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克与千克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克与千克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转换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
2.能够使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克与千克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克与千克的概念及转换。
2.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克?什么是千克?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重量?2.如何将克转换为千克?如何将千克转换为克?3.如何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和实物示范物品。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识1.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感受克与千克的重量差异。
2.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克与千克的转换以及重量的比较计算。
B. 讲解重点知识1.介绍克与千克的定义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举例说明如何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C. 操练与训练1.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师生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D.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探究更多与重量单位相关的知识。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克与千克的转换方法以及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自行收集一些重物,用克或千克来称量,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克与千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单位转换和重量的计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十单元导学指导案克和千克练习题(一)1、1千克=()克 1千克=1公斤=()斤500克+500克=()千克 2千克=1500克+()克2、一头牛250(),一袋盐500(),一本书500()。
一把雨伞400(),一袋大米50(),一个足球200()。
一袋奶粉500(),一瓶墨水50(),一支牙膏25()。
3、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
4、1000克比700克多()克,1千克300克=()克5、你妈妈体重是()千克,你爸爸体重是()千克。
6、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对吗?()7、2030千克比2000千克多()千克,1袋白糖重1()。
8、一个苹果重200克,()个苹果1千克。
9、按从重到轻排列。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 >( ) >( ) >( )10、改正不对的单位。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11、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桶重100克,油重()千克()克。
12、5500克-500克=()千克,3400克+600克=()千克13、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
克和千克练习题(二)一、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填在()里。
(1)一个鸡蛋重()(2)一块肥皂重()(3)一袋白糖重()(4)一袋面粉重()(5)一袋水泥重()(6)自己的体重()二、一支圆珠笔重9克,3支这样的圆珠笔重多少克?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00() 5() 500() 100()四、在○里填上>、<或= 。
(1)4千克○400克 (2)6000克○6千克 (3)700克○1千克(4)3千克○2900克 (5)9克○11克 (6)9千克○5千克五、计算。
(1)1千克=( )克 (2)4000克=( )千克 (3)25千克+10千克=(4)72克–32克= (5)35千克÷5= (6)6克×8=六、应用题。
(1)小辉体重40千克,爸爸体重62千克,爸爸体重比小辉重多少千克?(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3)一筐苹果重48千克,分装在6个塑料袋里,平均每个塑料袋里放多少千克的苹果?(4)一辆大卡车一次运苹果80筐,一辆小卡车一次运24筐,一辆大卡车一次比小卡车多运多少筐?克和千克练习题(三)一、填空题1、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克和千克》必记知识点一、知识点梳理1.质量单位的认识1.克(g)和千克(kg)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2.计量较轻的物品时,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质量单位的换算1.1千克(kg)等于1000克(g),即1kg = 1000g。
2.掌握常见的换算关系,如2kg = 2000g,0.5kg = 500g等。
3.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了解它们的大致质量,如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一个西瓜重约5千克等。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填空或计算。
二、练习题示例1.填空题1.一个苹果重约200()。
答案:克2.一头牛重约500()。
答案:千克3.4000克= ()千克。
答案:42.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品的质量最接近1千克?()A. 一枚硬币B. 一袋方便面C. 一袋大米D. 一本书答案:C3.计算题1.6千克的苹果和3千克的梨,一共有多少千克?答案:9千克2.2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克?答案:500克三、复习建议1.熟练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了解它们的质量,增强对质量单位的感知能力。
3.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4.注意审题,理解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填空或计算。
四、拓展与提高1.了解其他质量单位,如毫克(mg)、吨(t)等,了解它们与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通过实践活动,如称量物品、制作简易天平等,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3.尝试用质量单位描述和比较不同物品的质量,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标第一网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千克、克、吨》整理复习一、课型:复习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练习法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板书设计:千克、克、吨复习整理认识质量单位:克-g 千克-kg 吨-t使用质量单位:较轻较重很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1000g=1kg 1000kg=1t七、教学过程:活动一、日记引入,揭示课题。
师:上周末,淘气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
回来后淘气写了一篇日记,同学们有兴趣看吗?(师投影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动物园,逛动物园之前我们先到超市采购了一些食品,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
我看到了这周学习的质量单位,g表示千克,kg表示g,t表示吨,而且1000克=1吨,1吨=100千克。
后来爸爸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
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5克了。
10时30分我们到了动物园。
动物园里动物的种类挺多的,我估计了一下它们的质量。
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83千克。
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要是用一辆8千克的大卡车拉这些动物,要拉好几次吧!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一直都在笑,能不能说说你们为什么笑?生1:老师,我听着怎么那么别扭,我觉得他的日记中那些物体的质量单位都不合适。
生2:老师,我知道我的体重是35千克,张涛的体重怎么才35克呢?生3:1个鸡蛋要是重50千克,那要是买10个鸡蛋,还不得用车拉?(师生笑)师:看来淘气的日记中出现了许多错误,说明这个单元的知识他掌握的并不好,那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对六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知识专题文章:标题:深度解读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的知识点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千克和克的概念通常是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这两个单位不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深入了解千克和克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深入探讨并归纳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的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 一、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千克和克?2. 千克和克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3. 为什么需要使用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4. 孩子们在生活中如何感受和运用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中,学生们通常是从认识各种物品的重量开始接触千克和克的概念。
老师会通过实物教学或者图片展示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
老师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千克和克的换算关系。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孩子们会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经验逐渐加深对千克和克的理解,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两个单位进行计量。
### 二、千克和克的换算练习1. 如何进行千克和克的换算?2. 举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千克和克的换算过程。
3. 换算练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千克和克的换算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练习题或者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可以从购物、食材称量、体重比较等实际场景出发,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换算。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千克和克的换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并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正确的运用和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贯穿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购物、烹饪、体重比较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千克和克的知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的知识点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二年级克与千克的知识点总结一、克与千克的认识。
1. 克(g)- 克是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
例如,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在生活中,像一片小药片、一粒花生米等较轻的物品,它们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
- 用天平可以称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天平的使用方法: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天平的左边托盘,右边托盘放上砝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就是物品的质量。
2. 千克(kg)- 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
1千克 = 1000克。
- 生活中,一桶食用油、一袋大米等较重的物品,它们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
例如,一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通常一袋盐重500克)。
- 台秤是用来称量较重物品质量的工具。
使用台秤时,把物品放在台秤的秤盘上,读取秤盘上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物品的质量。
二、单位换算。
1. 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 = 1000克。
- 由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千克数的后面添上3个0。
例如,3千克 = 3×1000 = 3000克。
- 由克换算成千克,就是把克数末尾的3个0去掉。
例如,5000克 = 5000÷1000 = 5千克。
三、解决与克和千克有关的实际问题。
1.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物品的质量是用克还是千克作单位。
- 如果是比较轻的物品,如一个苹果、一支铅笔等,一般用克作单位;如果是比较重的物品,如一个人的体重、一袋面粉等,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2. 在比较质量大小时,要先统一单位。
- 例如,比较300克和3千克的大小,因为3千克 = 3000克,所以300克<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