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龙岗龙平地区规划(法定图则)

深圳市龙岗龙平地区规划(法定图则)

深圳市龙岗龙平地区规划(法定图则)

欢乐海岸项目整体介绍

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整体项目介绍 一、品牌概述 二、项目描述 三、规划特色 四、生态理念 五、战略意义 六、品牌愿景 七、集团介绍 八、国际团队 2011.08

华侨城欢乐海岸 【品牌概述】 欢乐海岸是华侨城集团汇聚二十六年丰富的旅游、地产、文化资源和创新智慧,为全面提升深圳滨海生活品质而倾情奉献的全新城市力作。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作为项目开发商,秉承华侨城集团“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发展理念,以宏大的构想、超前的规划和历时三年的精雕细琢,致力于将欢乐海岸打造成最聚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心位置,位于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是深圳市“塘郎山——华侨城——深圳湾”城市功能轴的起点,是深圳市致力打造的高品质人文旅游、国际创意生活空间的中心。欢乐海岸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华会所及度假公寓、椰林沙滩公园、华侨城湿地五大区域构成,以心湖水系连为一体。它汇聚全球大师智慧,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创新型商业为主体,以创造都市滨海健康生活为梦想,形成主题商业、时尚娱乐、生态旅游、商务度假四大功能组群。华侨城狂欢节、华侨城龙舟节、欢乐海岸城市风雅文化节、华侨城欢乐海岸(国际)音乐节、大型多媒体水秀也将落户于此,使欢乐海岸成为南中国最具商业娱乐互动效应的城市文化大T台。 华侨城作为深圳乃至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片综合开发运营区域,是深圳最具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优质生活片区。欢乐海岸的诞生,是华侨城集团在总结“旅游+地产”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在城区运营上的又一次创想和实践,是华侨城在商业地产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创新道路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它不仅完善了华侨城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丰富了华侨城的品牌体系,而且迈开了华侨城实施“上山下海”发展战略的关键性一步。 作为华侨城和深圳市的DOWNTOWN,欢乐海岸以高度融合的多元业态和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华侨城片区商业、文化、旅游、生态、教育、科技、高端社区等核心资源,以优越的消费潜力和浓厚的人文时尚氛围成为华侨城新的商业文化体验中心、旅游信息传播中心和健康生活示范中心。正如深圳市委市政府所期许,欢乐海岸不仅填补了深圳大型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极大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同时,它还与周边的华侨城主题公园、滨海长廊和红树林保护区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旅游区域和新深圳湾商圈,对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建设高品味的生态城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9年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市场调研报告-9页文档资料

华侨城欢乐海岸市调报告 调查时间:2012-03-7 调查地点:深圳欢乐海岸项目地—南山区白石中路南 调查目标:欢乐海岸项目总体规划及商业运营情况 调查小结: 1、欢乐海岸项目定位是集文化、生态、旅游、娱乐、购物、餐饮、酒店、会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2、项目总体规划按照旅游景点与生态建筑规划相结合的形式。用旅游景点的经典设计和公园式建筑群TOP设计,突出公园化规划观光的新奇体验。主题公园和LIFE SYTLE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很有特色。 3、30%餐饮店、创意中心、海上奇观、商务公寓、儿童乐园、购物中心等待装修,已经试业中的老房子元年食府、麦当劳汽车店、水上剧场经营较好。 4、景区外部交通环境需完善。内部指示系统稍欠缺。 5、与欢乐谷、世界之窗等项目的客流互动少,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概况: 欢乐海岸东接地铁一号线和产业园规划区,南至滨海大道,北至白石路中,西至规划路,与锦绣中华、中华民族村、世界之窗旅游景区。 一、项目介绍 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心位置,位于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是深圳市"塘郎山--华侨城--深圳湾"城市功能轴的起点,是深圳市致力打造的高品质人文旅游、国际创意生活空间的中心。欢乐海岸依海而建,以水相连,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椰林沙滩、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发展模式。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位于项目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区域内汇聚了世界顶尖建筑智慧及商业风情:深圳唯一临水体验型主题购物中心,国际标准建造的SOHO办公及公寓,国际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担纲设计的中国顶级城市会所华·会所,中国新锐建筑师朱锫倾力打造的OCT 创意展示中心及海洋奇梦馆等,真正实现主题商业、商务办公、商务休闲、创意展示等特色功能交融的蓝色商业创想。

大型主题商业项目欢乐海岸明年7月开业

大型主题商业项目欢乐海岸明年7月开业

大型主题商业项目欢乐海岸2011年7月开业 文化立市的战略顷且咚位 Le?catiain 项目前项目后

看得见海洋的“购物天堂” 2011年7月,美丽的深圳湾畔将崛起一座新的“城” :由华侨城投30 亿元 巨资打造的“欢乐海岸” ,总占地面积125 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公寓、酒店、湿地公园等于一体的大型滨海生态型商业综合项目,项目预计于2011年7月开业,目前项目全球招商正在进行中。 华侨城集团计划将欢乐海岸打造成在中国最具特色的滨海主题商业项目,以及成为南中国最具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去年曾亲临现场考察调研。他说:“欢乐海岸项目做好了,将为中国提供一个很好的都市娱乐开发经验。这是一个可以推向全世界的项目。” 正在建设中的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是一个现代亲水的国际化购物中心。其将国际化的时尚,与区域的地势环境完美融合。贯穿整体的九大阳光中庭实现商场自然通风采光,并以大面积天然绿植强调购物环境的生态与舒适;独特的“隐形梁柱”空间设计,营造了客群互动性极强的优质公共购物空间,并为国际品牌提供了一流的商业展示平台;配套可容纳3000 辆车的超大型地下停车场。 世界顶尖建筑智慧的加入,为商业空间增添更多国际品位与时尚奢华:以设计大商业建筑闻名的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公司美国LLA担纲购物中心建筑设计;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事务所美国SWA事务所负责购物中心的环境设计;由美国BLISS FASMAN专注灯光设计。 商场总建筑面积约8 万平方米,集零售、餐饮、娱乐于一体,以健康户外、国际风尚、时尚生活为特色,汇聚国际国内顶尖户外品牌、全球高端零售品牌及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其中近四分之一品牌都是首次进入深圳乃至华南地区,将让华南区的高端品牌消费者近距离领略独一无二的品牌魅力与时尚风情。购物中心充分利用临水优势,规划独一无二的临水复式建筑,为国际品牌旗舰店提供独特的主题展示空间。顶层近 3 万平方米华南区最大的空中花园,花雾如荫,尽享深圳湾一线海景。 1、真正实现“把海洋还给深圳” 深圳拥有15公里漫长的城市海岸线,深圳市民却始终和海洋保持着距离。欢乐海岸将滨海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项目整体建设目标,采用深海引水的创新工程,从深圳湾西部通道深海取水口到项目心湖,铺设长达6.3 公里的地下引水管道,每月可实现整体水域70 万立方米的水循环。深圳湾深海蓝色纯净的海水被引入繁华都市中心,真正实现了“把海洋还给深圳” ,让深圳人亲海、乐海、享海的滨海生活梦想。 2、最具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2008年,欢乐海岸主体工程全面动工建设。欢乐海岸地处深圳15公里滨海 长廊东起点,位于深圳湾商圈核心位置,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椰林沙滩、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发展模式,形成集主题商业、时尚娱乐、健康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新生活方式的互动空间。 2009年,欢乐海岸招商展示中心正式开放,启动全球招商。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以健康户外、国际风尚、时尚生活为特色,汇聚国际国内顶尖户外品牌、全球高端零售品牌及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其中近四分之一品牌都是首次进入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目前,俏江南、兰会所、小南国、老房子、华苑一号、高端爵士乐酒廊CJW、苏荷音乐吧、紫苑空间等大批高端知名餐饮品牌已经纷纷抢驻曲水湾,将共同打造深圳高端商务接待、时尚消费新聚点。 2010年,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主体工程全面封顶。它是深圳惟一以环保、生态理

欢乐海岸介绍

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心、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集文化、生态、旅游、娱乐、购物、餐饮、酒店、会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是华侨城集团在主题商业领域的全新创想与实践,中国最聚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滨海商业项目,欢乐海岸集中国首座国际化亲水购物中心、首个高端餐饮娱乐水岸街区、首个大型多媒体水秀剧场、首家高端商业文化创意展示中心、首个顶级城市会所、首座五星级独栋旗舰影城及国际级办公、酒店群等独特商业项目于一体,汇聚国内外知名高端品牌,构筑现代时尚生态的商业文化氛围。每年,华侨城狂欢节、华侨城龙舟节、华侨城欢乐海岸(国际)音乐节等大型主题节庆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联动全球规模最宏大的多媒体主题水秀——《深蓝秘境》,构成欢乐海岸独有的“三节一秀”城市级狂欢盛宴,带来独一无二、独具魅力的国际滨海生活体验。

欢乐海岸的建设,不仅填补了深圳大型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极大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同时,还以其所独有的唯一地处都市腹地的华侨城湿地及椰林沙滩公园,与周边的华侨城主题公园群、滨海休闲长廊和红树林保护区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旅游区域和新深圳湾商圈,对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建设高品味的生态城市起到积极的作用。未来,欢乐海岸将以高度融合的多元业态和创新商业模式,融合多层次的体验式购物、环球美食、休闲娱乐、时尚创意、旅游观光、城市节庆、生态教育等丰富功能,构筑南中国商业、文化、娱乐新地标。 立体交通 欢乐海岸北临深南大道,南接滨海大道,西邻沙河东路、沙河西路、深港西部通道,东依侨城东路,白石路横贯其间,商圈路网通达全城。距广深高速约5分钟车程,距深圳湾口岸约10分钟车程,距深圳机场约25分钟车程;规划中的滨海交通枢纽总站与项目比邻而建,深圳地铁9号、11号线将直接接驳欢乐海岸,并连接穗莞深和西部深港两条城际快线,无缝对接深港澳及珠三角区域。

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技术指引(试行)20160907

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技术指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管理,依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编制技术规定》)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深标》)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 第三条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是指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以下简称“规划建筑面积”)与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以下简称“开发建设用地”)是指出让给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开发建设的用地。规划建筑面积由基础建筑面积、转移建筑面积和奖励建筑面积构成。 第四条基础建筑面积是指开发建设用地各地块用地面积与对应的地块容积率的乘积之和。基础容积率是基础建筑面积与开发建设用地的比率。其中,地块容积率按《深标》4.2条计算、取值,地块容积率涉及的居住、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工业、物流仓储用地符合以下情形的,按本条规定取值: (一)商业服务业用地位于原特区内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主、副中心且位于《深标》密度三、四、五区时,按密度二区基准容积率取值;位于上述地区之外且位于《深标》密度四、五区时,按密度三区基准容积率取值。 居住用地位于《深标》密度四、五区时,按密度三区基准容积率取值。 (二)新型产业用地位于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地铁线路站点500米范围内或属市重大产业项目时,地块容积率按6.0取值;位于原特区内或深

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主、副中心及组团中心时,地块容积率按5.0取值;位于上述地区之外时,地块容积率按4.0取值。 普通工业用地和现代物流用地地块容积率按4.0取值。 市政府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三)上述第(一)、(二)款各类用地位于大鹏新区(不含葵涌中心区)或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时,应符合生态保护或水源保护等要求。其中,第(一)款各类用地基准容积率按《深标》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取值;第(二)款各类用地地块容积率取值经专题研究确定。 第五条转移建筑面积是指城市更新项目实际土地移交率超出基准土地移交率核算出的用地面积与基础容积率的乘积。 实际土地移交率超出30%的产业升级类城市更新项目,方可按本条前款规定核算转移建筑面积。 第六条奖励建筑面积是指因公共利益需要,对符合以下情形的,依据城市更新有关规定及《深标》等给予的建筑面积奖励: (一)开发建设用地中,依据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和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规定等要求,按建筑面积比例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创新型产业用房,其建筑面积作为奖励建筑面积。 (二)开发建设用地中,按已生效规划及《深标》等要求落实的附建式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作为奖励建筑面积。 上述市政配套设施中的公交综合车站或公交首末站、垃圾转运站(含公共厕所)、变电站,如属在已生效规划基础上新增的,再奖励1倍建筑面积。 (三)开发建设用地中,提供建筑架空层或建筑室内空间并经核准作为公共空间的,设在建筑首层时按其对应建筑面积奖励2倍建筑面积;设在非建筑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版图文稿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 准则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表2.1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深圳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征并且是几个改革开放城市中建设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经验无疑是试验田的宝贵果实。二十几年的发展让深圳极具吸引力,汇集了全国的高端人才,融合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城市。正因为如此,深圳的融合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在未来会起到引领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发展历史,深入了解这座特殊的年轻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其规划发展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并给予解答。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临近珠江入海口,通过口岸可以直达香港。全市面积1991.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有103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约有1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全市共有六个行政辖区,由西至东分别是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另外,还设有龙华、坪山、大鹏以及光明四个功能区。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式的,从仅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摇身成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仅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必要和重要的过程,怎么样运用好城市规划是现在问题所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作为实验地,它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首次与市场接触,其不足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城市设计中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试验田和代表,对其进行规划范式深入研究,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考虑到深圳的政治、经济以及发历程等情况,在此用时间来划分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深圳城市建设的基础时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后来的城市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上实质仍是50年代苏联模式的延续。因此在最初的深圳城市规划中,规划仅是延续了国民经济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计划具体的落实,并没有新的规划信息加入,也没有特定的研究。从城市建设角度来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02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02(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8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 8.1 公共开放空间 8.1.1 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用地单位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开辟的公共开放空间。 8.1.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水体和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与规模应结合相应层次的城市规 划协调确定。公共绿地的规划要求见本标准与准则第7章。 8.1.3 城市广场 8.1.3.1 城市广场应采用无障碍设计。 8.1.3.2 城市广场的设计应与广场功能及周边环境结合,满足人的活动和空间景观氛围的要求;广场内应设置电话亭、饮水器、 标志牌、垃圾箱、座椅(凳)和灯光照明等设施;规模较大的广场应设置公厕。 8.1.3.3 以休憩功能为主的城市广场绿化覆盖率不应小于45%,绿化宜种植高大乔木。 8.1.4 城市水体 8.1.4.1 应保护岸线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特点,岸线设计应充分考虑水体的警戒水位、潮差和绿化。 8.1.4.2 应保持水体沿岸用地的开放性、公共性和可达性,严格控制沿岸用地的开发强度和机动车道路的建设,保持水体和陆 地间良好的景观通透性。 8.1.5 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公共开放空间 8.1.5.1 建设用地范围内开辟的场地公共开放空间,与基地地面高差应控制在±6.0米以内(含±6.0米),并应有宽度不小于 1.5米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基地地面或道路。 8.1.5.2 建筑物地面首层架空作公共开放空间时,净高不应小于5.4米,进深不应小于8.0 米。 8.1.5.3 建筑物沿街地面首层开辟骑楼时,骑楼净高不应小于3.6米,步行通道最窄处净宽不应小于3.0米,骑楼地面应与人 行道地面相平;无人行道时应高出道路边界处10?20厘米,并应有防撞和安全措施。 8.2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8.2.1 建筑高度除必须满足消防、安全和通风、日照等要求外,还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建筑高度。 8.2.2 在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讯设施及其通道(含微波通讯)等有净空要求的设施周围新建、改建的建筑, 必须按有关净空限制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8.2.3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区或建筑周围新建、改建的建筑必须符合相应的保护条例,并应符合保护规 划的规定和城市设计的高度控制要求。 8.2.4 在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态环境地区周围新建、改建的建筑应符合相应的保护条例、保护规划的规定和城市设计的高 度控制要求。 8.2.5 在重要的城市景观环境地区周围新建、改建的建筑应满足城市设计的高度控制要求。 8.3 建筑物的退让控制 8.3.1 除建设用地范围内连接市政管网的管线以外,建筑物正投影外缘不得逾越用地退后红线。 8.3.2 在有城市设计要求的重要商业街区底层设置连续骑楼空间的商业建筑,在满足交通要求前提下可零退线。 8.3.3 建筑物独立地下室外墙面的退后红线距离,在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 的前提下,其最小值不应小于3米。 8.3.4 沿轨道交通线两侧新建的建筑应符合轨道交通线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8.4 建筑物的面宽控制 8.4.1 建筑高度大于18米且小于或等于54米的高层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100米。 8.4.2 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高层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80米。 9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9.1 住宅建筑间距

深圳市详细蓝图编制专业技术规定

1 总则 1.0.1为统一深圳市详细蓝图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详细蓝图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 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术规定。 1.0.2详细蓝图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的指导下,对规 划区内用地在功能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和形体环境方面(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和景观环境等)做出详细的控制规定的规划控制图则。重点是对法定图则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和对规划区空间形态提出详细的设计控制要求。 1.0.3局部城市设计是详细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单独编制过局部城市设计的地区,应将经批准 的城市设计成果落实到详细蓝图中。 1.0.4详细蓝图经批准后作为城市建设的政府内部管理图则,其目的是对下层次的总图设计和工程 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 1.0.5按照详细蓝图的编制对象和编制范围的特点,详细蓝图可划分为A、B两类,各类详细蓝图在编 制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A类:包括城市重点地区、近期建设地区(新建/改造)、多功能的综合区和单一功能的产权分散区,以及在法定图则中因条件不成熟,需进行深入研究再确定土地利用的用地。 B类:上层次规划条件已确定、有明确开发意向的用地。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范围的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纳入A类或B类。 1.0.6详细蓝图的规划期限一般为3年,新的蓝图批准后,旧的蓝图自动失效。 1.0.7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蓝图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0.8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 范性文件的规定。 1.0.9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 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 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 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表2.1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 围 大类中类小类 R R1 居住用地 以居住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共同形成的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一类居住用地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独立式住宅为主的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版

————————————————————————————————作者: ————————————————————————————————日期: ?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表2.1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 大类中类小类 RR1 居住用地 以居住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共同形成的居住小区、居住组 团、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一类居住用地 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独立式住宅为主的 用地 R11 独立式 住宅用地 单独占地、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生活起居功能齐全、独门 独户住宅的用地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规定》

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管理,依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以下简称《暂行措施》)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深标》)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的审查。 第三条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以下简称“规划容积”)是指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各地块规定建筑面积之和,包括地上规定建筑面积与地下规定建筑面积。其中,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是指除地下车库、设备用房、民防设施、公共通道之外的地下建筑面积。 规划容积由基础容积、转移容积、奖励容积三部分组成。 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以下简称“开发建设用地”)是指出让给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开发建设的用地。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是指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与城市更新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城市更新单元基础容积率是指基础容积与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第四条基础容积是指开发建设用地各地块基础容积之和。

地块基础容积按照《深标》关于密度分区与容积率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其中,涉及以下情形的,应按以下规定测算:(一)地块规划为单一用地性质的,按主导用途进行测算,其兼容功能不纳入测算; (二)居住、商业功能的混合用地,地块基础容积测算中居住功能占地块基础容积的比例取值如下:居住功能为第一主导功能的按60%取值;居住功能为第二主导功能的按40%取值。测算后,地块最终建筑功能实际比例可依据《深标》关于土地混合使用的有关规定具体确定。 第五条转移容积是指城市更新单元内按本规定可转移至开发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容积。 符合以下情形的,可计入转移容积: (一)城市更新单元拆除用地范围内经核算的实际土地移交用地面积(含无偿移交的历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用地面积、不含清退用地面积)超出基准土地移交用地面积的,超出的用地面积与城市更新单元基础容积率的乘积作为转移容积。 其中,移交用地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再增加该类型移交用地面积与城市更新单元基础容积率乘积的30%计入转移容积: 1、在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在法定规划的基础上额外落实或扩大片区所需的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的,移交用地面积按照额外落实的或扩大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第1章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分类名词 2.1.1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 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 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 商业建筑 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 教育建筑 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 城市综合体 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2.1.12 附设式停车库 与主体建筑相连、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停车设施。 2.1.13 工业建筑 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 2.1.14 厂房 供人们进行各类工业化生产的建筑。 2.1.15 新型产业建筑 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及推广、应用等的建筑,也称为研发用房或新型产业用房。 2.1.16 仓库 以货物储存为主的库房建筑。 2.1.17 物流建筑 用于进行物品储存、运输、配送、物流加工、物流管理及展销等综合功能的建筑。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条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1章总则 1 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 2 2.1 城市用地分类 2 2.2 土地混合使用 6 第3章用地规划与布局 10 3.1 基本准则 10 3.2 居住用地布局 10 3.3 工业用地布局 11 3.4 物流仓储用地布局 12 3.5 绿地与广场用地布局 13 第4章密度分区与容积率15 4.1 城市密度分区 15 4.2 地块容积率 15 第5章公共设施18 5.1 分级分类标准 18 5.2 布局准则 18 5.3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 18 5.4 社区级公共设施 19 5.5 公共设施混合设置 20 第6章交通设施 27 6.1 公共交通 27 6.2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31 6.3 道路交通 34 6.4 机动车停车场(库) 36 6.5 公共加油(气)站、充电站 39 第7章市政设施41 7.1 给水工程 41 7.2 排水工程 45 7.3 电力工程 49 7.4 通信工程 54

7.5 燃气工程 58 7.6 本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63 7.7 环境卫生 64 7.8 管线综合 70 第8章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73 8.1 城市总体风貌 73 8.2 城市景观分区 73 8.3 街区控制 74 8.4 地块与建筑控制 78 第9章城市地下空间利用84 9.1 基本准则 84 9.2 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85 9.3 地下空间附属设施 87 第10章自然保育、文保和防灾 88 10.1 自然保育 88 10.2 文化遗产保护 92 10.3 城市综合防灾和减灾 96 附录A 用词说明 附录B 名词解释 附录C 图表索引

深圳市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深圳市规范 篇一: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8.4地块与建筑控制 8.4.1建筑退线 8.4.1.1建筑退线分为地上建筑退线和地下室退线。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应满足消防、日照、地下管线、交通安全、防灾、绿化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规范及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要求。 8.4.1.2除连接市政管网的管线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市政设施不应逾越用地红线;建筑物正投影外缘不应逾越建筑退线。在满足不突出用地红线的情况下,允许突出建筑退线的建筑突出物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4.1.3建筑物独立地下室外墙面(柱外缘)退线距离不应小于3米,面积狭小地块和相关规划特殊要求地区,在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退线。 8.4.1.4沿轨道交通线两侧新建的建筑应符合轨道交通线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8.4.1.5建筑退线一般按两级退

线进行控制,建筑退线距离在符合建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表8.4.1.5的规定。 (3)8.4.1.5建筑退线一般按两级退线进行控制,建筑退线距离在符合建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表8.4.1.5的规定 。 8.4.1.6当住宅、学校等噪音敏感建筑相邻高速公路或 快速路时,临道路一侧的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不应小于15米;当住宅、学校等噪音敏感建筑相邻城市主次干路时,临道路一侧的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不宜小于12米。 8.4.2地块出入口 8.4.2.1地块的主要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口应尽量分 开设置,以减少对行人的干扰。地块的车行出入口穿过人行道区域时,应采用坡化开口,地面应作明显的标识,行车道周围应有明确的警告以及供行人临时等候的场地和辅助保 护 设施。 8.4.2.2地块的人行出入口宜设置在主街或相邻公共空 间四周,与公交车站、轨道站相邻的地块,人行出入口应与公交车站、轨道站有方便的步行联系。地块的车行出入口应设置在次干路及以下等级的道路上,并应符合行车视距要求。当地块较小并与街区内多个地块相邻时,宜统一安排机动车

深圳欢乐海岸项目分析

欢乐海岸调研准备资料 时间:2013/9/11 地点:欢乐海岸 欢乐海岸介绍: 1.欢乐海岸区位及周边环境 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 心、华侨城主题公园与滨海大道之 间,是深圳市“塘朗山—华侨城— 深圳湾”城市功能轴的起点,总占 地面积125万平方米,集文化、生 态、旅游、娱乐、购物、餐饮、酒 店、会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是 华侨城集团在主题商业领域的全 新创想与实践,中国最聚国际风尚 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2.交通分析 欢乐海岸紧临深港西部通道与深圳湾口岸,临靠地铁1号线侨城东、华侨城和世界之窗三大站点,距深圳机场25分钟,广深高速10分钟,规划中的滨海公交枢纽总站紧靠项目而设,地铁9号、11号线将直接接驳欢乐海岸,并连接穂莞深和西部深港城际快线,核心路网通达全城,往来港澳及珠三角极为便捷。 3.总体规划设计 定位及功能: 客群定位:潮流达人、时尚白领、中高收入家庭、旅游及创意文化人群 功能定位:满足市场全方位生活需求,重塑深圳滨海生活重心,引领休闲健康的都市 滨海新生活方式 四大功能:主题商业、时尚娱乐、生态旅游、休闲度假 五大功能区域:购物中心、曲水街(餐饮酒吧)、度假公寓、欢乐海岸、华侨城湿地

规划理念: 欢乐海岸项目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创新型商业为主体,以构建都市滨海健康生活为梦想,开创性地将主题商业与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整合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公寓、酒店、湿地公园等多元化元素,形成独特的“商业+ 娱乐+ 文化+旅游+ 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真正实现集主题商业、时尚娱乐、健康生活三位一体的价值组合,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主题商业的创新和发展。 规划总平面图: 功能分区: 欢乐海岸依海而建、以水相连,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欢乐海岸、高端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体发展模式,成为滨海新生活方式的梦想栖息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