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60MW机组燃油系统运行

660MW机组燃油系统运行

660MW机组燃油系统运行
660MW机组燃油系统运行

660MW机组燃油系统运行

4.1 炉前燃油系统概述:

油枪分上、中、下三层,A、B、E层各6只,C、D、F层各6只,共36只,前、后对称,在进油管道上装有1个蓄能器,以保证投退油燃烧器时燃油系统油压稳定。

4.3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4.3.1检查各油枪管路连接完整,联接部分紧固,软管自然垂落,油枪及高能点火器进退灵活,并在退出位置,蓄能器充氮压力正常。

4.3.2各阀门标示牌清晰完好,手轮完整。检查油枪蒸汽吹扫汽源正常,炉前燃油系统各吹扫、伴热蒸汽管道疏水器前后手动门开启,进、回油管道放油门关闭。

4.3.3检查各油枪进油、吹扫电磁阀在关闭位置,手动开启各电磁阀前进油、吹扫手动门。

4.3.4气动装置气源压力正常。

4.3.5检查进、回油管道油跳闸阀及循环阀关闭。

4.3.6开启油枪蒸汽吹扫疏水器前后手动门及旁路截止阀,稍开启蒸汽吹扫总门疏水暖管,充分疏水(约10min)后,关闭油枪蒸汽吹扫疏水器前后手动门及旁路疏水阀,开大油枪蒸汽吹扫总门。

4.3.7开启进、回油手动门及燃油调节阀前后手动门,开启储能器进油手动门,关闭油循环阀旁路阀。

4.3.8投入所有流量计,压力表及温度表等表计。

4.4炉前燃油系统泄漏试验

燃油泄漏试验是为防止燃油泄漏而对油母管、供油母管快关阀及各层油角阀所做的严密性试验。操作人员在每次吹扫前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进行燃油泄漏试验或旁路燃油泄漏试验,但在油系统管路经过维修,初次投运或较长时间未投运油系统时,燃油泄漏试验不得旁路。

4.4.1油泄漏试验允许条件:

1)MFT已跳闸或者任一煤层运行;

2)所有油角阀关闭;

3)供油母管快关阀关闭;

4)回油母管快关阀关闭;

5)油压正常。

4.4.2油泄漏试验执行条件:

1)手动启动燃油泄漏试验指令;

4.4.3油泄漏试验复位条件:

1)油泄漏试验失败;

2)油泄漏试验手动复位;

3)旁路启动油泄漏试验信号;

4.4.4炉前燃油系统管道泄漏试验:

使调节阀处于全开位置,关闭回油母管关断阀,开进油母管快关阀旁路泄漏试验阀,2分钟后关泄漏试验阀。若炉前燃油系统中燃油压力≥P4(见燃油系统中参数表),则启动3分钟计时,并记录此时的油压值X 。若炉前燃油系统中燃油压力小于P4,则终止泄漏试验,检查供油系统、炉前油管道和阀门,消除设备缺陷或泄漏缺陷后再重新进行试验。

3分钟计时结束时记录燃油系统中油压值Y,若X—Y≤0.05Mpa.则“炉前燃油系统管道泄漏试验”成功,泄漏试验转入“炉前进油快关阀泄漏试验”阶段;若X—Y>0.05Mpa,则泄漏试验失败,检查油管道和阀门,消除泄漏缺陷。

4.4.5炉前进油快关阀泄漏试验

开启回油母管关断阀,10秒钟后关闭该阀,阀门关闭到位时启动10秒钟计时,10秒钟计时结束时记录炉前油压值Z并启动5分钟计时,5分钟计时结束时记录炉前油压值W,若W—Z≤0.05Mpa,则“炉前进油快关阀泄漏试验”

成功,给出“炉前燃油系统泄漏试验完成”信号;否则泄漏试验失败,检查进油快关阀,消除泄漏缺陷后重新进行整个“炉前燃油系统泄漏试验”。

4.5炉前燃油系统的投运及运行维护

4.5.1点火许可条件:

1)主燃料跳闸(MFT)复归;

2)所有油枪前快速启闭阀从主燃料跳闸(MFT)复归开始始终关闭,进油母管上快速启闭阀打开;

3)炉前进油母管中燃油压力值(过滤器后)在允许范围内(3.1 Mpa);

4)从主燃料跳闸(MFT)复归开始,炉膛风量始终不小于25%BMCR风量,并且目前炉膛风量在25%---40%BMCR风量范围内;

5)高能点火器电源正常,火焰检测器冷却风压正常。

当点火许可条件全部满足时可发出“点火许可”信号。

4.5.2点火启动:

“点火许可”信号发出后,锅炉才能进行点火启动。先将即将投运的油

枪层所对应的中心风母管上的风门的控制切换到手操方式,并通过手操方式将风门置于油枪点火位置(可通过试验确定);对应的大风箱上的风门应被置于吹扫位置。所有风门调整到位后才允许向该层油枪发出点火信号,一次只能点一只油枪,某只油枪点火点火成功后再点另一只油枪。

4.5.3油枪控制系统:

每一个油枪及其高能点火器均应配有一个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接到点火信号后能依次顺序自动完成油枪的推进、油枪的吹扫、高能点火器的推进、高能点火器打火、油枪投油、高能点火器停止打火、退高能点火器等的控制。在接到油枪停运信号后能依次顺序自动完成高能点火器的推进、高能点火器打火、油枪停油、油枪吹扫、高能点火器停止打火、退高能点火器、退油枪等的控制。

4.5.4油枪点火:

油枪控制系统在接到点火信号后,控制油枪向炉膛推进、油枪到位后打开油枪前吹扫阀对油枪进行吹扫,吹扫时间为1分钟,吹扫计时完成后控制高能点火器向炉膛推进,高能点火器到位后开始打火,2秒钟之后开油枪前燃油快速启闭阀,高能点火器打火持续时间为10秒钟,之后停止打火并退出高能点火器。

如该油枪的火焰检测器在控制系统向油枪前燃油快速启闭阀发出开启指令后10秒钟内未能检测到火焰存在的信号,则该油枪点火失败,关油枪前燃油快速启闭阀,打开油枪前吹扫阀对油枪进行吹扫,吹扫时间1分钟。全炉膛第一只油枪投运失败应至少延时1分钟(油枪吹扫完成起计时)才能再次发出油枪点火信号。如某只油枪不投运,应退出该油枪。某只油枪投运失败后,在未查明原因消除问题之前,不得再次试图投运该油枪。

某只油枪点火成功后可进行下一只油枪的点火程序。同一磨煤机层的油枪全部投运成功后才能投运其他磨煤机层的油枪。

当某一磨煤机层的油枪投运时,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开启该层一次风系统,用于补充燃油供风,防止冒黑烟情况。

4.5.4油枪停运及其他:

油枪正常停运时,油枪控制系统在接到油枪停运信号后控制高能点火器向炉膛推进,高能点火器到位后开始打火,2分钟之后关油枪前燃油快速启闭阀,开油枪前吹扫阀对油枪进行吹扫,吹扫时间1分钟,高能点火器打火持续时间推荐30秒钟,之后退高能点火器,油枪吹扫计时结束后关闭油枪前吹扫阀,退油枪。

锅炉在低负荷需投油枪助燃时,可按前面所述程序投运油枪;但如果要投运油枪层的煤粉在运行中,则对应的二次风门不应被置于吹扫位置。

油枪运行中,若其火焰检测器连续10秒钟未检测到火焰存在信号,则立即关其燃油快速启闭阀,开油枪前吹扫阀对油枪进行吹扫,吹扫时间1分钟。

锅炉MFT后,不得立即对油枪进行吹扫。

4.5.5燃油系统的维护和检查:

a) 正常运行中,保持系统内燃油压力、吹扫蒸汽压力稳定,油温、汽温正常。

b) 不论油枪是否投运,每小时必须检查一次,油枪投运期间应缩短油枪检查周期。

c) 发现油枪漏油,应立即停止使用,关闭其进油手动截止阀,联系处理。

d) 油枪点着火后,应检查点火器退出。停用油枪应检查油枪在退出位置,以防烧坏。

励磁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励磁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藤子沟水电站励磁系统的设备概述、运行方式、运行操作、维护检查、故障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藤子沟水电站励磁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2 引用标准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水电部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T7409.3—1997 励磁设备厂家资料 3 设备运行标准 3.1 设备概述及运行方式 3.1.1 自并激励磁系统(自并励)由微机励磁调节器、可控硅整流装置、灭磁开关、灭磁过电压保护装置、励磁变压器等组成的五柜式系统。 3.1.1.1 两套互为备用的SWL-Ⅱ型微机励磁调节器是整个励磁系统控制部分,完成励磁装置信号采集输出、分析计算、状态监视和故障报警、控制引出,最终实现可控硅触发控制励磁电流。其调节器软件具有:自动起励、自动跟踪系统电压、调差、强励、过励限制、欠励限制等功能。 3.1.1.2 可控硅整流装置、励磁变压器是励磁系统的功率部分,为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输出电流值由调节器提供的触发脉冲控制。 3.1.1.3 灭磁过电压保护装置是发电机及电力系统故障快速灭磁保护和励磁系统过电压保护。

3.1.2 励磁系统电源包括风机电源、直流控制电源、交流控制电源、试验电源、合闸电源、起励电源、辅助电源。 3.1.2.1 辅助电源由励磁变低压侧经辅助变压器提供。 3.1.2.2 风机电源、照明电源、交流控制电源由厂用电源AC220V提供,试验电源由厂用电AC380V经FU11,FU12,FU13提供。 3.1.2.3 灭磁开关合闸电源、起励电源为同一直流电源(合闸电源)。3.1.2.4 直流控制电源取自直流屏。 3.1.3 系统的电气参数有:励磁电流I L 、励磁电压U L 、定子电压UG、阳 极电压U、Q G 、移相角等。 3.1.4 起励以残压起励为主、直流它励为辅。 3.1. 4.1 残压起励:机组启动频率正常,即可显示发电机残压,残压若满足起励要求,便可实现残压起励; 3.1. 4.2 直流它励:它励直流的起励电流不大于10%空载额定励磁电流。 3.1.5 励磁调节的运行方式的选择 3.1.5.1 恒发电机电压(AVR):以发电机电压为调节对象,正常运行时电压给定为10000伏; 3.1.5.2 恒励磁电流(AER):以发电机励磁电流为调节对象; 3.1.5.3 恒功率因数(AFR):以发电机电压或励磁电流为调节对象,自动跟随发电机有功变化,保持功率因数COSΦ基本恒定。 3.2 调节器的技术参数 调节范围:10%~130%额定发电机电压; 电压调整精度:≤0.4%;

制动系统发展历史与趋势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一.制动控制系统的历史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臵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臵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臵。19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臵。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

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防抱装臵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臵,控制装臵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 1936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臵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1969年的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 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臵。这些早期的ABS装臵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且成本高。 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ABS制动装臵。1985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装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17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 (DL/T 1009-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中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简称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的一般原则。规定了监控系统的运行操作、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技术改造及技术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梯级水电厂和水电厂群的集中计算机监控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DL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82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2004年12月20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51号令2000年4月26日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操作员工作站 operator workstation 远行值班人员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备,用于监视与控制。 3.2

工程师工作站 engineer workstation 维护工程师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备,用于调试、修改程序等。 3.3 培训工作站 training workstation 培训人员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各,用于仿真培训。 3.4 主机 main server 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服务器。 3.5 测点 processing point 数据采集点,包括从现场采集和外部链路数据等。 3.6 网控 power grid control 监控系统与电网调度相关功能的控制权转移至电网调度,并由其操作员工作站完成对相关设备的唯一控制。 3.7 梯控 cascade dispatch control 监控系统与梯级调度相关功能的控制权转移至梯级调度,并由其操作员工作站完成对相关设备的唯一控制。 3.8 站控 station control 监控系统控制权在水电厂厂站层,并由其操作员工作站完成对设备的唯一控制。 3.9 现地控制 local control 监控系统控制权在现地,设备由现地控制单元唯一控制。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产品概述 浪潮ERP-GS商业智能(BI)主要面向管理者,协助实现决策集中。对企业关注的各类信息的整合、对比、抽象、分析,面向决策层直观、简洁展现,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并能针对企业不断变化的分析需求,快速生成与之相关的查询、报表、报告、驾驶舱,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帮助企业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及时了解情况,规避风险。 浪潮ERP-BI商业智能主要面向管理者,协助实现决策集中。对企业关注的各类信息的整合、对比、抽象、分析,面向决策层直观、简洁展现,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并能针对企业不断变化的分析需求,快速生成与之相关的查询、报表、报告、驾驶舱,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帮助企业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及时了解情况,规避风险。 商业智能(BI)融合各行业分析经验,预制各主要关键应用的常用查询、企业分析常用的分析指标体系和常用的分析报告模型。借此,企业可快速提升自身分析水平; 商业智能(BI)提供一个分析查询的开发平台,可以针对企业个性化需要,来扩展产品提供的查询、分析、和报告,从而达到企业的最佳应用。 商业智能(BI)与GS集中核算、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等系统高度集成,可以的展示分布在各个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并能对异常信息进行联查、钻取分析。 商业智能(BI)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除同浪潮ERP-GS产品天然集成外,还能抓取企业内其它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及外部行业数据。 总体构架 管理驾驶舱

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 Cockpit,简称MC)是一个最大化地发挥高层经理了解、领导和控制公司业务的管理室(即驾驶舱),实际上是一个为高层管理层提供的“一站 式”(One-Stop)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中心系统。它以驾驶舱的形式,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形象标示企业运行的关键指标(KPI), 直观的监测企业运营情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和挖掘分析。 实时挖掘,数据准确 形象展示、趣味驾驶 联查功能,追寻数据来源 个性设置,随需而变 异常信息自动预警 消息指令功能 单位监控舱 单位监控舱是一个直观的监控各下级单位运营状况的一个有力工具,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置一组KPI指标,指定每个KPI指标的标杆值和允许波动范围,以及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通过这组KPI指标,对下级企业进行监控,做出数字化评价,以不同颜色标示,迅速发现异常企业;并能以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对比各企业详情。 指标自主设置,随企业考评需要而变 数字评价、雷达展示,异常企业一目了然 领导查询 领导查询系统为高层管理层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查询服务。通过系统预制和菜单设计功能两种方式结合,可方便的把管理者关心的查询组织在一起,形成操作简洁、个性化的查询模块。 一站式操作,全面监控敏感信息无需切换模块职责。 个性化设置,随心所欲改变需要监控信息。 万能查询 用户的业务不尽相同,对于查询的需求更是千差万别。万能查询模块就是为满足用户个性化查询需求,提供的一个灵活定制查询的工具。通过该模块,可以自行方便定义客户需要的查询。 可以整合来自多个数据库的数据,在同一个查询中展示。

直流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技术规范 (1) 4直流系统的运行规定 (4) 5直流系统维护操作: (5) 6常见故障及处理 (7) 7事故处理 (8) 8设备检修 (10)

直流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光伏电站直流系统的组成,设备规范,运行方式,操作规定,运行维护,事故及故障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查,试验和验收的要求。 本规程适应于光伏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T 19639.1-2005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2.2 GB/T 19826-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2.3 GB 50172-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2.5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2.6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2.7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2.8 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2.9 DL/T 857-2004 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 2.10 DL/T 1074-2007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2.11 DL/T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2.12 JB/T 5777.4-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2.13 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 2.14 国家电网生(2005)173号《直流电源系统检修规范》 2.1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电气部分)》 2.16 装置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3 技术规范 3.1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3.1.1 型号:XD22020-L 3.1.2 组成及功能: 3.1.2.1模块具有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出过压、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完

DAT 56-2014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DA/T 5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档案馆、沈阳东软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淑桂、刘伟晏、冯丽伟、李玉民、郝晨辉、程春雨、曹燕、徐亮、黄静涛、杜琳琳、李华峰、宋涌、林祥振。 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案信息系统在运行维护工作筹备、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GB/T 28827.3-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984-2007、GB/Z 20986-2007、GB/T 22239-2008、GB/T 22240-2008、GB/T 28827.1-2012、GB/T 28827.2-2012、GB/T 28827.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档案信息系统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由基础环境、网络、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组成的,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3.2 例行操作 routine operation 日常的预定运行维护工作,包括巡检、备份等。 3.3 响应支持 response support 对运行维护请求或故障申报提供的即时运行维护工作。 3.4 优化改善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对运行维护对象进行的功能和性能的调优工作。 3.5 调研评估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通过对运行维护对象的调查研究或分析评价,给出报告或建议。 4 总则

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支撑系统 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V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分公司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 (3)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 (4) 第四章网络维护管理 (7) 第五章数据备份管理 (8) 第六章软件维护管理 (12) 第七章机房管理 (14) 第八章运维质量管理 (16) 第九章考核管理 (16) 第十章附则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质量,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按照《中国联通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规程》的相关规定,制定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第二条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维护采取集团公司、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三级运维管理体系,本规范适用于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包括维护管理职责、设备、机房、软件、网络维护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 第四条省分信息化部主要职责: 1、制定发布陕西联通业务支撑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建立省分和地市分公司两级运维管理体系。 2、负责实施业务支撑运行维护管理及指挥调度工作。 3、负责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情况的考核通报。 4、负责向集团公司报送全省业务支撑系统运行维护月报。 5、负责组织协调省分部门和地市分公司做好系统故障抢修和恢复工作。 第五条省分计费结算中心主要职责: 1、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日常维护和监控。 2、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设备、网络、软件和机房管理工作。 3、负责省分7×24小时现场值班。 4、负责省分业务支撑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5、负责省分客户业务支撑方面投诉分析和处理。 6、负责组织召开省分业务支撑系统运行质量分析会。 7、负责统计地市分公司业务支撑系统维护情况。

(完整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

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架构 一、运行维护组织 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化办公室直接对处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负责,并接受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3.信息化办公室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 二、信息化办公室运行维护职责 1. 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

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 一、前言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ABS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传感器 1.车速传感器 检测车速,给ECU提供车速信号,用于滑移率控制方式。 2.轮速传感器 检测车轮速度,给ECU提供轮速信号,各种控制方式均采用。 3.减速传感器

检测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识别是否是冰雪等易滑路面,只用于四轮驱动。控制系统 执行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 接受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实现制动系统压力的增加、保持和降低。 液压泵 受ECU控制,在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控制油路中建立控制油压;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将由轮缸流出的制动液经蓄能器泵回主缸,以防止ABS工作时制动踏板行程发生变化。 ABS警告灯 ABS出现故障时,由EUC控制将其点亮,向驾驶员发出报警,并由ECU 控制闪烁显示故障代码。 ECU 接受车速、轮速、减速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判别、放大,由输出级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 二、电子控制系统 2.1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与工作原理 (一) 转速传感器 齿圈与轮速传感器是一组的,当齿圈转动时,轮速传感器感应交流信号,输出到ABS电脑,提供轮速信号。轮速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差速器、变速器输出轴、各车轮轮轴上。 轮速传感器在车轮上的安装位置 轮速传感器是由传感头和齿圈等组成。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系统对汽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鼓式刹车、碟式刹车和防抱死刹车系统进行简单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制动系统、鼓式刹车、碟式刹车、防抱死刹车系统 中图分类号: U4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述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在种类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止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目前,种类汽车所使用的制动器都是摩擦制动器,也就是阻止汽车运动的制动力矩来源于固定元件和旋转工作表面之间的摩擦。 制动系统的分类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图1)是在车的轮毂里面装设两个半圆形的刹车片,利用杠杆原理推动刹车片与轮毂内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利用摩擦力矩实现轮毂的转速下降,从而实现制动。原理很简单,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一个水杯表示轮毂,手指表示刹车片,当杯子旋转时,手指紧贴水杯内壁,水杯就会停止旋转,汽车的鼓式刹车原理和这个原理是一样的。 鼓式刹车原理简单,当司机踩下刹车板时,通过杠杆机构推动液压泵,利用液压将刹车片推出,从而实现刹车。鼓式刹车在汽车制动上面已经应用了进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同样的刹车力矩的的情况下,

鼓式刹车的车毂的直径可以比碟式刹车小得多,所以重载汽车要获得较大的刹车力矩,就采用鼓式刹车。 碟式刹车 碟式刹车(图2)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就如同我们旋转一个盘子,然后用手指去捏盘子,盘子就会慢慢停止旋转。汽车碟式刹车是由一个刹车油泵,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刹车卡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卡钳内的活塞运动,将制动卡片压向刹车盘,从而实现刹车效果。碟式刹车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有的山地车就采用碟式刹车系统。 鼓式刹车系统(图1)盘式刹车系统(图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如图3)是一个闭环的制动控制系统,通常是有电子控制模块(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可以随时感知汽车制动轮在每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的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车轮出现抱死现象,从而使得汽车在制动时能够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并维持方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就是让车轮在制动时处在转动与不转动之间,靠摩擦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使汽车减速,同时汽车在转动时仍具有转向能力,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随着发热而下降的速度要比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下降缓慢一些,从而增加制动安全性。当在汽车需要全力制动时,通过控制所有车轮的滑移率,以获得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纵向附着力,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并保持一定的横向附着力,有效克制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情况的,防止车身失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ABS依靠装在车轮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转速等信号,然后传送到电子控制模块(ECU)计算出每个车轮的转速等数据,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减速度及车轮的滑移率,ABS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计算出参数,通过液压制动单元调节控制过程的制动力。在车辆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网络系统维护 1.1 系统管理员每日定时对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各类生产经营应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并填写《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记录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相关事件。 1.2 对于系统和网络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管理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并如实将异常现象记录在《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针对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或重要的问题应将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处理方案、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内容记录在《网络问题处理跟踪表》〔附录B〕上。部门负责人要跟踪检查处理结果。 1.3 定时对相关服务器数据备份进行检查。(包括对系统的自动备份及季度或年度数据的刻盘备份等) 1.4 定时维护OA服务器,及时组织清理邮箱,保证服务器有充足空间,OA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5 维护Internet 服务器,监控外来访问和对外访问情况,如有安全问题,及时处理。

1.6 制定服务器的防病毒措施,及时下载最新的防病毒疫苗,防止服务器受病毒的侵害。 2、客户端维护 2.1 按照人事部下达的新员工(或外借人员)姓名、分配单位、人员编号为新的计算机用户分配计算机名、IP地址等。 2.1.1帐号申请 新员工(或外借人员)需使用计算机向部门主管提出申请经批准由信息部门负责分配计算机、OA的ID和邮箱。如需使用专业软件(财务软件等)则向财务主管申请,由财务主管分配权限和帐号密码,信息管理部人员负责软件客户端的安装调试。 2.1.2 使用 2.1.3 帐号注销:员工离职应将本人所使用的计算机名、IP地址、用户名、登录密码、生产经营专用软件等软件信息以书面形式记录,经信息管理人员核实并将该记录登记备案。信息管理人员对离职人员的公司资料信息备份以及拿到人事部门的员工离职通知单,方可对该离职人员所用的帐号信息删除。 2.4 网络用户不得随意移动信息点接线。因房屋调整确需移动或增加信息点时,应由计算机管理人员统一调整,并及时修改“网络结构图”。

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规范

精心整理 安徽省信通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规范 一.日常巡检规范 按照信息系统巡检要求进行,包括巡检的时间节点、巡检频率、巡检规范三个注意事项 (1)时间节点:每日上午8:15开始日常巡检工作; (2)巡检频率:应用系统巡检频率为每日,中间件巡检频率为每两日一次,涉及数据库巡检的由数据库组完成; (3 二.(1(2拖延。 (3质量。 (4(5)(6(7 三.信息系统检修规范及流程 (1)系统如有相应的检修计划,可以向省信息调度中心申报“信息系统检修”;申请检修工作需向信息调度中心提交《信息系统检修申请表》,填写系统检修的内容等信息,并向专责和上级领导汇报、签字审核。 (2)检修类型的申请期限: 月度检修:申请下月月度检修申请必须在本月24日之前向信息调度提交申请; 周检修:申请下周检修必须在本周周四之前向信息调度提交申请;

检修窗口(国网批准的部分信息系统):申请检修窗口必须在每月18日或20日前一个工作日向信息调度提交申请。 (2)省信息调度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审核申请后,在检修日前2个工作日要求必须开具信息系统工作票和操作票,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核。在检修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有检修工作票和操作票。 (3)检修工作开始之前,评估本次检修受影响的系统(包括集成接口),提前通知相关业务系统运维人员,做好系统保障工作。 (4)检修操作中,检修人员严格按照本次检修的操作说明或检修文档执行,做好安全备份和验证 (5 (6 四. 、(1) (2) 帐号长度不得小于8位,必须包含数字和字母; 禁止使用默认帐号或常见管理员帐号,如windows的administrator、guest,应用系统的admin、superadmin、system。 (3)口令设置 口令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基本型口令和增强型口令。 (a)基本型口令 基本型口令适用于普通用户场景。

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前言 《信息服务管理规范》依据《ISO/IEC20000:2005“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及其它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范为《信息服务资费标准》的引导性文件。《信息服务管理规范》分为10部分: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规范 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第四部分:软件服务管理规范 第五部分:数据加工和处理管理规范 第六部分:内容和增值服务管理规范 第七部分:数据库服务管理规范 第八部分:电子商务服务管理规范 第九部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十部分:其它专业类服务管理规范

目录 前言------------------------------------------------------------ 2目录------------------------------------------------------------ 3第三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规范----------------------- 5 1 适用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定义和术语------------------------------------------------ 5 3.1 服务台---------------------------------------------- 5 3.2 事件------------------------------------------------ 6 3.3 问题------------------------------------------------ 6 3.4 突发事件-------------------------------------------- 6 4 要求------------------------------------------------------ 6 5 运营和维护服务类型---------------------------------------- 6 5.1 基础服务-------------------------------------------- 6 5.2 性能优化服务-------------------------------------------- 7 5.3 增值服务------------------------------------------------ 7 6. 运营和维护服务内容--------------------------------------- 7 6.1 基础服务内容---------------------------------------- 7 6.2 性能优化服务内容----------------------------------- 11 7 服务台管理--------------------------------------------------- 13 7.1 服务台功能----------------------------------------- 13 7.2 服务台流程----------------------------------------- 14 7.3 优先级--------------------------------------------- 14 8 运营和维护管理体系--------------------------------------- 15 9. 运营管理------------------------------------------------ 16 9.1 运营管理目标--------------------------------------- 16 9.2 需求分析------------------------------------------- 16 9.3 运营计划------------------------------------------- 16

系统运维管理资产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资产管理规范 版本历史 编制人: 审批人: 目录 目录........................................................................................................... 一、要求内容 .............................................................................................. 二、实施建议 .............................................................................................. 三、常见问题 .............................................................................................. 四、实施难点 .............................................................................................. 五、测评方法 .............................................................................................. 六、参考资料 .............................................................................................. 一、要求内容? a)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c)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 d)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实施建议?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解析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解析 大家都知道,汽车的制动系统对我们的行车安全非常重要,行车中如出现制动失灵等故障,后果都将不堪设想。那么汽车的制动系统是如何制动的?为什么会失灵?ABS、ESP系统又是什么?对我们驾驶安全有什么帮助?

●制动系统的组成 作为制动系统,作用当然就是让行驶中的汽车按我们的意愿进行减速甚至停车。工作原理就是将汽车的动能通过摩擦转换成热能。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等部分组成,常见的制动器主要有鼓式制动器 和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主要包括制动轮缸、制动蹄、制动鼓、摩擦片、回位弹簧等部分。主要是通过液压装置是摩擦片与岁车轮转动的制动鼓内侧面发生摩擦,从而起到制动的效果。

在踩下刹车踏板时,推动刹车总泵的活塞运动,进而在油路中产生压力,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分泵推动活塞,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外运动,进而使得摩擦片与刹车鼓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鼓式制动器是工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出,频繁制动影响制动效果。不过鼓式制动器可提供很高的制动力,广泛应用于重型车上。

●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也叫碟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摩擦片、分泵、油管等部分构成。盘式制动器通过液压系统把压力施加到制动钳上,使制动摩擦片与随车轮转动的制动盘发生摩擦,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与封闭式的鼓式制动器不同的是,盘式制动器是敞开式的。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去,拥有很好的制动效能,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上。 ●通风制动盘 制动过程实际上是摩擦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如制动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将会影响其制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制动效能,通风制动盘应运而生。

SIS系统运行检修规程样本

SIS系统运行、检修规程 滨阳燃化有限公司 12月8日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滨阳燃化SIS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 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 本规程适用焦化富气压缩机SIS: TRCONEX系统, 焦化、加氢装置SIS:Honeywell公司的FSC系统, 重整装置SIS: HIMA公司的Hq51系统, 主风机组和选择加氢装置SIS: SUPCON公司的ISC Trusted等SIS系统的检修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 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3.安全相关系统SIS( Safety Related System) 安全仪表系统SIS定义为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的仪表系统。SIS是由传感器( 如各类开关、变送器等) 、逻辑控制器、以及最终元件( 如电磁阀、电动门等) 的组合组成。 3.1 运行检查项目 3.1.1 全面检查SIS控制系统硬件的状况, 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 并列入下次检修项目。 3.1.1.1 检查控制机柜各模件工作状态, 各通道的强制( 或退出扫

描状况) 和损坏情况, 各操作员站, 控制站, 通信网络的运 行状况等, 确保主设备和冗余设备状态正常; 3.1.1.2 检查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电压, 各机柜供电电压。各类直 流电源电压及各电源模件的运行状态, 确保主电源和冗余 电源状态正常; 3.1.1.3 检查各散热风扇的运转状况; 3.1.1.4 检查工程师室的温度及湿度; 3.1.1.5 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 汇总需停机消 缺项目; 3.1.2 全面检查SIS控制系统软件的状况, 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 并列入下次检修项目。 3.1.2.1 做好SIS控制系统软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 在易失存储器( 如RAM) 内的数据和文件, 应及时上传并 备份; 3.1.2.2 检查SIS控制系统软件运行正常, 监控软件能正确监视设 备运行实时状态, 编辑状态能组态画面, 组态软件能正确 在线观察系统检测信息; 3.1.2.3 确保SIS系统的SOE文件记录软件在设备运行期间处于运 行状态( ISC Trusted系统不需要运行) , 能正确导出SOE文 件; 3.1.2.4 确保SIS系统的历史趋势功能正常, 完成对故障变量长时 间检测, 正确反映设备或测量设备的状态;

IT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IT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 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 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 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条.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 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 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 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 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第四条.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

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第五条.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架构 第一节运行维护组织 第六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分支机构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第七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生产操作层面。 1、在管理层面,为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全行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 2、在生产操作层面,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是运行中心和分支机构设置的实体或虚拟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系统维护部门直接对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并接受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 第八条.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可根据维护工作需要,向申请抽调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临时组成虚拟团队,参加分支机构设备巡检,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单位应积极配合。 第二节职责分工 第九条.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银行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 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