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

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

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
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113282306.html,

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

作者:熊发前钟瑞春韩柱强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11期

摘要: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本

文笔者在对花生育种取得突破的途径、花生育种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花生选种和育种效率,以期为相关花生育种科研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关键词:花生;育种方法;种植方法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38

花生不仅具有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还具有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培肥地力以及适合间套种等特点,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在国家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花生育种取得突破的途径

高产、优质、抗病(逆)性好、适应性广是新时期花生育种的主要目标。而随着农民对花生种植效益要求的不断提高,花生生产上对上述育种目标的具体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花生育种研究面临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压力。当前,花生育种要取得新的突破,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种质创新研究,特别是利用广西保存的丰富且具特色的野生资源和龙生型花生资源,综合利用栽野杂交、化学诱变和常规栽培种间杂交等技术,创制一批具有高产、抗青枯病、抗茎腐病、高油酸、高油、富硒、特异种皮颜色等优异目标性状的花生新种质;对现有花生种质资源的表型和基因型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挖掘具有优异性状的花生种质资源;加强产量、含油量、抗青枯病等花生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为科学合理选配亲本组配杂交组合以及后代的科学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加强高效后代筛选鉴定技术的创新,包括后代产量、品质以及抗病性鉴定评价技术的创新以及分子育种技术的创新建立,提高花生的选育种效率。

2 花生育种方法

在花生育种技术中,诱变育种技术曾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广泛应用,但获得的材料后来并没有在生产中广泛利用,但近年来,诱变育种又被广泛应用于种质创新中。杂交育种是目前和未来选育花生新品种的主要途径。对于杂交育种,而由于抗病性与产量的负相关关系,混合选择法(Mass selection)在花生育种中也不经常使用。系谱育种法(Pedigree breeding)是花生育种中被广泛应用的一项后代筛选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回交育种法(Backcross breeding)则经常使用在一些易于鉴定的质量遗传性状的改良上。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知道花生是怎样种植和管理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根据种植时令划分,花生可分为春花生和夏花生两种。在山东春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一日之前,播种过早会因为温度过低 会出现烂种现象,即使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壮,影响产量。播种过晚,影,影响种子发芽响收获时间。天,高产麦田套种花生可适当晚夏花生即麦套花生适宜套种时间一般是麦收前15-20套,低产麦田可适当早套。下面先讲一下春花生的种植方法。 .种前准备一天。然后再剥壳,剥壳时间以播种3晒种与剥壳: 播种前先要带壳晒种,选晴天晒1.2~ 15天为好,剥的太早,容易损害种子的胚。前10~选种:选择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大粒作种,这样花生苗2.出土后长的健壮。 3.整地与施肥:在播种前先将地施肥并深耕一遍。要施足底肥,以农家肥、硫酸钾和磷酸二铵为好。一般每亩硫要施酸钾30斤,二铵50斤左右。他们可以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丰富养料。 4.拌种:花生种植前要先用拌种剂和天达恶霉灵拌种,拌种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切记不要再阳光下暴晒。经拌种后的花生出土后根系发达,形成果针多,果针入土早,减少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单就花生拌种这一项措施每亩最少增产100公斤以上的产量。这是花生种植当中最关键的一个措施。 花生的播种.二 先起垅,垅距50cm,垅宽40cm,每垅两行,穴距15cm左右,深3--5厘米,每穴两粒。播种后用脚轻轻踩压,不要采的太硬,否则不利于幼苗的出土。可以用地

膜覆盖,一方面保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温,有利于种子提前萌发。 三.田间管理 1.清棵蹲苗。即在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花生苗周围的杂草,然后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注意不要伤根。 2.填土埋穴。清棵后经半个月左右再填土埋穴。即将清棵时扒出的土重新埋回去。因为此时的子叶中的营养已基本消耗殆尽。 3. 3.中耕除草:花生最怕护根草,不但和花生苗争夺养分,还会影响花针下扎,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在苗期、团棵期、花期要分别进行1次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压苗;花期中耕损伤果针。 4.培土: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有利于花针下扎和果实的形成,但不要过厚,以3cm为宜。 5.浇水:花生生长过程中,即6月份以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注意不要浇大水,以小水漫过即可。 6.病虫害的防治: 蚜虫的防治——花生幼苗期注意防治好蚜虫,以免蚜虫为害后造成病毒病的发生。建议喷天达啶虫脒,不喷氧化乐果。 青枯病的防治——花生的青枯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尤其是花期以后。药物治疗可采用敌枯双配制成1000倍液灌根;或用链霉素200毫克/千克-400 毫克/千克(200ppm )浸种或灌根。400ppm- 花叶斑病的防治——花叶斑病即在花生叶子上出现黄褐色斑点。可在7月中旬 至8月10日前后在喷天达2116和有机硅的同时加上1200倍的绿云罗克或者是5000倍的凯歌进行防治。 蛴螬和啃食叶片害虫的防治——在花生盛花期7月中旬至8月10日左右在傍晚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又名落花生、长生果、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一、生物形态特征 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生育期来分,有早熟种(100天以下)、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160天);以荚果大小来分,有大花生(百仁重80克以上);中粒型(百仁重50-80克);小花生(百仁重50克以下);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又可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龙生型四种类型。 花生为圆锥根系,入土可达2米,但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公分左右的耕作层中。根上着生直径1-3毫米的豇豆族根瘤菌。 主茎直立,绿色,有的品种带有不同深浅的花青素,中上部呈棱角状,中空。主茎高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高的可达1米以上。主茎上生第1次分枝,其与主茎的角度因品种类型而异,约30-90°。通常直立型花生主茎高于分枝,匍匐型或半蔓型则分枝比主茎长。1次分枝上着生2次分枝和花序。 叶互生,为4小叶偶数羽状复叶,某些品种也可见多小叶的畸形叶,有叶柄和托叶,小叶片椭圆、长椭圆、倒卵和宽倒卵形,也有细长披针形小叶,叶面较光滑,叶背略显灰色,主脉明显,有茸毛,叶柄和小叶基部都有叶枕,可以感受光线的刺激而使叶枕薄壁细胞的膨压发生变化,导致小叶昼开夜闭,闭合时叶柄下垂。 总状花序,每个花序一般可着生4-7朵花,多的可达10朵以上而形成长花枝,蝶形花,橙黄色,旗瓣上带有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条纹。雄蕊10个,2个退化,8个具有花药。柱头羽毛状,子房基部有子房柄,受精后一群能分生的细胞迅速分裂,约经3-6天伸长形成绿色带紫的棍状物,称果针,一般长10-15公分。有时可见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针梢端上,顶着受精后已凋萎的花器。这时子房位于果针的梢端,外有若干层细胞的帽状物保护。 果针伸长后向地生长,将子房送入土中,达到一定深度后,子房开始向水平方向生长发育而形成荚果。这时需要黑暗条件。荚果本身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其发育所需要的钙质,都由荚果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果针入土的难易与花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开花部位过高,或因茎枝过于纤弱,遇风雨时易变动位置,因而影响果针向地的角度,入土较难。匍匐型花生的果针由于距离土面近,角度适宜,入土结荚率最高。直立或丛生型花生如茎枝节间短,近主茎基部多分枝且能连续开花的,才有较高的入土结荚率。

地膜花生种植技术

地膜花生种植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核心是地膜覆盖;基础是肥料种子;保障是病虫害;措施是田间管理。花生地大部都是旱薄地,不盖膜跑墒更严重。 一、播种前工作 (一)深耕晒垡。花生的根,苗期可扎20—40公分深,开花期可达60—70公分深。深耕时间在冬前,耕后不耙,让其冷冻晒垡、风化。这样可杀死病菌、虫卵,增加熟土层,保水保肥。据试验冬耕增产16.8%,深耕增产30%以上。 (二)配方施肥 1、花生需肥特性:生产100公斤荚果需氮6.4公斤,磷1.3公斤,钾3.2公斤,比例是4.8:1:1.7。花生是豆科作物,长有根瘤菌,根瘤菌起固氮作用,能把空气和水中的氮固定在根上,供花生生长需要。因此,施肥方法上轻氮重磷钾、增微,氮减半。施氮多土壤中硝态氮抑制根瘤菌固氮,根瘤菌供氮与氮肥用量是及负相关反应。 2、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亩产300—400公斤花生田,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没有土肥可施商品有机肥25—30公斤,化肥可选用花生专用肥,无专用肥选用低氮高磷钾型复合肥。如45%(15-15-15}或48%(16-16-16)40—50公斤加硫酸锌1公斤。总之,掌握肥地少施,瘦地多施。 (三)整地起垄 起垄栽培是夺取高产的一项技术,已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作用是增加活土层厚度、通风透光、排水防涝、有利收获。整地起垄要在正月雨雪过后有墒时及时耕耙平整起垄。这样可起到蓄水保上墒作用,节气到时不耽误播种。 起垄标准;垄高12公分,距宽80公分,垄沟宽20—25公分,垄面宽55—65公分。垄距宽和垄面宽可根据盖地膜宽度而定。 (四)品种选用与处理 1、选用早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的白砂1016、罗汉果、9102等珍珠豆型。白砂1016为什么常种不衰,就是饱果指数高。 2、播前晒种。晒中的作用是提高发芽率,提前2天出苗。播种前带壳晒种2—3天。种子剥壳时间以下地前10—20天。剥壳过早的种子易受冻害、过早吸受空气中水分,使种子含水量增加,种子含水量越大发芽越慢,反之越快。 3、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按1:1:100比例拌种。 二、播期与方式 1、播期: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提前15天播种,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2度时即可播种。具体时间4月5号,即清明以后。 2、播种方式:起垄栽培一垄双行,行距35—40厘米,穴距15—16厘米,亩播8000—10000穴或10000—12000穴,1穴2粒。种植密度灵活掌握,薄地稠,壮地稀。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厘米以内,黄土浅、砂土深。 花生结果主要靠下面1—4对侧枝,第1对侧枝结果占整株的70%以上,播种过深第一对侧枝被埋,影响结果。 3、化除、地膜覆盖:播种盖土后,每亩用50%乙草胺250克或90%乙草胺200克,对水50公斤,喷匀地面。土壤干旱可适当增加药、水量。对整地早播种时草芽出土的,喷药时配合芽后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喷洒除草剂后立即盖膜。地膜覆盖保温、保墒、促进生长,杀死病菌杂草,可提早播种,增产幅度大,比露地种植增产25%—40%,亩产高达350—500公斤,而且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高。盖膜以机械最好,省工省时效果好。

花生苗芽苗菜栽培技术

花生芽芽苗菜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芽,营养丰富,鲜嫩可口,甜脆适宜,风味独特,因此,农家采用特定的方法制作的花生芽菜,含有人体所需和容易消化吸收的多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人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作用。 选种及种子处理: 首先从花生仁中筛选出带皮完整的花生种,然后,放置在红外灯下辐照或阳光下晒3小时左右,催醒胚种。 浸种:用1支两毫升的无根豆芽剂和1支两毫升的阻长剂可浸泡5斤干种子。夏天浸泡1-6小时,冬天浸泡6-12小时。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清洗干净,沥干水,放在干净的篮子里催芽,每天清洗种子3-4次,当芽长到1厘米左右即可播种。 播种:将崔完芽的种子再用无根豆芽剂和阻长剂浸泡1-2个小时,用法同上。选用泡沫箱里平铺一层报纸,然后铺上5厘米厚的河沙,将种子芽部朝下并排插在沙土上,间隔1厘米左右。插完后,在上面铺一层6厘米厚的河沙,(可以直接把沙子打湿) 管理:播种后,三天内不浇水。第四天少量浇水,用手一抓成团,又没有水滴下来为好,不要太湿,太湿易烂种。当花生苗长到第六天时,苗即萌出土,即可采收,苗长大约8-10厘米。 采收:将成品花生芽菜装筐或包装后即可出售或存放或食用。按照此法制成的花生芽菜,可煮烫吃,也可炒熟后吃。其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生产效益高,具有很大市场潜力。 注意事项 生产花生芽苗菜的种子,必须是带壳的,因为花生种子在剥壳两个月之后,就会部分丧失发芽率。在花生芽崔芽过程中,每天必须清种子3-4次,对产生热量大的要及时淘洗和喷淋清水,防止烂种烂芽;严格控制光照,防止芽苗绿化,生产中中要见光,芽苗变绿,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花芽的容器禁止使用铁制品,否则,种皮易出现锈色而使品质下降。用水必须是清洁无菌无铁质的自来水或井水。 附: 育苗盘播种:将浸泡好的花生种,直接播入育苗盘内,每盘播种250克,做到不重叠不露白,育苗盘内不用铺报纸,每天用大水冲淋四至五次,最好是在无光的条件下生产,当苗长到五至六厘米时,种皮未脱落,子叶末打开即可上市。

优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运秸秆,粉碎灭茬,耕翻整地。做到深耕细耙,地面平整,确保五垡块、秸秆、杂草等杂物,便于起垄。 二、品种选择 桐柏是中小果花生的适生区,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珍珠豆型品种,如:远杂9102、驻花2号、宛花2号等。若是自留地,应选择无杂、五霉变籽粒做种。 三、种子处理 (1)在播种前10-15天应晒种2天,一方面通过中午太阳的紫外线对种子表皮的细菌有杀菌作用,减少病害。另一方面,通过晒种打破种子的休眠,激活种子酶的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 (2)剥种时间应在花生播种前10天左右。提前剥种会打破种子的休眠,造成种子活性降低,生命力减弱,出苗不壮,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改变传统过早剥种的习惯。 (3)花生播种前应用多菌灵、吡虫啉等拌种剂拌种。注意在朔料盒内拌种,这样可以减少药液的流失,并做到拌匀拌透。拌后自然晾干。 四、播种

(1)起垄种植的好处是:保墒利水、增地温、通风透光,同时,便于田间管理和后期花生收获。 (2)适时播种。我县春花生适播期在4月中旬-5月上旬,夏花生在6月10日前抢时播种。播种太早地温太低,出苗时间过长,易造成烂苗、缺苗;过晚,虽然出苗快、生长迅速,但缩短了花生的适宜生育时期,影响花生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3)播种深度。以“干不种浅,湿不种深”为原则,一般以4-5㎝为宜。 五、合理施肥 施肥的原则:(1)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2)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3)重施磷、钾肥,轻施氮肥,补施钙肥和微量元素。 具体做法是:以田定产、以产定肥的办法。根据花生不同产量水平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一般高产田块(亩产400公斤/亩)的施肥量折合N:P:K为氮5公斤、磷10公斤、钾10公斤。 六、科学管理 (1)查苗补缺。播种后8-10天检查苗情,有缺苗断垄的予以补种。 (2)微肥应用。有条件在苗期、花期、花生下针期等时期,适时喷施铁、钼、硼等微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花生是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对这几年的农村花生生产实际情况发现,花生种植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花生产量不高,不稳,甚至严重减产,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比如氮肥施用过量。有的农民一亩地追施一袋碳铵或尿素,造成疯长严重,最后造成扬中减产。有的地方农资经销商误导农民,把主要是多效唑成分的控制旺长产品用于花生控旺,也造成花生落叶早,结果小,减产严重,甚至还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特别是今年,由于雨水偏多,有部分农民的花生收成很差,后悔不已。针对这种情况,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只要技术得法,推广到位,大田花生产量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因此,河南农科院、河南科学院的有关农业专家进行攻关,编写了本花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供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朋友参考。 一、高产栽培管理的原则: 制定前促中调、后保的管理措施。维持稳长株健,不旺、不早衰的高产长相,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施肥,配方施肥。 高产夏花生:每生产100公斤荚果,需吸收N 6.38Kg、P2O5 1.32Kg、K2O 2.3Kg,达到450Kg/亩—500Kg/亩的产量的花生需要吸收N 28.72Kg、P2O5 5.94Kg、K2O 10.35Kg,结合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通过多次分析确定试验条件下,产量800—1000斤/亩的最佳施肥两位过磷酸钙50公斤、K2804 15.2公斤、有机肥300斤/亩。 结合大田生产实际,农业专家推荐几个大田采访施肥方案比较实用各地可根据地理水平适当调整。 1、尿素30斤、过磷酸钙100斤、硫酸钾15斤、有机肥适量。 2、磷酸二铵(或磷酸一铵)30斤、尿素10斤、硫酸钙30斤、有机肥适量。 3、博翔含黄腐酸缓释多功能复合肥60—80斤。 4、博翔三元素复合肥60—80斤。 花生的施肥时期应越早越好,重基肥轻追肥(最好不追肥),重视叶面喷肥。 三、科学管理,适时收获。 花生要想高产,就要确保有一个壮而不旺、不徒长、不早衰的群体长相。各生育期主要抓好如下措施。 1、前期管理:包括出苗期和幼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壮苗早发。即促根早发,促苗早长,促进花芽分化。管理措施:麦套花生应在麦收后5天左右及时追肥,浇水。并及时页面喷施一遍高效高产灵,以促根早发,促使主茎发粗,侧枝分生。前期花芽大量分花开放。同时要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减轻病毒病传播。 2、中期管理:包括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管理目标:促开花下针集中多开有效花,多结荚,防治叶部病害,提前促壮控旺,搭好丰产架子。管理措施:①花期及时喷施1—2遍高效高产灵,间隔期7—10天,促植株壮而不旺,促多开有效花,快下针,多结荚,力争进入结荚后幼果数目迅速增加。②防治蛴螬。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可拌毒土撒施或浇根。③防治叶斑病。一般于始花后10—15天根据叶斑病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可用苯醚甲环唑、弗硅唑,丙环唑等药剂防治。④提早进行促壮控旺,根据专家实验对比,最好分两次促壮控旺,增产效果最好。第一次用“不控死型”(矮壮多饱,缓控增产型)盛花期不封严地使用,以使花生上部缓长,促下部生长。第二次视旺长情况在主茎

黑花生种植技术

富硒黑花生知识及种植技术 黑花生:因富含硒元素也称富硒黑花生,具有高蛋白、高精氨酸、高硒、高钾含量的优良特性,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黑花生植株半直立型,株高40厘米,全生育期135天,亩产一般300公斤,高产可达400公斤,该黑粒花生蛋白质含量高达30.68%(精氨酸在脑血管方面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钾含量700毫克/100克,锌3.7毫克/100克,硒8.3毫克/100克,分别比普通花生高19%、48%、101%。 黑花生鲜湿紫红,晒干乌黑,外观似翡翠,美味似核桃,是目前餐桌上最时尚的高档佳肴和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黑花生是无公害、纯天然的保健食品,是当今高效农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稀有作物。 种植技术: 一、种植黑花生前的四个准备: 1、种植地块选择: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地块。 2、土壤选择:不可选用太肥沃的土地,以油沙地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3、栽培时间: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 4、种子处理:剥壳前先晒种3天,剥壳后把有病虫害、已发芽、损伤不能用的果仁剔出,其余分为大、小种子,分级播种。不宜将大小不同的种子混播。每亩用种子9公斤至10公斤,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浸种3小时,以增加种子养分;同时用乐果50克进行种子消毒。在播种前每亩用400克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二、地块选择: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以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砂壤土最为适宜。但以黄棕壤土适宜种黑花生。据正阳土壤普查测定每1/15公顷产荚果500kg以上的黄棕壤地块,其土体结构是全土层厚度的45cm以上,熟化耕作层在30cm左右,结荚层是松软的壤土层。土壤质地是l0cm以下的黏土层;10cm-30cm为粉砂黏土层。这样土体结构,其毛管孔隙上小下大,非毛管孔隙上大下小,上层土壤的透性能良好,下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强,热容量高,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得到协调统一,有利于花生生长和荚果形成。 三、整地施肥: 在播种前选择好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黄棕壤地块。在秋收后进行深耕,开春后进行浅耕多耙,即耙深耙透,耙实耙平,地平土碎无坷垃、无暗岱,无杂物。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kg-3000kg,二铵20kg-25kg,尿素10kg,氯化钾12.5kg-15kg。 四、起垄作畦: 花生生长发育要求土壤疏松,活土层深厚。花生起垄作畦能有效地增加活土层,提高土壤透气能力,以利于排灌,还能促进荚果膨大,增加饱果数,同时也减少秕果和烂果。但起垄可依据土壤质地而定,在黄棕壤土地块上:垄宽80cm ,垄沟深20cm-25cm,垄面宽60cm,垄高10cm。起垄前,施好"包馅肥",以利培育壮苗和增强后劲。 五、病虫草害防治: 每亩用2.5%适乐时10ml-15ml,对水150ml,拌花生种15kg,防治花生茎腐病、根腐病;每亩用10%速

花生芽栽培技术

花生芽栽培技术 近年来,花生芽作为新型芽菜赫然进入超市的柜台、宾馆饭店的餐桌,以其鲜嫩爽口、营养丰富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1、选用去壳大果花生,出芽肥嫩爽口、营养价值高。 2、剔除破粒、瘪粒、霉烂、已发过芽的种子。用清水将去壳后的种子淘洗干净,浸种24小时,捞出备播。 3、播种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播在事先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垫一张湿报纸,播上种子,种子上再盖一层湿报纸,遮光保湿,然后放在20~25℃温度下“叠盘催芽”。也可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叠摞高度不要超过1米,每摞之间不要靠得太紧,每天淋水2~3次。及时调换苗盘上下左右位置,以便排出种子发芽过程中产生的呼吸热,以免通气不良而引起烂种,影响发芽的整齐度。叠盘时应将苗盘扣严,使花生芽始终生长在一种黑暗环境中,以防子叶张开,颜色转绿,使商品质量下降。经过1~2天绝大部分种子露芽后再进行1次“选芽”,剔除未发芽的种子或长势极弱的种芽,以防在后期培育期间引起种芽腐烂。 4、种芽培育:将前面催好芽经“选芽”后的种芽轻轻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再度均匀播在清洁、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不垫任何基质,即行播种。一定要注意操作过程中不

要让种皮脱落,因为种皮上所具有的色素在前期培育中已渗入种仁(子叶),使种仁印上了褐色花纹,既影响外观,又易使人误以为种仁腐烂。播后放在18~25℃温度下继续“叠盘催芽”,每天淋水4~5次,务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保持黑暗环境,同时进行“倒盘”。大约1周后即可采收。 4、采收标准花生芽的采收标准为子叶未展开,种皮未脱落;下胚轴粗壮洁白,长1.5厘米左右,尾根长不超过3厘米,一般无须根,浅黄色,无烂仁(子叶)腐根,无异味,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花生芽每个生产周期大约需8天,每公斤种子(指干种子重量)可生产花生芽3~4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3~1:4. 特别说明:我国民间曾对花生芽流传一种误解,认为“发芽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其实他们所说有“发芽的花生”是指带果皮的花生,在贮藏过程中,当空气湿度过大、温度较高时会发芽,而这种温湿度条件也很适合各种霉菌滋生,导致花生芽发霉腐烂,其中有一种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所以,这种花生芽确实不能食用。我们现在所介绍的花生芽是在大量淋水、完全不允许霉菌繁殖生长的人工控制的栽培环境条件下培育而成的清洁、卫生的优质高档食品,根本没有什么毒害,目前已成为台湾、香港居民食谱里的新宠。

(完整版)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知道花生是怎样种植和管理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花生的种植和管理。根据种植时令划分,花生可分为春花生和夏花生两种。 在山东春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一日之前,播种过早会因为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发芽,会出现烂种现象,即使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壮,影响产量。播种过晚,影响收获时间。 夏花生即麦套花生适宜套种时间一般是麦收前15-20天,高产麦田套种花生可适当晚套,低产麦田可适当早套。 下面先讲一下春花生的种植方法。 一.种前准备 1.晒种与剥壳:播种前先要带壳晒种,选晴天晒2~3天。然后再剥壳,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天为好,剥的太早,容易损害种子的胚。 2.选种:选择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大粒作种,这样花生苗出土后长的健壮。 3.整地与施肥:在播种前先将地施肥并深耕一遍。要施足底肥,以农家肥、硫酸钾和磷酸二铵为好。一般每亩硫要施酸钾30斤,二铵50斤左右。他们可以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丰富养料。 4.拌种:花生种植前要先用拌种剂和天达恶霉灵拌种,拌种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切记不要再阳光下暴晒。经拌种后的花生出土后根系发达,形成果针多,果针入土早,减少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单就花生拌种这一项措施每亩最少增产100公斤以上的产量。这是花生种植当中最关键的一个措施。 二.花生的播种 先起垅,垅距50cm,垅宽40cm,每垅两行,穴距15cm左右,深3--5厘米,每穴两粒。播种后用脚轻轻踩压,不要采的太硬,否则不利于幼苗的出土。可以用地膜覆盖,一方面保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温,有利于种子提前萌发。 三.田间管理 1.清棵蹲苗。即在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花生苗周围的杂草,然后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注意不要伤根。 2.填土埋穴。清棵后经半个月左右再填土埋穴。即将清棵时扒出的土重新埋回去。因为此时的子叶中的营养已基本消耗殆尽。 3. 3.中耕除草:花生最怕护根草,不但和花生苗争夺养分,还会影响花针下扎,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在苗期、团棵期、花期要分别进行1次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压苗;花期中耕损伤果针。 4.培土: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有利于花针下扎和果实的形成,但不要过厚,以3cm为宜。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教案 花生是一种喜腐熟陈肥的经济作物。用沼渣作底肥,花期早,花量多,根瘤及结果多,病、虫害显著减少,增产达30%。 1、作基肥:施沼渣350千克/亩。然后翻地、整墒。 2、浸种:点播前,用麻袋将带壳的花生装好,放入正常气池水压间内浸泡24小时。 3、生长期的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实期应适量施沼肥或沼液喷施叶面。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种花生的地块要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30-40吨,翻后镇压1-2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后把农肥、化肥混合施入垄沟,起垄镇压,以备适时播种。注意,花生喜欢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粱。 2.栽培品种 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适合本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包括扶花系列品种与吉扶系列品种(俗称四粒红)。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在剥壳前要晾晒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

3.科学施肥 花生比较耐瘠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30吨;化肥应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入300-400 斤磷酸二铵。瘠薄地种花生,每公顷增施200-300 斤尿素。 分层施肥:播种前所施肥料应分基肥与种肥分两层施用。 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应采用基肥、种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分次施肥技术。速效性氮素肥料应以基肥与种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如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追施一定数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 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种下8-10厘米、种肥要施到种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达到10厘米以上。 为了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应用质量合格的花生专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顷可施用尿素200-300斤、磷酸二铵300-400斤、硫酸钾100-150斤。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本区花生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具体播期看天气情况而定,其原则是:只要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每埯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种点播。若底墒不足,必须采用坐水方法种植。采用坐水种时,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渗后再进行施肥、播种、覆土等环节。 花生播前要浸种催芽,用温水(二凉对一开)浸泡3-4小时,保湿,放在20-25℃的地方进行闷种催芽,经一昼夜即可冒芽,播种时将种

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3月底、4月初,是播种春花生最好的时节。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华北、中原等地的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与其他豆科作物一样有根瘤菌,根瘤菌的固氮潜力大,提高土壤含氮和肥力,耐旱能力强,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途径。如何确保花生稳产、高产呢?下面介绍一下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 首先应选择优质、高产花生品种。其次,在挑选种子时应选择粒大、饱满的作为种子。选好的种子可用拌种剂拌种,常用的拌种剂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的0.3-0.5%,以确保苗全苗壮。 二、配方施肥 施肥应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不低于40公斤/亩,硼砂1公斤/亩,并精细整地。 三、适期播种,地膜覆盖

花生适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密度每亩9000-10000墩为宜,每穴播两粒种子。采用高垄双畦栽培,畦面宽80-85厘米,种两行花生,行距25厘米,穴距18厘米。每亩用50%的乙草胺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洒地面,以防除杂草。最后覆膜,覆膜时应注意拉紧、压好。 四、加强田间管理 当花生顶土时,要注意破膜引苗,并在膜孔上盖一些湿土,等子叶出膜后再破墩清棵。开花前后遇旱应及时浇水,但不要大水漫灌。当花生株高40厘米或基本封行时,应喷洒浓度为50-1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水溶液,以防花生徒长。 五、防早衰 由于地膜覆盖,花生生长发育早,后期易出现早衰,在花生结荚期至成熟期,应进行根外追肥,可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六、防治病虫害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一般可用乐斯本等杀

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春播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一、播前准备 (一)土壤选择 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沙壤土(既不太沙又不太粘)。 (二)轮作地 花生重茬减产,据试验,花生重茬一年,荚果减产15%以上,重茬两年减产30%以上。所以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花生的地块。 (三)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花生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如粤油7号、粤油13号、航花2号等。 (四)播前整地 花生种子较大,脂肪含量高,发芽出苗需要较多的水分和氧气。因此,播种前整地的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起高垄,方便排水。整地与下基肥结合起来。 (五)种子准备 1.晒种。花生播种前一周左右,将荚果连晒2-3日。一是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力,出苗整齐;二是杀死荚果上的病菌,减轻花生田间发病率。 2.选种。一是选果,在剥壳时随时去掉与品种特征不符的异形果及秕、芽、虫、烂果。二是选仁,选择发育充分饱满的花生仁。 3.剥壳。花生剥壳不宜太早。因剥壳后的种子容易吸收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的活动,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发芽能力。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

4.拌种。通过不同药剂的拌种,或提高花生的抗病虫能力,或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花生种子的活力,或增强其抗旱性等,保证花生苗齐、苗全、苗壮,为花生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有效防止烂根死苗;用50%辛硫磷或氯丹乳剂,按农药∶水∶种子1∶50∶500的比例拌种,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虫。用乳剂农药拌种,先将农药按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小时,摊凉后即可播种。 二、适时播种 (一)播种时间 花生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2-15℃,所以播种要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可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适期早播可使花生生长期相对延长,开花早、侧枝多、根系发达,为高产创造条件。 (二)播种方法 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露地播种和薄膜覆盖播种。 (三)播种密度 株距20cm,行距25cm,单粒直播,每垄种5行左右。 (四)播种深度 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要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粘的要浅,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块要深的原则。 三、施肥技术 (一)需肥特点 花生吸收的氮>钾>钙>磷,吸收的比例是3:1:0.6 :0.4。花生靠根瘤菌供氮可达70-80%,实际上要求施氮水平不高,根据花生喜钾、钙的营养特性,有针对性地增施钾肥、钙肥可有效提

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又名长生果,是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作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可以增加记忆力延缓衰老,既是人们常食用的坚果,也是油用原料。因此提升花生种植技术以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 一、合理选用品种 各地应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条件,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高产优质油用型、食品加工型、出口型等专用品种。 北方春播花生,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130-140天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麦套播花生,选用生育期120-130天的中早熟大果型品种;夏直播花生,选用生育期110-115天的早熟中果或小果型品种;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抗性与当地旱涝、病虫等灾害发生特点相一致,特别是青枯病发生地区(地块)要选用高抗品种,烂果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要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机械收获程度高的产区,应选择结果集中、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韧性较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 (一)、种子播前处理 播前要带壳晒种,选晴天上午,摊厚10厘米左右,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晒2-3天。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天为好。剥壳后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淘汰三级小粒。

二、整地改土,深耕细作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根系发达,要求土层深厚,上松下实,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对沙层过厚的地,结果深翻,在犁底下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 (一)、适时抢墒播种 北方产区春播大花生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小花生稳定在12℃以上开始播种;麦套播花生一般于麦收前15-20天套种;夏直播花生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灭茬,尽早播种,砂性较大的土壤,也可采用贴茬播种,出苗后再进行灭茬。 南方春播花生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抢晴于冷尾暖头播种。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为宜,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务必做到足墒播种。 三、科学施肥浇水 足墒播种的春花生和夏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涝能力,也有利于缩短第一、二节间,便于果针下扎,增加饱果率;麦套花生幼苗期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苗。生育中期(花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大,当植株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焉时,应及时浇水。 生育后期(饱果期)遇旱应及时小水轻浇润灌,防止植株早衰及

阳台芽苗菜种植技术

阳台芽苗菜种植技术 一、选种 浸种种子的质量与芽苗菜生长的整齐度、商品率以及产量密切相关,用于芽苗菜生产的种子一般要求纯度、净度好,发芽率高,籽 粒饱满。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清洗,剔除虫蛀、破残、畸形、腐烂、瘪粒、特小粒和已发芽的种子。为促进种子发芽,有些种子清洗后 还需要进行浸种。一般先用20-30℃的洁净清水将种子淘洗2-3遍,品种不同,浸泡的时间也不同。一般豌豆、香椿浸24小时,萝卜浸 6-8小时。浸种结束后将种子再淘洗2-3遍,沥去多余水分。 二、清洗 播种播种前先将塑料苗盘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再用清水冲净,然后在盘底铺一层纸,豌豆、萝卜和绿豆等种子即可播种。此外, 在铺好的纸张上再铺一层 1.5厘米厚的珍珠岩。珍珠岩须提前加水、搅拌后挤去多余水分。所有种子播种时要求撒种均匀,以使芽苗生 长整齐。播种量根据品种而定。 三、催芽 播种完毕后,将苗盘叠摞在一起,放在平整的地面进行叠盘催芽。催芽时苗盘叠摞和摆放高度不得超过100厘米,每摞之间要间隔2- 3厘米,以利通气。催芽室内温度保持20-25℃。香椿要求较严格, 一般须保持在20-22℃,以提高发芽率。为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一般盘上面要覆盖湿麻布袋片、黑色农膜或双层遮阳网。叠盘催芽 期间每天喷水一次,水量不要过大,以免烂芽。在喷水的同时应进 行一次上下左右苗盘位置的调换,使苗盘所处栽培环境尽量均匀, 促进芽苗整齐生长。在正常条件下,4天左右即可结束催芽。 四、栽培管理

1、光照管理为使芽苗菜从叠盘催芽的黑暗、高湿环境安全过渡到栽培环境,在移到栽培室前应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较稳定的弱光区域过渡一天,以避免发生“芽干”等危害。生产绿化型产品时,在芽苗上市前2-3天,苗盘应置放在光照较强的区域,以使芽苗更好的变绿,但在进入6-8月以后,尤其是采用日光温室等设施作为生产场地的,为避免过强的光照,必须在温室外覆盖遮阳网,以使光照适度。 2、温度管理芽苗菜出盘后所要求的温度应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期分别进行管理。如果同一生产场地同时种几种芽苗菜的话,室内温度夜晚应不低于16℃,白天不高于25℃。 3、通风管理通风是调节栽培室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风可保持栽培室空气清新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利于减少种芽霉烂和避免空气二氧化碳的缺失。因此,在室内温度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每天应通风换气1-2次,即使在室内温度较低时,也要进行短时间通风。 1.适合家庭生产的芽菜种类适合家庭生产的芽菜主要是种芽菜,如萝卜芽、白菜芽、芥菜芽、花生芽、豌豆芽(苗)、木耳菜芽、香椿芽、蕹菜芽以及各种豆芽等。 2.对种子的要求一是种子纯度必须达到98%;二是种子饱满度要好,必须是充分成熟的新种子;三是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5%。 3.生产用具栽培容器可选用塑料育苗盘,也可用塑料筐或花盆,还可用一次性泡膜饭盒。不论选用什么容器,最好底部有漏水的孔眼,以免盘内积水泡烂种芽。 4.种子的处理和播种 (1)种子处理。浸种可用30℃左右的温水,也可用55℃左右的温水。当种子吸足水后,捞出,冲洗干净。 (2)播种。播种前将栽培容器清洗干净后再使用。播种前先在栽培容器底部铺上四层卫生纸作栽培基质,并将卫生纸用水喷湿(湿透),然后在其上撒播种子。一定要撒播均匀,使种子形成均匀的一

无土栽培花生芽菜多种方法

1.無土栽培花生芽菜方法 無土栽培花生芽菜方法 一、場地設施。花生芽菜對光照要求不嚴,場地可選擇房舍、溫室、大棚等。室內採用多層立體栽培架,可用竹、木、角鐵等材料製成,長1·5米,寬0·6米,層間距40—50釐米,高度視空間而定,一般搭4—6層的架子,架與架之間留1米寬走道。為便於移動,架底可安裝4個輪子。用標準塑膠育苗盤,也可用木材或金屬等材料自製育苗盤,但要求盤底帄整,有排水孔。 二、生產方法。 1、挑選種子。選用當年的小粒白皮花生品種。要求種粒飽滿、大小一致、完整無損。發芽率95%以上。 2、浸種。選好的種子用清水浸泡12—24小時,充分吸水膨脹後撈出,用清水沖洗2—3遍,再進行催芽。 3、催芽。可在苗盤中進行催芽,將浸泡好的種子直接播在苗盤內,然後把苗盤摞起來疊盤催芽。催芽時在最上面的苗盤表面蓋一層黑色塑膠薄膜,以便保溫保濕。催芽溫度以22—25℃為宜。 4、播種。播種前先將栽培容器(苗盤或塑膠筐)清洗消毒乾淨。將先發芽的種子直接擺播在盤內,每盤播量約500克左右。種子單層擺放,不能堆積。

5、播後管理。①溫度。花生芽生長溫度應控制在18—25℃,在此溫度範圍內,產品品質好,約8天左右生產一茬。超過25℃,生長雖快,但芽體細弱、易老化;溫度低於18℃,生長慢,易爛芽、品質差。②水分。花生芽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淋水,保持芽體濕潤是保證品質的關鍵。每天淋水2—3次,生長期每天淋4—5次,噴灑為好,能使芽體全部淋濕,多餘水從盤底流出,但盤內不能積水,否則會爛種。③遮光壓盤。生長期間始終保持黑暗。把苗盤疊在一起,便於遮光,或在苗盤上蓋黑色薄膜遮光。為使芽體肥壯,可在芽體上壓一層木板,給芽體一定壓力,使其能頓縮粗壯。④及時撿出個別爛籽殘芽,以免污染其他健壯芽體。三、及時採收。1、收穫標準:①子葉未展開,種皮未脫落。②下胚軸粗壯白嫩,粗度如筷條,長1·5—2釐米,尾根長3釐米,總長4—5釐米,無鬚根發生。 ③整條芽體潔白、肥嫩、無爛根、爛籽、無異味。2、採收:收穫時將芽苗放在塑膠筐內用清水漂洗一次,瀝幹水分,裝入小塑膠袋內,再用透明塑膜包好。每包約裝250克為宜。注意在漂洗、包裝過程要防止種衣脫落,保持完整為優質芽苗。 生產方法 1、消毒 密閉栽培室門窗,每帄方面積用固體硫磺2克點燃薰蒸10小時,然

花生种植方法

花生种植方法 1、施足底肥。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整地前均匀撒施,耕翻土壤。 2、平整土地。按2米宽作畦,播种6~7行。整地时注意开好排水沟。 3、精选良种。宜选用早中熟、大果型、产量潜力高、品质优的品种。播种前剔除已发芽、变色、霉烂的种子,用钼酸铵拌种,2克钼酸铵拌1公斤花生种子。 4、合理密植。3月底或4月初播种,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肥力较好的地块,中熟大粒花生每亩应在9千穴左右,中早熟中籽粒花生每亩1万穴左右。播种后盖土。 5、喷施除草剂。盖土后,每亩用72%都尔乳剂或48%拉索乳剂150克,兑水50公斤,喷匀喷于畦面。 6、生长中后期防病保叶。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可开花期每隔10~15天交替喷波尔多液、多菌灵3~5次,防治叶斑病和锈病。有早衰现象的田块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1~2次。干旱季节注意灌水。花生生产俗有“七分种三分管”和“九种一管”的说法,这是花生不同于其它作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提高花生产量的关键措施应全面落实在播种前及播种时,这个环节抓不好,关键措施不落实,即使以后管理再好也不可能获得高产。针对今年的生产特点,在播种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布局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良种是增产的关键,应选用具有高度耐旱、耐瘠、耐密、结果集中、不烂果、易收获、双仁、饱果率高(85%)、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群体产量高的品种。今年在花生品种搭配上,应积极扩大推广新一代的高产新品种(系)。主要应选用以下品种:鲁花9号、鲁花14号、花育17号、花育22号、花育23号、丰花1、2号、潍花6、8号等。要压缩小花生的播种面积,扩大丰产稳定性良好的潍花6、8号和丰花系列品种等种植面积。 二、增加肥料投入,确保花生生长期内对养分要求。 1、花生施肥的原则 (1)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有机肥养分全,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有益于根瘤菌活动,增加氮素来源。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可减少无机肥料的流失和固定。 (2)施足基肥,适当追肥。有机肥作基肥,在施足基肥情况下,应根据生长情况,用速效肥料适时适量追施。 (3)氮、磷、钾、微肥合理搭配。 2、施肥种类和方法、数量 (1)基肥和种肥:肥料投入不足且偏面,历来是限制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中低产田,今年要适当增加投肥量,满足花生整个生育期的需要。花生基肥占总肥量80%—90%,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氮、磷等化学肥料。具体施法随施肥数量和种类而异。一般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大部分在播前整地作基肥撒施,留少部分结合播种集中沟施或穴

水培花生芽的全程拍照与说明

水培花生芽的全程拍照与说明(原创) 发花生芽需要全程避光,需要压较重,需要透气,所以一般都采用沙培方法。 其实,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发花生需要一些什么条件,想办法满足这些条件,就能发好花生芽。为此,我想办法用水培方法发花生,效果不比沙培差。 水培花生芽和沙培花生芽比较,有以下几点优势: 1、水培干净,免去了清洗沙子,沙子消毒的麻烦; 2、可以和其他芽苗菜一样实现在种植机里自动淋水。 水培花生芽的不足:如果不使用种植机,淋水比沙培频繁。 为了让大家看到水培花生芽的全过程,我用一个透明的小塑料罐发了一点花生芽并全程拍照,和大家分享如下: 透明的小塑料瓶是直上直下的,但底部不平,所以我在底部垫了一些陶泥,陶泥上面垫了一块圆塑料片。小塑料瓶下面钻了排水孔,侧面钻了一些小孔透气。 首先选种:花生剥壳,挑出破,烂,霉变的花生米,花生米大小以中等为好。 浸种:100度的开水泡2秒钟消毒立即加冷水降温到50度自然冷却,浸泡8小时,中途换水清洗一次。 催芽:浸种后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每天淋水3-5次,深圳现在25-30度,26小时出芽了。 在小塑料瓶内紧密平铺一层花生种,牙尖向下,花生下面没有垫纱布,花生上面铺了几层纱布,纱布上压了一个塑料瓶,瓶里装沙调整重量。直径78mm的面积压了750克重量,平均每平方厘米压重15克。每次淋水时拿开压瓶,淋水后再压上。 需要全程避光,所以用窗帘遮光布做了一个罩子罩住塑料瓶,拍照时和淋水时拿开罩子,拍照淋水后再罩上。 为了让大家看见花生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本次示范使用透明塑料瓶,拍照和淋水时走光了,最后花生芽没有长到足够长度就开瓣了。 根据温度高低掌握淋水频率,花生芽刚发干时再淋水。每次都要淋到下面有大量的水滤出来保证所有的花生芽都淋到水,否则可能生长不整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