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出口产品分析与建议

中国出口产品分析与建议

中国出口产品分析与建议
中国出口产品分析与建议

中国出口产品分析与建议

一、中国出口产品现状

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使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也不断提高。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但是,中国在出口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贸易结构,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中国贸易发展的前景。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虽有所调整,但是总体上仍然是以初低级产品为主,中高级产品出口势头不够强劲。以2010年的货物出口数据看。2010年中国全年的出口总额为15777.54亿美元,出口产品共分为二十二大类,其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技术较低端的机器及相关附件产品这三类占据了前三,分别为1995.33、1107.99和6985.68亿美元,占据了所有大类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技术含量较高的光学、紧密仪器等产品贸易额较低,仅为566.25亿美元。

价格优惠是出口主要竞争优势。在中国的制造品出口业务中,很大一部分是简单加工制造和装配业务,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因素,使出口产品低价具有了有利条件。此外,这些类型的企业在政策上具有很大的优惠,价格补贴、出口退税、免征消费税等都有助于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这就使得出口产品低价促销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上有所改善,但是以上两点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在从前,这是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表现,然而在眼下,这些优势却在逐渐的弱化,甚至消失。

二、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中国进出口总额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增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近几年,贸易摩擦、贸易救济案件、国际贸易壁垒情况等一系列事件层出不穷,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着很不利的形势,如果不认真分析并解决好这些不利条件,那么我国的出口产业定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导致巨大的损失,这对于我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外贸企业来说,这样的打击可能就是致命的。

以下是本人简要陈述的几项可能会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价格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出口方来说,本币贬值,意味着出口价格下降了,则能获得更大的出口优势;反之本币升值,价格优势就不复存在,则会增加出口的难度和负担。

现在,我国的出口商就面临着后一种压力。近几年,人民币对外币的价格持续的下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对对外贸易产生了冲击。人民币和几种主要的外币的对价都呈显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汇率变动不仅仅是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也是商品出口的一块绊脚石。

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

英镑/人民币港元/人民币

(二)出口政策的调整

在我国商品出口业务中,政府扶持政策在此类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手段。

出口补贴与出口退税为出口企业创造了不少条件,对外贸业务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取得了非常的优势。

然而,这些扶持政策作用也正在慢慢的减弱,随着贸易摩擦的频发和国外投诉的增加,政府不得不减少干预;出于其他考虑,规定准予出口退税的产品种类已经相应减少,部分产品如农产品大豆,江苏等省已取消了退税。

没有退税的优惠,出口企业的负担就会有所加剧,产品的成本便相应的增加了,成本上的压力对于一些靠退税补贴来获得出口差价利润的小企业而言,出口便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势必会挫败他们的积极性,使出口产业的规模缩减。

(三)频繁的“双反”调查和严厉的“惩罚”

自2001年以来,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展开的“双反”调查频繁发生,并对某些产品实施严厉的“惩罚性”关税,试图将那些对本国产品竞争不力的国外产品阻挡在本国市场大门之外。

“双反”调查是针对出口补贴等扶持政策而来的,这对于我国的出口商来说是及其不利的。我国有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依靠出口补贴等建立起来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调查采取的严厉惩罚无形中加高了国外市场的进入壁垒,使得这些企业的价格优势毫无意义。如美国对中国输美钢铁等产品的关税惩罚。

一些国家的政策法令也成了我国企业和产品对外输出的障碍,如2012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华为等公司的产品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明确禁止进口等。

(四)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变化

产业转移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几十年的发展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日趋减弱,国内的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一些附加值低的加工企业和制造企业已经逐渐退居到不太发达的内地城市,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在朝着技术型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沿海地区是我国加工制造的中心,也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但是劳动力报酬的提高使得这些企业的低附加值产品难以获利,也就失去了更好的发展的能力。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印度和中亚以及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中国承接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劲敌。中国的低端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也会逐渐让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产业和产品的双结构的难题,这对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中国目前的出口形势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

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以上四点只是最浅显的部分,但是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中国出口产品的应对策略

发现问题如果不去解决就毫无意义,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结构和现状,现给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应对建议:

1、长期低价值产品战略走不通,提高附加值才是关键。低端产品低价的市场优势不可能一直存在,只有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获得实际的产品优势。

2、企业必须要自立自强,光靠政府政策是无法强大、难以长存的。外贸出口企业必须要依靠自己的自立自强,发展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才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本,扶持力量终究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凭自己的实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3、国家应加强引导,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变简单扶持为鼓励支持。基础建设是一切发展的基点,国家应加强产业内的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内的发展环境,为出口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引导企业目标的建立和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自主竞争力。

4、突出知识、技术的价值,鼓励和发扬技术强化企业,科技创造加之的文化氛围。社会应更加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价值性,重视产品的技术性和知识性,从意识上改变低端的思维,以技术推动产品的升级,增加产品的价值和综合实力,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传统手工艺品为啥没人买

传统手工艺品为啥没人买 (2009-6-2) 时间:2009-06-02 11:32:16文章 中国轻工业信息网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传统手工技艺具有自己的特点。简单地说,这类遗产中的大多数并非仅靠传承人和技艺的传承就可以存在;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而生存。没有了市场和消费者,产品的文化内涵就被抽空,即使传承人和技艺仍然存在,也只能算是一种“文化木乃伊”了。 因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便成为非遗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广州的木雕、牙雕、玉雕、广彩和广绣(即所谓“三雕一彩一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这些技艺的保护当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如此,每项技艺似乎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原材料问题、技艺失传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普遍面临的困境,就是产业的萎缩。产品利润菲薄而成本高企使得企业生存艰难,愿意从业者寥寥。 许多解决方案被提出,如拨款保护传承人、减免税收扶持企业、提供政策优惠以及产品创新等等。这些方案不是没有效果,但最大的问题是市场――没有足够的消费市场,传统手工艺就没有自身造血和再生功能,只能维持一种类似植物人那样靠不断输液才能生存的状态。 是没有市场吗?从表面看来,传统手工艺品并非完全没有市场,许多地方的旅游纪念品和民间工艺品市场还是挺红火的,一些大师名家作品也成为了收藏品,但这类市场的发育形态并不健康。高端产品通常只有少数大师、名家作品才有市场,大部分市场则被廉价倾销的低端产品,特别是机械仿制品充斥。一件制作精美、成本高昂的广绣织品之类工艺品售价数万可算货真价实,但除了名家作品则往往有价无市,少人问津。大部分消费者满足于购买廉价制品作为一种简单的猎奇式民俗符号消费。这样的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只能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破坏作用。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1 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近1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甚至在入世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像原来认为的受到极大冲击,反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1997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158万辆,出口约1.5万辆。到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927万辆,增长12倍;出口93万辆(1~11月),增长63倍,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进口到出口,从逆差到顺差,中国汽车正在走着许多中国工业品的老路,在“Made in China”这组魔力词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出口繁荣异常。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生力军。 但是,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德国汽车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9%,日本是50.3%,韩国是64.9%,中国2010年汽车出口比例为3.1%,2011提升至4.6%,但仍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的汽车出口比例也远远高于中国,见图1。同时,这也说明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空间还很大。 图1 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与出口比例 数据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从纵向看,在中国入世以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很小,入世后快速发展起来,到2011年达到约85万辆,到2012年前11个月已经超过93万辆,预计全年将超越100万辆的水平,见图2。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在2007年和2008年,不仅国内市场快速扩容,汽车进出口市场也令人惊喜,无论是进出口量还是进出口金额均再创新高。但是到了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车出口数量同比几乎减少一半,除轿车之外的其他车型出口价格也出现回落。在2010年有所回升,但是也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到2011年和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2008年的水平,创历史新高,但是出口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出口的车型仍以经济型为主。

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市场营销实务》期末试卷 (文秘 1301)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考试时间 班级文管 1301 学号100132341 姓名陈镝 成绩

中国电影的营销策略 如今,全球经济 ( 包括娱乐产业 ) 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 已成为世界电影工业发展的典范,美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收入中占到80%以上,而对 于拥有 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电影市场拥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指出,不超过 1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6]电影营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迫切要求,而目前国 内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国产影片大量生产但良莠不齐,加上进口大片对市场的争 夺,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电影营销模式,使很多国产影片埋没其中, 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回报,更不能开发出非荧幕后续产品使效益最大化。 中国的电影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也没有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没有商品化的 运营模式,娱乐完了也没有附加产品的接轨。外国许多电影的广告,产品醒目地出现在 各大商场,电视,一边宣传电影本身,一边为电影做着营销。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如何开 拓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营销之路进行分析。 一、中国电影的营销现状 (一)中国电影营销方式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界开始有些摸到影片整合营销门路的发行方操作起各种营销手段 来开始有些发展。主要宣传手段除以往的搞盛大首映式曝炒负面新闻加大各传统媒体的 广告投放力度外,新媒体(户外电视,网络 ) 。流行元素嫁接、利用强势媒体互动等手法 也被越来越多地惜鉴,其中有些是效法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有些则是土法造车但不 论是打西方牌还是东方牌,其营销作用都是相当明显的。[8]中国电影营销主要采用的方 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 1.拉式营销 指的是利用电影的强势品牌力,制造市场轰动,让消费者和媒体充满期盼、主动靠近, 如张艺谋《十面埋伏》的演唱会营销策略和《泰坦尼克》主题歌营销法。这种方法 撕开市场的力度大,立竿见影,省时省力,《十面埋伏》数天内票房达到 5000 万人民币, 就是利用从 CCTV《同一首歌》那里学来的演唱会营销法。 2.推式营销 指的是电影品牌力还没有得到认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主动把自己的电影推向市 场,绝大部分电影产品采用的就是这种营销传播法。但是如果策划不周、营销不力,很 容易难以立足于市场。 3.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是电影营销的一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商家所采用。它可以网聚 消费者的“眼球”,使一个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帮助产品实现接 触更多消费者的目标,接触到许多传统企业广告无法企及的消费者。 对电影企业来说,联合促销则意味着获得更多额外 ( 免费 ) 的电视与平面广告宣传,以 及出现在全国各个大型超级商店和公共场所的广告机会,扩大了电影本身的广告宣传效果, 增加票房。联合促销确实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有效技法,但是,若运用得不好,一不小心 就可能招来官司,甚至导致市场惨败。《英雄》与多普达,《十面埋伏》与方 [15] 正电脑进行联合促销,实际上是在相互借势,共同造势,共占鳌头,以求双赢。 (二)近年中国电影营销成果 这些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票房比起以前也可以算是有长足发展。青春偶像 片《头文字 D》7200 万票房,武侠片《英雄》 2.5 亿票房,新年档的文艺片《黄金甲》 3 亿,魔幻票房史诗《无极》 1.7 亿票房,还有功夫片《功夫之王》首周突破 8000 万票房。 [10]但是中国电影目前只注重票房,对电影后的娱乐产品、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是少之又 1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汽车保险、维修、美容、二手车交易等“后市场”需求也日趋增多。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正迎来快速增长。 2016年我国全年共销售汽车2802.8万辆,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并再创历史新高,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每1元的购车消费会带动0.65元的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维修、零配件更换、翻新美容、二手车交易、废旧车拆解等汽车“后市场”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汽车行业内有一个“1:8”的规律,即每生产1元的汽车,将产生8元的汽车后市场价值。在发达国家,汽车整体利润中20%为整车销售利润,20%为零部件供应利润,而其余的60%均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产生。换句话说,汽车后市场利润一般是汽车销售利润的三倍。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到2015年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1.7亿辆,每年的汽车销量均超过2000万辆。汽车的维修养护等后期需求,已经塑造了一个巨大的汽车后市场。截至2015 年底,全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就已突破8000亿元。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不少资本都看中了这片蓝海。自2014年以后,中国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大规模的资本入驻。当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有关汽车行业的相关投资达到150多件,其中多数投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及汽车后市场两个领域。与前一年相比,2014年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的投资频次增加了9倍以上。而在2015年以后资本的涌入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 资本再一次向汽车后市场密集出手。例如,上汽集团倾力打造的中国汽车后市场O2O电商平台“车享家”宣布获得了A轮融资,资本规模达亿元级别。京东商城与北迈网签约,推进汽车零配件数据标准化进程,优化汽配供应链,深挖汽车后市场B2C的需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汽车后市场平台车码头也正在加大开店速度,加速市场布局。 行业发展形势 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约8000亿元,并由2015年“群雄逐鹿”的格局迈入2016年“合纵连横”的阶段。 1、消费以4S店及连锁店为主认可O2O模式 汽车维保渠道集中在4S店及连锁店,一线城市除广州外维保主要渠道均为4S店,其他城市连锁店比例相对较高。 买单主体影响渠道选择。有车险理赔的支撑,车主倾向于选择4S店;更换轮胎及油漆钣金等类别,自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学 中国·** 年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 II -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电信企业已经告别了垄 断经营、高额利润的时代,中国电信企业不仅要和国际电信企业竞争而且要和中国的电信企业进行竞争。目前,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5家电信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电信企业的竞争越激烈,而此时市场细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电信企业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全员营销、组合营销、体验式营销、拓宽范围及实行差别化经营的策略。 2电信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 作为一个电信企业首先要确定电信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而在激 烈的竞争中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 2.1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 电信服务发热对象是有信息需求的广大用户。随着电信服务渗透 率的不断提高电信运营商服务的对象不断扩大,争夺电信用户的竞争

也越来越激烈。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对电信的需求是相同的,因此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电信运营商需要确定最能为之服务并能取得可观利润的四场细分,开展卓有成效的营销活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中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电信市场细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按地域、用户属性、用户使用电信的消费额、用户身份、用户使用的电信业务种类、用户的电信消费行为等,进行从易到难的市场细分工作。也可以按照地域,把电信用户细分为大中城市用户、中小城镇用户和镇乡用户;可以按照电信消费额度把电信用户细分为高端用户、中等用户和低端用户;也可以根据用户特征把电信市场细分为集团用户、商业用户、公众用户3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的关键目标是确定并描述具有相同性质的用户群体和他们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市场细分可以揭示在一个大的、随即需求变动的市场中包含许多小的、可预见的和可对付的市场机会。只有在对市场竞争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的电信业务定位相应的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电信运营商应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投入与之相对应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 2.2进行客户细分

传统手工艺品

传统手工艺品 剪纸、皮影、风筝、面人、花馍、葫芦烫画、毛猴、中国结、内画壶、彩蛋、泥人等等,游客们目光所及都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年推进,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在老百姓眼皮底下“复活”了,过年是最集中地展示各地手工艺人拿手绝技的时候。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迎春庙会上,年画、剪纸、皮影、风筝、面人、花馍、葫芦烫画、毛猴、中国结、内画壶、彩蛋、泥人等等,游客们目光所及都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 在西南古朴的小镇上,随处都是现场即兴作画的糖画艺人;在僻远的西北乡村,不时可见大娘巧手剪下活生生的窗花;在城市年货集中的售卖区,尽可以从众多的手工艺品中,选一个威风可爱的虎形玩偶,请手工艺人当场捏一个形神兼备的小面人。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与此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也毫不例外地具有吉祥喜庆的内涵。北京和兰州两地很有名的手工艺品烫画葫芦,因为葫芦谐音“福禄”,它由此成为传统的年庆用品,买一个挂在家里或者车上,寓意幸福吉祥。这些年很流行的手编中国结,本名叫“绳结盘长”。盘长是佛家八宝之一,寓意事物流通顺意、畅行无阻。因为它寓意吉祥,所以民间社会用红绳编结盘长,加上长长的穗子,就成了寓意“长命百岁(穗)”的中国结了。 如今,过年在大门上倒贴个“福”字已成为全国通行的风俗。北方地区习惯制作花馍以祭祀祖先、馈赠亲友,手工制作一个带吉祥字的花馍模子就必不可少。南方许多省份还有在器物表面上直接书写福、寿、安、财、宝、爱、丰、乐、忠、富、贵、美、欢、神、旺等吉祥汉字的做法,严格意义上说,书写也是一门很古老的手工艺。 过年要贴年画和门神,旧时主要依靠手工雕版、手工印刷和彩绘,又叫木版年画,属于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尽管全国各地的木版年画形式和风格各有特色,但所刻划的门神多为秦琼和魏迟恭。这两人都是唐代的历史人物,战功赫赫,老百姓将他二人的画像贴于门上,用以镇宅辟邪、护佑平安,俗称“武门神”。除了有武门神外,还有文门神、财神等门神样式。 虎年自然迎来了与虎有关的传统手工艺的盛行。虎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图腾之一,《周易·乾卦文》说:“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合成为一个国家雄伟强盛的象征。汉代除夕画虎于门的风俗开了中国民间年画的先河。因为虎被赋予了驱邪、镇宅、避灾的寓意,所以古人还用虎的兽面形装饰在各类器物上。百姓更是把虎看作是儿童的保护神,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爱,寓意孩子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活泼。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在1994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

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展

2016年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展 策 划 书 制作人:袁佳瑶

目录 一、办展市场环境分析 -------------------------------------------------2 二、展会的框架 ------------------------------------------------------ ----3 三、展会价格及预算方案 ----------------------------------------------4 四、展会工作人员分工计划 -------------------------------------------5 五、展会招展招商计划 -------------------------------------------------6 六、展会宣传推广计划 -------------------------------------------------7 七、展会筹备进度计划 -------------------------------------------------8 八、展会开幕和现场管理计划 ----------------------------------------9 九、展会期间举办的活动计划 ----------------------------------------12 十、展会结算计划

-------------------------------------------------------12 一、办展市场环境分析 1、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产业相关概述 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时尚手工在现代都市如此红火并流行,确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有人说这是因为怀旧,是一种对往昔手工岁月的追忆;?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手工制作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装饰和实用的性能、手工随心所欲的乐趣,已经不可抗拒的在我们身边流行起来,她像风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2、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市场需求 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时尚手工在现代都市如此红火并流行,确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有人说这是因为怀旧,是一种对往昔手工岁月的追忆;?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手工制作工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 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生产轿车,共有2443 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

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05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07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 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 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自2005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在2006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

中国移动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1、营销策略的系统性较强,表现在营销政策有着较强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政策平衡较好等; 2、较为注重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不惜大量运用赠机方式增强对重要党政机构的影响力,力图形成“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 3、新业务渐成气候,如短信、动感地带、无线上网等既有很高的认知度,其收入份额也占据相对优势; 4、大量借助“外脑”,依托社会咨询机构、广告商来提高营销策划和管理水平; 5、较为注重市场情报的收集和对对手状况的准确掌握,在内部运营支撑系统上加大投资力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努力构建对中高端客户的战略性防御体系,力图通过服务差异化来提高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 (二)中国移动营销策略的不足表现为: 1、业务推广受网络技术条件限制; 2、挽留中高端用户的措施更多地偏离通信本业,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发挥; 3、保持高利润率的愿望和良好的市场优越感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竞争者(如中国联通)的战略性防御措施准备不足; 4、营销理念有待深化:现有的营销理念仍带有很强的“推销”色彩,交易营销而非关系营销的特点仍很突出; 5、营销对象有待细化,移动运营商还缺少清晰的用户定位或区域定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渠道整合以及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善等都还比较薄弱,对促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重视不足; 6、营销组织的整合有待强化,尤其是对社会代理渠道中的形象店面的规范和管理有待增强; 三、中国移动新营销策略,提升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 (一)中国移动基于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分析 (1)价值创造:服务与业务领先 企业创造市场,获得客户资本增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领先用户法和”导向“客户法”。“领先用户”是指假设一个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上流行,现在就对其有强烈需求,并能从解决方案中获益的厂商或用户。“导向客户法”就是要超越客户的需求导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般主张生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在很多情况下,大众不知道哪些新产品具有可行性。所以真正优秀的现代企业不是征询他们需要什么产品,而是引导他们接受符合市场规律的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根据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特点,不断推进创造市场价值的实践。 (2)可延展:营销网络的建设 营销网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要使资源逐步转化为能力,必须加强对营销渠道和网络的管理。通过营销渠道和网络选择、激励、控制、评估、动态优化和维护等,来保证营销网络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延伸。 (3)难以模仿:赢得客户忠诚 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从不同角度积极将潜在客户转变为现实客户,进而建立与客户长久的良好关系,将满意客户转变为忠诚客户。 a、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客户忠诚奠定基础。客户忠诚的基础是优秀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