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兼论启功先生的字外功

6月30日凌晨,启功先生走完他漫长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辞别牵挂他的亲友、学生,义无反顾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启功先生以一个中学毕业的文凭而成为中学老师、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各种学会的顾问等等。可以说,启功先生的一生是一个奇迹,能和这样的巨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得到启功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我在百度上搜索,得到关于启功先生的有关文章和网页就达76600条之多。试着点开几个网页,无非是关于启功先生的书法、绘画和他的一些轶闻趣事,而关于先生的研究文章,关于他出版的四卷本的《启功丛稿》这样的学术著作的评论却没有(或许是有而我没有检索到)。关于启功的书法绘画的成就,褒贬皆有,但近几年是褒多于贬,这里我就不想多罗嗦,因为像启功这样的大家,要对他的书画进行评论,我立刻就想起“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客观上说,启功先生的书法绘画与他的学术成就及书画鉴定的成就比较起来,对于当代的意义,后者可能更高于前者,更不要说先生的古典诗词水平、对《红楼梦》的研究水平、对汉语言的研究水平了。

启功先生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我所知,浅论如下。

一,对书画考证的贡献

翻开四卷本《启功丛稿》之一的《书画题跋卷》,我们看到收入其中的先生对古今书画方面的各类题跋132篇,其中有先生对大家熟知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也有对《泰山刻石残字》的,更有对汉隶名碑《曹全碑》的,还有对启功一生书法影响甚大的《张猛龙碑》的,有对《华山碑》书人的考证,对郑板桥的评论,对书画鉴定的一些经验之谈等等。

如他对《集王圣教序》的两篇考证题跋文字中,对哪些字是王羲之的原字,哪些字是由王字的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哪些是作者(怀仁和尚)描摹的,哪些纯粹就是错别字,还有前后文章在逻辑顺序上的矛盾等。这些权威的解释,消除了很多初学者的疑问。通读先生的这两篇文章,无疑对研习王羲之书法,尤其唐后被历代公认为行书入门范本的《集王圣教序》的研习,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使初学者免了很多弯路。

在《泰山刻石残字》题跋中,先生详述了李斯这一秦代大书法家石刻的沿革和和兴废,指出流传至今,并能确证为秦篆的,只有《琅琊台》和《泰山刻石》了,其余的几种刻石,如《峄山刻石》等,俱为后世翻刻的。他说,“《琅琊台》逐字剥蚀,全成方廓。《泰山》则断裂遗失,明、清数百年间,但存二十九字。”“友人世藏此本,蝉翼淡拓,锋锷不湮,批阅移时,令人神爽。近世出土秦时权、量颇多,而颂功刻石,只此一片可以摩挲辨读,什袭珍重,不亦宜乎?”

先生1972年题跋明拓《曹全碑》时写道:“吾尝谓出土古碑每有完好无损者,盖刻后未久即遭沉埋,重出所拓,常更精于宋拓古刻,《曹全碑》即其一也。又昔之论书者但称此碑书体娟秀,一似不堪与群碑较其雄伟者。余曾放大观之,其体势开张,点画沉劲,远在《孔宙碑》之上,第以字迹稍小,刻法太精,且石无剥蚀,遂招此咎,夫岂汉代书手刻手始料所及哉!”聊聊数语,就给了这通汉代名碑应有的地位。

先生在跋《张猛龙碑》时,作诗六首,其末一首是:“出墨无端又入杨,前摹松雪后香光。如今只爱张神冏,一剂强心健骨方。”还有对《急就章》、对《华山碑》的题跋,都能不袭前人成说,如在《汉华山碑之书人》一文中,先生在列举了历史上的六种推论之后,对于上述六说一一驳辨,虽未明说,实际却告诉我们,《华山碑》的书者就是郭香察。从而否定了千余年的“书者蔡邕说”。

启功先生作为一代学人,治学严谨,考证精当,见闻宏博。他对某一碑某一帖的题跋,都是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读先生的题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先生总是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收入该卷的还有先生对他的恩师陈垣先生的回忆,尤可读的,是先生对老师的治学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就因了这一篇文章,笔者从图书馆借来了陈垣先生的所有著作,也因了这一篇文章,对陈垣先生多了一份敬意。还有先生对郑板桥、对齐白石的评介,很多地方都超乎我们知识所及的范围,因而对人启示良多。

二,启功先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贡献

先生还有未收入《启功丛稿》而独立出版的,被学术界一致公认为权威之作的《汉语现象论丛》和《诗文声律论稿》两部著作。

我藏有先生手书的《诗文声律论稿》一书,《汉语现象论丛》一书未见,现

集中摘引学界对这两本书的评论如下:

《汉语现象论丛》是一部智慧的书。对此有所觉知,有所挹取,可以苏活学人的心智,助长学术的正见。这也是《论丛》在今天特别具有的学术意义。

今人治学,喜操方法。这当然是好事,但看看详情,却颇不令人乐观。常见方法的使用,实则只是使工具,道器一如的方法论,已被降为工具一层论。工具当然不是自家打造。学术开放,国外理论大量地传来,使工具的拆兑有了方便。这主义、那理论,套套地来,件件地使,见李逵说板斧,见鲁达说禅杖。学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不是表现为客体认识的深化,而是角度的翻新。可以不为理论的外来忧,却须为方法的套用惧。因为与此相伴的实际是我们的学术从业者主体能力的日益暗弱。以致知为目的的学术,会因此丧失自己的本质。这种学术的“方法病”,不自今日起,它由来甚久,是一个近代现象。如启功先生这本书里所论对的“葛郎玛”,就是“办洋务”形势下的一个学术舶来品。这也不限于语言一科,甚至不限于学术界。试问自从国人觉得自己不如西洋之后,有哪样“维新”不是从仿造开始?干实业,照抄照搬可以立见其不通,但在学术,却可以因其表面的不关国计民生而维系其长期的 昧。启功先生的《汉语现象论丛》以其对汉语特征的那种独到见解博得喝彩,尤当为之喝彩的是流动于其中的那种睿智,和作者的那种用自家头脑面对问题的治学气度。对于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方法,这些流动的智慧实在有发壅起蔽的开示意义。(引自李山《〈汉语现象论丛〉中的学术智慧》)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精辟地归纳了旧体诗的格律。按我的理解,他深入研究诗律,是为了总结前人写诗的经验,借以诠释古典诗歌的语言艺术,并不是要求今人都按照旧体诗的格律来写诗。启先生自己的诗集《启功韵语》和《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各体兼备,风格多样,足见他的创作正在探索诗体的革新,为中国诗的发展寻求出路。”(程毅中《读启功先生“三语”有感》)胡秋蕾评论说:我是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诗歌,为了对这一体裁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一直在尝试写一些旧体诗。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是我学诗的一本重要的工具书。正如启功先生在书的绪论中讲到的,“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古典诗、词、曲、骈文、韵文、散文等文体中的声调特别是律调的法则,……分析前代人的成说,从具体的现象中归纳出目前所能得出的一

些规律。”启功先生对于这些规律的论述和分析深入浅出、简洁明了,很利于初学者去把握。

这本书也是一本很见功力的诗文声律研究专著。作者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完整的论述了律诗的发展历史,深入的分析了律诗的几种重要的形式,同时还对词、曲、骈文、韵文中的律调句以及散文中的声调问题进行了研究,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许多创见,是做诗歌研究的学者不可忽略的成果。

书中作为例证的作品如杜甫的《客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李商隐的《七月二十八日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等都是技巧与意境俱佳的上乘之作,可以当作一本优秀的诗歌选本来读。(上述均引自胡秋蕾文)

谢丹云认为: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对于初学诗词格律的人来说是很相宜的,以大学者之巨眼高瞻远瞩,在纷繁的音韵声律现象中总结出了几条比较清晰的规律,特别是其中的“平仄长竿”说,犹如拨云见日,一下子让初学者理出了头绪。薄薄一本小册子,兼及诗、词、曲、文,亦论及永明体等与诗体流变相关之问题,可谓由博返约,非大学者莫办。这本书的重点虽然在讲诗词格律,亦旁及骈文、韵文与散文等其他学者较少提及的文体的声调押韵问题,为初学者一解疑惑。启功先生在提到前人成说时均详述其作者书名,读者若欲进一步深入研究,便可依照书目查阅,甚为方便。此书为启功先生的手写本影印,先生的书法,笔秀神清,向为海内所重,读者执此一卷,既可学习诗文声律,兼得欣赏、临摹书法,岂非一举而两得乎?

三,启功先生的诗歌特点

启功先生是一个旧式文人,他虽自学成才,但身上承继了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他对诗歌不但研究精深,而且能够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他的诗作,收入其《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三本诗词集中(即后来收入《启功丛稿·诗词卷》中的全部作品)。大约600余首诗词。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先生的全部诗词,只能说是先生自认为可以“拿出来示人”的东西。《启功杂忆》一书中,就记述了启功先生对自己诗歌风格的论述,他说:“我的许多诗,都是在很难过的情形下写的。”继而又笑道:“即便是打油诗,那也是化悲痛为玩笑,凡收入集子里的诗,即便是酬答之作,也都有些意思在里头,完全是应酬的,我也不收。”诗歌中,挤车、住院、患聋、失眠、悼亡、

自嘲、咏史等等占了不少篇幅,他是很能从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中随时随地撷取诗材的。

如他的《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

其一:

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

东西南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坐不上,我活该,愿知究竟几时来。

有人说得真精确,零点之前总会开。

其二:

远见车来一串连,从头至尾距离宽。

车门无数齐开闭,百米飞奔去复还。

原地站,靠标竿,手招口喊嗓音干。

司机心似车门铁,手把轮盘眼望天。

还有他的词作:沁园春·美尼尔氏综合症

细雨清晨,透户风寒,汗出如浆。觉破房倾侧,俨然地震,板床波动,竟变弹簧。医嘱安眠,药唯镇静,睡醒西山已夕阳。无疑问,是糊涂一塌,粪土之墙。

病魔如此猖狂,算五十余年第一场。想英雄豪杰,焉能怕死,浑身难受,满口“无妨”。扶得东来,西边又倒,消息未传帖半张。详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另一首词作,题目很大,却文笔调侃,表面上轻松,但哲理至深:

贺新郎·读史

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账,电子机,难得从头算。竟自有,若干卷。

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龂龂争辩。檐下飞蚊自生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

另一首,是先生对自己的一个反观,一个写照:

沁园春·自叙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从此后,定收摊歇业,再不胡抄。

这样的妙文,不避俚俗,和谐上口,通俗易懂,非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不能到,非有旷达的心胸不能为。他对中国诗歌的音韵和格律谙熟于心,每有所思,下笔立就。拿启老的这些源自生活,不失诙谐调侃的诗词作品,与当代很多以诗词见长的学人的作品比较,就会发现,不少学人的作品在格律上固然无可挑剔,遣词造句亦十分讲究,但却缺少了诗词作品应有的“真性情”,使人读之味同嚼蜡。

在读惯了唐诗宋词和今人中规入矩的律句词章后,见到启老的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使人迷醉。

四、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

启功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举世公认的启老的儒雅而别具风貌的书法,清新淡雅的绘画(荣宝斋出版有启老画集),这些对启老来说,只能算是他教书、治学之余的一个“副业”,以启老这样的天赋如果专注于某一项或某几项,那成就一定是不得了的。

据启老好友,也是文化大家、散文大家的张中行先生在其所著的散文随笔集《负暄三话》(这是中行老九十年代推出的三卷本的散文随笔集的第三册,第一册是《负暄琐话》,第二册为《负暄续话》)中记述,解放前,张中行先生主编过一本佛学杂志,启功先生就是这本杂志的主笔。说明启功先生年轻时对佛学就很有研究,从启功先生后来的面对毁誉、面对荣辱、面对丧母丧姑之哀(据资料,他的母亲和姑姑均于1957年去世,时年启功45岁)、丧妻之痛(1975年,启老63岁),面对“瘫趋左,派曾右”(自撰《墓志铭》),并一再声明自己“妻已亡,并无后”(自撰《墓志铭》)。说明启老对佛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佛理上,而且能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

启功先生对待名利的心态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很多文化人的成名都是“功夫在诗外”,没有能够有经得起时间、历史考验的成就,不少人都是“凭附增价”,最终必然是“身谢道衰”。启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自己“无论什么都比同龄的

人晚20年”。这个“无论什么”,我理解就是既包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包括由此获得的“名誉”和“头衔”。但检索一下中国当今文化思想界和艺术界,和启功先生年龄和成就相当的人终究寥寥无几,大多数都已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

启功先生在一次“东方之子”节目的专访中,面对镜头,坦言自己“没当书协主席以前字写得还可以,当了书协主席以后每况愈下。”(启功先生1984——1 988年担任书协主席)足见先生对自己书法是有清醒认识的。先生“半生师笔不师刀”,他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一生却不临习碑刻,尤其对汉魏碑刻几乎不写。他与沙孟海先生这个南方人形成了鲜明对照,沙先生的字以雄强和派力饮誉当代,启功先生则以清秀温润受世人瞩目。他们各以其书法实践和成就,对阮元的“北碑南帖”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否定。日前有人已经撰文,把启老的书法成就和王羲之比较,这一点启老如果九泉有知,也一定会坚辞不受的,因为结论太早。回顾两千多年的中国书法史,能与王羲之分庭抗礼的还有颜真卿,和被日本认为“小王胜大王”的王铎。王羲之在世时,哪有启老今天的声誉和这么多的作品广泛流布于社会各界呢?

启功先生的书法理论上的成就,除了渗透在他的大量的题跋和考证论文中外,还有收入其《启功丛稿·艺论卷》中的《论书绝句一百首》、《论书随笔》、《论书劄记》、《论书散劄》、《书法入门二讲》等篇章中。其中不难看出先生对书法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悟,能窥见先生以“金针度世”的菩提襟抱。

记得西方一位名人说过:“要成功一件事业,必须花费毕生的时间。”启功先生一生的实践也告诉了我们这个平凡的真理。张中行先生引用《后汉书·黄宪传》的话来形容启功先生,我感到十分恰当:“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先生早年聪慧,青年时代得遇名师指点,晚年硕果累累。这样的巨人享誉世界、留名青史是必然的。

启功先生谈书法的学习

启功先生谈书法的学习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 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贾拜贾义民先生力师。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学了一段,挺有长进。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清你的老师题写。”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 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记者:您学习书法是从哪里入手的?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具体谈一谈? 启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首诗,收在了前几年出的《论书绝句》里,第四首、诗是这样写的:“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诗后边我作了说明:我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的是先祖自临的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蒙着帖照着写。后来十一岁见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但那时对笔法理解还很肤浅,谈不上学书。二十多岁时得到赵孟俯书《胆巴碑》,特别喜欢,学了一段时间,人说我的字像英煦斋。当时我学画,画画得还可以,题款字难看。于是学董其昌,得写字行气,但骨力不行。后来得到罗振玉藏《宋拓九成宫碑》精印本,不知是宋人重刻的,见它清润肥厚,认为不啻墨迹,于是逐字以蜡纸勾拓而影摹之,这是我学书的打筑基功夫。以后杂临碑帖以及历代名家墨迹,其中又以临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时间最久,下功夫最深,学得也最苦。要说学习的经验,我觉得要做到写字要做到“骨肉不偏”,很难。为了增强字的骨力,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这样经过几年努力,偶尔给人用楷字写对联,人见了就说我的书法是学乾隆时的成亲王的,实际上成亲王的帖我一次也没有临过。 记者:清代书法家梁山舟与张芑堂沦书,曰“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晚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又加以“二要”:“一要品高,二要学富。”您觉得一个人要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道路?这“三要”、“二

谈启功书法

笔者从三个方面来简单地谈谈启功书法(亦即启功体钢笔书法)的美学特征和学习要领,并有心与见到本书的读者一起探讨。 1.启功书法用笔纯正,点画如铁画银钩、寓刚于柔、圆润遒劲、洒脱有姿(参见图二)。说它用笔纯正,是因为其用笔率意果断,不故弄玄虚和扭捏作态,运笔的脉络交待得十分清楚,容易理解,宜于初学;而且学习启功书法,容易把握传统的根基,所以对以后的学习不会有任何不好的影响。我们在学习启功体钢笔书法的同时,除了要多赏读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作品外,还要多浏览古代名家的名碑名帖,慢慢消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为古训。 2.启功书法结构瘦劲优美,骨力内蕴,

呼应紧密,外观柔润而内实坚净;作品充满学者的气度,大家的风范,书卷气十分浓厚(参见图三)。所以,初学启功书法的爱好者不能单纯学习其外形,而应注重学习其内在的神韵,多加强文化方面的修养。建议多多欣赏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作品。这对写好启功体钢笔书法是很有好处的,我们不能忽视。 3.启功书法笔圆架长,秀逸传神。笔圆架长是指启功书法的笔画圆润秀雅,而结构偏长。初学启功书法的爱好者,宜多注意其点画的横竖相安,圆润精到;结构的瘦长严紧,重心安稳;神采的抑扬适度,俊逸典雅(参见图四)。点画在平正中求变化,结构在严紧中现生动,情韵在自然中得流露,

最是我们学习启功书法要注意的地方。启功体钢笔书法同样要把握好这个特征。 启功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因为启功先生的楷书、行书、草书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启功体。当然,启功体书法只是异彩纷呈的书法风格中的 一种风格。不过,因为启功体书法风格,既有深厚的传统书法根基,又有很强的时代意识,更因为它表现出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艺术的大美,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所以它比其它书法风格更加适合广大的书法爱好者,乃至大众学习。 总之,在学习启功体钢笔书法之前,我们要对启功先生的毛笔书法有一个必要 的了解,把握好启功书法的整体的美学特

【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 启功韵语论词绝句二十首

【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  启功韵语· 论词绝句二十首 启功韵语·论词绝句二十首" name=image_operate_66301370082942109 alt="【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启功韵语·论词绝句二十首" src="https://www.doczj.com/doc/7116521199.html,/DownloadImg/2015/04/0 118/51877383_1" width=690 height=514 real_src="https://www.doczj.com/doc/7116521199.html,/DownloadImg/2015/ 04/0118/51877383_1" src_cetemp="https://www.doczj.com/doc/7116521199.html,/DownloadImg/20 15/04/0118/51877383_1"> 【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启功韵语·论词绝句二十首 启功 暝色高楼夜玉箫,一称太白惹喧嚣。 千年万里登临处,继著绿河花寂寥。(李白) 词成侧艳无雕饰,弦音中律自吹齐。 别有伤心温教助,两行征雁一声鸡。(温庭筠) 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踞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即千秋。(李煜) 新月平林鹊踏枝,风行水上按歌时。 郢中唱出吾能解,不必谦称白雪词。(冯延巳) 词人身世最堪哀,渐字当头际遇乖。 岁岁清明群吊柳,仁宗怕苑妓怜才。(柳永) 柔情似水能销骨,珠玉何殊瓦砾堆。 官大斥人拈绡线,却曰辞费燕归来。(晏殊) 潮来万里有情风,浩瀚通明是长公。 无数新声传妙绪,不堪铁板大江东。(苏轼) 半酒雷颠醉未休,梅花一曲见风流。 路人但唱黄梅子,愧煞山阴贺鬼头。(贺铸) 舛世人文品亦殊,行踪尘轻语含糊。 美成一字三吞吐,不是填词是反刍。(周邦彦) 毁誉无端不足论,悲欢漱玉意俱申。 清定如话斯如话,不作藏头露尾人。(李清照)

怀念启功先生

怀念启功先生 崔自默 2005年6月30日上午,忽得中国书协办公室主任吴震启兄见示《惊闻启功大师今晨仙逝》一首,句云:“炳森去后走元白,何故悲音相继来。应是玉皇开笔会,祥云仙乐动天台。”乃依韵奉和一首,句曰: 红尘几丈分明白,惬意风光可复来。 有恨无平当此会,何如停棹独登台。 我与启功先生有几面之缘,也通过电话。“启功病重,无力酬应;有事留言,君子自重。”这是多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红六楼启功先生住所门前就有的“免战牌”。 我找先生并能见到先生一共三次,第一次仅仅半分钟,敲门开门,是先生,问有没有事,我说没事只是想看看先生,他拉灯问看清楚了么,我说是,就彼此道再见了,其幽默如此。第二次去,他正为白洋淀的老八路干部题写“烽火诗集”,听先生聊天,很风趣,说喝凉可以多钓鱼,还提到一个画家求他题字的事,谈到沈尹默、谢无量、弘一、丰子恺,我接话都很适时、正确,可能他觉得孺子可教,竟然扯纸写字,“山川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说是写给我的。我当时喜出望外。这张字落款是“子默同志正腕”,我因为用“自默”,后来这张字就给朋友了。第三次是与西安书法艺术博物馆的魏杰一起去,魏杰要去日本办展览,想请先生题字,我们上去,直接说明目的,先生没怎么拒绝,就写了,进去出来也就三分钟。 我在中国工人出版社时,编辑室主任是摄影家步铁力,他说去启功先生处送书,想拍一张照片,老先生把书顶在脑袋上,说拍吧,老步也就真那么拍了,有意思。 启功先生的幽默与诙谐是有名的,那是一种智慧与达观,以此来面对日常复杂而冗烦的人际关系,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为名所累”的困饶。 老子说:“大道甚夷”,“大方无隅”。启功先生的学问便是如此,浑沦而圆融,把文学、史学、哲学、艺术、训诂、音韵等诸多方面的学问化合在一起的。 启功先生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那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境界,比如他的书法,很多人都喜欢。他的黄金分割体,造型美观,用笔大气,轻重由度,节奏感强。“启功体”风格的形成,其实也是在很多古代法帖和名人墨迹的基础上,渐渐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而又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样式的。 启功书法赝品的泛滥,无疑说明了启功书法的大众化,很多人以临摹和出售“启功体书法”为业,又有很多人以收藏“启功体书法”为乐,在一定意义上说,他的书法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启功先生诗词论:嘲戏与幽默

启功先生诗词论:嘲戏与幽默 编者按: 今年适逢启功先生百年诞辰,先生生前任教的北京师范大学已拟于7月召开纪念会并出版纪念文集。启先生是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他不仅在书画艺术上具有极高造诣,在古典文学创作和研究上也造诣精深。启先生生前关心《学术家园》的工作,曾为本刊题写刊头和栏头。在启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先生的大弟子赵仁珪先生撰写系列文章,详细论述启功先生的诗词成就,为即将来到的纪念活动献上一瓣心香。 启功先生 虽然启先生诗名往往被书名所掩,但作为一位文化大师,“馀事做诗人”,也足以使其诗歌创作成为当代诗词创作之重镇,取得诸多之成就。如才思敏捷,多有即席之作,且文采斐然;善于写论诗、题画、论书诗,能将诗书画之神采韵味与内涵精髓有机地融为一体;语汇丰富,雅言俚语顺手拈来无不如意;善于写自己真实之生活状况与丰富细腻之情感,个性鲜明等。 然从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着眼,此种种特点之中贡献最大、最应表彰者有三:一是对嘲戏幽默风格的大力发展;二是

将典雅寄托的手法臻于极致;三是能写出真性情,体现出大智慧。而嘲戏与幽默风格的大发展,可代表对传统风格的重大创新;将典雅与寄托手法臻于极致,可代表对传统手法的深入继承,性情与智慧的充分展示则是对诗歌创作功用与本质的深刻体现。 启先生在《启功韵语自序》中曾称自己的诗“绝大部分是论诗、题画、失眠、害病之作,而且常常‘杂以嘲戏’。”“嘲”者,嘲笑也、讥讽也;“戏”者,游戏也,玩笑也。正如他在《心脏病突发》诗中嘲讽自己大难不死所云:“游戏人间又一回。”启先生的嘲戏主要是自嘲,而自嘲是要建立在敢于自我否定基础上的,这需要有大勇气;且内敛于自我的嘲讽,也必然折射出社会因素,因而这样的诗绝不仅仅是自我调侃,而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种嘲戏如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便是幽默(hu-mour)。幽默绝非仅是插科打诨,更非是无厘头之“耍贫嘴”,以之入诗,亦非仅是“打油”“顺口溜”,仅凭俗谚、俚语、大白话以媚俗。它与中国传统所提倡的“诙谐”“戏谑”最相近,即语言是浅易风趣的,但内涵却是意味深长的,虽可笑,却含蓄,在耐人寻味中体现出人生的机敏与智慧,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讽刺,在会心一笑中暗藏着深刻的生活体验与感慨。故它是一种崇高之品格和深邃之哲思,是一种高雅之气质与健康之感情。即如前举的“游戏人间又一回”,不是在看似旷达乐观的口吻中蕴含着

【欣赏】三国吴 皇象(传)急就章明拓松江本启功藏

【欣赏】三国吴皇象(传) 急就章 明拓松江 本 启功藏 注:该图片资源为书画纵横建设者逍遥逸士于2006年6月发布在纵横论坛,共72图。今再次感谢。《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 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今传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据宋人叶梦得颖昌本摹刻的所谓《松江本》,其它古本未见流传。启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所见到的较佳拓本。《松江本》原石现藏上海市松江县博物馆。皇象,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官至侍中。幼工书,师于杜度。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时人以其书法与严武棋、曹不兴之画并称八绝。他的书法被赞为“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他学习

别人的书法,能取各家所长而成自家面目。晋葛洪《抱朴子》誉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说:“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唐张怀瓘《书断》评他的章草为神品,八分为妙品,小篆为能品。传世书迹有《文武帖》、《急就章》、《天发神谶碑》,相传为皇象书。书论《论草书》。今世仅存《急就章》石刻,相传为皇象书。又有数种,文字多少有异同,以松江本最为著名。此帖点画简约、凝重,亦较含蓄,又多隶书笔意。结字工整,法度森严。整篇观之,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对喜爱章草的人来说,是学习章草的优秀范本。因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到了皇象时代,已十分成熟,且为众多书家所擅长。书画纵横网编辑整理END

启功先生的上课须知

启功先生的上课须知 我想向大家极力推荐一篇《上课须知》。那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拟写的。文中的精辟之见,既有他恩师传授给他的,更多的则是他自己一生教学经验的总结。 这份《上课须知》共有九条: 一、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后无效,又怎样下场?你还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五、教一节课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 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做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七、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记下以备比较。 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课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课堂上表扬。 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学生打哈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你讲得多么用力也是白费。要在学生座位行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的地方,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觉兴趣,不怕来问了。 启功先生拟写的九条《上课须知》,大致可分三个方面,那就是:思想感情,教学方法以及反思途径。这九条,条条充满着可贵的责任心,把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哪怕是一个细节也要倾心关注。你看,对学生的缺点,应在堂下个别谈,而对学生的进步,则应在堂上公开谈。考虑得那么周到,把尊重学生真正落到实处。你再看,板书之后,还得回过头去仔细看看效果如何,板书要让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每位学生看得清清楚楚。当然,如发现笔误,那就得立即改正,以免误人子弟。 我们看到,他特别强调的是——“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这个“样子”,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教师的形象”。教师每天上讲台上课,每天在众多的学生面前“亮相”,你的形象十分重要,它会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然,这种形象,不光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你的品德,你的气质,你的风度,你的学识。

作文人物素材(启功)

作文人物素材(启功)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人,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佛名察格多尔札布。中国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启功自幼喜爱书法,亦精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论书绝句一百首》等。曾为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位。 1个人经历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画所得20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2人物生平 启功1913年,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为祈福,祖父曾让他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做记名的小喇嘛,取名“察格多尔札布”。当时正是辛亥之后,清帝逊位,其曾祖绝意政治,不愿居京城,以示不再过问国事。恰其曾祖有一门生,名陈云诰,亦是翰林,家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请其曾祖居住。曾祖乃携家人迁居易县,启功时年方三四岁。稍后,入私塾读诗文。 1933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 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 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 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 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晚年担任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3诗词选录 沁园春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 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 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 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 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

启功书法对联书法欣赏

启功书法对联书法欣赏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故宫博物院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成为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后,慕名求字者自然不少,启功则不论尊卑,凡有所请,便欣然从命,不忍拂意。先生作书,不择砚墨,宣纸下垫几张旧报纸,口占诗句,握管直书,珠玑满纸,章法天成。盛名之下的启功很累,但启老先生却始终保持着宽容大度、豁达幽默的处世态度。

画:李可染字:启功《岩竞秀万壑争流》成交价:725 万 “坚”、“净”二字正是启功先生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 启功先生有一方古砚,上有铭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启先生把自己小小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启功先生写的一副对联:“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这恐怕是对“坚”、“净”二字最好的注解。启功先生刚正不阿,不亏操守,高尚的品德为人称颂;他胸襟旷达,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坚”、“净”二字来概括

他的性格、操守、志趣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真是太恰当不过了。 图文:网络编辑:永恒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禁闭?谁能开启尘封的闸门?爱因斯坦三论解析与认识论四法(智者必读) 大自然的奥秘:心态与人体能量级别的关系【梦幻城堡瑰丽建筑】美伦美奂神圣之旅! 山野幽居空山赏雪[分享书香音乐十首]【十大著名思想实验】让你的思想爆发! 美文欣赏:寻找人生中高贵的心灵经典名著--领袖必读《奥义书》[欧洲风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拆字喻做人】--很经典的说如何教育孩子?看“诺贝尔导师”居里夫人给女儿的信

启功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启功(1912年―2005年),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和诗人。先生题写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作育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师大莘莘学子的奋斗目标。学行并重,师范乃尊,先生正是这方面难以企及的楷模。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从1933年进入辅仁附中,1935年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先生从事教育事业72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70年,是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朝元老。先生一生热爱教师职业,

耐心细致地“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随时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直到晚年,先生仍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各种讲座。先生学识渊博,态度谦和,语言风趣,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1982年,先生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1984年,该专业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批博士点。20多年来,先生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很多人已成为教授、编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生总是心系学生,1991年将义卖自己书画作品所得的163万余元人民币捐献给学校,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以此报答陈垣(书屋号“励耘”)先生的师恩,并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陈垣先生爱国重教、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奖掖后学的精神。此外,先生还为希望工程捐款,把所获得的终身成就奖数万元捐献给学校励耘实验班。由于在教育事业上成就卓著,1998年、1999年和2001年,先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和“北京市职业道德明星”,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先生“诲人不倦、高风亮节”的师德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骄傲,也是中国教育界的骄傲。 先生生于1912年,此时家道早已败落。先生的启蒙老师是终身未嫁的姑姑和他的祖父。他姑姑文化不高,但她把常用字都写在方寸大的纸片上,逐个教启功先生读写。先生的祖父写得一手好字,他命启功勤于临摹,并教其念诗。祖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一百首》 1、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 2、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 3、大地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 4、底从骏骨辨媸妍定武椎轮且不传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 5、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 6、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 7、砚臼磨穿笔作堆千文真面海东回分明流水空山境无数林花烂漫开 8、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龙跳虎卧温泉帖妙有三分不妥当 9、宋元響拓汝南志枣石翻身孔庙堂曾向蒙庄闻傥论古人已与不传亡 10、书楼片石万千题物论悠悠总未齐照眼残编来陇右九原何处起覃溪 11、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 12、笔姿京卞尽清妍蹑晋踪唐傲宋贤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 13、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14、草写千文正写经温夫逸老各专城宋贤一例标新尚此是先唐旧典型 15、朴质一漓成侧媚吴兴赝迹日纷沦明珠美玉千金价自有流光悦妇人 16、丹丘复古不乖时波磔翩翩似竹枝想见承平文物盛奎章阁下写宫词 17、疏越朱弦久寂寥陵夷八法亦烦嚣论书宁下迂翁拜古淡风姿近六朝 18、万古江河有正传无端毁誉别天渊史家自具阳秋笔径说香光学米颠 19、刻舟求剑翁北平我所不解刘诸城差喜天真铁梅叟肯将淡宕易纵横 20、横扫千军笔一枝艺舟双楫妙文辞无钱口数他家宝得失安吴果自知 21、礼器方严体势坚史晨端劲有余妍不祧汉隶宗风在鸟翼双飞未可偏 22、笔锋无恙字如新体态端严近史晨虽是断碑犹可宝朝侯小子尔何人

什么样的书法字画才具有收藏价值-您不可不知的五大要素

什么样的书法字画才具有收藏价值您不可不知的五大要素 书法字画是书画收藏的最重要门类之一,自书画艺术品走下神坛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后, 书法字画便悄然走进寻常寻常百姓家。长期以来,古代名家书法字画价格一直高高在上,令 普通藏家望价却步。另外对于古代书法字画的收藏,一般的收藏家认为,真伪不好鉴别,赝 品风险较大,存在“惧古”的心理。 而“有远见”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转向真伪辨别较为容易、价位尚属合理的当代名家书法 字画,进而使得当代名家书法字画成为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重点关注的“价值洼地”。 什么样的书法字画才具有收藏价值并享有增值保值的功能呢?判断、欣赏和收藏一件书法 字画又有哪些评判标准?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在众多当代书法家中如何做到慧眼独具呢?这一系列问题向来是藏友们最关心的热点。今天易从字画商城针对藏友们诸多问题总结了一下五 大要素。 一、书法字画收藏要把艺术价值放到第一位 艺术价值是任何一幅书法字画收藏价值的根本,决定着其未来能否保值增值。但如果一 幅书法字画本身的艺术价值不高,收藏时若只看中的是书法家当时的名气,很容易在若干年后,随着该人名气的消散而使藏品大幅贬值。 比如众所周知的“启功体书法”的衣钵传人李传波,其在恩师启功的“启体”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一格的启功体书法作品,进一步使得启功体书法的艺术价值更上一层楼,那么李传波书法的收藏价值自然也是与日俱增。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六尺横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雪》(作品来源:易从字画) 二、收藏名望高的书法家的作品升值潜力大 如果说艺术价值是一幅书法字画收藏价值的核心,那么书法家的名望会让其作品锦上添花,收藏价值会翻几番甚至更多。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重要界限。 在某种程度上,书法收藏就是收藏名家书法。 比如启功体传人李传波不仅艺术水准高,更是被业内人士称为“启功体书法第一人”。 现在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轩易德书画院副院长、中国 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国窖1573品牌战略顾问等。这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更受藏家们青睐。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四尺横幅书法作品《锦瑟》(作品来源:易从字画) 三、要关注书法字画的内容和题材

启功墨迹

启功墨迹 启功书法墨迹启功(1912),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北京人。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法选》、《启功书画作集》等。笔者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是70年代末在一个翻译朋友家。这是一件意临董其昌书法的条幅,写得中正安舒,气古雅,当时令我激动不已。此后很多年来,这件书法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以至于每见到启先生的作品,总要不自觉地与那件作品发生“意象”上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却往往令我失望,因为先生的书法到80年代中期前后越写越“熟”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并不可能始终不变,其间的变化有时便是否定——肯定——否定,或者肯定——否定——肯定的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在现代书家中,我对于齐白石和启功的书法便都经历过类似的理解过程。启功书法的成就主要在于行楷方面。先生于书法一直是沉浸在简牍一脉的“帖派”传统中。二王法帖、欧阳询《九成宫》、赵孟俯《胆巴碑》、柳公权《玄秘塔》、智永《千字文》以及宋之米、黄,明之董其昌,还有《淳化阁帖》等,便是先生学书的基础和几十年的

主要值对象。以至有人称其书为“现代的馆阁体”,据说先生对此欣彩笑纳。众所周知,启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始终以一种近乎固定冲式样面世,确实显得单调和缺少风格变化,体现了一种。动理上的趋稳定结构。先生书法历来主张师法墨迹反对取法碑版,对追求碑刻一脉的刀斧痕十分不以为然他有诗道:少谈汉魏怕徒劳,简陵摩享未见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在诗中,先生明确提出“师笔不师刀”,别诗中亦有“学书别确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名句,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先生的中法便保持了一种纯正的“帖”风。先生的人生智慧与文化眼光也此可见一斑。从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来看,先生对于传统审美的村验与理解主要是通过唐碑、《阁帖》来进行的,区别于前人的馆阁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他还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是只从梨枣间讨消息,同时要以帖解碑,来理解探寻笔法的真面目。这是启功中法高明于翁方纲等前人的地方。这种学习方法与创作观念当然自于先生精深的金石与碑帖学知识,也就是说身为著名学者、鉴定家的启先生,书法的观念与他的考证思想至为密切。这种别人雅以比肩的条件,对于启先生书法来说当然是极有好处的。它使先生的书法渊源有自,可以排除“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种种误入歧途,可以直追古人书法的真貌所在,可以不强柔毫之所难。事实上,这些可能性已经在启功书法中得到完善的体现。但是,这种过

【书法临摹】近代成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行书原著(原版)

【书法临摹】近代成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行书原著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

功书画留影册》。《启功全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生前非常崇拜明末清初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破山禅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如是评价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刚正、儒雅大方、幽默风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启功是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为中国书法的正本清源、发展创新做出过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书法界和文艺界的巨大损失。启功先生直到晚年还坚持带学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我们将会永远记住他。”彭利铭先生回忆说,启功老师非常幽默风趣,一生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曾经有收藏家拿着他所收藏的启功老师的作品请他鉴别,启功看后发现是假的,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风趣地说:“哎哟,这比我写得好!”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后附其行书绝世佳作30余页,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北京人,满族。姓爱新觉罗,字元伯,别署元白、少文、长庆。 室名简晴堂、坚净居。康熙帝十一代孙,曾祖、祖父皆入翰林,后家道中落。幼年丧父,失学而不堕其志,用功于书法、文辞、绘画等项,刻苦自励,投师问道。 中学期间,课余从苏州学者戴姜福学习经史辞章,从贾尔鲁、吴熙曾习画,后经傅增湘引荐,受业于陈垣门下。中学未毕业,二十一岁受聘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国文教席,从此走上教育岗位。 曾任辅仁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建国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精于博物文史鉴识,先后兼职故宫博物院古物馆文献馆专门委员、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1983年6月,出任文化部文物局新成立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历时八年,对国内现存古代书画逐一整理、鉴定、编目,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厥功至伟。 第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一生教书育人,究心学术,著述甚富。书法初学欧阳询、颜

真卿、赵孟頫,六岁临《九成宫醴泉铭》,十一岁学《多宝塔碑》,二十岁后习《胆巴碑》,所书楷字端凝、坚重、娟秀兼而有之。 后转师董其昌、米元章诸名家墨迹,于智永千文用功最久。于书艺认为碑刻经过刀刻与自然毁损,多失原貌,而直师墨迹可得书家笔墨真谛,即便是读碑亦应从刀锋揣摸笔锋,所谓“失笔不失刀”。 还主张写字应以结构为重,用笔、姿态副之。 其书法结字精严,笔画清朗,揖让有度,风神俊爽,从容不迫中透出一种淡淡的王者气象。早年作画甚夥,作品多山水,水墨浅绛,清气满纸,大幅尤见功力。 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和《启功从稿》(三卷本)、《启功韵语》、《说八股》、《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论书札记》、《启功絮语》、《启功赘语》等。主编有:《书法概论》、《中国法贴全集》(共十八卷)等。出版有:《启功书法作品选》、《启功书法选》、《启功草书千字文》、《启功书画作品集》、《启功书画留影册》、《启功三帖集》等。 书法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展览,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及举办个展、联展。其作品为世所重,享有盛誉。传略载入多种著名辞书。2001年获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

好看的草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好看的草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草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字体风格,这种字体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它的书写形式非常的随性,有独特的字体表现力。草书的书法作品,现如今受到了许多人的欣赏与学习。下面是整理的好看的草书书法作品图片。 好看的草书书法作品李志敏引碑入草作品的大气磅礴之势,得益于魏碑方笔和圆笔的浑然妙用。同时以狂草神韵境界为精神内核与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圆,方圆兼备,流畅中不失劲正之气。他将碑的墨法引到大草之中,厚涩之间现朴拙,酣畅之中出力道,形成浓枯对比更为强烈、线条点画更具张力、视觉感官更具冲击力的墨风特色。他注重“用笔贵约,约而能真”,在“化线为点”的探索中将“点”的运用推向极致,打破以传统点线互补为布局的固定模式。 任何一种书体和书风从开始萌芽到发展成熟,都需要历经岁月的多重砥砺和洗礼。李志敏作为引碑入草的开创者所进行的探索,为当代书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值得书法理论界认真研究和借鉴。启功先生更是对李志敏先生的书法造诣大为赞赏,他说:“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 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

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就是“血脉”、“筋脉”,是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也是草书章法形成的原因之;。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得很透彻:“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此言用于小草是最适当的。虽有时点画不作连写而仍需气脉相贯。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顾,意气相聚,神不外散。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 清梁同书说“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 所以气势还需从用笔的精熟中来。若用笔滞凝,神情呆板,拘谨不畅,则必无势可言,贯气更谈不上了,所以书法艺术得势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气,得气才能得神,草书之作全在神驰情纵,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来。笔势是多变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崩浪雷奔”、“百钧弩发”,这些在书法中常见的形容词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动态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为草书章法无固定不变之状,所以见之可以自由想象、思游云天。

启功与张海的书法

启功与张海的书法 启功书法艺术继承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存在技法单调、境界狭隘等不足。当今“启功体”泛滥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方面的问题,如启功书法的简单易学,大众书法审美鉴赏能力的退化,现代文明的审美感官化以及当今学术批评态度等。表明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能力的退化,现代社会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为迫切。 1、启功的书法艺术 蔡永胜先生在2006年《书屋》著述长文《启功先生的书法得与失》,他一方面指出启功书法的优点,如“启功先生是从传统书法走出来的人,对书法下过工夫并且懂得传统书法艺术之技法的精妙所在”; “干净利落、周正端庄、雅俗共赏”等,这些正面评价基本上代表了学界观点。启功书法继承传统,形成自己一定的独特风格,其特点是结构严谨,笔法精到,线条的干净,风格的清朗等,由此可见启功书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该文用更多笔墨指出启功书法的不足,“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却在于表达心灵的自由,而心灵的自由却不是美观二字所能笼络的”;“表现在技法的程式化的简单,简单而不是如东晋人的有内涵的简约,所以模仿就变得十分容易”;“其个性或特点的简单就是钢笔字化,钢笔的表现力浅,或曰没有表现力,结构均衡,线条单调”;“启功先生书法就远不能达到或接近中国书法的高境界。他的书法的特点或个性太狭隘了”;“没有了苍茫、浑厚、萧散可言”等。蔡先生指出启功书法技法的程式化、“美观”、“单调”和境界的狭隘、风格的单一等不足,笔者基本赞同。“美观”好看在古代美学中囿于视觉的愉悦,远不是书法的高境界;物无常形,字无常势,有法而无法,才是书法至境。古代名家结字多变,随心所欲不逾矩。 启体用笔的程式化,使得书法简单机械,不是自由性灵的表达,因此显得“浅显”。从境界气象论之,启功书法没有达到古代书法大家的水准,虽然他书法中一些文人气获得一些人的尊重,但中国书法的境界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启功书法整齐好看,但笔法不“古”,多法度少意趣。用笔限于单调的“流”、“丽”、“妍”、“滑”,而不知道书法用笔取“涩势”的重要性,得书法之“妍”少得书法之“质”。启功书法上下连接是“做”出来的,字之轴心直线而贯,近似算子,他的章法也有致命的弱点,未通“行气”之理,这一点难为一般人察觉。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因为他是写字,而不是作为自由性灵感情的表达的层面对待书法艺术。陈振濂指出“真正的'书法’,是包含着作者抒情、泄意,在形式中融入有个性的审美意念的一种绝对强调主体精神的艺术。它的基点是审美而不是实用性;它的表现形态是包含着情、意、境、趣等丰富内容的凝练抽象形式的确立,而不是整齐、均匀、划一等一般美的实用工具式的格局”。由此观启功书法,其实用性盖过艺术性。 启功书法的取法路径决定其书法水准。中国书法从甲骨文、周籀、汉隶,发展到三国魏晋就到达极高的水准,后世名家很难绕过钟繇、魏晋二王书法,“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比如米芾、苏东坡、赵孟頫、王铎、傅山、朱耷,实践证明从魏晋书法中汲取营养,才能取得书法较高成就。清代碑学曾欲以北碑取代二王帖学,历史证明难以走通,耐人寻味。二王书法成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后世难以逾越。启功书法师承来自唐代楷书,如欧阳询、柳公权等,虽然用笔“笔笔中锋”,参悟篆籀笔法,肥瘦结合,但点划撇捺千篇一律,结体呈单调程式。“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启功书法中却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点、横、撇、捺,他把书法的表现力弱化为泛泛的“美观”。历来书法重视“取法乎上”,启功书法未能上溯魏晋,

启功论书绝句百句

启功论书绝句百句 自序 以诗论艺,始于少陵六绝句。殆亦自知未必尽适众口,故标曰戏为,以示不求人之强同也。不佞功自幼耽于习书,曾步趋前贤论述,而每苦枘凿难符。一旦奋然自念,古人人也,我亦人也,谁不吃饭屙矢,岂其人一作古,其书其法便迥异于后世人人哉。又有清书家论书,每从石刻立说,岂必经斧斤毡蠟,始能传棐几练裙之妙乎。此积疑之初释也。又见古之得书名者,并不尽根于艺能,官大者奴仆视众人,名高者生徒视侪辈。其势其地既优,其迹其声易播。后之观者,遂动色相嗟,以为其秘不可窥,其妙不可及。此积疑之再释也。于是忍俊不禁,拈为韵语,非圣无法,唐突名流。又苦二十八言,未能尽抒胸臆,乃附以自注。有时手挥目送,注已离题,赏音合观,每见会心一笑。此一笑也,何啻心印长传,机锋一喝。其为书为诗,此时俱属第二义矣。友人见约,为之手录百首,云将附印于注本之后而未果,转为赵翔先生聘之以去。竟蒙珍重影印,加以精装,薄海流传,不佞朽骨为之增寿矣。盖昔人尝谓,刊人著述,其功德不减掩骼埋胔。今捧斯冊,诵昔人深痛之言,喜慰之极,不觉涕泪之盈襟也。 启功时年第八十岁 一 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二 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三 大地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四 底从骏骨辨媸妍,定武椎轮且不传。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五 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六 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 七 砚臼磨穿笔作堆,千文真面海东回。分明流水空山境,无数林花烂漫开。八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龙跳虎卧温泉铭,妙有三分不妥当。九 宋元响拓汝南志,枣石翻身孔庙堂。曾向蒙庄闻傥论,古人已与不传亡。 十 书楼片石万千题,物论悠悠总未齐。照眼残编来陇右,九原何处起覃溪。十一 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十二 笔姿京卞尽清妍,蹑晋踪唐傲宋贤。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十三 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十四 草写千文正写经,温夫逸老各专城。宋贤一例标新尚,此是先唐旧典型。十五 朴质一漓成侧媚,吴兴赝迹日纷沦。明珠美玉千金价,自有流光悦妇人。十六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作品精选》

墨香集名人佳作.启功书法《作品精选》 墨香集—名人佳作 启功书法《作品精选》启功大师像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北京人。字元白,也作元伯。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生前非常崇拜明末清初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破山禅师。 笑口常开 启功书法选 启功书法 艺术特色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总要联想到他对碑帖的精深研究,因为他对碑帖的研究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碑帖之学是明清两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他就是这片园地的开拓者之一。这门学问除夸扬珍异、竞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约分为二类:一是研究其中历史资料,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或校读文辞;二是赏鉴、研究其书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