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标准使用记录

计量标准使用记录

计量标准使用记录

四川劳研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记录LYKJ-JDJL-03-2016

计量标准使用记录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请问:n次是多少次?另外,稳定性考核记录中,试验人员要一个还是两个人员签名? n按照相应专业的检定规程上要求的测量次数就行,n一般取10,不小于6次,一个人就可以了 (1)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共观测m组(m≥ 4)。取m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2)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人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7118436019.html, l)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如果存在合

计量器具日常维护

车间电子地上衡操作及维护 日常操作 1、系统接线后,先检查秤台是否灵活、接线是否松动、电缆有 无损坏,然后给仪表加电预热15分钟,观察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秤台无重物时,显示为零;秤台有物时,应有数字显示。 仪表显示正常后再进行称量。 2、开机前称台上边不可以有东西,再看电子地上衡电源是否开 启,最后将电子地上衡开关打开。 3、必须在仪表“零中心”指示灯点亮,进行称量,读取正确的重 量数值。称量时应尽量将重物放到称体的中间位置,称量的重物不可以超过电子地上衡的最大量程。 4、用叉车拉物料称量时一定要稳当,不要太快以防对称体撞击; 避免货物直接坠落秤台而引起较大冲击,避免侧面较大冲击。 5、如果需要改变秤的分度值、分度数等请详见相应显示仪表使用说明书,一旦改变以上参数,平台秤必须重新检定。

车间电子地上衡维护 1、电子平台应免受风雨侵蚀,也不宜在强腐蚀性气体(液体) 或高温环境中长期工作。 2、秤台必须保持灵活自如,不得有异物卡主,与引坡不得接 触,经常检查各限位间隙是否符合规定。 3、计量重物不应超过平台秤的最大称量。 4、电子平台应保持干燥,无油污粉尘。 5、车间操作人员必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和相应的仪表操作手册 后方可上岗操作。 6、平台秤应定期对其进行检定。 7、称重显示仪表应有良好的接地线,接地线应单独设置。 8、接线盒内不得受潮,一旦受潮需打开盒盖,用吹风机烘干, 否则不能正常工作。 9、若电子平台进水或进入大量水蒸汽操作人员应立刻关掉电子 显示器,马上通知仪表班处理后再使用。 10、注意维护电子地上衡的显示器和信号线以防损坏。 11、车间操作人员下班前必须切断称重显示仪表的电源,设备 检修时决不允许在仪表带电的状态下插、拔传感器的信号 电缆。

计量器具日常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日常管理规定 一、计量器具的标识管理 量具自购入之日起均应有标识 ● 万能量具贴有“合格”字样的标签并注定下次检定日期,作业者发现所使用的 量具超过检定期限时,应即使报告并交还量具。 ● 自制量具标有蓝色(●)标识,表示符合精度要求,黄色(●)表示精度已不 准 确,要谨慎使用,红色(●)代表已经损坏、报废,禁止使用。 二、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定 ● 万能量具每年至少进行计量核准一次,按其使用精度、频率、作业场所和种类分以 下三种检定类型: 1类:最终检查、研磨,装配等精度要求高的场合所使用的量具,每三个月检定一次; 2类:用于精加工、尺寸精度高、使用频率高的量具,每六个月检定一次; 3类:用于检定尺寸精度低或使用频率低的量具,每年检定一次。 ● 厂内计量时,使用市计量中心计量合格的标准量块或计量合格的量具进行厂内计量, 标准量块的检定期限为2年,作为检定基准的量具检定期限为1年。 ● 其它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量具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计量校准。 ● 螺纹塞规、塞棒等专用量具进行厂内检定,检定周期为6个月。 三、计量器具的存放和保养 ● 公司所有量具由量具管理担当统一对其进行保养、注册存档,保管和监督、,各使用 部门进行日常的保管和保养。 ● 计量器具的保管要注意被盗、丢失、破坏、损坏,同时要防止因温度、针对能够、 尘埃等造成计量器具的性能劣化。保持几来年感器具清洁,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和精度。 四、计量器具使用 ● 量具在使用中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掌握合理正确的使用方法,杜绝野蛮操作。某种 量具受次接触不会使用时,由管理员或有关人员知道后使用。 ● 量具在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少的调整(对“零”),必须调整时要由检验员核对,格 外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反复旋调,尽量一次对“零”。减少磨损,防止锁紧失灵。 ● 禁止用精度较高的测量器具,检测粗糙的毛坯表面。 万能量具在每次使用后均应入盒或摆放在稳妥的固定位置,严禁与锉刀,扳手,工 件等其他物品混放。 ● 对所使用的量具的精度和准确性有怀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量具管理担当。, 不允许私自拆卸,调整,经技术人员鉴定,确有问题由管理员收回保管。 知感工贸质量部 2008‐10‐3

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

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1.目的: 为有效管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确保所测量产品的准确性。 2.范围: 凡用于产品运行过程监视、测量的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具及运行设备所附仪表。 3.术语: 监视和测量仪器:所有用于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具及生产设备所附仪表。 4.职责: 质量部负责监视测量仪器的归口管理;负责监视测量装置请购、台帐的建立和周期检定; 技术部门和使用部门对监视测量装置提出需求申请,负责提出监视测量装置的精度要求; 业务部负责采购相应要求的仪器; 使用部门负责保管、保养与日常维护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并按计划送质量部门统一安排校验; 综合人事部负责监视测量装置的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5.内容: 监视测量装置的配备需求 A、新品开发需求; B、经营计划需求; C、现有监视测量装置分析; 请购、确认: “监视测量装置需求申请审批单”,经质量部核对所请购量具现有的数量,如确需请购,将申请审批单中注明量具的生产厂家、规格、精度,副总经理

批准,作为业务部采购申请凭证;对大型、贵重器具请购填写“大宗物品(设备)申请单”须经总经理、董事会批准,交业务部安排采购。 新品购入: “报检入库通知单”,质量部接到“报检入库通知单”对可自校的量具进行自校,确定其是否合格,不能自校的凭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判定,合格的签收,不合格的直接退货。 “试验设备接收准则”进行验收,并由设备供应商、使用部门、设备部门、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单”上进行会签。 自制:对于本公司可自制的工装检具、量具由设备部统一进行制作,制成后由质量部对制成检具、量具进行统一校验。 对于国家规定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设备/量检具,质量部在对外观、保证、附件进行验收合格后,委托有资质的三方校准机构进行检定。 新品校验、标识、登录: “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中,在仪器上贴上合格标签并注明有效日期,然后在“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中进行登记,明确校验周期。 “检具/工装检验报告”。若校验合格,则将结果记录在“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中,在检具上贴上合格标签并注明有效日期,然后在“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中进行登记,明确校验周期。对于校验不合格的检具请检具设计人员协助,可调整的进行现场调整直至校验合格,不能调整进行报废处理。“检定周期表”的要求进行校准或检定。 使用: “计量器具领用/归还登记表”中进行登记。对于领出的计量器具,由使用者保管和维护; “量具最低使用年限表”执行。 量具最低使用年限表

检测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JCH-GZ-JL 检测、计量器具 管理制度 制: 企业计量管理办法和实施原则 计量管理人员岗文件分发号: 3计量器具赔偿制受控状态: 4计量器具采购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5计量器具保养维护制度 1.车间的执行情况,发动全厂员工搞好计量工作。 2. 计量管理人员在品质部经理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公司的计量工作, 制订各项计量 管理制度,负责监督各部门计量工作,处理公司内计量 纠纷和对员工进行业务指导。 3. 根据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器具,每年按时送国家计量技术 机构检定, 保证其合格率。 4. 各车间、部门、个人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统一执行周 期检定,以 07 年 01

保证量值精度准确。 5. 计量管理人员根据产品和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同,进行合理的分级使用 和管理。 6. 公司各类计量器具都必须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建档、造册、发放工作 以及规划量具调配、采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2. 负责《监视和测量装制控制程序》之执行运作; 3. 负责制订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把到期需检定之计量器具送上级部门检 定,并跟踪校准情况; 4. 负责日常计量器具的收发管理和维护及保养。 5. 认真做好计量器具测试工作,提高可靠性,为提高产品质量服务。 6. 对公司计量器具进行了统一编号,按凭证入帐立卡,做好原始记录,使帐物清 楚。 7. 负责对公司内所使用计量器具人员进行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等知识之培训 和指导。

偿: 2. 使用期:一年内损坏可修复,赔偿30%不可修复报废赔偿100% 一年至三年的赔偿70% 三年以上的赔偿50% 3. 制专用量具折价按上述比例赔偿。 4. 擅自拆修计量器具而引起损坏,要求赔偿零件费和修理费。 5. 计量器具必须有计量管理员保管,由于保管存放不妥,使量具失准,锈蚀或缺少 的均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1. 各车间、各部门将所需要的计量器具各类和数量,统一报品质部计量管理人员汇 总,再报管理者代表审批,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购进后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在计量具上贴上“合格证”方能入库。 2. 车间班组或个人,需要领用计量器具,填写“检测、计量器具发放登记表”,经品 质部计量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领取。 3. 新领取的计量器具,须登记入册,才能使用。 4. 在用计量器具按周期检定计划送国家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检定,若发现

关于计量标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 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如果测量对象选择不当,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还可能会远大于计量标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稳定性测量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稳定的被测对象。当计量标准不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时,是不可能进行稳定性考核的,因此,《规范》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可以说,稳定性考核的关键是必须存在量值稳定的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被测对象。为避免核查标准的性能发生变化,核查标准应该不作他用。 一、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则不然,首先它们本身并不提供标准量值,实际上这类测量仪器的示值都是用实物量具通过校准得到的。此外,使用过程中这类仪器的形态一般会发生变化(例如指针的偏转、测头的移动等),这决定了它们的稳定性一般不如实物量具。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是否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取决于计量标准中的标准器、主要配套设备,以及被测对象是不是量值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 由于计量标准种类繁多,因此,无法对核查标准的选择作统一的规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由于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稳定性考核。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由于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但《规范》要求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曲线图。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一、概述 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 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 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式中:y —n次测量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 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 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 试验时间、、测量值()月日年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试验条件 1 2

计量器具分类

计量器具分类 一、按其重要性分: (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具; 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3.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4.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5.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 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但未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2.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3.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4.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5.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公司生活区内部能源分配用计量器具,辅助生产用计量器具; 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 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计量管理的要求:建立测量设备进厂验收、发放周期检定,可以缩短,不能延长维护使用保养以及报废制度,严禁超量超负荷使用出现事故和故障,必须立即报告,不准私自处理根据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国家对该种设备的管理要求,可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

测量设备都要有台账,AB要有设备清单,要进行质量控制 A类测量设备实施强制检定管理包括本单位最高测量标准和工作测量标准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中队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的、测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测量设备,尤其是用于产品出厂检验的设备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 B类测量设备(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有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设备固定安装在生产加工活实验设备上,对计量准确度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卸、实际检定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测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有一定要求,但测量设备本身寿命长、性能稳定且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限定使用范围的测量设备 C类测量设备一般C类测量设备作功能性检查,可为准用包括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无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只需要功能正常的指示性仪表对计量数据准确性要求不高,无测量不确定度要求,性能不易变化的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 二、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量块、砝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2)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心脑电图仪等;(3)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三、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注意事项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注意事项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性件如何正确撰写技术报告是计量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的内容之一。它既是建标和考核工作的需要也是管理和检定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组织对军队百余家医学计量技术机构600多项计量标准进行了考核通过对大量《技术报告》的审核发现撰写中的不少问题下面仅在此剖析部分常见错误与大家交流。 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JB/J 2749-1996《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国家计量技术规JJF1033-20__《计量标准考核规》是正确撰写技术报告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编写方法才能准确的反应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 1 常见概念性错误 不确定度是基于方差的正平方根所得它是一个可求的、定量的、不带正负号的量值而在《技术报告》中却经常出现正负号这是典型的概念错误;其二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不可能准确地确定其值就如同不可能知道被测量的真值一样只能用高、低或几等、几级来表述而有的《技术报告》出现了诸如“准确度为11%”“准确度<±0.1V”等错误。 2 不确定度的正确表示 计量标准性能主要是说明整套计量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参数、测量围、测量不确定度等。该栏的编写争议的主

要问题:是以扩展不确定度表示还是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示?我们认为在报告基本常数、基本的计量学研究以及复现国际单位制单位的国际比时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在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因此本栏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表示。 3 计且标准器具及主要配套设备 撰写《建标报告》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极限和构成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等概念混淆。 测量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一个定性概念不能定量表示所以不能带“±”号。 测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定义即技术规、规程中规定的测量器具的允许误差极限值又称为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它是人们规定的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是对某种型号产品规定的示值误差允许围。允许误差极限有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对称限所以用量值表示时应有“±”号。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当不确定度定量表示时应说明是扩展不确定度还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U或uc区分。在单独定量给出不确定度时其数值前不应加“±”。因为测量不确定度是标准偏差或标准偏差的 倍数而标准偏差是没有正负号的。测量不确定度说明了置信水平区间的半宽度就此意义也不能带正负号。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计量器具的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降低计量设备的故障率,使计量器具能正常有效运行,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定。 一、计量器具管理分类 计量器具按工作原理可分为长度、力学、热工、电磁、时间类,具体如下: 1、长度类:游标卡尺; 2、力学类:架盘天平、托盘扭力天平、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水筛、干筛、抗折机、抗压机、水泥胶砂振实台、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测定仪、水泥稠度测定仪、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水泥实验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杯)、压力表、案秤、旋转式包装机、电子汽车衡(电子汽车衡主要设备包括:秤体、传感器、接线盒、计量称重仪表、电脑、称重软件、稳压器、UPS、打印机),三斗秤、抓斗秤、散料秤、库底皮带秤、台秤、定量给料机; 3、热工类:水泥强度快进养护箱、水泥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恒温干燥箱、干燥箱、沸煮箱、温度计、毫伏计、箱式电阻炉; 4、电磁类:电流表、电压表、电表; 5、时间类:秒表 根据这些类别对所有的计量器具进行编号,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台帐内容包括器具名称、企业编号、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使用地点、管理方法、检定周期等,并根据器具的增减定期调整完善,确保帐物相符。 二、计量器具的添置与购买 1、计量器具(包括辅助设备)的配备必须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各部门和车间需添置新计量器具时,根据使用要求提出购买申请,由所在部门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采购。 2、在新计量器具使用前使用人需将器具名称、型号、规格等相关资料报计量科备案。使用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计量设备说明书或技术资料正确使用,新计量器具必须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三、计量器具的检定 1、计量器具根据检定的管理要求分为: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包括:一级计量电表、水泥包装秤、台秤、电子秤(汽车衡、三斗秤、抓斗秤、散料秤)、抗折机、抗压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旋转式包装机、锅炉压力表等;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规范计量、测量器具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管理,确保各计量和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辖范围内贸易结算和各装置间核算的计量器具 三、责任单位 质检科结算大厅生产技术科各使用生产车间 四、工作程序 1、各单位的职责 1.1 质检科对本公司计量器具实施联络回来后相关部门检定统一管理,是计量器具的归口管理部门。 1.2 生产技术科是全厂现场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的监督、考核和奖惩等各项管理工作。 1.3 各使用车间、岗位负责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按操作规程操作,发现异常立即报告或送检。 1.4 电仪车间是负责计量器具的检查、维修。 2、管理内容与要求 2.1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计量器具的重要性,准确性的要求,对计量器具实行A、B、C 分类管理。

2.2 本企业凡列入计量器具台帐并构成在用或备用计量器具实行统一编号管理。 2.3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各使用单位应建立《现场计量器具台帐》《备品备件计量器具台帐》《周检计量器具台帐》三种台帐。 2.4 使用部门或使用者应在计量确认间隔内使用,按周期检定计划进行检定、校准,如发现超差或故障,应立即报告或送检。 2.5 对大型、精密、关键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精心使用和维护保养。 2.6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控制计量器具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保证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7 计量器具必须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2.8 对某些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经专业人员检查修理后,仍不能达到该器具的技术要求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可以降级使用或申请报废。 2.9 对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按要求制定标准,并进行培训与考核,量值溯源、检定、校准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的检定员证书,持证上岗。 2.10 计量标准器周检率、周检合格率、计量器具周检率和周检合格率为计量考核指标。 3、相关文件 《计量器具台帐管理规定》、《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确认间隔 管理规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管理标准》 4、相关计量记录 《计量器具检定计划》、《现场计量器具台帐》、《备品备件计量器具台帐》《周检计量器具台帐》、《检定记录》。 五、附则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使用管理规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 目的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本公司生产中使用计量器具的正确性,并保证计量器具合理正确使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云机器、科研两公司计量器具的购买、使用、维护、校验等工作。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计量器具的购买。 3.2各计量器具的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提出申请,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 3.3仓库负责计量器具的报采工作以及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做好计量器具的收发记录。 3.4质量管理部负责计量器具入库前的验收工作(必要时检验员协同使用部门验收,专用计量器具有使用部门验收)。 4 内容 4.1计量器具的分类

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检验员使用的计量器具,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4.2计量器具管理 4.2.1A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有关的检定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检定周期定期进行检定;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列作抽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A类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应能确保计量器具按期检定,检定与维修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A类计量器具原则上由质管部统一控制管理。 4.2.2B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如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对无检定规程但需要校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效准;B类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4.2.3C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一次性检定和有效期管理使用;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和工具类计量器具可在使用前安排一次性检定;对C类计量器具要进行监督管理,如不定期的抽查和以比对的方式对其进行校对。

计量标准稳定性重复性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 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马世英 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明确提出了计量标准应进行稳定性和测量重复性考核及计量标准器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要进行运行检查或验证比对试验的要求。为此,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近两年在组织新建计量标准的申报和已建计量标准的日常管理中,均按此要求分别进行了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并对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 根据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在含义、法制要求、测量重复性考核、稳定性考核的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计量标准与计量标准器的比较 二、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观测值的实验标准差s(y)。重复性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因此,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在对计量标准进行测量重复性试验时,我们要求考核试验人员作好包括所选择的被测对象、试验依据、重复测量n次的观测数据、环境条件、试验人员等有关信息的原始记录,并把该原始记录作为《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的附件予以存档,使该试验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和持续性,最后还要作出测量重复性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结论。表2是我所对原规定的《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作了适当修改后的现用统一格式。

表2 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 为确保所得到的实验标准差s具有足够的可靠性,重复测量次数n一般情况下应满足n>10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如此多次的重复测量时,至少应满足n>5。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程序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程序 1.目的 保证计量器具得到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2.使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计量器具。 3.职责 3.1 计量室负责对计量器具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相关计量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检查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 3.2 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正确使用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及点检。 4 工作程序 4.1 计量器具的使用 4.1.1 所有用于测试、检验、试验工作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并粘贴有合格标 志以及有检定证书。 4.1.2 使用计量器具必须满足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条件要求。所有的计量器具均应在各 自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测量范围及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4.1.3 计量器具在使用前,使用人员应检查器具的外观、功能等是否正常。需要做功能 检查的计量器具,必须做好功能检查。 4.1.4 计量器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计量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 才能上岗操作。 4.1.5 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未经计量人员的许可,不得 随意对计量器具进行调整、拆卸或修理。 4.2 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4.2.1 使用计量器具的部门自领用之日起(以《领用单》上的日期为准),应指 定专人对计量器具进行保管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并按要求填写维护保养及点检记录。 4.2.2 使用计量器具应做到小心轻放,不得敲击、碰撞,以免损坏或失去原测量准确度;并注意防潮、防震、防磁等。使用完毕后,应做好维护、保养。 4.2.3 在使用计量器具的过程中,如发现计量器具出现异常情况或准确度有偏差,应立 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请计量人员维修或重新校准。修理好后的计量器具,必须重新经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凯耐尔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二零一四年元月一日

目录 一、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0 二、计量器具检定制度 (5) 三、计量标准管理制度 (11) 四、计量器具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16) 五、计量器具标识管理制度 (18) 六、计量器具购置、发放管理制度 (22) 七、计量人员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25) 八、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7) 九、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核验制度 (29) 十、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32)

一、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1 总则 1.1 本程序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器具)的配置、检定、使用和维护保养的工作程序和控制要求。 1.2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器具)管理。 2 职责 2.1 计量室作为我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全厂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工作,组织有关工作程序、技术文件的编制、修订和监督实施;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添置、更新和制定检定计划、检定、维修和维护保养等工作。2.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单位,负责本

单位监视和测量装置日常管理工作。 2.3 供应部具体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工作。 3 工作程序 3.1 管理原则 3.1.1 本公司计量管理依据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使计量管理工作具有法制性、统一性和准确性。 3.1.2计量管理部门对在用计量器建立台帐,其0 中长度计量器具使用统一编号,仪表类计量器具使用仪表编号,制定检定周期及计划。确保在用计量器具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量值准确。 3.1.3 建立本公司计量器具检定系统,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计量器具。测量技术及检定规程、检测环境和人员资质等要求具体按《计量标准管理制度》执行。 3.2 购置与验收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检查等测

5[1].6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考核记录

5[1].6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考核记录 91、8022 91、8032 91、8242 91、8052 91、8062 91、8272 91、8082 91、8092 91、80102 91、822 91、806其标准偏差:= 2、33μm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用此套标准装置对300mm游标卡尺1 21、80点测量,编号0061,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测量时间xx年6月xx年8月xx年10月xx年12月测量次数10次10次10次10次测量值(单位:mm)11

21、801 21、801 21、8021 21、801 21、801 21、801 21、8031 21、801 21、801 21、801 21、8041 21、801 21、801 21、801 21、8051 21、801 21、801 21、801 21、8061 21、801 21、801

21、8071 21、801 21、801 21、801 21、8081 21、801 21、801 21、801 21、8091 21、801 21、801 21、801 21、80101 21、801 21、801 21、801 21、80平均值1 21、801 21、801 21、801 21、80考核人员罗琦郑义罗琦郑义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0mm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 21、80-1 21、80=0mm,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2mm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取一台100kg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重量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序号 Xi (kg)U=Xi-U21 50、0 30、0 30、00092 50、0 20、0 20、00043 50、00004 50、00005 50、00006 49、97-0、0 30、00097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辨析

栏目:技术篇;计量技术法规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辨析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所王玉莲李旭辉 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已于2001年3月2日发布,并于2001年6月1日起实施。新规范中4.1条提出了新建标准之前应完成《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撰写,并在计量标准试运行期间要对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方面的考核;4.3条规定了申请应提供一份《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 8.1条则规定了标准复查申请也应提供一份《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以上条款说明,无论新建标准还是已建标准的复查,都必须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考核并提供完整的记录。本人认为,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是建立和复查计量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为此,我们应正确理解其含义,掌握其方法。 一、什么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1.首先我们应了解“计量标准”的概念,“计量标准”既包括了主标准器,也包括了配套设备,它指的是一整套标准。规范3.1中:“计量标准约定由计量标准器及其配套设备组成”,当所建标准仅由一台(件)标准器组成时,计量标准的含义才是指这一台(件)标准器。 2.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一种能力。由此看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除了与计量标准中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有关,还与它的主要配套设备在内的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二、如何对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

1.新规范中规定了新建标准应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方能申请;已建的标准应有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也就是说每年至少一次的考核。 2.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程序: a.先考查有关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对此项目有无明确规定,若有,则按规定执行。 b.规程、规范对此无规定,则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每隔一段时间(大于1个月)用该标准进行一组n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组测量结果。共观测m 组(m≥4),取m组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该计量标准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c.判定方法: |L max-L min|

计量器具使用规定

常州慧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计量器具使用规定 1.目的: 确保各类计量器具计量准确,始终处于完好状态而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公司内所使用的包装计量秤、电子台秤、分析天平的日常管理。 3.定义: 计量器具:用于检验、控制重量、压力、温度的仪器,及检验软件(包括检测用工具); 校正:确认和检查计量器具是否在规定的要求精度内,可以是内部校正或外部校正。 4.职责权限: 4.1 品质部负责公司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 4.2 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 4.3 工程部负责保修期外计量器具的维修。 5.具体要求: 5.1 计量器具发生变动后,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员进行相应的编号及台帐的修改。 5.2 设备发生异常后,使用部门联络品质部管理员,先进行量程和精度校准,如公司内不 能修理,由工程部协助供应部联络外部机构进行修理;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必须重新校正再投入使用. 5.3 计量器具的日常点检由使用部门进行,原则上每次使用前必须用标准砝码进行点检; 点检不合格的时候立即向部门主管报告及时联系管理部门,等待处理。 5.4 计量器具的保养应做到定置定位,使用前后务必清洁无污染,一律不允许超过量程称 量,更不允许脚踩和拖拉移动,如发现违规操作造成损失将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当事人责任。 5.5 计量器具的校正管理: 5.5.1 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正,校正分为:内部校正与外部校正; 5.5.2 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员按照「计量器具年度校正计划」对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 校正,2个月内至少校准一次,并做好校正记录; 5.5.3 委托外部校正一年一次,校准机构应有证据证明公共机关被顾客所认可或公共机关 应通过GB/T15481或ISO17025的认证;或委托计量器具的制造厂家校正,应有 证据表明该生产厂家有能力进行该项目检查的资质; 5.5.4 外部校正前,计量器具管理员通知使用部门要校正的设备及大约的校正时间; 5.5.5 校正后,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员依据公司的判定基准,对外部校正的结果进行判定, 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员对判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登录台帐并粘贴有效期标签; 5.5.6 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员分类整理计量器具的合格证明书等校正证书,并进行妥善保 管,证书到期后送交档案室统一保管。 5.6 计量器具定期抽检不合格时产品处理: 5.6.1 计量器具使用前发现不合格时,禁止使用该计量器具并做好标识,按5.2执行; 5.6.2 如有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作业的产品(到前次合格期间的产品)应进行隔离放置, 并作标识; 5.6.3 品质部主管对隔离的产品进行判定,并与技术部和工程部协商制定处理方式,相 关部门执行。 6. 此规定作为《计量测试器具管理程序》的附件,即日起执行。

5.6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考核记录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选一把分度值0.02mm ,量程为(0-300)mm 的游标卡尺,在标准器组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等精度测量重复5次,各次测量值如下: 其标准偏差: S = =2.33μm 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 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用此套标准装置对300mm游标卡尺121.80点测量,编号0061,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1.80-121.80=0mm,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2mm 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衡器检定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选取一台100kg 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 重量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 X =50kg n i 1 =∑U 2=0.0058 S=±1 ) (1 2 --∑=n X X n i i =± 9 0058.0=±0.025kg=±25g 该装置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25g 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 衡器检定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选取一台100kg台秤分度值为0.05kg,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称量50kg重量,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50.00-50.00=0kg,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