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学情分析报告

高三化学学情分析报告

高三化学学情分析报告
高三化学学情分析报告

濮阳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学情分析

高三化学石贤涛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命题的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检测范围是:高三化学总复习已经复习的第一章到第五章,未复习的第六、七、八、九章,主要内容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有机化合物。试卷的题型包括: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卷面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8分,填空题52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从命题上看,题型设计合理,且命题难度对本年级学生来说偏大,考察重点,突出能力,指向清楚。利用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学科主干知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适合中上等左右水平的学生。

19题整体得分也比较低,大多数同学得分在5分以下,错的比较多的是(3)、(4)空,原因主要是有机反应类型掌握的不牢固,有机化学方程式及结构书写不规范,加之有机化合物未复习。

20题整体得分比较低,大多数同学得分在5分以下,错的比较多的是(2)、(3)、(4)空,原因主要是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不会很好的分析图表,加之化学平衡未复习。

21题错的比较多的是推断物质,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图表信息,加之对工艺流程这种题型不熟悉,失分比较多,不能很好的处理文字信息。

2、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具体表现在化学基本概念不清,化学用语不熟练,化学基本理论不能灵活应用。

3、综合能力较差

本次化学月考的试题的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不仅要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还要凭借平时训练时的一些解题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选择,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检验过程。

4、化学的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不当

一是不能准确提取信息,不能准确理解题意;二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用来表达化学知识的语言不通顺,不准确或不到位。

三、今后的补授措施:

从本次化学试卷评阅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基础不到位,计算不准确,适应能力差”的情况普遍存在。根据这次化学月考的情况,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着力提高我校化学教学的质量。

1、教学到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化学学习的渠道,基础知识的讲解、训练仍需要在课堂上解决。要充分利用周清加大对学生复习中的吸引力,把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实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严格要求,强化规范意识。高考化学试题的解答离不开化学语言的表达。不少考生的化学得分不高是审题不清楚、计算不准确、书写不规范引起的。因此,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强化规范意识,是提高高考化学成绩的重要举措。

3、训练思维,提高适应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研究,编撰一些试题新颖、考查能力的高质量题目充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中,同时注意加强语言归纳能力的训练,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新题型,提高适应能力,争取在考试高遇难不慌。

英语学习学习学生学情分析报告

八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王永霞 一、八年级三班学情现状: 没有尖子生,中等生及中等偏下学生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差生比例占全班比例在30%以上。因此当前要下大力气培养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重视中游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能力。带动下游学生,减少差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增强其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二、教学措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问题,并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和性格内向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讲话机会。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预习、课堂展示等,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八年级英语期中学情分析 王永霞 本次期中试卷结构合理,直接采用中考试卷结构模式,与中考接轨,既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对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测查。同时,试题能根据课程标准把握重点、难点;知识点覆盖全面。本次考试,我所教班级的均分分别

XX中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XX中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XX中学目前有XX个教学班,初一X个,初二X个,初三XX个,学生XX 人。多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我校以培养“XXXX”的合格中学生为教育目标,扎实推进“成人、成才”的教育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被评为区“XXX”、“XXX”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 由于每个年级情况不同,因此教学质量也不尽相同。 初三年级,从几次考试来看,我校的毕业年级喜忧参半。某些班保持区生均总分前几名,应该说问题不大,如果去掉实行等级考核的文综,优势会更明显些。某些班的趋势是每次考试都有所进步,但中考毕竟迫在眉睫,想使这些班有很大的提高已不太现实,但是学校仍努力在提高这些班的成绩。 初二年级,和其他年级相比,是状态最好的级部,虽然本学期我们还没有机会和其他学校进行成绩对照,但从以往的成绩,以及目前的教师工作状态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来看,这个级部应该说是成绩不错的。上周我校进行了教学常规检查,初二学生的作业给所有检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书写规范,作业干净整齐,各种试卷装订整齐,保存完好;分组教学启动早,教师课改积极性高,从平时的观察和听课来看,学生总体情况平稳,成绩优良。但老师有一个很大的心事,在这里不得不提,初一招生时,有多个乡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被允许照顾借读,学籍仍在其他学校,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很多排在了班内前10名,这是一个不小的群体,现在评价老师和班级都含有这些学生,一旦这些学生回到学籍所在学校,将对成绩产生极大的打击,如何让付出心血的老师不寒心,有干劲,是各级领导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初一年级是我校比较担忧的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老师们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其一,从教师层面看,初一普通班整体师资水平薄弱,该级部领导力量精力有限,教师课改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低,学校要求他们必须改变教学行为和方式,但大部分教师只是被动的参与,教改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差,致使教学质量较难提高。面对变化了的学情束手无策,畏难发愁。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方法:缺乏思路一做就错效率低下机械记忆眼高手低 心态:粗心马虎考试焦虑信心不足贪玩厌学题海战术 提高:基础薄弱知识衔接同步超前英语过级基础不牢 缺乏思路:没思路就没有办法上升更高层次 很多学生认为,做题纯粹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做时凭直觉,做完凭运气,“文无定法”。由于对知识不熟悉、认识不深刻,导致在做题的时候缺乏思路,往往想当然的来回答,造成结果偏差很大。重大的升学考试中思路决定效率,能够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做题时间,赢得更多的分数。 缺乏思路的危害: 1、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脉络,找不出已知和所求的关系 2、解题方法单一,方法死板,遇到难题解不出,到时学习兴趣下降 3、综合分析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体系不完善

缺乏思路的原因: 1、学习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2、缺少学习方法,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3、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4、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不会从题目入手,寻找关键要素和突破口 5、练习少,不能掌握知识要点 名师支招: ●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吸光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养成擅于总结的习惯 一做就错:自我感觉良好,成绩一直无提高

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粗心大意,不管多难的知识,一听就会,可是一做题就错。每当碰到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题目,没有进行自己的反思和容易出错的总结。 一做就错的危害: 1、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率多 2、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 3、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4、影响知识迁移能力,只掌握容易的知识点而难题不会做 5、打击孩子学习自信心,考试容易出现紧张和消极的心理 一做就错的原因: 1、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 2、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3、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4、不会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 5、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不会举一反三 名师支招:

一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分析

一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分析 为了及时总结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对教学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做好期末教学质量保证,现对本次教学质量检测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考试分析 本次测试,我们采用的是多人协商精选,共同完成的语文试卷,从拼音到字词,从句子到阅读、看图写话有五大题型,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选择试题时在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增加试题的难度,目的是引起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为顺利完成下半学期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一年级组共有5个教学班的230名学生参加考试。总体平均成绩是84.71分。及格人数是220 人,及格率是94.2% ,优秀人数是135人,优秀率是50.66%,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3分。 这次考试的目的是在学期中期对学生的学情做一个客观的了解,因此我们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都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从检测结果看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学习质量反思教学。拿到测试的结果,我们共同分析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寻求对策,希望能对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教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结合我段小专题研究,本学期我组在教研中把新课标学习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先行课研讨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识字、写字作为本册教学重点,始终把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平时积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巩固,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引导激励学生多认字,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味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们培养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从试卷看,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听题,理解题意,答题正确,卷面干净,书写规范,较好地完成了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但是,综观各班的期中质量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 1.拼音的掌握不够牢固。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Chemistry teaching plan for senior thre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2、篇章2: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3、篇章3: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篇章1: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理综考纲》, 仔细分析近四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广东省高考信息,以最新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备考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通过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争取让化学成为理科生的强势科,争取理综多出尖子。 三、备考总体安排 1、基础复习阶段(20XX.8.1-20XX.3.31) 注重回归课本,不留知识死角,利用好复习资料,编写高质量学案,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着力构建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构建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过程中要回归课本、依靠资料、学案认真落实。作业和测试要全批全改,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尽量对尖子生进行面批;注重评讲,评讲时适当做到前后关联,对复习过的内容实行往复式测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部分习题要根据高考要求,高考不考的要大胆舍弃,避免做无用功。 2、专题复习阶段(20XX.4.1-20XX.5.15) 以专题板块为主,套题训练为辅,重点突破第II卷的四道大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道大题所含的知识规律进行提练、升华,重点解决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热点题型和难点问题。本轮复习力求进一步提高的应

高中化学_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的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原子质量,书上给出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绝对质量,并指出它们数值太小,不便于记忆、书写和计算,只能使用相对质量。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效果分析

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播放原子结构发现史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通过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提高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图片和课本上的表格,使得学生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让学生逐渐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化学2》(必修)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第一节《原子结构》。本节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入手,在原子水平上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在这基础上,又认识了构成原子核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通过分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关数据总结出了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电性关系和质量关系,引入了质量数这个概念,并介绍了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旨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原子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子结构》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这节内容的要求: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内容标准】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一)数学(1—6 年级)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套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数学课程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公民的数学要求。 教材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数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材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的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本套教材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条件。教材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教材体现我国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套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广大一线教材的经验,力求较全面地体现这些实践经验,使教材更加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需求。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发展习题的层次性、思考性、有趣性、生活性。教材突破 - 1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学情分析报告

五年二班语文学情分析报告 王秀莹 本年级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比较落后。其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学习被动、麻木,课堂上目光呆滞,听不懂,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忘得快;书写潦草,习作抓不住重点等等。 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有三:即态度、习惯和能力。 1、态度:有些学生思维敏捷、聪明灵活,但是他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满 脑子想着玩。对待学习任务一味地应付,没有把智慧用到学习中。对待这类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大力地表扬他们,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力把他的兴趣、爱好拓展到学习上来,让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竞赛的方式迫使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赢得成功,获得学习给他带来的快乐和荣誉感。其次,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或者寓教于乐,让课堂生动有趣;或者讲得激情澎湃、入情入境;或者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学习的快乐。上这种有感觉的课堂,学生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学习,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2 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则是听课 习惯,听课习惯又包括边听边想的习惯和自制力两方面。有的学生坐在座位上纹丝不 动,看似专心致志,但实则一无所获,其原因就是他没有边听边思考,大脑没有参与课 堂,学习效率几乎为零。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心神不宁、抓耳挠腮,注意力不能长久 保持,这类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很低的。怎么对付这种没有良好听课习惯的学生呢?我 认为,一定要让他们自己的大脑和手动起来,主动地学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比 如说,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读不准的字音自己查字典,自己动手划住优美的和有启发的 句子,自己动手写写对某一部分的理解和 感悟,哪里不懂,就写出你的问题来等等,最好是给学生规定时间完成,之后要检查和反馈,否则将流于形式。有句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那么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和学习一定要比只听老师讲记得牢,而且能一点点地促进他们的思维,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帮助他们注意力的长久保持。 3、能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根本的一个因素就是能力。能力差的学生,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情教情分析报告

七年级语文教情学情年度报告 太岳中学徐锋 一、班级基本概况 我在上学年任教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尤其是班中有几位学生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还有5-6名学生从一开始基础太差,习惯也不太好,也比较难以独立完成作业。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指读水平。还有一两个是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认,一篇课文十有八九不会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4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全面超标的学生只有1个,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5人。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先前学习经验 通过近一年的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种类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如认真预习,认真完成各种作业,认真复习,做读书笔记等。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特差,如上课不发言,回家不预习,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不完成,要教师再三催促才交作业。 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

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⑵能利用Na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⑶能规范解答以Na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研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通过课前学案指导等过程,诱导学生思考、推理、探究。首先由 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研究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 1.学生完成基础过关部分 钠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说明有金属光泽)。质地柔软,可以用刀切割(说明硬度小)。熔点较低(97.81℃,鲁科版第9页),沸点为882.9℃。钠虽为金属,密度(0.97g/cm3,鲁科版第9页),却比水小。当然身为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先变暗;生成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再变白;生成的是。然后表面逐渐潮湿并形成溶液,这是NaOH潮解的缘故。(此时溶液中在默默地进行着:CO2 + 2NaOH = Na2CO3 + H2O)这一反应。再后来又结块;生成的是,最后变成粉末;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风化,写出风化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师生探讨提高部分 01.钠与足量的O2反应,无论反应生成的是Na2O2还是Na2O,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填“前者多”或“相等”或“后者多”,下同)。得到的Na2O2固体的质量与Na2O固体的质量一定是。 02. 一定条件下,取钠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7.8g溶于水。若所得溶液恰好能被100mL浓度为1.00mol/L的稀H2SO4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都正确

高中化学_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钠) 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高一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弱,因此要体现高一化学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验与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能从中爱上化学。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把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熟练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协作精神;

教学设计过程 【引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该物质的优点,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怎样才能更科学的认识物质的性质?通常我们采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 究对象的方法 2.实验法: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 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要求:(1)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 (2)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3.分类法:根据分析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 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 逻辑方法。(例:金属,非金属;酸碱盐) 4.比较法: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的方法。(主要 是站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对物质性质进行比较)【板书】钠 试验探究1:【观察】1、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比煤油的密度大

六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报告

六年级一班数学学情报告 教师:马玉霞六年级上学期即将结束,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班级情况: (1)学生情况:六年级一班开学共50人,本班学生部分都是从大河乡下属的各个农村小学转入进来的学生,本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2岁左右,也有少数偏小的学生,年龄结构比较正常。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50%。 (3)学习习惯:有近十位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如刘佩兵,马国强,陈伟,李龙,马小云,马玉明十人等)。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如马金龙,赵宝奎,马阿哥,李宁,杨小虎近三十人等)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这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早上来了,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时,看书的不多,讲话聊天的多,跑动的多;上课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总是想法子和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更不说有很多课上爱说话、做小动作之类太多了;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你可能还在说最后一句话,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看着外面了,说明铃声响之前人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或许已经忍耐了半天了。仿佛这四十分钟的忍耐就是为了这一会的激情。 2、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存在依赖性。学习的动力来自督促,学习的目的是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对学习完全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差的作业在老师三令五申要求补齐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了,就一个字……抄。 3、学生学习存在懒惰思想。不愿意去背诵积累,不愿意深度思考问题,不愿意自己探究问题。例如平时做作业、该识记的公式、基本性质等,老师不检查,他就不做不记,做也少题减题,你明天检查,他可能明天一早来看同学的,而且效果不佳。就是基础好点的同学,作业中也存在着敷衍,遇到思考题,随随便便肤浅写几句,不愿意多问,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多写,这个成普遍现象,对自己学习有较高要求的人不多。 4、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学习后进生不光是基础差的学困生,他们往往又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更是语文、数学老师补差争抢的对象,在校时间特别紧俏,对老师来说,补差压力巨大 三、今后采取措施: 教学方面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关于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及学习压力的陡然加大,相当一部分同学感觉很不适应,平时表现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引起了家长朋友的焦虑。 现在的社会,应该说学生成人比成材更显重要。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是大势所趋。为此,学生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至为关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情况,掌握其学习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并进行这项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初一学生为对象,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达200多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分析 1、学生课前准备及预习的习惯 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从上调查显示,约占94%的学生一听到上课铃响了以后,都能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教室。但进教室后讲话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约占36%左右之多。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能每天带齐的还不到总人数的70%。究其原因,学生书包沉重,为减轻负担,每天只携带课表上安排课程的学习用品,有时临时调课,便显得慌乱;有的则由于自理能力差,没有自觉整理书包的习惯。书本、文具盒随意乱放的现象或还在课桌里的约占14%左右。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它有利于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上课的质量。这一方面学校已按行为规范的要求、标准进行了训练,但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未能深入持久真正落实,出现了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的现象,或还没有引起各任课老师的足够重视。在貌似平静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2、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的习惯 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的习惯从上表显示,能真正做到上课从不做小动作、注意专心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其比例还不到20%,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求学生上课时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学生的听课行为往往受学习情绪影响和教师授课质量、组织教学的能力所影响。学生感兴趣的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相对较少,反之则多。另外,学习环境干扰等因素,也会干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上课听讲时能积极思考、爱动脑筋近占26%。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爱动脑筋学生数的百分比四、五年级较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请老师、同学,约占61%,但上课时不动脑筋,有疑问时不敢发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有4~6%的学生学习敷衍,有疑惑也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在这里也反映学习能力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应是不断地生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热爱学习,勤学苦练、善于思考的精神是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因此,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学生的听课装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学生作业习惯 学生作业习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培养一个人健康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但目前许多学生作业的方法不健康,做作业前并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一)数学(1—6 年级)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套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数学课程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公民的数学要求。 教材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数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者。 教材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的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本套教材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条件。教材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教材体现我国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套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广大一线教材的经验,力求较全面地体现这些实践经验,使教材更加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需求。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及辅导思想和计划 新高一:这一部分同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初中相比高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体 系、学习方法、考察方向。对于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同学来说,突然接触高中学习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与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相比更难适应的是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考察方向、寻找新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同学们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当我们感觉适应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会发现由于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适应”上,导致知识的学习落下了好多好多…… 所以,初升高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提前接触和了解高中学习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提前进入角色,提前适应高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再者,老师和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当然比在课堂上六十多个同学分享一个老师更能事半功倍。即使以后不参加辅导但是初升高必须衔接! 高考不是从高三开始的,而是从踏进初升高考试考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辅导计划: 《必修一》 第一章: 第1节《走进化学》和第2节《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课时 第3节《物质的量》4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2节《电解质》2课时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3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第三章: 第1节《碳的多样性》1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1.5课时 第3节《硫的转化》1.5课时 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1课时 章末检测 第四章: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0.5课时 第2节《铝金属材料》1.5课时 第3节《复合材料》指导自学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必修二》视情况而定

高二: 60分以下:学校课堂效率极低,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不足十五分钟。基础知识 漏洞非常多,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课下无法完成或者说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然后就几乎会放弃学习。 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重拾信心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信心哪里来?这个不是说说就会有的,从哪里摔倒的再从哪里爬起来!利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题型的解决,让学生自己领悟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好好学!只有想学我也可以很行!其次,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拾信心必然会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和喜悦,兴趣水到渠成! 辅导计划: 约需15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收四次) 高二预习: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课时 第2节《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电解》1.5课时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2课时 章末检测 第二章: 第1节《化学反应方向》0.5课时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2课时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2课时 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0.5课时 章末检测 第三章: 第1节《水溶液》1课时 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4课时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课时 第4节《离子反应》0.5课时 章末检测 阶段验收 60——70分:学校课堂效率一般,以45分钟计课堂效率也就二十分钟。基本知 识能知道但漏洞较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或者想学无从下手,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比较重要。首先,查找学生基础上的漏洞,建立知识架构,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建立会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困难,然后,通过知识的完善达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 辅导计划: 约需10课时的时间对高一所学知识复习强化(期间章末检测七次,阶段验

学情教情分析报告3

学情教情分析报告3 平陆县西街小学 2010-2011学年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西街小学始建于1992年。经过几届领导及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具有31个教学班,1888名学生的办学规模。办学凸显特色,质量有所提升,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课改”成效显著,“竹林育人文化”芳香四溢。 一、学情、教情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人数1888人,教师人数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市县骨干教师及相关荣誉获得者162人次,小学高级教师39人,大学本科学历42人。教师年龄结构以中年偏大为主,其中40岁以上的教师有25人,占总数的19%,30-40岁的教师有79人,约占总数的59%。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1人。约占教师总数的22%。教师团队稳定。 二、存在优势。 1、学校教师主体为中年偏大的年龄结构,教育思想和行为比较固定,由于学校实行课改2年多,教师也具备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2、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改教学模式,在新旧理念和课改过程中,学校成绩有所提高,验证了学校课改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3、发挥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力,学校着力构建了 “竹林育人文化”简称“竹林文化”。把教学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内化成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名曰“翰墨竹林”教学文化品牌。 三、存在不足。 1、学生群体性质决定尖子生缺乏,加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同组成的学生群体,缺少系统的家庭教育。

2、教师结构稳定造成的思想行为保守,缺少新人刺激,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缺乏。很难产生“鲶鱼效应”,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拉动和提升。 四、发展机遇。 1、教育局领导倡导课堂教学改革,以陈玉红为校长的新一任领导班子积极实践深入开展课改工作,给我们学校的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2、随着城区改造不断深入,学区内陆续新建锦绣华庭、莱茵河畔、运河3号等高档小区,学苗质量不断提高。 3、学校新课改教学模式逐渐完善,艺术教育成果显著被评为沈阳市艺术教育示范校,正是学校打造“竹林文化”的最佳时期,并通过文化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 五、发展目标及重要举措。 发展目标: 1、第一年,对教师进行新教学理念的培训,让新教学 理念深入人心、贯穿课堂教学、充盈到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初步形成具体可操作的“课改”教学模式。 2、第两年,进一步探索、完善“课改”教学模式,使课改经验和做法形成完备体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3、第三年,以具有本土特色的课改成果带动学校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文化,化育风骨,丰富“竹林文化”,形成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使学校跻身区内名校行列。 重要举措: 1、着力打造竹林环境文化。 学校打造环境文化,确立以“善”为核心,通过“静逸求道”、“谦和养德”、“博爱润慈”、“感恩扬善”四种主题价值取向引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