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1备课讲稿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1备课讲稿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1备课讲稿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1备课讲稿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1

浅谈文言文中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杨渊

根据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可知,文言文(包括诗歌、名句默写)考试总分为35分,可见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文言文句子翻译更为重要,它关系着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而文言文句子翻译中,文言特殊句式要特别注意,否则会造成此句翻译不能拿分或不能拿满分。文言句式中,要特别注意倒置句的翻译。因为它和现代语法的结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有研究的必要。

“倒置”意为错位,这是现代人针对古代人所写文章中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不同的现象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出现为现代人理解古文提供了一种方法,尤其是对古文中特殊句子的翻译,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技巧。

现代汉语中,一个简单的句子的正常语序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例如:①(落叶)树[在秋风中]掉了(很多)叶子。②我们回到了学校。

③(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正常的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古文中某些句子常常出现与现代汉语通常的语序不一致,而对于这种不同的语序的句子,我们把它称为倒置句。

其实,古汉语中的绝大多数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是一致的,即使是今天我们看来是倒置句的句子,在古代也许是正常的句式即正常的语序,但为了学习和翻译的需要,我们把这一类句子当作是倒置句。另外,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变式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语、谓语倒置的,状语和中心语倒置的。”(黄伯荣、寥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下册P400)例如:1、主谓倒置:①怎么了,

你?②出来吧,你们!主谓倒置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或由于说话急促先说谓语然后说主语。2、定语、状语后置:①房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黄的,粉的。②许多外国朋友来到桂林浏览,从伦敦,从纽约,从巴黎,从世界各地。定语状语后置往往是为了使它突出些,让人们对倒置的成分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为了调整语句的结构,使语言简洁有力。(同上)但是为了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我们把这类同现代汉语变式句相同的句式也当作文言文中的倒置句。

根据我对中学教材(包括初中语文必修教材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所有文言文教材内容的分析探究,发现文言文倒置句式的特点与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宾语前置句:

(一)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P269)

例如: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隆中对》)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③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上面三例都是疑问句,表示疑问的安、奚是疑问代词,分别作谓语动词出、在、适的宾语。翻译时,要把它们放到谓语动词后面去。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P269)

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乃入见,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上面四个例子中,何、谁、何、奚分别在介词以、与、以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放在它们的后面去。

“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一语法规则很严格。在先秦古籍中很少例外。其位置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从汉代起出现得多起来。”(余行达编著的《古代汉语》下册P45)

(二)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常常放在谓语动词前面。“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P260)“至于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运用这种结构了,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否定整个谓语的,而无字本身就是动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P261)

例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楚辞.离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