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1 概述

醇酸树脂(Alkyd Resin)是由多元醇、多元酸与一元酸经酯化缩聚反应制得的涂料用树脂。醇酸树脂可制成清漆、色漆,工业专用漆和一般通用漆。

醇酸树脂具有合成技术成熟、制造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以及树脂涂膜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在涂料用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1997年全国涂料总产量为135万吨,其中醇酸树脂涂料约为35万吨,占合成树脂的52.9%;英、美等发达国家占30%~40%,居合成树脂之首。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1]。

采用醇酸树脂制造的涂料,酸值低,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并能与其他多种合成树脂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提高它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2]。

醇酸树脂涂料,经常温或低温加热干燥成膜后,具有如下特点:

(1)涂层有良好的柔韧性、附着力和物理机械性能;

(2)用醇酸树脂在配制和各种色漆过程中,对颜料、填料等有较好的润湿和分散性;

(3)涂层应用于室外时,具有较好的耐大气性和保光性;

(4)涂层色泽鲜艳、丰满;

(5)具有耐水性和耐热性;

(6)可与其他多种合成树脂涂料底面配套使用;

(7)施工方便,能刷、能滚、能喷(某些产品还能静电喷涂)。

醇酸树脂涂料是我国涂料十八大类中生产量最大的一类品种。醇酸树脂可以与其他多种合成树脂共缩聚或冷混制成各种不同用途的涂料。醇酸树脂涂料与其

他合成树脂漆比较,其耐候性远远超过环氧树脂涂料和沥青涂料,其施工性能比聚氨脂涂料更方便。

2 醇酸树脂的分类

醇酸树脂按性能分可分为干性油醇酸树脂和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按含油多少可分为短油度(油量35~45%),中油度(油量40~60%),长油度(油量60~70%)[3]。

2.1 干性短油度醇酸树脂

漆膜凝聚快,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光泽和保光性。烘干干燥迅速,烘干之后比长油度醇酸树脂的硬度、光泽、保色、耐磨性等方面要好,可以用于汽车、玩具、机器部件的面漆和底漆。与脲醛树脂合用,以酸催化干燥作家具漆。

2.2 干性中油度醇酸树脂

漆膜干燥极快,有极好的光泽、耐候性及柔韧性,可制自干或烘干磁漆、清漆、底漆腻子等。用作金属制品装饰漆、机械用漆、建筑用漆、家具漆、船舶漆、卡车用漆、汽车修补漆、金属底漆等。

2.3 干性长油度醇酸树脂

漆膜有较好得干燥性能和弹性,以及良好的光泽、保光性、耐候性,但在硬度、韧性、耐磨擦方面较中油度醇酸树脂差,用于制造钢铁结构涂料,室内外建筑用漆。

2.4 不干性醇酸树脂

中、短油度醇酸树脂与硝基纤维漆共溶(约1:1)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和高档家具用硝基纤维素漆。

3醇酸树脂的改性

醇酸树脂分子具有极性主链和非极性铡链,使其能够和许多树脂、化合物较好地混容,为进行各种物理改性提供了前提;此外其分子上具有羟基、羧基和双键等反应性基团,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引入其他分子,这是对醇酸树脂化学改性的基础[4]。随着科学的发展,加强改性醇酸树脂的研究与发展已成为必然。

3.1对醇酸部分的改性

制备水性醇酸树脂的过程中,树脂的醇酸部分能用各种可能的醇酸成分进行改性。用于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原料有植物油或脂肪酸、多元醇、多元酸、共

溶剂和中和剂等。各组分的作用不同,对水溶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不同。多元醇部分,由甘油制备的醇酸树脂水溶性和干率较差,酯键严重水解使得醇酸树脂的稳定性变差。季戊四醇具有四个伯羟基,反应较甘油活泼,一般与二元醇或三元醇配合使用。三羟甲基丙烷有3个伯羟基和1个烷基支链,烷基支链可减少3个伯羟基之间的作用力,改进了树脂与共溶剂的混溶性,水溶性也明显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醇酸树脂的粘度。由于烷基支链对酯基起屏蔽作用,隔离水分子的攻击,使得三羟甲基丙烷醇酸树脂的水解稳定性较甘油或季戊四醇形成的酯有明显提高[5]。还可采用N-双羟乙基-2-羟乙氧基乙酰胺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多元酸部分,苯酐价格便宜,酯化反应温度较低,反应平稳易控制,但苯酐易形成半酯使树脂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并导致涂膜干燥时间延长和硬度降低。采用间苯二甲酸代替苯酐可提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提高硬度和缩短涂膜的干燥时间,提高树脂的水解稳定性。也可用其他多元酸,如用不饱和二元酸顺酐替代部分苯酐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苯酐制备醇酸树脂,在主链上引人双键,生成的聚合物为中部与苯酐反应生成的聚合链,而两端是与顺酐反应生成的聚合链封端的嵌段聚合物。由于树脂分子上芳环数量减少,C=C双键使得邻近的单键内旋转更为容易,使分子链较柔顺,同时也使分子链较规整,易结晶,增加树脂涂膜的硬度。与此同时,顺酐还会与侧链脂肪酸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在疏水性的脂肪酸酯键上引入羧基。当羧基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树脂的水溶性明显增加。如果顺酐用量过多,树脂粘度增大,影响涂料的施工性能,涂层的耐水性也会明显下降[6]。3.2树脂混合技术

唐林生[7]等人提到用不饱和脂肪酸改性的丙烯酸、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丙烯缩水甘油酯的水溶性共聚物和醇酸乳液的混合物作为成膜物质制得的水性醇酸树脂,其涂膜光泽比同样组成的溶剂型醇酸树脂还高,保光性也好。此时树脂的加入量仅为总树脂量的5%。若用水性树脂与丙烯酸无皂乳液混合,水溶性树脂占总树脂量的20%~30%,而且所得涂膜耐水性接近于溶剂型,附着力良好,保光性还有所提高。

3.3 苯乙烯改性

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具备粘接力强、耐水性好、干燥速度快等特点。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有双键共聚法、官能化苯乙烯改性法及偶氮酯自引发聚合法三

种基本方法。用苯乙烯共聚改性的顺酐醇酸树脂提高了普通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耐溶剂性能、贮存稳定性等性能,拓宽了原料的选择范围,降低了改性树脂的成本,扩大了改性树脂涂料的应用领域。官能化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优点有:(1)原料油或脂肪酸在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不用含有共轭双键的油或脂肪酸;(2)可以在醇酸树脂分子中引入最大限度的聚苯乙烯链段,而不影响树脂体系的透明性;(3)树脂组分均匀,树脂涂膜的耐酸、碱、盐及耐溶剂性能优异;

(4)拓宽了改性醇酸树脂的原料选择途径。偶氮酯自引发聚合可以在无共轭双键油、脂肪酸或氧化油的存在下将醇酸树脂苯乙烯化。反应过程中不需任何引发剂或催化剂,接枝活性点在多元醇分子骨架上,避免了产生大量的聚苯乙烯均聚物。但该法工艺耗时长(20h左右),且苯乙烯的转化率低(60 % ~75 % ),因此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限制[8]。

3.4 丙烯酸改性

使用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具有优良的保色性、保光性、耐候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及快干性、高硬度,还具有溶剂型醇酸树脂所拥有的优点。将丙烯酸改性的醇酸树脂水性化,可以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醇酸乳液,或用脂肪酸法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而且使用该方法还可以改善流变性及与各种助剂的相互作用,缩短干燥时间[9]。

3.5 其他改性方法

采用异氰酸酯改性可提高硬度、耐候性和耐水性,改善变黄性。目前用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也是研究的热点。这种改性就是引入有机硅中间体,施工性能类似于水性醇酸树脂,而干燥性能、耐候性、耐久性、耐热性和耐水解性增加,同时也改善了保光性和光泽恢复性。如果用氟来改性的话,水性丙烯酸—醇酸树脂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都比较优良,而且还具有自洁性,是其他改性所没有的。使用不同的脂肪油合成不同油度的水分散性醇酸树脂,通过涂膜性能测试确定由脱水蓖麻油制得的水分散性醇酸树脂的综合性能最好,油度以50 %最为合适[10]。

4 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

醇酸树脂涂料,是由醇酸树脂、颜料、填料、催干剂、有机溶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经研磨分散、净化等生产工艺配制而成。醇酸树脂涂料是以油改性醇酸树

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一类涂料,可在常温下干燥,漆膜坚硬光亮,具有优良的耐候性,主要作为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我国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则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醇酸树脂涂料的合成技术成熟,原料容易获得,涂膜综合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涂刷性和润滑性,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耐腐蚀性差,户外耐候性不佳等,需要通过改性来满足性能要求[11]。

4.1 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涂料

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各有其优点,通过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可以改进醇酸树脂涂料的干性、硬度、抛光性和耐候性,用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混合法和化学改性法。改性后的树脂兼具了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的特点,其漆膜性能,特别是干性,硬度及耐水性都有很大的提高[12]。

4.2 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涂料

有机硅涂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及电绝缘性,耐高温,耐潮湿,抗水性及耐大气腐蚀性,是由于Si-O键能大(443.8 kJ/mol,C-C键能为347kJ/mol),将有机硅树脂引入醇酸树脂涂料可以大幅度提高醇酸树脂涂料的耐热性能和耐候性能。

4.3 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涂料

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涂料具有快干、硬度高、色泽浅、成本低和耐水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制备快干漆和船舶漆,使醇酸树脂的重要品种。梁志岗[13]用桐油合成基础醇酸树脂,再用后苯乙烯化的工艺路线来改性醇酸树脂,得到的产品性能优良,明显缩短了重涂时间和施工周期,节省了工时,降低了成本,结果表明,10 %~20 %的桐油含量,基础醇酸树脂酸价,粘度的大小及加聚共聚合的工艺路线均对共聚物的组成和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而叶代勇等[14]的研究则表明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分子质量对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大,用二甲苯为溶剂,引发剂在2%~2.5%(质量分数),温度为130~140℃,分批加入引发剂,通过调整产物的分子质量,可以得到性能较好的苯乙烯改性醇酸漆。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过程中,由于含有大量的苯乙烯均聚物,而苯乙烯与醇酸树脂的相容性差,这有可能导致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漆膜外观差,不耐冲击,附着力低。瞿金清等[15]采用顺丁烯二酸酐的衍生物和苯乙烯与基体醇酸树脂反应,将顺酐衍生物引入接枝醇酸树脂和苯乙烯链上,使苯乙烯极性官能化,从而提高苯乙烯与醇酸树

脂的共混相容性,并相应的提高了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耐冲击性及漆膜的附着力。

4.4 纳米材料改性醇酸树脂涂料

纳米材料具有特异的功能,如纳米粒子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加入到有机涂料中,将对传统涂料的性能提高和新型功能涂料的研制起到促进作用。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Ag,纳米TiO2,纳米SiO2等材料,并将它们以1%的比例加入到醇酸树脂涂料中,可以使涂料的抗菌性和耐酸碱性都得到明显提高。由于纳米粒子表面活性高,易于凝聚,因此在改性过程中应加入合适的分散剂。纳米金红石型TiO2(二氧化钛)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大,界面原子所占的比例大而具有优异的屏蔽作用[16]。但对纳米粒子而言,由于粒子表面活性较高,各粒子之间可产生极高的界面力,从而使粒子极易集聚成凝聚体,即使在分散剂存在的前提下,还应利用高速搅拌机进行预分散,并用砂磨机再进行充分分散直至料浆无凝聚。利用TiO2纳米粒子改性的有机醇酸树脂可以改善涂料的抗老化性能,提高材料耐磨性,并有效改善醇酸树脂的涂层抗紫外辐射性能[17]。

5 醇酸树脂的应用

醇酸树脂主要用作涂料、油漆,在金属防护、家具、车辆、建筑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也可用作漆包线的绝缘层,制成油墨大量应用于印刷工业,此外也用于制造模压塑料。

醇酸树脂作为涂料应用约占95%,它是所有涂料树脂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其余5%作为胶黏剂、增韧剂、油墨和模塑料。醇酸树脂是涂料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它可以配制自干漆和烘漆,民用漆和工业漆,以及清漆和色漆。醇酸树脂的油脂种类和油度对其应用有决定性影响[18]。

(1)独立作为涂料成膜树脂,利用自动氧化干燥交联成膜。干性油的短、中、长油度醇酸树脂具有自干性,其中中、长油度的最常用;醇酸树脂具有自干性可以配制清漆和色漆。

(2)醇酸树脂作为一个组分(羟基组分)同其它组分(亦称为固化剂)涂布后交联反应成膜。该类醇酸树脂主要为短、中不干性油醇酸树脂。其合成用椰子油、篦麻油、月硅酸等原料。其涂料体系主要有同氨基树脂配制的醇酸-氨基烘漆,同多异氰酸酯配制的双组分聚氨脂漆等。

(3)改性树脂。主要作为改性剂(或增塑剂)以提高硝酸纤维素、氯化橡

胶、过氯乙稀树脂的韧性,制造溶剂挥发性涂料。此类树脂通常用短油度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6 醇酸树脂涂料的发展前景

上世纪30~4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制备醇酸树脂,醇酸树脂涂料也是发展较早的品种,我国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则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涂在金属制品上,如中低档机电设备、货运汽车、公共汽车上,也可以涂在中低档木质家具、建筑工程门窗上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廉价品种[19]。醇酸树脂涂料按用途可分为七类:(1)通用醇酸树脂涂料,综合性能好,用途广,适用于机械、电机、建筑、军事等工业的涂装。(2)外用醇酸树脂涂料,自干、耐候性和耐久性好,用于桥梁等户外涂装。(3)快干醇酸树脂涂料,附着力好,防锈力强,用作各种金属、木材等的底漆及防锈漆。(4)醇酸树脂绝缘涂料,快干,适用于连续性生产的机械产品的涂装。(5)醇酸树脂皱纹涂料,耐热、绝缘,用于电机等涂装。(6)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皱纹清晰,装饰性好,用于仪器仪表等涂装。(7)醇酸树脂底漆和防锈漆,附着力强、耐久力好,用于汽车、机械、仪器等的电沉积涂装生产。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涂料原料品种不断出现。采用醇酸树脂制造的涂料,酸值低,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并能与其他多种合成树脂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提高它的物理或化学性能[20]。改性醇酸树脂的生产,开始摆脱了几千年来涂料工业以干性油和天然脂为订原料制造涂料的历史,从而促进了涂料工业向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通过此次综述的写作,让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醇酸树脂的研究发展过程,了解了树脂工艺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醇酸树脂也在相随着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醇酸树脂及其涂料的水性及改性的研究也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也是现在最重大、最广泛的品种之一,近几年醇酸树脂涂料的年产量稳定在35万吨左右,预计我国醇酸树脂涂料发展的趋势是在稳定现有产量基础上有一定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姜红敏.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J].涂料工业,2004,34 (3):13~17.

[2]瞿金清,肖新颜.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 (10).

[3]梁志岗.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5):30~33.

[4]叶代勇,等.基础醇酸树脂对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3):286~290.

[5]瞿金清,等.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合成研究[J].化学工程,2001(1):60~63.

[6]刘峰,王国建,刘琳.水分散性醇酸树脂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6(4):12~16.

[7]张跃.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工艺100例.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8]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9]汪秋安.高等有机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付敏恭,等.纳米材料对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J].江苏化工,2003(6):30~32.

[11]王毅,等.TiO2纳米粒子改性有机醇酸涂料性能的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4(5):265~267.

[12]张守勇.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第2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3]唐林生,杨光军.用于水性涂料的树脂混合技术[J].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2004,20 (2):1~8.

[14]胡乔生,叶家波,范小林,等.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进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6):54~57.

[15]瞿金清,肖新颜.水溶性醇酸树脂涂料的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10).

[16]陈关荣,时钧.化工百科全书(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陈金龙.精细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18]刘峰,王国建,刘琳.水分散性醇酸树脂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6,04.

[19]瞿金清,肖新颜,涂伟萍,杨卓如,陈焕钦.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05.

[20]路宝田,彭高聪,王秋莹,孟益民,刘国杰,李大鸣,张筱兰.醇酸树脂酯化反应节能催化剂的研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04.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付梓之即,心中感慨颇多。回首大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还有奋进时的踌躇满志,一路走来,庆幸有诸多师长,亲人,朋友,同学的帮助和鼓励,希望在此之际表示我深深的感恩之情。

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徐世红老师,许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论文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光转瞬即逝,然而这段短暂时光的点点滴滴都将是我生命中的美好回忆。因而在今后新的征程中,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也将怀抱着感激、怀抱着情谊、怀抱着责任、怀抱着期望和梦想,坚定、自信地走下去。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刘佳欣

2012年5月10日

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发展

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发展 付东升 1 朱光明 1 韩娟妮2 (1西北工业大学化工系,2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1、前言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以克服其性脆,冲击性、耐热性差等缺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过去,人们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一直局限于橡胶方面,如端羧基丁脂橡胶、端羟基丁腊橡胶、聚琉橡胶等[1—4]。近年来,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不断深入,改性方法日新月异,如互穿网络法、化学共聚法等,尤其是液晶增韧法和纳米粒子增韧法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2、丙烯酸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利用丙烯酸类物质增韧环氧树脂可以在丙烯酸酯共聚物上引入活性基团,利用活性基团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或经基反应,形成接技共聚物,增加两相间的相容性。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丙烯酸酯弹性粒子作增韧剂来降低环氧树脂的内应力。还可以将丙烯酸酯交联成网络结构后与环氧树脂组成互穿网络(IPN)结构来达到增韧的目的。张海燕[5]等人利用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加成聚合得到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EAM),其工艺性与不饱和聚酯相似,化学结构又与环氧树脂相似,得到的改性树脂体系经固化后不仅具有优异的粘合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耐热性好、较高的延伸率,固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同时由于共聚链段甲基丙烯酸酯的引入,体系固化时的交联密度降低,侧基的引入又为主链分子的运动提供更多的自由体积,因此改性体系的冲击性能得以提高。 韦亚兵[6]利用IPN法研究了聚丙烯酸酯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他将线性聚丙烯丁酯交联成网状结构后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固化,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该方法增加了丙烯酸丁酯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该互穿网络体系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优异的抗湿热老化能力。 李已明[7]通过乳液聚合法首先制备出丙烯酸丁酯(PBA)种子乳液,在引发剂作用下合成出核乳液,然后在该种子上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层得到核壳粒子。利用该粒子来增韧环氧村脂时,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溶解度参数与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因此两者的界面相容性非常好。用SEM对其进行观察时可发现核壳粒子的壳层与环氧树脂溶为一体,而核芯PBA则在环氧基体中呈颗粒状的分散相。M.Okut[8]对PBA/PMMA核壳粒子增韧环氧基体体系进行了动态力学分析,在动态力学图谱上高温区可以发现没有与PMMA对应的玻璃化转化峰,只有与环氧树脂对应的玻璃化转变峰,这同时也证明了环氧树脂与PM MA的相容性。改性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断口特征形貌由环氧树脂的脆性断裂转化为韧性断裂。 3、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 利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主要是为了改善其脆性,提高其柔韧性,增加剥离强度。聚氨酯粘接性能好,分子链柔顺,在常温下表现出高弹性。施利毅等[9]利用高分子合金的思想,采用熔体共混法制备出了PU/EP共混体系。他以异氰酸根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在熔融条件下加入固化剂固化后得到共混改性体系:由于异氰酸根本身能与环氧基团反应,因此得到的改性体系两相间有良好的相容性,利用DMA分析,可发现其谱图上在m(PU):m(EP)=20:80时只有单一的宽的玻璃化转变蜂,这进一步证明了两相间的相容性。改性体系比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研究最多的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聚氨酯与环氧树脂形成SIPN和IPN结构,这两种结构可起“强迫互容”和“协同效应”作用,使聚氨酯的高弹性与环氧树脂的良好的耐热性、粘接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满意的增韧效果。 Y.Li[10]等利用双酚A环氧树脂与末端为异氰酸酯的聚醚聚氨酯低聚物进行改性接枝,二者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在DDM固化剂作用下形成线性聚氨酯贯穿于环氧网络的半互穿网络结构。两者在用量比为

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 以酚类与醛类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得到的树脂,统称为酚醛树脂。酚醛树脂是应用于工业上最早的一种合成树脂。 由于它原材料来源丰富,合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合成各种使用性能的酚醛树脂,例如,可制成耐热纤维、黏合剂、泡沫塑料等。 酚醛纤维 酚醛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抗烧蚀、高热稳定性和吸声等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酚醛纤维是过量的苯酚与甲醛反应生成直线性酚醛树脂,酚醛树脂经熔融纺丝,在酸和醛的混合液中固化形成不溶不熔纤维。纺出纤维的固化反应,就是此聚合物纤维原丝在酸催化作用下进一步同甲醛发生的加成缩合反应,生成亚甲基桥键-CH2-和亚甲基醚键-CH2OCH2-化合物。 (l)酚醛纤维的制备在草酸催化作用下,使过量苯酚与甲酸反应,合成直线形热塑性酚醛树脂;进一步分馏,制备出软化点130℃、数均分子量2000和游 离酚含量小于0.3%的高纯可纺性热塑性酚醛树脂;再经熔融纺丝,纺制成平均 直径1Oum的纤维;将初生纤维固定在石墨夹板上,浸入盛有甲醛和盐酸水溶液的固化液的反应器内,按一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5℃,进行固化反应,得到酚 醛纤维。甲醛浓度、盐酸浓度、升温速率等因素对固化反应产生影响,最终影响酚醛纤维的性能。 (2)影响酚醛纤维性能的因素初生纤维的熔并温度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依次降低。其原因在于甲醛与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甲醛的浓度越高,对酚醛树脂的渗透性越强;甲醛对酚醛树脂有显著的溶胀作用,并使其在甲醛浓溶液中的熔点降低。为提高+CH2OH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度,在+CH20H马初生纤维的液固反应体系中,选用高浓度的+CH30(18.5%),即HCHO (37%)与HCl(37%)各50%相混合。将初生纤维置于18.5%的盐酸溶液中,按10℃/h的速率升温至95℃,并在此温度下恒温2h。初生纤维在反应结束后变成棕红色纤维,将此反应生成 物用热台显微镜和I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生纤维经盐酸处理后亚甲基-CH2-和酚羟基-OH 吸收峰相对强度减少,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芳香醚键C-O-C和芳香酮键C-C=O。这可能是初生纤维在强酸作用下酚羟基之间、酚羟基与亚甲基之间发生了脱水缩合反应,导致了芳环中取代基数目增多,交联程度提高,酚醛纤维熔点的提高,热台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经过HCl处理的酚醛纤维依然为可熔融物,这说明在盐酸作用下只能发生部分交联,发生高度交联化必须存在交联基因的供应体。 纤维内部芳环之间的交联基团越多,宏观上反应在力学性能上拉伸强度越高。在较低的酸浓度下,酚醛纤维拉伸强度随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在酸浓度为12%

酚醛树脂纤维的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纤维的研究进展 ***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简单的介绍了酚醛树脂及其重要性能、合成原理,酚醛树脂改性的目的主要是改进它脆性或其它物理性能,提高它对纤维增强材料的粘结性能并改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条件等。最后对酚醛树脂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酚醛树脂、纤维、改性、复合材料 引言:酚醛树脂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和耐高温蠕变性能优良,价格低廉且成型加工性好,特别是其良好阻燃性及很少产生有害气体的特性,使该种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合成材料得到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塑料、复合材料、胶粘剂、涂料和纤维等各个领域。经过改性的酚醛树脂广泛应用于高尖端技术领域。所以,酚醛树脂纤维很受欢迎的。 一、酚醛树脂的简介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英文名称:phenolic resin, 简称PF。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固体酚醛树脂为黄色、透明、无定形块状物质,因含有游离酚而呈微红色,比重 1.25~1.30,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液体酚醛树脂为黄色、深棕色液体。 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酚醛树脂具有很强的浸润能力,成型性能好,体积密度大,气孔率低,用于耐火制品,该树脂在15℃- 20℃下可保持三个月。酚醛树脂制品优点主要是尺寸稳定,耐热、阻燃,电绝缘性能好,耐酸性强,它主要应用于运输业、建筑业、军事业、采矿业等多种行业,应用广泛。在NH4OH、NaOH或NaCO3等碱性物质的催化下,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其摩尔比大于1)反应生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其反应过程如下: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使反应介质PH大于7,苯酚和甲醛首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苯酚。室温下,在碱性介质中的酚醇是稳定的,一羟甲基苯酚中的羟甲基与苯酚上的氢的反应速度比甲醛与苯酚的邻位和对位上的氢的反应速度小,因此一羟甲基苯酚不容易进一步缩聚,只能生成二羟甲基苯酚和三羟甲基苯酚。热塑性酚醛树脂(或称两步法酚醛树脂),为浅色至暗褐色脆性固体,溶于乙醇、丙酮等溶剂中,长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第三章 醇酸树脂 第一节 概 述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COO -),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 resin ),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第二节 醇酸树脂的分类 一、 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 , 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 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醇酸树脂相当于 “ 大分子 ” 的油 , 只需少许交联点 , 即可使漆膜干燥 , 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 (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 , 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 (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 二、 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 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高低。 油度 (OL) 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0W )与树脂理论产量(t W )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OL 0t W W = 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 )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f W )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 t W =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用量-生成水 量 )%(/OLf t f W W =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OLf 换算为OL 。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 95 % , 所 以:

酚醛树脂MSDS

酚醛树脂(9003-35-4) 化学品简介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化学品简介回目录【中文名称】 酚醛树脂 【英文名称】 phenolic resin 【中文同义词】 苯酚树酯 酚醛树脂 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 酚醛树脂(热塑性) 水溶性酚醛树脂 直链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203型)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210型) 酚醛模塑料(PF2C3-431J)

酚醛模塑料(PF2C3-631) 酚醛模塑粉(PF2A1-131F) 快速模塑粉 酚醛模塑料(PF2S1-4602) 酚醛树脂(217型) 电木粉R131 胶木粉R131 普通酚醛压塑粉(日用类,R131型) 酚醛树脂(214型) 酚醛模塑料(PF2A2-161J) PET改性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665型) 电木粉D141 【英文同义词】 NOVOLAC COPOLYMER RESIN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Phenolic resin RESOLE RESOLE COPOLYMER RESIN phenol,polymerwithformaldehyde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resins Phenolicresin,thermoplastic resole(phenol-formaldehyderesin) 【CAS No.】 9003-35-4 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健康危害】 接触加工或使用本品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可引起头痛、嗜睡、周身无力、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喘息性支气管炎和皮肤病,还可发生肾脏损害。空气环境分析发现苯酚、甲醛和氨。在缩聚过程中,可发生甲醛、酚、一氧化碳中毒。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高分子化学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姓名:李良伟 学号:2110912385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刘晓国

摘要:酚醛树脂是人类最早实现工业化的一类合成树脂,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由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经缩聚合成的,由于其原料价廉易得,制品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电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良好,难燃等特点,在汽车、电气、电子、钢铁和住宅等相关产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酚醛树脂也存在着缺点,即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耐热性、耐氧化性受到影响,固化后的酚醛树脂因芳核间仅由亚甲基相连,这种结构造成刚性基团(苯环)密度过大、空间位阻大、链节旋转自由度小,致使纯的酚醛树脂的耐冲击性能较差,即韧性差而显脆性。因此提高其韧性及耐热性一直以来是酚醛树脂改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现将近年来国内外酚醛树脂在增韧和耐热改性方面的主要研究及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改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酚醛树脂;改性;增韧;耐热 酚醛树脂是人类最早合成的一类热固性树脂,早在1872年,化学家在实验室制得了苯酚甲醛树脂,后来,比利时的L.H.Backdand在美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1909年就在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酚醛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其原料多、价格低,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尤其具有突出的瞬时耐高温烧蚀性能,而且树脂本身又有广泛改性的余地,制造简单,用途广泛,从生产日用的普通电器粉以发展到生产绝缘、高频、抗震、耐酸、耐湿热等十几种酚醛塑料粉,并己广泛应用在电器、仪表、航空以及国防(空间飞行器、火箭、导弹等)等国门经济的各部门。至今,酚醛树脂仍是热固性树脂中的主要产品。1醛树脂简介 酚醛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酚醛树脂具有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1]分子量(相对分子量)大,并且呈现多分散性;(2)分子结构有多样性,在不同条件下可分别制成线型、支链型和网状结构;(3)酚醛树脂处于线型和支链型结构状态,具有可溶可熔可流动的加工性,当转变为体型(三向网状)结构状态,就固化定型且失去可溶可熔和加可工性;(4)酚醛树脂如同所有高分子化合物一样不能被加热蒸发,过高的温度只能使其裂解,甚至碳化。综上可知,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酚醛树脂产品,其性能也可能是多变的。 1.1 酚醛树脂的性能 酚醛树脂特有的化学结构和大分子交联网状结构赋予了它许多 优良性能。(1)卓越的粘结性酚醛树脂卓越的粘附性首选源于其大分

醇酸树脂及其改性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的分类: ●在配方设计时,可选择不同的多元醇、多元酸; ●变化醇和酸的官能度之比及调整枝化度; ●醇酸树脂上具有羟基、羧基、双键和酯基; ●醇酸树脂上还具有极性的主链和非极性的侧链,可以进行物理改性。指标:油度(OL),醇酸树脂按含有多少(或含苯二甲酸酐)分为极长、长、中、短等几种油度。 油度(%)= “油”的质量 醇酸的质量?析出水 ×100% 油度(%)= 1.04×脂肪酸质量 醇酸的质量?析出水 ×100% 公式说明:如用脂肪酸为原料,则脂肪酸质量*1.04代替油质量(当使用十八碳脂肪酸时)。系数1.04不能作为植物油酸与三甘油脂换算。醇酸树脂质量是多元醇的质量、多元酸的质量和油脂或脂肪酸质量之和,减去酯化时产生水的质量。 表1油度分类 醇酸树脂的有关化学反应与相关理论: 1.醇解反应 油(即甘油三脂)与纯(加入催化剂或不加入催化剂),因为有过量的羟基存在,就发生羧基重新分配现象。醇酸树脂中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和季戊四醇等。由于羧基重新分配的缘故,随着多元醇用量、反应条件的变化,生成产物为不同数量比的油、甘油一酸酯、甘油二酸酯的混合物。 油不能用于醇酸树脂的制造,所以必须经过醇解这一步骤,使之成为不

完全酯,能溶解于苯二甲酸酐与甘油的混合物,形成均相反应。 醇解反应通常是在较高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催化剂有黄丹、氢氧化锂等。 2.酸解反应 油和其他的有机酸共热反应,与醇解类似,有过量的羧基存在,将产生羟基重分配现象。酸解法多在间苯二甲酸制造醇酸树脂时使用。 3.醚化反应 在醇酸树脂制造中反应温度为200~250℃并有酸、碱存在,不同的多元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醚化反应。 4.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制造醇酸树脂最主要的化学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的,要使酯化反应完全,必须将副产物-水引出体系,这时制造醇酸树脂生产工艺的关键之一。酯化在常温下进行缓慢,通常醇酸树脂酯化温度在180~240℃之间。催化剂可以加快酯化速度,但不能改变酯化程度。在催化情况下酸酐与一个醇羟基反应生成半酯,此为放热反应。第二个羧基与醇反应则需要较高温度。在生产醇酸树脂时绝大多数选用苯二甲酸酐,它和多元醇形成半酯反应式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低。 间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的酯化不像邻苯二甲酸酐那样容易,需要较高的温度。 5.缩聚反应 6.加成反应 干性油或半干性油含有数目不等的双键或共轭双键,因此醇酸树脂制造中,在加热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加成反应。若油的不饱和双键位于分子中间,产物大致为二聚体。加成反应表现为体系的粘度增高。由于桐油脂肪酸含三个共轭双键,加成反应剧烈,不宜单独用来制造醇酸树脂。 亚麻油、豆油中又隔离双键,因此制造醇酸树脂较多地选用豆油、亚麻油。 ?不饱和双键还可以和顺丁烯二酸酐发生反应。在一般醇酸树脂生产中,加入少量的顺酐以提高粘度;也可以利用双键和顺酐加成反应 以实现醇酸树脂的水性化; ?用苯乙烯单体改性醇酸树脂,提高其干性和耐水性; ?用丙烯酸酯等单体和醇酸树脂接枝或改性,以满足市场对醇酸树脂漆的各种特殊要求

几种低成本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论文题目: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处理与应用研究 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木材科学与工程_2007级 学号: 071057011 姓名:叶培沐 指导教师、职称:陆继圣教授 2010年 11 月 29 日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尿素改性酚醛树脂 (2) 2、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 (3) 2.1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 (3) 2.2梓油改性酚醛树脂 (3) 3、植物蛋白改性酚醛树脂 (3) 4、植物多酚改性酚醛树脂 (4) 4.1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4) 4.2 植物液化物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5) 5、粉状的单宁改性酚醛胶粘剂( T P F ) (6) 6、甲基葡萄糖贰母液改性酚醛树脂胶( M击一P F ) (6) 7、结论 (6) 8、参考文献 (7)

摘要:酚醛树脂胶粘剂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胶粘剂由于它具有较好的胶合强度和耐候性能在木材加工行业广泛用作室外用人造板的胶合材料。近几年来由于结构人造板的用途日益扩大, 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用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酚醛树脂使用了大量的苯酚作原料, 因而成本较高、游离酚含量较大, 这不仅提高了人造板的制造费用, 同时严重影响人造板的生产和使用环境,本文研究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改性酚醛树脂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的胶合性能,从而为不同使用要求的人造板选择合适的低成本酚醛树脂提供依据。 关键词:酚醛树脂成本进展 1 引言: 酚醛树脂(PF树脂)首先由德国化学家A.Baeyer在1872年发现的,美国科学家L H.Baekeland于1907年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1910年成立了Bake—lite公司,首次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以其胶接强度高、耐水、耐热、耐磨、耐化学药品腐蚀等优点而被用于诸多产业领域,现在仍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木材加工领域中酚醛树脂也是使用广泛的主要胶种之一,其用量仅次于脲醛树脂,特别是在生产耐水、耐候木制品方面具有脲醛树脂胶黏剂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随着人们对木制品等甲醛释放给健康造成危害的认识的提高,以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580-2001《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一人造板及 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颁布与实施,酚醛树脂胶黏剂及其胶接制品由于具有较小的甲醛释放,而必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终取代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有力候选之一。然而,酚醛树脂胶黏剂也存在着颜色较深、固化后的胶层硬脆、易龟裂、固化温度高固化速度慢等缺点,特别是酚醛树脂的成本比脲醛树脂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酚醛树脂胶黏剂更广泛的应用。在保证酚醛树脂优良物理、化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酚醛树脂胶黏剂生产成本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 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类: 单宁类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 尿素一苯酚一甲醛共聚树脂胶粘剂 甲基葡萄糖贰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仁 三聚氰胺( 尿素) 一苯酚一甲醛共聚树脂胶粘 剂

醇酸树脂的功能性单体

醇酸树脂与功能性单体 许声机 (上海涂料公司,200040) 醇酸树脂是油改性醇酸树脂和无油醇酸树脂即饱和聚酯树脂的总称。自问世至今已历经了七十个春秋。它为涂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人们公认的突出贡献。 七十年来,由于醇酸树脂具有单体众多,工艺简易,用途广阔,有改性潜力等优点,尽管各种涂料用合成树脂相继发展,但醇酸树脂依然久盛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醇酸树脂新品种还在不断涌现。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环保呼声极高的情况下,溶剂型醇酸树脂虽略呈下降趋势,但是,对醇酸树脂的研究开发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而适应新用途的许多新型醇酸树脂即饱和聚酯树脂还不断出现。 当前涂料工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降低向空气中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适应保护环境,节省资源,提高性能的时代要求,这对醇酸树脂来说是严峻的挑战。 但是,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和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连续不断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合成树脂用功能性单体,为涂料用合成树脂工作者研究开发各种涂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对醇酸树脂而言,又是难逢的机遇。 众所周知,树脂的性能与所用的单体直接有关,密不可分。在设计符合特殊需要的树脂中,首要的一步是要了解单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不论应用场合如何,单体总是展现出同样的基本性能。 鉴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单体,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以及其用途,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单体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开发研制新型的醇酸树脂应用于高固体,低污染、水性,粉末等领域也许会有所帮助。 1 二元醇 1.1新戊二醇(NPG): 1)化学名称及分子结构式: 2)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在水性氨基涂料中的应用_钟鑫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在水性氨基涂料中的应用 钟 鑫1,孙 慧2 (1.郑州拓立造漆有限公司,450051;2.郑州失业职工管理处,郑州450052) 摘要:以脂肪酸、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材料合成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基础醇酸树脂,然后将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单体与其接枝共聚制得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用中和剂中和后加入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复配制得的烘漆具有颜色浅、硬度高、耐水性和热储存稳定性优良等特点。 关键词:丙烯酸改性; 醇酸树脂; 水性醇酸; 水性涂料; 水性氨基 中图分类号:TQ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672(2007)05-0017-04 醇酸树脂是我国发展最早、产量最大的合成树脂,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品种多、配方变化大,且用途广、性能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全球范围内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涂料的水性化趋势亦愈来愈明晰。所以,研制高性能水性醇酸树脂涂料,对于生产厂商而言更容易接受。 传统的水性醇酸树脂干燥速度较慢,特别是清漆干燥性能更差。同时它的涂膜早期硬度、耐水性和耐溶剂性也较差。为进一步提高水溶性醇酸树脂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各种改性。 本文首先制备一基础醇酸树脂,然后将基础醇酸树脂分子上的双键与丙烯酸(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通过Diels-Alder环化进行加成共聚反应,经胺中和后溶于水而得到一种颜色浅、水溶性好、透明度优良的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加入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可用于制备颜色浅、硬度高、耐水性和热储存稳定性优良的改性水性醇酸氨基涂料。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用原料 脂肪酸,河南;三羟甲基丙烷,工业级;间苯二甲酸,工业级;顺丁烯二酸酐,工业级;苯乙烯,工业级;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级;丙烯酸,工业级;丙烯酸羟乙酯,工业级;引发剂,试剂;二甲苯,工业级;乙二醇单丁醚,工业级;丙二醇甲醚,工业级;丁醇,工业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美国;金红石钛白粉,美国;三乙氨,工业级;去离子水,自制。1.2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1.2.1 基础醇酸树脂的合成 将脂肪酸、顺丁烯二酸酐、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和回流二甲苯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180℃保温1 h,当出水量变慢时,以10℃/h的升温速度均匀升温至220 ̄230℃,保温酯化,至酸值为16 ̄20mg KOH/g后,降温真空抽去回流二甲苯,降温后加入乙二醇丁醚,稀释备用。 1.2.2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将醇酸树脂加热到125 ̄130℃,用4.5 ̄5.0 h的时间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和部分引发剂的混合物,滴加完后保温1 h后,分2次补加余下的引发剂,各保温1 h;降温至80℃,加入适量的乙二醇单丁醚,稀释备用。1.3 改性水性醇酸氨基涂料的制备 1.3.1 改性水性醇酸氨基涂料配方 改性水性醇酸树脂:32% ̄36%;颜填料:22% ̄26%;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4% ̄7%;中和剂:2% ̄4%;助溶剂:5% ̄7%;润湿分散流平消泡助剂等:1% ̄3%;去离子水:18% ̄40%。1.3.2 改性水性醇酸氨基涂料的生产工艺 加入配方中部分醇酸树脂、助溶剂、中和剂和去离子水;将树脂黏度稀释到一定程度,调节pH值至8左右后,加入润湿分散剂和部分消泡剂;在搅拌下加入颜填料,经高速搅拌分散后,经砂磨机研磨至细度≤30 μm,加入剩余的树脂、助溶剂、助剂和复合缓蚀剂;搅拌均匀后,再次调整pH值至8左右,用剩余的去离子水调整漆液的黏度,合格后过滤包装。

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综述了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指出了我国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标签:酚醛树脂;改性;复合材料 酚醛树脂(PF)由酚类(苯酚、甲酚、二甲酚和间苯二酚等)和醛类(甲醛、乙醛和糠醛等)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是最早合成的热固性树脂。普通酚醛树脂由于受分子结构的限制,热稳定性和残炭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传统酚醛树脂脆性较大、交联度低、耐热性不佳、释放游离甲基和游离酚等缺陷,对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改性是常用的方法,以此获得性能优越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清漆、胶粘剂、涂料、模塑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耐烧蚀材料等方面。 1.酚醛树脂的结构 酚醛树脂的结构主要有线型酚醛树脂和甲阶酚醛树脂。线型酚醛树脂在加热过程中逐渐软化,温度降至常温后又变硬,即在重复加热、冷却过程中重复塑化、硬化,表现出热塑性,而不具有热硬性。甲阶酚醛树脂含有水分,为聚合度不大的线型分子混合物,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中,具有高温固化性,属可溶性热固性酚醛树脂。 2.复合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反应活性低,固化反应放出缩合水,且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固化,制约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为弥补这一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在其分子链极性节点周围形成连接界面,使分子链间的键能增强,通常在酚醛树脂中引入高耐热性纳米材料,可提高其在高温下的质量保持率,降低其高温炭化率,从而使材料在高温下的基本性能得以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和增韧改性主要是通过共混或化学反应来实现。 2.1化学改性制备 酚醛树脂的化学改性是指应用化学反应改变苯酚甲醛树脂分子结构的一类改性方法,途径主要有:羟基醚化或环氧化、控制分子链交联状态的不均匀性及引进钼、硼、磷、有机硅等组分,可以提高树脂的耐热性尤其是瞬时耐高温的特性。环氧综合性能良好,能兼顾热固性酚醛树脂和双酚的优势,提高材料的粘接性与耐热性,改善树脂脆性;有机硅的耐热性和耐潮性良好,与酚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可增强酚醛树脂的耐热性与耐水性;硼元素能显著改善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耐瞬间高温性、耐烧蚀性,增强其力学性能。

酚醛树脂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树脂,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由于它原料易得,合成方便以及树脂固化后性能能满足很多使用要求,因此在模塑料、绝缘材料、涂料、木材粘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等要求的提高,具有阻燃、低烟、低毒等特性的酚醛树脂重新引起人们重视,尤其在飞机场、火车站、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设施及飞机的内部装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1]。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比,酚醛树脂的反应活性低,固化反应放出缩合水,使得固化必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长期以来一般只能先浸渍增强材料制作预浸料(布),然后用于模压工艺或缠绕工艺,严重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为了克服酚醛树脂固有的缺陷,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的性能,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对酚醛树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酚醛树腊的韧性、提高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改善工艺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发出一系列新型酚醛树脂,如硼改性酚醛树脂、烯炔基改性酚醛树脂、氰酸酯化酚醛树脂和开环聚合型酚醛树脂等。可以用于smc/bmc、rtm、拉挤、喷射、手糊等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了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及rtm、拉挤等酚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应用情况。 1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1.1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 工业上应用得最多的是用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它可提高树脂对玻璃纤维的粘结力,改善酚醛树脂的脆性,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降低固化速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成型压力。用作改性的酚醛树脂通常是用氨水或氧化镁作催化剂合成的苯酚甲醛树脂。用作改性的聚乙烯醇缩醛一般为缩丁醛和缩甲乙醛。使用时一般将其溶于酒精,作为树脂的溶剂。利用缩醛和酚醛羟甲基反应合成的树脂是1种优良的特种油墨载体树脂。 1.2聚酰胺改性酚醛树脂 经聚酰胺改性的酚醛树脂提高了酚醛树脂的冲击韧性和粘结性。用作改性的聚酰胺是一类羟甲基化聚酰胺,利用羟甲基或活泼氢在合成树脂过程中或在树脂固化过程中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而达到改性的目的。用该树脂制成的渔竿等薄壁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1.3环氧改性酚醛树脂 用热固性酚醛树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可以兼具2种树脂的优点,改善它们各自的缺点,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这种混合物具有环氧树脂优良的粘结性,改进了酚醛树脂的脆性,同时具有酚醛树脂优良的耐热性,改进了环氧树脂耐热性较差的缺点。这种改性是通过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羟基及环氧基进行化学反应,以及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进行化学反应,最后交联成复杂的体型结构来达到目的,是1种应用最广的酚醛增韧方法。 1.4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 有机硅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潮性。可以通过使用有机硅单体与线性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或羟甲基发生反应来改进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采用不同的有机硅单体或其混合单体与酚醛树脂改性,可得不同性能的改性酚醛树脂,具有广泛的选择性。

醇酸树脂与改性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得分类: ●在配方设计时,可选择不同得多元醇、多元酸; ●变化醇与酸得官能度之比及调整枝化度; ●醇酸树脂上具有羟基、羧基、双键与酯基; ●醇酸树脂上还具有极性得主链与非极性得侧链,可以进行物理改性。 指标:油度(OL),醇酸树脂按含有多少(或含苯二甲酸酐)分为极长、长、中、短等几种油度。 公式说明:如用脂肪酸为原料,则脂肪酸质量*1、04代替油质量(当使用十八碳脂肪酸时)。系数1、04不能作为植物油酸与三甘油脂换算。醇酸树脂质量就是多元醇得质量、多元酸得质量与油脂或脂肪酸质量之与,减去酯化时产生水得质量。 表1油度分类 油度油量/% 苯二甲酸酐/% 短35~40 >35 中45~55 30~35

醇酸树脂得有关化学反应与相关理论: 1.醇解反应 油(即甘油三脂)与纯(加入催化剂或不加入催化剂),因为有过量得羟基存在,就发生羧基重新分配现象。醇酸树脂中常用得多元醇有甘油与季戊四醇等。由于羧基重新分配得缘故,随着多元醇用量、反应条件得变化,生成产物为不同数量比得油、甘油一酸酯、甘油二酸酯得混合物。油不能用于醇酸树脂得制造,所以必须经过醇解这一步骤,使之成为不完全酯,能溶解于苯二甲酸酐与甘油得混合物,形成均相反应。 醇解反应通常就是在较高得温度与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得,常用得催化剂有黄丹、氢氧化锂等。 2.酸解反应 油与其她得有机酸共热反应,与醇解类似,有过量得羧基存在,将产生羟基重分配现象。酸解法多在间苯二甲酸制造醇酸树脂时使用。 3.醚化反应 在醇酸树脂制造中反应温度为200~250℃并有酸、碱存在,不同得多元醇可能有不同程度得醚化反应。

4.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就是制造醇酸树脂最主要得化学反应。酯化反应就是可逆得,要使酯化反应完全,必须将副产物水引出体系,这时制造醇酸树脂生产工艺得关键之一。酯化在常温下进行缓慢,通常醇酸树脂酯化温度在180~240℃之间。催化剂可以加快酯化速度,但不能改变酯化程度。在催化情况下酸酐与一个醇羟基反应生成半酯,此为放热反应。第二个羧基与醇反应则需要较高温度。在生产醇酸树脂时绝大多数选用苯二甲酸酐,它与多元醇形成半酯反应式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低。 间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得酯化不像邻苯二甲酸酐那样容易,需要较高得温度。 5.缩聚反应 6.加成反应 干性油或半干性油含有数目不等得双键或共轭双键,因此醇酸树脂制造中,在加热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加成反应。若油得不饱与双键位于分子中间,产物大致为二聚体。 加成反应表现为体系得粘度增高。由于桐油脂肪酸含三个共轭双键,加成反应剧烈,不宜单独用来制造醇酸树脂。亚麻油、豆油中又隔离双键,因此制造醇酸树脂较多地选用豆油、亚麻油。 ?不饱与双键还可以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反应。在一般醇酸树脂生产中,加入少量得顺酐以提高粘度;也可以利用双键与顺酐加成反应以实现醇酸树脂得水性化;

酚醛树脂

水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酚醛树脂是苯酚或取代苯酚同甲醛的反应产物。改变酚和醛的种类,酚/酲摩尔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或者反应时间与温度,其反应生成物均会不同。重要的商品酚包括苯酚C6H5OH,甲苯酚CH3C6H4OH,二甲苯酚(CH3)2C6H3OH,对叔丁基苯酚等。所用酚/醛摩尔比与催化剂的种类,决定着酚醛树脂是酚端基还是羟甲基端基(-CH2OH)。酚端基型酚醛树脂常称为“线性酚醛树脂”(novolac)或“两步型树脂”;这种树脂不是热反应性的,除非另外加入更多的甲醛,它们一般用六次甲基四胺(简称“六次”)在加热下交联固化。如果分子链端为羟甲基,则可称为“甲阶酚醛树脂”(resole)或“一步型树脂”;这类树脂是热反应性的,在进一步加热下就会固化成热固性网状结构-除非将苯酚的邻位之一或对位预先封闭(例如采用对叔丁基苯酚)。两步型树脂在酚过量(即较高酚/酲摩尔比)与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一步型树脂在醛过量(即较低酚/醛摩尔比)与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制备。 水性酚醛树脂包括低分子量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主要是甲阶树脂)和水分散性酚醛树脂两类,后者可从包括线性酚醛树脂在内的多种酚醛树脂制成,且稳定得多。 1.水溶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制备 一般甲阶酚醛树脂是否有水溶性或混溶性的关键是控制其加热反应的程度。在醛过量与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最初生成的产物主要是苯酚中两个邻位和一个对位上的氢部分或全部被羟甲基取代。在进一步加热下,可能发生两类缩合脱水反应导致分子量增大:一类为2个羟甲基之间缩合形成醚链节(-CH2-O-CH2),另一类为一个羟甲基同一个邻位或对位活泼氢原子之间反应产生次甲基链节。 在加热反应程度不大时,产物含有比例较多的亲水基团(如羟甲基等),是低粘度的水溶性液体;进一步反应脱水,在分子量增大的同时,亲水基团减少,就逐步变成同水混溶性很小或不混溶的高粘度液体,其后变成可粉碎的固体。 一般甲阶酚醛树脂的制备工艺,是把氢氧化钠催化剂加入到苯酚和甲醛中,然后逐步加热到80-100℃。用真空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下,反应时间一般为1-3h。因为甲阶树脂进一步加热反应会凝胶,故脱水温度用真空控制在105℃以下。通常在150℃热板上测试凝胶时间,以监测反应程度并决定是否结束反应和出料。 低分子量水溶性树脂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完成生产反应,通常在50℃左右(反应活性较低的对位取代型甲阶树脂可以在高达120℃的温度下完成反应)。这类水溶性树脂固含量范围40%-70%,pH范围7-7.5。其树脂分子量稍微增大(这在室温下也很难避免),对水溶性或混溶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类树脂常按订货单制造,并在冷冻下贮存或装运,并且要马上使用。液体甲阶酚醛树脂有两类: ①含树脂的可溶性盐; ②为用过滤脱除了不溶性盐的树脂。这些盐是在综合碱性催化时形成的。在前一种类型中不必脱除其可溶性盐,因此成本较低。 采用对叔丁基苯酚制备甲阶树脂时,一般在制造期间要经过洗涤脱盐。在最初的碱性反应阶段后,在脱水之前,反应物料用一种芳香溶剂稀释,经中和形成一种水溶性盐。当停止搅拌时,水层(含有大多数盐)沉降到底部,接着进行溶液分离。再加入更多的水进行反复多次的洗涤。其后将树脂在真空下脱除溶剂,在冷却前形成所希望的分子量。 在有些应用中,需要使液体水溶性甲阶树脂保持与水的高混溶性。例如当其用作绝热粘结剂时,它们要用相当多的水稀释后喷洒到玻璃和石棉纤维上。因此这类树脂也要求在冷冻下贮存和装运。 固态甲阶树脂较稳定,只在热天才需冷冻。从对位取代酚类(如丁基苯酚)所制得的甲阶树脂可稳定1年以上。 水溶性酚醛树脂一般可以用粘度、相对密度、固含量和水溶性来表征。典型树脂的性能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与进展讲解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与进展

摘要 摘要 酚醛树脂是首个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高残碳率、低烟低毒、耐热、耐腐蚀、抗化学性等特性。 本文主要综述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关于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酚醛树脂改性来提高其耐热性和增强韧性,使其制品更加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通过利用橡胶、聚砜、梓油和合成树脂等改性酚醛树脂增强韧性;通过硼、有机硅、无机钠米粒子和纤维、聚酰亚胺树脂等改性酚醛树脂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 关键词:酚醛树脂;耐热性;韧性;改性 I

Abstract Abstract Phenolic resin is plastic first into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ha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good insulation, high carbon residue rate, low smoke, low toxicity, heat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chemical resist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of phenolic resin were modified in recent years of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to improve its heat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 enhancement, to make the products more to meet the growing market demand.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use of rubber, polysulfone, stillingia oil, synthetic resin, and so strengthen toughness of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y boron, silicon, inorganic nano particles and fibers, polyimide resin modified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to improv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phenolic resin. Keywords: Phenolic resin ,Heat resistance ,Modification ,Toughening II

国外环氧树脂应用研究技术进展_6

---------------------------------------------------------------最新资料推荐------------------------------------------------------ 国外环氧树脂应用研究技术进展 国外环氧树脂应用研究技术进展吴良义陈德萍近年来,环氧树脂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进展迅速,特别是复合材料、涂料、粘合剂、固化剂、韧性环氧树脂、液体环氧树脂以及催化剂、促进剂等产品,这是新型材料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予以重视。 一、复合材料 1、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SA)处理玻璃微珠(GB)表面,以双酚 A 型环氧树脂(E828)和乙烯二胺(EDA)固化剂作为复合材料基体,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S)和 2氢基乙基苯硅烷(AAPS)用作处理剂,对其处理条件与机械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的 SA 水溶液的最佳浓度序列是 AASAESAAPS。 ②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达到最大值时, SA 水溶液的水解时间依赖于 SA 的无机基团,乙氧基比甲氧基需要更长的时间。 ③在基体固化程度确立的工艺条件下,对 SA 和 E828 的反应性进行研究。 表面处理后的 LB 在80150℃ 下与 E828 混合后,再加 EDA 固化剂,以增加 SA 和 E828 反应程度。 结果为150℃ 比80℃ 混料的复合材料 Tg高。 2、硅充填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使用环氧树脂作为基 1 / 12

体树脂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但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时间和温度的特性。 用静态抗弯和疲劳试验检验时间、温度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时间温度叠加原理适用于静态弯曲强度。 与纯基体树脂和复合材料相比,纯树脂是影响复合材料静态强度和温度特性的主要因素。 疲劳测试表明,时间、温度叠加原理适用于最初的基体树脂的弹性强度,当温度、应力 LLt 助 D 时,塑性形变影响存在,抗弯强度和模量也有所增加。 3、镶嵌减振材料的石墨环氧树脂复合层压板复合材料中共固化弹性减震材料的减振性能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减振性能,然而,当减振材料没有达到层压固化的周期时,减振性能常常不如二次粘接的复合材料高。 共固化和二次粘接样品之间,减振性不同的原因是树脂渗入到减振材料所至。 在减振材料和环氧树脂之间有隔层的样品的比没有隔层共固化FasTapell25 有效的损失系数(视频率而定)要高 15.7%92. 3%,而比没有隔层的共固化 ISDll2 样品至少要高 168%。 这样的减振值,接近于二次粘接所达到的值。 研究结果表明,对减振材料粘弹性大多数都受固化期温度的影响。 4、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表明,杂质对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