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 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 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 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 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T 657-2000(2000-11-06批准,2001-04-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l8-1992《汽车空调器试验方法》,在QC/T 72.2-1993《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岳阳恒立冷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琦、郭亮、方劲、董国平、赵国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

法 QC/T 657-2000

代替QC/T 72.2-199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以下简称空调装置)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调节乘员舱内空气为目的的汽车空调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36-1985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 4214-1984 家用电器噪声功率的测定

GB/T 7676.1~7676.9-1998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3 术语

3.1 额定制冷量

空调装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下运行.达到稳定状态时,单位时间内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

3.2 送风量

测量制冷量时通过蒸发器的送风量。

3.3 量热计

采用空气的焓差,测定空调装置降温除湿能力的装置。

3.4 冷却装置

由蒸发器和风机组成,或由风机、蒸发器及加热器组成的装置。

3.5 带风机的冷凝器

由冷凝器和风机(包括护风圈)组成的装置。

4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制冷量、风量、压缩机驱动功率及噪声。

5 试验条件

5.1 空气状态

蒸发器和冷凝器进风口的空气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 压缩机转速

压缩机的转速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1

表 2

5.3 风机用电动机端电压

风机用电动机端电压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5.4 冷凝器进风口风速

5.4.1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的迎风面时,应符合表4的规定,但是带风机的冷凝器要关掉风机。

表 4

5.4.2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的非迎风面时,以电机驱动的冷凝器风机按表3加端电压进行试验。

5.4.3 整体式辅机驱动式空调装置,以辅助发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的进风口风速为冷凝器进风口风速。

6 试验装置和测量仪器

6.1 试验装置

6.1.1 试验室

试验室应由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的隔热层构成。要求如下:

a)应具有容量易于控制的足够制冷能力的试验室空调装置,冷凝器及蒸发器进风口的空气状态保持表1所规定的温度;

b)试验室空调装置送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及排风口的风速,不应使气流产生紊乱、影响测量结果;

c)对于辅机驱动式的空调装置,为了使冷凝器风机及辅机用散热器风机的风阻接近于实际装车状态,应设置试验台架,使空调装置底座高出地面200

mm~400 mm,冷凝器和散热器距墙壁2 m以上,空调装置的其它部分距墙壁和天花板1 m以上。

6.1.2 量热计

采用附录A所示的装置。

6.1.3 试验室空调装置

试验室空调装置应使冷凝器和蒸发器进风口的空气状态保持表1规定的温度、湿度。

6.1.4 风量测量装置

风量测量装置要求如下:

a)节流孔板或喷嘴应符合GB/T 1236的规定,或使用与其性能相同的节流孔板或喷嘴;

b)连接管应符合GB/T 1236的规定;

c)试验管路的形状和截面面积应符合GB/T 1236的规定。

6.1.5 风量调节装置

对于辅机驱动式的空调装置进行风量测量时,必须具有风量调节装置。

6.1.6 蒸发器风洞

连接冷却装置空气进风口的蒸发器风洞的大小要适宜,不应使气流产生紊乱,影响风洞内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6.1.7 蒸发器风洞风机

蒸发器风洞风机应提供一定的风量,蒸发器风洞内保持大气压状态。

6.1.8 压缩机驱动装置

压缩机驱动装置可采用测功机、变速电机或内燃机。

8.1.9 冷凝器风洞风机

冷凝器风洞风机是为了使冷凝器进风口的风速保持在5.4规定的范围内,其驱动装置可以与压缩机驱动装置共用。

6.1.10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采用蓄电他和变阻器。使用整流器时,应使用稳定的直流电源。

6.2 测量仪器

6.2.1 温度测量

使用棒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其刻度为

0.1℃,精度为±0.2℃。此外,过湿球温度计感温部分的风速不得低于3.5 m/s。

6.2.2 空气压力测量

用微压计或U形管压力计及精度符合要求的压力传感器测量空气压力。

U形管压力计的液体力水或比重已测定的酒精。其玻璃管内径为6 mm~12 mm,左右两管内径应大致相等。

此外,测量0.490 kPa以下的压力时,使用倾斜式压力计或微压计。

6.2.3 转速测量

使用读数精度为10 r/min的闪光测速仪脉冲转速表,或其他类似的侧速仪表测量转速。

6.2.4 风速测量

使用毕托管、热线式风速仪或类似的仪器及测量装置测量风速。

6.2.5 电压及电流测量

使用GB/T 7676中规定的精度为0.5级的仪表测量电压和电流。

6.2.6 压缩机驱动功率测量

使用读数精度为0.01 kW的功率计测量压缩机驱动功率。

6.2.7 噪声测量

使用GB/T 3785规定的噪声测量仪测量噪声。

7 试验方法

7.1 制冷量测量按下述要求进行

7.1.1 将空调装置安装在规定的试验台架上按第5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运转,测量冷却装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的千球温度、湿球温度。

此外,还要测量此时的送风量,并按7.5.1的计算方法算出空调装置的制冷量。测量仪器应符合6.2的规定。

7.1.2 安装在蒸发器风洞内的风机,靠调节转速或风门的方法,使风洞内的静压在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大气压状态。

7.1.3 测量方法是在第5章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预运转30 min以上。待试验工况稳定后,每5 min测量一次,连续测量3次以上。但是,测量值超出平均值的5%时,应连续重复测量3次。

7.2 风量测量方法

7.2.1 将空调装置安装在试验台架上,按第5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风量测量。在试验过程中,蒸发器风洞内的静压始终保持大气压状态。

7.2.2 对于辅机驱动式空调装置,应调整节流装置使风量为3000 m3/h时,出风口全压达到0.784 kPa后,再将空调装置安装在试验台架上,并按第5章中规定的试验条件运转。但是,如果具有二

个以上出风口时,则用连接管将它们连在一起后进行测量。

7.2.3 测量项目如下:

a)大气压,kPa;

b)喷嘴或节流孔板处空气于球温度,℃;

c)喷嘴或节流孔板空气压力损失,kPa;

d)蒸发器风洞内气压,kPa。

7.3 压缩机驱动功率测量应与7.1的制冷量测量同时进行。对于辅机驱动式空调装置,可以不测量驱动功率。

7.4 噪声测量方法

7.4.1 安装在汽车车内的由蒸发器和风机构成的冷却装置,按图1所示装置。

7.4.2 风机和蒸发器分开安装时,按图2或图3所示放置。

7.4.3 带风机的冷凝器,按图4所示放置。

7.4.4 测量环境

a)应在无外界干扰的自由声场中进行测量。但是,在普通室内进行测量时,反射声音不应影响测量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测量位置离冷却装置或蒸发器风机的距离增加1倍时,其噪声声级差应大于A声级5 dB;

b)测量位置在测量频率范围内,要求被测量对象本噪声和本底噪声的差值大于A声级10 dB。若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且这两噪声的差值不足A声级10 dB 时,则应按GB/T 4214中1(对本底噪声影响下的测量值的修正)的规定进行修正。

7.4.5 运转条件

按表3所规定的端电压开动风机。原则上在所规定最大风量下进行噪声测量。

7.4.6 测量方法

按图1~4所示的测量方法进行噪声声级的测量。

图1~4的①②③表示传声器的测量位置。

应按GB/T 4214的规定测量噪声声级。应采用A声级计权网络测量噪声,并要求动特性稳定,其单位为dB,可以测量噪声C声级dB,作为参考。测量位

置为图1、图3和图4中的①点,图2中的①点和②点,图1、图2以及图3中的③的测量值也只作参考。

7.4.7 测量结果记录

将噪声声级的测量值记入附录B中,求出图2①②点的噪声声级平均值,以此作为进风口产生的噪声代表值。

7.5 性能计算方法

7.5.1 制冷量计算方法制冷量由下式计算:

Q=V

(i

1-i

2

)/3.6γ (1)

式中:Q——制冷量,W;

V——冷却装置风量,m3/h;

γ——测量风量V时的空气比容,m3/kg;

i

1

——冷却装置进风口空气的焓,KJ/kg;

i

2

——冷却装置出风口空气的焓,kJ/kg;

7.5.2 风量计算方法风量按GB/T 1236的规定计算。

8 试验结果记录

将试验结果记入附录B的记录中。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示意图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汽车空调装置试验记录表

试验单位_______________试验编号_______________试验年、月、日_______________

车型_______________产品编号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

制造日期_______________制造厂名_______________大气压

_______________ kpa

制冷量_______________W 额定电压____________ V 试验员

_______________

冷却装置风量______ m3/h额定电流____________ A

汽车整车试验方法标准72068

汽车整车试验方法标准 第一部分试验方法通则仪表校正 GB/T 12534-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JIS D 1010-82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48-90 汽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 JIS D 1011-82汽车速度表刻度检验方法 SAE J 1059-84 车速里程表试验规程 SAE J 966-66测量轿车轮胎每英里转数试验方法 SAE J 1025-73 测量载货汽车轮胎每英里转数试验规程 第二部分整车基本参数测量 GB/T 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和测量汽车座椅适应性的装置ISO 4131-79 轿车尺寸标注方法 JIS D 0302-82 汽车外廓尺寸测量方法 SAE J 1100-84 汽车尺寸标注 NF R 18-005 轿车尺寸标注方法 DIN 70020/1 汽车和挂车一般尺寸 JB 4100-85 轿车客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 JIS D 0301-82 汽车内部尺寸测定方法 JB 3983-85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ISO 3832-76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JIS D 0303-82 轿车行李箱标准容积的测量方法 NF R 18-003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DIN ISO 3832 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 GB/T 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 12538-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B/T 12540-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 JIS D 1025-86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JASO C 702-71 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JASO Z 107-74 连结车最小转弯半径试验方法 SAE J 695-84 汽车转向能力及转向偏移量测定 SAE J 826-87 用于确定 第三部分动力性 GB/T 12544-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JIS D 1016-82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DIN 70020/3 最高车速,加速度及其它术语定义和试验方法GB/T 12547-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543-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JIS D 1014-82 汽车加速试验方法 SAE J 1491-85 汽车加速度测量 GB/T 12536-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JIS D 1015-76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GB/T 1253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JIS D 1017-82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JIS D 1018-82 汽车爬长坡试验方法 GB/T 12537-90 汽车牵引性能试验方法 JIS D 1019-82 汽车牵引试验方法

汽车制冷系统大全(空调知识)

汽车空调知识 第一节概述: 1、汽车空调的作用: 汽车空调是汽车室内空气调节的简称,用以调节车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空气洁净度等空气参数,为乘员提供清新舒适的车内环境。 车空调的第一功能是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汽车空调在冬季利用其采暖装置升高车厢内空气的温度。轿车和中小型汽车一般以发动机冷却循环水作为暖风的热源,而大型客车则采用独立式加热器作为暖风的热源。在夏季,车内降温则由制冷装置来完成。最早的手动空调就是采用此种方式,瑞风商务车的空调也是采用此方式。 汽车空调的第二功能是调节车内空气的湿度:普通汽车空调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只有高级豪华汽车采用的冷暖一体化空调器,才能对车内的湿度进行适量调节。它通过制冷装置冷却降温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再由采暖装置升温,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但汽车上目前还没有加装加湿装置,只能通过打开车窗等通风设施,靠车外新鲜空气来调节。车内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30%~70%为宜,超出此范围,人就会感到干燥或闷热。 汽车空调的第三功能提供合适的气流速度与气流方向:空气的流速和方向对人体舒适性影响很大。由于人体生理特点,为了达到舒服感觉,自动空调一般在制冷时出风口处于吹脸,在取暖时出风口是吹脚。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头部对冷比较敏感,脚部对热比较敏感,因此,在布置空调出风口时,应采取上冷下暖的格式,即让冷风吹到乘员头部,暖风吹到乘员脚部。 汽车空调的第四功能过滤净化车内空气,保证车内空气的质量:由于车内空间小,乘员密度大,车内极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情况,所以进气门应处于外循环,以不断向车内补充外界的新鲜空气,可采用强制通风装置,或采用自然通风装置。为防止人体缺氧,产生疲劳、头痛和恶心等症状,车内每位乘客所需新鲜空气量应为20~30m3/h,二氧化碳(体积)浓度应保持在0.1%以下。 车辆使用两种类型的通风装置,自然通风装置和强制通风装置。

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原理

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原理 一、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运转时,将蒸发器产生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后,在高温高压(约700C,1471KPa)的状况下排出。这些气态蒸气流入冷凝器,并在此受到散热和冷却风扇的作用强制冷却到500C 左右。这时,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被液化了的制冷剂,进入干燥器,除去了水和杂质后,流入膨胀阀。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膨胀阀的小空流出,变为低压雾状后流入蒸发器。雾状制冷剂在蒸发器吸热汽化变为气态制冷剂,从而使蒸发器表面温度下降。从送风机出来的空气,不断流过蒸发器表面,被冷却后送进车厢降温。气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后又重新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反复循环即可达到制冷目的。 二、汽车空调主要功能包括以下4大部分: 制冷、制热、通风、除湿 制冷系统原理:汽车空调的压缩机依靠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提供汽车在怠速状态下打开空调制冷怠速会明显增大油耗也会相应的增加 油耗增加的大小与环境温度有最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高制冷剂膨胀 的压力大发动机驱动空调的消耗也相应加大环境温度低油耗相应减少。 制热系统原理:汽车空调制热与压缩机没有丝毫关系制热的热源不是空调本身获取的是由汽车的散热水箱(中控台下面的暖风机总成

的副水箱)提供早晨在热车前空调吹出来的是冷风待热车后空调热风源源不断的送出来制热本身基本没有能量消耗是利用汽车的余热完成的.但在冬季,为了提升水温,加大喷油量,也使耗油量增加。但是只是在启动初期,等发动机运转正常,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散热来供暖了。(而有的柴油车由于水温上升慢,为了一发动车就能享受到暖风,所以在暖风机里面加有电热丝)。 通风:通风分为循环和外循环使用循环时车空气基本不与外界交流使用外循环时位于挡风玻璃下的新风口会将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的送进来以保持车空气的清新. 除湿:空调制冷的过程就是除湿的过程从制冷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就可以看出来了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或是温差太大的时候车的玻璃上容易起雾打开空调驱雾就是一个除湿的过程。 三、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等组成。汽车空调分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 1.电磁离合器 在非独立式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由汽车主发动机驱动的。在需要时接通或切断发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当压缩机过载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就可接通与断开压缩机。当空调开关接通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T 72.1-1993《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引用标准; ——术语定义及描述; ——名义工况参数: ——技术要求; ——取消原标准中基本参数、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自生效日起,同时代替QC/T 72.1-1993。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一汽杰克赛尔空调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宏伟、赵桐林、程立惠、周健、方劲、刘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6-2000 代替QC/T 72.1-199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调节汽车乘员舱内空气为目的的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QC/T 660-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 QC/T 661-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液气分离器 QC/T 662-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贮液干燥器 QC/T 663-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热力膨胀阀 3 术语 3.1 汽车空调系统 由暖气装置、制冷装置、通风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加湿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及必要

的控制部件等构成,用于调节乘员舱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并使其以一定速度在车室内定向流动和分配,从而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及新鲜空气的系统。 3.2 制冷装置 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干燥器或液气分离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制冷剂管路、风机等构成,将车室内的热量传递给室外环境的装置。 3.3 稳定状态 指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蒸发器进、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1℃,湿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5℃;冷凝器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1℃,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表面空气的风量变化不超过2%,压缩机转速变化不超过2%。 3.4 额定制冷量 指空调装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下运行,达到稳定状态时,单位时间内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 3.5 名义工况 指标定和检验汽车空调系统在稳定状态下额定制冷量的试验条件。 4 名义工况参数 4.1 空调系统温度参数 4.1.1 冷凝器进风温度干球温度35℃±1℃。 4.1.2 蒸发器进风温度干球温度27℃±1℃,湿球温度19.5℃±0.5℃。 4.2 对于主机驱动式压缩机,转速采用1800 r/min或者车速为10 km/h的压缩机转速;对于辅机驱动式压缩机,采用高转速档。 4.3 冷凝器进风口风速 4.3.1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迎风面时(关掉风机),进风口风速为4.5 m/s。 4.3.2 当冷凝器安装在车非迎风面时,按QC/T 657中的要求加端电压。 4.4 额定电压直流12 V或24 V 5 技术要求

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 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 注意:单位面积制冷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家用通常为100 -150瓦/平方米。如果房间朝南、楼层较高,或者有大面积玻璃墙,可适当提高到170-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确定室内机与风口 根据实际所需冷量大小决定型号,每个房间或厅只需要一台室内机或者风口,如果客厅的面积较大,或者呈长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内机或风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为准。 第三步:确定空调布局: 1、主机的位置要讲究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检修维护,同时位置要尽量隐蔽,避免影响房子外观和噪音影响室内; 2、室内机的位置要和室内装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顶内,也可以隐藏在高柜的顶部。一般室内机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约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装时要注意回风良好,使室内空气形成循环,以保证空调效果和空气质量; 3、管路的布置:冷水机组的冷媒管路都比较细,即使外面包上保温层,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来;管路需要全程保温,管件、阀件以及与管路接触的金属配件都要保温包裹起来,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选用PP R管、PVC U管或铝塑复合管,可以保证50年不损坏;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隐蔽排放; 4、室内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净化除尘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步:选择适合价格的产品 家用中央空调的价格大约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品牌、机型、用户自己的需求,如选择变频与非变频空调,冷暖或单冷,都会导致价格差异。 第五步:选择服务 同普通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要同室内装修相配合。家用中央空调的服务,不仅包括售后服务,还包括销售前的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可以说,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机设备。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发动机 1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 物 ESC 稳态循环试验 ELR 负荷烟度试验 ETC 瞬态循环试验 OBD 耐久性 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 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2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 污染物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DB11/046-199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 4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 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污染物 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 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发动机净功率GB/T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7发动机可靠性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 定QC/T901-1998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 Q/QJX 004-200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 方法 10排气消声器性能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 QC/T 25-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7-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变速箱1技术要求QC/T29063-19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 前轴1疲劳寿命 QC/T 513-1999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483-1999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制动器1效能 QC/T 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 QC/T 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564-1999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2热衰退及恢复 3衬片(块)磨损 4管路失效及加力器失效

汽车空调构成及未来发展趋势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 课程论文题目:汽车空调结构与未来发展趋势 姓名:*** 系:电子信息系 专业:汽车电子技术 年级:****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25日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中文摘要 (1) 一前言 (2) 二汽车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1汽车空调组成 (2) 2.2汽车空调工作原理 (3) 三汽车空调制冷剂 (4) 3.1什么是制冷剂 (4) 3.2制冷剂原理简介 (5) 3.3制冷剂对大气环境影响 (5) 四汽车空调未来发展趋势 (6) 4.1.汽车空调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 (6) 4.2.汽车空调系统已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7) 4.3.减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手段 (7) 4.4.未来新型动力车可能使用的动力系统 (7) 4.5.我国汽车空调发展对策略 (8)

中文摘要 【摘要】汽车空调系统是影响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设备之一,而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且本文是通过对制冷剂及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空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作为一名现代驾驶人,了解和正确操作汽车空调是汽车驾驶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系统组成环境保护汽车空调发展趋势 【abstract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the effect of car safety and comfort one of main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lso become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is paper is passed on the refrigeran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ach component of the technique are analyzed, and th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 configuration, as a modern drivers, understanding and proper oper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is car driver must master the skill 【key words】System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elopment trend

空调冷量计算

空调制冷量可以用匹数(PH)或冷吨(RT)来标称,匹是功率单位,1PH=745W,如要转换成制冷量则需乘以制冷系数ε=2.8~5,冷吨(RT)是制冷量单位,冷吨通常用来标称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一冷吨=3024大卡=3516W,计算是以大卡(KCAL/H)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匹家用空调对应于制冷量约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时=1. 161W)。而中央空调对应的制冷系数为4~5之间 1 美国冷吨=3024 kca1/h(千卡/时) 1 日本冷吨=3320 kca1/h(千卡/时) 关于匹、大卡、KW等设备单位概念解释 1. 匹 1匹(HP)=2500W 严格来讲是2499W,这是日本人规ǖ?也是根据能效比EER计算出来的. 此匹和一般说的马力完全两个概念,但这个匹就是有那个马力计算出来的. 1马力=735W,一匹的定义就是输入1马力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功率大小, 这里面就有一个系数的问题,日本人规定的这个系数是3.4(日本人说这个3.4是最应该的最小的能效比EER了) 所以 1匹=735*3.4=2499W 2.kj 和度这两个都是能量的单位,其余几个是功率的单位 度的表示就是KWH,指的就是你家的灯泡耗了多少电量,你要记得交电费啊. 1KWH=36000kj 能量单位你最常见的是卡和千卡(cal和kcal) 1cal=4.1868j(这个最常见,初中的课本上就有的) 3.冷吨一般用RT表示,但冷吨分三中,美国冷吨,日本冷吨和英国冷吨, 我们平时说的和最常用的都是美国冷吨,用US.RT表示,US就是美国的缩写了.

1US.RT=3516.7W 那两个中英制冷吨比较大些,是3800多吧,日本的小些. 4.大卡设计院的人最喜欢说大卡了,有的厂家比如大金的机器铭牌上的数字表示的单位就是大卡,我们一般见到的是W,比如KFR-25GW/Y 25表示2500的单位是W 大卡就是Kcal/h,kcal本来是能量的单位,但除以时间就是功率的单位了 1Kcal/h(1千卡/时)=1.163W 5.BTU/h,这是个英制单位,国内用的很少的 1BTU/h=0.293W,所以这个单位很小的 厂家中McQuay机器铭牌中有的用的是这个单位 冷吨实际上应为蓄冷量量纲,单位为RT.h,它与标准量纲的关系为: 1RT.h=3.517KW.h 这在一般产品规格和工程说明书中较常用。 对分体空调来说,习惯:1匹=2500W 对商用变频机来说,习惯:1匹=2800W 对商用定频机来说,习惯:1匹=2600W 冷量里面的匹实际指马力(耗电量),也就是说用电功率,然后乘以能效比就是冷量! 一大卡,还不是能量单位里的卡给闹的,一千卡每小时! 千瓦国际单位,没的说! 冷吨的英文缩写为RT,而RT.h是冷吨时的英文缩写。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按试验分类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62.61.627:2002汽车电磁兼容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62.61.627:2002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射频场骚扰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数据中心空调制冷量的计算

办公场所空调制冷量怎么计算 办公室空调与面积要怎么匹配,会议室空调又怎么匹配,要怎么计算? 一冷量单位 〉千瓦(kw)—国际单位制,把制冷量统一到功率相同单位,是现在制冷界努力的方向 〉大卡(kcal/h)一习惯使用单位,与kw的换算关系为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万大卡=11.6千瓦 〉冷吨(RT)----1吨0摄氏度的冰在24小时内变成0摄氏度水所吸收的热量。1冷吨=3.517kw 〉匹(HP)---又称马力、匹马力,即表示输入功率,也常表示制冷量。表示功率时 1HP=0.735KW 〉表示制冷量时,实际含义为消耗1HP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 1HP - - -2.2KW 二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 三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金融机房(500-600W/m2) 数据中心(600-80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四根据不同的情况确认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 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 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选用3台单机制冷量8.6kw的DataMate空调,外加一台冗余机组,共4台。当数据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两台单机制冷量为8.6kw的空调冗余布置 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200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100kw。选用2台单机制冷量58.4kw的CM+60空调,总制冷量为116.8kw,满足要求。为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增加一台冗余机组,共3台。当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2台单机制冷量为19.1kw的CM+20空调1+1冗余布置。 情况二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汽车安装空调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车内空气的流动,并且提高空气的清洁度。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制冷装置(系统):对车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或除湿,使车内空气变得凉爽舒适。 (2)暖风装置:主要用于取暖,对车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达到取暖除湿的目的。 (3)通风装置: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车内,起通风和换气作用。同时通风对防止风窗玻璃起雾也起着良好作用。 (4)加湿装置:在空气湿度较低的时候,对车内空气加湿,以提高车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5)空气净化装置:除去车内空气的尘埃,臭味,烟气及有毒气体,使车内空气变得清洁。 (6)电控系统:将机械和电子部分结合,实现人对空调控制的智能化,简单化。 本文主要介绍制冷装置和暖风装置的结构及原理。 制冷装置(系统): 基本组成: 现代汽车空调普遍采用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示,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干燥器,蒸发器以及相应的连接管等组成。

制冷原理: 如上图所示。汽车空调压缩机由发动机驱动旋转。由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

通过高压软管进入空调的冷凝器。由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温度高于车外的空气温度,因此借助冷凝器风扇使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的热量被车外空气带走,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冷凝成为较高温度的高压液体,通过高压软管流入干燥储液器,经干燥和过滤后,流过膨胀阀。在膨胀阀的节流作用下,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而进入汽车空调的蒸发器,在定压下汽化并吸收蒸发器管外空气中的热量,使流经蒸发器的车内循环空气的温度降低成为冷气,通过鼓风机送入车内,降低车内的空气温度。汽化后的制冷剂蒸气,由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又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高压软管压入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完成了汽车空调的一个制冷循环。此循环周而复始地进行,就可以使车内的温度维持在舒适的状态。 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如下图所示,制冷系统通过制冷剂的气液两相转换时所形成的吸热和放热过程实现制冷。围绕制冷剂的气液转换,制冷工作循环可归纳为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将从蒸发器中吸入的低压中温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并送入冷凝器。压缩过程使制冷剂蒸气达到了液化所需的压力和温度。 (2)放热过程: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并与车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放热),转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这一过程使制冷剂中的热量得以释放并通过冷凝器传递给了车外的空气。 (3)节流过程: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储液干燥器除湿,过滤后流经膨胀阀,由膨胀阀节流降压后送入蒸发器。节流过程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并产生部分气态制冷剂,以确保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能完全汽化。 (4)吸热过程: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并与车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吸热),变成低压中温气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走,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汽化吸热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汽车空调维修实例(制冷效果不良、行驶中冷气突然消失等)

夏天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车里必须开着空调,不然根本无法忍受。然而在日常的使用中会发现,有的时候明明开了空调,但是制冷的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车内温度还是那么高,这样的情况在夏天对车内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空调制冷效果不明显。

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不良的原因具体如下: 1、空调滤清器太脏 汽车空调滤清器的功能主要是,过滤车外进入车内的空气。因此,开车一段时间之后空调滤清器上会有许多灰尘、昆虫尸体等。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出风率,从而导致空调制冷不佳的问题出现。 清理方法:把隔音棉取下。然后,将空调滤清器抽出来,用吸尘器将上面的杂物清理掉即可。 2、制冷剂太多或者是太少 制冷剂是通过压缩机进行液态气态转换,达到吸收热量,释放热量的目的。如果汽车空调内部注入的制冷剂过多或者是过少,就会导致空调无法正常制冷。 解决办法:当空调制冷差的时候要看看制冷剂的份量。如果过少可以添加一些,如果过多,可以在空调系统低压侧的维修口放出来一些。 3、冷凝器太脏导致散热能力下降

冷凝器是在车头的发动机仓内,主要是用来散热的。如果冷凝器油污太多,或是春天柳絮塞入的太多。虽然空调表面上看着正常运行,但是空调的制冷效果就会下降,而且汽车的耗油量也会上涨。 解决办法:这时候应该先把柳絮吹干净,然后,再用水枪清洗。 4、没有贴上好的车窗膜 除了空调的原因之外,车窗膜的隔热效果差也是一个原因。车窗膜的功能不仅是保护隐私、优化驾驶视野,而且好的车窗膜还能有效的隔热,来控制车内的温度,给空调减少负担。如果买的车窗膜质量比较低劣,在夏天,即使开了空调,也会给人一种空调制冷效果差现象。 快益修以家电、家居生活为主营业务方向,提供小家电、热水器、空调、燃气灶、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电视、开锁换锁、管道疏通、化粪池清理、家具维修、房屋维修、水电维修、家电拆装等保养维修服务。

汽车空调系统的认识(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汽车空调系统的认识 授课班级:09汽车 授课地点:09汽车教室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正确描述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 2 简单描述暖风系统的类型、组成 3 正确描述制冷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组成件的结构 能力目标:1 理解空调制冷的物理原理 2 能简单描述空调的制冷过程,及工作原理 3 能简单描述空调的暖风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个部件的名称 教学难点: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背景:学生在学习完汽车电器的电源系和起动系后,对汽车电器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认识电路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学习电动部件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向学生提问:夏天从游泳池上岸,身上感到凉爽。用酒精擦拭皮肤,会感觉到冰凉。是什么原因产生的现象。这是因为液体的蒸发带走了热量。这就给我们了一个启发,利用液体的蒸发可以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为此我们制作一个装置,将带有开关的容器在一个绝热良好的盒子内,容器中装有常温下容易挥发的液体,将开关打开时,容器内的易挥发液体便开始蒸发,同时吸收绝热盒子内的热量,吸收了热量的液体转化为气体,从开关排出。盒子内的温度便会低于盒外的温度。如果容器内的易挥发液体能得到不断的补充,冷却的效果便会持续下去。 二、新课教学

1、制冷循环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制冷过程中的热量转移是靠液体的状态变化实现的,我们将这种液体称为制冷剂。 为了使前述的制冷装置的制冷过程持续下去,就必须不断的向容器补充制冷剂,从开关放出的制冷剂也应加以反复利用。为此,有必要制作一套装置使制冷剂能够在装置中循环,不断地将热量带走。 根据前述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降低压强可以使物质的沸点降低,使其更加容易蒸发而吸收热量;提高压强可以使物质的沸点升高,使其更加容易转化为液体而放出热量。为此,将前述装置从开关放出的气体制冷剂回收回来,使其进入一台压缩机,提高压强,再通过一个称为冷凝器的装置,经强制冷却放出热量变为液体,并将这种液体制冷剂暂时存放在一个储液罐中以备再次使用。 高压的液体通过一个小孔,可以使其迅速膨胀而压强降低,在种情况下,液体由于压强的降低而非常容易汽化而吸热。因此,将储液罐中的制冷剂通过一个小孔(膨胀阀)放出,让其进入一个称为蒸发器。由于制冷剂的压强下降,所以很快便会蒸发,吸收蒸发器周围的热量,使蒸发器周围得到冷却。 总结上述原理得出:空调同坐制冷循环将车内的热量转移到车外。

(完整)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DOC),推荐文档.docx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 汽车发动机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 污染物 ?ESC 稳态循环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LR 负荷烟度0324**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1试验0512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 ?ETC 瞬态循环方法 试验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OBD ?耐久性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0324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2可见污染物0512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 柴油机全负荷烟度 0324DB11/046-1994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 0512方法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4及装用点燃式发动 0324 0512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法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5发动机净功率0324 法 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 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0324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7发动机可靠性0324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 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 0324 QC/T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0324 Q/QJX 004-200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 试验方法 QC/T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10排气消声器性能0324 QC/T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0324QC/T 25-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27-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与优化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汽车空调的制冷原理与优化分析 前言 现如今车辆成为了交通运输不可获缺的工具,其中汽车空调的运用也是广泛性的。如何掌握其运行原理和优化汽车空调的系统,是一项极具意义的事。 正文 实质上汽车空调制冷基本原理与其他制冷装置原理根本上是相同的[1]。制冷剂工质是在液态时从蒸发器中吸热制冷,低温液体吸收汽化潜热变成能够用来制的冷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被压缩的气体压力和温度都增高,之后流进冷凝器,冷凝器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凝,冷凝后的高温高压液体储存在冷凝器底部及储液器中,冷凝时放出的热量由风机带出并散到车外,当高温高压的液体流经膨胀阀后,以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再进入蒸发器吸收汽化潜热而制冷,这样反复的进行,以达到制冷循环的进行[2]。但是车体的运动特性[3],使得不应该以常规的眼光去看待车辆中的空调装置,必须要考虑到车辆的特殊性,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优化不仅仅只是对于单独的系统,就如今的环境效益以及节能效益来看,还必须要考虑到节能及环保。 在汽车空调和我们接触很多的家用空调中所用的制冷剂都差不多。都是利用R134a和R12或是压缩释放的瞬间体积急剧膨胀就要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4]。但是R12这种制冷剂会释放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出于环保的要求大部分发达国家从1996年开始改用R134a做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的构造和家用的分体空调类似,它的压缩机往往是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用皮带驱动,但也有直接驱动的,冷凝器安装在汽车散热器的前方[5],而蒸发器在车里面,工作时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致冷剂流经压缩机变成高压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再经过贮液干燥器除湿与缓冲,然后以较稳定的压力和流量流向膨胀阀,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6]。致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液态致冷

如何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及与面积之间关系

空调的制冷量和面积之间的计算,严格的讲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标准,因为要看空调的使用环境而定,比如,办公室因为人员多,电脑多,且经常有人开门进出,所以相对来讲就需要多一点的制冷量,而普通房间与客厅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比如热带地区有西晒的房间,也就需要相对的提高一点制冷量.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

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空调的匹数是指空调的输入功率的大小,与使用面积是间接关系,和使用面积直接关系的是制冷量,在我国1匹空调的制冷量一般在2300W左右,产品类型或制造企业不同制冷量有些差异。 空调设计一般是按立方米空间进行设计,也就是一立方米有50W的制冷量就可以了,消费者再根据自己房子的高度计算空调适用面积。 例如:一台一匹的挂机,制冷量是2300W 其适用体积是2300/50=46立方米 如果房间高度是3米,则适用面积为46/3=15.3平方米。 选择时还要考虑房子朝向和是否在顶层,在顶层的应适当加大制冷量,建议选择2500W的。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一体化题库3)

1.制冷系统安装怠速提高装置的目的是:当开空调时、且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行时(B) A.降低发动机怠速 B.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 C.切断空调电磁离合器电源 2.加速控制装置在汽车行驶加速或超车加速时应。(C) A.稳定发动机怠速 B.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 C.切断空调电磁离合器电源 3.蒸发器鼓风机电机为一直流电机,其转速的改变是通过(A)来实现的。 A.调整电机电路的电阻值 B.改变电机的匝数 C.改变电源的电压值 4.环境温度开关串联在空调电磁离合器回路中,当环境温度高于(D)度时其触头闭合。 A.0 B.10 C.8 D. 4 5.空调冷凝器风扇电动机采用减负荷继电器控制,目的是(A) A.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B.用小电压控制大电压 C.增加通过电流值 6.制冷系统如制冷剂加注过多则。(B) A.制冷量不变 B.制冷量下降 C.系统压力下降 D.视液镜看到有气泡

7.制冷系统如制冷剂加注不足则。(B) A.视液镜看到有混浊气泡 B.视液镜看到有连续不断缓慢的气泡流动 C.视液镜看到有连续不断快速的气泡流动 8.制冷系统如出现“冰堵”现象,用压力表观察系统压力则:(C) A.高压侧压力偏高、低压侧压力偏低 B.高压侧、低压侧压力都偏低 C.高压侧压力偏高、低压侧压力为真空值 D.高压侧、低压侧压力都偏高 9.制冷系统如混入空气(A) A.系统压力过高,且高压表针来回摆动 B.制冷量不变 C.视液镜看到有混浊气泡 10.如空调压缩机内部漏气,从压力表处可观察到:(B) A.高压侧压力太高 B.低压侧压力太高 C.高、低压侧压力都偏低 11.制冷剂的特点是:(D) A.比空气轻 B.有剧毒 C.常压下蒸发和凝固温度都很高 D.渗透能力强,极易泄漏 12.膨胀阀系统中的储液干燥器安装于(A) A.膨胀阀入口冷凝器出口 B.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入口 C.压缩机出口冷凝器入口 13.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后变成(C)制冷剂。 A.高温高压气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