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一、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1.抽样检验方案

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

2.检验.

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

4.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

]

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一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

(一)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

(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1)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c也可用Ac表示。c值一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百单位缺陷数。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

~

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以上两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

(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

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

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

[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 d

>

B. d >c

C. d =c

D. d =r

答案:B

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

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

%

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两类判断错误。即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错误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错误地接受。错误的判断将带来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可用概率来表示。如教材157页图7-19所示。

第一类错误是当p=po时,以高概率L(p)=1-α接受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由于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质量水平p o的概率α,又称供应方风险⑸椒缦盏取

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1-β)拒绝检验批,以β为接受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质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使用方风险、消费者风险等。

[例题]实际抽样检验中,有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第一类错误判断是()。

A.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

B.将检验批判为不合格批

C.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

D.将检验批判为合格批

答案:A

(2009考题)在抽样检验方案中,将合格批判定为不合格批而错误地拒收,属于( )错误。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答案:A

◆以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为例。

(一)确定α与β(大纲要求了解)

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也可以双方协商确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规定是: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般控制范围是:α=1%~5%;β=5%~10%。对于主控项目,其α、β均不宜超过5%;对于一般项目,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二)确定p0 (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与p1 (LTPD批容许不合格品率)

(三)确定抽样检验方案(n,c)

[例题]在制定检验批抽样方案时,对于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 )。

A. 5%

B. 8%

C. 10%

D. 12%

答案:C

内容提要

(第二部分)第8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内容提要:

本讲第二部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与GB/T 19004的结构模式

|

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

二、本章2010年大纲与近三年大纲要求比较无变化:

·

三、考核要点简要剖析

~

四、本章历年试题数量(分值)统计一览

五、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说明

2000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去学习教材内容,尤其要掌握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过程方法模式。其次要理解和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特征、实施程序以及标准的构成和主要特点、常用术语。

六、本章内容重点介绍

\

第一节概述

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发布三个国际标准:

●ISO 9000●ISO 9001●ISO 9004

2000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三个国家标准:

●GB/T 19000—2000(idt ISO 9000:2000)

●GB/T19001— 2000(idt IS0 9001:2000)

●GB/T 19004—2000(idt ISO 9004:2000)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中对标准的定义如下:

【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标准的颁布具有特定的过程和形式。标准的特性表现为科学性与时效性,其本质是“统一”。标准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法规性。

二、GB/T 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特点(大纲要求了解)

1.GB/T 19000 —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

}

(1)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 GB/T 1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GB/T 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 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说明:我国已于2003年将ISO 19011国际标准等同转化为GB/T19011-2003)

[例题] GB/T19000一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有( )。

A.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基础和术语

\

B.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GB/ 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业绩改进指南

D.ISO19000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E.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答案:ABC

2.ISO 9000:2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12条)

(1) 标准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应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2)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体现了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有助于组织结合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采用标准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重视有效性的改进与效率的提高。(大纲要求掌握过程方法模式)

任何得到输入并将其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系统识别和管理组织内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图8-1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教材161页图8-1是该标准中所提出的过程方法模式的一个概念图解,该图给出了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循环过程,从“管理职责”过程开始,逆时针进行过程循环,首先在“管理职责”中,对管理者规定了要求,在“资源管理”中涉及到了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设施及工作环境等要素;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确定并实施各过

程;后继通过“测量分析和改进”对过程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认可、纠正和改进,最后通过管理评审向管理职责提供反馈,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从水平方向的箭头所指示的逻辑关系看,该过程模式同时也实现从识别需要到评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所有活动过程的总体概括。

)

(06年考题)GB/T19000-2000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方法为基础建立的,其质量管理的循环过程包括(A C D , )。

, A.管理职责

B.环境管理

C.产品实现

D.资源管理

E.安全管理

(3)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并在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4)对标准要求适应性进行了更科学与明确规定,给予组织更多的灵活度。

(5)更加强调管理者的作用。

(6)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7)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8)对文件化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9)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10)概念明确,语言通俗,易于理解、翻译和使用,术语用概念图形式表达术语间的逻辑关系。

(11)强调了ISO 9001作为要求性的标准,ISO 9004作为指南性的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的业绩的持续改进。

]

(12)增强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从而为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2000版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起着奠定理论基础、统一术语概念和明确指导思想的作用。

一、GB/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大纲要求掌握)

|

GB/T19000~2000族标准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明确了以下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顾客的要求应放在组织的第一位。对潜在的顾客亦不容忽视,如果条件成熟,他们会成为组织的一大批现实的顾客。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

②有计划地、系统地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③在重点关注顾客的前提下,确保兼顾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

(07考题)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是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里的顾客是指()。

A. 所有个人或组织

B. 消费者

C. 最终使用者

D. 采购方

E.零售商

2.领导作用

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即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领导者要想指挥好和控制好一个组织,必须做好确定方向、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等工作。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的远景,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实施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发展战略;

②在一定范围内给与员工自主权,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例题] 实施领导作用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A.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

,

B.做好发展规划

C.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

D.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

E.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答案:ABDE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

实施本原则可使全体员工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树立起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为实现组织的方针和战略做出贡献。

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教育员工要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

②在本职工作中,让员工有一定的自主权,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③把组织的,总目标分解到职能部门和层次,激励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评价员工的业绩;

④启发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⑤在组织内部提倡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使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共同的财富。

|

4.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方法或PDCA(P一策划,D一实施,C一检查,A—处置)模式适用于对每一个过程的管理,这是公认的现代管理方法。

过程方法的目的是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其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

②确定每个过程的关键活动,并明确其职责和义务;

③确定对过程的运行实施有效控制的准则和方法,实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并对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机会并采取措施。

[例题]关于过程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B.过程方法的目的是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

C.实施本原则可使各过程彼此协调一致,能最好地取得所期望的结果。

D. 控制并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运行,并规定其运行的方法和程序;

E.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加以实施、管理并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答案】A B E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系统方法可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系统管理三大环节。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一个以过程方法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

②明确质量管理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使这些过程相互协调;

[

③控制并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运行,并规定其运行的方法和程序;

④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审,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体系,提高组织的业绩。

(2008考题)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的质量管理原则是( C )。

A.过程方法

B.持续改进

C.管理的系统方法

D.质量体系过程评价

|

解析: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所以采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对各过程进行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进行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没有改进就不可能提高。持续改

进是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通过不断寻求改进机会,采取适当的改进方式,重点改进产品的特性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的途径可以是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突破性的改进项目。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使持续改进成为一种制度;

②对员工提供关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的培训,使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组织内每个员工的目标;

③为跟踪持续改进规定指导和测量的目标,承认改进的结果。

(07考题)“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其作用是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 A.)。

A. 有效性和效率

B. 科学性

C. 管理水平

D. 创造价值能力

解析:对有效性和效率的理解是通过持续改进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体系运行有效果;效率是针对资源而言,指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以防止决策失误。

实施本原则可增强通过实际来验证过去决策的正确性的能力,可增强对各种意见和决策进行评审、质疑和更改的能力,发扬民主决策的作风,使决策更切合实际。

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并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

②通过鉴别,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③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确保数据和信息能为使用者得到

和利用;

④根据对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能否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识别并选择重要供方,考虑眼前和长远的利益;

{

②创造一个通畅和公开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问题,联合改进活动;

③与重要供方共享专门技术、信息和资源.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例题]组织与供方是(),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A.密切依赖关系

B.合作共嬴关系

C.共创价值能力的

D.相互依存的

%

【答案】D.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GB/T 19000-2000标准的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中列出了十二条,包括两大部分内容。—部分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具体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另一部分是对其他问题的说明。因此这十二条基础既体现了八项原则,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某些方面作了指导性说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这条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总纲。首先说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并且以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指标。

#

(06年考题)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指标是( )。

A.工程合格程度

B.安全达标程度

C.工程返修程度

D.顾客满意程度

答案:D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

GB/T 1 9000—2000族标准,主要根据质量体系和产品两种要求的不同性质把质量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加以区分。

GB/T19001—2000标准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种行业或经济部门,提供各种类别的产品,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的各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的组织。因此,每个组织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GB/T19000—2000标准对产品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要求。

对每一个组织来说,产品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缺一不可,不能互相取代,只能相辅相成。

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并且它们的实现需要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作业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性的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

(09年考题)在2000版GB/T19000族标准质量术语中,“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称为( )。

[

A.质量方针

B.质量目标

C.质量管理

D.质量控制

答案:C

4.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如下:

$

(1)确定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达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

5.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和采取的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可将质量管理原则作为发挥其作用的依据。

[例题] ISO9000族标准中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是()。

A.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C.确保获得必要资源

D.确定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E.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答案:ABCE

6.过程方法

任何得到输入并将其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为了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内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系统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GB/T 19000—2000族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

7.文件

(1)文件的价值

传递信息、沟通意图、统一行动,

(2)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

主要有: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指南、程序、记录等6大类。

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

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确定相互关系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综合回答可以确定评价的结果。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用于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IS0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最高管理者的一项任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关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

(4)自我评定

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和定期的评审。

\

[例题]在GB/T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中将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称为( )审核。

A.第一方

B.第二方

C.顾客

D.第三方

答案:B

9.持续改进

改进是指为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和(或)提高用于生产和交付产品的过程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活动,它包括:

●确定、测量和分析现状;

●建立改进目标;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将更改纳入文件。

;

[例题]持续改进工作包括( )。

A.确定、测量、分析现状及建立改进目标

B.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评价、实施这些办法

C.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D.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结果

E.将更改纳入文件

答案:A B D E

\

10.统计技术的作用

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效率。

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12.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