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总复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总复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总复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

二. 教学过程

分章复习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要掌握和复习的内容:

1.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萃取分液和蒸馏的原理,操作和实例。

2. 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 重点

注意: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关键是分别找出(或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点:

1.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1)胶体的特征:粒子大小在1nm到100nm之间

(2)胶体的鉴别:丁达尔现象

(3)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用半透膜);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滤纸)(4)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2. 离子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两种电解质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有气体放出,有沉淀产生,有弱电解质生成,或者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 拆写规律:易溶可溶的强电解质可以拆,其他的都不能拆(弱电解质,难溶或不溶的强电解质);微溶物,如果是溶液那就拆,否则不能拆。

B. 遵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4)离子共存的问题:

A. 溶液是否有颜色

B.溶液是否显酸碱性

C.同组内离子是否会产生沉淀,是否有气体放出,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3)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A. 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B. 找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剂和还原产物;

根据规律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C. 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4)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

A. 找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原子,判断原子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目

B.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出相应的原子数目

C. 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5)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注意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6)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比例的分析。

说明: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它们具有的规律性:单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原子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目和电子层数)决定;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分析其元素组成和主要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混合物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决定,因此先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

1. 金属单质:

(1)Na的化学性质:(很容易失电子,还原性强):

A. Na+O2:产物Na2O2的性质(强氧化性+弱还原性),与H2O或CO2反应放出O2

B. Na + H2O:现象,方程式及有关计算

(2)Al的化学性质:

A. Al+O2(空气):现象

B. Al+H2O+NaOH: Al与水反应难,加入碱,放出H2,生成NaAlO2

2. 金属氧化物:

(1)一般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特殊的Al2O3: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Al2O3+ HCl

Al2O3+ NaOH

3. 金属氢氧化物:

(1)Al(OH)3: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Al(OH)3+ HCl

Al(OH)3+ NaOH

(2)Fe(OH)3:红褐色沉淀(特殊颜色)

(3)Fe(OH)2:白色沉淀,不稳定,在空气中:

4Fe(OH)2+ O2+ 2H2O = 4Fe(OH)3

现象:灰白变灰绿,最后变红褐色

4. 盐:

(1)FeCl3与FeCl2:

鉴别:加NaOH;加KSCN(血红色溶液: FeCl3)

相互转化:

FeCl3 FeCl2:加还原剂: Fe, Cu, I-, S2-, SO32-, SO2等

FeCl2 FeCl3:加氧化剂: Cl2, Br2, HNO3,浓H2SO4等(2)NaHCO3:

A.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放出CO2

B. 与酸(H+)碱(OH-)都反应:

HCO3-+ H+= H2O + CO2

HCO3-+ OH-= H2O + CO32-

Na2CO3:

A. 与酸反应:

B. 与Ca2+,Ba2+等反应产生沉淀。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

1. 氯气(易得电子,氧化性强)

(1)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H2)

(3)与水反应: Cl2+ H2O = HCl + HClO

A. 氯水的成分

B. 氯水的性质

(3)与碱反应:

漂白液: Cl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有效成分:NaClO)

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H2O(有效成分:Ca(ClO)2)漂白原理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 金属钠可将铁从其溶液中转换出来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 钠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

2.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Cu2+=2Na++Cu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SO42-+Ba2+=BaSO4↓

D. 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磷在氯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

B. 盐酸

C. 液氯

D. 淀粉KI溶液

4. 氯水用于消毒是因为()

A. 氯水中含有氯分子

B. 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子

C. 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D. 氯水中含有氢离子

5.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同时又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是()

A. 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

B. 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

C. NaOH和CuSO4溶液

D. Ag放入盐酸中

6. 根据下列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r->Fe2+>I-

B. 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7. 氢化钠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氢化钠在水中显酸性

B. NaH中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H2

C. 氢化钠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 氢化钠中氢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8. 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Cl-/Cl

B. Na+/k+

C. Br-/I-

D. Rb/K+

9. 鉴别HCl和Cl2两种气体时,应选用()

A. AgNO3溶液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淀粉KI溶液

10.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 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 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 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 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 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11. 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质量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 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 1mol H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mol

13. 在反应3Cl2+6KOH(浓) △

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

之比为()

A. 5:1

B. 4:1

C. 1:5

D. 1:4

14.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 4 ②3.01×1023

个氯化氢分子 ③13.6g 硫化氢 ④0.2mol 氨气。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数:①>④>③>②

15. 在Na 2O 2与水反应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O 2是氧化产物

B. NaOH 是氧化产物

C. Na 2O 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 2O 2中,-1价的氧既得电子,又失电子

16. 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 干冰灭火剂

B. 黄沙

C. 干粉(含NaHCO 3)灭火剂

D. 泡沫灭火剂

17.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3gNa 、6.2gNa 2O 、7.8gNa 2O 2和4.0g NaOH ,而后各加入100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丁<乙<丙

B. 丁<甲<乙=丙

C. 丁<乙=丙<甲

D. 丁<甲<乙>丙

18.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

A. 食盐加碘(盐)

B. 面包加碘(盐)

C. 大量食用海带

D. 注射含碘药剂

19. 下列各组离子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Cl -、Na +、I -

B. Mg 2+、NO 3-、K +、Br -

C. H +、Na +、F -、ClO -

D. Ag +、NO 3-、Na +、CO 32-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 3-+H +=CO 2↑+H 2O

B. 锌与盐酸反应:Zn +2H ++2Cl -=Zn 2++2Cl -+H 2↑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D. 钠与水反应:Na + 2H 2O =Na + + 2OH - + H 2↑

21. VL 硫酸铁溶液中含有mgFe 3+离子,则溶液中SO 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V m /1123 B. L mol V

m /963 C. L mol V m /56 D. L mol V m /84 22. 配制1mol/L NaCl 溶液250mL ,在下列仪器中要用到的是( )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容量瓶 ④滤纸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⑧试管 ⑨胶头滴管

A. ①③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⑥⑨

D. ②③⑤⑥⑧⑨

二、填空题

23.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冰醋酸 ⑥KNO 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24.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A)NaOH和Na2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 (HCO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 mol,将它们加热至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出各容器内的固体物质的名称。A B C 如果分别加入相同浓度足量的稀H2SO4,与残留物质完全反应,则消耗H2SO4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5.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高锰酸钾是常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在室温下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氯元素化合价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5)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以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三、推断题

26. 根据下图的互变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27. 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据此推断(写化学式)

(1)化合物A、B、C分别是A

B C

(2)甲、乙、丙分别是甲乙丙

四、实验题

28. 除去下表各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填写下表

各物质的溶液(杂质)除去杂质所需试剂离子方程式

NaOH(Na2CO3)

KCl(KHCO3)

Na2CO3(NaHCO3)

NaHCO3(Na2CO3)

29. 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的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H2SO4,E是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A、B、G中各装有什么药品:

(2)为什么从A中生成的气体一定要通过C、D两个装置?

(3)E中的现象为;生成的物质是

(4)写出A、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

30. 将10g小苏打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得到1.6g气体,计算小苏打的纯度。

31. 现有含Cl-的固体试样,其Cl-的质量分数为A%,为了确定试样是否合格,并简化计算过程,实验者用0.200mol/L的AgNO3标准液滴定已称量的试样配制的溶液,让滴入的AgNO3溶液的mL数正好等于样品中Cl-的质量分数的A值,求称取试样质量为多少?

【试题答案】

一、

1. AC

2. A

3. C

4. B

5. AC

6. B

7. C

8. AD

9. BD 10. B 11. B 12. AD 13. A

14. D 15. AD 16. B 17. B

18. A 19. CD 20. AC 21. A

22. C 二、

23. (1)③⑥ (2)①②⑤

(3)④ (4)①②⑤ 24. A. 氢氧化钠 碳酸钠

B. 碳酸钠

C. 碳酸钠 碳酸钙C >A >B 25. (10分)(1)MnO 2+4H ++2Cl - △ Mn 2++Cl 2↑+2H 2O

(2)2MnO 4-+16H ++10Cl - 2Mn 2++5Cl 2↑+8H 2O

(3)4HCl +O 2 ℃ 4502CuCl 2Cl 2↑+2H 2O

(4)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到0价

(5)KMnO 4>MnO 2>O 2

三、26.

(1)HCl Cl 2 FeCl 2 FeCl 3 AgCl

(2)①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②Fe +2H +=Fe 2++H 2↑

③2Fe 2++Cl 2=2Fe 3++2Cl - ④2Fe +3Cl 2=2FeCl 3 ⑤Ag ++Cl -=AgCl ↓

27. (1)Na 2O 2 H 2O NaOH (2)Na O 2 H 2

四、28. 略

29. (1)MnO 2 浓NaOH HCl

(2)除去HCl 和H 2O (气),否则会影响Cl 2与Fe 在高温下的反应,使生成物不纯

(3)棕色烟 FeCl 3

(4)MnO 2+4H ++2Cl - △ Mn 2++Cl 2↑+2H 2O

Cl 2+2OH -=Cl -+ClO -

+H 2O 2Fe +3Cl 2点燃2FeCl 3 五、30. 84% 31. 0.71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孙利亚 审核人:沈青霞 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分为I 卷和II 卷两部分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前请在密封线内填好相关栏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 Ba-137 第I 卷(共42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2分) 第一节: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现代化学元素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 、H 、O 、N 、S 、Cl 、Br 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等 B. 钠钾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剂;镁合金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 C. 2015年浙江省多地遭遇雾霾天气,有报道称雾霾颗粒中汽车尾气占20%以 上,一致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 、CO 、燃烧源超细颗粒(PM2.5)等有害物质,其中PM2.5(OM 单位为百万分之一米)颗粒大小约等于胶体粒子 D. 右图所示为四大基本反应及其关系,则反应4NH 3+5O 2 4NO+6H 2O 属于区域3 2. 下列有关化学用于表示正确.. 的是 A. Ba (OH) 2溶液与过量NaHCO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Ba 2++OH -+HCO 3-=BaCO 3↓+H 2O B. Na +的结构示意图: 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第1题图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Na -23 Al -27 Mg -24 Fe -56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属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 .C 60、O 3 B .H 2O 2、N 2O 4 C .H 2SO 4、H 2CO 3 D .Na 2SO 3、KMnO 4 2.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 的是 A .Na 2CO 3是碱 B .Na 2CO 3是盐 C .Na 2CO 3是钠盐 D .Na 2CO 3是碳酸盐 3.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试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①③⑦ B .①④⑧ C .②⑥⑦ D .④⑥⑧ 4 5.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 .CO 2通入石灰水 B .AlCl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 C .硫酸中加入锌粉 D .H Cl 溶液滴入NaHCO 3溶液 6.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 ① Cl 2+H 2O 、②Na+H 2O 、③NO 2+H 2O 、 ④Na 2O 2 +H 2O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鉴别Na 2CO 3与NaHCO 3两种无色溶液的最好方法是 A .加稀硫酸 B .加热 C .加CaCl 2溶液 D .加Ca(OH)2溶液 8.最近的病毒学家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下列关于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O 是酸性氧化物 B .NO 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C .NO 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D .NO 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9.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C1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B .NH 3(H 2O 含石蕊) 蓝色喷泉 C .HCl (H 2O 含石蕊) 红色喷泉 D .SO 2(NaOH 溶液) 无色喷泉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I卷、第II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12 N: 14 S: 32 Al:27 Na: 23 Cl: 3 5.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20XX年3月28日,兰州某大学一实验室的实验装置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由 此可见,注意安全措施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长袖、过膝的衣服,不准穿拖鞋,长发(过衣领) 必须扎短或藏于帽内 B.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要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熟悉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和污染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2.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②溶解③蒸馏④取用药品⑤萃取⑥配制一定浓度 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 4、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R2-发生如下反应:RO3n +2 R2-+6H+=3R+3H2O, 下列关于元素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RO3n-中的R只能被还原 C.H n RO3一定是强酸D.R的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练习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期末 综合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 Mg :24 Al :27 N :14 O :16 H :1 S :32 Cl :35.5 第I 卷(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光纤通信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 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 ( ) A . 碳 B . 石英 C . 锗 D . 硅 2.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 .关闭所有化工厂 B .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 .提高污水处理率 D .降低机动车辆尾气污染 3.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l 2(OH)n Cl m ·yH 2O]X ,式中m 等于 ( ) A .3-n B .6-n C .6+n D .3+n 4.在含有Cu(NO 3)2、Mg(NO 3)2和AgNO 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 A .Mg B .Cu C .Ag D .H 2 5.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 2、NO 2、Cl 2、NH 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流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 2的试管是 ( ) A B C D 6.在PH=1的含有Mg 2+、Fe 2+、Al 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①Cl-②NO 3-③SO 4 2-④S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某晶体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再加稀HNO 3 溶液立即变红,另取该晶体,加入NaOH 溶液共热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这种晶体是 A、KSCN B、NH 4SCN C、NH 4 Cl D、FeCl 3 8.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和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金属 A、所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B、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金属物质的量相同 D、铁、镁、铝的质量比为28:12:9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是() A.Na B.Mg C.Fe D.Cu 10.(2000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 3 的是()A.Ag B.Cu C.A1 D.Fe 11.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 ,有沉淀的是() A.CaCl 2 B.NaAlO 2 C.Ca(ClO) 2 D.Na 2 SiO 3 1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KOH和Al 2(SO 4 ) 3 ; B.H 2 SO 4 和Na 2 CO 3 ; C.CaCl 2和Na 2 CO 3 ; D.Ba(OH) 2 和NaHSO 4 。 13.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 A 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 A D.在铁与硫的反应中,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2 N A 14.向NaBr、NaI、Na 2SO 3 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 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 A.NaCl Na 2SO 4 B.NaCl NaBr Na 2 SO 4 C.NaCl Na 2SO 4 I 2 D.NaCl NaI Na 2 SO 4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考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O:16 S:32 H:1 N:14 Si:28 Ca:40 C:12 单选题: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B.除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将O 2和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 2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1 nm ~100 nm之间 C.胶体有电泳现象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 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的分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4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N A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 4+、SCN-、Cl- B.Na+、H+、NO 3 -、SiO 3 2-、 C.OH-、Ba2+、Na+、AlO 2- D.Fe2+、NH 4 +、Cl- OH-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 20=Na++20H-+H 2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AlO 2- + 2H 2 O 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HCO 3- + H+ = CO 2 ↑+ H 2 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 3 +H 2 O+CO 2 =H 2 SiO 3 ↓+2Na++CO2- 3 6. 下列六种物质:①Na 20 ②Na 2 2 ③CaCl 2 溶液④Na 2 C0 3 溶液⑤NaOH ⑥ NaHC0 3 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 ③④⑥ 7.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配套练习全集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 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解析:选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B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由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D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解析:选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选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N O Si 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10 0.75 0.74 1.17 r m) A.1.43×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圆底烧瓶 C.试管 D.锥形瓶 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硅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B.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硅酸盐产品主要包括陶瓷、水晶、水泥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一种元素的话合家发生变化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没有单只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应禁止使用天然气 B.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 C.锌-锰干电池是对环境没任何污染的理想电池 D.将煤干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使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 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 B.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 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 8.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 C.电解质溶液必须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二化学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A D A B C 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C B D B B D 三、填空题(每空2分) 21.(1) NaHCO3 ==Na++ HCO3-(2) H2CO3 H++ HCO3- (3)NaHCO4 ==Na++ H++SO42-(4)CaCO3==Ca2++CO32- 22.问题1: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问题2:C(金刚石、s)==C(石墨、s):△H== —1.90kj/mol. 23.(1)正向(2)BD (3)n(D)>0.6mol,n(C)=1.8mol,n(D)>0.5mol。 24.(1) E NaClO ,I NH3。(2) Cl2+2OH-==Cl-+ClO-+H2O 。 高温高压 (3) N2+3H22NH3 催化剂 (4)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能使气体和阴离子通过,防止了氢气与氯气混合发生危险,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 四、实验题(每空2分)

25.(1)锥形瓶溶液颜色交化,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无色,且30s不变。 (2)酸碱指示剂自身为有机弱酸碱。 (3)0.1288mol·L—1。(4)①③,②④。 五、计算分析题(6分) 26.(1)否当a=3时,b=6,该温度下不存在pH=6的一元强碱(1分) (2)否 a=5时,Va>Vb(V a=103a—14Vb),与题意不符 (3)3.5<a<4.67(2分)。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9年4月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双向细目表 题型序 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分 值 难度实际难度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选择题1 考查点电荷及库仑定律√ 3 0.8 2 考查库仑的贡献√ 3 0.8 3 考查电场强度的概念√ 3 0.7 4 考查电场线和磁感线√ 3 0.65 5 考查静电现象的应用 3 0.7 6 考查电容、电动势、电流单位√ 3 0.8 7 考查电流强度计算√ 3 0.8 8 考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3 0.8 9 考查焦耳定律实验√ 3 0.7 10 考查磁场方向√ 3 0.65 11 考查物理学史事实√ 3 0.8 12 考查安培定则√ 3 0.65 13 考查左手定则√ 3 0.65 14 考查磁感应强度概念√ 3 0.7 15 考查洛伦兹力方向√ 3 0.7 16 考查磁化与退磁√ 3 0.8 17 考查磁性材料应用√ 3 0.75 18 考查安培力计算√ 3 0.65 19 考查安培力受力分析√ 3 0.6 20 考查电磁感应发现√ 3 0.8 21 考查电磁感应条与法拉第定律√ 3 0.6 22 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 3 0.8 填空23 考查元电荷√ 2 0.8 24 考查电容光焕发√ 2 0.7 25 考查电能计算√ 2 0.7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KNO 3 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NaNO 3 Ag + +Br - == AgBr↓(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NaNO 3 Ag + + I - == AgI↓(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种子数的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氯气的生产原理 (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正极负极 (2)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4HCl (浓) =△= MnCl2+2H2O+Cl2↑ 反应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除杂:HCl气体(用饱和食盐水除)、水蒸气(用浓硫酸除)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处理:NaOH溶液 氯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1. 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 Cl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3. Cl2与碱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84消毒液成分为NaCl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2、Ca(ClO)2为漂白粉的成分,其中Ca(ClO)2为有效成分 氯水Cl2+H2O == HCl+HClO 成分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 3.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 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次氯酸的性质 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 4.不稳定性: 氯气的用途: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卤族单质的物理性质 1.状态:气态(Cl2)→液态(Br2)→固态(I2) 2.颜色:黄绿色(Cl2)→深红棕色(Br2)→紫黑色(I2),颜色由浅到深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 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1期末考试卷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Cu:64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氯水、漂白粉B.烧碱、液氯、氨水 C.干冰、钢、空气 D.盐酸、氮气、胆矾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水和四氯化碳 C.碘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3.将30mL 1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 mol/L B.0.04 mol/L C.0.05 mol/L D.0.06mol/L 4.下列物质均可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NaClO B.SO2 C.O3 D. H2O2 5.根据反应: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2FeCl2 + Cl2 = 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l2>Fe3+>I2 B.Fe3+>Cl2>I2 C.Fe3+>I2>Cl2 D. Cl2>I2> Fe3+ 6.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NO3-、SO42-- B.K+、Na+、Cl-、SiO32- C.Al3+、NH4+、NO3-、Cl- D.K+、Na+、AlO2-、Cl 7.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全书复习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 、F 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