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是人口向高度集中、城市面积持续扩张、城市系统不断复杂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水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

城市化引起的水危机

洪水灾害加剧

大陆672座城市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42座,仅177座城市达国家防洪标准,占有防洪任务城市总数的28%。1990s以来,我国洪涝灾损失急速增长,1994年突破1000亿元,1996年超过了2000亿元,其中水灾损失增长最快的是城市化地区。

水资源紧缺

水源先天不足

城市用水剧增

地下水开采过量

水质污染恶化

水源管理落后

水生态条件恶化

?水质污染造成水生物死亡和物种灭绝

?生物生息地的改变和消失

?水流状态改变,影响了水生物的栖息

?河湖萎缩,减少了水生物的生存空间

?岸边植被减少不利于水生物和动物的生息繁衍

?水流特性变化影响生态系统依据的水文状态

?河湖底质特性劣化使得底栖生物遭到损害

河南鹤壁市北老观嘴村百人患癌症

水景观破坏

城市建设削山填湖,占水造地,河道淤积,造成河湖面积剧减,失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城市排水对河道裁弯取直,侵占滩地、河道衬砌,缺乏丰富多彩的水景;

污染排放造成河湖污水横流,污物漂流、污浊恶臭,不见了清水碧流的天然美景;

与水有关的水文化被喧闹的城市、急功近利的发展所取代。

城市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充足的水源供给

满足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量

合乎生产生活的水质标准

有利开源节流的技术方法

保证城市用水的供水系统

(2)较高的防洪能力

较高的城市防洪标准

先进的现代防洪规划

可靠的灾情预测方案

科学的防汛抢险措施

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3)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畅的河流水系

天然的水流特性

全面的沿岸绿化

良好的河流水质

有效的水土保持

(4)美丽的河湖景观

根据现代人居环境要求,与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治理和保护相结合,营造水流潺潺、鱼虾横游、草长莺飞的优美人居环境;创造人类与其它生物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境界

基准年—不同时间的效益和费用作比较时所采用的基准年份。

规划水平年——是指实现规划特定目标的年份,规划以2000年为基准年,201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

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

公共设施用水量:宾馆、饭店、医院、科研机构、学校、机关、办公楼、商业、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等用水量。

其他用水量:交通设施用水、仓储用水、市政设施用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特殊用水(均应、军事设施、监狱等)等水量。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给水水源及系统布局

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

水资源保护及开源节流

给水水源

取水构筑物

一级水泵站

输水管线

2.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系统是由水源(取水)、自来水厂(净水)和给水管网(输配水)三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分别称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

排水工程系统

按组成部分

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

再生水利

按排水性质

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

雨水等

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量预测

排水体制选择

排水管网布置

污水处理厂位置数量及处理工艺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通常是采用一个灌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灌渠系统来排除。

排水体制

——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分类

分流制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通内排除的系统。

管渠系统的布置是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排水口,混合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泄入水体。会污染水体。

所以,在卫生条件方面,分流制优于合流制,但在建设投资方面,合流制的管道长度大大小于分流制,一般低20%~40%左右。

溢流井

溢流井的设置,是为了由于停电或抽升水泵(或压力管)发生故障时,要求关闭进水闸,或出现雨水、合流泵站超频率、污水超设计流量等情况时,来水管之流量不能及时抽升,就要通过溢流井中之溢流管临时流入天然水体(或污水排入雨水沟渠),以免淹没集水池和影响排水。

(5)排水管线的布局

确定排水区界

划分排水流域

管道定线

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自流排出。

(6)污水处理厂数量和位置的确定

城市总体规划

经济最优

环保卫生

(7)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技术与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1)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3类

1)物理处理法。这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法等。

2)化学处理法。这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主要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

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桥等。化学处理法多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污水。

3)生物化学处理法。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主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

法(好氧氧化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厌氧还原法)。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件生产污水,其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后者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有

机污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现在也开始用于处理城市污水与低浓度有机污水。

城市污水与生产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才能处理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与污泥,达到净化的目的与排放标准。

(2)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咖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

标推。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陈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即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

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忻法等:三级处理是深度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三级处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之后。而深度处理则以污水回收、再用为目的,在

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增加的处理工艺c。

污水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

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及当地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作慎重考虑。污水处理的每项工艺技术都有其

优点、特点、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不可能以一种工艺代替其他一切工艺,也不宜离开当地的具体条件和我国国情。同样的工艺,在不同的进水和出水条件下,取用不同的设计参

数,设备的选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8)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洪回灌

城区雨洪利用

利用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是天然水中最为纯净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把雨水资源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与水资源利用的实用技术、行业标准和管理条例。日本1980年开始推行雨水储留渗透计划,目前全日本已拥有利用雨水设施的建筑物100多座,屋顶计税面积20多万m2。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统筹规划

水资源统一调配和利用

污水合理处理与综合利用

2.3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

?再生水——经过城市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后,满足特定用户的水质标准要求的净化处理水,再生水利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污水回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指污水排人城市下水系统前的再利用。水的回收利用是城市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在最终排放前加以利用。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一定稀释扩散与自净作用,再次被抽取使用,称为间接回用。在目前情况下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利用地面水实际上大都是间接回用。直接回用指城市污水经必需的处理后,直接用于不同目的。通常所说的污水回用都是指直接回用。

在我国,污水回用于灌溉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范围也很广泛。但是,以往在一些地区多属于元计划回用;即使是有计划的直接回用,也多限于“污水灌溉”,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污水回用,以致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从20世纪50年代起即在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如抚顺、沈阳、大连、石家庄、北京、青岛、西安等约20多个城市进行污水灌溉。抚顺、沈阳是我国较早采用污水灌溉农田的地区之一。由于灌溉用水中的污染物长期超标,使一些灌区的土壤、农作物、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居民健康受到损害

再生水利用规划主要内容

(1)再生水用户分析

(2)再生水水质标准

(3)再生水厂布局及输配系统规划

(4)再生水处理程度

(5)再生水处理工艺

2.4城市节水规划

参考联合国的一些标准,我国提出了缺水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介于500至1000m3的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的为极度缺水;300m3为维持适当人口生存的最低标准。

节水的定义

水资源学会定义:一方面是减少用水量,另一方面是开发新的水源,并缩减某些用途的水源。节水的实质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经济供水的核心。

节水——指在给定的生产与生活水平下,有相应的用水要求,实现水的充分、有效和科学的利用,旨在使单位产出的耗水量或供水量最小。

节水目标

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

节水目标量化

1983年:到2000年通过节约用水,解决今后需要增加的用水量的一半。

1990年:到200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平均下降到640m3以下,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下降到199m3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达到60%~65%,通过节流的办法解决工业生产发展需要增加水量的一半。

节水的重要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是能确保用水量等于或低于供水量,第二是能减少费用。

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看似相近,却有着大不相同的含义。《工业用水节水术语》对重复利用率的定义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用水量的百分

比。对循环利用率的定义则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一个单元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循环水量与用水量的百分比。

城市节水策略

(1)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2)注意工业节水,发展清洁生产、环保企业,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3)充分利用雨水、海水

(4)农业节水

(5)城市生活节水

(6)减少城市管网漏损

(7)采取有效的经济法律措施

(8)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加强保护水资源,培养节水观念

2.5 城市防洪与雨洪利用规划

洪水灾害与城市防洪

洪水的危害:洪水泛滥淹没城市、村镇和大片良田,中断交通,破坏生产、生活和各种工程设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了巨大损失。

洪水灾害发生频率之高、灾害范围之广及其对社会影响之大,在人类遭受的15种自然灾害中均居首位。

洪水的形成与洪灾的类型

洪水类型

暴雨型洪水

风暴潮型洪水

融冰融雪型洪水

冰凌型洪水

水灾类型

平原洪涝型水灾行洪速度缓慢,淹没时间长

沿海风暴潮型水灾突发性强、风力大、波浪高、增水强烈

山地丘陵型水灾历时短、涨落快、涨幅大、流速快且挟带大量泥沙、冲击力强,破坏力大

冰凌灾害伏汛好抢,凌汛难防

城市防洪规划

(1)防洪措施

——指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

现代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指大尺度的水利工程,例如,堤防、大坝、水库、分洪设施、泄洪道以及增加河道排洪能力的疏浚工程。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河道清障、河道管理、相关法规制定、保护区措施、经济手段、洪水预报及预警系统、洪水风险评估系统、洪水相关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蓄滞洪区管理、洪水宣传与灾民自救和灾后救济、洪水保险等。

(2)城市防洪规划目标和任务

建立现代化的城市防洪体系

城市防洪规划任务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

在区域规划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城市规划期内的防洪类型及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方案,从而确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3)城市防洪规划的原则和思路

原则——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即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水环境治理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思路——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工程设施,在加强工程措施规划的同时,兼顾非工程措施规划。

(4)城市防洪规划编制依据

①《水法

②《防洪法》

③《水利产业政策》

④《防洪标准》

⑤《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⑥《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⑦省、市防洪条例、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等

城市雨洪利用规划

城市雨洪利用

——通过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针对城市区域不同下垫面(包括屋顶、道路、绿地、庭院、广场等)所产生的降雨径流,采取相应措施,人为干扰降雨径流循环过程,分散实施,就地拦蓄,或储存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避减城市洪涝灾害,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开发新的水资源,改善保护城市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多重目的,营造一个亲水、爱水、节水、用水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系统工程,也属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范畴。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以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城市雨洪利用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雨洪利用意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缺少统筹考虑。

②缺少基础性研究,体现在雨水对环境、资源影响的研究不足。

③有关城市雨洪利用的配套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行的综合技术并制定相关规程或技术标准。

④雨洪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相应设备、专业工程队伍欠缺。

城市雨洪利用规划

1) 资料收集整理和调研

①城市自然地理资料;②相关规划资料

③城市气象资料;④城市水文资料

⑤城市水文地理资料;⑥城市排水系统现状资料

2)城市雨洪利用规划原则

①雨洪利用应与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减涝、生态景观改善相结合。

②方案比选应遵循综合性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

③方案比选和决策时应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收集整理和调研是规划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的基础,也是城市雨洪利用规划能否达到其编制目的的保证。雨洪利用规划所需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城市雨洪利用规划内容

?城市降雨特性分析

?雨洪利用规划分区

?不同分区的雨洪利用方式和策略制定

?雨洪管理政策法规建议

?城市雨洪可开发量计算

?雨洪开发前后水平衡分析

?雨洪利用成本计算

?经济、社会、环境、防洪综合效益分析

2.6 城市水系规划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支流所形成的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

城市水系的功能

功利性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用水,为航运、水上娱乐,养殖等提供水域,为水力发电提供能源等

生态环境功能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对污染物起稀释和自净作用,保证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稳定,输沙排盐,湿润空气,补充土壤含水等

城市水系规划

城市水系规划

——指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利用和保护城市水系资源,并对水系多种功能之间,水系与城市建设之间关系进行协调和具体安排城市水系规划应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历史性、协调性、安全性和综合性,来保障城市水系安全,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系规划的依据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是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和《水法》制定的,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

城市蓝线

——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

以具有法律地位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水体为主要规划对象。一般以各类地表水为主。已经具有地下水资料的城市,也应将地下水纳入到城市水系规划中。

城市水系的规划布局,重点要处理好水系与城市绿化空间体系的关系。水系和城市绿化系统一起,将形成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城市总体框架虚实相生的‘虚空间’体系,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尤其要处理好水系与绿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形成相融相生的水系生态绿化体系。

水系规划内容

综合利用规划在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基础上,确定水体功能,合理分配岸线和引导岸线建设,引导滨水控制建设区的布局和构建水系网络系统。

保护规划建立空间形态保护体系,明确水体水质保护目标,并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质目标的关系建立以排污总量为依据的污染控制体系。

基础工程规划包括水体界桩工程,城市水源工程,防洪排涝工程,水运及

游览航道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等,必要时还应包括水系调整工程。

2.7 城市河道治理与规划

河道的功能

河道,即水的通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一般功能

①行洪排涝;

②灌溉;

③供水;

④航运;

扩展功能

①景观功能;

②休闲娱乐功能;

③生态功能;

④辅线功能;

河道的生态功能则表现在它是区域原始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是多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河道治理问题

①防洪能力下降;

②基流减少;

③河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④水质污染严重;

⑤部分河道被填埋覆;

⑥堤防功能单一;

四城市排水工程运行管理

4.1 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排水设施

——指接纳、输送、处理城市污水、废水、雨水的排水沟、管、河道、泵站、检查站、进水井、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及附属设施。

4.2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主要任务:排水管渠的验收;监督排水管渠使用规则的执行;经常检查、冲洗、清通排水管道以维持其通水能力;修理管渠及其附属构筑物,预防及处理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提升泵站内的设施及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管理与维护的主要内容

城市排水管网的档案管理

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与维护

清通

修复

渗漏检查

安全管理

泵站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格栅的运行管理

集水池的维护

水泵的运行管理

停泵水锤的防护措施

4.3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

主要内容

污水处理系统中水质水量的监控

污水提升泵房与集水井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沉砂池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初次沉砂池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曝气池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二次沉砂池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其他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生物膜处理系统的挂膜与运行控制

五再生水利用工程管理

城市再生水利用

——指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于景观环境、城市杂用、工业、农业等用水的全过程。

再生水

——指经过城市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充分可靠的净化处理、满足特定用水途径的水质标准或水质要求的净化处理水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以下优势:

①水量稳定,几乎与城市供水量相当

②就近易得、易于收集,比远距离饮水经济

③污水利用成本是海水淡化的1/3—1/5,其杂质含量是城市污水中所含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

④减少对清洁水的需求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环境污染。

城市再生水利用主要途径

再生水水源工程

再生水处理工程

再生水输配管网

用水设施

再生水水源工程:为收集、输送再生水水源水的管道系统及其辅助设备

再生水水源

城市生活污水

二级处理出水

小区生活污水

目前,污水再生利用单元技术根据处理对象和利用途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为4类:

①以去除有机物、营养盐为主的生物处理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②以去除悬浮物为主的过滤、混凝沉淀法等

③以去除溶解性物质为主的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④以去除病原菌为主的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5.4再生水输配水管网的管理

城市污水回用的输配水设备包括送水泵、阀门、输配管道等。

①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输配水管线设施的功能、运行要求和维修规定等。

②应定期对管线附属设施、排气阀、排泥阀等进行维修和更新。

③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

④压力式、自流式的输配水管线,每次通水时,均应将气排净后方可投入运行。

⑤压力式输配水管线应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运行,沿途管线宜装压力表进行观测。

⑥对自流式输配水管线和低处装有拍你发的管线,应定期排放积泥,其排放频率应依据再生水的水质而定,一般为每年1—2次。

5.5 再生水水质管理

再生水水质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再生水在卫生学上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管理内容包括:将再生水厂的进出水质与相应的标准水质相对照,判断再生水利用是否适当,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保证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运营监管

城市市政管理机构应明确监管部门,对再生水设施的综合运营状况进行监管,以保证再生水设施的稳定运营和服务质量。

5.7再生水安全管理

再生水的安全管理目的是确保再生水的安全性,使用户放心地使用再生水。

(1)再生水生产部门取得管理部门的运行许可,确保再生水设施运行正常。

(2)再生水生产设施及输配官道上应用明显的标志。

(3)再生水生产和使用过程应确保公众和造作人员的卫生健康,消除病原体污染和传播的可能性。

(4)再生水处理设施在运转和维护作业时,应注意按照劳动、安全、卫生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场所应满足作业环境卫生上的要求。

(5)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可用自来水替代再生水使用,并对再生水系统进行严格消毒后停用。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量及水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和空间有规律的变化。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如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对地下水综合作用的过程。 地下水均衡是指地下水的水量或盐分含量在某个时期和某个地段内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关系。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征,而均衡则是导致动态变化的内在机理。 一、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水文因素对潜水或浅层水的动态形成起着主要的作用。地质因素对深层水的影响则是很大的。土壤和生物因素只对距地表很浅的潜水动态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1、气候因素:是地下水动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普遍性、分带性及周期特点。地过浅部的地下水普遍明显地受气候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分带规律。其中,降水和蒸发直接地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所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下水位、水量及水质也跟随着变化。气温不仅影响降水形式和蒸发强度,也会引起地下水温的变化,并使水的化学成分、矿化度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但气温只能影响地过浅部的地下水。一般在20-30m以下就受地温的控制。 2、水文因至少:对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和影响,从区域上来看是局部的。当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其联系方式有: 1)地表水长期地补给地下水。例如,河流上游的岩溶发育渗漏段;河流流过山前扇形地的渗透段;河流下游的高河床段等。 2)地下水长期地补给地表水。例如,河流的上游地段;干旱区多数的内陆湖泊。 3)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例如,河流中游、小型山间盆地附近等。 在岸边附近,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动态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在靠近地表水体的地段,其地下水变化较大而又快。反之,则变化小而缓慢。动太变化的影响范围取决于地表水动态变幅的大小及近岸含水层岩性结构等因素,受到波胩的宽度常常由数百米至1000—2000米。 地表水渗补地下水会使水质发生淡化或恶化,故对水化学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3、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中除灾变性、偶然发生的急剧变动(如地震、火山、滑坡等作用)外,其它的地质作用大都是极其缓慢而不明显的,只在地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来,而且没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4、土壤和生物因素 1)土壤因素:当潜水埋藏很浅,并参与成壤作用时,土壤的成分对潜水的化学成分的改变是相当明显的,例如在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地区,土壤与潜水相互作用,使潜水的含盐情况表现出季节与多年的变化。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被对潜水动态的影响,在补给和排泄两个方面均有反映。例如在丛林区,植被不仅促成水分的积聚和强化渗入,同时也涉及到补给期的长短,另外,丛林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大量的地下水,再从叶面蒸发出去使潜水位降低。 5、人为因素:近代人类频繁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天然动态的改变。 二、地下水动态类型 1、分水岭型:在大气降水渗入,蒸发和地下迳流的影响下形成。 2、沿崖型:主要受地表水体(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影响而形成。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当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为因素对水文效应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中,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直接改变了城市的水文效应。 城市化的最主要特征: 1.人口集中和建筑密度增大,大力铺装道路,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 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废、污水增多,从而对水的流动,循环等产生了影响; 3.随着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也就随之增大,产生了一个寻求充足水源这一水文第一重要的问题。 城市化对水文效应及水特性有如下影响: 1. 对水循环的影响 (1)从水循环路径看,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江河湖泊的关系,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赋存环境和补给转化路径。人工侧支水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城市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相应变化,区域水循环也随之而变。从水循环特性来看,城市土地利用,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地貌与植被分布,使城市地表水的产汇流特性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特性发生相应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直接改变了城市的暴雨径流形成条件,使其水文情势发生变化:由于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增大,蓄水洼地减少,暴雨天气易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暴雨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增高,出现时间提前,汇流时间缩短;河道中水流流速加大,径流过程中悬浮固体及污染物浓度提高。另外,地区的入渗量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量相应减小,干旱期河流基流量也相应减少。 而地表径流增加,使得径流系数增大,增大了对河道和排水沟渠的压力。 城市化后,夏季降水明显增多,特别是大暴雨的次数、总降水量和平均降雨强度都有所增加。城市污水增多、降雨的径流量变大和流速的增大,使短时间内的大流量径流发生,不可避免地要使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引起了洪水控制问题。 对地下水收支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如上、下水道及地铁等工程均对地下水的收支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需水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城市化水文效应的分析

城市化水文效应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28T17:14:08.3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陈浩[导读]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得到了迅速地扩张。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得到了迅速地扩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问题,如城市水资源紧缺、洪涝灾害等问题频发。本文从规划中引入健康水文循环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流域规划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水文效应;策略 1 规划中引入健康水文循环的意义 所谓水文循环,指的是一种自然生态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水文循环的主要空间载体为大小河流、湖泊、各类湿地和水塘、溪流、河谷地以及河漫滩等地表水文环境。河流中水的流动起源于重力作用,在重力作用下,河水由高向低流淌在起伏不平的的地表,并对自然形成的河堤、河床和河漫滩等产生冲击效应。这种冲击力同与此相伴的泥沙淤积,以及河水自身具有的下切力和侧蚀力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一种平衡,构成了河流边界。各类溪流、湖泊、湿地和水塘等水文要素则是以吸纳雨水,同干流水体进行相互补给和调蓄,使地表的自然水体达到一种平衡,处于自然演化中的水文环境和水文循环系统表现为一种正常平衡状态[1]。但在我国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水文循环系统在很短的时间里受到了规模较大的干扰,这种城市化建设过程对降雨系统、河流水系及相关生态系统产生的干扰就形成了水文效应。水文效应将引发水质出现恶化、洪涝等灾害频繁出现、河水出现断流、水生态系统产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人们想利用工程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故此,本文着眼于低影响角度,在城市规划领域引进健康水文循环这一理念,该理念是在城市化建设中,将水文循环的修复作为目标,对城市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水文效应采取相应对策,以期寻找出其产生症结,并从根本上进行解决。 2 城市化对水文循环扰动作用解析 2.1 城市化隔断承接雨水下垫面条件 在自然地表( 未经开发) ,在通过土壤层及透水层之后、雨水得到过滤净化贮藏于地表,或渗入浅水层,最终溢出变成溪水的基流,形成了一个地表漫流过程。这一过程为环境带来了许多益处。如渗入土壤的水促进了植物发育和生长; 雨水的渗透要经土壤颗粒的过滤,有利于去除地表径流中存在的杂质,保证了溢出的基流的健康水质; 雨水渗入浅水层为地下水提供了必要的补给,形成了人类的重要水源; 雨水溢出所形成的地表漫流有利于缓和洪水的强度。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中,城市的面积在快速膨胀,使承接雨水的下垫面受到了大规模的干扰而出现变化。种类建筑的屋顶、经过铺装的广场、柏油马路、以及通过人工整理的密实地表等不透水平面截断了雨水的正常渗透和贮藏过程,并阻断了地表漫流,日益光滑的地表也削弱了其控制地表漫流速度的功能。统计资料显示,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导致了径流总量上升、径流速度在提高,在大量雨水的冲刷下又将导致水土流失。而汛期的洪水汇集周期在日益缩短,洪峰值在日益升高,当出现各水洪峰聚集,极有可能造成洪灾。我国目前的洪水位在逐年上升,而防洪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广大农村村镇地区,将带来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而近年出现的气候异常变化造成暴雨频现,初始冲刷所构成的污染日益扩大,在客观上阻碍了雨水正常入渗土壤,使雨水得不到天然净化。 2.2 城市化打破水文环境地景格局特征 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对地表结构带来干扰,导致地表结构特征产生变化,直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研究人员对河流的自然特征展开研究后发现,河流是通过临近的支流同陆域发生水量交换,进而实现自身水源的蓄积和补给。但城市化建设却使水文形态和水文产流特征发生了变化[2]。作为由溪流、支流和干流汇聚形成的河流,构成了一个水系网络,形成河流的水系网络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的水系包括平行状、放射状、树枝状、羽型状、向心状和混合状等,而且其形态并非一层不变。城市化建设通常讲究便捷和高效,并突出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了河流所具有的天然形态。在城市化建设中,道路规划通常采取格状路网结构,这造成河流的支流和溪流由于避弯取直而渐渐缩小,一些支流和溪流已经消失。所造成的地景截断效应也对区域生态流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生态道路学成果显示,当道路密度达到 0.6 km/km2以上时,大型哺乳动物的出现机会将大幅度下降。 2.3 城市化降低水文系统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通常都具有某种自我调节能力,水文系统也不例外,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径流运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这种调节能力也存在极限,当超出极限后,将导致极端水文变化的出现。近些年,国内许多城市的水文数据都具有同化趋势,如暴雨出现频率增高,洪涝灾害频率增大,这些都产生于水文循环系统遭到干扰和破坏。尽管城市建设扰动水文循环系统的问题不可避免,但还是有必要寻找到一种具有适应性的相应规划与策略。 3 流域规划对策 3.1 区域划分实现由地缘向水缘的转变 全球很多国家都在试图通过河流域进行区域划分和城市建设,这种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美国就有田纳西流域,在南美洲的巴西有亚马逊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这种以流域作为单元的区域开发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传统,例如我国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在西亚有两河流域,在非洲有尼罗河流域。历史经验证明,水文效应的下降同流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是分不开的。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具有联动性[3]。在区域内进行水资源的开发会对水文循环产生破坏作用,而治理仅着眼于区域范围是无法实现的。如在流域的上游进行跨区域调水、在中游进行拦水通常都将造成下游出现断水现象; 而城市进行污水排放和地表径流排放的区段离源头越近,流域范围内造成的影响范围就越大、危害也越大。同时,区域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可在流域不同水文区段方面寻找到某些原因。通常流域上游都为水源保护地带,这里的水文环境十分丰富、地形结构也较复杂,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存在较大困难。但这里往往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或其他资源; 流域下游通常人口密集、交通也十分便利、这里的经济相对发达、先进的技术也存在这里。若依据这样的规律在流域内进行合理职能分工,可有效防止产业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态势。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近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快速增长阶段,1978—2009年间,我国城市化率由17.9%提高到46.6%,年均提高0.93%。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无疑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人口发展的要求,工业进程化加剧,产业不断升级和改造,人口的空间集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内涝,水污染,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中国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专家学者们只能探究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在研究基础上的建议。本文基于10篇有关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论文,对城市化对大气,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出一些总结分析。 一.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主要通过下垫面的改变。下垫面改变,其上方的大气的动量,热量,物质交换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大气环境的气象要素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大气环境受到影响。在《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改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篇论文中,陶玮等是通过城市下垫面地—气作用模式的其中的4 套主流的不同复杂度的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UCM)阐明地气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且由这种内在作用机理推测出城市下垫面改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具体影响,辅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下垫面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个案研究。这个个案研究是用了气象—化学“在线”耦合模式即数值模拟工具的其中一种叫WRF/ChemV3.5的工具来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分布的变化对城市下垫面的扩张是敏感的。这体现在在人为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下垫面扩张使得近地面和1~3 km 高处的O3,以及距地面1~2 km 高处的CO 体积分数增大;但近地CO 体积分数下降。在我国城市下垫面显著扩张的背景下,这个研究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规律十分重要。这可为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格局部署与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规律可以为具体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对于全面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方面,不足以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重要的要素和城市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研究》这篇论文中,运用2001—2010年2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共计2353个样本,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并对回归分析的变截距模型进行筛选,将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综合污染指数4个空气质量指标与均GDP,人口密度,第二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4个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 型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10年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空气中SO2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到达拐点,符合倒U型曲线; 而对于NO2,PM10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10年间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即现阶段呈现污染继续加重的态势。此外,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和建成区面积与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环境污染特征和演化规律,不仅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并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得到完全体现。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将非常突出。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

水资源对人口地理的影响

水资源对于人口发展的重要性 小组成员:刘月,蓝晨曦,刘巾,王增磊,陈金坤 地球上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家们又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只有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人人爱惜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这些淡水中又有2/3为冰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就是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 水资源的主要功能: 1.调节气候。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含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 2.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流动的水开创和推动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观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物质运输的功能。水可以输送多种多样材料和营养物质。水输送物质的形式有两种:溶解的矿物质和整体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然后由水输送。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到,水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 4.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水是生命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 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 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5.3万,户籍总人口 32.35万,其中农业 人口19.85万,非农业人口12.5万,另外有外来人口18.3万。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 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 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 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 因为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 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 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因 为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持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 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充足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 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 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合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

10第十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1)

第十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地下水动态:groundwater regime 地下水均衡:groundwater balance (budget) 10.1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 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化学组分、气体成分、温度、微生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均衡––––某一时段、某一范围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等)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是: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均衡的外在表现,地下水均衡是地下水动态的内在原因。 地下水动态的研究包括:影响因素、类型及成果分析。 地下水均衡的研究包括:均衡区和均衡期的确定,均衡方程式的确定,各收支项的求取,均衡计算结果的校核与分析。 地下水要素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含水系统)水量、盐量、热量、能量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例如,当含水层的补给水量大于其排泄水量时,储存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反之,当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时,储存水量减少,水位下降。 研究目的意义: 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成果分析,可以解决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①检验并完善前期水文地质研究结论;②查明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变化;③为数学模拟提供依据;④为拟定合理的地下水利用、防治方案及措施提供依据;⑤检验实施中的利用、防治方案及措施的合理性。 地下水均衡研究,可以为拟定合理的地下水利用、防治方案及措施提供定量依据,检验并完善利用、防治方案及措施。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水位动态,水量均衡。 10.2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1.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地下水动态的本源因素是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包括:气象(气候)因素、水文因素、生物因素、地质营力因素、天文因素等。 1)气象因素: ①降水→含水层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 ②蒸发→潜水含水层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水质变咸; ③气象因素具有季节性的变化,地下水动态也具有季节性变化;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1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中,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发达的贸易和增加的工业生产,刺激着人口的集中,改变了城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整治河道以及兴建和完善排水管网等,造成天然田野、森林、河流的消失,并出现大量污染。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建设和完善水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2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2.1 城市降水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降水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其上的辐射平衡发生了变化,空气动力糙率的改变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制冷以及机动车量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把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够引起机械湍流,城市作为热源也导致热湍流。因此城市建筑对空气运动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城市与其郊区相比很少有无风的时候。而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1]。 1984-1988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上海老市区(不含宝山、闵行区)149 km2内设置的13个雨量点和原有分布在郊县的55个雨量站进行平行观测,研究城市化对上海市区降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其研究结论包括[2]:(1)市区降雨量大于近郊雨量,平均增雨为6%;(2)市区和其下风向的降水强度要比郊区大;(3)降水时空分布趋势明显,降水以市区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小;(4)城市化对不同量级降水雨日发生频次具有影响:城市化后会使暴雨雨日增多,由于大暴雨、特大暴雨时,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弱,当雨量达暴雨级后,市区雨日不再增加。 2.2 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树木、农作物、草地等面积逐步减小,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2课时主备:朱云审批:旭莲编号:9G9030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知道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学会分析逆城市化的成因 4.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重点: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自学思疑初探问题尊重认知规律,亲历感悟知识生成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阅读课本P41页容,归纳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P41页阅读部分,回答下面容: 城市化的影响结果 地形进行改造,趋向_____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 流等 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____效 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 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 市 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 土地利用 就业方式 聚落景观 人类活动 文化 1.“城市病” (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___________,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 【思考】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市在地处市中心的黄浦、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2.城市郊区化(又称_______) 含义由于“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 或_____迁移 表现 结果市___衰落 本质城市化进程从___发展到____的新阶段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__________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2)有更多的______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3)运用________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4)控制_____________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5)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__________。 (6)________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导思合作互助探究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形成主动探究与的意识和能力1.【探究材料】材料一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区的气温变化示意图。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_以上海为例_陈先毅

本文中的上海郊区城市化指1949年以来,现在上海行政区范围内中心城区以外的乡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分别以现在的四区六县(浦东新区、宝山、嘉定和闵行四区和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崇明六县)及六县作为上海郊区1992年以前和1992年以后郊区城市化的地域界定。 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陈先毅 宁越敏 大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区,地处城市地域向农村地域的过渡地带,其城市化过程既受大城市职能扩散的辐射,是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又以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为基础,体现出城市化的初始特征,因而可通过对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的研究来探索城市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的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城市职能的对外扩散等方面的特征都很典型;另一方面上海郊区乡村自90年代以来的非农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因而可作为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 的典型来研究。 一、上海郊区乡村城市化的历史 过程(1949-1991) 1.城市化动力特征的演变 城市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因此,产业的非农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根据上海郊区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可把本时期乡村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949-1970年。这一阶段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离的二元政策。一方面乡村的非农产业发展被否定,农业剩余产品通过统购统销中的价格机制转化为城市的工业投入和城镇居民生活福利的一部分,难以形成向非农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一时期随上海城市的工业职能的加强,为解决工业职能扩大和地域限制之间的 矛盾,并配合新的工业项目的建设,从50年代中期开始,开辟了彭浦、漕河泾、北新泾、五角场、长桥、庆宁寺、高桥等近郊工业区。50年代后期又开始建设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等远郊工业卫星城。但是,尽管有工业区向郊区乡村延伸和工业卫星城市的飞地型布局,却没有资本、技术向乡村的扩散而带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致使城市工业对郊区城市化的影响局限在工业区和卫星城市的内部,广域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则相当缓慢。 (2)1970-1991年。1970年以后,发展农村“五小工业”被肯定。上海郊区非农产业也因劳动就业和市场供应的需要开始发展。因所有制限制,当时农村工业以社队工业为主。到1978年,上海郊区社队工业产值达28.99亿元,占社队工农业总产值的52.15%,表明7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1978年以后,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通过市场机制的城乡联系得到恢复。1984年以后,农民获准进城务工经商。1986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及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其非农化发展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 一是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城市工业向郊区的扩散既有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主动扩散,也有因市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市政动迁、“三废”拔点等的被动扩散。无论是主动扩散还是被动扩散,无论是整厂或部分车间向外搬迁的有形扩散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前言研究目的与意义 阐述海岸带地下水动态监测之作用与意义(其一,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其二,对植被空间分布和演替的影响;其三,对农田排水),评述前人在该地区的工作,结合拟展开的工作,重点分析已有的不足,点名本次工作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地下水监测井空间布点的原则、监测的方法,所可能获得数据和分析方法1.监测井的布设 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黄河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布置了7口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中有5口井分布于东营市垦利县的黄河口镇,剩下的2口井位于河口区的孤岛镇(图1和表1)。之中的3口井中安装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型号为ecolog OTT 800),能够实时监测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温度和盐分动态,设备以30分钟为间隔监测地下水动态,每天监测48次,通过GPRS信号向位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内的服务器发送数据,分别在每天的0时、6时、12时、18时各发送一次相应时间间隔内的12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包含7组内容,分别为地下水位(m),地下水温度(℃),电池电压(伏特V,可以指示设备电量及工作状态),地下水电导率(ms/cm),地下水盐度(ppt),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g/L)和数据传送的GPRS移动信号。其中电压和移动信号每6小时测一次,地下水盐度和TDS是由电导率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此过程在监测设备内完成。其余5口井还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图1监测井井位分布图 在黄河口镇中心轴线沿着黄河由东至西布置5口井,分别为井2、井7、井3、井1和井4,它们之间直线距离分别为3.67Km、1.89Km、9.74Km和1.63Km。井2位于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试验站内,井1在黄河农场的大田内,这两口井都设有地下水动态监测设备(ecolog OTT800),安装时间分别为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井3、井4、井7位于承包农户的农田内。相应的位置关系可见表1。 孤岛镇的两口观测井(井5、井6)毗邻,直线距离约260m,距黄河故道约2km。井5旁为稻田,安装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ecolog OTT800),安装时间为2014年7月; 井6则在荒地内,主要植物为芦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论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步进化。关于城市化,其理论研究非常之多,也存在不少争论,研究区域的区位论,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生态论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人口一.城市化的定义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理论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概念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urban意为城市、都市;-ization是表示行为发生的过程,即“化”的意思。那么从字面理解,城市化就是非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包括实质上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文化、文明、意识和精

神的扩散。因此,城市化的定义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意味着农村地域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地域,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但从质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改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看来,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是空间城市化。 第三是乡村城市化。 可见,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和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影响地下水的因素:1气温,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越高,蒸发越快。2温度,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称为空气湿度。湿度分为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说明空气中的水分是否达到饱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相对湿度可以表征空气的干湿程度及降水条件,但不能直接说明蒸发的条件,而饱和差却可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饱和差与蒸发成正比。3降水,A大气降水的强度、延续时间B当地的渗入量的条件4蒸发,水在常温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水: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地下水:水面蒸发、土面蒸发 径流:指一个流域内的降水除去消耗于蒸发以为的全部水流。径流的表示方法:流量Q=VF、径流总量W=QT、径流深度Y=W/(F*1000)、径流模量M=(Q*1000)/F、径流系数A=Y/X。径流越小,蒸发越大。 岩石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程度及分布状况。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也是地下水的运动通道。空隙: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硬岩石中的裂隙以及岩溶中的溶穴。 岩石中的水:1气态水,可以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运动。2结合水:强结合水,不能流动,可以转化为气态移动;弱结合水:外层水膜能被植被的根系吸收3重力水: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重力水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4毛细水:在气、液、固三态才能蒸发5固态水:具有膨胀性。地下水面以上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下饱气带。饱气带中有结合水,任何颗粒表面都有结合水。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是指那些不能透过与给出水的岩层。构成含水层的条件:具有储存重力水的空间、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含水层与隔水层具有相当性。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的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包气带中的水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只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时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的重力水。特征:1具有自由水面2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流入低水位3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4受气象、水文因素显著5受人为污染6重要供水水源 承压水:充满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特征:1受静水压强2补给区小于分布区3动态变化不显著4化学成分复杂5厚度不易发生变化6不易污染 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就是承压水位面的等高线图。水位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地下水的运动1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透。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区域或渗流场。渗透速度v,渗流量q,水头h,等这些描述渗流场特征的物理量,称为渗流的运动要素。 2水流质点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称为层流。3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称为紊流运动。 4各个运动要素不随时间改变时,称为稳定流。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称为非稳定流。 5达西公式主:Q=K?h/I=K?L K=V/L I=▲H/L Q:渗透流量K:渗透系数?:过水断面积h:水头损失I:水力坡度 6渗透系数的大小不仅与岩石的空隙性有关,而且还与渗透液体的物理性质有关。 7渗流场内的水头及流向是空间的连续函数,因此可作出一系列水头值不同的等水头线和一系列流线,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8研究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它研究,可以更好地对地下水水质作出评价。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地下水的水质要求。 9温度每升高1℃所需在增加的深度称为地热增温级。 10我国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超过20色度。 1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顔色、味(口味)、嗅(气味)、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 12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酸碱性、硬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及碳酸盐硬度)、总矿化度 13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吸附交替作用、混合作用、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作用。 14产生浓缩作用具备的条件: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较浅的地下水位埋深、毛细作用的颗粒细小的松散土层、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排泄处。 15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溶滤水、沉积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城市化对水文效应的影响 摘要: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于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城市水文效应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先介绍城市化的内涵以及城市化水文效应含义,之后从城市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过程对城市水质污染的影响进行深入阐述,接着简要提出几点应对措施,最后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Urbanizat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the way of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urban ecology research, due to the urban hydrologic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meaning, from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hydrological elements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o further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in cities, and then briefly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summariz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are prospected. 关键字:城市化水文效应水文水资源水文要素水质污染 ●城市化( Urbanization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一般来说,现代城市化的内涵是指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地域景观发生改变,市政设施不断完善,最终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等发生改变。目前全世界城市化的水平以每年1 % 以上的速度递增,且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增长的重点,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来说不高,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得到很大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本文将就其产生的水文效应进行阐述说明。 ●城市化水文效应(Hydrological Effect of City ) 城市水文效应是指城市化所及地区内,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及城市水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显著。城市化导致人口密度增大,建筑物增加,道路及下水管网的建设使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大,直接改变了当地的雨洪径流形成的下垫面条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对水的需求量增大,废污水相应增多,从而对水的时空分布、水分循环及水的理化性质、水环境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引起了一系列的水文效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