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两首复习资料

诗经两首复习资料

诗经两首复习资料
诗经两首复习资料

《诗经》两首复习资料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

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解脱

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5.岁亦莫止“莫”通“暮”,晚、末

6.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7.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古:至,到、到达;于,引出住所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2.泣涕涟涟古:眼泪

今:鼻涕

3.总角之宴古:快乐

今:宴会

4.君子之车古:将帅

今:人格高尚的人

5.小人所腓古:士兵

今:人格卑微的人

6.三岁食贫古:多年

今:年龄

7.氓之蚩蚩古:民众、百姓

今:流氓

三、词类活用

1.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2.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

3.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4.二三其德(数词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5.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每天、天天)

6.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下)

四、一词多义

以:1.秋以为期(介词,把)

2.以望复关(连词,来)

3.以尔车来(介词,用)

4.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由于、因为)

5.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副词,通“已”,已经)《陈涉世家》言:1.载笑载言(说)

2.体无咎言(预兆)

3.言既遂矣(助词,没有实义)

4.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谈论)《商君书》

5.今者有小人之言(流言)

遂:1.言既遂矣(顺心、满足)

2.何往而不遂(通达)《淮南子·兵略训》

3.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副词,终究、最终)《郑人买履》

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副词,终于)《桃花源记》

将:1.将子无怒(请、愿)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木兰诗》

3.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将领)《陈涉世家》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率领)《陈涉世家》

五、文言句式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

翻译:并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子无怒,以秋为期(宾语前置句)翻译: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

3.载笑载言(固定句式)

翻译:又笑又说

六、重点字词

1.来即我谋即:就

2.匪我愆期愆:拖延

3.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

4.体无咎言咎:灾祸

5.以我贿迁贿:财物

6.无与士耽耽:沉溺

7.自我徂尔徂:往

8.女也不爽爽:过错

9.士贰其行行:行为

10.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11.至于暴矣暴:凶恶

12.躬自悼矣悼:伤心

13.及尔偕老及:同

14.不遑启居不遑:无暇,启:跪,居:坐

15.王事靡盬盬:休止

16.忧心孔疚孔:很,疚:痛苦

17.小人所腓腓:遮蔽

七、翻译

《氓》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采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 一、知识点汇总 1.《诗经》文体知识 2.字词积累 3.起兴的手法 4.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5.情景交融的写法 6.经典名句的含义 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 1.《诗经》文体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从形式上《诗经》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2)《诗经》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3)谈谈你所了解的《诗经》的其他知识。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诵读和默写。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 ..(jūjiū),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hàoqiú)。 C.蒹葭 ..(jiānjiā)苍苍,白露为.(wéi)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2)名句默写: 《关雎》中,想象把姑娘娶进家门时热闹情景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中,以茂盛芦苇点明深秋季节,凸显萧瑟凄凉环境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兴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1)试分析《关雎》中起兴手法的运用。(2)试分析《蒹葭》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4.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1)重章叠句的作用。 (2)分析《关雎》《蒹葭》是如何运用重章叠句的? 5.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景交融指的是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如何理解这两首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6.经典名句的含义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理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理解。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篇一: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 《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6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8岁亦莫止。(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10.岂不日戒,N狁孔棘。(棘,通“急”)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人教版必修三文言知识点(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⑤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 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2.名词的为动用法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当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四、一词多义

1、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词,几、若干) ②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cù,密、细密) 2、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3、以 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 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 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4、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 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五、特殊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状语) 树之以桑(“以桑”为状语)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状语)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状语)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状语) 六、翻译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 3) 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3) 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 1) 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范读,展示相关文学常识,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丰富课堂容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 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掌握四言诗歌的诵读节拍,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

《蒹葭》《关雎》诗经两首知识测试练习题目下载

诗经两首知识测试练习题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求之不得,寤寐思伏 B.窈窕叔女,琴瑟友之 C.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D.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2.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好逑(hàoqiú) B.窈窕(yǎotiǎo) C.荇(xìng)菜 D.雎鸠(jūjiū) 3.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寤寐(wùmèi) B.辗(zhǎn)转 C.芼(máo) D.悠哉(yōuzāi) 4.《诗经》是古典文学( )的源头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5.《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采用()的表现手法。 A.拟人、起兴、复沓 B.风、雅、颂 C.赋、比、兴 D.起兴、比喻、排比 6.本诗选自《诗经》,《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本诗属于 A.风 B.颂 C.雅

7.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请问“关关雎鸠”一句中“关关”有何意? A.关关是指雎鸠的叫声,拟声词 B.关关是指诗中主人公姓名 C.无实意,仅作为起兴所有 9.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的句子是 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B.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0.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荐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増强 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B.“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C.“窈窕淑女”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了“赋”的手法 11.单选题: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A.“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B.“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 情。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 格。 12.下列对《关雎》中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

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王敏全新

第三单元 第12课《<诗经>两首》 一、知识点汇总 1.《诗经》文体知识 2.字词积累 3.起兴的手法 4.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5.情景交融的写法 6.经典名句的含义 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 1.《诗经》文体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从形式上《诗经》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2)《诗经》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3)谈谈你所了解的《诗经》的其他知识。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诵读和默写。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 ..(hàoqiú)。 ..(jūjiū),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蒹葭 ..(jiānjiā)苍苍,白露为.(wéi)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2)名句默写: 《关雎》中,想象把姑娘娶进家门时热闹情景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中,以茂盛芦苇点明深秋季节,凸显萧瑟凄凉环境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兴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1)试分析《关雎》中起兴手法的运用。(2)试分析《蒹葭》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4.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1)重章叠句的作用。 (2)分析《关雎》《蒹葭》是如何运用重章叠句的? 5.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景交融指的是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如何理解这两首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6.经典名句的含义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理解。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 ②不迁怒,不贰.过贰: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鄙: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 ②杂然相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许: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微: ③微.言大义微: ④见微.知著微: ⑤国势衰微.微: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敝: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焉: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③子亦有不利焉.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焉: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以: ②敢以.烦执事以: ③越国以.鄙远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 ⑥以.乱易整以: ⑦阙秦以.利晋以: 8、而 ①今急而.求子而: ②夜缒而.出而: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而: 9、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 ②失其.所与,不知其: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 ④吾其.还也其: 10、之 ①公从之.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之: ③行李之.往来之: ④何厌之.有之: 三、古今异义 1.行李 之往来 .. 行李: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东道主:古义:;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东道主 3.若舍郑以为 .. 以为:古义:;今义:认为 之力不及此 4.微夫人 ..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

24.《诗经》两首Array关睢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两首诗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这两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纯洁的爱情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理解记忆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识记 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窈(yǎo):深远。 窕(tiǎo):与“窈”组成合成词。窈窕:美好的样子。 参:1.(cēn):参差,参错。本文取此义。2.(cān):①进见, 如:参拜。②封建时代指弹劾。如:参劾。3.(shēn):人参。如: 差:1.(chā):①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 差数。②稍微,较。如:天气差暖。2.(chà) 差得远。②错误。如:说差了。③缺欠。如:差点儿。3.(chāi):①派 遣。如:鬼使神差。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级,等 次。“参差”为合成词,“长短不齐”的意思。本文取此义。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选择。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 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义。2.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晞(xī):1.干,干燥。如:晨露未晞。本文取此义。2.破晓,天亮。 东方未晞。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涘(sì):水边。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颢(hào): 白而发光。 貂(diāo):哺乳动物的一属,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三角形,听觉敏 锐,种类很多,毛皮珍贵。 二、词语识记 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侧:侧身而卧。友:亲爱。 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伊人:那人。溯徊从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 她。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读本必修四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 读本必修四 《诗经》作为中国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是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九年级下册诗经两首课文

九年级下册《诗经两首》课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两首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页 1 第 雎鸠jūjiū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荇xìng菜寤寐wù mèi 芼māo 萋qī 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 未唏xī 湄méi 跻jī坻chí 涘sì 沚zhǐ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君子好逑逑:配偶。 (2)寤寐思服思服:思念。 (3)左右芼之芼:挑选。 (4)宛在水中央宛:仿佛、好像。 (5)道阻且长阻:艰险。 (6)白露未已已:止,这里是“干,变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好姑娘美丽又善良,页 2 第 我从早到晚追求着她。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上。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关雎》《蒹葭》这两首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窃窕淑女,钟鼓乐之。 蒸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脐。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

《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6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8岁亦莫止。(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10.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棘,通“急”) 二> 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整理-含解析

一、重点字词 1.非我愆.期(拖延) 2.将.子无怒(愿,请。) 3.体无咎.言(灾祸) 4.以我贿.迁(财物) 5.无与士耽.(沉溺) 6.自我徂.尔(往) 7.女也不爽.(过错) 8.士也罔极.(标准) 9.靡.室老矣(无,没有。) 10.言.既遂.矣(言:助词,没有实义。遂:顺心、满足。) 11.总角之宴.(快乐) 12.言笑晏晏 ..(形容欢乐的样子。) 13.信誓旦旦 ..(诚恳的样子。) 14.亦已.焉哉(止,了结。) 15.不遑启居 ....(不遑:无暇。启:跪。居:坐。) 16.靡使归聘.(问) 17.忧心孔疚 ..(孔:很。疚:痛苦。) 18.四牡业业 ..(高大雄壮的样子) 19.四牡骙骙 ..(形容马强壮的样子) 20.小人所腓.(遮蔽) 21.今我来思.(语气词,无实义。) 22.行道迟迟 ..(缓慢) 二、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三、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古义:直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古义:欢聚。今义:酒席。) 4.不遑启居(古义: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5.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品德高尚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品德卑劣的人。) 四、一词多义 1.言 言既遂矣(句首助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助词,无实义) 2.以 秋以为期。(介词,把) 以望复关(连词,表目的,来) 3.作 薇亦作止(动词,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天下之难必作于易。(动词,开始)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动词,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动词,劳动,劳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动词,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4.曰 曰归曰归。(动词词头,无实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动词,叫做,称作。)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动词,说) 5.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动词,浪费) 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副词,无,没有。) 左右皆靡\ 所向披靡。(动词,倒下,后退。)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诗经两首文言知识归纳

《诗经》两首文言知识归纳 《诗经·邶风·静女》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3.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重点词语 静女其姝姝:美丽。 静女其娈娈:美好。 贻我彤管/美人之贻贻:赠送。

彤管有炜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女美怿:喜爱。 洵美且异洵:的确,确实。 俟我于城隅俟:等待。于:介词,在。 三、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句 2.匪女之为美判断句 《诗经·卫风·氓》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2.匪来贸丝/匪我愆期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无食桑葚/无与士耽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于嗟女兮于:通“吁”。“于嗟”,感叹词。 5.犹可说也/不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 至于 至于顿丘/至于暴矣古义:到达/到达……的地步;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 涕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以为 秋以为期古义:把……当作;今义:动词,认为。 三、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之 氓之蚩蚩/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士之耽兮/女之耽兮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静言思之之:代词,这,指代这件事。 总角之宴之:结构助词,的。 2.以 秋以为期以为:即“以……为”,译为“把……作为(或当作)”。以:介词,把。以望复关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以尔车来以:介词,用。 以我贿迁以:介词,把。 3.于 至于顿丘/至于暴矣于:介词,到。 于嗟鸠兮/于嗟女兮于:通“吁”。“吁嗟”,感叹词。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 (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参差不齐的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蒹葭[jiān jiā]】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6.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8岁亦莫止。(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10.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棘,通“急”) 二> 1.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 1.言: 2.以: 3.作: 4.曰: 5.止: 6.载: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⑤精华。如:物华天宝。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14.雨: 1. 2. 5. 7. 8. 10. 12. 14. 16. 18. 19. 2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2. 23. 25. 2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戍shù,驻守;使,指使委托;聘,问。28.岁亦阳止?阳,十月。 2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痛苦;来,回家。30.四牡业业。业业,高大雄壮样。 31.四牡騤騤。骙骙Kuí,马强壮样。32.四牡翼翼??翼翼,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指训练有素 33.杨柳依依??依依,随风而动。34.雨雪霏霏??雨yù,下,作动词;霏霏,纷纷 35.行道迟迟??迟迟,缓慢36.今我来思??思,语助词 《短歌行》 ——曹操 1、通假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关雎知识知识点汇总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关雎》一览表 项目《〈诗经〉二首》相关内容 题目解说《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古人将其冠以篇首,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它的评价之高。 作品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背景资料《关雎》选自《国风·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的创作背景: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

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点整理《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 ..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 ..(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 ..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所依,小人 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诗经两首》知识检测 含答案

课后同步练习 《诗经两首》知识检测 1.文学常识。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 (2)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3)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凄怆的处境。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雎.鸠(jū)窈窕.(tiǎo)好逑.(qiú)参差.(cī) B.寤.寐(wù)悠哉.(zāi)辗.转(zhǎn)琴瑟.(sò) C.钟鼓.(gǔ)蒹.葭(jiān)伊.人(yī)溯洄.(huí) D.未晞.(xū)湄.(mói)坻.(dǐ)沚.(zhǐ)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诗经》开篇《关雎》流传几千年,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诗篇。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更是在人们的口中传说。请你用一句通俗的话对这两句作解释。 原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解释: 阅读A《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B《蒹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左右流.之流: (2)寤寐思服 ..思服: (3)溯游 ..从之溯游: (4)蒹葭萋萋萋萋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 (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2)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7.在下列空格处填写句子。 (1)A段写追求她没有追到,在梦里也烦恼: ------------------------------------------------------------------ (2)A段中,感叹夜漫漫,难睡眠的句子是: (3)B段中,描写河边景色的诗句是: (4)B段中,表现内心不平静的诗句是: 8. A段重于,B段却没有完整的情节,与A段相比更浓。两段在写法上都采用了的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木瓜①(节选)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②。 匪③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④,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 注释: ①.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②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瑶"同。 ③.匪:非。 ④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9.本诗描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其实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写了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种感情。 10.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