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
大一下学期网红版《人体解剖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婆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人体切面术语

(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沿人体前、后正中线的矢状切面,称为正中矢

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横切面)从水平方向,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轴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第二章骨学

第一节概述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第二节骨学

一、骨的形态和分类

骨在成人为206块,颅骨、躯干骨、附肢骨。其中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包括6块听小骨),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1.长骨:长管状。骨干、髓腔、骺

骺线:成年后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的痕迹

2. 短骨:立方形

3. 扁骨:扁宽板状,分布在头、胸部。如颅骨、肋骨、肩胛骨

4. 不规则骨:如椎骨、髋骨、面颅骨

二、骨的构造:骨质、骨髓、骨膜、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长骨的骨干、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

骨松质:疏松海绵状,长骨的骺、其他类型骨的内部。

板障:颅盖内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

3.骨髓

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位于骨松质间隙内和胎儿、幼儿的骨髓腔内。

黄骨髓:无造血功能,黄色,含大量脂肪组织。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

胎儿和幼儿,全部是红骨髓,不存在黄骨髓;5岁以后,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变为黄骨髓;成年后,长骨髓腔内全部为黄骨髓,而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三、骨的化学成分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增加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无机盐——增加硬度

脱钙骨:去无机质煅烧骨:去有机质

(1)椎骨(26块)

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成人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1块(成人由4-5块尾椎融合而成)。

A、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椎弓两部分构成。

1)椎体:呈圆柱状,位于椎骨的前方。

2)椎弓:由前方的椎弓根(与椎体相连)和后方的椎弓板构成。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

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椎管:由所有的椎孔叠连一起形成长管状的结构,容纳脊髓。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C、骶骨和尾骨

骶骨:呈倒置三角形。

上——骶骨底,岬。

下——骶骨尖,向下与尾骨相连。

两侧——耳状面。

中央——骶管,骶管裂孔,骶角。

前面——凹向前,光滑,骶前孔。

后面——凸向后,粗糙,骶正中嵴,骶后孔。

(2)胸骨

上宽下窄的长形扁骨,位于胸前壁正中。

胸骨柄:颈静脉切迹,锁切迹,第一肋切迹

胸骨体:分别与3—6肋软骨相关节。

剑突:胸骨体下端与剑突一起于第七类相关节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3)肋骨

1.概述:12对,上七对连于胸骨,称肋骨

下五对肋不直接与胸骨连,称假肋

第11、12对肋称浮肋——无软骨

2.结构:细长弓状扁骨;由肋软骨、肋骨两部分构成。后端有肋头、颈,肋角,肋结节;肋体内面下缘有肋沟(内有血管和神经走行)。

(2)上肢骨

1.锁骨

位于胸廓前上部,呈“~”形,可触摸。

两端:内侧端为胸骨端,外侧端为肩峰端。

两面:上面较光滑,下面较粗糙。

凸向: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2.肩胛骨

位于背部外上方,2~7肋骨之间,三角形扁骨。

三缘:上缘(外侧有喙突)、内侧缘(薄而长)、外侧缘(肥厚)。

三角:上角(平第2肋)、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

二面:前面(肩胛下窝)、后面(肩胛冈,肩峰,冈上、下窝)。

3.肱骨

位于臂部。

上端:肱骨头,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外科颈,解剖颈,大、小结节嵴。

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冠突窝,鹰嘴窝,内、外上髁,尺神经沟。

4.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

上端:桡骨头、桡骨颈、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

体:三棱柱形。

下端:桡骨茎突、尺切迹、腕关节面。

5.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

上端: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

体:三棱柱形。

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6.手骨

(1)腕骨8块。

(2)掌骨5块。

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第1~5掌骨。

(3)指骨14节。

分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

(3)下肢骨

★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1.髋骨

位于臀部,是形态不规则的扁骨。由3块骨(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三骨会合处为髋臼(16岁完全融合)。耻骨与坐骨围成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髂结节,髂窝,耳状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

耻骨:髂耻隆起,耻骨结节,耻骨梳,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2.股骨

位于大腿部,为全身最粗大的长骨,占身高的1/4。

上端:股骨头、颈,大、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嵴,颈干角。

体:粗线、臀肌粗隆。

下端:内、外侧髁,髁间窝,内、外上髁。

3.髌骨

位于膝前方,是全身最大、最恒定的籽骨。

4.胫骨

位于小腿的内侧,属长骨。

上端:内、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腓关节面。

体:三棱柱,前缘、内侧面位于皮下。

下端:内踝,腓切迹,踝关节面。

5.腓骨

位于小腿的外侧,属长骨。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下端:外踝。

6.足骨

(1)跗骨7块。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

(2)跖骨5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

(3)趾骨有近节、中节、远节。

(4)颅骨

★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

成人颅由23块颅骨组成,另有6块听小骨,归入前庭蜗器章节介绍。

1.脑颅骨(8块)

成单: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

成对:顶骨、颞骨。

2.面颅骨(15块)

成单: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

3.颅的整体观

(1)颅盖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眉弓等。

(2)颅底

1)颅底内面

①颅前窝:

②颅中窝:

③颅后窝:

2)颅底外面:牙槽弓、骨腭、切牙管、腭大孔、鼻后孔(通鼻前孔)、枕骨大孔(向下通椎管)、枕髁(与寰椎的上关节面相关节)、舌下神经管外口、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乳突、茎乳孔(有面神经通过)、下颌窝、关节结节、枕外隆凸(与枕内隆凸相对应)。

(3)颅的前面

1)眶:位于额部下方,呈四面锥体形。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

3)鼻旁窦:在鼻腔周围的颅骨内,是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

共有4对鼻旁窦: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鼻旁窦的开口:

中鼻道——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前、中筛小房。

上鼻道——后筛小房。

蝶筛隐窝——蝶窦。

(4)颅的侧面主要结构有外耳门、外耳道、颧弓、颞窝、翼点。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是结构薄弱区,骨折易引起颅内血肿。

4.新生儿颅骨

新生儿颅骨没有完全发育,颅顶各骨之间有结缔组织膜封闭的间隙,称为颅囟。

第三章关节学

骨连接: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及骨直接相连的方式

缝隙连接:椎骨棘突间的棘间韧带、胫腓骨间

韧带、前臂桡尺骨之间的骨间膜

纤维连接缝:颅骨的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直接连接

骨连接软骨连结透明软骨连接:骺软骨、蝶枕软骨(到年龄后间接连接/关节/滑膜关节形成骨性结合

纤维软骨结合:椎间盘、耻骨联合

一、概述

间接连结

特点: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及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的连结,又称关节。

★关节的主要结构

1.关节面

相关节两骨的接触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有关节软骨。

2.关节囊

附着于关节周缘及其附近的骨面上,分为:

(1)纤维膜外层,局部增厚形成囊韧带。

(2)滑膜内层,产生滑液;可形成突入关节腔的滑膜襞和向关节囊外突出的滑膜囊。

3.关节腔

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潜在性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

●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可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2.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和关节唇)

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称为关节盘;周缘附于关节囊内面,呈圆形,周厚中薄,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可使关节面更为适合,增加关节运动形式,减少冲击震荡。

关节唇为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可加深关节窝、扩大关节面,使关节更稳固。

3.滑膜襞和滑膜囊

二、关节的运动

1.伸和屈

在踝关节,足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踝关节的伸,亦称背屈。足尖下垂为踝关节的屈,亦称趾屈。

2.收和展

3.旋转

在前臂,桡骨是围绕通过桡骨头和尺骨头的轴旋转,将手背转向前的运动,称旋前将手掌恢复到向前或手背转向后的运动,称旋后

4.环绕

5.平移

三、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滑车关节

车轴关节

双轴关节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球状关节

多轴关节平面关节

中轴骨的连接

1.椎骨间的连结

椎骨间依靠椎间盘、韧带、关节连结。

★椎间盘

数目:共23块(C↓(1-2)之间无椎间盘)。

位置: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最上一个在C↓(2、3)之间,最下一个在L↓5与骶骨之间。

组成:纤维环——周围部,纤维软骨板环。

髓核——中央部,弹性的胶状物质。

作用: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动,减缓冲击,有利于脊柱运动。

临床联系:椎间盘突出症。

★韧带

前纵韧带:椎体前面,防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椎体后面,防脊柱过度前屈和椎间盘向后脱出。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相邻椎弓板间,协助围成椎管和防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连续棘突尖的韧带,防脊柱过度前屈。

棘间韧带:相邻两棘突间。

项韧带:项中线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

横突间韧带:相邻横突之间。

★关节

关节突关节: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组成。

腰骶关节:L↓5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寰枕关节:枕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

寰枢关节:由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构成。

钩椎关节:在下6个颈椎体之间(有5对);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陷凹构成。此关节过度增生,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可导致颈椎病。

2.脊柱

★脊柱的组成

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脊柱的整体观

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加宽。

后面观:棘突连贯成纵嵴。

侧面观:4个生理弯曲——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

●脊柱的功能

支持:支持体重。

保护:保护脊髓、脊神经和内脏。

运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环转和弹拨运动。

3.胸廓

●胸廓的组成

12个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关节、胸椎间盘和韧带连结而成。

●胸廓的连结

肋头关节:肋头与椎体肋凹。

肋横突关节:肋结节与横突肋凹。

直接连结:第1对肋软骨直接与胸骨柄相连(胸肋结合)。

胸肋关节:由第2~7对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的肋切迹形成。

肋弓:由第8~10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构成。

浮肋:第11、12肋肋软骨游离于腹壁肌中。

★胸廓的形态

近似圆锥形,左右径长,前后径短,上窄下宽。

●胸廓的功能

(1)保护、支持胸腔脏器

(2)进行胸式呼吸运动在肌的作用下,胸廓可扩大或缩小,协助吸气和呼气。

4.颞下颌关节

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特点:①属于联动关节

②关节结节位于关节囊内

③关节盘的周缘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④关节囊松弛,囊外侧壁有外侧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运动

运动:上提、下降下颌骨,前进、后退下颌骨,下颌骨的侧方运动

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前下位脱位

附肢骨连结

1.上肢带连结

●胸锁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1)构成

由锁骨的胸骨端、胸骨的锁切迹和第1肋软骨的上面构成;关节内有关节盘;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

(2)运动可做前后、上下、旋转、环转运动。

●肩锁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构成,是微动关节。

2.自由上肢骨连结

★肩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1)组成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2)特点

关节面——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只能容纳1/4~1/3肱骨头)。

关节囊——薄而松弛,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韧带——关节上方有喙肩韧带。

关节唇——关节盂周缘有关节唇加深。

脱位——易前下方脱位(关节上部、后部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加强)。

(3)运动能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肘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1)组成由肱骨下端和桡骨、尺骨上端共同构成。包括3个关节:

肱桡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肱尺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构成。

(2)特点

关节——个关节由一个关节囊包裹。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

韧带——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

脱位——后壁最薄弱,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幼儿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肘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

(3)运动能做屈伸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前臂骨间的连结

(1)前臂骨间膜连结于尺骨干和桡骨干之间的纤维膜。

(2)桡尺近侧关节见肘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由桡骨的尺切迹、尺骨头的环状关节面及尺骨下方的关节盘组成。

●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1)名称包括桡腕关节(又称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组成

关节窝——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尺骨下方的关节盘构成。

关节头——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构成。

(3)特点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宽广,关节囊外有韧带加强。

(4)运动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2.下肢带连结

●髋骨和骶骨的连结

(1)骶髂关节由骶、髂两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囊紧张,有坚强的韧带,活动度极小。

(2)韧带有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两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小孔。

●髋骨间的连结

(1)耻骨联合由左右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

(2)耻骨弓在耻骨联合下方,由左、右两侧坐骨支和耻骨下支相连形成。

●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差

(1)组成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

(2)分部以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小骨盆上口——即界线,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连线围成。

小骨盆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

骨盆腔——两口之间的空腔。

(3)骨盆的性差

(4)功能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3.自由下肢骨连结

★髋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1)组成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

(2)特点

关节面——头大臼深(可容纳股骨头的2/3)。

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后面的外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性之分)。

韧带——囊外有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股韧带;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关节唇——髋臼周缘有关节唇。

脱位——后下壁薄弱,易发生后下方脱位。

(3)运动能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与肩关节运动形式一样,但没有肩关节活动范围大)。

★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1)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及前方的髌骨构成。

(2)特点

关节囊——广阔而松弛。

关节内软骨——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呈“O”形。

(3)运动屈与伸;屈膝时,能做轻微的旋内、旋外运动。

●小腿骨间的连结

(1)胫腓关节胫、腓骨上端。

(2)胫腓连结胫、腓骨下端(注意:不是关节)。

(3)小腿骨间膜两骨体之间。

●足关节的名称及组成

(1)名称包括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2)组成由胫、腓骨下端的踝关节面和距骨滑车构成。

(3)特点

关节面——距骨滑车呈前宽后窄。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

韧带——内侧有内侧韧带(三角韧带),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

(4)运动背伸、跖屈;跖屈时,能做轻微的内收、外展运动。

●足弓的概念

足弓是跗骨、跖骨借韧带和肌肉的牵拉,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足纵弓和足横弓;足纵弓较明显,站立时以跟结节和第1、5跖骨头三点着地。

作用:增加了足的弹性,缓冲震荡,保护足底神经、血管,免受压迫。

第四章肌学

一、总论

人体的肌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内脏、血管的管壁上)、心肌(心脏)、骨骼肌(附着于骨骼表面上)。

平滑肌和心肌属于不随意肌;骨骼肌属于随意肌;骨骼肌和心肌是横纹肌

●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1)长肌分布在四肢,收缩幅度大,如肱二头肌。

(2)短肌分布在躯干深面,收缩幅度小,如肋间肌。

(3)阔肌分布于胸、腹壁,扁而薄,保护内脏,如背阔肌。

(4)轮匝肌分布于孔、裂周围,呈环状,如眼轮匝肌(收缩可使孔、裂变小)。

2.肌的结构

(1)肌腹肌纤维,色红,柔软,有弹性,有收缩力。

(2)肌腱腱纤维,色白,强韧,无收缩力。

★肌的起止和作用

1.肌的起止

起点:定点,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止点:动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起、止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

2.肌的作用

动力作用:有一定收缩力,完成各种动作,如行走、跑跳。

静力作用:有一定张力,保持一定姿势,维持平衡,如坐、立。

★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1)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浅血管、皮神经、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2)深筋膜

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形成肌间隔和血管神经鞘。

2.滑膜囊

多为密闭的结缔组织囊,内有少量滑液;有的独立存在,有的与关节相通;多存在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减少摩擦。

3.腱鞘

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临床常见腱鞘炎)。分为两层:

纤维层——腱纤维鞘。

滑膜层——腱滑膜鞘:脏层(覆于肌腱表面);壁层(覆于纤维层的内面)。

肌腱、中间腱、腱划、腱膜、腱鞘、韧带的区别:

1.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腱纤维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力。

2.中间腱位于两个肌腹之间的肌腱,如二腹肌的中间腱。

3.腱划是指将肌腹分割成多个肌腹的肌腱,如腹直肌的腱划。

4.腱膜是指阔肌上呈薄片状的肌腱。

(中间腱、腱划、腱膜,三者均属肌腱范畴,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5.腱鞘是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6.韧带是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囊内的致密结缔组织。

4.籽骨

拮抗肌: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这两组或多组作用相反的肌互称为拮抗肌

协同肌:在一个运动轴同侧配布,并具有相同功能的两组或多组肌,其功能相互协同,互称为协同肌。

二、各论

(一)躯干肌

1.背肌

★斜方肌

位置:位于背上部,三角形阔肌,两侧合成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缩可下降肩胛骨。

★背阔肌

位置:背下部,胸侧部;全身最大的阔肌,三角形。

起点: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有上提躯干作用。

★竖脊肌(骶棘肌)

位置:脊柱两侧的沟内;由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三列肌束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

止点:椎骨、肋骨、颞骨乳突。

作用:脊柱后伸、仰头,维持直立姿势。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的周围,在腰部特别增厚。可分浅、中和深三层——浅层位于竖脊肌的浅面;中层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深层覆盖腰方肌的前面(由于腰部活动度大,胸腰筋膜常可扭伤,造成腰肌劳损病因之一)。

2.胸肌

(1)胸上肢肌

★胸大肌

位置: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宽而厚。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当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

位置:在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起点:第3-5肋。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下方,提肋助吸气。

●前锯肌

位置:胸廓侧壁。

起点:呈锯齿状,起于上8或9个肋骨外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提肋助吸气(该肌瘫痪时,出现“翼状肩胛”)。

(2)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浅层(在肋软骨间隙处仅有肋间外膜);起于上一肋下缘,由外上斜向内下,

止于下一肋上缘;可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深面(自肋角向后内侧仅有肋间内膜);起于下一肋上缘,由内下斜向外上,止于上一肋下缘;可降肋助呼气。

3.膈

★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形态:向上呈穹隆状的扁薄阔肌;周围为肌质部,中央为腱性部,称中心腱。

起点: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前面。

止点:中心腱。

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平T↓(12),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平T↓(10),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平T↓8,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收缩时,穹顶下降,胸腔变大,助吸气(主要的吸气肌);与腹肌同时收缩,腹压加大,协助排便、咳嗽、呕吐、分娩等。

4.腹肌

★前外侧群

(1)腹直肌

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的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的带形肌。

起点: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有3~4条腱划分割肌腹)。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的前面。

(2)腹外斜肌

位置:腹前外侧壁的浅层,宽阔扁肌。

起点:下8肋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

止点:髂嵴前部、白线、腹股沟韧带。

由腹外斜肌形成的结构:

1)腹外斜肌腱膜:腹外斜肌在其前下部形成的腱膜。

2)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结构。

3)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又称皮下环。

(3)腹内斜肌

位置:腹外斜肌深面。

起点: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半;大部分肌束向

前上方,下部肌束向前下方。

止点:下位3个肋骨、腹白线。

腹内斜肌形成的结构:

1)腹股沟镰:腹内斜肌腱膜下部与腹横肌腱膜下部共同形成(又名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

2)提睾肌:由腹内斜肌最下部肌束与腹横肌最下部肌束形成;随精索出浅环,进入阴囊,并包绕精索和睾丸。

(4)腹横肌

位置:腹内斜肌深面。

起点:下位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

止点:腹白线。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

1.保护和支持腹腔器官。

2.收缩时增大腹压,协助呼气、排便、咳嗽、呕吐、分娩等。

3.可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运动。

●后群

(1)腰大肌在下肢肌中介绍。

(2)腰方肌

位置:腹后壁,脊柱两侧,后方有竖脊肌。

起点:髂嵴后部。

止点:第12肋和L↓(1~4)横突。

作用:下降和固定12肋,使脊柱侧屈。

●腹部筋膜

(1)腹浅筋膜脐上为一层,脐下分脂肪层和膜性层(含弹性纤维)。

(2)腹深筋膜可分数层,在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3)腹内筋膜

贴附在腹盆腔各壁的内面(依其所贴附的部位命名),如膈筋膜、腹横筋膜、髂腰筋膜、盆筋膜等,其中腹横筋膜较大。

●腹直肌鞘

位置:包裹腹直肌,分前、后两层。

组成:由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构成。

●白线

为两侧三层阔肌腱膜的纤维在腹前壁正中线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止于耻骨联合,在中部有一脐环。

●腹股沟管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长约4.5cm。

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二)头颈肌

1.头肌

(1)面肌又称表情肌,为扁平的皮肌。

●颅顶肌

覆盖于颅盖骨外面,由枕额肌(枕腹、额腹和帽状腱膜)组成。

★眼轮匝肌

位置:眶和眼裂周围。

作用:闭眼。

★口轮匝肌

位置:口裂周围。

作用:闭口。

●颊肌

位于口角两侧面颊深部,口腔侧壁。

(2)咀嚼肌作用均与咀嚼动作有关,即运动颞下颌关节。

★咬肌

起自颧弓,向后下止于下颌角外面。

★颞肌

起自颞窝骨面,向下通过颧弓内侧,止于下颌骨冠突。

咬肌和颞肌的作用:主要是上提下颌,使上、下颌牙咬合。

2.颈肌

(1)颈浅肌群

★胸锁乳突肌

位置: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作用:两侧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2)颈中肌群

舌骨上肌群: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3)颈深肌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内有臂丛、锁骨下动脉通过(锁骨下静脉不通过该间隙)。

(三)上肢肌

1.肩肌

★三角肌

位置:肩部,呈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

●冈上肌

位置:冈上窝,斜方肌深面。

起点: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位置:冈下窝。

起点: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位置: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后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位置: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后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

●肩胛下肌

位置:肩胛前面。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2.臂肌

(1)前群

★肱二头肌

位置:肱骨前面浅层。

起点:长头起于肩关节盂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短头起于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主要屈肘关节,并可屈肩,使前臂旋后。

●喙肱肌

起于喙突,止于肱骨中部,使上臂屈、内收。

●肱肌:起于肱骨体下半部,止于尺骨粗隆,可屈肘关节。

(2)后群

★肱三头肌

位置:肱骨后方。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结节;内、外侧头分别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外上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

3.前臂肌

●各肌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

(1)前群

浅层:6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

深层:3块,拇长屈肌(桡侧)、指深屈肌(尺侧)、旋前方肌。

起点:多数起自肱骨内上髁。

止点:掌骨、腕骨、指骨。

作用:屈腕、屈指、前臂旋前。

(2)后群

浅层:6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肘肌。

深层:5块,自近侧向远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起点:多数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掌骨、指骨。

作用:伸腕、伸指、前臂旋后。

4.手肌

●手肌的分群

外侧群:大鱼际——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中间群:由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构成。

内侧群:小鱼际——由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构成。

(四)下肢肌

1.髋肌

(1)前群

●髂腰肌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向下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阔筋膜张肌

位于大腿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作用:屈髋关节、紧张阔筋膜。

(2)后群

★臀大肌

位置:臀部。

起点: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

止点: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使髋关节后伸、旋外,维持人体直立。

●臀中肌和臀小肌

均起自髂骨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外展髋关节。

●梨状肌

起自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止于大转子;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

2.大腿肌

(1)前群

●缝匠肌

位置:大腿前内侧,呈扁带状。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

★股四头肌

位置:大腿前面。

起点:股直肌——髂前下棘。

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中间肌——股骨体的前面。

止点:包绕髌骨,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屈髋关节(股直肌),维持人体直立。

股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的肌。

(2)内侧群(内收肌群)浅层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中层为短收肌,深层为大收肌。

作用:内收髋关节。

(3)后群

★股二头肌

大腿后面外侧,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

大腿后面内侧,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内侧。

★半膜肌

半腱肌深面(外侧),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上述3块肌的作用:屈膝、伸髋关节。

3.小腿肌

(1)前群

★胫骨前肌

起自胫骨体和小腿骨间膜,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作用:使足内翻,足背屈。

★拇长伸肌

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作用:伸拇趾,足背屈。

★趾长伸肌

位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之间。

作用:伸2~5趾,足背屈。

●第三腓骨肌

肌腹常和趾长伸肌融合,其腱到足背外侧,止于第5跖骨底。

作用:足外翻,足背屈。

(2)外侧群

●腓骨长肌

起于腓骨外侧面,其腱经外踝后方,斜向前内越过足底,止于第1跖骨底。

●腓骨短肌

起于腓骨外侧面,位于腓骨长肌深面,其腱经外踝后方,止于第5跖骨底。

两肌作用:足外翻、足跖屈。

(3)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位置:小腿后面。

起点:腓肠肌的外侧头、内侧头分别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止点: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屈距小腿关节(足跖屈)和屈膝关节,维持人体直立。

2)深层:上方为腘肌,下方从胫侧到腓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4.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2016年人体解剖学总结笔记-医学生们的免费总结

人体解剖学 备课笔记

一、 人体解剖学(human an atomy ):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 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 分类: 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 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 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 人体结构概述: (一) 细胞+间质 一"组嚅官 系统 人体 (二) 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 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8感觉器;9、神经系统。 (三) 分部: 1、 头部:颅、面。 2、 颈部:颈、项。 3、 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 四肢 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L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 方位术语: 4、 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 远腔者为外。 5、 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J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系统解剖学: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 按各个系 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 巨视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叙述。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 按部分 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 局部位置 微视解剖学 1、 上(颅侧):近头者 2、 前(腹侧):近腹者 3、 内侧:近正中面者 下(尾侧):近足者 后(背侧):近背者 外侧: 远正中面者。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己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同化需消耗,通过消耗合成自身的能量。 异化作用:提供能量. 同化和异化的关系:同化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 异化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 2.兴奋性:兴奋;抑制。 3.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维持细胞内稳态。 1)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a.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的扩散成为通透或渗透。 b.协助扩散:“通道”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 特点: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依靠“泵”。 4.方位: 1)轴:冠状轴(左→右);矢状轴(前→后);垂直轴(上→下)。 2)面:冠状面(纵切面左→右);矢状面(纵切面前→后);垂直面(横切面)。 5.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有极性;分布体表或官腔内表面。 a.单层上皮:ⅰ.单层扁平上皮:减少摩擦,分布在血管内表面。 分布:内皮:被覆盖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 外皮:腹膜,胸膜,心包膜处的浆膜表面的偏平上皮。 ⅱ.单层立方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肾小管。 ⅲ.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胃,肠,子宫表面。 b.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移行上皮。 2)结缔组织:特点:细胞上皮组织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不分层,组织类型多。 a.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细胞。 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 b.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网状结缔组织、 6.运动系统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作用:支持,保护,运动。 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型,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1)骨 a.骨的形态:长骨,断骨,扁骨,不规则骨。 b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P33 c.骨的功能:支架,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骨髓造血;钙库。 2)关节的基本构造 a.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b.关节囊:囊壁外层纤维层:加强骨与骨连接。 内层滑膜层:分泌滑液,增加润滑。 c.关节腔:滑液,关节负压。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运动系统思考题 1.椎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2. 椎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 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3.椎间盘有哪些结构?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得纤维环 4. 脊柱得前面、后面、侧面观各有哪些特点? (1)前面观:自第2颈椎到第2骶椎得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自骶骨耳状面以下,体积逐渐缩小;正常人得脊柱有轻度侧屈。(2)后面观: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棘,位于背部正中线上。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向后。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胸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3)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5. 试述胸廓上.下口的组成。 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一胸椎椎体,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剑突。 6. 试述胸锁关节得组成。由锁骨得胸骨端与胸骨得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得上面构成。 7. 试述肩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得盂唇附着。可作3轴运动-冠状轴上得屈和伸,矢状轴上得收和展,垂直轴上旋内与旋外运动以及环转运动。 8. 试述肘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构成的复关节。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囊得后壁最薄弱。运动以肱尺关节为主体,允许作屈、伸运动,尺骨在肱骨滑车上运动,桡骨头在肱骨小头上运动、肱桡关节与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参与前臂得旋前和旋后。 9. 桡腕关节如何组成? 由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得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得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 10. 骨盆得界限如何围成,骨盆下口有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翼、髂骨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环形界线。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11. 试述髋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臼得周缘附有纤维软骨构成得髋臼唇,髋臼切迹被髋臼横韧带封闭,使半月形得髋臼关节面扩大为环形以紧抱股骨头。髋臼窝内充填有脂肪组织。可作3轴得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 12. 试述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膝关节得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得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可作屈、伸运动,半屈膝时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13. 试比较肘关节与膝关节在组成、辅助结构、运动形式方面得异同。 组成→异: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得复关节,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同:都由3块骨组成,都有关节囊。辅助结构异:膝关节有滑膜囊与滑膜襞,有内“C”外“O”的半月板。同:关节周围都由韧带。运动形式异:肘关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人体解剖学笔记

人体解剖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 (居于正中,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称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半;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 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 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 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 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 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 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 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 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 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 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 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 之 呼吸系统 张桢

第五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有输送气体的呼吸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它们的壁内均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 鼻是呼吸道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 外鼻位于两部中央,由鼻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被皮肤和少量皮下组织,内衬黏膜。外鼻上端位于两眼之间的部分称鼻根,向下延成鼻背,下端为鼻尖。 (二)鼻腔 鼻腔以骨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黏膜和皮肤。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向前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 1、鼻前庭由鼻翼围成,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灰尘吸入。 2、固有鼻腔位于鼻阈后上方,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和软骨覆以黏膜而成,其形态大

致与骨性鼻腔相同,临床所指鼻腔常指该部而言。 (1)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及鼻中隔软骨覆以黏膜而成,是左右鼻腔的共同内侧壁,一般不完全居正中矢状位,往往是偏向一侧。 (2)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形态复杂,自上而下有三个被覆粘膜的上、中、下鼻甲及各鼻甲下方的上、中、下鼻道。 (3)鼻黏膜按生理功能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上鼻甲内侧面以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的鼻粘膜内含有嗅细胞,活体呈苍白或淡黄色,具有嗅觉功能,称为嗅区。其余的大部分称为呼吸区。 (三)鼻旁窦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的腔,内衬黏膜,对吸入的空气由加温、加湿作用,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鼻旁窦有四对,分别是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筛窦又分前、中、后三群,四对鼻旁窦分别位于其同名颅骨内。 二、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是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得基本范畴 一、机体得内环境与稳态 1、细胞直接生存得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得内环境。 2、机体内环境得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二、生理功能得调节 生理功能得调节形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得基本过程就是反射。 反射就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刺激)所作出得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5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三、体内得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得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得方向变化则称为负反馈。 2、正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得结果就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得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称为正反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均匀分布) 被动转运就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得跨细胞膜得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结果就是达到膜两侧物质得浓度或电位得平衡。 (一)、单纯扩散 1、物质: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得非极性分子。如O 2、N2、CO2、乙醇、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激素或药物。 2、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得帮助。 推动物质转运得力量就是物质得浓度梯度。 物质转运得方向就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因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转运得结果就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得两侧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 一些单纯扩散不能实现得非脂溶性得较大得分子或带电离子得跨膜转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得帮助。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得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1、经载体得异化扩散。(离子,分子,选择性高) 载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得一类具有特殊得物质转运功能得蛋白质。 物质:葡萄糖与氨基酸。 特征:饱与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得异化扩散。(速度快,被动) 特征: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与机械门控通道。 二、主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更不均匀) 主动转运就是通过细胞得耗能或称,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得跨膜转运。 (一)、原发主动转运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备课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 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 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人体解剖学笔记.doc

人 体 解 剖 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

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 (居于正中,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称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半; 3)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半。 器官:纵切面-与长轴平行横切面-与长轴垂直 五、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具备的观点: (一)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 第一篇运动系统 组成:骨、关节、骨骼肌 第一章骨学 第一节总论 骨(bone):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外被骨膜、内含骨髓,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骨骼:骨借骨连接连在一起称骨骼。 一、分类:全身共有206块骨 颅骨:脑颅骨、面颅骨中轴骨 1、根据部位分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四肢骨:上肢骨、下肢骨 2、根据形态分类: 1)长骨(long bone)一体(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 两端(骺):两端膨大,称为骺,其光滑面称关节面 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 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借透明软骨相连,该软骨称~,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融合骺遗留下来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short bone):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flat bone):扁宽的板状,常围成腔,如颅骨,肋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如椎骨和髋骨。

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试卷与答案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 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 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 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 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 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 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侧肌E. 股外侧肌 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 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 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 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侧2—3cm 处

解剖学知识总结

解剖学知识总结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心 得体会分享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15级针灸推拿二班曹睿 还有几个月,我们大一的学生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要满一年了。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都有所收获,在此我想就我对《正常人体解剖学》这门课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刚刚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有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我们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解剖学这样的课程呢加之本门课程的复杂性,许多同学学习的并不是很好。 首先,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克服这个问题。要知道,我们的确是中医院校,但是这与我们学习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有什么冲突呢古人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系统地学习到,应该当作一种幸事来看才对。另外,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对解剖知识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将来学习针刺治疗打好解剖学基础。 其次,解剖学虽然有知识点多,复杂的特点,但是解剖学也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也需要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正常人体解剖学》在西医院校的叫法是《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的意思就是把人分为九大功能系统来学习就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共九个系统这样就学习了人的基本结构。下面仅就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特点分享一下我觉得学好正解的方法及注意点: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强对图片的认识,在固定一段时间进行复习。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四、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因为学时的关系,将一部教材的所有知识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要想很好地掌握重点与难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重点与难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3.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4.骨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骨膜内层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 5.椎间盘:连接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有连接和缓解冲击的作用。 6.骨盆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 7.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和淋巴管等。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物注入浅筋膜内。 8.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结构分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滑膜层又分为包于肌腱表面的脏层和紧贴纤维层内面的壁层。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9.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叫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和大肠。 10.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通道 11.轮廓乳头:在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7~11个体积最大的突起,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内含味蕾,司味觉。 12.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左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13.麦克伯尼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的压痛。 14.肝门:是指位于肝下面左右两条总够之间的横沟,叫肝门。是门静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15.腹膜:是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的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腹腔和盆腔内面及其脏器的表面。腹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修复及防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A.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E.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D.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和胸大肌 B.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B.伸C.展 D.收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外展和旋 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块肌与上述检查发 现有关: ( ) A.髂腰肌 B.梨状肌 C ?闭孔内肌 D ?闭孔外肌 E.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 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侧肩关节 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冈上肌 D.斜角肌 E.胸大肌 13. 有一患者足呈背屈、外翻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腓骨长肌 B.胫骨前肌 C.胫骨后肌 D.踇长屈肌 E.趾长屈肌 14.关于咽,下列正确的是 ( )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15.食管异物与食管癌易发生于 ( ) A ?食管穿膈处 B ?食管第四、五胸椎间水平 《人体解剖学》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齿突 B.隆椎棘突 C.胸椎棘突 D.腰椎棘突 E.骶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C. 肘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E.第5腰椎棘突 D ?髋关节E.踝关节 D.棘间韧带E.棘上韧带 B. 关节囊薄而松弛 D. 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B.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D.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 C.三角肌和冈下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