资金700万元,共完成标准化果园创建12万亩,示范带动山西水果标准化生产程度。

4、重点推广应用了10项果树生产集成技术

五年来共推广应用了果实套袋技术、果园生物覆盖技术、增施有机肥、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起垄覆盖集雨保墒技术、果园平衡施肥技术、果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果园节水灌溉技术、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等10项集成技术,10项集成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次,有效提高了全省果树生产科技水平,促进全省水果生产提质增效。

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技术素质

省、市、县三级果业部门组织技术骨干,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五年来全省果业部门累计举办各种培训班25620余场次,培训果农达220余万人次。另外,苹果矮化栽培是国际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沃尔玛基金会邀请康奈尔大学与加州大学的教授在全球培

训100万名农民,其中在中国以苹果矮密栽培为主要内容培训果农20万名。我省与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取得联系,计划培训400名技术骨干,最终培训4万名果农,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利用科技进步来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

6、扩大宣传和推介,推动山西果品走出去

三年来,全省各级果业部门先后组织果品销售企业、水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80家次,参加了广西南宁东盟博览会-水果推介会、运城苹果俄罗斯圣彼得堡推介会、运城苹果黑河推介会、吉县苹果北京推介会、中国农产品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果蔬展览会、2015年运城水果北京推介会、2015年运城水果上海推介会等15场次,宣传推介山西果品,提高山西果品市场知名度,推动山西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存在的问题

1、果园基础设施差,平均单产低

据统计,我省仅有30%果园处于保浇地,70%果园处于旱地、坡地和山地,没有灌溉条件,抗旱能力差;果园投入严重不足,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低下,90%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低于全国水平的44.4%左右。山西省水果单产、优果率相对全国发达省份及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如与山西仅一河之隔的陕西省苹果平均亩产量约1474公斤,而山西的苹果平均亩产量只有1006.8公斤。

2、产后环节发展滞后,增值份额小

产后环节发展滞后,导致产后增值空间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不高。一是果品机械分级商品化处理、冷链运输体系

发展滞后,如果品机械分级商品化处理能力极低,苹果先进生产国有99.7%的苹果经过机械化清洗、分级,投放市场,而我省果品商品化处理能力仅占总产量的1—2%;果品冷链运输能力几乎空白,使果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损耗率约25%)加大,同时也严重影响果品商品质量。二是加工、销售企业发展滞后,规模小,缺乏大品牌、名品牌,带动能力差,如我省目前具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的果品销售企业有7家,年部销售量约6万吨,占我省水果总产的0.68%。

3、果园管理粗放,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

一是果农技术素质不高,果园管理粗放,管理模式单一,以传统的乔砧密植生产模式为主,高效矮化密植模式、休闲采摘模式、农耕文化模式等现代集约化管理模式果园比例小,果业综合效益不高。二是缺乏在生产、产后处理、贮藏、流通、加工领域的科技成果,制约整个产业的科技进步。三是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不足、技术人员流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二、山西水果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一)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境内土层深厚,土层最深可达百米以上;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在2200—2950小时;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均温度日较差9—16℃;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510毫米,这是大自然赋予山西及山西人民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生产的果品个大、色艳、含糖量高、硬度大、品质优,是我国北方水果最佳栽培区域之一,

是我国果品重要生产基地,是我国及世界苹果、梨、葡萄优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有5个县被确定为全国梨生产重要基地县,20个县被确定为全国苹果生产重要基地县,特别是临汾西山的边山丘陵地区是我国及世界苹果最佳适宜栽培区之一。

2、产业基础优势

一是水果生产规模大。山西省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是我国北方各种水果适宜栽培区,水果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认可,水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发展成为我国果品重要生产基地。目前水果总面积840.9万亩,在全国排第7位,在中部6省排第1位;果品总产量为880.5万吨,在全国排第5位,在中部6省排第1位;我省苹果栽培面积501万亩,在全国排第2位,分别约占中国、世界苹果面积的15.6%和7%,梨栽培面积142.7万亩,在全国排第3位,在中部六省排第1位,分别占全国、世界梨面积的8.62%和5.34%,山西省已成为世界苹果、梨的主要生产地区之一。二是区域布局相对集中。目前,我省果业已初步形成以晋南丘陵区、吕梁山南麓边山丘陵区和晋中丘陵区为主的苹果优势栽培区、以晋中、忻州和晋南区域为主的梨优势栽培区、以大同盆地为主的杏优势栽培区、以中南部的清徐、曲沃、稷山、尧都区等县为主的葡萄优势栽培区和地方特色小水果优势栽培区。三是初步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350万吨的果品贮藏能力,有150家果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果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果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及乡村旅游、餐饮、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果区销售及信息服务网点随处可见,果业农资销售网点约6000余个,形

成了巨大的农资销售服务网络;果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达300余万人,形成了一业带动百业兴的局面。

3、发展潜力优势

一是增产潜力大。山西省水果单产相对全国发达省份及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如与山西仅一河之隔的陕西省苹果平均亩产量约1474公斤,而山西的苹果平均亩产量只有1091.8公斤。山西果业具有很大的增产空间。规模扩大仍有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晋中盆地、晋南盆地及晋东南盆地的周围边山丘陵区有上千万亩的坡地和园地适宜栽培区,为新发展果园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二是提质潜力大。目前山西水果优果率仅为66.5%,相对全国平均优果率、山东省果品优果率分别差3、5个百分率,相对世界水果产业发达国家日本、新西兰优果率分别差20、23个百分点,同时果品商品质量差距更大,只要加大中低产果园改造力度,加强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质潜力很大。三是增效潜力大。由于我省水果产业在标准化分级、冷链贮运、加工、品牌建设等产后处理环节发展相对缓慢,果品产后增值比例小。据初步调查测算,我省水果在产后环节实现收入约130亿元,仅占果品生产环节总收入的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占比通常在150%至200%之间,我们水果产后环节增值空间巨大。目前全省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果品品牌寥寥无几,而陕西省仅“洛川苹果”品牌苹果价值达30多亿元,由此可见,果品品牌创建产后增效潜力很大。

4、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营养保健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优质果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预计未来5-10年,国内市场鲜食果

品需求将呈3—4%的速度增长。此外,由于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果树生产衰退,自给率降低,但是果品需求量仍在增长,欧洲市场鲜果的需求量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一些发达国家40%—50%的果品靠进口。果品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需求前景看好。

(二)不利因素

1、水果生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水果生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水果生产从业者每个成年劳力从2011年的50元至60元/天上升到目前的100至120元/天,涨幅达100%。劳动力结构趋向老龄化和非主劳动力化,以留守农村的老人(55岁至65岁)和妇女为主。从业者科技素质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同时多数为兼营种植农户,大型专业种植户占少数,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有限,有关标准化栽培、集约化管理观念意识薄弱。影响水果产业转型发展。

2、果树晚霜花期冻害成为我省果树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

近年来,果树晚霜花期冻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扩大趋势。如2010年、2013年的花期霜冻造成全省梨果几乎全部绝收,2014年5月上旬的花期霜冻造成全省约有180万亩果园受灾。果树晚霜花期冻害导致果园减产或引发树体衰弱,降低单产和果品质量,严重影响果农稳定收益,挫伤果农积极性。此外,干旱、沙尘等自然灾害对我省水果生产影响也比较明显。

三、山西水果产业发展目标及总体思路

(一)“十三五”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打造“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总体目标,实现一年四季向市场供应多样化的优质果品,大幅提高果品产后增值,提升水果产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1142”的发展目标,即果园总面积达1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1000万吨,果品总收入400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000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20%、30%、70%、100%。

(二)总体思路

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化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加大集成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中低产果园改造工作和果园沃土工程,实现果业提质增效;定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果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优化产业链体系,推进果业转型升级;以“三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提升行动为抓手,实施6项重点工程,打造“晋果”品牌,提高山西果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综合效益。

(三)重点任务

1、品种改良

推广一批果树优良品种。品种改良要适地适栽和优化区域布局,每个优良品种有一个区域布局规划和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品种改良要兼顾优化树种、品种结构,扩大各树种果品的上市时间空间和丰富果品的上市种类,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

2、品质改进

应用一批果业生产集成技术,改造一批中低产果园,实施一批果园沃土示范工程,提高果业生产科技水平和果园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果园单产和果实品质大幅提高。以千亩高效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示范推广一批集成技术,提高果业生产科技水平;以实施中低产果园改造为推手,推进果品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实施果园沃土工程,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蓄肥保水能力,提高果园综合生产能力。

3、品牌创建

创建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山西果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品牌创建以提高果实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为基础,大幅提高产后增值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禁用、限用农药及其它果园生产投入品监管,逐步建立果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性;二是以山西独特自然资源特点、优质果实品质和丰富人文资源为品牌创建内容,丰富品牌内涵,打造“晋果”品牌,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山西水果市场知名度;三是引导果品销售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制定和应用自主的产品技术标准,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提高果品机械化清洗、分级、包装及冷链贮运环节的建设水平,提高果品商品质量,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山西果品市场占有率。

三、实施6项重点工程

(一)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工程

实施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工程,试验示范推广20个果树优良品种,新建或扩建一批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为全省水果品种改良和树种品种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二)高效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建设100个千亩高效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一批集成技术、先进果园管理模式和先进果园机械装备,带动提高全省水果生产水平。一是平川区建设以矮密植栽培模式为核心技术的高效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矮密栽培技术及集约化管理模式;二是边山丘陵区建设以起垄覆盖集雨保墒技术为核心的高效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果园旱作集成技术及管理模式;三是建设果园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园区,示范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无害化果园病虫害防控技术;四是建设果园先进机械装备应用展示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果园机械设备,降低果园劳动力投入。(三)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工程

建设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工程,示范一批中低产果园改造集成技术和模式,推进全省中低产果园改造工作,“十三五”期间改造完成300万亩中低产果园,提高果园单产和果品质量。一是建设以果园间伐改形为核心技术的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工程,示范推广间伐改形技术及配套技术,改良传统的乔砧栽培模式;二是建设以高接换优为核心技术的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工程,示范推广果树高接换优技术及配套技术,改良果树品种,提高果品质量和果园效益。

(四)果园沃土示范工程

实施果园沃土示范工程,示范果园增施有机肥、果园生物覆盖、果-畜-沼三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带动全省开展果园沃土行动,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蓄肥保水能力,提高果园综全生产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一是建设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复合肥的果园沃土示范工程,转变以施化肥为主的不良模式,实现全省果园施用化肥零增长,逐年降低化肥在水果生产中的施用量;二是建设生物覆盖的果园沃土示范工程,改良传统清耕制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三是建设果-畜-沼三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推广循环型果园管理生态模式。

(五)品牌创建工程

实施品牌创建工程,打造1个地域品牌(公共品牌)-“晋果”品牌和打造20个企业品牌。一是打造“晋果”品牌,向国家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审请登记“晋果”品牌(公共品牌),结合山西独特自然资源、山西水果品质特点及人文资源等,丰富“晋果”品牌内涵,树立山西水果整体市场形象,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山西水果市场知名度。二是打造20个企业品牌,筛选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营销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销售企业或合作社,指导其准确定位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山西水果市场占有率。

(六)百万果农培训和新型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百万果农培训工程,深入推进对中小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技术素质、果园管理水平和果园经营水平,使其逐渐成长为专业化的新型果农,同时重点培育400个新型果业经营主体,促进当前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向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转变,果业经营模式向矮密高效栽培模式、

休闲采摘果园管理模式、品牌果园经营模式等多元化模式转变,推进水果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促进全省果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农业厅成立山西果业“三品”提升行动领导组,加强对果业“三品”提升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站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督导“三品”提升行动的责任落实情况。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果业工作总站,主要负责制定“三品”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布署和开展各项工作;同时组建“三品”提升行动专家顾问组,组织山西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部门的果树专家参与到“三品”提升行动中,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市、县农委或果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强化省、市、县各级领导组对果业“三品”提升行动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有效推动和落实果业“三品”提升行动的实施。

(二)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撑作用

省、市、县农业(果业)部门要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服务果业“三品”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宣传发动、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中的作用,为果业“三品”提升行动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各级业务部门要成立果业“三品”提升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由首席专家和多位岗位专家组成,同时建立相应考核办法,筹措相应工作经费。各技术支撑体系的专家或技术

关于水果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果市场的调查报告 篇一:水果调查报告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钟落潭高校园区不断有新的学校迁入,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学校附近做水果销售。当然,工贸附近也有商家做起了水果销售。因此,我们这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在学校附近做水果销售的盈利空间。 通过对工贸附近水果销售的实地调查,我们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我们学校附近做水果销售商户进行调查。我们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知道他们销售的水果主要是中低档的,而且附近有水果批发市场,他们可以每天进货一次以保证水果新鲜。我们将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从中发掘水果销售的盈利空间及其制约发展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促使其有更好的发展。 二、调查背景及其目的 1、背景: 正值夏季,消费者对水果的购买日益增多,市场上水果种类也日渐丰富,那么其在学校附近的销售情况如何呢?目前,学校正处建设阶段,很多条件如生活设施、学习辅助设备都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和同学的生活带来不便,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要到学校外面卖水果,针对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做了这份调查。 2、目的:

通过对学校附近水果摊位的水果销售情况的调查,了解其盈 利空间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试找出解决办法以加深认识。 三、调查方法 a) 问卷调查 b) 实地观察 c) 访谈 四、调查对象 a) 小型水果摊位 b) 学校超市 五、调查分析 经过实地调查水果摊位的水果销售情况,对其销售水果相关问题及其营销手段有了初步认识,以下是学校附近水果摊位的相关情况。 1、学校附近水果摊位销售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其次是附近居民。因此,水果销售应该以中低档为主。 2、香蕉说的销售是最好的,应该要多进些比较好卖的水果。 篇二:水果市场调查报告为促进全县水果流通工作,解决全县水果销售问题,特别是橙类水果销售难的问题,及时掌握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情况,畅通我县橙子销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销售经验及做法,20**年4月14日~1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流通办人员及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一行人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四城市进行水果销售市场调查和学习。现将调查、学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现阶段养老体系建设分为政策兜底供养、健康为主旅游养老、医养结合养老、保健养生养老、社会化服务养老等养老模式。据统计2017年我县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 2.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我县人口结构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市场需求呈现与日俱增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健康保健养生,养老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养老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一、我县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养老体系建设发展与运营现状 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构建养老机构政策养老为主、引导社会参与建设民营养老院为辅,主要模式为政策养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市三农村无人五保员集、城中供养方式,构成 第 1 页共 1 页 了我县现有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全县农村敬老院原状和发展沿革 2017年前我县五保供养主要是分散供养,2017年后经县政府研究通过国有资产整合,开始改建农村敬老院,现有农村敬老院3个,分别为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安靖乡安靖敬老院、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 5.12 地震是申请与社会福利中心打捆建设严道镇严道敬老院。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在2017年由原庙岗乡政府办公楼改造而建,改造建成的敬老院床位数50张,2017年经县政府同意争取上级敬老院改造资金又改建了原庙岗小学教师宿舍楼,改建后新增48张床位。安 靖乡安靖敬老院2017年,由原顺江小学顺江分校村小改造而成,床位数24张。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2017年由泗坪中学教师宿舍楼改造而成,床位数60张。同时2017年 5.12 地震后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与严道敬老院打捆修建,占地23亩,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老年公寓楼2栋,床位数100张,办公楼一栋、食堂一栋。以上张,养老由于床位起点数2低、84实施 设备与老年公寓要求有很大差距、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养老发展需求。 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营运芦山 4.20 地震后我县3个农村敬老院和福利中心扩建全部纳入灾后重建总规项目。其中:庙岗敬老院在原庙岗小学内新修三层老年 第 2 页共 2 页 公寓2栋餐厅等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由达州市慈善会捐建,新增床位100张。花滩敬老院由安靖敬老院,异地在石桥原中心小学校重建,总投资750万元,新建三层公寓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新增100张床位。泗坪敬老院在原址重建,由天津市民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蔬菜办公室陆志新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中国经济网消息). 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3%,总产值630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5.5%.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57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3.8%.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优势产区的逐步形成,产销布局的日趋合理,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

域。 据介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同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 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蔬菜生产季节性强,蔬菜产品新鲜易腐,贮运困难的特点,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农业部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4大功能区8大重点区域, 包括:华南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黄土高原夏秋蔬菜 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东南 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以上,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贡献额超过1200元,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 加工率达到65%以上。 为此,农业部将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采后产值;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增收作用更加明显,蔬菜总产值约5000亿元。 对全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430元, 全国958个蔬菜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725多元。 3.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 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 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2017最新水果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2017最新水果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为促进全县水果流通工作,解决全县水果销售问题,特别是橙类水果销售难的问题,及时掌握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情况,畅通我县橙子销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销售经验及做法,20**年4月14日~1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流通办人员及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一行人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四城市进行水果销售市场调查和学习。现将调查、学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学习目的 这次调查学习的目的是在我县水果习惯于销售南方城市的基础上,尚未打开北方城市销售市场,为此对北方四城市的水果销售市场作一个调查。同时掌握去年我县水果大蓬车北方行反馈情况。目前,我县水果销售已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橙子销售,全县还有4万2千多吨未售出,习惯销售的南方城市现在市场不尽人意,很有必要拓开北方市场。鉴于此,县委、政府果断决策,派出以水果流通办刘崇卿为组长,以县流通办人员和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为成员组合成7人的调查小组,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等北方城市调查水果销售情况,及时掌握外面水果市场行情,针对我县具体情况,提出对我县水果销售的建议,解决全县水果(尤其是橙子)销售困难问题,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果农种植的积极性,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 二、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这次活动,从4月14日早上出发,4月19日凌晨回到恭城,

历时6天,到了三省(湖南、湖北、河南)四城市(长沙、武汉、郑州、岳阳),行程近万里。对四城市7个水果大批发市场的销售行情进行了调查。我们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当地市场的销售批发门面老板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询问;二是与当地销售大户座谈,请他们介绍情况;三是向当地摊位经销商发放我们恭城水果情况宣传资料,并对当地果商宣传我们的优质果品;四是请当地果商品尝我们恭城的橙子样品果,针对销售大户,我们还赠送橙子给他们做销售样品,在当地进行宣传;五是请当地市场管理部门人员、销售果商代表为我们提建议。 (一)4月14日下午,我们到达长沙市,找到当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得到他们的支持,当日下午看了4个临时摊点。15日上午,在市工商局市场分局殷副局长的陪同下,对长沙市2个最大批发市场——马王堆果品批发市场、红星果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马王堆市场位于市中心地段,红星市场位于市南部。我们在马王堆市场走访了31个摊点,在红星市场走访了22个摊点。这两大市场水果品种繁多,尤以时鲜水果西瓜、芒果、菠萝、枇杷、早李、苹果、梨为多,当地脐橙量大,胡柚多,还有部分沙田柚、椪柑及冰糖橙、甘蔗等。两个批发市场尚未见新会橙销售摊位。当地脐橙批发价为0.5~0.7元/斤,胡柚批发价为0.4元/斤,而时鲜水果西瓜达2.0元/斤。当地果商品尝了我们的新会橙后,一致认为口感、甜度都不错,就是果太小,不是品牌果,没有市场竞争力。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6.doc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

调研报告: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蔬菜产业现状 (一)蔬菜生产发展历程。XX蔬菜是从1983年历阳镇太平村“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开始初步发展。2012年2月,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蔬菜产业为特色产业,并成立XX蔬菜产业发展局,蔬菜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XX蔬菜经过三十年的长足发展,不仅在全国率先摆脱了小农经济束缚,并迅速跨越了商品菜经济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由生产、加工和市场贸易相互啮合的三大环节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形态。XX还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XX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截止2015年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由2011年的40万亩、90万吨、16亿元,增加到43.5万亩、111万吨、22亿元,分别增长8.8%,23.3%,

37.5%。蔬菜从业人员年人均种菜纯收入由2万元增加到2.88万元,增长44%,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该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园区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引导下,全县累计拉动社会投资6亿多元,新建规模化蔬菜标准园区41个,总面积3万多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9个,省级蔬菜标准园7个,市级蔬菜标准园26个,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子产业示范区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弘利教育) (三)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XX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验收,并获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6家园区通过GAP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县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由2011年的99.3%提高到100%,未出现一起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四)科技支撑成效明显。XX一直高度重视蔬菜科技创新工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推合作关系,2015年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正式

长沙市水果销售行业调研报告8.15

长沙市水果销售行业调研报告 2014年8月

背景介绍 水果销售行业是长沙市居民日常消费产业之一,近年来,形成毛家桥水果销售市场、红星水果销售市场及马王堆水果销售市场等规模化销售市场。为了深入了解湖南水果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特征,我们对三个集约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共29个样本),并通过查询网上相关行业信息,对行业前景和客户特征进行了汇总分析,形成行业调研报告,以期有助于拓展该行业客户,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目录 内容摘要 (1) 01 全国水果销售行业概况 (3) 02 区域水果销售行业现状 (5) 一、长沙水果销售行业概况 (5) 二、长沙水果销售行业现状分析 (9) (一)产业链 (8) (二)产品分类 (9) (三)经营特征和规模 (9) (四)成本及利润率 (10) (五)淡旺季 (10) (六)资金链状况 (11) 03 影响水果销售行业的因素 (12)

04 市调小结 (13) 05 市调总结建议 (14) 内容摘要 行业整体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水果产量和面积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10年我国果园面积约1154.39万公顷,产量约2.14亿吨。12年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2%,产量同比增加6.6%,水果收获面积占世界的19.69%。苹果、柑桔、梨是我国最主要的3大水果,产量占到58%。桃、香蕉、葡萄,年产量均超过800万。随着产量的提高,人均水果消费量也有所增长。但从总体上看,水果消费增长速度还滞后于生产增长速度,消费量占生产量的比重还较低;2000年我国水果产量为6225.1万吨,2010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1401.4万吨,人均水果消费量增长虽较快,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0年美国人均水果消费量是124kg而我国城镇居民2006年人均消费量仅为63.20kg,我国水果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行业特性 经营类型——自产销与批发零售。 常见水果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单据——进销货单、运输单、工资单、银行对账单、手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柳州水果超市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背景 目前在大城市,水果消费的比例连年攀升,已本接近整个市民餐桌膳食搭配比例的1/2,水果消费人群也从过去的以孩子、老人为主演变成全民皆“吃”的新兴消费潮流。随着量的上升,人们开始追求消费的质量和品味。水果专卖业逐步得到市场认可。比大超市便宜,比地摊诚信,价格有竞争力,这是水果专卖店成功的3大因素。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还想高人一等,还需要一些技巧,这样水果连锁店就产生了,其中,专业与服务就十分重要了。为此,走访货源市场及对店铺周边居民消费情况的了解十分重要。此项市场可行性方案在调研的主要方向的是消费行为。 二、市场调研 1、水果行业现状分析 2、水果行业市场分析调查 3、水果行业消费者消费心态调查; 4、水果行业购买行为调查; 5、水果连锁店行业经销行为调查 6、经销商的心态

影响经销商经销产品决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经销商市场执行力度的核心问题调查 口感、包装、受欢迎程度、价格、购买行为 7、水果超市主要竞争对手市场竞争点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的品牌优势与劣势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的视觉形象包装优势与劣势调查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色调的陈列优势与劣势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营销传播及媒体宣传优势与劣势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销售人员销售素质优势与劣势调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大型商超及零售点销售额调查 消费者在超市货柜购买水果的人流量,停足时间,选择购买产品选择先后顺序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经销政策及终端促销政策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的定价策略及包装分项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的市场公关行为调查 主要竞争对手系列产品的市场危机处理系统细则调查 2010-2011即将上市的新品种水果调查 2010-2011年最受欢迎的水果预测

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xxxx县位于xxxx省东南部,地处xxxx腹地。为南北天然过渡带,山峦叠障,沟壑纵横,溪流密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素有“xxxx山地无闲草、百样蒿藤百味药”之称。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顺应民心,拟将中药材作为继黄姜之后的又一项主导产业来发展。于今年3月安排部署了全县中药材产业调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听取群众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县科技局抽调精干力量,派出三路调查组,进驻22镇,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深入村、组,到农户,到地头,了解中药材种植情况、管理情况、初加工情况、销售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和农民朋友计算效益帐等,全面地、系统地了解掌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植情况 调查显示全县22镇,259个村(社区)种植中药材,占村(社区)总数的81%。种植的中药材品种51个,总面积71830多亩,其中黄姜种植面积60640亩,其它50个药材品种种植面积11190多亩,种植药材品种最多的镇为白柳镇,26个品种,面积4100多亩;黄姜种植面积最大的镇是关口镇,8080多亩;其次是构元镇5638亩,再次是段家河镇5334亩;白芨种植分布在10个镇,合计424亩,其中

100亩以上镇为白柳镇和麻坪镇,分别为130亩和107亩;柴胡种植分布在15个镇538.5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构元镇,142亩,其次是白柳镇90多亩;白术种植分布在6个镇,共计227亩,面积最大的为小河镇210多亩,其次是桐木镇10亩;杜仲分布在13个镇,种植面积2855.7亩,面积最大的是红军镇2040亩,其次是赤岩镇199亩,第三位是甘溪镇101亩;金银花种植分布在11个镇870多亩,面积最大的为构元镇413亩;其次是小河镇249亩,排在第三位的是段家河镇89.5亩;白芍分布在4个镇212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棕溪镇,70多亩,其次是红军镇60多亩;板蓝根分布在4个镇,种植面积211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金寨镇168亩,其次是红军镇38亩;丹参种植分布在6个镇,合计面积1228亩,其中面积最大的镇为金寨镇592亩,其次为赤岩镇538亩;木瓜分布在6个镇,种植面积1160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关口镇320多亩,其次是棕溪镇290多亩;牡丹分布在3个镇1310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吕河镇760多亩,其次是城关镇300多亩,再次是白柳镇245亩;射干分布在3个镇180多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铜钱关镇120多亩,其次是石门镇30多亩;猪苓分布在5个镇总面积163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为小河镇108亩,其次是双河镇40多亩;香椽种植分布在3个镇合计面积180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段家河镇,89亩;其次是白柳镇85亩;乌竽种植在赵湾镇和赤岩镇,分别为150亩和1.5亩;玄参种植在铜钱关、石门、神河三镇,面积最大为铜钱关镇124亩,其余二镇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菜”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以平襄、碧玉为主的城郊水川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依托旱作农业项目,在全县大力发展地膜覆盖蔬菜种植,进一步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步伐,不仅有效改善和促进了城区居民蔬菜供给,还成了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一、蔬菜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通渭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常规露地种植, 1981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1988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93年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一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到了90年代末,才形成了以地膜覆盖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为主,日光温室栽培为辅的设施蔬菜生产新格局。近年来,全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关键举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6万亩迅速扩大到2015年的5.5万亩;总产量由3.2万吨增加到14.3万吨;总产值由4480万元增加到31460万元。平襄镇旧店子、宋堡、河南、孙庄等村,碧玉乡玉关、碧玉等村,寺子乡窑坡等村,陇川乡菜子、蔡铺等村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以青椒为主、兼顾其它茄果类、

瓜类、食用菌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平襄、碧玉、寺子、义岗、李店、襄南、榜罗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白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葱算类为主的地膜蔬菜生产基地。 (二)种植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我县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经济效益较低,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全县蔬菜种植品种逐步得到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县共种植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西葫芦、甘蓝、大葱、大蒜、食用菌等9大类60多个品种。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产量达6.2吨,产值3.5万元,纯收入2.5万元;塑料大棚蔬菜平均亩产量达4.8吨,产值1.3万元,纯收入0.9万元;地膜覆盖蔬菜平均亩产量达2.8吨,产值0.5万元,纯收入0.3万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为加快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县上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营销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县建立交易市场20个,培育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组织63个,营销大户320多户,营销网络遍布全县18个乡镇。特别是通渭县西川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建成集蔬菜交易、仓储于一体的专业交易市场一处,贮藏能力达300吨,年贮藏销售高原夏菜1200余吨,为全县蔬菜产后销售、平抑菜价、稳定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该合作社针对华川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实现长

水果流通市场调查报告

水果流通市场调查报告 极探索水果销售新路子 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恭城瑶族自治县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 四城市调查水果流通市场报告 为促进全县水果流通工作,解决全县水果销售问题,特别是橙类水果销售难的问题, 及时掌握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情况,畅通我县橙子销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销售经验及做法,2020年4月14日~1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流通办人员及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 一行人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四城市进行水果销售市场调查和学习。现将调查、学习 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从PDA类主要机型在上市后各月的表现可以看出PDA类掌上电子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普 遍较短,尤其是产品导入期和产品成长期非常短。从2001年上市的比较成功的机型的生 命周期来看,大部分机型都是在上市后的第二个月或第三个月达到产品销售顶峰,如2001年影响最大的机型MR—170,从产品上市当月在PDA类市场就占销售额的6.9%,但在第 二个月销售额占有率则迅速达到20.6%,在第三个月占有率达到最高点————27.0%。接下来市场占有率就开始下降,在上市第8个月时占有率已经下降为10.3%。而其他一些机型的产品周期在市场上则如同昙花一现。 各品牌差距在拉开 一、调查学习目的 这次调查学习的目的是在我县水果习惯于销售南方城市的基础上,尚未打开北方城市 销售市场,为此对北方四城市的水果销售市场作一个调查。同时掌握去年我县水果大蓬车 北方行反馈情况。目前,我县水果销售已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橙子销售,全县还有4万 2千多吨未售出,习惯销售的南方城市现在市场不尽人意,很有必要拓开北方市常鉴于此,县委、政府果断决策,派出以水果流通办刘崇卿为组长,以县流通办人员和县内水果销售 大户代表等为成员组合成7人的调查小组,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等北方城市调查水 果销售情况,及时掌握外面水果市场行情,针对我县具体情况,提出对我县水果销售的建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研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书本中的市场调研方法比较系统和专 业,但市场调研贯穿在企业管理之中,一个企业受人力、物力的局限,不可能依据系统的方式去获取资料。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水果市场调查汇报篇【一】 一、市场前景分析: (一)大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开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手机已经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通讯产品,而是更多承载了人们的娱乐、消费、商务、办公等活动。在此背景下,移动电商行业快速成长起来,用户的移动购物习惯也在逐步养成。随着互联网向当地化电子商务的开展,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络变得更加愈加严密,O 20让电子商务网站进入新的一个阶段。 (二)根据i CTR的在线调研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有59% 的被访网民用过手机购物,20%的被访网民用过平板电脑购物,可见,已经有至少六成的被访网民有过移动购物的经历,中国网民的移动购物习惯已逐步养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通过移动电商来体验购物的快乐。 (三)生鲜电商元年:20XX年被喻为中国生鲜电商的元年,大量的电商 纷纷加入生鲜领域,主要的大型电商加入历程如下: ⑴20XX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电商业务顺丰优选上线 ⑵20XX年6月初,亚马逊也开始进入水果电商。

⑶20XX年7月,京东正式推出生鲜食品频道 ⑷20XX年4月7日,网上超市1号店宣布进军生鲜品类,旗下1 号果园正式上线。 ⑸20XX年7月2日,天猫亦正式对外宣布试水生鲜冷链物流,首期将为水果生鲜提供配套冷链服务。 二、市场窘境 (一)产品自己难习题。调查数据显示,%的人最关心的是水果质量,有%的人关心水果的保鲜期。 (二)物流配送是生鲜电商的最大制约。冷链是生鲜电商的基本要 求。调查数据显示,有%的人表示在网上购买遇到的最大的问习题是运输途中损坏; 更有%的人表示水果不新鲜。 (三)库存管理难习题。由于生鲜保质期只有短短几天,,损耗率高。 (四)消费者接受程度。在调查数据中,%的人没有在网上买过水果,用户习惯于去菜市场或摊边小贩购买,消费习惯有待培养,因此用户规模仍不大。 三、案例分析(对象:天天果园) (一)介绍 ⑴背景:天天果园创立于20XX年4月1日。有30年食品行业经验,致力于搭建产地源头到消费者的直供平台,网站上80%以上为进口水果,精选全球鲜果美食,果园专业鲜果猎头足迹遍及全球,自建专业冷库,冷链物流。便利宅送,全年无休。主营中高端水果产品,包括进口鲜果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移而来,1984年建乡,全乡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辖13个村80个合作社3561户,12432人,可用耕地面积5.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78.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45元。特色产业有玉米制种、油料、苹果、葡萄、梨、加工番茄、辣椒干以及孜然、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肃XX县明花乡许三湾,上世纪80年代末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后,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明花区许三湾荒漠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0年正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开发。20多年来,来自肃XX县南部干旱山区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08-11 10:29 索引号fggw-zx-00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日期2011-08-11 文号灵政协发〔2010〕10号发布机构政协灵台县委员会 市政协: 按照市政协的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蔬菜产业发 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紧紧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蔬菜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04万亩,主要种类有胡萝卜、甘蓝、辣椒、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总产量13.52万吨,总产值91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比2003年的5万亩增长了120.8%,产值比2003年的2840万元增长了220.4%,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技术部门以追求高品质、高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在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名、优、特蔬菜新品种16类120余种,多数品种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增收途径。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技术单位的指导下,全县蔬菜生产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达溪河、黑河川区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和什字原区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并建成中台西川区千亩无公害辣椒生产示范区等各类蔬菜示范区6个。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蔬菜生产逐步向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测土施肥、间作套种等准化栽培技术,制定了灵台县12种主栽蔬菜的地方标准,规范了栽培过程和生产行为。检测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万亩,申报通过了番茄、胡萝卜、辣椒3个产品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取得了无公害注册商标,实现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首次突破。蔬菜单产由2000年以前的900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200公斤,增长33%,蔬菜商品率由原来的46.8%提升到76.7%。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县农技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在重点示范区派遣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进行实地指导,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群众科学生产。2005年成立了灵台县无公害农产品质安全监测站,全面开展了县域蔬菜检测服务,每月开展两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了蔬菜质量的监管。在全县新建和扩建了中台、朝那等7个辐射功能较强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6万吨以上,外销量2.7万吨以上,交易额6000万元。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投资400多万元,筹建了中台脱水蔬菜厂,购置了脱水干制设备,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到0.8万吨,建成了中台瑞天祥果蔬保鲜库,蔬菜保鲜能力达到1000吨,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自07年以来共开展订单蔬菜种植5.2万亩,实现收入10400万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县蔬菜生产五年规划中提出的“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4万亩,其中春种蔬菜5.28万亩,复种6.86万亩,建成规模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14个1.65万亩,全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 1、地膜早熟马铃薯全面丰收。今年我县突出菜用型和早熟性两个关键,引进了克星2号和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总结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总结 很多学生或者在工作的人都会有做过市场调查,那市场调查报告总结怎么写呢?接下来为大家推荐的是水果市场调查报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为促进全县水果流通工作,解决全县水果销售问题,特别是橙类水果销售难的问题,及时掌握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情况,畅通我县橙子销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销售经验及做法,20**年4月14日~1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流通办人员及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一行人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四城市进行水果销售市场调查和学习。现将调查、学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学习目的 这次调查学习的目的是在我县水果习惯于销售南方城市的基础上,尚未打开北方城市销售市场,为此对北方四城市的水果销售市场作一个调查。同时掌握去年我县水果大蓬车北方行反馈情况。目前,我县水果销售已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橙子销售,全县还有4万2千多吨未售出,习惯销售的南方城市现在市场不尽人意,很有必要拓开北方市场。鉴于此,县委、政府果断决策,派出以水果流通办刘崇卿为组长,以县流通办人员和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为成员组合成7人的调查小组,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等北方城市调查水果销售情况,及时掌握外面水果市场行情,针对我县具体情况,提出对我县水果销售的建议,解决全县水果(尤其是橙子)销售困难问题,确保农

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果农种植的积极性,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 二、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这次活动,从4月14日早上出发,4月19日凌晨回到恭城,历时6天,到了三省(湖南、湖北、河南)四城市(长沙、武汉、郑州、岳阳),行程近万里。对四城市7个水果大批发市场的销售行情进行了调查。我们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当地市场的销售批发门面老板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询问;二是与当地销售大户座谈,请他们介绍情况;三是向当地摊位经销商发放我们恭城水果情况宣传资料,并对当地果商宣传我们的优质果品;四是请当地果商品尝我们恭城的橙子样品果,针对销售大户,我们还赠送橙子给他们做销售样品,在当地进行宣传;五是请当地市场管理部门人员、销售果商代表为我们提建议。 (一)4月14日下午,我们到达长沙市,找到当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得到他们的支持,当日下午看了4个临时摊点。15日上午,在市工商局市场分局殷副局长的陪同下,对长沙市2个最大批发市场马王堆果品批发市场、红星果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马王堆市场位于市中心地段,红星市场位于市南部。我们在马王堆市场走访了31个摊点,在红星市场走访了22个摊点。这两大市场水果品种繁多,尤以时鲜水果西瓜、芒果、菠萝、枇杷、早李、苹果、梨为多,当地脐橙量大,胡柚多,还有部分沙田柚、椪柑及冰糖橙、甘蔗等。两个批发市场尚未见新会橙销售摊位。当地脐橙批发价为0.5~0.7元/斤,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 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

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选用普通种子和普通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 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立足本县域,“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二是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 四、发展思路及对策 种苗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水果市场研究报告

水果市场研究报告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一、调查说明 为了了解本市居民在水果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时间20xx年9月24日至25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是200人。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喜欢程度和对未来水果市场发展的看法。将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实际对水果市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扩大水果市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女性120人,占总比例60% ;男性80人,占总比例40% 。个人收入情况: 500以下占总比例10%;500~1500占总比例10%;1500~3000占总比例70%; 3000~4500占总比例5%;4500以上占总比例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总的消费偏低,商家在定价时要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情况慎重定价。 四、调查小组组员介绍 乐员芳(组长) 程红萍龙芳宋春婷王芳魏伏花吴丽吴鹏吴小平谢明英 五、调查范围 东华理工北区,洪客隆,抚河,步步高,东华理工南区

附近。 六、调查内容 1.水果总类:苹果、枇杷、山竹、葡萄、榴莲、芒果、香蕉、荔枝、火龙果、柑橘。 2.喜欢的水果; 3.喜欢水果的原因; 4.购买水果时担心的问题; 5.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 6.哪个季节购买水果更频繁; 7.对水果的依赖程度; 8.购买是水果最注重什么。 9.促销和广告对水果销售的影响 10.水果以后的发展前景 七、调查结果 1.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促销方式提高水果销售量,比如水果打折、会员卡、抽奖等。 2.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环保水果产品。 3.消费者对于新产品还是充满好奇,都会尝试购买。 4、季节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水果以及水果的销售量和价格。 5、通过此次对市场各类水果的调查,我们可以明确看到,水果消费市场的前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越的。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的消费者在不同的季节对水果的各类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林业产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战略举措,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2月28日南沙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县支柱产业培植又迈上新的台阶。**县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已达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集群覆盖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4个乡镇。 XX 年,六大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XX元,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元,其中出口创汇XX元;实现利税XX元,发放从业劳动者报筹XX元。 电力产业完成投资14304万元,南沙电站完成投资9300万元;麻栗寨河二级电站完成投资720万元;农网三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南沙至小新街35千伏线路建设完

成投资700万元;电力设施修理改造完成投资584万元。(XX 年数字) 糖酒业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矿业产业与XX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XX 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畜牧业 XX年,生猪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肥猪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实现畜牧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肉类总产XX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与前11年的1997年同比,肉类总产年均增长1492吨,年均增长率40.9%,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3万元,年均增长52.67%。 生物创新产业 **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75.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3.5%,其中:有林地124.05万亩,灌木林地27.02万亩,疏林地0.4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21万亩,苗圃地0.07万亩,宜林荒山20.98万亩,森林覆盖率41.0%。 1.膏桐 据调查,**县适宜发展膏桐的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0万亩,适宜区可种植的面积27.2万亩,其中连片宜林荒山荒地和无立木林地面积21.5万亩,集中分布在马街、南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