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甲乙对地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

B.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

D.若沿竖直方向各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3.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0×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

>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

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5.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

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

A.p1不变,p2变小B.p1不变,p2变大

C.p1变小,p2变小D.p1变大,p2变大

6.如图是用U型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U型管中所填充的液体为

水;将探头浸入密度为1.2×103 kg/m3的液体中h深度时,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分别为6cm和36cm;若将烧杯中的液体换成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且探头在酒精中的深度仍为h不变,则U型管压强计左右侧水面高度差为

A.18 cm B.20 cm C.24 cm D.32 cm

7.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

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乙B.F1<F2

C.p甲<p乙D.p1<p2

8.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

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F p F ==甲乙甲乙

B .p F p <>乙乙甲甲,F

C .p F p F >>甲乙

甲乙

D .p F p F <<甲乙

甲乙

9.图中,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球的质量相等

B .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C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D .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

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B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C .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D .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 的边长比B 大。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

①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 ②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

③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

④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

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

请你简单说明你选择这两个做法的理由: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

4.0×103kg/m3,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__cm。当切去的高度为12cm,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且p1:p2=3:2,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

13.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4.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预报相关气象情况。气象站用气压计采集某区域同一时刻近地面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并将气压相等的各点连起来,绘成“等气压线”,如图所示。

等气压线的特征一般天气特征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低于中心气压晴朗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高于中心气压阴雨

②根据A处风的方向,可判断A处气压_______B处气压;结合上表,可判断该区域一般天气特征为______。

15.为了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翔翔和老师一起制作了一个特别的水槽:水槽分成M、N 两部分,M的底部面积为1 000 cm2,N的底部面积为400 cm2,厚度均忽略不计,N的底部高出M底部10 cm,并且在N的底部有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开口,使M、N相连通,如图甲所示;另外还准备了一个边长等于10 cm的正方体木块。翔翔将木块完全密封在正方形开口上方并使其不下落,然后向N水槽中注水使h1=15 cm,观察到木块没有上浮如图乙所示。继续向M水槽中注水,如图丙所示,直至木块能刚刚脱离N水槽的底部,此时水槽M中水深32cm。当向N水槽中注水结束时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Pa,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16.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

18.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两脚着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用蜡浇注了脚印的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测得脚印模型的质量是1.8kg,平均厚度为0.04m(蜡的密度为0.9×103kg/m3,g取10N/k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___Pa.

(2)大象的重力约为___N.

19.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铁块,边长之比为3∶1,若如图甲所示放置,则B受到A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如图乙所示放置,

则A受B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

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_____p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_____F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_____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小丽利用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及相同的三本字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小丽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图乙、丙,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比较图__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若图乙、卯中字典对海绵、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乙、p卯,则p乙______p卯(选填“>”、“=”或“<”),原因是_______;

(5)小丽同学想按图卯测量一本字典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产生的压强,请你帮小丽完成实验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一本字典的重力为G;

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字典的长a、宽b、厚c;

C.则一本字典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p卯= 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2.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

(1)实验时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当筒内空气全部排尽时,筒内______(填“有”或“无”)大气压;

(2)然后用皮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女器材,水平向石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

F=时,注射器中的汗塞刚开始滑动,已知活塞的面积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30N

42

S=?﹣,则可求出大气压强是p=______Pa;

2.510m

(3)小明利用气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Pa;

(4)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实验数据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的是可能是______;

(5)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起小,压强______;

(6)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气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812162024

p/kPa1208060484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烘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体积单位m3,压强单位Pa);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mL。

23.如图,将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

760mm。

(1)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做的;实验中玻璃管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因此,是_______支持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_______所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可知当时的大气压为_______Pa;(ρ水银=13.6×103kg/m3)(2)实验中选用水银而不是水来做实验,这是利用水银的_______较大的特性;一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在的高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长度将

_______;(均选填“变长”“变短”“不变”)

(3)如果将此装置拿到高山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你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24.小明为了研究装满水的容器放入球体前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的情况,利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以及不同球体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在每个容器中装满水,测得此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5牛,再将不同球体分别轻放入各个容器中,并测得此时各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见下表.

①观察比较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②观察序号4与5与6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_______.

③观察序号6与7与8中实验现象、球体体积V、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_______.

④小明得出“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小球质量越大,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就越大”的结论.由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⑤若某实心小球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体积为500厘米,并将其放入上述装满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_牛.

25.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

(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

____。

②、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③、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④、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Pa。

⑤、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斜面上放着质量为500g的物体A,在挡板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以及A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27.作出图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28.画出砝码对小桌的压力。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一个平底铁桶重为2千克,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平放在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30.如图所示,轻质薄壁柱形溢水杯甲和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杯甲和容器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在溢水杯甲中注入水直到溢水口,此时水的深度为0.2米。求:

①溢水杯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②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③若将一个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甲中,水通过溢水口流入柱形容器乙中,发现此时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求放入金属球的密度ρ。

31.小明家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聪明好学的他阅读了使用手册,其中部分资料如下:(a)车辆部分参数:排量1.5L,整车质量1.8t,每只轮胎着地面积约为0.015m2;

(b)胎压,严格意义上指的是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胎压是汽车载荷能力的标志,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GBT2978﹣2008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标准型轮胎胎压为:2.4﹣2.5bar(bar压强单位,1bar=100KPa),胎压手季节性因素影响,冬季可适当提高,夏季应适当降低.

(c)轮胎气嘴(如图1),其结构原理图(如图2)根据以上资料,请你帮助小明计算:(g=10N/kg).

(1)小汽车(空车)所受重力;

(2)小汽车(空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明想通过顶开金属柱为轮胎放气以达到降低胎压的目的.已知自家小汽车某轮胎气压为Pbar ,气嘴中圆形气孔半径为rcm ,假设大气压为P 0Pa ,请用题中已知量表示:小明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才能顶开金属柱?(忽略其他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地面上放置的正方体物体,地面受到的压力F=G=mg ,G 则压强:

F G mg Sgh p gh S S S S ρρ=

====;因为S 甲>S 乙,而p 甲=p 乙,根据F p S

=可知F 甲>F 乙

,即G 甲>G 乙.

A .已知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知h h 甲乙>,所以ρρ甲乙<;故A 错误;

B .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根据

F G mg Sgh p gh S S S S

ρρ=

====,因为两个物体的高度和密度均无变化,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p 甲=p 乙,故B 选项错误;

C .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相同高度h ′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因为ρρ甲乙<,则

gh gh ρρ''甲乙<,而gh gh ρρ=甲甲乙乙,所以--g h h g h h ρρ甲甲乙乙(′)>(′),故剩余

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故C 选项错误;

D .甲乙都是立方体,ρρ甲乙<,且对水平面的压强p 甲=p 乙,若沿着竖直方向各切除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厚度相同,用极值法:就是切乙0厚度(不切乙),把甲多余的宽度切下来使甲的剩余厚度等于乙的厚度,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后,很显然乙的压强不变,甲的压强由于受力面积减小而增大,即p 甲>p 乙,故D 选项正确;

2.C

解析:C

【解析】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口小底大,乙容器口大底小,所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放在两容器中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故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 甲<p

,又由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关系,甲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大于液体重力,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关系为:F 甲>F

,故答案选C 。

3.B

解析:B 【详解】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所受摩擦力与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

pS +f =m 1g =9.8N ;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向左,受大气压力向右,可得:

pS -f =m 2g =5.6N ;

联解上述两个关系式,可得:

pS =7.7N ,

p =

52

7.7710N

m

-=? 1.10×105Pa , 故应选B 。

4.C

解析:C 【详解】

A .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 =ps =ρghs =ρgV =mg =G

由图知

S 左>S 右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左=p 右,故

m 水>m 酒精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增加的压力相等,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所以左边容器增加的压强小,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因为

ρ水>ρ酒精

所以

m 水>m 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增加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不好确定哪个增加的压强多,不能确定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故B 不符合题意;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减小的压力相等,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所以左边容器减小的压强小,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故C 符合题意;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因为

ρ水>ρ酒精

所以

m 水>m 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减小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减小的压力,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不好确定哪个减小的压强多,不能确定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B

解析:B 【详解】

容器装满水,无论是甲图还是乙图,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 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1不变;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不会改变,但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根据F

p S

=可知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2变大,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6.B

解析:B 【详解】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 型管内面高度差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内部压强越大。由此可得

11

22

p h p h ?=? 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gh ρ=可得

33332

1.210?k g/m 10?k g/m 36cm 6cm

=8gh gh h ??-???0.

解得

2h ?=20cm

故选B 。

7.A

解析:A 【详解】

A .容器倒置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G =+甲液容 容器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G =+乙液容 所以F F =乙甲,故A 正确;

BD .由图可知:容器上宽下窄,将容器倒置后,容器内部液体的高度将变小,由p gh

ρ=

可知,将容器倒置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变小,即12p p >;故D 错误; 设容器倒置前容器的底面积为:1S ,容器倒置后容器的底面积为:2S ,由图可知12S S < 由F

p S

=

得,容器倒置前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11F p S = 容器倒置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222F p S =

因为12p p >,12S S <,由于不知道具体的数据,所以无法比较F 1和F 2的大小关系,故B 错误;

C .容器倒置前:1

F p S =甲

甲 容器倒置后:2

F p S =

乙 因为F F =乙甲,12S S <,所以p p 甲乙>故C 错误;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于瓶内液体不满,而瓶子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时液体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所以p p <甲乙,故AC 错误;正放时瓶子上细下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大于液体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乙小于液体的重力,所以F F >甲乙。故B 正确,D 错误。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题甲漂浮,所以ρ甲<ρ水;乙悬浮,所以ρ乙=ρ水,则ρ甲<ρ乙。 A .ρ甲<ρ乙,由图V 甲>V 乙,由m=ρV ,不能确定甲、乙质量大小关系;

B .漂浮和悬浮时,F 浮=G 物,由于两球质量关系不能确定,因此浮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C .由F=pS=ρghS 可知水面高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但容器底面积不一定相同,因此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D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可知深度相同,密度相同,因此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已知液体深度、密度,根据公式P=ρgh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结合底面积,再根据公式F=PS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

(2)对于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都可以表示为:F G p S S

=

=; (2)容器重不计,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结合底面积判断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详解】

A 、根据题意,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 gh ρ=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 底面积相等,根据F PS =知,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也相等,故A 错误;

B 、根据p gh ρ=知,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等高的圆柱形液体产生的压强,则对底面的压力也等于等高的圆柱体液体产生的压力(也等于甲液体的重力);乙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力等于乙液体的重,由于乙容器上面变细,所以乙液体重力小于等高圆柱体的液体重,可得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故B 正确;

C 、因为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对容器底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甲液体的重,由于容器壁厚度的存在,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要大一些,根据F G

p S S

==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故C 错误; D 、底面积相同,而乙液体重力小,根据F G

p S S

==知,乙对桌面的压强小,则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不相等,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1.B ① 见详解 ③ 见详解 【解析】 【详解】

已知A 、B 两个正方体质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 、B 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解析:B ① 见详解 ③ 见详解 【解析】 【详解】

已知A 、B 两个正方体质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 、B 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已知A 的边长比B 大,则A 、B 的底面积S A >S B ; 根据F

p S

=

可知:A 、B 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A B p p <; ①.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时;A 小孔的重力为A A

S G G S '

=

,B 小孔的重力为

B B

S G G S '=

,则G A ′<G B ′,由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力F ′=G-G ′,则F A ′>F B ′;由于A 、B 的底面积不变,S A >S B ;则根据F

p S

=

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A p '可能会与B p '相等,故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可行;

②柱状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p gh ρ=,当竖直打孔时,由于物体仍是柱状体且高度不变,则根据p gh ρ=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所以,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仍是A B p p <,故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不可行;

③A 竖直打孔,A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B 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

根据F

p S

=

可知B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B p '减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可以达到相等,故A 竖直打孔B 水平打孔可行;

④ A 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根据F

p S

=

可知A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A p '减小,B 竖直打孔,B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

A B p p ''<;故A 水平打孔、B 竖直打孔不可行;

故ACD 错误,B 正确。 第一空.B 第二空.① 第三空.见详解 第四空.③ 第五空.见详解

12.4:9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由图可知,当甲切去的高度为零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由得,圆柱体甲的高度为 [2]由图

解析:4:9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m g V F G S S S S g p g S S g h h ρρρ=

=====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由图可知,当甲切去的高度为零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8000Pa ,由p gh ρ=得,圆柱体甲的高度为

33

8000Pa

0.2m 20cm 4.010k 10N/kg

g/m p h g ρ=

===??甲甲甲 [2]由图可知,乙切去30cm 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零,可知圆柱体乙的高度为30cm ;当甲和乙切去的高度为零时,甲和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8000Pa 和6000Pa ,则有

0.2m 8000Pa 0.3m 6000Pa

p gh p gh ρρ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 解得

33210kg/m ρ=?乙

当切去的高度为12cm ,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

11(0.2m 0.12m)0.12m G G m g m g g S g S F p S S S S ρρ++?-?+??=

===乙切乙切甲剩甲剩甲甲乙乙

甲甲甲甲

22(0.3m 0.12m)0.12m G G m g m g g S g S F p S S S S ρρ++?-?+??=

===甲切甲切乙剩乙剩乙乙甲甲

乙乙乙乙

由题意12:3:2p p =,则有

12(0.2m 0.12m)0.12m 3

(0.3m 0.12m)0.12m 2

g S g S S p g S g S p S ρρρρ?-?+??==?-?+??甲甲乙乙

甲乙乙甲甲乙

S a S =甲

,化简得 (43)(94)0a a +?-=

解得

34a =-(舍去)或4

9a =,即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4:9。

13.3000

【解析】由可得, ,所以;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即,所

解析:3000

【解析】由F

P S

=

可得1121225/7P F F F P S S F ===, 110F N =,所以214F N =;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114104F F F N N N =-=-=浮

;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F

G F =-丙压

浮,即84N G N =-,所以12G N =,则物体质量为 1.2G

m kg g

=

=; 由=F gV ρ浮水排得4333

4==4101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物排水,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为33

431.2=310/410m kg kg m V m

ρ-=

=??物。 点睛:本题考查了压强、重力、二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入手点是能从三图中找到金属球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14.海拔高度相同(同一水平面) 气压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高于 阴雨 【详解】

[1][2]根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即气压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采集数据时,应

解析:海拔高度相同(同一水平面) 气压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高于 阴雨 【详解】

[1][2]根据p gh ρ=可知,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即气压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采集数据时,应使近地面不同地点海拔高度相同,这样才可以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

[3][4]A 处风的方向从A 到B ,那么可知A 处气压高于B 处气压;从图中可以看到,四周气压高于中心气压,那么从表中可知天气特征为阴雨。

15.0.7×103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h1=15cm=0.15m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103kg/m3×10N/kg×0.15m=1500Pa; 木块的上表面

解析:0.7×103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h 1=15cm=0.15m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ρgh 1=1×103kg/m 3×10N/kg×0.15m=1500Pa ;

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pS木=1500Pa×(10×10-2m)2=15N,

M水槽中的水离木块底部的高度:h下=h M-h0=32cm-10cm=22cm=0.22m,

水对木块下表面压力:F下=p下S=ρgh下S=1×103kg/m3×10N/kg×0.22m×(10×10-2m)2=22N,由力的平衡可知,水对木块下表面压力等于上表面向下压力与重力之和,木块的重力:

G=F下-F上=22N-15N=7N,木块的质量:,木块的密度:

16.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浮=ρ水gV=1.03×103kg/m3×10N/kg×1.5×103m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3×10

解析: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浮=ρ水gV=1.03×103kg/m3×10N/kg×1.5×103m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3×10N/kg×100m=1.03×106Pa

17.>=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从而得到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重力,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和剩余液

解析:>=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从而得到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重力,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和剩余液体的重力之和。

【详解】

[1]甲乙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液面高度不变,因为ρ酒精<ρ水,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

p水>p酒精

[2]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G=mg得

G水=G酒精

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为ρ<ρ酒精<ρ水,待静止后,物体A在水和酒精中漂浮

G A=F浮水=G排水

G A=F浮酒精=G排酒精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甲=G水+G A-G排水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 乙=

G 酒精+G A -G 排酒精

所以F 甲=F 乙。 【点睛】

本题考查压强和浮力的知识,需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自身重力。

18.4×1054×104 【解析】 【详解】

(1)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 ,则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p=FS=400N1×10-

解析:4×1054×104 【解析】 【详解】

(1)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 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 ,则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2)脚印模型的质量是1.8kg,蜡的体积为:

脚印的面积为:

大象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即大象的重为:

19.27:28 27:28 1:28 9:28 【解析】

解答:B 受到A 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 = = =B 受到A 的压强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强之比 =. A 受B 的压力与水平

解析:27:28 27:28 1:28 9:28 【解析】

解答:B 受到A 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

12A A A B A B F G m F G G m m ++=== A

A B

V V V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 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 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4.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 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 A.P A=P B B.P A>P B C.F A=F B D.F A>F B 7.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F甲>F乙B.p甲>p乙C.F甲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 2.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②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③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 ④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 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3.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 C.

D. 4.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 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 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 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 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 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得发生:由物体得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得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得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得。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得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就是指声音得高低,它与发声体得频率有关系.(2)响度:就是指声音得大小,跟发声体得振幅、声源与听者得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得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得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得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得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得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得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得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得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得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就是指物体得冷热程度。测量得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得热胀冷缩得原理制成得。 2、摄氏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1摄氏度得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得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得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

河南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

2016年中招物理考试容解读知识点 一、声现象 1、(1)声音是由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相关实验:_____ 2、(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______决定,举出实验的例子___________;响度的强弱由发声体的_____决定,举出实验的例子___________; “闻其声而知其人”的通过声音的__________区分的。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各举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出超声波利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出次声波利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出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面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___________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米.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______m=103m;1dm=_______m=10-1m;1cm=_______m=10-2米;1mm=0.001m=10-3m;1m=_______μm;1um=_______m1m=_______nm;1nm=_______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 、70微米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4). 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1h= 60 min=_________s. 7、误差:测量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_传播。_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_________,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_________。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响度、_________。(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___、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_____减弱;(2)在_________减弱;(3)在_________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_________性好、_________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doc

《第九章压强》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F=G=mg。 5、固体可以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6、重为 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与重力无关) ㈡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P30 ⑴课本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和对比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5、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 F:牛顿( N) S;米2 2 ( m) 6、单位:帕斯卡( pa)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 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 4 1.5× 10 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10 N。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 :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 磨刀不误砍柴功、缝衣针做得很细 8、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减小压力举例 :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9.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固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 +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压强(P33)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学习资料

第十四章《浮力》知识点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1. 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 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 大小: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 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总等于重力 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概念: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 公式:P=F/S ,(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 2 5. 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 1N/m 意义:1Pa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等。 (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把菜刀磨锋利,推土机的铲刃,汽车上的安全锤,图钉的尖头,注射器的针头等。 7.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等。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的履带,滑雪板,高楼的地基,坐在沙发比坐在板凳上舒服等。 1. 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 壁有压强。 2. 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 公式:P= pgh, (p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1cm的水柱的压强是100Pa) 4. 补充: (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注意:深度不是高度)。 (2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3)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 p 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

液体中的深度。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 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 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 A.P A=P B B.P A>P B C.F A=F B D.F A>F B 5.现有量杯、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不能测出橡皮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3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与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就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就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 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与,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与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她形式的能(主要就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就是焦耳。(热量就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就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就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就是能量而不就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 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就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0×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 () 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3.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4.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 (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 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 (2)相对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4)单位:m/s km/h 换算 1m/s=3.6km/h 2. 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 变速运动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 v=s/t 三、长度、时间及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 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 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 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 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还有小时(h)和分(min)1h=60min 1min=60s (2)测量工具: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停表:大圈表示一分钟,小圈表示一小时。 6.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 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 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六、二力平衡

备战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压力与压强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体,A 管竖直放罝,B 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p A 等于p B ,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 A 和m B 判断正确的是( ) A .m A >m B B .m A =m B C .m A

由题意可知,m m =乙甲,V V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 和乙,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 gh ρ=甲甲甲、'' p gh ρ=乙乙乙; AB .若p 甲′小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 '' gh gh ρρ<甲甲乙乙 可知道'h 甲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h 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V 甲可能等于'V 乙,也可能' V 甲大于'V 乙,A 、B 错误; CD .若p 甲′大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 '' gh gh ρρ>甲甲乙乙 可知''h h >甲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 V 甲一定大于'V 乙,C 正确,D 错误。 3.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 ,烧杯质量为100 g ,活塞面积为7×10-5 m 2,g 取10 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1.26×105 Pa B .1.10×105 Pa C .1.01×105 Pa D .0.96×105 P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所受摩擦力与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 pS +f =m 1g =9.8N ;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向左,受大气压力向右,可得: pS -f =m 2g =5.6N ; 联解上述两个关系式,可得: pS =7.7N , 故 p = 52 7.7710N m -=? 1.10×105P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