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器械的识别和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和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和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和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传递

【实验目的】

1.对常用的手术器械能进行辨认,知道常用的使用方法

2.能对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传递

3.对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器械的认识

【实验内容】

(1)认识常用手术器械,练习用法

(2)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传递

(3)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

【器械准备】

常用手术器械 手术刀(刀柄,刀片)、手术剪(组织剪,线剪)、手术镊、血管钳、组织钳、巾钳、环钳、肠钳、牵开器、探针、刮匙、吸引器头、缝线、持针器

【实验方法】

一. 手术刀

刀片(Knife blade ):常用型号为20

~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

属于小刀片,刀片的端刻有号码,适用于眼科及

耳鼻喉科,又根据刃的形状分为圆刀、弯刀

、球头刀及三角刀。

刀柄(Knife handle ):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

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

不同型号的刀片,常用为4号刀柄。如图。刀片

宜用持针钳(或血管钳)夹持安装,避免割伤

手指。

3# 4# 7#

执刀方法: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

,食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

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执笔式:动作的主要力在指部,为短距离

精细换作,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

短小切口等。

3)抓持式:握持刀比较稳定。切割范围较广。

用于使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

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

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

注: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刀锋不要向着自己或别人,以免受伤。

二. 剪 刀:

1 )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

2 )线剪多为直剪,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3 )拆线剪是一页钝凹,一页直尖的直剪,用于拆除缝线。

4 )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

5 )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

6 )决不能图方便、贪快,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致损坏刀刃,

造成浪费。

线剪 组织剪 拆线剪

注: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

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有利操作。

三.止血钳:用于止血,分离挟持组织,钳闭引流管. 。

1)蚊式止血钳:精细手术的止血和分离。.

2)直钳:浅部组织的止血。

3)弯钳:深部组织的止血,皮下脂肪到血管止血.。

4.)有齿钳:挟持较厚,易滑脱的组织,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

挟持.。

注: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用于止血时尖端应与组织垂直,夹住出血血管断端,尽量少夹附近组织。

四.手术镊:挟持,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

1)有齿:提取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

2)无齿:用于手术开始前探测麻醉和术后缝合皮肤.。

五.称持针器,挟持缝针,缝合各种组织.用持针器挟持弧形针的中后1/3处。.

常用执持针钳方法:

1) 掌握法:也叫一把抓或满把握,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

优点:此法缝合稳健容易改变缝合针的方向,缝合顺利,操作方便。

2) 指套法,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

量来控制持针钳的开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扰时的动作范围。

缺点:用中指套入钳环内的执钳法,因距支点远而稳定性差

3) 掌指法:拇指套入钳环内,食指压在钳的前半部做支撑引导,

余三指压钳环固定于掌中。拇指可以上下开闭活动,控制持针

钳的张开与合拢。

六.卵圆钳:

1) 有齿卵圆钳:挟持敷料,传送器械,消毒手术区域皮肤。.

2) 无齿卵圆钳:挟持手术中脏器。.

七.组织钳(鼠齿钳/皮钳(Allis)):夹持皮肤及被切除的组织,

不易滑脱。如皮瓣,筋膜和瘤体的摘除.。

八.布巾钳:

用于固定手术区域的布巾,还可以用

于骨折时肋骨的固定。.

九.肠钳:{直,弯.无齿,扁平}:

用于肠吻合术,分离肠内容物.。也可暂

时的阻止胃肠臂的血流和内容物流动.。

十.阑尾钳

用来夹阑尾系膜,不能夹阑尾。

十一.拉钩

1)甲状腺拉钩(Thyroid retractor),为平钩状,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的牵拉暴露,也常用于腹部手术作腹壁切开时的皮肤、肌肉牵拉。

2)S状拉钩(Deep retractor):是一种如“S”状腹腔深部拉钩。使用拉钩时,应以纱垫将拉钩与组织隔开,拉力应均匀,不应突然用力或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组织,正确持拉钩的方法是掌心向上。

3)腹腔拉钩(Abdominal retractor):为较宽大的平滑钩状,用于腹腔较大的手术。

4)皮肤拉钩(Skin retractor):为耙状牵开器,用于浅部手术的皮肤拉开。

5)静脉拉钩

6)自动拉钩(Self-retaining retractor):为自行固定牵开器,腹腔、盆腔、胸腔手术均可应用。

7)全方位拉钩:用于腹部大切口,利于术野的暴露。

十二探针:探察窦道,伤口和管腔。

为探查伤口和窦道的深浅的金属条,一般分为有槽和圆头

和有孔三类。用时动作要轻柔。

十三.刮匙:刮宫.刮除坏死组织和炎性细胞.

用于刮除瘘管窦道内的及壁部之肉芽坏死组织,不同的手术

有不同的规格,如用于刮宫的子宫刮等。

十四.吸引器:用于吸除手术野中出血、渗出物、脓液、

空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

吸引器由吸引头、橡皮管组成。有弯和直之分。

1)分单管吸引头(用以吸除手术野的血液及胸腹内液体等)

2)套管吸引头(主要用于吸除腹腔内的液体,其外套管有多

个侧孔及进气孔,可避免大网膜、肠壁等被吸住、堵塞吸引头)。

十五. 缝合针:

1)圆针:穿透力强,用于缝合神经,腹膜,胃肠壁,血管.。

2) 三角针:缝合皮肤,韧带,瘢痕等组织。但不宜用于颜面部的皮肤缝合。.

注:在使用弯针缝合时,应顺弯针弧度从组织拔出,否则易折断。

十六. 手术镊:挟持,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

1)有齿:提取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

2)无齿:用于手术开始前探测麻醉和术后缝合皮肤.。

十七.缝线(Suture)

可吸收缝线类:主要为羊肠线和合成纤维线(目前肠线主要用于内脏如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膜层的缝合,一般用1-0至3-0的铬制肠线。)

不吸收缝合线:丝线、棉线、不锈钢丝、尼龙线、钽丝、银丝、麻线等数十种。

丝线,最常用,其优点是柔韧性高,操作方便、对组织反应较小,能耐高温消毒。价钱低,来源易。缺点是在组织内为永久性的异物,伤口感染后易形成窦道,长时间后线头排出,延迟愈合。

金属合金线习惯称“不锈钢丝”。用来缝合骨、肌腱、筋膜、减张缝合或口腔内牙齿固定。尼龙线,组织反应少,且可以制成很细的线,多用于小血管缝合及整形手术。

用肠线注意问题:①肠线质地较硬,使用前应用盐水浸泡,待变软后再用,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肠线肿胀、易折、影响质量。②不能用持针钳或血管钳夹肠线,也不可将肠线扭曲,以至扯裂易断。③肠线一般较硬、较粗、光滑,结扎时需要三叠结。剪断线时线头应留较长,否则线结易松脱。一般多用连续缝合,以免线结太多,或术后异物反应。④胰腺手术时,不用肠线结扎或缝合,因肠线可被胰液消化吸收,进而继发出血或吻合口破裂。⑤尽量选用细肠线。⑥肠线价格较丝线稍贵。

28种常用手术器械用途培训讲学

28种常用手术器械用 途

精品资料 01.弯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分离、钳夹组织或血管止血,以及协助缝合。 02.直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皮下组织止血。 03.直角钳:用于游离血管、神经、输尿管、胆道等组织及牵引物的引导。 04. 组织剪:简称弯剪,有长、短、尖、钝之分。用于游离、剪开浅部及深部组织。 05.线剪:简称直剪,用于剪线、敷料。 06.手术刀:由刀柄刀片构成,刀柄和刀片有多种型号,用于不同组织的切割和解剖。 07.手术镊: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类,有长短、粗细之分用于夹持、辅助解剖及缝合组织。 08. 持针器:有不同长度及直弯之分,用于夹持缝针、协助缝线打结。 09.缝针:由针尖、针体、针眼三部分组成。针尖分圆针、三角针;针体有不同弧度,分直针、1/2弧、3/8弧3个弧度。用于缝合各种组织。 10.布巾钳:用于固定敷料,保护切口。 11.苛克钳:又称有齿直钳,用于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夹持牵引。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用作一般的止血。 12.组织钳:又称鼠齿钳、爱力司钳,用以夹持纱巾垫与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也用于夹持组织或皮瓣作为牵引。 13.阑尾钳:用于夹提、固定阑尾或输尿管等组织。 14.肺叶钳:用于夹提、牵引肺叶,以显露手术野。 15.胃钳:用于钳夹胃或结肠残端。轴为多关节,力量大、压榨力强,组织不易脱落。 16.肠钳:分直弯两种,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细,对组织压榨作用小。 17吸引器头:有不同长度,弯度及口径。用于吸出术野血液、体液及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18.取石钳:有各种弧度,用于夹持各种结石。 19.拉钩:又称牵开器,有不同形状、大小,用于牵开切口、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拉钩种类繁多,大小、形状不一,根据手术部位、深浅进行选择。 (1)甲状腺拉钩:用于浅部切口牵开显露。 (2)爪形拉钩:用于牵开肌肉。 (3)腹部拉钩:用于牵开腹壁。 (4)直角拉钩:用于牵开腹壁及腹腔脏器。 (5)S拉钩:用于深部切口牵开显露。 (6)输尿管拉钩:用于牵开输尿管、血管等。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手术器械传递方法

手术器械传递方法 1、锐利器械传递方法洗手护士应与主刀医生站于同侧。(1)手术刀传递方法①按、取刀片方法: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段背侧,轻轻用力将刀片与刀柄槽相对和;取刀片时,用持针器夹住刀片的尾端背侧,向上轻抬,推出刀柄槽。②传递手术刀的方法:拇指与四指夹持刀背,刀刃向下,尖端向自己并水平传递。 (2)剪刀传递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剪刀的锐利部,利于手腕部运动,适力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弯剪刀应将弯侧向上传递。(3)持针器传递方法①持针器夹针阴线方法: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处的前1/3夹住缝针的后1/3;然后将持针器交于右手握住,右手拇指与示指捏住缝线前端,中指扶住持针器,将缝线穿入针孔;右手拇指顶住针孔,食指顺势将线头拉出针孔,并反折(持针器的1/3)合并缝线卡入持针器的头部;若为线轴,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缝线,中指向下用力弹断线尾。②传递持针器的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捏住持针器的中部,针尖向外侧,利用手腕部用动,适当的力气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2、钝性器械传递方法(1)止血钳传递方法①单手传递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止血钳前1/3处,弯侧向掌心,利用腕部适当力气的运动,将环柄部拍打在掌心上。②双手传递法:常用于颅

脑手术。双手交叉同时传递止血钳,注意传递对侧器械的手在上,同侧手在下,其余同单手法。(2)镊子传递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镊子夹端,并闭合开口,水平式或直立式传递,让术者握住镊子中上部。 (3)拉钩传递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拉钩前端,将柄端水平传递,注意传递前应用盐水浸湿。 (4)骨刀(凿)、骨锤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递骨刀,右手递骨锤,手捏刀端及锤,水平递给术者。3、缝线传递法:①徒手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缝线的前1/3处并拉出缝线,右手持线的中后1/3处,水平递给术者;术者的手在缝线的中后1/3交界处接线。②吊线、吊带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线的前端,右手打开止血钳,夹住线头的2mm,勿夹过多,避免止血钳跨越组织时缝线移位,交界丢失,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传递持针器。4、辅料传递法:①纱布纱垫传递法:将纱布打开,洗手护士分别拿住纱布的两端,成角传递。②棉片传递法:将棉片浸湿,洗手护士右手捏住尾线,平放于右手背,水平传递,竖着用镊子夹住棉片的端部。③皮筋传递法: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将皮筋撑开,套在术者的右手上。④头皮夹传递法:先将头皮夹钳按持针器法传递给术者;术者将右手拇指及环指套手柄环,微打开钳端,洗手护士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皮夹,套于皮夹钳端。5、传递器械、敷料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介绍

1、手术刀 分刀柄和刀片,用于切开组织。 2、手术剪 分线剪和解剖剪,尖头为线剪,用于剪线和敷料,钝头为解剖剪,用于分离、解剖、剪开组织。 3、手术镊 用于夹持组织,已利解剖及缝合。有不同的长度。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及无齿(平镊)。有齿镊用于夹持比较坚韧的皮肤、筋膜等。平镊用于夹持比较脆弱的胃肠壁、脏器等。 4、血管钳 血管钳在结构上的不同,主要是齿槽床。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齿槽床分为直、弯、直角、弧形等。用于血管手术的血管钳,齿槽的齿较细、较浅,弹力较好,对组织的压榨作用与对血管壁及其其内膜的损伤亦较轻,称无损伤血管钳。常用的血管钳尖端为平端。尖端带齿者称有齿血管钳,多用于夹持较厚的坚韧组织已防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 血管钳对组织有压榨作用,不宜用其夹持皮肤、脏器及脆弱的组织。 5、缝合针 分直针和弯针;圆针和三角针。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软骨、韧带等坚韧的组织,损伤较大。圆针用于缝合血管和神经等 6、持针器 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若夹在齿槽床中间,则容易将针折断。一般应夹在缝针的后三分之一处,缝线应重迭三分之一以便操作。 7、组织钳 对组织的压榨较血管钳轻,一般用以夹持软组织,较不易滑脱。 8、巾钳 用于固定消毒巾。 9、海绵钳 分有齿和无齿,前者用于夹持敷料作消毒用、或放在盛消毒液的大口量杯或大口瓶内,便于供手术台下向台上传递物品之用。后者用于夹持肠管等组织。 10、拉钩 根据需要,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使用拉钩时,应以纱垫将拉钩于组织隔开,拉力应均匀,不能突然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组织。有皮肤拉钩、甲状腺拉钩、阑尾拉钩、腹腔拉钩等。11、吸引头 常用的单管吸引头,用于吸除手术野的血液及胸、腹腔内液体等。套管吸引头则主要用于吸除腹腔内的液体,其外套管有多个侧孔,可避免大网膜、肠壁等被吸住堵塞吸引头。12、探针 普通探针用于探查窦道、瘘管、伤口和管腔。有槽探针用于窦道瘘管切开或脓肿引流时的引导工具 13、缝线 分为可吸收缝线及不吸收缝线两大类。 1.可吸收缝线类: 主要为羊肠线和合成纤维线。 (1)肠线:为羊的小肠粘膜下层制成,主要用于内脏如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膜层的缝合(2)合成纤维线:适合于缝合腹膜、腱鞘等。 2.不吸收缝线类: 有丝线、棉线、不锈钢丝、尼龙线、钽丝、银丝、麻线等数十种。一般0→多0号丝线可用

常用手术器械识别操作规范方案与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器械辨识与使用(1) 项目描述 正确辨认和熟练使用、传递常用手术器械;说出常用手术器械的主要用途,器械清洁、保管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能根据指定的手术案例正确准备手术用物;正确识别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并说出其主要用途;熟练管理手术台与传递手术器械与物品;与巡回护士一起于术前、术后准确清点手术器械、物品并记录;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无菌观念。 操作规 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用途,管理与传递 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不同而更换不同大小和和形状的刀片。刀片的末端刻有,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园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如图1、表1)。 图1 各种手术刀片及手术刀柄

表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 型号长度惯称安装刀片用途 3 4 7 3L * 4L * 125 140 160 200 220 小号刀柄 普通刀柄 细长刀柄 长3号刀柄 长4号刀柄 小刀片(20号以下) 号刀片(20号以上) 小刀片 小刀片 小刀片 浅小部割切 浅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安、取刀片法:使用手术刀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钳夹持,避免割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钳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钳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图2)。 图2 安、取刀片法 传递方法:刀锋朝上,手持刀柄中上部,以柄轻拍手术者的手掌,以示有器械传递。或用专用容器放置间接传递。 正确的执刀方式有四种(图3):

手术器械介绍全

手术器械 01. 弯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分离、钳夹组织或血管止血,以?及协助缝合。 02.直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皮下组织止血。 03. 直角钳:用于游离血管、神经、输尿管、胆道等组织及牵引物的引导, 04. 组织剪:简称弯剪,有长、短、尖、钝之分。用于游离、剪开浅部及深部 组织。 05. 线剪:简称直剪,用于剪线、敷料。 06.手术刀:由刀柄刀片构成,刀柄和刀片有多种型号,用于不同组织的切割和解 剖。 07.手术镊: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类,有长短、粗细之分用于夹持、辅助 解剖及缝合组织。 08. 持针器:有不同长度及直弯之分,用于夹持缝针、协助缝线打结。

09. 缝针:由针尖、针体、针眼三部分组成。针尖分圆针、三角针;针体有不同弧度,分直针、1/2 弧、3/8 弧 3 个弧度。用于缝合各种组织

10.布巾钳:用于固定敷料,保护切口 11.苛克又称有齿直钳,用于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也可 织的夹持牵引。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用作一般的止血。 12.组织钳:又称鼠齿钳、爱力司钳,用以夹持纱巾垫与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 也用于夹持组织或皮瓣作为牵引。 13.阑尾钳:用于夹提、固定阑尾或输尿管等组织。 14.肺叶钳:用于夹提、牵引肺叶,以显露手术野。 15.胃钳:用于钳夹胃或结肠残端。轴为多关节,力量大、压榨力强,组织不易脱落。 16.肠钳:分直弯两种,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细,对组织压榨作用小 17 吸引器头:有不同长度,弯度及口径。用于吸出术野血液、体液及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18.取石钳:有各种弧度,用于夹持各种结石

常用手术器械识别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器械识别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器械辨识与使用(1) 项目描述 正确辨认和熟练使用、传递常用手术器械;说出常用手术器械的主要用途,器械清洁、保管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能根据指定的手术案例正确准备手术用物;正确识别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并说出其主要用途;熟练管理手术台与传递手术器械与物品;与巡回护士一起于术前、术后准确清点手术器械、物品并记录;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无菌观念。 操作规范 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用途,管理与传递 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不同而更换不同大小和和形状的刀片。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园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如图1、表1)。 图1 各种手术刀片及手术刀柄

表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 型号长度惯称安装刀片用途3 4 7 3L * 4L * 125 140 160 200 220 小号刀柄 普通刀柄 细长刀柄 长3号刀柄 长4号刀柄 小刀片(20号以下) 中大号刀片(20号以上) 小刀片 小刀片 小刀片 浅小部割切 浅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安、取刀片法:使用手术刀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钳夹持,避免割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钳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钳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图2)。 图2 安、取刀片法 传递方法:刀锋朝上,手持刀柄中上部,以柄轻拍手术者的手掌,以示有器械传递。或用专用容器放置间接传递。 正确的执刀方式有四种(图3): 1.持弓式:最常用的一种持刀方式,用于各种胸腹部皮肤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等,其动作涉及整个上肢,而力量主要在腕部。 2.执笔式:用于切开短小切口,用力轻柔而操作精细,如解剖血管、神经、腹膜等,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 3.握持式:用于切开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切开较长皮肤切口等。

手术器械的传递

手术器械的传递 一锐利器械传递方法 (一)手术刀安装、拆卸及传递方法 1安装、拆卸刀片方法:安装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轻轻用力将刀片与刀柄槽相对合;拆卸刀片时,用持针器夹住刀片的尾端背侧,向上轻抬,推出刀柄槽。 2 传递手术刀的方法:采用弯盘进行无触式传递方法,水平传递给术者,防止职业 暴露。 (二)剪刀传递方法 洗手护士右手握住剪刀的中部,利用手腕部运动,适力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三)持针器传递方法 1 持针器夹针方法: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处的前1/3夹住缝针的后1/3; 缝线卡入持针器的前1/3。 2传递持针器的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捏住持针器的中部,针尖端向手心,针弧朝背,缝线搭在手背上或握在手心中,利用手腕部适当力度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二纯性器械传递方法 (一)止血钳传递方法 1单手传递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止血钳前1/3处,弯侧向掌心,利用腕部运动,将环柄部拍打在掌心上。 2双手传递法:同时传递两把器械时,双手交叉同时传递止血钳,注意传递对侧器械的手在上,同侧手在下,不可从术者肩或背后传递,其余同单手法。 (二)镊子传递方法 洗手护士右手握住镊子夹端,并闭合开口,水平式或直立式传递,让术者握住镊子中上部。 (三)拉钩传递法 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拉钩前端,将柄端水平传递。 (四)骨刀(凿)、骨锤传递法

洗手护士左手递骨刀,右手递骨锤,左手捏刀(凿)端、右手握锤,水平递给术者。 三缝线传递法 1 徒手传递法 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示指捏住缝线的前1/3处并拉出缝线,右手持线的中后1/3处,水平递给术者;术者的手在缝线的中后1/3交界处接线。当术者接线时,双手稍用力棚紧缝线,以增加术者的手感。 2血管钳带线传递法 洗手护士用止血钳纵向夹紧结扎线一端2mm,传递时手持轴部,弯曲向上,用柄轻击术者手掌传递。 四传递手术器械的注意事项 1传递器械前、后应检查器械的完整性,防止缺失部分遗留在手术部位。 2传递器械应做到稳、准、轻、快,用力适度以达到提醒术者注意力为限。 3传递器械的方式应准确,以术者接过后无须调整方向即可使用为宜。 4传递拉钩前应用盐水浸湿。 5安装、拆卸刀片时应注意避开人员,尖端向下,对向无菌器械台面。 6传递锐利器械时,建议采用无触式传递,预防职业暴露。 7向对侧或跨越式传递器械,禁止从医生肩后或背后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传递

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传递 【实验目的】 1.对常用的手术器械能进行辨认,知道常用的使用方法 2.能对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传递 3.对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器械的认识 【实验容】 (1)认识常用手术器械,练习用法 (2)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传递 (3)常用手术器械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 【器械准备】 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刀(刀柄,刀片)、手术剪(组织剪,线剪)、手术镊、血管钳、组织钳、巾钳、环钳、肠钳、牵开器、探针、刮匙、吸引器头、缝线、持针器 【实验方法】 一.手术刀 刀片(Knife blade):常用型号为20 ~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 属于小刀片,刀片的端刻有,适用于眼科及 耳鼻喉科,又根据刃的形状分为圆刀、弯刀 、球头刀及三角刀。 刀柄(Knife handle):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 不同型号的刀片,常用为4号刀柄。如图。刀片宜用持针钳(或血管钳)夹持安装,避免割伤 手指。 3# 4# 7#

执刀方法: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 ,食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 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执笔式:动作的主要力在指部,为短距离 精细换作,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 短小切口等。 3)抓持式:握持刀比较稳定。切割围较广。 用于使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 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 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 注: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刀锋不要向着自己或别人,以免受伤。 二. 剪 刀: 1 )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 2 )线剪多为直剪,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3 )拆线剪是一页钝凹,一页直尖的直剪,用于拆除缝线。 4 )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 5 )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 6 )决不能图方便、贪快,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致损坏刀刃, 线剪 组织剪

骨伤科常用手术器械介绍1

第一节骨伤科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骨科手术与外科其他手术一样,是一门专项技术,除一些通用器械外还需要一些专用手术器械,因为骨科器械种类繁多,不能一一介绍,因此将一些常用手术器械做一简单介绍。 一·牵开器 牵开器即称拉钩。为了充分显露手术野,使手术易于进行,并保护组织,避免意外损伤,骨科手术除了应用一些普通的牵开器外,还可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选用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牵开器,如胫骨牵开器(图2-1)和自动牵开器(图2-2)等。胫骨牵开器的弧形圆头可插入骨干之下,在手术中保护周围软组织。于施行截骨术时,因骨干之下,已有自两侧插入的胫骨牵开器的两个弧形圆头存在,故锋利的截骨刀刃就不至于在截断骨干后损伤其下之软组织(图2-3)。在作脊柱手术时,应用自动牵开器除可充分显露手术野,并有压迫软组织,协助止血的作用。在其他一些手术中,应用自动牵开器,可以减少助手人数。 二·骨膜剥离器 骨膜剥离器又称骨膜起子或骨膜剥离质。应用骨膜剥离器,可将附着于骨面上的骨膜及软组织自骨面上剥离下来。骨膜剥离器有多种不同形状,其刃的锐利程度亦有所不同,常用者如(图2-4)所示。 三·持骨器 持骨器又称持骨钳或骨把持器。持骨器用以夹住骨折端,帮助骨折复位并保持复位后的位置,以便于进行内固定。有骨钳和骨夹两种形式(图2-5) 四·骨钻和钻头 有手摇钻(图2-6)及电动钻(图2-7),气钻等。前者构造较简单,只能用于在骨上钻洞。其优点为灭菌方便;又因其转动速度较慢,不产生高热,故不致引起钻孔周围组织“灼伤”。后者构造复杂,维护要求较高。电动钻,气钻除可用于钻洞外,还附有各种形状和大小不等的锯片。除去钻头,装上锯片后,即成电动锯,气锯,可用于采取植骨片和截骨等。电动钻和气钻还附有修整骨面的附件,故适用范围较广,对缩短手术时间有一定帮助。常用的钻头有15号至45号等不同直径。在选用钻头时,必须与螺丝钉相匹配。 五·骨锤 骨锤的用途是敲击功能,直接敲击或间接敲击。分通用骨锤和专用骨锤。一般专用骨锤是配套专门工具使用,通用骨锤则应用广泛。锤头部分多用金属制成,既有硬木或聚乙烯做锤头表面(图2-8)。骨锤一般按其重量及大小等分成不同型号。轻型主要用于指骨,趾骨及小关节的手术;中型主要用于尺,桡骨及脊骨手术;重型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和大关节的手术。 六·骨凿和骨刀 骨凿(图2-9)的头部仅有一个斜坡形的刃面。骨凿之刃面不仅短而粗,因此在操作时有凿裂骨片的危险。骨凿主要用于修理骨面和取骨。骨刀则由两个相等坡度的斜面相遇于一个刀口而构成。主要由于截骨和切骨。有各种形状及型号之骨凿和骨刀。 七·骨剪和咬骨钳 骨剪(图2-10)用于修剪骨片和骨端。咬骨钳用于咬除骨端的尖刺状或突出的骨缘。骨剪和咬骨钳除有各种不同的宽度和角度外,都有单关节和双关节之分。 八·骨锉 骨锉(图2-11)用于锉平骨的断端。有扁平的和弯的等各种型式。 九·刮匙 刮匙(图2-12)可用于刮出骨腔内的小死骨,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等。在做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时,须备有各种弯度和方向的长柄刮匙,以便于从各种角度进入病灶,刮除死骨,干酪样坏死组织等。

手术器械介绍全

手术器械介绍全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手术器械 01.弯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分离、钳夹组织或血管止血,以?及协助缝合。 02.直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皮下组织止血。 ? 03.直角钳:用于游离血管、神经、输尿管、胆道等组织及牵引物?? 的引导, 04. 组织剪:简称弯剪,有长、短、尖、钝之分。用于游离、剪开浅部及深部组织。 05.线剪:简称直剪,用于剪线、敷料。 06.手术刀:由刀柄刀片构成,刀柄和刀片有多种型号,用于不同组织的切割和解剖。 07.手术镊: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类,有长短、粗细之分用于夹持、辅助解剖及缝合组织。 ? 08. 持针器:有不同长度及直弯之分,用于夹持缝针、协助缝线打结。 ? 09.缝针:由针尖、针体、针眼三部分组成。针尖分圆针、三角针?? ;针体有不同弧度,分直针、1/2弧、3/8弧3个弧度。用于缝?? 合各种组织。 10.布巾钳:用于固定敷料,保护切口。 11.苛克钳:又称有齿直钳,用于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夹持牵引。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用作一般的止血。 12.组织钳:又称鼠齿钳、爱力司钳,用以夹持纱巾垫与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也用于夹持组织或皮瓣作为牵引。 13.阑尾钳:用于夹提、固定阑尾或输尿管等组织。 14.肺叶钳:用于夹提、牵引肺叶,以显露手术野。 15.胃钳:用于钳夹胃或结肠残端。轴为多关节,力量大、压榨力强,组织不易脱落。 16.肠钳:分直弯两种,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细,对组织压榨?作用小。 17吸引器头:有不同长度,弯度及口径。用于吸出术野血液、体液及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外科手术器械辨认及其作用

一、手术刀 1、作用: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 2. 执刀法: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 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动作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2) 执笔式: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指部,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3)握持式:此法控刀比较稳定。动作涉及整个上肢,力量主要在腕部。用于切割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借手指动作和力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多用于脓肿切开、血管、气管、胆管、输尿管等空腔脏器。 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 3. 手术刀的传递:传递手术刀时,传递者应握住刀柄与刀片衔接处的背部,将刀柄尾端送至术者的手里,不可将刀刃指向术者传递以免造成损伤。 二、手术剪 根据其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据其用途分为组织剪、线剪。

1、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分离/解剖和剪开组织。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 2、线剪:多为直剪,又分剪线剪和拆线剪。 (1)剪线剪:用于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2)拆线剪:用于拆除鏠线。 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所以,决不能图方便、贪快,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致损坏刀刃,造成浪费。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有利操作。 三、血管钳(亦称止血钳)

手术器械的识别(可编辑)

手术器械的识别 实验二外科手术常用器械辨认及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熟悉手术常用的配置、名称及用法。 实验地点:外科实验室 实验物品:手术刀柄、刀片、组织剪、线剪、有齿镊、无齿镊、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持针器、鼠齿钳、卵园钳、拉钩、缝针及缝线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示图见视频) 只有掌握了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才能正确、灵活地使用,才能达到手术“稳、准、快、细”的基本要求。 一、手术刀(scalpel,surgical blade) 1. 组成及作用:常用的是一种可以装折刀片的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装而成。刀片有圆、尖、弯及大小之分;刀柄有相应的大小和长短型号。手术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刀柄和刀片。 刀片应用持针器夹持安装,却不可徒手操作,以防割伤手指。装卸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取下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起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 手术刀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目前已有同时具止血功能

的手术刀、用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手术创面较大,需反复止血的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如各种电刀、激光刀、微波刀、等离子手术刀及高压水刀等,但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 2. 执刀法: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 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 执笔式: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指部,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3)握持式:此法控刀比较稳定。动作涉及整个上肢,力量主要在腕部。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借手指动作和力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多用于脓肿切开、血管、气管、胆管、输尿管等空腔脏器。 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 3. 手术刀的传递:传递手术刀时,传递者应握住刀柄与刀片衔接处的背部,将刀柄尾端送至术者的手里,不可将刀刃指向术者传递以免造成损伤。 二、手术剪scissors 根据其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据其用途分为组织剪、线剪。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分离/解剖和剪

外科手术常用器械辨认及使用方法

外科手术常用器械辨认及使用方法 手术刀柄、刀片、组织剪、线剪、有齿镊、无齿镊、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持针器、鼠齿钳、卵园钳、拉钩、 缝针及缝线等。 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才能正确、灵活地使用,才能达到手术“稳、准、快、细”的基本要求。 一、手术刀(scalpel,surgical blade) 1. 组成及作用:常用的是一种可以装折刀片的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装而成。刀片有圆、尖、弯及大小之分;刀柄有相应的大小和长短型号。手术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刀柄和刀片。 刀片应用持针器夹持安装,却不可徒手操作,以防割伤手指。装卸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取下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起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 手术刀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目前已有同时具止血功能的手术刀、用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手术创面较大,需反复止血的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如各种电刀、激光刀、微波刀、等离子手术刀及高压水刀等,但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 2. 执刀法: 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 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 执笔式: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指部,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3)握持式:此法控刀比较稳定。动作涉及整个上肢,力量主要在腕部。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4)反挑式:借手指动作和力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多用于脓肿切开、血管、气管、胆管、输尿管等空腔脏器。

常用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使用

常用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使用 目的要求能够识别常用的手术器械并熟练使用 材料 4号手术刀柄3把 22号、23号、24号刀片各2包 圆弯剪2把 尖直剪2把 尖弯剪2把 中号直止血钳2把 中号弯止血钳2把 缝合针(角9* 23) 2包 缝合针(圆11* 24) 2包 直针 2包 缝合线4号 1轴 缝合线7号 1轴 缝合线10号 1轴 创巾钳2把 肠钳2把 中号外科镊2把 扩创钩 2把 器械盘(搪瓷) 2个 纱布 2包 内容与方法 1.手术刀 执刀的姿势和动作的力量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下列几种。 (1)指压式(卓刀式) (2)执笔式 (3)全握式(抓持式) (4)反挑式(挑起式) 2.手术剪 正确的执剪法是以拇指和无名指插入剪柄的两环内,但不宜插入过深,食指轻压在剪柄和剪刀交界的关节处,中指放在无名指环的前外方柄上 3.手术镊 执镊方法是用拇指对食指和中指夹持镊的中部,执夹力量应适中。 4.止血钳 外科临床上选用止血钳时,应尽可能选择尖端窄小的,以避免不必要地钳夹过多组织。在结扎止血除去止血钳时,应按正规执拿方法慢慢松开锁扣。在浅部手术及一般组织止血时,可不必将手指插入柄环内,而以右手拇指、中指央住内侧柄环食指推动外侧两环使锁扣松开,这样动作较快,可以节约时间。 5.持针钳 使用持针钳夹持缝针时,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若夹在齿槽床中间,则易将针折断。一般应夹在缝针的针尾l/3处,缝线应重迭1/3,以便操作6.缝合针

分直针、半弯针及弯针,圆针和三棱针等 7.缝线 (1)可吸收缝线 包括肠线、胶原线、袋鼠腱和筋膜条等; (2)不吸收缝线有非金属和金属线两种。非金属线如丝线、棉线、尼龙线等,常用者为丝线。金属线也有多种,最常用者为不锈钢丝,此外尚有铅丝、铜丝,但较少用。 8.牵开器 或称拉钩,用于牵开术部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根据需要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总的可以分为手持牵开器和固定牵开器两种。9.巾钳 用以固定手术巾,使用方法是连同手术巾一起夹住皮肤,防止手术巾移动,以及避免手或器械与术部接触。 10.肠钳 用于肠管手术,以阻断肠内容物的移动、溢出或肠壁出血。肠钳结构上的特点是齿槽薄,弹性好,对组织损伤小,使用时须外套乳胶管,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实验报告内容记录实验操作过程、结果和体会,并写出实验报告

手术器械传递方式

手术器械传递方式 (一) 、锐利器械传递方法 洗手护士应与主刀医生站于同侧。 1.手术刀传递方法 (1)按、取刀片方法:安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段背侧,轻轻用力将刀片与刀柄槽相对和取刀片时,用持针器夹住刀片的尾端背侧,向上轻抬,推出刀柄槽。 (2)传递手术刀的方法:拇指与四指夹持刀背,刀刃向下,尖端向自己并水平传递。 2.剪刀传递方法 洗手护士右手握住剪刀的锐利部,利于手腕部运动,适力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弯剪刀应将弯侧向上传递。 3.持针器传递方法 1)持针器夹针阴线方法:右手拿持针器,用持针器开口处的前1/3夹住缝针的后1/3;然后将持针器交于右手握住,右手拇指与示指捏住缝线前端,中指扶住持针器,将缝线穿入针孔;右手拇指顶住针孔,食指顺势将线头拉出针孔,并反折(持针器的1/3)合并缝线卡入持针器的头部;若为线轴,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缝线,中指向下用力弹断线尾。 2)、传递持针器的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捏住持针器的中部,针尖向外侧,利用手腕部用动,适当的力气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二)、钝性器械传递方法 1、止血钳传递方法 1)、单手传递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止血钳前1/3处,弯侧向掌心,利用腕部适当力气的运动,将环柄部拍打 在掌心上。 2)、双手传递法:常用于颅脑手术。双手交叉同时传递止血钳,注意传递对侧器械的手在上,同侧手在下,其余同单手法。 2.镊子传递方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镊子夹端,并闭合开口,水平式或直立式传递,让术者握住镊子中上部。 3.拉钩传递法:洗手护士右手握住拉钩前端,将柄端水平传递,注意传递前应用盐水浸湿。 4、骨刀(凿)、骨锤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递骨刀,右手递骨锤,手捏刀端及锤,水平递给术者。 (三)、缝线传递法: 1)、徒手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缝线的前1/3处并拉出缝线,右手持线的中后1/3处,水平递给术者;术者的手在缝线的中后1/3交界处接线。 2)、吊线、吊带传递法: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线的前端,右手打开止血钳,夹住线头的2mm,勿夹过多,避免止血钳跨越组织时缝线移位,交界丢失,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传递持针器。 (四)、辅料传递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