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8版

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8版

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8版
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8版

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

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即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概况(均指城镇单位) (1)

第二节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3)

一、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比重统

计 (3)

四、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

(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7)

一、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

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七、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9)

八、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

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11)

一、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比重统计分

析 (11)

四、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5-2017)统计分析 (12)

五、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6-2017)变动分析 (12)

六、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5-2017)统计分析 (13)

七、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6-2017)变动分析 (13)

八、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

第五节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15)

一、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 (15)

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 (15)

三、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重统计15

四、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分析 (16)

五、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分析 (16)

六、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分析 (17)

七、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分析 (17)

八、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8)

图表目录

表1: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统计表 (1)

表2: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4)

表6: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5)

表8: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8)

表14: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4: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表 (9)

表16: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9表17: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比重统计表 (11)

表21: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5-2017)统计表 (12)

表22: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12 表23: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5-2017)统计表 (13)

表24: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表26: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状统计表 (15)

表28: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重统计表

15表28: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占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重统计表 (15)

表29: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表 (16)

表30: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6 表31: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5-2017)统计表 (17)

表32: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同全国汽车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8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5) (一)近4年学校毕业生总体规模 (5) (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规模 (5) (三)各专业毕业生的规模 (6) (四)毕业生性别结构 (7) (五)毕业生生源结构 (9) 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1) (一)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签约率 (11) (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1) (三)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3) (四)各生源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5) 三、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析 (17) (一)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17) (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布 (17) (三)各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布 (18) 四、2018届毕业生待就业分析 (20) 五、2018届毕业生就业流向 (20) (一)就业地区分布 (20) (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2) 六、2018届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 (23) (一)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情况分析 (23) (二)近三年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情况分析 (24) (三)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5) (四)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5) (五)近三年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6)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一、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薪资待遇的情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毕业生对薪资待遇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毕业生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来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一、关注重点人群,贯彻落实就业精准服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服务国家战略,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8年中国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报告

目录 一、2016年就业发展基本状况 (4) (一)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速下降 (4) 1.就业总量保持增长,规模增速下降速度加快 (4) 2.城镇新增就业量依然较高,登记失业率达到多年来最低水平 (5) 3.农民工总量继续扩大,增长速度加快 (7) (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分布更趋合理 (7) 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持续增加 (7) 2.城乡就业结构持续改善,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进一步提高 (8) (三)就业报酬继续稳步增长,增长格局有所变化 (9) 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继续保持增长 (9) 2.农民工收入增幅下降 (10) 3.行业工资增长变化较大 (11) 二、2016年就业工作的基本进展情况 (12) (一)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13) 1.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13) 2.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14) 3.积极推进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15) (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16) 1.出台创业创新政策,为创业带动就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16) 2.创业带动就业数量增加 (17) (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18) 1.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 (18) 2.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 (18) 三、2017年中国就业形势展望 (20) (一)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依然是解决就业总量压力的首要任务 (20) (二)推进资源重组和相关改革仍旧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 (21)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2~2016年全国就业总量及增长率 (5) 图表2 2012~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 图表3 2012~2016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6) 图表4 2012~2016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 (7) 图表 5 2012~2016年农民工总量、外出农民工数及总量增长率 (7) 图表 6 2012~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8) 图表7 2012~2016年城乡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9) 图表8 2012~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10) 图表9 2012~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 (10) 图表10 2012~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及增速 (11) 图表11 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12) 图表12 2013~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数和增长率 (17)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人,就业人数为9247人,就业率为99%,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2018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18.15%,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2.38%,从事第二产业毕业生比例为33.64%,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外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生比例为62.64%,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其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比例为27.16%,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1.05%,三二分段制升学比例为14.85%,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0.11%,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其他升学方式比例为21.50%。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期限为2-3年的比例为19.21%,期限在3年以上的比例为15.50%。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6.71%,1501-2000之间的比例为19.80%,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享有三险的比例为27.92%,享有五险的比例为27.10%,享有三险一金的比例为18.59%,享有五险一金的比例占18.39%。 9、资格证书情况 取得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比例为38.61%,未取得毕业生资格证书的为61.39%。 10、就业满意度情况

2018中国青年就业调查报告公布

2018中国青年就业调查报告公布 《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公布。本次调查由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调查共选取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昨天,记者在采访本次调查的主要负责人、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时获悉,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政府部门和国企为青年就业首选,失业青年大部分为长期失业。失业率青年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 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张丽宾说:“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业率一般都高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因此,青年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青年失业率如此高?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XX万上下。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22岁前就业,15%先失业

调查显示,80%的青年在17岁至23岁之间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另有13%的青年在16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只有2%的青年在26岁以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22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经历失业的过程,这一比例约为15%;而此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则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经历失业。 张丽宾表示,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22岁以前的青年就业经验、就业渠道少造成的。72%失业青年长期失业 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失业者在求职时,超过60%的失业青年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员在失业期间进行了学习培训,多数人只是呆在家里、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务杂活。 失业青年中,职业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专生的比例均为13%,大学生的比例为5%。相对于此次被调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构成,实际上职业中等教育水平、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业率要高于各类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业水平。工作意愿机关和国企成就业首选 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或者自己创办的企业工作是大多数中国青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8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8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8年与2018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8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1 / 26

2018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 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8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8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18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2018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一、学院简介 (1) 二、就业质量分析报告内容介绍 (3) 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 (4) 一、规模结构 (4) 1.总毕业生数、性别结构 (4) 2.各系毕业生数 (4) 3.各专业毕业生数 (5) 4.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5) 二、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 (6) 1.总体就业就业率 (6) 2.升学情况 (7) 3.未就业情况 (7) (1)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 (7) (2)未就业的原因分析 (7)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8) 1.单位性质分布 (8) 2.职业类型分布 (8) 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9) 4.单位所属地区分布 (10) 第二章就业主要特点 (11)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1)

1.落实“一把手工程”,强化领导小组就业责任 (11) 2.深化引导,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1) 3.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11) (1)建立“双创”教育制度 (11) (2)完善“双创”培养体系 (12) (3)创建“双创”实践平台 (12) 4.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 (13) 5.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13) 6.以赛促就业,提高学生基本能力 (14) 7.广开渠道,多种方式拓展就业市场 (14)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15) 1.坚持服务至上的理念,做好就业日常管理工作 (15) 2.加强就业指导,实践与多种课程相结合的模式 (15) 3.邀请企业精英、优秀校友进校园 (15) 三、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情况 (16) 1.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 (16) 2.对就业指导课的评价 (16) 第三章就业质量分析与评价 (18)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18) (一)毕业生月收入 (18) (二)各专业的月平均收入分析 (18) (三)专业相关度 (19) (四)就业现状满意度 (21)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2) 第四章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 (23) 一、本校主要就业竞争市场的发展特点 (23) 二、就业率变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23)

人社局2018年第一季度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人社局2018年第一季度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区就业形势的现状,了解我区就业情况,促进就业工作,xx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于3月中旬深入全区各乡镇,采取实地走访查看企业、工业园区等地,特别走进贫困村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就业实际情况,就我区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就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走访了5家企业,此次调研涉及人口总数1707人。从调研得知,截至今年3月底企业员工与去年同期相比,员工数量呈减少趋势。受订单减少、业务萎缩的影响,精华电器、xx汇川爱德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普遍出现了人员不同程度的减少现象。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时受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约束、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xx庆华集团员工减少数量尤为明显,同比减少达700人,企业目前压减生产规模,部分人员采取放假调休方式,员工只发放基本工资,企业虽然暂时没有裁员的计划,但目前的生产形势一时得到有效改善,人员流动的可能性非常大。综合调查结果,我区经济形势面临较大考验,直接影响着我区的就业形势的稳定。我区就业工作人员攻坚克难,使我区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着较为平稳的态势,为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业长效机制的建立。近年来,我局对中央,自治

区等部门出台的促进就业政策进行积极贯彻和落实。积极主动把促进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脱贫攻坚计划,及时研究解决促进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突出矛盾,初步形成了我局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 二是就业总量整体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拓展枸杞采摘工等新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工提供了较多的季节性就业岗位,全区的就业局势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三是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我局坚持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局加强与周边县区等企业的联系,开发了大量的劳务输出岗位,为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多措并举实施就业援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全区在治安、环卫、等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70多个,对20多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和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的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就业困难下岗失业人员(以下简称“4050”人员)实施了就业援助。 五是就业服务框架基本形成。全区人力资源市场也在渐渐形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劳务派遣等多项就业服务工作,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开展免费职业指导 1000人次,有500人通过公共就业微信

西交利物浦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XJTLU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8届) 西交利物浦大学招生与就业发展办公室

目录前言 第一章西浦就业工作特色 1.1.融合式教育指导下的学生创业工作 1.2.工业企业化定制化培养 1.3.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 1.4.西浦特色的校外导师项目 1.5.国际化校友网络与校友生涯发展支持 1.6.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就业指导 1.7. 全球范围雇主合作网络构建 1.8. 面向全球的高质量升学与就业 第二章 2018届毕业生概况 2.1.毕业生总体规模 2.2.毕业生结构 2.2.1本科毕业生概况 2.2.2硕士毕业生概况 2.2.3 博士毕业生概况 第三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3.1.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3.1.1.总体情况 3.1.2.专业分析 3.1.3.高竞争力全球升学 3.1. 4.高质量就业 3.2.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3.2.1.总体情况 3.2.2.专业分布 3.2.3.高质量就业 3.3.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第四章就业工作举措 4.1.构建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服务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4.1.1.落实全程化就业指导机制 4.1.2.打造高质量国际化升学就业指导体系 4.1.3.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4.1.4.加强就业指导资源平台建设 4.1. 5.稳步发展大学生学职类社团特色 4.1.6.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化培养 4.2.提供优质招聘服务 4.2.1.整体概况 4.2.2.招聘会信息 4.2.3.招聘行业及岗位分布 4.2.4.重点雇主 4.3.倾力打造特色校外导师项目 4.3.1 校外导师项目活动 4.3.2校外导师项目宣传 4.4融合式拓展创新创业工作 第五章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及相关分析 5.1.2018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满意度调查 5.2.2018 届毕业生升学满意度调查 5.3.毕业生升学院校专业契合度调查 第六章工作展望 6.1.以研究为导向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6.2.加强职业指导专职、兼职教师队伍的交流合作 6.3.就业信息精准化推送 附录:本科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精选报告.docx

2018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2018 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 人,就业人数为9247 人,就业率为99% ,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 。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 2018 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 ,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 18.15%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 2.38% ,从事第二产业毕业 生比例为33.64% ,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 。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 ,外地

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 ,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 ,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 ,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 生比例为62.64% ,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 ,其 1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 学比例为 27.16% ,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 1.05% ,三二分段制升 学比例为 14.85%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 0.11% ,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 ,其他升学方 式比例为21.50% 。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 ,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 ,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 ,期限为2-3 年的比例为19.21% ,期限在 3 年以上的 比例为15.50% 。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 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 6.71% ,1501-2000 之间的比例为19.80% , 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 ,3000 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 ,享有三险的比例为

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0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学校概况 (1)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2) 一、毕业生规模 (2) (一)毕业生院系分布情况 (2) (二)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 (3) (三)毕业生信息分布 (4)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5) (一)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 (5) (二)毕业生就业率 (6)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 (7) 一、毕业生就业流向 (7) (一)毕业生升学情况 (7) (二)毕业生灵活就业情况 (8) (三)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帮扶情况 (8) (四)毕业生创业情况 (9) (五)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9)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9)

三、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0) 四、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与规模分布 (11) 五、毕业生就业职位分布 (12) 六、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析 (13) 七、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 (13) (一)毕业生创业率 (13) (二)毕业生创业行业分布 (14) (三)毕业生的创业动机 (14) (四)创业资金来源 (14) 第三部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特点 (14)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实行全院参与的联动机制 (15) 二、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实践平台 (15) 三、优化课程建设,创新教育体系 (16) 四、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 (18) 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19) 一、毕业生就业率发展趋势 (19)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发展趋势 (20)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发展趋势 (21) 第五部分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1)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21) 二、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22) 结束语 (22)

2018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doc

Gansu Medical College 2018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甘肃医学院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前言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严峻 形势,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到政府、高校和学生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是监测和反馈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特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工作。根据甘肃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8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的通知》(教学〔2017〕11 号)文件要求,现编制《甘肃医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甘肃医学院2018就业工作坚持“指导为上,服务优先,导向为主,拓宽门路,赢得市场”的原则,以“为毕业生服务为宗旨,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就业工作。学院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学院2018年普通专科毕业生共1172人,截至2018年12月24日就业率为96.25%。 本报告针对甘肃医学院的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以及学院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结果进行总结,共包括五部分内容,包括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学校就业创业主要工作特点、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率发展趋势以及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内容。 本报告对学院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从而为监测和反馈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本报告以客观、准确的图表和数据来呈现结果,除了基础的就业率和就业流向等就业指标外,还对就业相关的行业职位、专业对口度、就业满意度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并分析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发展趋势分析成为可能,也从就业结果反

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序言 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本期登记求职人数,本期登记女性求职人数,本期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本期登记农村劳动者求职人数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机构和个人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机构和个人加深对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的理解,洞悉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指标分析 (3) 一、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现状统计 (3) 三、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占全国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比重统计 (3) 四、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上海市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同全国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上海市本期登记求职人数指标分析 (7) 一、上海市本期登记求职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本期登记求职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上海市本期登记求职人数占全国本期登记求职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上海市本期登记求职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上海市本期登记求职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学校概况 (1) 第一章就业概况 (3) 一、生源情况 (3) 二、就业基本情况 (5) 第二章促进就业的主要举措 (10) 第三章下阶段工作设想 (12) 第四章第三方调查 (13) 一、月收入 (13) 二、专业相关度 (14) 三、就业现状满意度 (14) 四、对母校满意度 (15) 五、硕士研究生质量指标 (15)

学校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4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 1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 一、毕业生规模 (2) 二、毕业生生源地分布状况 (2) 三、毕业生性别结构 (2) 第二章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5) 一、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 (5) 二、毕业生按就业地区分布状况 (7) 三、毕业生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状况 (9) 四、毕业生升学状况 (5) 第三章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5) 一、各类招聘会情况介绍 (5) 二、主要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10) 第四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特点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0)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特点 (10)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 (11) 结束语 (12)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推动我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始终以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逐渐构建就业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校系两级工作模式,建立富有特色的服务平台和指导体系,实施多元化的就业帮扶等措施,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我校2018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对我校2018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从2018届毕业生生源分布、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各专业就业情况、就业特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并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新的形势和任务促使我们要不断改革、勇于思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2019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各级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实现2019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9届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前言 (1) 第一章就业大数据 (2) 一、生源结构大数据 (2) (一)生源性别结构 (2) (二)生源区域结构 (3) 二、毕业生就业大数据 (7) (一)各系就业数据 (7) (二)各专业就业数据 (8) (三)党员毕业生就业数据 (10) (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数据 (10) (五)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数据 (11) (六)毕业生升学数据 (12) 三、就业单位及区域大数据 (12) (一)招聘单位数量 (12) (二)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12) (三)就业单位行业情况 (14) (四)就业单位区域情况 (15) 第二章就业质量及第三方评价 (17) 一、就业质量 (17) (一)就业率保持高位,九成毕业生就业于央企 (17) (二)就业紧紧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效果显著 (17) (三)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17) 二、第三方评价 (18) (一)麦可思第三方评价 (18) (二)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评价 (19) 第三章就业工作措施 (21) 一、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就业工作高效开展 (21)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21)

(二)完善建全就业工作制度,夯实就业工作保障 (21) 二、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21)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1) (二)适应现代企业人才培训需求,打造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 (22) 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就业新市场 (22) (一)学院领导带队积极走访,扩宽就业渠道 (22) (二)搭建信息平台,多渠道推送就业信息 (22) (三)密切关注就业市场最新变化动态 (23) 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夯实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23) (一)全员参与,营造浓厚就业氛围 (23) (二)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23) (三)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助力帮扶就业脱贫 (23) (四)热情服务用人单位,形成全方位服务流程 (24) 第四章就业形势研判 (25) 一、利好形势分析 (25) (一)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5) (二)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势头明显 (25) (三)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需大量人才支撑 (26) 二、不利形势分析 (27) (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7)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发生变化 (27)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慢 (28) 第五章工作建议 (29) 一、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29) 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29)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29)

经济管理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人数和结构 1.毕业生人数 经济管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总数为540人。 2.各专业毕业生人数 经济管理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540人。各专业人数分别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78人;物流管理124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122人;市场营销专业99人;国际经济与贸易共117人。 国贸 21.67% 经管 14.44%物流 22.96% 发展22.60% 营销 18.33% 图1 2018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 3. 性别结构 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223人,占学生总数41.30%,女生317人,占学生总数58.70%,男女生人数比例0.7:1。 41.30%58.70%男生 女生 图2 男女生比例

4.生源地结构 2018届本科毕业生省内生源334人,占学生总数61.85%;省外生源206人,占学生总数38.15%。省内外生源比例基本为1.62:1。 农村生源226人,所占比例为41.85%,农村生源197人,城镇生源343人,城乡比例基本为3:2。 省内 61.85% 省外 38.15% 图3 省内外生源比例 图4城乡生源比例 (二)就业率 1.总体就业率 截至2018年8月31日,经管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81%,就业率持续上升。其中升学 75人,占总人数13.89%;协议就业222人,占总人数41.11%;合同就业45人,占总人数8.33%;灵活就业159人,占总人数29.44%;项目就业中西部计划5人,占总人数0.93%;待就业28人,占总人数5.19%。 图 图5 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协议就业升学 合同就业灵活就业项目就业待就业

机电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机电学院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1 / 15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一、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概况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年成立的机电系。年因学校基层教学单位机构调整,机电系撤销。年月,组建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并于年正式更名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中国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部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的“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最佳组织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安徽省教育厅授予的“第四、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优秀组织奖”;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获学校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正高人,副高人;具有博士学位人,硕士学位人。另有省级教学名师人,安徽省科技领军人才人。 学院下设四系一室三中心,即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控制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工程图学教研室、工程实训中心、机械实验中心、电力与电子实验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与电子实验中心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另外建有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过程控制与装备、机械电子工程等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达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过程控制与装备为省级结构优化专业。现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学术型、机械工程学科工程型两个硕士授权点,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在读硕士生近人。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多年来就业率在全校专业排名中位居前列。 2 / 15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多项,获国家专利项,软件著作权部,制定国家技术标准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发表重要论文篇,其中被、收录篇。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项,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项。 近年来,学院以“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挑战杯、节能减排、机器人大赛等多项

2018年中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年中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大家一直关心金融硕士的就业问题,中财官网发布了《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给大家解读金融硕士相关的就业情况. 1、总体情况 截至2018年11月8日,我校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去向3990人,总体就业率为97.58%。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2343人,就业率为96.58%,其中国内升学668人(27.54%),出国(境)留学503人(20.73%),签协议(合同)584人(24.07%),灵活就业583人(24.03%),自主创业4人(0.16%),志愿服务西部1人(0.04%)。 硕士生落实就业去向1548人,就业率为99.23%,其中国内升学32人(2.05%),出国(境)留学10人(0.64%),签协议(合同)1320人(84.62%),灵活就业183人(11.73%),自主创业2人(0.13%),国际组织实习任职1人(0.06%)。 博士生落实就业去向99人,就业率为96.12%,其中国内升学8人(7.77%),签协议(合同)87人(84.47%),灵活就业3人(2.91%),自主创业1人(0.97%) 毕业生分层次就业率与就业结构

2、分学院分专业就业情况 2018年中财硕士研究生分布在23个培养单位,72个专业,其中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保险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16个学院专业的就业率为100%,总体就业率为99.23%。 分学院分专业就业情况(金融部分)

3、签约情况与签约地域 2018年,我校2426名本科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58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24.07%,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为257人,占签约人数的44.01%,签劳动合同327人占签约人数的55.99%。 1560名硕士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1320人,占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84.62%,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为909人,占签约人数的68.86%,签劳动合同411人,占签约人数的31.14%。 103名博士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87人,占博士毕业生总人数的84.47%,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81人,占签约人数的93.10%,签劳动合同6人,占签约人数的6.90%。 我校毕业生签约地域以北京、广东、江浙沪为主。2018年,我校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比例为62.43%,其中本科毕业生为50%,硕士毕业生为68.41%,博士毕业生为55.17%。从京外签约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以签约广东(12.50%)、西南地区(10.10%)和江浙沪(9.59%)等地单位为主,硕士毕业生以签约广东(8.48%)、江浙沪(7.20%)、华北地R (除北京)(4.32%) 等地单位为主,博士毕业生则以签约华北地区(除北京)(14.94%)、华东地区(除江浙沪)(9.20%)、西南地区(5.75%)等地单位为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