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相关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相关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相关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相关名词解释

1.生产概念:马克思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

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西方学者的观点:生产是创造财富的过程我国学者的观点: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

有机整体。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系统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指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组成的系统

3.生产/运作系统有五个要素(5P’s):人(People) 厂房(Plant) 物料(Parts)过程

(Process),计划与控制(Planning and Control)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

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总体战略而对生产运作系统的建立、运行,以及如何通过生产运作系统来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总体规划。它是在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具体规定企业在生产运作领域如何操作的问题,以保证生产系统的有效性,顺利地进行生产运作活动。

生产运作内容:生产运作战略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生产运作系统的设

4.运营系统:是指使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 运营系

统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物质系统是一个实体系统,主要由各种设施,机械,运输工具,仓库,信息传递媒介等等组成.管理系统主要是指运营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控制和反馈.

5.运营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创新,质量,成本,弹性,继承性,时间性等六大功能

6.什么是生产率:生物生产过程中物质或能量转移的速度。

7.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财务,生产运作,营销

8.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设计,运行,维护,优化)

9.运作分类1、根据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划分:①单件小批生产:、。②成批生产:品种

较多、产量较大、若干种产品成批轮换生产。③大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产品,因而有时也称重复性生产2 、根据满足需求的方式分类①备货型生产MTS 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②订货型生产MTO)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3、根据输出物的性质分类制造型生产(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服务型运作(Service Operations)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

10.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制造性生

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11.服务运作分类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其基本特征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有时

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有形产品。⑴根据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划分为: 纯服务:咨询、法律服务、指导、授课 一般服务: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图书馆;⑵根据顾客是否参与服务过程可划分为:高接触度服务低接触度服务⑶根据资本和劳务密集程度可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服务劳务密集型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

12.制造性生产系统与服务性运作系统的比较:制造性①制造性生产系统产品是有形的、

耐久的、产出可储存②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③相应顾客需求周期长④可服务于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⑤可服务于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⑥质量易于度量。服务性①产品无形、不可触、不耐久、产品不可储存②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频繁③响应顾客需求周期短④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⑤主要规模较小⑥质量不易度量

13.竞争力: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

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

14.预测的概念: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计和推测

15.预测的作用:1、预测是制定战略的基础。2、预测是制定计划的基础3、预测是协调各

部门工作的依据。4、有助于为尽快满足用户需求做好准备。

16.预测的作用:帮助管理者设计生产运作系统,帮助管理者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

17.预测的分类:按时间分:长期预测对5年或5年以上的需求前景的预测。它是企业长期

发展规划的依据。中期预测中期预测是指对一个季度以上两年以下的需求前景的预测。

它是制订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的依据。短期预测是指以日、周、旬、月为单位,是对一个季度以下的需求前景的预测。它是调整生产能力、采购、安排生产作业计划等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18.影响需求预测的因素:①商业周期:从复苏到高潮到衰退到萧条, 周而复始。②产品生

命周期:任何成功的产品都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③.季节周期:不同季节需求变化较大的产品呈现出的规律

19.定性预测方法:Delphi 法用户期望调查法部门主管意见法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

20.定量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平滑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模型)因果关系模型

21.预测精度测量:预测误差:是指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平均误差:是评价预测精

度、计算预测误差的主要指标。评价预测精度的指标:平均绝对偏差、平均平方误差、平均预测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

22.新产品:产品是指在性能、结构、材质和技术特征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

23.新产品的类型①改进新产品(派生产品):对老产品的改进与完善,创新程度最小的一类

新产品②换代产品:产品基本原理不变,因部分采用新技术使产品性能有重大突破③全新产品(突破产品):采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所开发的产品,它是创新程度最高的一类新产品

24.为什么需要新产品研发:产品寿命周期规律的必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要

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扩大市场份额,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

25.串行的产品设计方法串行设计:从需求分析、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一直到加工制

造和装配是一步步在各部门之间顺序进行。

26.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设计结果产生产品设

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27.服务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区别:更注重不可触摸因素,系统的设计要能满足“可变性”的

需要,更注重与顾客的直接接触程度,便利性也是设计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更注重创新性

28.设施布置:设施布置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

设施布置决策需要决定部门的位置、部门的工作组、工作站、机器的位置及在制品储存点。

29.设施布置要考虑的4个问题:应包括哪些经济活动单元,每个单元需要多大空间,每个

单元空间的形状,如何每个单元在设施范围内的位置

30.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原则:为生产经营服务原则最短距离原则单一流向原则

立体原则安全原则弹性原则

31.工作设计要满足两个目标:一是满足生产率和质量的目标,二是使工作安全、有激励性、

能使工人有满意感。

32.工作专业化:工作专业化是指一个人工作任务范围较窄,所需技能较少。由于工作专

业化对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要求单一,工作内容少,因此,其熟练程度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反之,则意味着工作任务范围比较宽,变化较多,需要员工有多

种技能来完这些工作。

33.工作专业化的优点(1) 对企业而言:①能迅速培训劳动力②使招聘新工人变得容易

③更换劳动力比较容易,可降低工人工资;④由于工作单一重复,故生产效率高⑤对

工作流程和工作负荷可以严密控制。(2) 对劳动者而言:①为了获取工作只需很少或不需受教育②能比较容易地学会干一项工作。

34.工作专业化的缺点(1) 对企业而言:①工作任务的细分化不容易作到均衡,会导致作

业不平衡,作业人员忙闲不均;②由于工作环节增多,不同环节之间要求有更多的协作,物流、信息流都较复杂;③分工过细导致无人对整个生产负有责任,质量控制比较困难④由于工人的期望有限,从而降低了改善制造过程的可能性⑤改变生产过程以适应生产新的或改进产品的灵活性有限。(2) 对劳动者而言:①重复同一性质的工作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感②由于对每一项任务的贡献很小,从而对工作本身难以产生满足感③由于技能有限,很少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

35.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1) 工作扩大化2) 工作职务轮换3) 工作丰富化

36.工作研究概述:工作研究又称作业研究,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工作进行分析,设

计和管理,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37.工作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这两个方面又体现在:(1) 寻求最经

济合理的工作方法;(2) 工作标准化;(3) 制定时间标准;(4) 培训操作人员,贯彻实施新工作方法。

38.工作研究的程序: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目标,记录现行方法,分析(5W1H),设计

和试用新方法(四种技巧ECRS),方法实施

39.工作抽样法基本原理:不管具体动作所耗费的时间,只是估计人或及其在某种行为中所

占用的时间比例。对这些行为所占用时间的估计是在进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40.生产能力的概念:企业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生产运作技术组织条件

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运作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是设备能力、人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

41.生产能力的分类:设计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查定能力),计划能力。

42.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生产中的设备数量和生产面积;生产中的设备效率和人员的科技

水平与劳动技能的数量程度;固定资产工作时间;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3.年制度工作时间=(年日历天数 - 年节假日天数)×日制度工作小时

44.年有效工作时间 = 年制度工作时间×(1-设备修理停工率)

45.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车间生产能力取决于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但各设备组能力是不

相等的,这就需要对车间内各设备组之间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对瓶颈设备组进行负荷转移、加班加点等方法处理,使车间能力最终达到合理的水平

46.调整生产能力的方法:加班加点;增加人员、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改工艺路线(负

荷转移);增加外协处理等。

47.服务业生产能力的均衡策略:提供标准;使用预防系统;延迟交付;利用敏感因素影响

需求

48.服务业生产能力的特殊性:需求时间的特性;需求地点的特性;需求的易变性

49.学习效应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时间会随着产品

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趋于稳定。——学习曲线反映这类变化趋势的曲线y(x)=kxn

50.生产计划系统的层次:长期生产计划——战略计划,一般5年或更长时间制定一次,

而且每年进行滚动修改;中期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APP)。计划期一般为一年;

短期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

51.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1、产品品种指标。2、产品质量指标3、产品产量指标。4、

产值指标5、出产期。

52.库存的定义: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53.库存的作用:(1) 缩短客户的订货提前期(2)稳定作用。(3)分摊订货费用和调整准

备费用(4)防止短缺(5)防止中断

54.库存的弊端: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

55.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原则:为生产经营服务原则,最短距离原则,单一流向原

则,立体原则,安全原则,弹性原则

作业相关图法作业相关图法由穆德提出,它是根据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首先将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六个等级,然后列出导致不同程度关系的原因。使用这两种资料,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确定出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重要程度,按重要等级高的部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

56.办公室布置的主要考虑因素有两个:①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迅速与方便;②人员的劳动

生产率。

57.办公室布置的基本模式:①传统的封闭式办公室;②近20年发展起来的开放式办公室布

置。③带有半截屏风的组合办公模块④具有各种功能的称之为“活动中心”的新型办公室布置。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办公形式——远程办公。

58.生产单一产品时,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M=FS/T,M为生产能力,单位为“件”;F为单

台设备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S为设备数量,单位为“个”;t 为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为“小时/件”

59.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1、产品品种指标。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种数。2、产品

质量指标。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包括: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反映生产过程质量的指标)。3、产品产量指标。计划期内应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实物数量。

4、产值指标。用货币量表示的计划任务量。(商品产值、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5、出

产期。为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

60.

61.

62.

63.

64.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与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LP)、智能制造相比(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敏捷制造完全突破了大量大批生产的模式。

2.需求是波动的,不断变化的,而能力却是相对稳定的。需求是顾客决定的,企业不能不按顾客的需求生产。要使能力与需求匹配,可以采取改变生产运作能力和改变库存两种办法。

3.企业战略包括三个层次:公司级战略、事业级战略、职能级战略。

4.设施选址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它不仅关系到设施建设和投资和建设的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

5.单件小批生产是典型的订货型生产,其特点是按用户订单的要求,生产规格、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

6.从功能上看,CIMS包含了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经营管理三种主要功能,要使这三者集成起来,还需要一个支撑环境,即分布式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以及指导集成的运行的系统技术。

7.平顺移动方式移动方式要求每道工序连续进行加工,但又要求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地加工。

8.生产计划是一种战术性计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计划。

9.计划管理是一个过程。通常包括编制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和拟定改进措施四个阶段。

10.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流水线: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边续生产

2、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在这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3、精细生产:精细生产指对一切资源占用少,对一切资源的利用率高

4、生产系统柔性:系统柔性是指系统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生产系统的柔性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二是指转换时间,加工不同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则柔性越好。

5、能动作业计划:任何一台机器的每段空闲时间都不足以加工一道可工工序的半能动作业计划,称为能动作业计划

6、PDCA循环基本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和八个步骤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实现经营目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对企业生产与运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运作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

务的管理活动总称。

2、网络计划技术:是指在项目网络模型基础上,利用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时间、

费用、资源等要素的不断调整,寻求实现项目目标的最优计划方法。

3、企业战略:企业的行动的总规则以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作的重点部署与资源安排。

4、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物品的定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协调与控制的全部过

程的管理,是工作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

5、企业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重新设计,其目的是在成本、质

量、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

竞争、改变”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6、工序同期化:是指调整各工序的时间定额,使之等于流水线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倍关系

的过程。

四、简答。(每题7分,共21分)

1、什么是虚拟企业,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虚拟企业,是当市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虚拟企业具有以下特点:①虚拟企业使得传统的企业界限模糊化。②虚拟企业具有流动性。灵活性的特点。③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企业合作④虚拟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运用并行工程而不是串行工程来分解和安排各个参与企业要做的工作。⑤虚拟企业一般在技术上占有优势。

2、服务业作业计划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

:①改善人员班次安排;②利用半时工作人员;③让顾客自己选择服务水平;④利用外单位的设施和设备;⑤雇佣多技能员工;⑥顾客自我服务;⑦利用生产线方法。

3、什么是工艺原则和对象原则,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①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专业化车间。

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具有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跨越多个生产单位,因而也有加工路线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等缺点,由于变换品种需要重新调整设备,耗费的非生产交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②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对像专业化生单位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可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主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简化了生产管理,但是,对象专业化单位只固定了生产一种或很好几种产品的设备,因而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

1. 何谓关键路线?关键路线在项目管理与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1)关键路线:在一个网络图中,

总时差为零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一个从始点到终点,沿箭头方向由时差为零的关键活动所组

成的路线,就叫做关键路线。(2)关键路线的作用:关键路线的时间决定了项目完工的时间,

它是项目控制的重要因素。

2. 试述组织均衡生产的意义:

南开15秋学期《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

15秋学期《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V 1. 项目管理是指计划、组织和控制特定的资源去完成项目,同时满足在技术、成本特别是(B)上的约束/要求A. 资金 B. 时间 C. 人员 D. 服务能力 满分:2 分 2. 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A)表达出来的过程A. 视觉方式 B. 嗅觉方式 C. 触觉方式 D. 听觉方式 满分:2 分 3. 是谁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B)A. 泰勒 B. 亚当·斯密 C. 霍桑 D. 甘特 满分:2 分 4. JIT起源于哪个国家A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英国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5S”推进阶段的是(D)A. 形式化 B. 行事化 C. 习惯化 D. 制度化 满分:2 分 6. 质量管理实践的第二个阶段是(C)A.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B.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C.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D. 品质是消费者要求出来的 满分:2 分 7. 某月饼店固定成本30000元,每块月饼人工和材料等可变成本平均为6元,每块月饼售价16元。要达到损益平衡,必须制作及销售多少块月饼?(B) A. 5000 B. 3000 C. 1875 D. 1500 满分:2 分 8. 是谁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A)A. 泰勒 B. 亚当·斯密 C. 霍桑 D. 甘特 满分:2 分 9. 波士顿大学的5个运作竞争重点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是(C)A. 交货可靠性 B. 产品可靠性

C. 一致性质量 D. 低价格 满分:2 分 10. 运作战略属于公司的(B)战略A. 发展战略 B. 职能战略 C. 竞争战略 D. 多元化战略 满分:2 分 11. 供应链的组成包括D A. 供应商 B. 顾客 C. 内部供应链 D. 以上都是 满分:2 分 12. 工作扩展主要包括(A)A. 工作扩大化 B. 工作自动化 C. 工作外包 D. 工作分解 满分:2 分 13. 下列哪项可算作是事业部战略(D)A. 相关多元化 B. 垂直一体化 C. 水平一体化 D. 成本领先 满分:2 分 14. 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满分:2 分 15. 不属于科学管理内涵的是(C)A. 组织要科学 B. 要有科学的精神 C. 产品设计要科学 D. 方法和工具要科学 满分:2 分 16. 下列哪项战略属于公司战略?D A. 成本领先 B. 差异化 C. 集中化 D. 多元化 满分:2 分 17. 在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的(D)时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方面的(价格/质量) 竞争A. 创业期 B. 合理化 C. 成长 D. 成熟 满分:2 分 18. 项目管理有(B)大生命周期A. 3 B. 4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本概念 一、社会组织: 1,概念:具有特定目标与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 二、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1,概念: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当中,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按用户需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 四、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提高效率两种途径:减少投入的同时保持产出不变;增加产出的同时保持投入不变。生产率=产出的量/ 投入的量) 五、备货型生产(MTC) 1,概念: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案已有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需要。 2,优点: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3,缺点:顾客只能在制造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库存积压和产品短缺并存。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六、订货型生产(MTO) 1,概念: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2,优缺点: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第,用户订货提前期长短,但库存水平低,对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高。 七、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大量生产运作: 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 二、单件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重复程 度低。 三、成批生产运作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批量生产 一、大量生产运作好处: 1从设计到出产生产周期段,资金周转速度快,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2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3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二、单件小批生产缺点: 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三、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途径 1减少零部件变化 (1),推行产品系列化及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2),推行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相似性来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 (3),推行变化减少方法VRP 2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1),提高机床柔性(2),推行成组技术 第二章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 一、基于时间竞争 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和时间 二、企业战略 1,公司及战略选择企业经营范围与领域,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 2,事业部战略选定的事业范围,如何去竞争 3,职能级战略生产运作策略、财务营销策略等战术 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 一、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扩大市场份额 3,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需要4,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二、新产品分类1,改进型产品2,换代产品3,创新产品三,新产品开发压力: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三,新产品开发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 四,产品设计与开发 1,产品构思2,结构设计过程(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3,工艺设计过程4,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五,生产柔性 概念: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包括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 1品种柔性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2产量柔性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量的能力。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投资、成本、职工、改变困难,作用甚远 二、选址难度因素相互矛盾;部门利益不同,目标不同;判 别标准变化;不同因素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三、选址的评价方法(略) 第六章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一、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与形式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该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其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内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其优点是,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缺点是对产品品种适应能力差,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二、典型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加工对象固定,如飞机轮船 2,按产品布置如流水生产线 3,工艺过程布置将同类机器布置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4,按成组制造单位布置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一、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一)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既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的大部分程序。优点:通常需要员工有较多的技能和技术,这对提高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二)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滑所做工作可提供给员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工作内容,还增加了工作任务分配的灵活性。 (三)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既给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机会。 二,工时定额又称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 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工时定额:(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4)工时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一、计划层次 1,战略层计划产品发展和生产规划如研发计划、投资计划 2,战术层计划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综合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 3,作业层计划确定日常经营活动的安排如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工作分配 二、生产计划指标体系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 总产值:其业务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包括:商品产值;期末期初在制品价值的差额;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 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指标:生产法和分配法。 三、生产能力 概念:企业的生产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品种的最大数 量,分为:设计能力(建厂或扩厂后应达到的最大年生 产)、查定能力(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现实能力,重新调 查核实生产能力)和现实能力(计划年度达到的生产能 力), (一)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包括三个方面:将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进行比较(产 品数比较和用台时数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 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数×日工作数×(1-设备停修律)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一、库存 概念:为了满足未来需要二暂时闲置的资源 作用:1,缩短订货提前期加快社会生产速度,使供应商及时争取到顾客 2,稳定作用保证满座需方的要求,又使供方的生产均衡 3,分摊订货费用4,防止短缺5,防治中断 二、库存问题的分类 (一)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二)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明显特点:需求的对象和数量的不确定,只

华科《生产运作管理》答案 (一)

《生产运作管理》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d 2、b, c, e 3、a, c, d, e 4、a, b, e 5、b, d, e 6、b,c,d,e 7、a,b, 8、a,b,c, d,e 9、a,b 10、a,b,c,d 二、正误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错 三、计算题 1 求:( (2)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平行系数。(5分) 解: T平顺= 4*(8+10+4+5+2+7)-(4-1)*(8+4+4+2+2)=142-60=82 P=1-(82/142)=0 .42 2 求:1)总加工周期最短的作业顺序; 2)计算出总加工周期。

解: 最优顺序: J 1 - J 6 - J 3 - J 2 - J 5 - J 4 3分 总加工周期: 47 2分 3、按下表提供的条件绘制箭线型网络图(3分), 计算结点时间参数,并说明作业E、G的最早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5分);求出关键路线(2分)。 关键路线: 1-2-5-7-8-9 作业F : EF=11, LS=8 作业I : EF=18, LS=15 4 假定:库存维护成本为0.20元/周·件,订货成本为每次30元,期初库存为零。 求:用MPG 方法求解最佳订货方案, 计算出总费用。 (8分) 解:S/H=30/0.20=150件周

订货费=30*6=180 存储费=80*1*0.20+80*1*0.20+10*1*0.20+130*1*0.20=99 (当月订货当月消耗的产品不计库存费用) 总费用=180+99=279元 求出订货方案:5分 计算出总费用3分 5、已知对某产品的年需求量D=600个,每次订货费用S=8元,产品年存储费用率h=0.20。产品价格政策为: 订货量在:0≤Q <500,单价为0.30元/个, 订货量在: 500≤Q <1000,第一个500个产品的单价为0.30元/个, 其余的0.29元/个, 订货量在: 1000≤Q, 第一个500个产品的单价为0.30元/个, 第二个500个为0.29元/个, 其余的为0.28元/个。 求经济订货批量。 解:根据不同订货批量递增下的价格水平,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首先,取C 0=0.30元/个, 计算G 0(Q)及Q (0) 40030.020.06008222/30.020.0/600830.0600)(0 )0(0=???=?=??+?+?=C I kD Q Q Q Q G 51929 .020.06001322/520.02/29.020.0/6001360029.0 2/)/529.0(20.0/6008)/529.0(600)() 1(1=???= ?+??+?+?=??+?++?=Q Q Q Q Q Q Q Q G 702 28.020.06002322/1520.02/28.020.0/6002360028.0 2 /)/1528.0(20.0/6008)/1528.0(600)()2(2 =???=?+??+?+?=??+?++?=Q Q Q Q Q Q Q Q G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修订稿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 ?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结构特点,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如何开展企业生产活动的全局性的谋划,是指导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 2. 什么是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 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面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是企业在生产单位(车间、分厂)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和动力,生产工人资和各项。广义的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等。可以作为列示的具体内容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不断随意乱挤和乱摊成本。 也就是说按你企业生产的某一个成品将他的材料工资折旧分摊到单个成品中不是所有的企业成本都在其中 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 ,即购置和建造和的支出。 2. 对外的支出。 3. 开发支出。 4. 违营罚款和被损失。 5. 、、罚款。 6. 事故损失赔

7. 各种。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者的利润。 3. 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可以理解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质量活动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具有管理的普遍性;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又具有管理的特殊性。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制定、实施和实现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4. 什么是生产能力利用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它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及分析经济运行效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企业中,是指企业一个生产项目实际投产运营是的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 5. 什么是项目和项目管理? 项目 所谓项目,简单地说,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项目管理 计划、组织和控制特定的资源去完成项目,同时满足在技术、成本特别是时间上的约束/要求针对特定目标、特定组织、特定约束的系统化管理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6. 如何理解服务以及服务的特性? 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实体产品相比,服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生产运营管理 1.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 以上都不是 2.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 3.SWOT分析包括: A 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 B 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C 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 D 以上都包括 E 以上都不是 4.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A 5.人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 A 气候状况 B 照明与色彩状况 C 噪声与振动状况 D 人际关系状况 6.哪项是公司战略 A 7.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 A 现有库存水平 B 原材料供应能力 C 现有员工数量 D 现有设备能力 E 员工技术水平 8.预测能帮助经理: A 预测未来 B 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 C 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9.企业创造的价值是: 10.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B 要运用战略 C 要争夺市场份额 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E 以上都是 11.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 A 12.时间序列数据可能表现为:

A 趋势 B 季节波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波动 E 以上所有的 13.下来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 A 飞机制造 B 汽车制造 C 快餐 D 中小学教育 E 学生入学体检 14.预测: A 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 B 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 C 是不完美的 D 以上都对 E 以上都不对 15.下述哪项方法将产品出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 需求 A 粗略能力计划 B 物料需求计划 C 能力需求计划 D 库存计划 16.哪项是事业部战略 A 17.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 A 装配线(assembly) B 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C 批量生产(batch) D 连续生产(continuous) E 项目(project) 18.下列哪一项是产品和服务设计标准化的缺点 A 增加库存品种数 B 增加培训费用 C 减少设计费用 D 减少产品多样性 E 以上都是 19.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哪项活动 A 流程设计 B 制订战略性的能力计划 C 编制产品出产计划 D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20.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21.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 A 为库存采购 B 与供应商是一般买卖关系 C 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 让供应商竞 争以获利 22.某种零件的总需要量是由那一项决定的 A 净需要量 B 现有数 C 上层元件的总需要量 D 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 E 所有以 上因素 23.关于福特汽车公司北美财务部实施BP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生产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含简答小抄

d独立需求是指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d对象专业化原则也称为产品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顾客建立生产单位。 g供需协调就是供方应该按照需方的要求,合理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形成与需求匹配的生产能力,准时提供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g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分厂、车间、工段或班组),形成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 k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闲置的资源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等没有关系 q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指为制造对象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它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s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s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s生产能力是指一个设施(或生产运作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的最大数量。 s收入管理最初称收益管理,是在不同时期对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采取不同的产品/服务定价以产生最大收入或收益的综合计划策略。 x学习效应: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 x相关需求是指在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所发生的需求。 Z综合生产计划又称生产(计划)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构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和库存水平等问题所作出的决策、规划和初步安排。 z主生产计划(MPS)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的具体化 z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就是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使装配线所需的工作地(或工位、工作站)数量和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简答 f服务运作管理的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使服务型运作的生产效率难以测量。2服务的同步性使服务不能储存,不能通过库存来缓冲以适应需求的变化。3服务的异质性和波动性,服务型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 4服务的易逝性,容易造成浪费5顾客参与是服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对服务企业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还会影响服务质量。 g工艺专业化原则与对象专业化原则的概念及优缺点: 工艺专业化优点:①产品制造顺序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②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作时间;③生产系统的可靠性高④便于进行工艺管理,有利于同类技术交流,工人培训、设备维修或技术指导也比较容易。 缺点:①会造成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较差,交叉运输和迂回运输较多,使加工路线长、运输时间和费用相应增加;②在制品占用量增多,生产周期拉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增加;③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组织管理工作较杂;④耗费的非生产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对象专业化原则优点:有利于提高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了生产管理。缺点: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也不便于进行工艺管理。 g固定量控制系统和固定间隔期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特点及优缺点 固定量控制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是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是:连续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题和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 B 加工工艺 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2.(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3.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4.(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5.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6.在结构调整中( A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7.(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8.(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9.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Opitz分类法则 B田口编码 C二进制编码 D以上三个都不是10.(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11.长期计划周期一般为(A ) A 两年以上 B 一年左右 C 半年 D 三个月 12.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C) A市场柔性B 工艺设计C制造柔性D 产品设计 13.企业系统的(B)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A特殊性B整体性C盈利性D 工艺性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定额劳动时间的是(D) A照管工作地时间 B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C准备与结束时间 D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15.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叫做(A) A设计能力 B查定能力 C计划能力 D运行能力 1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B) A作业时间 B期量标准 C作业标准 D工序 1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A) A周期性的活动 B经常发生的活动 C一次性的活动 D不经常发生的活动 18.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C) A控制目标 B测量比较 C控制决策 D实施控制 19.周期性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间隔、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和(B) A产量 B批量 C销量 D质量 20.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D) A销售进度 B工序进度 C投入进度 D产出进度 21.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划时代著作《控制论》的时间是(B)年。 A 1930 B 1940 C 1960 D 1950 22.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的是(A)。 A托夫勒 B欧文 C派恩 D安德森23.1913年, 23.(D)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A派恩 B泰勒 C甘特 D福特 24.(B)是由日本丰田公司与1950年提出,并在全球推广应用的。 A ERP B JIT C MRP-II D CRM 25.(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关于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A ISO9001 B ISO2000 C ISO9000 D GB2312 26.(D)是M·哈默提出的,简化、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法。 A ERP B TQM C SCM D BPR 27.生产技术包括制造技术和(B)。 A产品设计技术 B管理技术 C作业技术 D生产控制28.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C)。 A设备通用 B成组化 C按节拍生产 D自动化 29.生产过程是产品的实现过程。整个过程分为投入、(C)和产出三个阶段。 A制造 B设计 C转换 D研发30.加工方法的改进可以表现为设备更新、加工工艺的改进和(B)的改进。 A组织改进 B生产流程 C产品结构 D员工技术31.(A)认为生产系统是企业的竞争之本。 A运营战略 B 竞争战略C营销战略D 研发战略 32.供需结构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B)和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A市场反应迟钝 B企业技术改造 C生产效率低 D库存不足33.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D)为止的完整过程。A原材料 B物料 C半成品 D成品 34.产品开发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需求的拉动和(B) A市场的推动B技术的推动C资金的支持D人才的支持 35.影响生产费用的因素很多,主要为生产方式和(A)。 A生产规模 B物料价格 C人员工资 D制造费用 36.影响销售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与(C)。 A产量 B市场需求 C销售量 D广告效果 37.缩短开发周期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需求和(A)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A技术发展B价格降低C竞争激烈D 新品入市 38.(B)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A物料成本 B加工工艺 C设备质量 D组织结构 39.(C)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A批量B流水线C单件小批量D大规模定制 40.(B)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而稳定的企业。 A批量 B流水线 C单件小批量 D大规模定制 41.基本生产单位可分为准备车间、加工车间和(C) A工具车间 B模具车间 C装配车间 D机修车间 42.(A)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 D行政部门43.(B)是为基本生产单位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D行政部门44.辅助生产部门可以分成(C)和动力部门两类。 A工具车间 B模具车间 C辅助车间 D机修车间 45.(D)是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部门。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 D生产技术准备部 46.生产数量大、品种少且稳定的企业适合采用(A)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 B工艺专业化 C成组化 D敏捷化 47.生产数量少、品种多的企业适合采用(B)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 B工艺专业化 C成组化 D敏捷化 48.生产车间内的布置应该遵循(C)、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A便捷性B流动性C工艺性D连续性 49.(A)表明了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同时也规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A节拍B批量C批次D负荷 50.(C)决定了流水线作业的连续程度,可以用它来决定流水线是连续还是简短的。 A节拍B批量C设备负荷系数D批次 51.流水线采用何种节拍主要取决于流水线的(D)。 A节拍B批量C设备负荷系数D连续程度 52.(B)是在同一条流水线上按固定顺序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A单一流水线B混合流水线C可变流水D自有节拍流水线 二多项选择题 1.制造业通常有(AB)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A工艺专业化 B产品专业化 C成组化 D客户定制 2.流水线的设计包括(BD) A产品设计B技术设计C工艺设计D组织设计 3.在劳动定额的维护管理中,要把握劳动定额的两个特性,即(AB)A稳定性 B变动性 C持续性 D平均性 4.流水线是在(AD)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A作业标准化 B成本标准化 C工艺标准化 D分工 5.成本控制一般可以从(BD)两个角度考虑。 A工艺设计 B成本形成过程 C组织简化 D成本费用 6.ERP是一个集(ABCD)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管理体系。 A组织模型 B企业规范 C信息技术 D实施方法 7.执行企业生产物流计划的方法有(ABC)。 A内部经济合同 B计划主导 C定额承包 D按需实施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算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2)据上表编制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 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 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 (2)正常时间:1.2×95% (3)标准时间:1.2×95%×(1+10%)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 解:正常工作时间:14 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 6.351+= 7.2240+14 ()(分) 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 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 (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2 4*10%*1-10%=1440.05 n =() 第八章 库存管理 1.华海羽毛球俱乐部每天周大约丢失、损坏20打羽毛球…… 解:已知 D=20×52;P=5×12=60元/打;H=60×1.5%=0.9元/打.年; S=7元/次;LT=3周。 (1)经济订货批量: (2)订货点:RL=200+20×3=260(打) (3)由于每次对所剩的羽毛球进行清点,需要花费12元,大于订货费,故可以 X 关系簇

企业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所谓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运作: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 3、生产与运作活动:把资源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 4、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提供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运作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5、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等. 6、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结构化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非结构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 7、经济活动单元:需要占据空间的任何实体。 8、设施布置: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安排多个经济活动单元的位置。 9、工艺专业化即把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工作地) 组成一个生产单位 10、对象专业化就是将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 11、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是按照产品或者零件在某种特征上的相似性把它们分组归类,然后在不同的设备群上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12、平面模型布置:硬纸板或塑料片按一定的比例做成各种样板,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布置 13、立体模型布置:用木料或塑料制成一定比例的仿真模型,进行全方位的 厂区布置,以反映布置的立体效果。 14、生产过程:狭义: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停歇过程和自然过程。广义:生产过程是指产品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加工制造过程,直至产成品完工,所经历的所有活动过程。工艺过程:是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加工对象进行加工,使之达到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过程。它可进一步细分成工艺阶段和工序(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运输、等待过程:发生在车间之间与工序之间。 存储过程:包括厂内原材料、半成品的存储,车间在制品的存储。 15、在制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中,处于加工、停放状态的制 品,包括毛坯、半成品、车间在制品。 16、劳动过程:过程需人员参与,有工人手工完成、有工人使用劳动工具作 用于劳动对象,完成加工的过程;自然过程:不需人员参与,借助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加工内容的过程。 17、工序: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基本单位;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运输工序等 18、工作地:由一定场地面积、机器设备和辅助工具组成,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活动的地点。 19、生产阶段:按工艺加工性质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20、制造型生产,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其基本特征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有形产品。流程式生产:指物料连续、均匀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订单赢得要素 2.服务性运营 3.学习效应 4.批量 5.工作设计 二判断题(20分) 1 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2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为“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3 实施JIT生产的具体方法有,适时适量生产,弹性作业人数,生产同步化。 4 在适时适量生产中,强调生产的同步化,生产的均衡化,以及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5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序之间的移动。 6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 7 看板管理的作用分为运送工作指令和防止过量生产两种作用。 8 在精益生产中,与大量生产相比,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3。 9 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是彻底消除浪费,和协同工作。 10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生产与库存管理,零 部件供应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5种。 11 精益生产在产品研究和开发上,以主查负责制为主,以串行工程和团 队工作为研究开发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 12 精益生产方式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生产方式与库存管理模式采用大 量生产方式。 13 精益生产在营销管理上提倡主动销售。 14 精益生产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行工作的终身雇用制和待遇的“月功序 列制”。 15 CIMS 的功能由经营管理分系统,工程设计制动化系统,质量保证分 系统和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组成。 16 可以把制造性生产按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分为备货型

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7 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 配性和可检测性。 18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9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20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三种。 三填空题(30分) 1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二是在( )方面,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传送和处理决策的过程。 2 CIMS 集成的内涵,它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 3 大批量定制生产是指既具有()下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像()那样满足( )顾客需求的一种全新型生产模式。 4 实施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基本对策,1)重朔经营理念,2) 建立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机制, 3) ( ) , 4) ( ) ,5) 建立良好的员工队伍. 5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 )生产技术, 以及有( )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 ),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实际做出快速反应. 6 敏捷制造系统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 生产技术, 管理技术和( ) 四简答题(30) 1什么是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什么是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 3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三要素是那些。 4什么是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5 并行工程的本质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计算题(15分) 已知m=4, n=4 ,t1=8min,t2=4min,t3=6min, t4=10min, 求该批零件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性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工艺周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参考题) 时间:2013年6月19日周三,16:10-18:10;地点:综C-305 附:企业管理概论时间:2013年6月20日周四,08:80-10:00;地点:综C-104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活动。(Y) 2.不论规模大小,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系统都是一样的。( N ) 3.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生产概念得以扩展。( Y ) 4.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多数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N )5.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Y ) 6.大学本科教育是大量大批运作。( Y ) 7.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Y )8.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 N ) 9.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 N )10.企业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向后集成。( N ) 11.外包使得企业更注重核心竞争力。( Y ) 12.因为低成本和多样化不可兼得,所以大量定制是不可能的。( N )13.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 Y ) 14.生产运作战略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目标。( Y ) 15.库存是必要的恶魔。( Y ) 16.大量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生产方式。( N ) 17.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业能级战略。( Y ) 18.流程再造的对象首先是组织结构,然后是业务流程。( Y ) 19.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组织运作。( Y )

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 1.预测: ? ? A 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 ? ? B 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 ? ? C 是不完美的 ? ? D 以上都对 ? ?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下述哪项方法将产品出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 ? ? A 粗略能力计划 ? ? B 物料需求计划 ? ? C 能力需求计划 ? ? D 库存计划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哪项是公司战略? ? ? A 成本领先 ? ? B 差异化 ? ? C 集中化 ? ? D 多元化 ?

?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 ? A 高效 ? ? B 灵活 ? ? C 准时 ? ? D 清洁 ? ?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单选题 5.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 ? ? A 装配线(assembly) ? ? B 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 ? C 批量生产(batch) ? ? D 连续生产(continuous) ? ? E 项目(project)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 ? ? A 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 ? B 价格下跌 ?

? C 出现回购现象 ? ? D 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 ? E 产量减少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7.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 ? A 流水线式连续的 ? ? B 间断的 ? ? C 项目式的 ? ? D 批量的 ? ? E 单件的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8.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 ? ? A 长期的 ? ? B 中期的 ? ? C 短期的 ? ? D 临时的 ? ?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9.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哪项活动? ?

生产运作管理基础期末指导(期末综合练习及答案)_..

生产运作管理基础期末指导 一填空题 1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三项:(生产)、(理财)、(营销)。 2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3 按工艺流程的特点,可将制造性生产分为两种:(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 4 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将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5 经营杠杆就是(成本函数)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夹角。 名词解释 1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2平均绝对偏差: 平均绝对偏差是指单项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取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它是代表一组测量值中任意数值的偏差。所以平均偏差不计正负。 3模块设计: 使用容易分割的组件设计产品即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为生产和营销提供了灵活性。 4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5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MS)是一组带有可编程控制器的设备,与自动化的物料运输系统连接在一起通过中心计算机进行整合,生产各种有类似生产要求的部件。 6生产柔性:所谓生产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通常从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两个方面来衡量。 7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就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在确定了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组成和生产单位内部采用的专业化形式之后才能进行。 8生产率:所谓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资源之比,即生产率=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资源。 9工作设计:所谓工作是指一个工人承担的一组任务或活动的总称。工作设计则是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 10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