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行业类】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行业类】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行业类】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行业类】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行业)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见壹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壹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且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见壹个人,首先要见他是否有壹颗善良的心壹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壹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壹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壹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壹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壹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能够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且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

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壹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仍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壹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和发动机融为壹体,把发动机变成壹个复杂的机电壹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发动机的分类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壹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壹般情况下,按照排量大小的不同发动机分为3缸、4缸、6缸、8缸几种类型。目前1.3L-2.3L 排量的车大多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2.5L之上的排量壹般采用多缸设计,其中有直列6缸,如宝马;也有呈壹定角度分俩边排列的V型6缸发动机,可有效果降低震动和噪音,如别克车系;壹般来说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就越高。但当下也有些小排量的车通过涡轮增压、多气门、可变正时器等技术来提高功率。

发动机的性能

发动机性能参数也就是最能体现发动机工作能力的参数,主要包括: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排量往往和发动机功率联系在壹起,排量的大小影响着发动机功率的高低,通常也把它作为划分高、中、低档车的标准。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上下运动,这样往复运动必然有壹个最高点和最低点,活塞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称为单缸排量,所有气缸排量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最容易混淆的俩个概念,有人认为车的功率越大,力就越大,其实不然。同样300匹马力,在跑车上能够让车跑到250公里/小时之上的速度,但在壹部货柜车上,可能最多只有150公里/小时的速度,但它能拖动30-40吨重的货柜。这里面的奥秘就在于俩部车的扭矩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来说,功率表当下高转速,在发动机性能曲线图上,随着转速上升而明显上升,它决定了车子能跑多快,扭矩不壹定在高转速时发挥,在曲线图上较为平直,它能够决定车行驶时的力量,包括加速性。

在解读发动机参数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见功率有多大,同时也要见到扭力参数,且注意当发动机处于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时的转速,当然以转速值稍低为好。

V10引擎的基本特征

1.是用钛合金螺栓把离合器壳固定在发动机上。

2.向发动机的空气喷射系统供气的碳纤维气罐,位于车手头部上方。

3.引擎配气系统中,每个汽缸有4个气门。

4.发动机的喷油嘴是用整块金属加工出来的。

5.凸轮轴当下由齿轮驱动,而1989年RS1雷诺V10的轮轴是用皮带驱动的。

6配气系统已经不用气门弹簧,气门当下是用压缩空气控制的。

7.为了尽量不用钢管,汽缸壁内部铸进了油和水的循环通道。发动机内部使用什么材料?

铝是当今壹级方程式赛车发动机使用最普遍的材料。在80年代,铸铁已全部被较轻的铝取代。铝仍取代了镁,因为镁接触水会腐蚀。只有必须承受强大作用力的运动件才用钢来制造。材料基本分配如下:

铝:63%(汽缸盖、机油盘、活塞)

钢:29.5%(凸轮轴、曲轮、定时齿轮)

镁:1.5%(油泵壳)

碳素纤维:1%(空气罐、线圈罩)

钛:5%(连杆、紧固件)

制造壹台发动机需要150名之上的职工,其中28名工程师、20名制图员、35名发动机机械师、8名电子专家、20名机械工和装配工、4名系统工程师、6名台架实验技术员、15人从事采购、生产和检验,另有15人为管理人员。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些年来,壹级方程式发动机变得更紧凑、更轻和更省油。同时,功率增加,涡轮增压在1977~1988年达到了巅峰。当时最先进的发动机,包括宝马、保时捷、雷诺、法拉利和本田的核实功率达到1200马力之上。这种发动机改变了壹级方程式车赛的面貌。1977年没有人相信1.5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击败3升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这也许是壹级方程式最好的发动机吧。

名词解释

我们明确壹下和发动机相关的几个概念

>>活塞止点和行程:

a)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俩个极端位置称为止点。活塞离曲轴放置中心最远位置称为上止点,离曲轴放置中心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b)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活塞的行程。曲轴转动半圈,相当于活塞移动壹个行程。

>>排量

a)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容积不断变化。当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时,活塞顶部和气缸盖内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这个空间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b)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c)当活塞在下止点位置时,活塞顶上部的全部气缸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

>>压缩比

a)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为压缩比。压缩比表示了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时,气体在气缸内被压缩的程度。

b)压缩比越大,气体在气缸内受压缩的程度越大,压缩终点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越高,功率越大,但压缩比太高容易出现爆震。

c)压缩比是发动机的壹个重要结构参数。由于燃料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对压缩比有不同的要求。柴油机要求较大的压缩比,壹般在12-29之间,而汽油机的压缩比较小,在6-11之间。

>>SOHC

根据凸轮轴位置数量划分的发动机类型,SOHC表示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2气门发动机。

>>DOHC

DOHC表示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多气门发动机。通常发动机每缸有2个气门,近几年来也不断出现了4气门、5气门发动机,这无疑为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进气效率功率开辟了途径。此类发动机适用于高速发动机,且可适当降低高转速时的燃油消耗。

>>Turbo

即涡轮增压,其简称为T,壹般在车尾标有1.8T、2.8T等字样。涡轮增压有单涡轮增压和双涡轮增压,我们通常指的涡轮增压是指废气涡轮增压,壹般通过排放的废气驱动叶轮带动泵轮,将更多空气送入发动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同时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

>>VTEC

在国内生产的雅阁轿车发动机就是采用了VTEC技术,“VTEC”为英文“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TEC是可变进气门控制技术,通过改变进气门开度来改变进气量,提高发动机扭矩。

整个VTEC系统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ECU接收发动机传感器(包括转速、进气压力、车速、水温等)的参数且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阀调节摇臂活塞液压系统,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工况下由不同的凸轮控制,影响进气门的开度和时间。VTEC发动机是每缸4气门(2进2排),不同的是凸轮和摇臂的数目及控制方法,是世界上第壹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等俩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本田X公司在它的几乎所有的车型当中都使用了VTEC技术,从高性能跑车S2000到混合动力汽车INSIGHT,都采用了VTEC技术。

>>电子油门技术

电子油门取消了传统油门拉线,通过油门踏板传感器,微电脑对节气门进行控制,反应更灵敏,控制更精确。

>>多段式可变进气歧管技术

通过电脑控制进气管长度,满足低速时提供大的扭矩,高速时提供大的功率。

>>F.I.R.E

F.I.R.E意指“壹体化发动机”,在意大利、巴西、土耳其等国均有生产,每年产量达数百万台,是壹种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经济型发动机,广泛地应用在菲亚特的各种经济型轿车上。

以装载在菲亚特派力奥轿车188A4000发动机为例,发动机排气量1242ml,压缩比为9.5±0.21。发动机控制系统ECU为意大利玛瑞利X公司MagnetiMarelli?IAW59F多点电喷系统。采用静电点火、顺序喷射、无回油供油系统及双氧传感器技术,使发动机排放水平轻松超过欧洲2号标准且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这个系统具有以下功能:调节喷油时间、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散热器电子风扇、控制和管理怠速、控制冷启动补偿、自诊断及自学习,且具有跛行功能。

>>VVT-i

近年生产的丰田轿车,包括最新的威姿大都装配了标注有“VVT-i”字样的发动机。VVT-i,是英文“VariableValveTimingintake”的缩写,意思是“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由于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因此丰田起了壹个好听的中文名称叫“智慧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该系统主要控制进气门凸轮轴,又多了壹个小尾巴“i”,就是英文“Intake”(进气)的代号。这些就是“VVT-i”的字面含义了。

VVT-i是壹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装置,它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配气正时进行优化,

从而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的排放。而丰田在2000年发表的全新壹代Celica则进壹步地发展了VVT-i引擎,创造出新壹代的VVTL-i引擎,它也用类似HondaVTEC的原理,比原来VVT-i引擎上的凸轮轴多了能够切换大小不同角度的凸轮,也利用“摇臂”的机置来决定是否顶到高角或小角度的凸轮,而作到“可连续式”地改变引擎的正时,重叠时间和“俩阶段式”的升程。VVTL-i结合了VVT-i的连续式可变正时和重叠角,和VTEC式的凸轮轴切换,而首先达到第壹具能够说是“近似”完美的引擎,VVT-i加入能够变化valve升程后的新引擎VVTL-i,果然在性能版的Celica身上有超过每公升100hp 之上的实力,1.8升的它能有180hp/7800rpm的超强实力,而且它仍保有扭力曲线高而平原式的表现,0-96km/hr。应该说VVTL-i是Toyota划时代的力作。

>>VDE

可变排量发动机(VDE),且准备装在福特X公司以后生产的轿车和卡车上,以进壹步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这种发动机技术最适合于多汽缸的发动机使用。例如对12缸发动机来说,采用这种技术后,等于装了俩个独立的6缸发动机,能够根据驾驶的需要让壹台发动机运行,而让另壹台处在怠速状态。这样,就能够随时调整发动机的排气量,从而减少燃油的消耗。

宝马发动机赢得“国际发动机年奖”五项大奖

在2001年度“国际发动机年奖”中,宝马发动机获得全部12个奖项中的5项,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全面优胜奖”,由此,宝马成为本届评选获奖最多的X公司。事实上,这项被誉为“发动机奥斯卡奖”的评选自推出以来,宝马壹直是最成功和最有力的竞争者。

本届宝马获奖的发动机有:

○宝马M3装备的3.2升、6缸发动机,功率252千瓦(343马力),最大扭距365牛顿米,获“最佳新发动机奖”、“最佳3.0至4.0升发动机奖”和“2001年全面优胜奖”三项大奖。

○宝马316ti紧凑型车装备的1.8升、4缸发动机,配带创新性的“电子气门”技术,85千瓦(115马力),最大扭距175牛顿米,获“最佳1.4至1.8升发动机奖”。

○用于宝马3系列、5系列、X5及Z3各款汽车的3.0升、6缸发动机,功率175千瓦(231马力),最大扭距300牛顿米,获“最佳2.5至3.0升发动机奖”。

本奖项自1999年起推出,每年举办壹次,评委会成员包括17个国家的38位国际壹流专家。在这项被业界专家誉为“发动机奥斯卡奖”中获胜,再次确认了宝马发动机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

在此次评选中,宝马发动机不仅说服了善于挑剔的专家评委会,获得令人注目的5项大奖,而且仍在发动机性能、驾驶乐趣、油耗及技术改良等项目中获得好评。

“电子气门”(V ALVETRONIC)是宝马X公司最新研制的技术,作为内燃机领域里的壹次革命性的创新而倍受赞誉。“电子气门”技术能够在保证汽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油耗,且且能够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Volkswagen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开发出的壹种10缸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TDI),该X公司称这是世界上动力最为强劲的柴油发动机。这款5升发动机能产生230千瓦/313马力,最大扭力为750牛顿/米。目前,大众集团生产的最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是1.9升的TDI,能产生110千瓦/150马力,用于Bora系列轿车。

NISSAN

日产3.5升VQV6引擎再次被Ward评为年度10佳引擎,这也是唯壹的壹款每年都被ward 评为10佳的引擎。成熟的VQ引擎广泛运用于日产以及无限的众多车型,2004年包括日产Altima以及Maxima轿车,350Z运动力,日产Murano多用途车,QuestMPV,Pathfinder多用途车以及无限I35,G35以及FX35多用途车上面。Ward评选的这款3.5升VQ引擎是用在

无限G35车型上面的。该引擎在4门轿车上产生260匹马力,260磅扭力,在2门coupe车上产生280匹马力以及270磅的扭力。

Audi

AudiA6发动机集当今最新科技于壹身,在采用先进的五气阀技术的基础上,仍采用了可变相位技术、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以及当今最先进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且匹配了BOSCHX公司最新多点燃油喷射技术,使发动机动力更强劲、更经济,排放污染更小。BMW

日本汽车研究者及新闻工作者学会将“RJC2003年度科技奖”颁给了宝马的“V ALVETRONIC”。宝马杰出技术的当选是因其创新的汽车工程学、卓越的动力性能和燃料高效能。V ALVETRONIC处于21世纪初汽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Valvetronic少了节流阀(throttle)的设计,如同我们鼻子或肺在作呼吸动作时壹样地跟空气直接接触,而省略掉throttle 後,引擎在进新鲜空气时,将更顺畅,少掉因为空气流动的壹些黏著力和磨擦力,而使引擎在运转时省去不必的的loss!壹般的车子,当我们用脚踏加油门时,是驱动著钢索而通到throttle这开关的,而踏油门的深浅正控制著throttle的开或关的程度,而引进的就是将进入引擎燃烧室燃烧的新鲜空气,所以,throttle正控制著燃烧室的空气量和流动速率;然而,取代这"机械式"的进气节流阀(throttle)机置后,取代的是"电子式"的可变电阻,依我们踏油门的深浅,经过这可变电阻而来决定"进气量"。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不过不同人的心脏大小和构造差别不大,但是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就有着千差万别,那不同的发动机的构造都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发动机气缸就是一个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的场所,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把力传给曲轴,最终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气缸数不能过多

一般的汽车都是以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居多,既然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气缸,那是不是气缸越多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随着汽缸数的增加,发动机的零部件也相应的增加,发动机的结构会更为复杂,这也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另外也会提高发动机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汽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像V12型发动机、W12型发动机和W16型发动机只运用于少数的高性能汽车上。 ●V型发动机结构 其实V型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将相邻气缸以一定的角度组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像V字型,就是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发动机而言,它的高度和长度有所减少,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更低一些,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成一个角度对向布置的,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震动,但是不

好的是必须要使用两个气缸盖,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发动机的高度减低了,但是它的宽度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固定空间的发动机舱,安装其他装置就不容易了。 ●W型发动机结构 将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是W型发动机了。W型发动机相对于V型发动机,优点是曲轴可更短一些,重量也可轻化些,但是宽度也相应增大,发动机舱也会被塞得更满。缺点是W型发动机结构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结构更为复杂,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少数的车上应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与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与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与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与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就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得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得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得混合气与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得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得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与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得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缸得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得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得最高车速时,ECU 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得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与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3) 1、新能源汽车定义 (3) (1)纯电动汽车 (3) (2)混合电动汽车 (4) (3)燃料电池汽车 (5) 2、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政策驱动 (6) 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选择 (8)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1、新能源产业链主要业务及上市公司 (11) (1)传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2)TESLA引领的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 (13)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及相关企业 (14) 2、锂电池产业及分析 (17)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电池 (17) (2)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锂电有望保持25%以上的增长 (18) (3)锂电产业链已日趋成熟:电解液、负极材料具有国际优势 (19) 3、超级电容器情况分析 (22) (1)超级电容器及特征 (22) (2)超级规模应用初现,市场潜力较大 (23) (3)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尚任重而道远 (24) (4)国内超级电容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相对落后 (25) (5)超级电容器产业链情况 (26) 三、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分析 (27) 1、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市场表现及分析 (27) 2、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方向选择 (29)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1、新能源汽车定义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获使用常规燃料,采用新型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含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产品。而根据我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范围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而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被划为节能汽车,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因此不包含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内。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仅由电力驱动的车型。电动汽车主要由底盘、车身、蓄电池组、电机、控制系统和辅助设施蓄电池六部分组成。蓄电池提供电能驱动汽车;在制动与减速时,电机作为发电机回收能量。由于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因此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不需要离合器和变速器,纯电动汽车车速由控制器通过调速系统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整车厂需要完成电机及电池布局,优化底盘结构,利用整车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 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 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 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 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 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 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 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 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稀薄燃烧汽油机一一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a>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修读学期第3学期课程学时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1、我国从09年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但此前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在“节能减排”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均高度重视。我国在2009年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随后即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09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此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就走上了商业化发展的漫漫征程。 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委共同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计划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在三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这一计划曾被称为“十城千辆”计划。2010年,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25个。 2009年2月,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车最高可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补贴最高为25万元。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予厚望,规划目标也颇为宏伟。2012年国务院 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 )》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 年,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超500万辆”。 2013年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较为缓慢:虽然我国从2009年开始正式推广新能源 汽车,国家层面也出台了诸多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实际推广效果并不显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大幅低于规划目标。截止到2012年底,

汽车发动机概述

欢迎共阅 汽车发动机概述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按活塞运动方式分类: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前者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后者活塞在汽缸内作旋转运动。 1876 一. (1) 。真空度,由。 (2) pc 可达800 (3)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 ,温度降至1200~1500K 。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在示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 (4)排气冲程(exhauststroke) 排气冲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 1.20)p0。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含答案汽车节能试题

1.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缸内直喷技术:是指将喷油嘴设置在进排气门之间,高压燃油直接注入燃烧室平顺高效地燃烧,缸内直喷所宣扬的是通过均匀燃烧和分层燃烧实现了高负荷、尤其是低负荷下的燃油消耗降低,动力还有很大提升的一种技术。 3、废气再循环技术: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而CO2不能燃烧却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4、替代燃料汽车:用来替代柴油和汽油的其它燃料,都可称为代替燃料,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车就是替代燃料汽车 5、燃油消耗率:是指发动机发出每千瓦时的功率在一个小时内燃油消耗量 6、发动机负荷特性:发动机的转速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负荷的变化关系,在测定负荷特性时必须保持转速不变。(即:当发动机转速不变,而逐渐改变节气门开度,每小时耗油量B、燃料消耗率b随负荷(Pe、Ttq或Pme)而变化的关系。) 7、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共同提供。 8、增程型电动车:是以电力驱动车辆行驶为主要能源,而汽油则是它的备用能源。可以在电池电量耗尽后继续行驶,由内燃机或者燃料电池提供额外的电能来驱动车辆‘ 一、简答题 1、简述我国发展低碳汽车有哪些产业优势。 一,市场规模大,且呈现多样性,二,技术取得局部突破,三,制造成本低,四,资源保障能力强 2、简述发动机涡轮增压原理。 一,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排气端的涡轮叶轮,并使之旋转。由此便能带动与之相连的另一侧的压气机叶轮也同时转动。 二,压气机叶轮把空气从进风口强制吸进,并经叶片的旋转压缩后,再进入管径越来越小的压缩通道作二次压缩,这些经压缩的空气被注入汽缸内燃烧。 三,有的发动机设有中冷器,以此降低被压缩空气的温度、提高密度,防止发动机产生爆震。 四,被压缩(并被冷却后)的空气经进气管进入汽缸,参与燃烧做功。 五,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管排出,进入涡轮,再重复以上(一)的动作。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关键词: 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发动机论坛(XHEPPo!G - 燃油喷射控制; |柴油机|柴油机配件|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发动机测试|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e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柴油机|柴油机配件|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发动机测试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内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执行器 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 - 电控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和控制算法程序软件 其作用是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输入信号并将信号进行调理,根据发动机管理控制算法进行运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给执行器。同时检测传感器信号正常状态,出现故障时报警。 另外,为了应对汽车产业产品作为多种产品链状集成开发的特点以及快速更新的市场需求,高性能的发动机试验台架、集成开发环境工具以及测试产品耐环境性能的设备为快速开发高质量面向不同汽车发动机的管理系统产品提供保障: - 发动机试验台架 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的发动机以及工况装置、测功仪、废气测量仪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装置。 - 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系统 主要包括用于开发电控单元ECU 和控制算法程序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目前,基于模型设计(Model Based Design)、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技术以及符合OSEK标准的实时操作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耐环境实验设备 用于元器件、产品的耐温、振动、抗干扰、防漏水、耐久性等环境试验设备。上述设施的联合使用,为开发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联调、参数标定、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等必要条件。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在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季节的车载试验需要脱离发动机试验台架并借助车载标定系统在特定环境及试验地完成,以确定相对不同区域和气候的控制参数。 二、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应用市场现状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属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占据汽车电子市场的主要份

汽车发动机概述

汽车发动机概述 发动机一一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按活塞运动方式分类: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前者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后者活塞在汽缸内作旋转运动。 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Otto)在大气压力式 发动机基础上,于1876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 o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 油(gasoline或柴油(diesel)。由于汽油和柴油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上有差异。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 吸气冲程(intake stroke)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 逐渐降低到pa,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图中a点)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0 p ,即pa= (0.80?0.90) 0 p。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2) 压缩冲程(compression stroke) 压缩冲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pc可达800?2 OOOkPa,温度达600?750K。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为曲线a?c o (3) 做功冲程(power stroke)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 200?2 800K。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b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 o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在示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途径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1 概念与背景

低碳浪潮中的低碳泛指的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低碳运输的定义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信息及运输组织所构成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输活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物流系统的目标才得以实现。运输在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传统的、粗放型的运输模式必将对低碳运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方式,其核心是在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体系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三大危机。因此,改变传统的物流现状,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以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点。 2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方法途径 尽管目前全球基本达成了低碳发展的共识,但实际上,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立场不同,造成对低碳交通的评价衡量标准不同,低碳交通没有一个统一的落实执行准绳,而是一个逐步接近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动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低碳化平衡点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低碳交通是人类低碳发展方向下体现在交通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以及为实现这种理念而采取的方式和执行的结果,是体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非常多,如图1所示: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通常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局限于汽车的低碳运输技术大致有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以及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是汽车实现低碳运输最直接的方式,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率,甚至彻底改变汽车用能结构,这类技术包括新能源技术,能源利用率提升技术。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相结合,例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优化、区域运输通道统筹规划建设、提升路网等级、客货运站优化布局、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货运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等措施,可以激发交通运- 2 - 输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这方面的技术较为混杂,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和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和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和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和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 缸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的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的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计算相应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爆震信号等修正点火提前角,最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完整版

一、概念:1、汽车节能指的是:汽车完成一定的货运周转量(对于载货汽车)、一定的客运周转量(对于载客汽车)的前提下,使能源的消耗量下降。2、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3、有效性能指标:以发动机曲轴输出功为计算标准的指标。在对发动机节能效果的优劣进行评定时,主要采用(有效性能指标)。4、有效功:所谓平均有效压力,即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输出的有效功。它是衡量燃机动力性能方面的一个常用指标。5、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6、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有效转矩Te和燃油消耗率ge随曲轴转速n 而变化的规律。7、部分特性曲线:当节气门开度最大时,所得的一组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在节气门其他开度情况下所得到的特性曲线,称为部分特性曲线。8、负荷:是指在一定转速下,发动机实际输出的有效功率,与在该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9、负荷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经济性能指标(单位耗油量B、燃油消耗率be)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0、发动机的机械效率Pm被定义为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ηm=Pe/Pi=1-Pm/Pi。11、充气效率是指在发动机进气行程时,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气体(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m与在进气行程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气体质量m0的比值。用ηv来表示即ηv=(m/m0)×100%、12、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压缩前气缸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气缸的最小容积的比值。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与压缩比的关系式为:ηt=1-1/εk-1、13、发动机的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空燃比可达18甚至更稀。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等熵指数值越大,热效率越高。 1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15、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指标,它是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16、热起动:发动机温度在40℃以上时的起动。17、汽油的抗暴性是指汽油避免发生爆燃的能力。18、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成气体状态的性能。19.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一般是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所以排放低,燃油消耗少且噪音低。20.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动机是在汽车减速时,汽车下长坡时的工况下可能转换为发电机工作模式。21.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22。混合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1.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 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结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其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基本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其基本结构也就大同小异,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 age.width;}}" border=0> 汽油发动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 age.width;}}" border=0> 柴油发动机 汽油机通常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燃料供给、润滑、冷却、点火、起动五大系统组成。柴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无点火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 age.width;}}" border=0>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这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 age.width;}}" border=0>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是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3.燃料供给系 由于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燃料供给系又分化油器式和燃油直接喷射式两种,通常所用的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缸内喷入定量柴油,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4.冷却系

汽车发动机余热发电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抢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之一。汽车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燃料,而我国是一个石油存储量相对欠缺的国家,目前己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汽车燃料有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我国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调查研究表明,汽车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有效利用,其余能量都被散失或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极大浪费,也带来了不良环境影响。因此将这些汽车废热有效利用是实现汽车节能,降低汽车能源消耗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汽车余热利用技术 从目前汽车所用发动机的热平衡来看,用于动力输出的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尾气带走的热量。 有效利用自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此方面研究。 由于车用发动机特殊的使用场合,汽车余热利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要求,可将这些特点简单归结如下: 一是汽车余热的品位较低,能量回收较困难; 二是余热利用装置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三是废热利用装置要抗震动、抗冲击,适应汽车运行环境; 四是要保证汽车使用中的安全; 五是要不影响发动机工作特性,避免降低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由于汽车余热利用具有上述特点,使得研究的成果虽多,但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不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1、余热制冷技术 目前,在轿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的发动机动力,增加油耗,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性;同时由于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采用的制冷工质为氟利昂类化合物,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探索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探索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拥有的车辆越来越多,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研究应用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全球变暖问题使得各个国家都加大了节能环保力度,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要想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也需要加强环保型汽车的开发与研究,通过使用发动机节能技术来降低汽车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是当前汽车行业贯彻环保、节能理念的重要举措。 1汽车发动机的危害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消耗的石油资源与日俱增。为此,各国不断升级限制汽车油耗水平的法规。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在前些年就引起了国家重视,我国已经在汽车发动机排放量方面做了相应的努力,力求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当前研发使用的汽车发动机,其排放控制技术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应用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大幅度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仍旧较大,不利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虽然近几年我国开始使用新型电动汽车,但是就整体汽车使用情况来看,使用燃油汽车的人数仍旧较多,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汽车发动机的进一步研究与改造,通过开发节能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发动机运行的原理 发动机于汽车而言就是动力工厂,离开发动机,汽车将无法启动。发动机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将液态或者气态的化学物质进行燃烧并转化成热能,再进一步转化成机械能,从而给予汽车足够的动力,驱动汽车前进。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只有保证曲轴转动了两圈,并且发动机的活塞往复了四次,才可以称其为一个工作循环,这种发动机是当前我国市场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四冲程发动机。 3发动机节能的方法 3.1汽车发动机采用稀燃技术发动机在运行时会进行空燃,此时对应一个理论空燃值,而稀燃技术就是通过增加空燃值,使其高于理论空燃值来实现节能的目的。稀薄燃烧不仅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完全,而且也减少了换气损失,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排放量。稀薄燃烧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稀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空气中氧分子接触,燃烧完全。采用稀混合气,由于气缸内压力低、温度低,不易发生爆燃,则可以提高热效率。实现汽油发动机稀燃技术的关键技术归纳起来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精编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 元E C U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和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和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和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和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

缸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的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的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计算相应工况下的点火提前 角,并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爆震信号等修正点火提前角,最后得到一个最佳的点火正时。在点火正时前的某一预定角,ECU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通电,在到达点火正时角时,ECU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并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使相应气缸的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 ⑵、通电时间(闭合角)控制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在断开时需要保证足够大的电流,以使次级线圈产生足够高的电压。与此同时,为防止通电时间过长而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