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上腺疾病超声诊断(实用课件)

肾上腺疾病超声诊断(实用课件)

肾上腺疾病超声诊断(实用课件)

肾上腺疾病超声诊断(实用课件)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精心整理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 C CT ,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 等, 发生坏死;CT表现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80%肿块内有不规则的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肿瘤一般在脊椎前跨越中线。 E、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少见,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多为双侧发病。原发性肾上腺的恶性淋巴

各类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肾上腺是腹膜后器官,左右各一,位于双侧肾脏的内上方,相当于第一腰椎椎体与第十一肋水平。右侧呈三角形,在右肾上极的前上方,一部分位于下腔静脉后面,膈肌脚前方,肝右叶内侧;左侧肾上腺呈月牙形,位于左肾上极前面内侧、胰尾的后面和腹主动脉的外侧。 正常肾上腺长约30-50mm,宽约20-30mm,厚约2-8mm,由外层的皮质和内层的髓质两部分组成。肾上腺表面有一层薄的薄膜,周围为脂肪组织。 肾上腺血供丰富,膈下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分别发出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到肾上腺。肾上腺静脉不与动脉伴行,以静脉窦形式分布于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回流的小静脉注入中央静脉,右侧直接汇入下腔静脉,左侧则汇入左肾静脉。 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皮质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髓质由交感神经细胞和嗜铬细胞瘤组成,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检查时选用腹部超声诊断仪,实时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检查前宜空腹8小时以上,以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肾上腺探测的体位与途径尚无一致看法,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正常肾上腺位置深,部分隐蔽,组织太

薄,一般在声像图上不易显示。通常可用以下途径扫查: 1、仰卧位(侧卧位)检查:在腋前线7-9肋间做斜切扫查,或侧卧位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扫查,左侧以脾脏为声窗,右侧以肝脏为声窗,在肾上极上方寻找。 2、俯卧位检查:在背部肾区做纵向扫查。 3、若病人肥胖或有气体干扰,饮水后检查可改善局部探测条件。 正常肾上腺回声密度与肾实质近似,形态多变,可呈“Y”字形、“V”字形、三角形或带状低回声,其周围可见增强回声的脂肪组织,其中低回声区为肾上腺。大小很少超过30mm。新生儿肾上腺约为肾的1/3,成人的仅为肾脏的1/13,故新生儿的肾上腺易显示。右侧肾上腺显示率大于左侧,原因时右侧常以肝脏作为透声窗,而左侧易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成人肾上腺声像图多呈楔形或带状低回声,外围是较低的皮质回声,中央为较强的髓质回声。 肾上腺肿瘤分为皮质和髓质两类:(1)皮质肿瘤中有分泌皮质醇过多引起的库欣综合征和引起低钾、高血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此外,还有无分泌功能的腺瘤。肾上腺恶性肿瘤如皮质腺癌,发展很快,雄性激素增多表现明显。(2)髓质肿瘤主要是嗜鉻细胞瘤,其次还有神经母细胞瘤、节神经细胞瘤、髓样脂肪瘤等。 一、嗜鉻细胞瘤 (一)临床概述

肾上腺检查的超声诊断技术

【编号】B16.11.6 【名称】肾上腺检查的超声诊断技术 【别名】 【适应证】 1.肾上腺皮质增生。 2.肾上腺皮质肿瘤。 3.肾上腺髓质肿瘤。 【禁忌证】 一般无特殊禁忌证。 【准备】 1.填写申请单 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提出检查要求。 2.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 解释检查的过程,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 3.明确超声检查重点。 4.患者空腹,必要时口服缓泻剂。 【方法】 1.检查方法 高分辨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或线阵式探头,频率3~5MHz,小儿可采用5~7MHz。 2.检查内容 (1)肾上腺的形状、大小、回声强度。 (2)肾上腺区有无异常回声,注意其位置、大小、分布、强度及其与肾脏和相邻组织的关系。 (3)肾上腺病变的检查要点: ①肾上腺皮质增生:本病多数与ACTH的过度刺激有关,原发者少见。为双侧弥漫性(单纯性)或结节性(腺瘤样)增生;也可两者兼有。本病多数(85%)伴有皮质醇增多症,其次伴肾上腺性征异常。 检查内容: A.主要观察双侧肾上腺的形态,是否有结节,及结节的大小、边界、内部回

声。 B.对皮质醇增多症者,肥胖使声像图往往难以显示弥漫性增厚的肾上腺,若声像图能容易地显示肾上腺,即应该认为有皮质增生。 ②肾上腺皮质肿瘤:超声检查肾上腺皮质肿瘤主要为皮质腺瘤。该腺瘤在临床上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功能性腺瘤80%~90%伴醛固酮增多症(aldosteronism),即“原醛症”或Conn综合征,又称为醛固酮瘤(aldosteronoma);10%~20%伴皮质醇增多症,即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又称皮质醇瘤;5%伴肾上腺性征异常综合征(adrenogenital syndrome),也称性激素瘤,有恶变的倾向。其中醛固酮瘤更小,直径通常在1cm 左右。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多在体检时无意发现。 检查内容: 肾上腺区是否有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回声,团块的边界、内部回声,后方有无衰减。对侧肾上腺是否正常。 ③肾上腺髓质肿瘤:肾上腺髓质肿瘤主要是嗜铬细胞瘤,见于肾上腺髓质,约28.5%~40%可发生在肾上腺外,如腹主动脉旁、肾门、膀胱等处。多为单侧单发,右侧是左侧的二倍。多发者多见于儿童和家族遗传病人。 检查内容:肾上腺区肿块的大小、边缘、包膜回声、内部回声。若为异位嗜铬细胞瘤,观察发生部位组织形态和回声的改变。恶性嗜铬细胞瘤包膜回声不完整,周围组织有浸润,注意内脏是否有转移病灶。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1.正常肾上腺呈中等回声,显示的形状可因体位和扫查的断面而有所变化,故应从多个方位、多个断面进行扫查。 2.部分患者肾上腺在声像图上不能清晰显示。 3.肾上腺皮质增生检查注意事项 (1)很小的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易被误认为结节性增生。肿瘤绝大多数为单侧单发;内部回声通常较低,同侧和对侧肾上腺萎缩。 (2)曲张的肾上腺静脉也可能被误认为增生,彩色多普勒显示其为血管。 (3)超声检查对寻找或鉴别皮质醇增多症和肾上腺性征异常的病因有一定价值。阳性结果通常能够肯定是皮质增生或肿瘤。但是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皮质增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