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的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的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的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的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的研究

摘要:基于目前城市的发展阶段,小高层以及高层等已经成了主流建筑,这就对基坑作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宽度较小、距离很近等。我们都知道,深基坑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施工环节。作者在文中联系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深基坑支护作业及其施工监理。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处理技术;运用

1.深基坑施工的基本特征

(1)深基坑的支护设施变动性很大,其安全性并没有根本的保证。(2)深基坑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常明显,并且极具针对性,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条件来安排作业。(3)深基坑施工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其不但涉及到结构力学的原理运用,还涉及到材料、空间等许多其它方面,计算的过程也非常繁琐。(4)深基坑的实际深度和形状具有十分显著的时空性。(5)深基坑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会涉及到挖掘与检测等方面的作业要求和限制等。(6)深基坑施工在进行挖掘的时候,会对周围的建筑体产生十分明显的干扰。

2.现今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流程

2.1 施工之前的相关准备

(1)认真进行图纸复核的工作。接到施工图纸以后,应该认真进行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进行图纸的复核,按照图纸的要求、合同的约定等,第一时间与有关方面联系,细分施工内容,并

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擅自修改。3.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 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基坑现场排水、降水、集水措施是否 落实。 5.作业中应坚持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放坡先支护后开挖地原则,不准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护壁桩,防止坍塌,未支护前 不准超挖。 6.基坑周边严禁超荷载堆土、堆放材料设备,不得塔设临时工棚设施。 7.基坑抽水用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接线准确,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抽水时坑内作业人 员应返回地面,不得有人在坑内边抽水边作业,移动泵机必须 先拉闸切断电源。 8.汽车运土、装截机铲土时,应有人指挥,遵守现场交通道标志和指令,严禁在基坑周边行走运载车辆。 9.基坑开挖过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配合做好锚杆拉固工作。1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及时进行基础施

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11.开挖过程,如需石方爆破,应制定包括药量计算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报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准施爆,并严格按有关爆破器材 规定运输、领用、存放和管理(包括遵守爆破作业安全规程)。 12.夜间作业应配有足够照明,基坑内应采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 13.深基坑内应有通风、防尘、防毒和防火措施。 14.作业人员必须沿专用斜道上下基坑。 15.补充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 日期: 接受人(全员)签字: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生产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市政工程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效果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相关浅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市政工程进一步发展,仅供参考。 标签: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从基本特征来讲,深基坑工程蕴含了相对较强的风险性。深基坑施工会涉及到支护、降水、排水、土方开挖、临边防护及布置止水帷幕,对于上述各项施工的要点都应当予以关注。与此同时,深基坑施工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现场周边环境、水文地质及气候等。深基坑施工最根本的宗旨就在于保障整个基坑应有的安全性,采用合理性、可行性更高的基坑处理措施,消除深层次的基坑施工威胁。 一、市政工程的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 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这样有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展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水位标高、基坑深度、建筑面积以及地质和施工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结合实际的情况和科学的数据参数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而技术种类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技术特点进行选择的,这样能够扬长避短。与此同时,在深基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基坑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 二、市政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 (一)基坑降水 运用基坑降水措施,有助于杜绝地下水超出特定的水位限度,而深基坑施工最为凸显的要素就在于地下水。在全面监控基坑降水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将其限制于特定幅度的基坑降水限度内。具体在布置深井时,最好将其限制于15米以内的整体深度,同时也要关注现有的降水井直径。如果涉及到轻型井点,就有必要开挖至特定深度,然后再着手开展全方位的基坑降水处理。针对基坑地下水,有必要运用相应的举措对其加以灵活处理,其中涉及到放坡系数的全面控制。妥善的深基坑降水举措也有助于减少土体含水,进而显著优化整个基坑表现出来的稳定性与抗滑性特征。 (二)土方开挖 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需要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步骤确定,重点进行基坑排水措施等方面的管理。在进行开挖之前,需要确保维护结构的强度符合相关要

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

合肥市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 第一条基坑安全等级应根据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深基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基坑坡底与既有邻近建(构)筑物、重要设施的基底水平距离为相邻基底高差1.5倍(软土场地为3倍)以内的深基坑; 2、距基坑坡顶1倍(软土场地为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需要严格保护及控制变形的建(构)筑物、地面环境和设施、地下管线的深基坑; 3、最大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2米(软土场地为8米)的深基坑。 第二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深基坑,其安全等级可定为三级。 1、土质较好的场地开挖深度小于7.0m; 2、距基坑坡顶2倍(软土场地为3倍)开挖深度范围无建(构)筑物、重要设施和地下管线。 第三条不符合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深基坑可定为二级。 第四条在老城区、老旧小区、人员密集闹市区域、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深基坑,应提高一个安全等级。 建设单位不能提供相邻建(构)筑物、重要设施和地下管线的结构情况及基础埋深等资料,或提供资料不完整时,深基坑设计时按最不利考虑,应提高一个安全等级。 第五条对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大于3m,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应判定为深基坑,深度小于3m的基坑可参照执行,具体由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根据勘察报告和周边环境情况确定,必要时可邀请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中的岩土专家共同确定。 1、坡顶面以下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土层或厚度超过3m的

松散填土层; 2、符合第一条1、2款的任意一条。 第六条工程前期周边环境专项调查范围从基坑边线起,向外延展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3倍,调查对象包括建(构)筑物(距离、基础形式及埋深)、道路、地下管线(位置、材质、管径)、地下设施等,当有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应对其支护及基础情况进行调查。 第七条勘察报告中应明确以下与深基坑工程有关的内容: 1、提供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承压水水位等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2、查明填土特性、粘土的膨胀性、软土的状态。 3、对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承压性、产生管涌、流砂、流土的可能性等应作出具体评价。当基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截水等),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第八条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参数选取时,土的粘聚力(c)取值,应根据土的特性、基坑深度和基坑使用期限长短,在勘察确定的标准值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折减系数。当勘察报告提供的膨胀土层的粘聚力(c)为直剪试验指标时,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应乘以不大于0.7的折减系数,且原状粘性土的c值设计值不宜大于60kPa。 第九条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时,基坑坡顶附加均布荷载值不得小于20KN/m2。 第十条安全等级为一级或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0米,或土质为软土、松散填土、强风化泥质砂岩的深基坑严禁采用单一土钉墙支护。一级基坑应当优先采用内支撑支护形式。 第十一条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深基坑工程,其施工或使用跨越多雨季节(7∽9月)的,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支护形式必须采用内支撑;

浅谈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需要兴建大量与其相配套 的工业与民用高大建筑设施,而可利用的土地空间则相对越来越狭小,所以地下 深基坑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工程中深基坑的处理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希望对今后工作能够提供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处理技术;安全措施 一、深基坑概述深基坑的“深”是难以明确界定的,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 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施工单位技术水平,“深”代表的意义不同。对于施工难 度较大,地面以下一定尺寸的基坑谓之“深”,反之为“浅”。目前,5m以上的基坑 作业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是深基坑施工。 二、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的特点深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是整个建 筑的基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 久性。为保证房屋建筑基础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受影响,对地面以下开挖的土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统 称为深基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的综合性较强,既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又涉及水 力学等问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既要涉及到较深的土方 开挖,保证基坑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又要有阻断地下水向 基坑内渗流、保证基坑内施工作业面干燥的功能。因此,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 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支护结构,常在基础外围打设连续密排的灌注桩、预 制桩或钢板桩挡土,当土质较软、基坑深度较大而对变形限制严格时,还应对支 护桩设置水平支撑或拉锚;另一部分为止水体系,常采用连续密排的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形成阻断地下水向坑内流动的隔水帷幕。深基坑工程一般有如下特点:(1)深基坑的支护系统属于临时性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2)深基坑工 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很强的针对性,必须因地制宜。(3)深基坑的施工的综 合性较强,既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又涉及水力学等问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4)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土体是蠕变体等使得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 空效应。(5)深基坑工程是涉及支护体系设计、土方开挖、检测、监测等信息 化施工的系统工程。(6)深基坑的开挖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较大。 三、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技术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图纸会审。 接受施工图后,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图纸情况和合同 要求,尽快与业主、协作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项目划分工作,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同时将图纸上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提交给业主、工程监理及设计部门共同协商, 争取将重大工程变更洽商集中在施工前完成或大部分完成。(2)通过编制施工 质量计划、施工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分析质量目标可能无法完成的各种影 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3)施工方案 编制中,所有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那些在全员集思 广益,反复探讨而得到的施工方案,才是最科学合理、最切合实际的优秀施工方案。 2.深基坑开挖的注意事项及方法深基坑的开挖宜选择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 开挖,分层开挖的土方厚度应在2m 之内。深基坑开挖时应按照施工方案的部署 进行施工,以免乱挖造成支护系统的受力不均匀。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对开挖深 度和位置进行监测,以免施工中出现开挖深度超过基坑底标高,造成超挖的现象。超挖既浪费了人工、进度、成本,又对后续的排水工作很不利。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3-23T14:20:42.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作者:张庆兵 [导读] 深基坑支护是工程建筑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张庆兵 苏州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难度也在增加,尤其是深基坑的工程,随着支护系统种类和要求的增加,该项工程施工技术也变的逐渐复杂;因为不仅要涉及到整体工程,对于施工的经济支出、周围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此本文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结合设计要点和计算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可以促进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前言 深基坑支护是工程建筑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本人从事施工的苏州世茂广场深基坑,对深基坑施工进行简单的剖析。苏州世茂广场北区商业二期项目整体建筑面积23万平米,其地下三层。地下室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开挖深度最深处达到23米。基坑北侧为苏州市主干道路宝带西路,项目西城为河道,东侧为先期施工地库,南侧为市政道路。土方开挖体量巨大,周边环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基坑围护设计采用pcw工法,并结合四道土钉进行施工,土钉最长入土深度达到17米多。基坑围护完成,到土方回填完毕,历时13个月,基坑体系基本稳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技术的提高,类似这样的深基坑将会越来越多,完善的深基坑支护设计理念也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而要想保证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技术,首先要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该项工程存在的常见问题、支护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规范的设计计算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加强施工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的管理,从而更好的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和工程质量。 1、深基坑工程技术概念 1.1工程概念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因为不同的区域对于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技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深基坑的工程情况和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而主要的深基坑工程内主要包括地质勘查,是指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对于地质土层、地表水等物质的参数,然后对于周围掩埋物进行探测,像电缆线路以及地下管道等系统,保证不被破坏和影响,最后将城市建设现状等进行分析。 支护系统设计,是指挡土层结构、承重结构以及系统加固结构的设计;而支护系统的设计不仅要与整体的深基坑设计方案相互呼应,也要与当地的环境和施工要求相匹配。同时也包括深基坑和支护系统的施工工作、深基坑变形和周围结构保护以及施工环节的定位、监督和测量的工作内容。 1.2工程施工特点 深基坑施工特点的描述,也是该项工程的施工现状;随着国家城市建设的规定和标准,同时也为了节省城市面积,不得不导致深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而常见的深基坑深度也大都在15-20m之间,由于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隐患、风险概率等,对于环境情况有很大的要求;对此基坑支护系统也越来越种类繁多。 1.3支护施工的条件 首先要保证技术先进,系统安装和操作简单,荷载承受能力强;确保施工稳定,以及四周管道线的安全,并且不能出现塌陷或不规则沉降等情况;合理的处理好排水、截水等工程,使是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场地周边是否需要进行堆载,是否需要在基坑围护上考虑栈桥等;对于支护类型常见的有钢板桩类型、水泥桩、灌注桩、连续墙、土钉墙、土锚杆以及锚喷网支护的类型;对于的支柱类型的采购和选择应当是环保和绿色的,不仅要经济合理,同时也要迎合国家安全、质量的生产标准。 2、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研究 对于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应当完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的运算公式,包括荷载、抗力以及结构中深度、变形和支力点的截面荷载等,以及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其中对于基坑侧壁安全评价标准为三个级别,一级中的重要性系数为1.10,二级中的重要性系数为 1.00,三级的为0.9。同时也要做好桩间挡土墙的工作,如图1所示; 2.1设计勘察 首先对基坑和周围地质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同时依据工程内容,对于岩石的结构、特点等情况进行勘察,勘察的范围、勘察点的分布,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配置;然后对于地下水位进行勘察,做好水处理工作;最后对于周围的设施和掩埋设施进行勘察,为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1 2.2支护系统的构建 勘查工作结束后,要对于支护系统中的挡墙类型进行选择,根基工程的内容、施工技术和经济运作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同时选择的支护结构类型,在安装和施工上,也要保证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其它子工程的施工方案相符合。对于支撑系统的选择,目前常用到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新版)

深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擅自修改。 3.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基坑现场排水、降水、集水措施是否落实。 5.作业中应坚持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放坡,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不准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护壁桩,防止坍塌,未支护前不准超挖。 6.基坑周边严禁超荷载堆土、堆放材料设备,不得搭设临时工棚设施。 7.基坑抽水用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接线正确,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抽水时坑内作业人员应返回

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展望

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摘要:本文主要对深基坑工程进行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深基坑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基坑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发展展望 Deep Excav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ep excavation are described, and details of the deep excav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ep excavation in the future trends. Key Words Excavation Excavations Problems Prospect 1、概述 近年来发展,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进入90 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 的比比皆是。深基坑的发展和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地确定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地基加固要求和施工方法及工艺,由此对深基坑进行探讨。 2、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选取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不当,极易引起伤亡,要预防由于深基坑开挖导致基坑边坡失稳,土方坍塌,首先要在基坑开坑之前,按照施工现场不同土质的情况,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护方案,下面根据不同深度的基坑的地质条件和作业条件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对不同的支护技术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 2.1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是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体和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桩体。深层搅拌最宜于各种成因饱和软粘土等,包括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基坑开挖不宜大于6米,对于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含有伊里石、氯化物等粘性工及酸碱度较低的粘性土,宜通过试验确定。加固深度从数米到50~60米。 2.2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由钢板桩、锚拉杆(或内支撑、锚碇结构、腰梁等)组成。由于钢板本身刚性不足,其支撑或锚拉系统如果设置不当,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但其优点是一种施工简单,投资经济,施工机械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支护方法。但基坑深度超过7米以上的软土地层,基坑不宜采用钢板桩支护,如要采用此种支护方法,必须设置多层支撑或锚拉杆。 2.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指队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冲)孔灌注桩,预制桩,作为主要的挡土结构,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悬臂支护或单锚杆,多锚杆结构,布桩形式可分为单排或双排布置。桩的嵌固深度、桩径和配筋根据坑深、支撑布置和周围环境要求等计算确定。排桩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钻孔灌注桩。一、二、三级基坑皆可应用。一般当基坑深6~10m且周围环境要求不高时多考虑采用。悬臂式支护适用于开挖深度不超过10米,粘土层不超过8米砂性土层,以及不超过5米的淤泥质土层。 2.4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技术。由于施工可靠且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越来越多, 深基坑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基坑支 护体系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 深基坑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坑支护深基坑施工 一、工程概况 该大厦为框架结构,地上26层,地下2层,总高度112m,总建筑面积约 7.3万多m2,地下室约2.7万m2,基础采用PHC—AB500 (125)型锤击管桩。 基坑开挖面积约1.7万m2,基坑周长约528m,基坑开挖深度约10 m。基坑北面 为市政道路,西南面为大量水塘。场地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硬塑、坚硬,并有较厚铁质层。场地浅层地下水多属潜水—微承压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径流。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 该工程为高层建筑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由于基 坑面积较大,基坑深度较深,结合周边环境,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如下:先实行钻 孔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基坑支护完成后开挖第一层土方至-2.65米,进行喷射混凝土及冠梁施工,并进行第一排锚索施工及张拉,随后开挖第二层土 方至-6.65米,进行腰梁施工,并进行第二排锚索施工及张拉,同时完成管桩基础施工,桩基检测完成后继续进行下部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10.45 m~-14.05 m范围,同时进行截桩处理,完成深基坑施工,进入下一步承台和地 下室施工。该施工方案体现了技术可行、安全稳固、施工便捷和经济合理等特点。(一)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方压力大小直接关系施工安全,由于地质情况的 多变性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岩土情况 和工程概况,设计单位将该工程基坑各侧支护设计安全等级定为二级,采用钻孔 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桩顶混凝土冠梁,钻孔灌注桩外为双排搅拌 桩止水,钻孔桩间采用单管旋喷桩填满,冠梁顶以上1∶1放坡面喷射混凝土, 围护桩及旋喷桩均进入第六层土层(粉质粘土层),基坑底部处于第四层及第六 层的中砂及粉质粘土层上。这种方案的选择起到了很好的防渗和支护作用,有效 地保障了地下结构施工任务。 1.钻孔灌注桩施工。 基坑周长约528 m,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 mm,桩长15.1 m,桩间距约1.6 m,桩内配通长钢筋笼。施工中采用跳打方法,8台桩机分段施工,按照“测量定位→ 硬地坪及泥浆池准备→护筒埋设→桩位复核→钻架就位校核→钻孔→第一次清孔(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测孔深沉淤→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分批验收)→下放导管→第二次清孔(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测定沉淤→ 安放隔水球→灌注水下商品混凝土(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钻架移位”流程施工,现场管理对成孔、清孔钢筋笼及水下混凝土等环节施工质量均有严格要求。 2.水泥搅拌桩施工。 在钻孔灌注桩外侧设置两排深层水泥搅拌桩用于止水,桩径550 mm,桩间距、排间距均为400 mm,桩间搭接距离为150 mm,桩长15.6 m。水泥搅拌桩施工流 向按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提前进行,采用4台桩机分两组向不同方向施工,每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深基坑开挖专用)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开挖与支撑是深基坑施工的重中之重,是确保总工期、节点工期,确保基坑安全,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之一。所以在深基坑开挖前必须制定周全、严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并进行书面交底,施工时每一步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严格管理,以确保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安全和质量。 第一节、编制原则 1)按本工程技术、施工工期、质量标准及施工技术规范等有关合同条款,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工期安排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公司的实际技术生产能力;施工方法、作业流程及施工进度指标的确定,既有利于发挥我公司自身的优势,又必须符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 3)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第二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与管理 1)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 (1)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xx交接班制度; (3)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载作业,或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使用; (4)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 (5)确保施工机械完好率95%以上,重要机械应有整机或部分总成配件备用。 2)严格进行工期管理

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对圆满完成本工程关系重大,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优质完成该工程,我们将进行现场施工进度的严格管理。 3)建立和完善以保工期、投资、劳力、材料为主要指标的动态优化,对各工序进行科学调控,使工程的各个方面、环节处于可控之中。 4)确保工期的具体组织技术措施 (1)抽调从事过城市地铁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配好施工班组; (2)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组织指挥系统和对外协调系统,做到高效、应变能力强、指挥得力; (3)技术措施方面: 成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小组,确定重大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督促技术项目的落实。 建立技术岗位上的岗位责任制,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的实施,持证上岗,严明奖惩。 严格施工管理、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工纪律,并及时作好各项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抓住关键技术,组织技术攻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对边坡坍塌、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机械倾覆、交通安全等风险源重点防范。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1、在总工期时间控制下,编排季、月、旬施工计划,签发施工任务书,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及施工进度工作,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准确掌握施工项目实际进度。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加快模板周转,密切各工种间的配合。缩短施工前准备工作时间,确保实际工期。

2019最新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2019最新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of Deep Building Foundation Pits 1 总则 1.0.1 为了在建筑深基坑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贯彻执行国家有 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安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深基坑工程的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设计、施工、风险分析及基坑工程安全监测、基坑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管理。 1.0.3 建筑深基坑工程应综合考虑深基坑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开挖深度、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降排水条件、 支护结构类型及使用年限、施工工期条件等因素,并应结合工程经验 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0.4 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技术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基坑 construction pit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2.1.2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为减少或降低深基坑安全风险损失所采取的处置对策、技术措施及应急方案。 2.1.3 基坑支护 retaining of construction pit 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2.1.4 基坑侧壁 side of foundation pit 构成基坑围体的某一侧面。 2.1.5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foundation pit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包括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的统称。 2.1.6 支护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承受荷载的结构。 2.1.7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service life 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 2.1.8 支挡式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以挡土构件和锚杆或支撑为主要构件,或以挡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的支护结构。 2.1.9 锚拉式支挡结构 anchored retaining structure 以挡土构件和锚杆为主要构件的支挡式结构。

深基坑支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深基坑支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钟 (中建一局西诺公司,北京) 1 基坑工程发展概况 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土木工程活动促进了基坑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本世纪,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促使工程技术人员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基坑工程这一古老课题,使许多新的经验和理论的研究方法得以出现与成熟。 在本世纪30年代,Terzaghi等人已开始研究基坑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在以后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都投入研究,并不断地在这一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基坑工程在我国进行广泛的研究是始于80年代初,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方兴未艾,基本建设如火如荼,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相应地基础埋深不断增加,开挖深度也就不断发展,特别是到了90年代,大多数城市都进入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阶段,在繁华的市区内进行深基坑开挖给这一古老课题提出了的新的内容,那就是如何控制深基坑开挖的环境效应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深基坑开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许多先进的设计计算方法,众多新的施工工艺也不断付诸实施,出现了许多技术先进的成功的工程实例。但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件以及设计、施工的不当,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仍然很高。 任何一个工程方面的课题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并不断相互促进的成果。基坑工程的发展往往是一种新的围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走向成熟。早期的开挖常采用放坡的形式,后来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放坡面空间受到限制,产生了围护开挖。迄今为止,围护型式已经发展至数十种。从基坑围护机理来讲,基坑围护方法的发展最早有放坡开挖,然后有悬臂围护、内撑(或拉锚)围护、组合型围护等。放坡开挖需要有较大的工作面,且开挖土方量较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今仍然不失是基坑围护的好方法。悬臂围护是指不带内撑和拉锚的围护结构,可以通过设置钢板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围护结构。它也可以通过对基坑周围土体进行南改良形成,如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结构。为了改善悬臂式围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性,满足较深基坑的支档土体要求,发展了内撑式围护和拉锚式围护结构。为了挖掘围护结构材料的潜在能力,使围护结构形式更加合理,并能适合各种基坑形式,综合利用“空间效应”,发展了组

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7T10:47:19.5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王建设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需求加大,城市空间日益紧张,在建筑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空间。 菏泽南华置业有限公司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在大型建筑物地下室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大压缩了城市空间,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现代建筑工程开始朝着高层建筑和地下室工程方向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逐渐获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建筑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施工技术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需求加大,城市空间日益紧张,在建筑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与安全,并且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也要不断发展。目前,加大深基坑技术研究,提升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当中,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2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征 2.1复杂性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相关的专业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所处的地质进行勘察,测量其土压,同时进行计算。但是在实际的勘探中,使用计算的土质勘测数据具备相应的局限性,有时不能够具体反应出正确的土壤性质,这就让分析出的结果产生偏差,这就会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多因素性 当前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已经在更好的发展,不过在施工中也时有事故出现。产生失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建筑施工之前的勘探工作做得不够好,得出的数据不是很标准,在具体施工的时候相关的设计不够深入和健全,施工时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都容易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 2.3地域性 深基坑支护工程随着地域性差异而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的土地面积跨度很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有着很大差异,且土壤也有着相应的不同。而深基坑支护中比较关键的就是土壤。因此,不同地区的深基坑支护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土壤情况和区域的特征进行不一样的支护施工。 3工程概况分析 菏泽某建筑工程总用地面积约3.6万m2,设有1~2层地下室,其占地面积约2.2万m2。基坑开挖深度的设计值为 7.2m,基坑四周环境较为复杂,其中北侧40m与西侧200m均为大道,东侧是一片空地,南侧和正处施工状态的某项目邻近。基坑安全等级设计拟定为2级。基坑支护选用“水泥搅拌桩结合预应力锚索”的方法。 3.1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 3.1.1技术应用 水泥搅拌桩指的是将水泥浆为主要固化剂,利用搅拌桩机钻头与钻杆对地基中存在的沙类物质、软土和水泥浆一同进行混合与搅拌,以此有效硬化地基,达到提高土体整体强度的作用。这一施工方法在软土地基中十分常用,而且有着明显的效果,在对地基进行处理以后能形成稳定桩体用于挡土。在目前的基坑支护领域,水泥搅拌桩主要是和其他支护形式进行组合,重点用于被动区的处理和加固,个别情况下也可作为一种止水帷幕,以提高基坑防渗效果。其施工流程为:场地处理→测量放线→搅拌喷浆。 3.1.2场地处理与测量放线 开工前先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同时换填部分软弱土层,保证机械可自由行走,并清除作业区域中存在的地下障碍,使钻杆可以顺利下钻。在完成场地平整之后,即可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与定位,因桩间直接咬合,而且间距很小,所以在定位时还要进行引桩,以保证桩位准确无误。考虑到在注浆与搅拌过程中地面会出现反浆引起隆起等问题,给桩机活动造成不便,所以在开工前应先开挖出施工沟槽,使反至地面的水泥浆自动流入沟槽内。 3.1.3喷浆与搅拌 ①喷浆搅拌下沉:根据图纸与配比要求制备水泥浆,先在标有刻度指示的桶内制备标准浓度条件水泥浆,并予以均匀搅拌,再将桶内水泥浆倒进储浆池实施深层次搅拌,使用输浆管和桩机连接,开启注浆泵,确认钻头出浆以后,启动钻杆,在导向架的指引下使钻杆不断下钻,下钻速度应由现场机手进行控制,并严格按照规范与设计要求,下沉时要同时进行送浆;②喷浆搅拌提升:在钻杆下钻至指定深度以后,短暂停留40s,从桩端处对搅拌头进行反转并匀速向上提升和搅拌,同时均匀喷浆,直到到达顶部的设计标高。期间必须对提升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发生因提升速度较快造成的搅拌不充分;③重复搅拌下沉: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二次搅拌与喷浆;④重复搅拌提升: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二次搅拌与提升;⑤完成一个桩的施工后,移动到下一个桩位进行施工。 3.2技术要求 (1)搅拌桩主要工艺方法为四搅四喷,土方开挖之前水泥土28d抗压强度不能小于0.5MPa。(2)搅拌桩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最终版)

目录 1 作业任务 (1) 2 编写依据 (2) 3 作业准备和条件 (3) 4 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5) 5 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9) 6 技术资料要求 (12) 7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标准 (12) 8 有关计算及其分析 (16) 9 附录 (19)

1 作业任务 1.1 作业项目概况及范围 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丹省,建设规模为同期建设2×1050MW燃煤发电机组。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2.30m,场地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约为绝对标高-0.20m。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结合厂区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底部荷载及地基处理方案和现场基坑试挖后边坡土方的稳定性观测,对厂区部分基础埋深超过5米建筑物基坑土方施工编制此施工方案。 岩土体工程特性综合评述一览表 结合施工图纸,厂区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为①层素填土和②层淤泥质粘土层。其中①层素填土为新近堆填,结构松散,不利于坑壁稳定。②层经过地基预处理,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基坑周边地势开阔,场地内无地下管线、建筑物及道路,可进行放坡开挖,,不需要进行支护。 场地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拟建厂址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上部填土、淤泥、中粗砂地层中,其补给来源于海水、地表水、大气降水。而本工程②层淤泥质粘土层经过地基预处理(抽真空及堆载处理),因此本方案无需进行降水,坑内积水采用基坑底设置排水盲沟及集水井眀排方式排除。 本工程作业范围主要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水管沟、循泵房、曝气池、#1、#2转运站、煤水沉淀池等基础土方开挖、回填。 2 编制依据 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2) c、《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d、《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 5210.1-2012 e、《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f、《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g、《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h、神华国华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勘察报告 i、有效的图纸会审纪要、业主下发的有效的设计变更单和工程联系单等 3 作业准备和条件 3.1技术准备 a、施工图纸已会审,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审查图纸,熟悉会审纪要,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实际情况,收集已建、在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特点,学习分析以往工程中的成功做法,对其中的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质量及关键部位的特殊处理措施等择优选用,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选择高效施工设备,组织严密,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进度安排高效、合理,施工区段划分科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b、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及材料进场复试检测。 c、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人员应对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d、搞清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与走向,提前办理开挖前会签手续;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摸清工程场地情况,做好土方堆放地点及运输线路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e、测量人员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桩的测量定位,同时作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作好标示加以保护。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16785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固原市城市管理局城市数字化综合管理中心,建筑面积为8444.7㎡,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0层,建筑物总高度为38.9m,±0.000相对于绝对高程1792.3。 二、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固原市城市管理局 勘察单位: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夏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固原六盘山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固原恒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三、地质情况 据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2S1111,结论: 1、该工程场地稳定,属均匀地基,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2、本场区在勘察深度25.2米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区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场地为非液化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场区为湿陷性黄土区,场地土整体稳定性较好,土质较均匀。 3、场地在勘察浓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4、场地环境类别为III类,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5、固原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14米。 第二章主要编制依据

1、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出具的《勘察报告》;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12、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道路情况调查情况报告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三章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一、土方开挖工程事故的类型 影响边坡附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1. 2、引起机械事故 3、边坡土堆堆放材料倾落 4、滑坡、土方塌落直接伤人 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1、开挖较深,边坡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赵周义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赵周义 发表时间:2018-05-15T10:39:52.2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作者:赵周义 [导读]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较广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目前重要的建筑技术,其对于建筑工程的作用也非常显著。从实际应用结果来看,其能有效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同时,其还能促进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提升。如今,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地增强竞争能力,施工单位应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施工方法,从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较广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加大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简介 1.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含义 建筑基坑是一种建筑行业内的临时性的建筑手段,对于深基坑建设的相关事宜,就字面理解,深基坑就是开挖程度较深的基坑,在深基坑工程中,具有一定复杂性特点。对于基坑支护技术,需要多方面进行解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对高层建设和地下室建设能够发挥作用,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以及使用程度。 1.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 1.2.1复杂性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由于施工人员不可能测量和计算每一寸土地,因而结构测算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误差较大,将会影响到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与安全性。通常来说,测量土压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即库伦土压法和郎肯土压法。从理论上来说,此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假设条件,在理想模型中通过计算得出的,因而,在实际测量中,所得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异。 1.2.2多因素性 深基坑支护失稳事件在我国工程建筑中,并不鲜见,有的地区的失稳率甚至达到30%左右。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是最为突出的。因此,在施工实践中,应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 1.2.3地域性 因为我国疆域辽阔,东西、南北地区的土壤条件差异性较大,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场地及周围的土壤进行分析,判断其土壤结构与性质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如果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需要对地基条件进行处理,使其能达到施工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地域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 2 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表现出来的问题 2.1 对于受力情况的预判不准确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受力计算,因为只有在对受力情况做出很好的预估才能指导施工程序进行,但是,因为实际的施工条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限制,就会导致工作人员通过理论和设备计算出来的受力数据和施工过程中实际的受力数据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不能指导深基坑支护的正常运行,甚至为建筑施工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2.2建筑物容易出现位移 建筑物出现位移是现在的建筑物通常都会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所以在设计深基坑之前,设计人员就需要做好应对建筑物出现位移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土层质地并不是一致的,也很难通过事先搜集的资料进行预判和及时处理,就会相对来说很难控制,特别是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较深的深基坑来说,受土层的影响就更大。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钢板桩支护技术 在钢板桩支护施工中,需要用到热轧型钢板桩。将钢板桩排成墙,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固定,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挡水性。钢板桩支护技术应用效果会受到土质的影响,同时,对于居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因为,运用钢板桩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3.2 土钉墙支护技术 目前,随着支护方式的发展,在建筑深基坑支护中,也有了多种选择,其中,土钉墙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方式,其将细长杆以高密度形式插入基坑中,之后,再将钢筋网铺上,利用喷锚来建构土体保护层,防止支护结构失稳。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中应用是比较多的,其优势在于施工成本低,经济性比较强,而且,其能与其他支护方式进行联合使用,适应性也比较强。其不足之处主要是不能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域应用,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与质量。 3.3 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具有多种特点,最突出的就是,使用的范围比较广,另外,它的灵活性也相对较高。除此之外,排桩支护技术在软土地基中应用也比较广泛。软土地基因其土质较软,容易降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支护桩进行注浆防水。从适应性来看,排桩支护的使用局限性,没有特别苛刻,可以在低地下水位和高地下水位地基应用,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挡土作用。选择密排钻孔桩时,应当根据基坑实际深度合理选择。如果基坑深度越大,则相应地将排桩密度加大。 3.4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其施工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土层锚杆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锚杆钻井来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将锚杆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待锚杆钻机到达指定位置后,在孔内注入水泥浆,在锁定好绞线后,就能够促进支护主体强度的有效提升,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在钻孔的过程中,应进行谨慎操作,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