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3篇

最新整理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3篇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3篇

厦门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厦

门南普陀寺导游词,欢迎查看。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1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

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

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

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

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

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2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

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

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

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

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厦门火烧屿导游词日光岩导游词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永定土楼导游词-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

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范文3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

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

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习惯,后与

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5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

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中国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中国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

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

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

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

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中国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

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

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平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

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

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

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平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大伙儿好!欢迎各位来到奇特灵秀的莲花佛国九华山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今天小王能和大伙儿相遇并为大伙儿服务,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佛缘哦。首先小王代表安徽旅行社热烈欢迎大伙儿的到来。小王旁边是司机严师傅,严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因此尽管山路有点弯,但大伙儿在旅途中能够完全放心。那在接下来两天里,将由小王和严师傅为大伙儿服务。希望这次的九华之旅能够给您带来灵气、福气和好运气! 佛经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因此我敢非常确信的讲,上辈子咱们啥事儿都没干,老顾着回头了。咱们在上辈子的努力回头下,今世才有缘相识,希望大伙儿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互相照顾。假如在本次旅行当中大伙儿有什么咨询题或要求,能够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全力为大伙儿去解决。也请大伙儿配合我的工作,同时要注意车箱内的卫生。 现在我们的旅游大巴正驶往九华山风景区,那小王就先为大伙儿掀开她的神秘面纱。 九华山北临长江,南望黄山,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方圆120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十王峰,海拔1342米。它山奇峰秀,层峦叠嶂,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景区,全国闻名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菩萨地藏王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讲到九华山,不能不提到两个人物。对了一个是诗仙李白。因为九华山山名和这位诗仙渊源深厚。 九华山,古时候陵阳山、帻山,唐往常因为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又叫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漫游秋浦,谣望九华山如九朵盛开的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山,眺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从此,九华山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个人物金乔觉。公元8世纪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不腐,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视,因此将其肉身妆漆镀金,塑为菩萨,享受千年香火。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每逢菩萨圆寂日(农历七月三十),海内外信众都要云集九华,进行凉爽庙会,以志纪念。每当此日,我们能够听到,佛乐阵阵,经声朗朗。看到僧尼信众,手持香炷,同声祈愿。现在九华山尚存86座寺院、6800多尊佛像,700多名僧尼散居山林,他们过着晨钟暮鼓,耕织劳作,清静怡然的生活。 目前九华山风景区一共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而又各具特色的景区,现在我们就去九华街景区游览。九华街我们要紧游览的是寺院。 九华山的寺院建筑独具特色,于散乱中取和谐,于朴实中见庄严,取貌于皖南民居,与周围秀美山川和古老村落相互映衬,更显古朴清幽,秀雅灵妙。九华山寺院要紧集中在海

沉郁的魅力

沉郁为诗中一种高格。其名称最早出于钟嵘的《诗品序》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进鹏雕表》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沉郁作为一种文学风格,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字特质,它古拙苍重悲凉,而非姿质冶丽。譬之于人物,它有如老僧的饱经沧桑、心纳万境;盖只有当诸法纯熟后,方能沉着而写,其它笔划的质性,便也如刻如铸,间用躁笔,如抽茧丝,惟有生于篆,隶者,方能解此。我们后人在杜甫的诗中潜泳,最易体会那慷慨悲凉抑塞磊落之气。故则不浮,郁则不薄。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诗之高境,于此顿显。 沉郁固然是一种笔法、一种文字特质,心事千缠万绕,也只能曲折地透露一些,语气停顿挫折,或间歇或转折,表面上休止了,实则韵味仍在延续深化。但沉郁更是一种高境。是绕着智慧内省的氤氲,是身陷困境的个人体验,其深深的孤寂感,往往起因于对命运不可逆转的喟叹,真正的大作家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心中也有一种潜在的忧郁、不安和期待。故顿挫的文境,原本出自沉郁难舒的心境,是情感所千回百折,才造成节奏的疾徐相间、音调的抑扬亢坠、旋律的跌宕有致。鲁迅先生当年在厦门时,曾住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深夜,偌大的洋楼,除他以外,没有别人,临窗面立,他体验到一种深邃的寂寞,后来在《怎写》一文的开头他记下了这种心境,实在是满郁到无以复加的至文: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处还仿佛有无量的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人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写景如此,是最见沉郁的。似闲闲而实有力,沉郁之思,出之以凝炼而未经人道之语,便力透纸背,深具沛然于肺腑中流出之致。 沉郁的文境诗境所予鉴赏者的,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含蓄奇效,它往往蕴涵着深沉而磅礴、激越而又抑郁的无可奈何之情调,因为寄托遥深,便恒久地停栖一种宏于中而肆于外的感怆渊厚之慨了。

厦门南普陀寺经典素菜四款

厦门南普陀寺经典素菜四款 厦门的南普陀为千年古刹,也是游览观光的胜地,更有烹调精美的素肴遐迩闻名。 南普陀之素菜讲究色、香、味、形,又命名典雅,具有浓厚的南国佛门特色。现介绍四种素肴的烹调方法,供读者选制。 半月沉江 原料:面筋400 g,水发香菇(大小一样)100 g,味精适量,精盐5 g,冬笋100 g,当归10 g,芹菜10 g,番茄(中等个)1个,花生油适量。 制法:1. 面筋用手摘成直径2 cm、高1.7 cm的圆柱形小粒。香菇去蒂切片,冬笋切滚刀块、番茄切豆粒块、当归切薄片,芹菜切丁。 2. 炒锅放在旺火上,倒进花生油烧至九成热,放入面筋炸干浮起呈赤色,捞进漏勺沥去油,再浸入沸水中,待泡软后用漏勺捞起沥干,片成0.7 cm厚的圆片。 3. 炒锅放在中火上,放入面筋、香菇、当归(5 g)、冬笋、精盐(0.25 g)、水(500 g),煮至面筋发软,捞起沥干(拣去当归),汤装在碗中沉淀。 4. 取圆碗一个,碗里抹匀花生油,香菇片分别排放在碗

底两边,再放入冬笋块,倒入沉淀过的清汤100 g;另取小碗一个,放入当归片5 g,水150 g,两碗一并放进笼屉用旺火蒸10 min,取出将圆碗的蒸料放入油炸面筋翻扣在汤盆中。 5. 炒锅放在中火上,倒入沉淀过的清汤250 g、清水250 g、精盐0.25 g煮沸,放入味精,撒入芹菜丁、番茄粒滗入小碗中的当归汤(去渣)调匀,起锅轻轻浇入汤瓮里即成。 特点:“半月沉江”是南普陀寺素食一道名菜,即半片香菇沉于碗底犹如半月沉于江底,汤清味美,清脆芳香。 莲花献瑞 原料:豆腐300 g,水发香菇25 g,去皮荸荠50 g,冬笋50 g,酱油10 g,味精适量,精盐5 g,嫩姜5 g,熟白莲子100 g,青菜叶10片,花生油适量。 制法:1. 香菇去蒂洗净,随着荸荠、冬笋姜一起剁碎,放在碗中。另取豆腐捏成泥,稍沥干水分(或加些面粉拌匀)加入精盐、味精搅拌均匀待用。 2. 炒锅放在中火上,舀入花生油25 g烧热,下香菇、荸荠、冬笋、嫩姜,加入酱油、味精炒熟入味,起锅放在碗中。取汤匙10余把,放入沸水烫过,每把擦些花生油,分别在每把匙中铺上一层厚约0.33 cm的豆腐泥,再放上炒过的碎料,再覆盖上一层豆腐泥,至满匙为止,稍压平实待用。 3. 把做好的汤匙豆腐排进笼屉,用旺火蒸20 min,取出,用指头试压蒸料上面,如已坚硬,即可取出脱匙,晾凉。

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范文6篇

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范文6篇A 3-minute model of Jiuhua Mountain tour guide 编订:JinTai College

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安徽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1: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文档 2、篇章2:2: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文档 3、篇章3:3: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文档 4、篇章4:1:九华山导游词文档 5、篇章5:2:九华山导游词文档 6、篇章6:3:九华山导游词文档 九华山是一座芙蓉竞秀的莲花佛国,又是一座如诗如画的生态佳园。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1:九华山导游词3分钟文档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 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 平方公里。中心位 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 际性佛教道场。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 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 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 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境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

九华山导游词讲解

九华山导游词讲解 九华山群峰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极目远眺,大江如练,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最新九华山导游词讲解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九华山导游词讲解1 九华山,九十九朵灵秀的莲花,九十九座高空悬寺,九十九个岁月修成的正果,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神奇灵秀的山水与博大精深的佛文化完美地结合,使九华山成为人佛共享的心灵净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世界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是国际重要的佛教道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这座名山自汉代就沉积了许多历史文化,被誉为“莲花佛国”,今天,咱们就去看一下这个“莲花佛国”。 各位朋友,现在咱们的位置是位于芙蓉峰下海拔600米的九华街,这里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咱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主寺_化城寺,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非常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还有,在进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在走进寺庙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将红尘中的玩笑话带入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好,咱们走进化城寺。化城寺……………… 接着就到了肉身宝殿,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非常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 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年后99岁圆寂,3年后开缸,其遗体绵软,颜面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中所示,乃菩萨应世,遂尊为地藏王菩萨。 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南普陀寺简介

南普陀寺简介 来与世无争的厦门岛参拜闽南的佛教胜地,更有机会品尝著名的南普陀寺素菜哦!南普陀的香火极好。 南普陀寺面南背北,有山有水,风水极好。寺前是极大的荷花池。 前言南普陀寺简介 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 南普陀寺规模宏大,占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寺中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目前正在修缮,暂

时无法参观)、大悲殿、藏经阁等。两厢钟鼓楼、左侧新建的慈善楼与右侧普照楼,左右对应,雄伟壮观。 天王殿,一进去迎面的是米勒佛。弥勒佛或米勒菩萨,根本不是大肚子和尚,那个完全是讹误。大肚子和尚是宋代以后民间对唐代布袋和尚的修改讹传,然后又张冠李戴地指为弥勒佛。背面是一尊金色的韦陀护法神。 六边形的大悲殿,三重顶,里面是金色的观世音菩萨像,六面,很多手臂。 大悲殿的左厢墙壁上画着彩绘菩萨像,相当精美。感觉大悲殿就是专门供奉菩萨的。果然,查出大悲殿的全称应该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殿。全世界的大悲殿都是专门供奉菩萨的。 寺前面是放生池,里面泳着许多巴西龟、一只鳖、许多鱼。 南普陀寺香火旺盛,进香者与游人络绎不绝。南普陀寺内千手观音工艺精绝,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庙宇周围保留众多名人题刻,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南普陀寺后往上就是五老峰,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尽收眼底。

九华山导游词精选范文800字.doc

九华山导游词精选范文800字 九华山是我国名山,著名的旅游圣地,以下是我整理的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1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兵。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莲花佛国九华山风景区。有一句说得好,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今天大家能欢聚在一起,估计大家的前世都在不停地回头。小王也很珍惜这一次难得的相遇,你们能到九华山一游,这是与佛有缘,与山有缘,也是与我有缘。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愿我的真诚,能换来您满意的微笑。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南朝时,因此山峰峦异状,酷似童子,其数有九,被成为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状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人们便称这座山叫九华山了。它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纪,也就是唐朝时,新罗国(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在九华山驻扎下来,辛苦修行数十载,99岁圆寂,据说三年后开缸时,他是"颜面如生,肉身不腐"。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大家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门坊,门坊是端庄典雅,它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9米,大家可以看到横额上镌刻着的"九华圣境"四个大字是康熙皇帝亲笔 御书,过了门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迎仙桥、迎仙桥。顾名思义,过了这座桥呢,咱们就从凡界到了仙境,在这里呢,大家就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祗园寺的大殿,祗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中最大的一座。 "丛林"意思是许多僧众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一齐修行。祇园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藏经阁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呀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用意也是非常的巧妙,大家再看看,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条时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这又是做什么用的,是的,这也是用来镇妖避邪的。这也是祇园寺所独有的。祇园寺文物珍贵,1933年于右任手书的大雄宝殿匾额现仍悬于大殿之上。寺内厨房里面还有民国时期的7口大铜锅,最大的一口直径173厘米。人称"千僧灶"。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寺庙去,感受这神秘的佛教文化,那进寺庙前,小王先跟大家讲一下,这进寺庙的规矩,这进寺庙也是

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篇一: 九华山导游词九华山导游词、安徽九华山导游词、九华山风景区导游词致欢迎词: 孔老夫子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热烈欢迎大 家的到来,很荣幸能为各位嘉宾服务,我就是大家两日游的导游员,我的名字叫王平,大家叫我小王也可以,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15,劳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在我身后的就是我们劳苦功高 的司机李*师傅,他是拥有多年的驾车经验的老司机,李师傅不仅人长的帅,开车技术也是一流,坐他的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在接下来得几 天就由我和司机师傅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实在我一上车看到大家的 时候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我现在不能一一的记住大家的名 字,但着不要紧,在稍候的几天的旅途中,我会逐渐的了解大家,大家现在只要记住这小王这张并不出众的脸,那我们的车就是我们流动的家,请大家也保持我们家的卫生,在这里小王也提醒大家,在旅游景 点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有事您说话,小 王一定全力为大家服务,同时小王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的工作,预祝我们的旅程顺利圆满。好了,小王在这里也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著名的九华山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九华山风景 的概况。 ?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佛教文化和绮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之一。在201X年时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

全国文明旅游示范点。它与清凉佛国五台山、光明佛国峨眉山、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望黄山、东靠太平湖、西接池洲市,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山上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古名陵阳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蛮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先后在《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和《望九华赠青阳韦 仲堪》两诗中,写出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 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诗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太主峰,比作盛开的 莲华。因古汉语中“花”通“华”。于是在天宝十三年,九子山更名 为九华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九华山灵秀的自然景观瑰丽,境内 奇峰峭石、飞瀑流泉、竹海松涛,清幽秀丽,漂渺奇异,春日,满山 芬芳、百鸟合鸣;夏日,佳木繁荫,谷风清凉;秋日,风霜高洁,别 有情趣;冬日,琼楼玉宇,超然空灵,给人以“四时之景,而了亦无 穷”的感觉。九华山不仅以奇峰峭石、飞瀑流泉清幽秀丽的自然美 景而闻名。更是以“地藏菩萨道场”而著称于世,然而最早在九华山 进行的宗教活动并不是佛教,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并列入道教 “七十二福地”里的“三十九福地”。到了明、清两代更是鼎盛,香 火之盛甲天下,素有“东南第一山”“莲华佛国”等美誉。目前九华 山现存寺院99座,其中96座寺院为全国重点寺院,分别是: 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百岁宫、肉身殿、上禅堂、旗檀林、 天台寺、慧居寺,僧尼达到千余人。九华山寺院建筑风格独特,九 华山属花岗岩山地地貌,地形的复杂,建筑用地狭窄,因受地理气候 环境因素的制约,山上寺院的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形式,因地制宜,布 局灵活,以悬崖峭壁,巨岩山洞或自然起伏的台地山坡为基础,巧妙

九华山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九华山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九华山导游词内容(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华山导游词1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快到九华山,大家先听小柯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待会到了,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进行游览了。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诗仙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在游九华山时,首先要到九华街,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实际上这里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好了,我们到了,大家一次下车,跟着小柯我一起进入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队旗,不要掉队,或者是走错别的团队里。 九华山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导游小雨,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一

九华山导游词1500字

九华山导游词1500字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 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常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 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境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九华山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

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和,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冖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 2、地藏道场,佛教名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萨道常它的开创人为新罗僧地藏。公元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朝鲜半岛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常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代发展到40余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主刹化城寺成为拥有数十座寮房的总丛林,全山寺院达100余座,香火兴旺为“东南诸山之冠”。于是九华山便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代九华山寺院达150余座,由总丛林化城寺分衍出祇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等四大丛林,在四大佛山中以”香火甲天下”而闻名于世。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后,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活力再现,旧貌重辉。现有各类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类佛像万余尊,各种佛教文物XX余件。寺院普遍得到维修,佛事活动正常开展,对外交往活动频繁,九华山佛教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泰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佛教团体友好交往不断,先后有百余名僧侣出境访问。在当今我国佛教道场中,九华山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国际性佛教道尝香火旺盛、僧俗融和受到广泛赞誉,成为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3.历史悠久,文化名山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doc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 普陀山普济禅寺又名"前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欢迎参考!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1 普济寺又名"前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岭鹫峰下,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阴洞建此院供奉观音。梁贞明年间(915-920xx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光始盛。宋嘉定七年(20xx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之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0xx年)实行海禁,朱元璋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庆年间(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寺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清康熙八年(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

寺"。雍正九年(19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普济寺山门是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崇敬。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朝。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 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百御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 东面一座为东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153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桥前有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墙旁刻有《心经》倾日:"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 西面有一座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 普济寺占地三万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计231间,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在此山门内,有明万历、

中国普陀寺简介

西普陀寺 简介:贵阳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前,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史载,临济正宗密云圆悟大师,嗣法弟子灵药慧安禅师传黔中,度化甚广,其法嗣西识老和尚开山创建贵阳白云寺,而密云圆悟大师法嗣破山海明禅师之再传弟子赤松老和尚开山创建了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成为康熙年间贵州弘法的两段佳话。清末民初,白云寺毁于战火。 公元2005年秋,藏青法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及十方大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动工恢复这一著名的古寺。藏青法师系当代第一比丘尼上隆下莲上人之得意门生,亦嗣上本下焕恩师临济宗法,为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也嗣上佛下源恩师云门宗法,为禅宗云门正宗第十四代传人。为彰显观音菩萨之大慈大悲,使观音菩萨东、南、西、北四大道场得以圆满,征得政府领导及广大信众同意,将白云古刹定为观音菩萨道场——并定名为西普陀寺,黔中四众踊跃欢喜 地址:西普陀寺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云峰大道龙井路 占地面积:39111.2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9797.88平方米 业态:寺院座北朝南,前有广场、牌坊,后依青山绿水而建造的天然石壁雕刻塑像,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卧佛殿,左右两侧钟楼、鼓楼、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禅堂、佛学研究所、方丈院、贵宾楼、荷花池、菩提桥、办公楼、龙井瀑布、普陀花园、送子观音阁、石窟滴水观音洞、石窟财神洞、斋堂、素斋楼、弘法楼、喫茶坊、园林古树建筑艺术群 文化:分为佛教文化和素食文化。佛学文化方面收集有基础佛学、佛学常识、佛学健康、

佛学文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素食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煲仔、汤类、特色菜等寺庙常见食物菜谱 活动:2016年10月4日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 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强化四众弟子的自身修养,提高在家居士的修学层次,加强道风建设,并感恩护法居士多年来对常住三宝的护持,使在家居士能够圆满积聚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4日,正值国庆节期间,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的居士近200人在西普陀寺众师父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法会。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在大悲宝殿举行,前来求授居士菩萨戒的戒子发菩提心,行菩提愿,持清净戒,传戒法会功德圆满。 2016年10月1日西普陀寺举行第二届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为提高在家居士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修学认识,引导四众弟子如律修行,满足居士求授菩萨戒的愿望。2016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一日),西普陀寺举行第二届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两百名信众参加了本次传戒法会。全体弟子在未来的几天里,在西普陀寺众师父的带领下学习教规礼仪、传三皈五戒、讲菩萨戒、传菩萨戒等。旨在希望居士菩萨能净化人心,增上在家弟子的慈悲智慧,提升在家弟子的信仰层次。 公益:不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在全省范围类,为留守儿童、灾区、脑瘫儿、贫困学生等提供资助。近期的公益活动为2016年11月15日,西普陀寺观音慈善功德会及禅心茶社义工一行前往毕节市七星关区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看望双井小学330名贫困学生,向他们捐赠了350套校服、电脑、体育用品、书包、文具、办公用品等生活学习用品,捐赠仪式现场藏青法师鼓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用坚定的意志面对生活上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人才。晚上7点,继续驱车前往大方县黄

九华山导游词讲解范文3篇

九华山导游词讲解范文3篇 九华山群峰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极目远眺,大江如练,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九华山导游词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九华山导游词讲解 九华山,九十九朵灵秀的莲花,九十九座高空悬寺,九十九个岁月修成的正果,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神奇灵秀的山水与博大精深的佛文化完美地结合,使九华山成为人佛共享的心灵净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世界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是国际重要的佛教道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这座名山自汉代就沉积了许多历史文化,被誉为“莲花佛国”,今天,我们就去看一下这个“莲花佛国”。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位置是位于芙蓉峰下海拔600米的九华街,这里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主寺_化城寺,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还有,在进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在走进寺庙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将红尘中的玩笑话带入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好,我们走进化城寺。化城寺……………… 接着就到了肉身宝殿,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 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年后99岁圆寂,3年后开缸,其遗体绵软,颜面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中所示,乃菩萨应世,遂尊为地藏王菩萨。 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

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

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

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

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 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WTT帮大家整理的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1 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导游小雨,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一起度过一次美好的旅游。简单介绍一下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山峰,是佛教的圣地,所以人们为了保平安,都会来九华山拜一拜佛,并游览九华山的壮丽的景色。 从九华山的山脚想上看去云雾缭绕,各种奇松怪石,是不是美丽极了呢。现在我们坐车去山顶,在山顶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一棵是公树,一棵是母树。据说,这两棵古树还是“诗仙”李白栽下的呢!现在我们呢再去九华山最古老的宝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大家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呀,宝殿正门口对着一座像爬山虎的山峰,一位风水大师说这是凶兆,所以让小和尚们在宝殿前建了一个半圆形的`放生池为弓,并与旁边的石象打齐为弓箭,守卫宝殿。大家可以在宝殿内拜一番,里面的地藏菩萨慈眉目善,看上去跟真的一样。

现在我们来到了九华山最有名的景点——天台。站在天台上仰望,天台上云雾缭绕,山径连绵起伏,像一条彩带从白云间飘落下来。大家可以看见上山的游客像一个个小白点,散落在彩带上。 好了,现在我们准备下山了,以后有机会的可以再来,有缘的话小雨再给大家当导游。 九华山导游词400字3篇2 各位旅客: 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今天的导游牛牛,古代诗人李白曾说过‘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大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著名诗篇。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好好感受一下九华山的独特美 前两天一场大雨刚过,唤起了九华山的漫山云雾,所以呢,我们可以穿云踏雾走上山径。可以看到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远远望去,天台峰高穿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中。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 我们现在还在半山腰,我看很多游客似乎都已经很累了呀,那我们停下了休息一会吧,大家可以拍拍照,现在这里也是很美的,有没有一种神山住的地方那种感觉,休息够了我们就继续,因为九华山的全景启示是更美的,但是你要看到九华山全景就必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福建寺庙汇总 福建各地的寺庙介绍

福建寺庙汇总福建各地的寺庙介绍 提起福建,人们就想到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海上花圆城市的厦门,海上丝路各城泉州,海滨城市福州。作为中国东南部最热的旅游线路之一,福建之旅令人难忘。八闽大地不但有山川之胜,又有圆林之美,更有寺、塔、桥、土楼等古代建筑。其佛像雕刻制作工艺也堪称世界之最,座落在仙游的木雕铜雕佛像及高档仿古家具起古至今让诗人墨客,吟咏舒怀,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篇章。只要游客有时间和心情慢慢品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佛教是福建境内最有影响的宗教。东汉末年以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信徒多,香火鼎盛。境内现有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42座,位居全国前列。著名的有福州涌泉寺和西禅寺、崇福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莆田广化寺等。 福建有代表性的大寺庙普遍离市区不远,坐落之地环境清幽,是闹市参祥拜佛的绝佳之地。寺院建筑普遍经过仿古修葺,完整而不失岁月沧桑之美. 1.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保护寺庙——厦门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妙相庄严,海内外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千手观音工艺精绝,千手千眼,金光闪耀。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 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尽收眼底。 2.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保护寺庙——福州雪峰崇圣寺 雪峰寺全称雪峰崇圣禅寺,位于闽侯大湖乡雪峰山南麓,雪峰山本名象骨峰,山脉绵亘60余里,跨闽侯、罗源、古田、闽清四县,距福州77公里。雪峰山与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环抱福州,合称福州"三绝"。 雪峰寺开山祖师是高僧义存(822-902年),精通佛理,从者遍布全国,德高望重。禅门五宗(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中的法眼、云门二宗即出其派下。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曾问义存:"师住象骨峰有何异?"义存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曰:"是山可名雪峰。"由此改名为雪峰。山势峭拔,风景绮丽,绝顶峰海拔800米,享有"闽越神秀"、"琼瑶第一峰"之美称。古人有诗赞曰:太华凝结素芙蓉/隔崦流云淡复浓/夏入伏中微觉暑/时移秋半便如冬/银锄错落千重岭/玉砌嵯峨百丈松/几度雨花台上望/光摇楼阁起霜钟。 作为当今福州五大禅林(鼓山涌泉寺、西门西禅寺、雪峰崇圣寺、北峰石牌林阳寺、象峰山崇福寺)之一的雪峰寺始建于乾符二年(875年),原名应天雪峰禅院。该寺比鼓山涌泉寺还早建三十余年,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乃义存的高徒。乾宁元年(894年)移址陈洋(今址),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为今名。该寺屡经兴废,鼎盛时有殿堂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