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笔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十二)《卖油翁》的境界

【卖油翁】欧阳修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画外音:在欧阳修存世的五百多篇散文作品中,《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于情趣的小品文章,它只有短短的一百四十八个字,却通俗易懂、寓意深刻,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欧阳修作品之一。那么,《卖油翁》讲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它的寓意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康震:

我们经常说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今天倒是要问一句,这卖油翁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油?是芝麻油、橄榄油还是什么别的油?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说北宋有一个人叫陈尧咨,这个人很厉害,是状元,曾经中过状元,后来做过很多的官职,最高曾经做到工部侍郎,国家建设部的副部长。此人不仅能文,而且也尚武,怎么叫尚武呢,他的射术非常地精深,射箭射得非常好,那个铜钱放得老远,一箭穿过去了,百步穿钱,穿得很准。陈尧咨这个人才高,官做得大,盛气凌人,这个人非常地傲气。他惩罚手下也很严重,曾经杖杀数人,打板子把人打死了。他是这么一个人。

“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大家都说您射得好,您是神射手。他心里说我是神射手。就是这么一个人。非常地自矜,非常地自信,也非常地自傲。有那么一天“尝射于家圃”,在自己家的菜园子也罢,花园里也罢,弄了一靶子在那儿射,唰、唰、唰,射得特别带劲。他在那儿射呢,有个老头子挑个担,是个卖油的,看见老陈在这儿射箭,反正这油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出去,就释担而立,把这担子就放下来,然后在旁边就看,你看就好好看对不对?这陈尧咨这个人你要看他射箭呢,必得腆着脸看,他才高兴,一边看着一边说,好!这陈尧咨才高兴。他不介,“睨之”,就这么看,斜着眼睛看,那要再加上一个字就成了“睥睨之”了,就是一边看一边觉得,啊,又射中了,就这么一种态度。“久而不去”,也就是他“睨之”很久,他斜眼睛看了很久。“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射射射,射了十箭,有八、九箭都中了,中了以后,微微地点了点头,轻轻地点了点头,不错,就这意思,还行。这种态度怎么能是老陈所能忍受的呢?他就问他说,“汝亦知射乎?”你也会射吗?你懂射箭吗?我看你在这儿睨了我半天了,我都没说什么。十中八九,你就是轻轻地点点头。“吾射不亦精乎?”我射得不好吗?你个卖油的,在这睨之,睨了我半天了,我射得不好吗?“翁曰”,老头子说,“无他,但手熟尔。”瞧您说的,您射得好,可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您就是手比较熟悉,射多了,中的机会就多了。这句话很不带劲,你知道吗?也就是说这没什么好神秘的,因为你射得太多了,总要射中的。你练得多了手就熟了,手滑了,那自然就射得多了嘛,就中得多了。“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能这样看呢?你怎么能敢轻视我的射中呢?我是神射手,我是举世无双的百步穿钱的神射手,“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呢?你谁呀?你谁?这反差很大,对不对?他是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人,在自个儿家菜园子射得挺好,或者在花圃里射得挺好,来那么个老头横插一杠子,让他很不痛快。“翁曰:‘以我酌油知之。’”您不是射箭吗?您别急,我不会射箭,我只会倒油。我倒油倒得比较多,所以我用油来跟您的箭比。(卖油翁)就取了个葫芦放在地上,我们知道这葫芦嘴它不像瓮口,它比较小。又取了一铜钱,您不是百步穿钱吗?我百油穿钱。把那铜钱对着口放在那葫芦上,舀一勺油,我慢慢地,细油长流地往里头倒,油都倒完了,铜钱没湿。“翁曰”,老头说,看看看看看,这不是故意的,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它就是没湿啊。“惟手熟尔”,我就是因为倒得太多了,我这辈子净卖油了,你说它能湿吗?“笑而遣之”,陈状元呢...那是,您是铜钱没湿,我那边铜钱也没碰着,咱俩一路的,我这射箭跟你那卖油一个水平,我认了。吗你走吧走吧,别跟这儿添乱了,烦得慌,今儿下午心情本来挺好的,让你这油一通倒的,我油头油面的,我都没法射了。

画外音:《卖油翁》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传递出来,形象生动,发人深省。在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卖油翁》一般节选到“康肃笑而遣之”这句话为止,而事实上,这篇文章在最后还有一句话被课本编写者删去了。那么,这被删掉的话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被删?通过《卖油翁》,欧阳修究竟要向我们传递什么思想呢?

康震:

在欧阳修的原作里,底下还有一句话可没有收进去,底下还有一句什么话呢?他讲完这个故事,欧阳修自己说了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个故事跟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注意啊,这可就有学问了,你光要把前面看完了,那就是一个事,一个卖油的碰见一个射箭的,觉着他就是“惟手熟尔”,射箭跟倒油道理一样,但是最后欧阳修还有一句话,

这句话中学语文课本里没有选,为什么没有选呢?因为选了这一句话进去的话,底下段落大意什么的就不太好总结了,因为它就不是一个熟能生巧所能涵盖的问题。庖丁解牛大家都太熟悉了,那庖丁拿了一把刀要解剖这条牛,说白了就是要宰这条牛,它宰完这牛以后,牛都不知道疼,豁然而解。他把牛解了,这刀用了十九年了还跟刚买的时候、新的一样,为什么呢,他说了,他解牛的时候眼睛里看见的不是完整的牛,看见的都是牛身上的关节和经络,所以他这刀进到牛身体里头以后,都不碰牛的身体,走的都是牛的空间,骨头跟骨头之间有空间,肉跟肉之间有空间,他只是把这空间塞进去挑断了彼此的联系,所以这牛还很舒服地不知不觉当中被解了。他达到一个什么境界呢?就是这刀跟庖丁跟牛怎么样呢,合一了。然后,梁惠王听完之后说,啊,这就是养生的道理呀!

那要是让卖油翁看见他解牛完了,卖油翁就说,啊,这就是惟手熟尔!那庖丁气死了,庄子也气死了,为什么呢?庄子讲庖丁解牛的根本道理是养生,养什么生?就是一个人要想活得快乐,一个人要想活得自然自在,就要跟天道、跟规律、跟自然怎么样呢,完全地融为一体。当那个庖丁解牛的时候,他靠近牛的时候,这个刀人合一了,刀人牛也合一了,全都合一了,成了一个部分了,彼此之间没有界限了,当然那牛就解了。牛解了,人心里头的各种各样的心结也就解开了,所以庖丁解牛他的目的是重在养生。欧阳修说这跟庖丁解牛有什么不同啊?那就是油跟人、跟葫芦、跟铜钱、跟那勺都合一了,那箭跟人、跟那靶子也都合一了。

轮扁是怎么回事呢?也是庄子讲的故事,说一个人,做轮子的。古代做轮子没有流水线,也没有大型机械,怎么样呢,就拿人的手工把轮子得砍削得圆圆的。做轮子这个人叫轮扁,轮扁做轮子,他在这儿做轮子,他的君王在堂上看书,他就问那君王,说您看的什么书?君王说我读圣贤书。轮扁说完了,您读的是糟粕。君王说你个做轮子的体力劳动者怎么能说我看书看的是糟粕呢?你今儿不说出来点什么来我跟你没完啊。他说你看我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做轮子这门手艺,我怎么传授给我儿子,他都达不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他做那轮子,就是一个手工业者他做出来这个轮子,他那儿子就做得跟我总是不一样,有差别。我想这个大家应该是很有体会,比方说一辆自行车坏了,你爸爸去修,修得就非常好,活做得很漂亮。你一去浑身抹了一身油,轮子还是没安上去,能解下来安不上去。轮扁讲的道理是什么?说传授真理传授的是得心应手的裉节,这个得心应手的这点劲儿你就是传不过去,所以你读那么多书都没用,为什么呢?这种得心应手的劲儿学不来,真理往往要通过知识来传递的时候很困难。他说你这就是糟粕。所以你看,欧阳修的末末了的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庖丁来讲是养生,对于轮扁来讲是关于真理和知识的关系,对于卖油翁来讲这三个故事加在一起它就变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准之后可以变成境界。就是可以“惟手熟尔”这话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仅仅是惟手熟尔,那就俗了。首先是惟手熟尔,技术上必须达到完全的纯熟,然后技术才能升华为一种什么呢?人生的境界和智慧。

画外音:《卖油翁》表达了欧阳修从熟能生巧升华为天人合一的人生理念,其中的基础当然首先是要熟能生巧,而身为北宋的文坛领袖,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文章是怎样达到熟能生巧、百炼成钢的呢?

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讲,怎么才能手熟呢?就得不停地修改,就跟那个神射手一样,他得不停地射箭;他不停地拎油;不停地解牛;不停地得斫轮。欧阳修修改文章有个习惯,他喜欢把文章写好之后都贴在墙上,然后就在那儿琢磨,一篇一篇地往过看。他修改文章到什么程度?他修改完了之后比方说原来写了有一万字,修改完之后可能只剩下五六千字。有的文章修改完了,这文章不存在了,否了,最后一个字一看也不合适,改了、完了、没了,这文章不见了,就到了一种苛刻的程度。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但是已经被完全戏剧化了的故事来说明这《醉翁亭记》怎么写成的,说这《醉翁亭记》写成了之后,欧阳修他不是喜欢把文章贴在墙上看吗?修改吗?这回他不贴在墙上了,他在他那个滁州城里到处贴着,张榜,鼓励人们来修改。结果就来了一老头,砍柴的,来了以后说我想改这文章,您能把这文章给我念一遍吗?欧阳修说行,没问题。你听着啊,滁州四面皆山也,其东有乌龙山,其西有大丰山,其南有花山,其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还没背完,那老头说行了行了,这文章一开头就有问题,我是砍柴的,我登到山上四面一看,全都是山。老头还没说完,欧阳修说行了,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就一句就够,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全部概括了。大家说真是神了,特别能够听下边人的意见。我跟你说,这个是流传成这样,真实的故事是什么呢?真实的故事是朱熹后来记载的,这个《醉翁亭记》有人当时就买到了它的草稿、稿本、初稿,第一稿的那个本子,说第一稿前面就不是“环滁皆山也”,而是说了一大堆的山,有几十个字,然后在这草稿上,欧阳修把这些东西划了一个很大的圈,都勾了去。旁边只写了五个字“环滁皆山也”。我们现在背《醉翁亭记》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开头开得很好,非常地简单,“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那西南边的那个山峰尤其是漂亮,为什么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然后上面引出醉翁亭来,他是这么改出来的。

还有一个例子也比较典型,但是带有小说的色彩,是明代有个人叫冯梦龙,他有一本书叫《古今谭概》,它里边记了一个什么事情啊?说这个欧阳修当初在翰林院里边做翰林学士兼史官修撰,负责修史书的,经常跟同事们到外头溜达去。有一天他跟三个同事在外头溜达的时候,就看到有一匹狂奔的马在路上踏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把这个事件描述一下,你们都说说。A就说,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有一个黄狗在地上卧着,有一匹马惊了,狂奔而来,踩着它,给它踩死了。A这么回答的。B是怎么回答的呢?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有一只黄狗卧在道路上,有一匹奔马跑过来,结果踩死它了。第三个人,有犬卧于通衢,逸马遭之而毙。这就简单多了,一只狗卧在街上,一匹奔马过来把它踩死了。越来越简单,不是越来越麻烦。欧阳修听了以后说,像你们这样要是修史书的话,写一万卷、一百万卷都写不完,太麻烦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要这么复杂才能说明白吗?那您说怎么说呢?说六个字就够了,逸马杀犬于道,就完了。当然有人说太简单了,简单得都没有一点修饰的成分。我前提是什么呢?他在史馆里边修史书,他问这个事件用最简约的语言怎么表达,也许我们表达的时候可以不赞同他这种太简单的方式,但是有一点,这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是对语言的高级的提炼,那得有语言的功夫才行啊,你们这功夫你根本不可能啊,做不到这一点。大家说要让你这么说的话,欧阳修倒挺像这卖油翁的,经常地勤学苦练。那是。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欧阳修在文章之道上对自己是非常地严苛、非常地严格。

画外音:欧阳修坚持不懈地推敲修改自己的文学作品,有时候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欧阳修四十七岁那年,他的母亲归葬家乡江西吉州泷冈,他写了一篇《先君墓表》,等到欧阳修六十四岁时,他对这篇《先君墓表》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修改后的墓表文笔更加精炼,主题更加鲜明,境界更加豁达,这篇新墓表就是名垂青史的《泷冈阡表》,它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那么,欧阳修为什么要对《先君墓表》进行修改呢?透过这新旧两篇墓表的不同,我们能看到欧阳修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十五六年以前写的《先君墓表》跟后来所写的这个《泷冈阡表》都收在欧阳修的文集里头,你把这前后两篇文字放在一起一看,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你譬如说,在这篇文章一开始,他的母亲就说,在原来第一块碑,她说的时候说什么?说你的父亲

“廉而好施,以其俸禄事宾客,常不使有余”——欧阳修【先君墓表】

你父亲这个人很廉洁,但是又是一个轻财好施的人,他这个俸禄都用来招待宾客了,都用来招待朋友,所以我们家里头家用经常不够。这是在第一块碑里头,是这么写的。

第二块碑就变了,变什么呢,说他的父亲“廉而好施”还是一样,很廉洁,喜欢轻财好施,但是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欧阳修【泷冈阡表】

他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是却经常把这些钱拿去招待宾客。那原来的意思跟这就完全不一样,原来是说俸禄不够花,谁知道你有多少俸禄?但后边就变成他的俸禄很少,虽然少,但是却拿出来招待宾客,这是第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带有歧义性的,如果不做这种变化的话,别人完全要根据这块碑来判断他父亲的生平,不写清楚的话就会发生歧义。你前面说他很廉洁,后面却说他俸禄都用来招待宾客了,而家里都没有用的了,那你这钱从哪儿来的呢?所以必须说他“俸禄虽薄”,这是第一,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就很有意思了,怎么有意思?欧阳修在第一块碑里说他的母亲怎么说的呢,说因为你父亲没留下来多少钱,所以

“然吾何恃而能自守以至是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而已也,此吾之所恃也。”——欧阳修【先君墓表】

这话有点难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你父亲没给我们留下什么家产,但是我为什么一直能坚守到现在呢?我为什么还一直硬撑着这个家呢?你想知道原因吗?因为我对你的父亲比较了解,我了解他这个人,所以我能一直坚持到现在。你注意这个重心是在谁身上呢?在他父亲身上。我了解了你的父亲,我很了解他,所以我能坚持到现在。那我们下来就很期待地想听,他父亲肯定是有什么比较优良的品质,让她觉得一直把这个家道,一直守着。但是在第二块说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说什么呢?

“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欧阳修【泷冈阡表】

我为什么能撑到现在?因为我对你的父亲很了解,因为我对你的父亲很了解,所以我对你,我的儿子欧阳修有期待,我对你很有期待。这重心就全变了,我对你的父亲了解,从而使我对你有期待。这大家现在就会想,那他父亲的表现跟欧阳修将来的这种表现会有什么联系呢?这你就看,文字上虽然说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意思上完全发生了转折。接下来,原文就接着写什么,写他父亲如何孝顺父母,等到他这个夫人嫁过去的时候,他父母早就去世了,但是每次吃饭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很难过,说你看今天的饭食不错,如果父母在的时候也能享受,如果怎么样也能享受,想起这些事情他就掉眼泪。她原来以为是不是父母刚去世他太难过了,后来发现他一直都是这样,从而她认定这是一个仁义的人,这是一个有孝心的人。但是在新的墓碑里边她是怎么说的呢?她说,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欧阳修【泷冈阡表】

你父亲去世的时候你还很小,我虽然并不知道你将来有没有出息,但是我从你父亲的表现,我可以断定他的后代必然有出息。就是在后来写的这块墓碑里头,他把这个意思提炼得越来越精炼,越来越突出,把这个问题全部的重心都放在谁身上呢?放在欧阳修自己身上。因为毕竟对于欧阳家族来讲,欧阳修这个后代是他们这个家族重振和光耀门庭的希望所在,所以,如果以往还是总是把重心放在他父亲身上的话,那么整个这个墓表它的光彩就会减弱许多。接下来,在原来的碑文里头,他说他的母亲给他讲过一段话,说:

“夫士有用舍,志之得施与否不在己,而为仁与孝不取于人也。”

——欧阳修【先君墓表】

什么意思?就是他母亲教导他,欧阳修的母亲教导他,说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辈子是有舍有取的,他的志向能不能实现这跟自己有时候左右不了的,但是一个人要做一个仁爱的人,要做一个孝顺的人这完全取决于自己,这是他母亲给他讲的话。但是到了新的碑文里头它变成什么了呢?说: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溥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说我告诉你,你对待父母啊,真不用给他们送什么多的东西,只要孝顺就对了。你就是把东西都拿出来遍及天下人你也给不过来。最关键的核心是你要有仁爱之心,要有孝道。我教不了你,我告诉你,这些话都是你爸爸让我告诉你的。

你要注意啊,这个新的修改过的墓表跟旧的墓表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时时刻刻要把欧阳修的父亲和欧阳修的命运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墓表必须成为一个家族传统教育的墓表,而不仅仅只是把先父母的一些事一些话给它记下来。在新的墓表里他前面最开头有一句话说什么呢?说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六十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我才要把这块墓碑立起来,我为什么现在才要立起来,十几年前我写过一块没有立起来,没有立起来那就等于只是停留在案头,我为什么没有立起来?他说: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欧阳修【泷冈阡表】

我不是有意地要推迟这件事情,而是有所等待。他刚才也说了,他的母亲也说了,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我看重了你父亲是个仁孝之

人,所以我相信他的后代也一定会有出息,我有所待,有所期待。这个待指的是什么?就是后来在底下,欧阳修写了一大段话,说我一开始做了什么官,后来又做了什么官,再到后来做了什么官,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直到现在最大的官做到参知政事的时候,我的父亲被封为崇国公,我的母亲被封为魏国太夫人。虽然他们生着的时候、活着的时候不能够享受到这一切,但作为一个死者也足够荣光,这个荣光不只是属于他父母的,也属于整个欧阳家族的,这就是他母亲有所待的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欧阳修在他父亲已经去世六十多年以后,他自己也已经六十多岁了,亲自把这块碑文的内容书写到碑上,把它刻下来,就在这儿。

画外音:墓表是记录死者的生平事迹,对死者做出表彰和追思的一种文体,它刻于石碑之上,竖于墓前或墓道上。墓表一般由社会上德隆位高的文章高手撰写,而欧阳修亲自为逝去的父母来写墓表,创造了自为表文的先例。那么,《泷冈阡表》的独特之处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它与《卖油翁》所体现的境界有着怎样的契合呢?

所以你注意啊,刚才我讲的这六、七点,大家听上去可能觉得比较琐碎,觉得说你这烦死了,第一块是怎么写的,后边一块是怎么写的。第一块是怎么写的,后边一块是怎么写的。我告诉你,这样改过之后,这一块碑它的内涵就不是加深了的问题,而是什么呢?而是提升了。它成了一个什么呢?成了一个父父子子的、家族的传统的成长史,也就是说欧阳修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为什么会有今天。虽然欧阳修自己也会谦虚说其实我真没什么,我才能也很低,我的道德水平还不够高,但是,所有的人都会看到,也就是说当后来人看这块墓表的时候,他不但是在里边要找欧阳修父母的故事,而是要找欧阳修之为欧阳修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欧阳修充分地意识到追念先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要告诉后来人,先人是怎么成就我们的。也就是说,一块墓表,对先人追念的墓表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给后来人的,这恰恰说明欧阳修很清楚自己的价值,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的功劳不是我自己来的,是我的父亲,虽然他去世得早,但是他所有的教诲都通过我的母亲传授到我这儿,渗透到我的血液当中来。

所以你注意我刚才说了,你别忘了我们一开始讲的什么?我们开始说了,“惟手熟尔”这个卖油的,还有射箭的,他在技术层面上他是熟了,欧阳修修改文章从年轻的时候就修改,成了习惯了,但是现在我们看了这两块墓表之间的区别之后,难道这仅仅是在修改文章吗?这不是。这难道仅仅是技巧吗?这也不是。当文章修改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修正了。那就是四十六岁的欧阳修当时写那块墓表的时候,眼界还是比较窄的,视野还是比较窄的,就觉得我爸爸去世早,他的一些事都是我妈告诉我的,我就把这些事全都记下来,记下来了,它就是个记录,就跟录音机一样,把它录下来了就结束了。但是等到他现在经历了很多的政治的风波、人生的波折、人生的思考之后,他充分地意识到自己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欧阳修,我何以有今天?我从哪里来?要回答这问题,就得从他爸爸和妈妈身上找原因。

所以到这个时候,这一篇《泷冈阡表》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一篇著名的祭文,不是说它特别沉痛,大家一定要纠正这个错觉,一说祭文写得好,就是特惨,特悲痛,呼天抢地的,然后就是捶胸顿足。完全不是。祭文写得好,技巧很主要,真情实感也很重要,但是,高度最重要。所以,同样是祭奠父母,在欧阳修的笔下,在第二版的墓表里头,那就不是祭奠父母,而是什么呢?而是在祭奠先祖的目的,是为了告诫后人。这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这种家族的传统,甚至到国家的传统和文化的传统,就是通过像《泷冈阡

表》这样的文章传下去的。如果每个人写墓表都只是实际地记录事件本身的话,它不会成为传统,它只会成为什么呢?只会成为刻板的记录。但是,如果有高度的记录,它就会成为传统。我们经常说文化传统、民族的传统,这些传统的制高点在哪儿呢?就在像《泷冈阡表》这样的祭文身上,我们一个一个的高度是怎么来的,就是像欧阳修这样改了之后,那还是不是技巧上的改动?那完全不是技巧上的改动了。这种看似技巧的改动实际上是高度的提升,而且高度的提升不是拔苗助长,不是硬往高拔,而是什么呢?而是一个六十岁的人对于自己人生阅历的完整的回顾,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他父亲的话的重量,他才意识到他的母亲为什么一直坚守到后来,一直坚守到现在。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要费很大的功夫来讲两篇墓表之间的比较呢?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修改文章当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修改到最后,不能仅仅是“惟手熟尔”,而应该达到不能说天人合一的境界吧,起码得达到文章和人格完全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欧阳修之为欧阳修的原因所在。

画外音:身居高位的欧阳修为什么反复要求提前退休?已经成为宰相候选人的欧阳修究竟怎样看待人生的永垂不朽?而已过花甲之年的欧阳修为什么还要自称六一居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十三集《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百家讲坛观后感10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观后感(一): 这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 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就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观后感(二): 近一段时间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红极一时,其间的易中天品三国、阎崇年评清史、张瑞芳说聊斋、刘心武谈红楼。虽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理解,使其收视率大大提高。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中学历史老师也有不少启示,《百家讲坛》却能深受大众欢迎肯定有其优秀之处,所以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学习、借鉴《百家讲坛》的长处也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悬念化就是值得历史教师学习的重要技巧。悬念的设置是为了引起观众紧张而期盼的情绪,《百家讲坛》的学者充分利用悬念作为牵引,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历史教学中,悬念同样能够运用于新课导入、授课过程、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授课场景波澜起伏,给学生留下无尽思考和品味。 场景生动化也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所谓的场景,包括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等。《百家讲坛》超多运用上述这些元素,大大增加了讲座的幽默感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一点,历史教师透过借鉴与钻研,一样能够做到。 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借鉴的另一大法宝。之所以此刻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重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将精彩的历史史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抽象成了教条理论,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相反,《百家讲坛》那种故事化的讲述却充满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情节,这也是其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如果能尝试着将历史知识进行故事化的改造,并在讲故事的过程透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必须是十分成功的。 百家讲坛观后感(三): 回家有一段时间了,除了和哥们在一齐抽烟,侃大山,就是看电视了,说实在的啊,电视上是真的没有什么好节目啊,电视剧还是以前那几个,翻来覆去的,这帮电视台也不明白烦不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范文5篇大全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范文5篇大全 《呼兰河传》,用悲愤控诉故乡麻木卑琐的回忆录。浓墨之处,又见故乡。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 今日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趣味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异常趣味,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十分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样,就怎样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明白,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欢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齐玩,一齐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齐,童年充满了欢乐。 *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我的双手去创造自我完美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完美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著名文学家矛盾先生的评价。作者萧红在文中批评了人们封建传统的这种思想。虽然没有在文中直白的说出来,但作者却侧面讽刺了故乡人的愚昧和保守性格。文中作者萧红以孩童的形式向人们诠释了她的童年,一个既有欢乐又有悲伤的童年。 文中主要写了祖父以及有二伯和团圆媳妇等等人物。作者以孩童的视角讲述了我和祖父之间的欢乐生活,祖父对我的好与父

百家讲坛文字稿:诗经中的不老爱情2

二、桃花盛开的时候 有首诗有名,崔护的《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写得非常好。桃花还有一个笑,诗看得懂,实际是用了典的。用的是《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古代对婚礼的歌唱,在《诗经》中许多篇,其一就是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今天意思用反了,叫逃之夭夭。实际上这儿的桃之夭夭,讲的是结婚的时令性。《诗经》诞生于北方,桃花开放是在三四月份。桃花开放时,“夭夭”写出了桃花盛开的情形。还有解释的是桃花绽放时,风一动,微微摆动的动人形象。也有说“夭”是笑的意思。这三种解释,都可以。诗无达诂。(《诗经》从成书起,注解就众说纷纭。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gu”的话,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有鉴于此,注释者权衡众说,选取自认为最贴切、最能反映原意的那一种说法,介绍给读者。)桃花主要是红的,红喜事就是指婚姻。所以这种颜色择红。灼灼其华,指的是红的特点,灼人眼睛。(之子:人。)之子于归,这里讲的是出嫁的人,归在这儿指的是女子的出嫁。娘家只是暂时的。嫁才是归。对女子出嫁的祝福:桃花绽放时,女子出嫁,之后是“宜其室家”,宜就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兴旺的意思。这是古代婚姻的意思,娶女子是带来兴旺。有蕡fen其实(fen大的意思)。花朵旺盛,意味着果实多。蕡有人说是斑斓的意思,桃子熟了一面红一面绿。接着讲蓁zhen 蓁然。有花有果是当年的事,叶子旺盛是长久的事。荫泽子孙。这首诗整个地说是,送亲时歌唱的,祝愿她到归宿后,做好主妇,传宗接

代。这是美好的祝福。这种意象,灼人眼睛,让人读了后觉得有了鲜明的印象。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春天的审美。这是大自然的美好赏赐。后来用桃花写诗的多,“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白居易的。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面桃花写美人。写桃花是不是写女子的美?唐诗是这样。《诗经》中却只是象征,春天时生机绽放鲜艳夺目的灵气。象征的是生命力。与唐诗的区别是,这首诗是从天地的特有的灵光与生机来形容女子的特质。这不是比喻。这就是诗独有的魅力。与《尚书》《周礼》《论语》不同。我们仿佛置身于桃树面前。不是价值的判断。这里讲的是送女的部分。那么迎亲呢?男方怎样迎亲?再看《诗经-少男-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里涉及到鹊与鸠。鹊是什么?就是喜鹊。鸠是八哥。鹊搭好窝,八哥跑到喜鹊窝里去。喜鹊回来一看,窝脏了,就再盖一个。八哥就住进去。这首诗让我们觉得他们离自然的近。而我们离得太远了。我们今天对它们的习性,不知道。因为我们对自然太遥远了。这里将女子发嫁个好婆家,比喻成这些。有福的女子嫁到婆家,有房有地,是祝福。拿自然的现象来比喻结婚的事。百两御之,百辆车迎接。这是场面。阶层不同,追求是相同的,是属于民族性的。要这么多车,还有拉的人多。古代的婚姻,一娶九女。这是媵ying 嫁制度,像嫁女儿,得陪嫁一个妹妹一个侄女。姬姓的亲戚国家还有两个国家陪嫁。加起来是九个女子。实际这是婚姻的政治上的保障。

敬伟PS学习笔记

制作文化衫 填充前景色的快捷键Alt+Delete 填充背景色的快捷键Ctrl+Delete 蚂蚁线内的区域叫做选区按住shift键画椭圆时画出的是正圆 做填充时候也要新建一个图层 简单的合成(抠图换背景) 快速选择工具 放大Ctrl+ 缩小Ctrl- 平移空格键 撤销上一步Ctrl+Alt+z 返撤销上一步shift+Alt+z 先用较小的比例来画,放大了处理一些边缘。 快捷键Alt键可以快速的将添加模式切换为减去模式 调整优化选区调整边缘平滑7 羽化2 对比度12 移动边缘-24 输出到新建图层 调整图片的大小编辑自由变换按住shift来调整图片的大小不会使比例走形 换脸 在图层蒙版里面白色代表显示,黑色代表消失在蒙版里面也可以选定一个区域填充白色或黑色让它显示或消失编辑》自由变换》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与方向 把不透明度调低一点来调整图片的大小与角度 擦脸的时候画笔硬度0要选择比较软的画笔 色 RGB颜色模式(红绿蓝) 夏天变秋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把绿色的色相变为黄色 画优酷图标 描边是从边缘向里面延伸的宽度 画有颜色的三角形圆形矩形用形状工具 居中的时候把所有的全选然后点击两个居中 画圆环的时候用描边工具画实心圆的时候用填充工具 复制:拖拽这个图层到新建图层的图标上 W和H之间的图标是用来锁定长宽比例的 高光+蒙版+黑白渐变工具做出立体的感觉 黑白渐变:从黑到白的渐变就是一个从遮挡到不遮挡的一个过程 渐变工具+shift键可以画一个垂直方向的渐变 画两个同心圆环(小圆环在大圆环里面)的方法:1画出第一个再复制它2改变大小再做两个对齐3改变描边的大小 海报 网页的头图大海报,950x480像素 做彩带的步骤:先缩小文档再用椭圆工具填充,再移动椭圆,按delete键删除重合的那一部分,可以使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一下彩带。按住Alt键再复制一条,然后使用填充改变一下他的颜色。填充的时候按一下锁定后面的第一个按钮,就可以只填充这个蓝色条,否则就

郝万山说健康百家讲坛笔记

目录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2)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体力。 (2)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2)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2) (五)食物的阴阳: (2) (六)人的阴阳 (3) (七)治病以平衡阴阳为主。 (3) (八)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 (3) (九)五行 (3) (十)五行的关系 (5) (十一)不吃药能治病的刺激方法 (6) (十二)经络 (7)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心静能生智,身动能生阳气 ●生活工作中要达到四种状态:放松、专注、愉悦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和条件。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 体力。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变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某些消化系统疾病、 ●某些难治的皮肤病、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某些生殖系统疾病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什么是阳:具有温暖作用的、可以提供热量的我们称之为阳。 ●什么是阴:人体内有滋润作用的、可以提供营养的、有润泽作用的我们称之为阴。 ●阴阳的分类:阴静阳燥,指不同事物同一个级别的,或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二个方面。 (五)食物的阴阳: ●食物的阴阳的判断:一看生长环境,如西瓜生长在大热天,有抗热能力,所以就具 备寒凉的性质。在水里、潮湿、阴冷的地方长大植物,一定有抗水能力。向阳的山 坡长的植物大多是清热的,因为它能抗热,它为了适应环境,就练就了康热的能力,它能抗热就是寒凉的。二看本身属性,如鸭子受水的影响,属阴性,鸡在陆地接受 阳气,所以属阳,三看人吃了后的感觉,这更为重要。 ●属于阳性的食物: 韭菜、葱、葱头、大蒜、蒜头、香椿、香菜、生姜、糯米、榴莲、杏、栗子、大枣、荔枝、龙眼、桃、樱桃、杨梅、核桃、葵花子、桂花、茴香、羊肉、狗肉 ●属于阴性的食物: 蒲公英、马齿苋、苦菜、白菜、黄花菜、空心菜、西瓜、苦瓜、黄瓜、紫菜、还带、芋头、豆腐、绿豆芽、木耳、鸭梨、香蕉、橙子、百合、柚子、芒果、山竹、里猴桃、橘子、罗汉果、甘蔗、生荸荠、青皮萝卜。

呼兰河传读后感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一) 呼兰河,多美的名字!却是一个“人吃人”的小城。 整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围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城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琐碎、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黑暗”、“冷漠”,除了这些词,我再也不知该用哪些词来形容了,在那座城,可怕的不是鬼怪,不是战争,而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那群人。 而《呼兰河传》中最值得啧啧称赞的是那洗炼精简、毫无刻意雕饰痕迹的语言。这或许也是我喜欢读现代中国文学的原因吧。这段时期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毫不晦涩,特别是能融入一些俗语和口语,让人觉得亲切、真实而熟悉,自然也增加了语言的临摹功能,将人物、事件、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小说在结构上也是别出心裁的,其安排脱掉了小说创作的俗套子,采取了由面到点的结构形式。作者先从整体上把握呼兰河小城,以及小城里的人和事,使读者对于背景有一

个直观明朗的感觉,然后再将笔触集中到一些典型人物的身上以及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样的艺术手法会渐渐地将读者带入小城中,去看、去想、去悟……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二)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天,萧红和他的祖父来到田野里。祖父给田地锄草,萧红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玫瑰花。一边给爷爷的帽子上插花,一边笑。祖父闻到了玫瑰花的香味说道:“我家的玫瑰花真香,哪怕十里路都闻得到。”听到爷爷如此夸张的说自家的玫瑰花,萧红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 从这段故事里,我可以体会到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另外也让我感受到她是那么的天真可爱。但是我又为萧红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像她这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作家若还在人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多的优秀作品。 萧红的童年生活也让我忆起了我的美好童年生活。记得10岁时,我和姐姐在一片雪白的草地上打雪仗。当时我们打得不分胜负,两人脸上都洋溢出灿烂而快乐的笑容。虽然过去了好久,每当回忆起,我的心田间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笔记

易经的奥秘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 第一集何为易经 《周易》。周:周密,周详,周流不息,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之意。 一、作者及年代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汉书·艺文志》。伏羲(上古,约7000年前)、周文王(中古)、孔子(下古或近古),集体创作。 二、地位 1、《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所谓“儒道相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互补充)。 2、《易经》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 3、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宇宙密码已经解开了,要靠人来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密码把人解开)。 三、作用—三把钥匙 1、伏羲八卦—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2、文王六十四卦—宇宙的64个密码。 3、孔子《十翼》也称《易传》。孔子删《书经》、《诗经》,制定《礼乐》,修了一部很难的书《春秋》,对《周易》肃然起敬。孔子把易经变成一种非常严肃的哲学。 四、起源 1、《易经》的起源—天气预报的符号。“坎”水,“离”火

伏羲八卦,无字天书,伏羲“一画开天”。 2、《易经》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仰视天象,俯察地理。“万物皆备于我”(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人身统统找得到)。伏羲八卦是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的。 五、现代人学习《易经》的意义 1、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自信。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2、具有神秘性、道德性。神秘性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诠释。 3、广大包容,求同存异,尊重当地文化。 第二集何为阴阳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一、阴阳相对 有相对才有阴阳。天是阳,地是阴;晴是阳,阴天下雨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左手习惯,反之则反);奇数是阳,偶数是阴(所以:头是阳,脚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 二、阴阳共存、阴阳合一:是不可分割的—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幼学琼林》,阴阳亦一亦二,阳在先,阴在后。 芽是阳,叶是阴。摘芽不人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呼兰河传读后感8篇完整版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 《呼兰河传》读后感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明白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明白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齐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搞笑和令人发笑的故事。个性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个性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但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到达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资料无关此刻,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我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述,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评论家们说,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存在着一种“收视饥渴”。于是《百家讲坛》就这么应运而生了,紧接着有这么一批以易中天、于丹为首的人物也就活跃在了荧幕上。霎时间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风,叫做“全民送暖”,春天是被春风送来的,但如果像沈阳的春风一样卷着沙尘到处刮刮,也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这《百家讲坛》到底是哪样的风,至今仍众说纷纭。 我读《于丹论语心得》是在模拟考试前后,因为学习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认真细读,只是粗略了解了其大概。那时只觉得它是众多《百家讲坛》中的一本,只因为它不是什么“疑案”,不是什么“之谜”,加之舆论哗然,对之赞赏有佳,才买来读的。只当读故事一般,觉得于丹的“心得”不无道理,之后就渐渐忘了。《于丹论语心得》再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是1月份的一次新闻联播,以及紧随其后的焦点访谈,主要是对XX年一年里中国的娱乐传媒作以总结,其中特意提到于丹和她的这本《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到处签名售书,这本心得狂卖60万册等等。我买了一套光盘,决定亲自看看这位所谓“美女学者”。看过之后,我的感慨颇多,真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丹谈不上漂亮,但绝对能看出她是一位受过国学熏陶的学者。于丹说话有她自己的魅力,从最基本的说,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她不说错字,妙语连

珠,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先不论她到底讲了些什么,她的语言就可以留住一批观众,这就是许我迩者做不到的。中国的历史上不缺乏研究《论语》这本儒家至上经典的学者、专家,他们语言的精僻,理解的深入,只过不惑之年的于丹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国也不科学家能说会道的教师、出口成章的文人。但于丹却可以做到让一本冷了几十年的《论语》重新回到中国书生的视野里,是因为她兼容了这两者,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赏析视角和表现能力,她能够站在现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平台——电视上讲《论语》,以最现代的手段传播最古老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她有了这样一次机会并且逢着这样一个时代。正是有了这多方的融合,才有了《于丹论语心得》今天奇迹般的效应和影响力。 再说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我只看过前两部,第一部说魏,第二部说蜀。易中天吸引人的地方众所周知,就是他特别通俗的个性语言。比如“美女”、“帅哥”随处可闻,他说诸葛亮是刘备民营企业里的CEO,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还开了个公司……易中天话说得不是字正腔圆,长得也只是五官端正,但他的话中却散发着磁性的魅力。这点很多老师都可以做到,易中天用的就是好多老师为了吸引同学们眼球的惯用的伎俩,就以我们的物理老师为例,听易中天讲三国和上物理课可能会收获同样的笑声,但效果不同。易中天顶着一个群雄逐鹿的社会和一个人才辈出时代,他的幽默也带

新手photoshop知识归纳总结 笔记一(初学者的宝典)

一、快捷键 全部快捷键 Ctl+鼠标左键移动选定区域 Ctl+A选择整体图片 Ctl+B 色彩平衡 Ctl+D 取消选择 Ctl+E 向下合并一个图层 Ctl+F 重复使用上一个滤镜 Ctl+J 复制图层 Ctl+L 色阶 Ctl+N 新建文件 Ctl+O 打开 Ctl+T 自由变换 Ctl+shfit+I 反选 Ctl+shfit+D 反选 Ctl+shfit+N 新建透明图层 Ctl+shfit+E 合并可见图层 Ctl+Shift+T 复制一个选区内容并变换选区 Ctl+U 色相/饱和度 Ctl+R 调出标尺 Ctl+I 反向 Ctl+“+”放大屏幕图像(等同于Ctl+空格,配合鼠标)Ctl+“-”缩小屏幕图像(等同于Alt+空格,配合鼠标)Ctl+【当前图层上翻一页 Ctl+】当前图层上翻一页 Ctl+Enter 将路径变为选区 Ctl+shift+Alt+B 调整为黑白模式 Alt+Delete 填充前景色 Ctl +Delete 填充背景色 Ctl+Alt+A羽化 Ctl+Alt+Z 多步返回 Ctl+Alt+W 关闭全部窗口 Ctl+shift+M 进入IR中编辑 Shift+E 向下合并一个图层 Shift+Tab 隐藏出工具栏外的所有调板 Ctl+1 红通道 Ctl+2 绿通道 Ctl+3 蓝通道 快捷键整理

选择:Ctl+A选择整体图片 Ctl+D 取消选择 Ctl+shfit+I 反选 Ctl+Alt+~ 选择高光区域 Ctl+Alt+0 显示照片的实际尺寸 Ctl+Alt+鼠标拖动复制当前层或选取内容 Ctl+shfit+ Alt+E 实现印盖命令 单键键整理 Home 定位图片左上角 End 定位图片右下角 Pg up/dn 将定位上翻和下翻 A路径选择 B 画笔 C 剪裁 D 默认前景和背景 E 画笔 F 窗口放大和缩小 G 油漆桶 H 抓手工具 I 取样点 J 橡皮擦 K 切片 L 套索 M 羽化 N 注释工具 O 加深或减淡 P 钢笔(caps lock 可以出现十字定位光标) Q 快速进入/退出模板 R 模糊和锐化 S 图章 T 文字 U 度量 V 移动 W 魔术棒 X 前景和背景互换 Y历史画笔 Z 放大或缩小 二、概念论述 图像的模式? 灰度模式:扔掉颜色信息的一种模式,是有损的。

百家讲坛笔记1-辛弃疾

《百家讲坛》笔记——金戈铁马辛弃疾(八)词坛飞将 【字幕配画外音】自起义南归之后,辛弃疾一直渴望着弛骋疆场、恢复中原,但机会却总就是与她擦肩而过。公元1206年,宋、金之间烽烟再起,当施展抱负得机会终于来临之时,辛弃疾却溘然长逝,留下了千古遗憾。辛弃疾这位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得铁血男儿,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得抱负,最终却在词得世界里留下了自己不朽得身影,并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与苏轼得词风有什么不同?后人又就是怎样评价这位名垂千古得词坛传奇人物得呢???【赵晓岚】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初七这一天,临安皇宫里议事大殿上气氛非常肃穆,负责宣读圣旨得侍从正一字一顿地念着一份将要影响到无数人命运得诏书,“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份诏书就就是宋宁宗下得北伐诏书,在沉寂了四十多年以后,南宋终于 再次对金国宣战,准备复仇雪耻、恢复中原,历史上将这次北伐称为“开禧北伐”。在这场战争开始得时候,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这位梦想着、一生都梦想着成为将军,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得她,这个时候却不得不以一个旁观者得身份关注着这场战争。??而随着战争得进行,她得身份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辛弃疾得身份发生了什么样得变化呢?她首先就是由这场战争得旁观者变成了一场悲剧得预言家。在镇江得时候,辛弃疾曾经就北伐得军事问题提出过四点非常具体得建议:(第一)招兵要择,辛弃疾认为南宋部队得官兵,在经过“符离之役”不战而溃之后,她(们)已经对金兵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北伐得时候这些部队只能让她们屯驻在长江上虚张声势,真正要渡淮作战得话,必须另外在边境地区招募壮丁、组建专门得北伐部队,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习武骑马、经常与金人周旋,所以打起仗来她们就不会产生敌人不可战胜得那种心理阴影。为此她当时就叫人专门制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 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 在这个寒假中,我有幸阅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不愧是名家的大作,这部作品虽然只是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她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谴责。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萧红童年所生活的小镇,来一探究竟《呼兰河传》与传统的回忆性质作品有些不同,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虽分为各章,但又像描写一个整体。 本文从一个大泥坑写起,这坑中常有动物和小孩丧命,但是当时的民众都在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看热闹般的围观。尽管把这个坑填平并不难,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一把力。这正体现出了愚昧旧中国公民的冷漠态度。殊不知只要不小心。下一个丧命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在小城中举行盛举的日子同样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出人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本作中描写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个慈祥又温暖的老人,在这里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生性暴躁,只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温暖和快乐。作者十分喜欢祖父,他交给作者读诗,还带她去后花园里玩,祖孙俩相伴,十分欢乐。 又是一章,这章是描写几家邻居,有喂猪的,有开粉坊的,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唱歌。这里不得不说粉坊旁的一个小偏房,里面住着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一个童养媳,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挺乐观的,可胡家偏偏爱面子,想维持自己的威严,总是没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让小姑娘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被烫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彻底了离开了人世。可恶的旧社会! 又有一部分是描写个人的,一个亲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与石头,动物等物谈话,他虽性情古怪,但却是个汉子,多亏有了他,在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这个脆弱的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还有那个拉磨的人叫冯歪嘴子,他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极为不易,但是邻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诋毁王大姐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有在儿子身上,他不在绝望,看到了希望。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借矛盾的话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百家讲坛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650字

百家讲坛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650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百家讲坛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家讲坛观后感1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 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可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我:“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终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必须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欢迎,正如他自我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先历史也能够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易中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的评论大多是溢美之词,如五月槐花,香气飘飘。在网上,竟然有网友放出话来:嫁人就嫁易中天!当然,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 比如他为了形容项羽是妇人之仁,对虞姬和自我的战马十分有情意,他就说:“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ps课堂笔记总结

一、Photoshop 1、由美国Adobe公司生产的专业图像处理及图像合成软件 二、基本术语 1、图像与图形 -图像:由像素点组成 分辨率:表示像素的密度 (网页,显示器)72像素/英寸,300像素/英寸(平面设计、打印)-图形:由数学公式表示的线条 特点:放大后清楚 矢量图制作软件:illustrator 2、颜色模式 -一种模式对应一种媒介 -HSB:基于人眼 H:表示色向 S:表示饱和度 B:表示明暗度 -RGB:基于显示器、发光体 R:红、G:绿、B:蓝 三原色分别有0~255种级别的强弱 红=绿=蓝0 黑255 白其它不同级别的灰 255最大级的情况下:红+绿=?红+蓝=?绿+蓝=?

-CMYK:基于油墨 洋红、黄、青三种油墨K表示黑色 三、启动软件 四、界面介绍 1、标题栏 2、工具栏(放置常用工具) 3、属性栏(不同工具属性不同) 4、工作区 缩放:Ctrl+加号/减号 抓手:空格+拖动鼠标(移动视图) 5、浮动面板 窗口/工作区/……还原默认工作区 6、常用快捷键 -Tab:显示及隐藏工具栏和浮动面板 -F:全屏切换 五、选区、图层、蒙板?** 1、选区:选框以内,注:所有操作均在选区内实现 2、图层:上下层叠关系的透明纸张 注:有在新层中作图的好习惯 3、蒙板:选区以外为蒙板 ——————————————————————————————————一、文件命令 1、新建

设置对应的纸张大小、颜色模式等 2、打开 直接将文件拖入窗口中即可打开 双击界面空白处选择文件进行打开 3、保存文件 常见格式: PSD:PS源文件,默认格式,信息全,方便于备份 Jpg:通用有损压缩格式 Tif:质量好,信息全,适用于要求高的作品 Png:质量好,支持透明 二、选区的创建* 技巧: 配合Shift定比例、配合Alt定中心、配合空格固化1、规则类 -矩形、椭圆形、单行、单列 拖动即可创建 2、不规则类 -套索工具组 *套索工具:拖动鼠标任意绘制选区 *多边形套索工具:单击定点连直线、双击首尾迸连 Detele:删除最近点、ESC:取消所有 注:配合缩放和抓手工具进行抠图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笔记

第一讲陶器 人类用火的目的:取暖、熟制(用火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烧造陶器的原始目的:容器(容器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广泛的概念:住房、澡盆、U盘) * 陶器并非由中国人发明,之前在欧洲有出土,但是瓷器确实由中国人发明 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定居,自给自足,生产发达,但是贸易不发达 游牧名族:贸易发达,使用金属器、皮制、木制(不易碎、轻便) 陶器的缺点:易碎、吸水 * 现代仅存的陶器使用:花盘(利用了其吸水、透气性) 早期陶罐:以数量取胜,因质量较差(甘肃、青海在历史上大量出产彩陶) 战国时期便可大量烧造高质量的砖(秦砖并非起始烧造于秦朝,汉瓦同) * 当时的骑兵不能在马上打仗,因为没有马鞍、马镫,使不上力;骑兵只是一种行进速度,在马上行至敌人面前后下马作战,当时多为步兵,马鞍、马镫等大概在三国以后才出现 灰陶比红陶更加坚硬,因多加了一道工序 * 兵马俑都是灰陶,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代替了人殉制度(孔子反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国历代的陶俑大致分两种: 1)兵马俑(庄重——中原,战争连连) 2)说唱俑(生活富足,歌舞升平地区——如四川,大量出土,国家的后方) 釉陶的出现,克服了陶器吸水率高的问题 * 含铁呈黄色,含铜呈绿色——汉绿(黄)釉,开始反映生活,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反铅”:长时间的地下埋藏,使器物表面泛着金属光泽(似云母) “唐三彩”:典型的釉陶,陶器非瓷器;也并非只有三种颜色;烧造温度比灰陶提高一百度,硬度提高;多用于陪葬(明器、冥器),汉、唐为中国历史上两次厚葬之风;古时认为三彩并不吉利(挖到就打碎) 唐代爱马: 唐太宗“昭陵六骏”(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清骓)——最心爱的六匹马 * 唐太宗:“马,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强国,对军事重视 * 唐玄宗过生日时:舞马衔杯(陕西出土的金银器酒壶)

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5篇

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5篇 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1) 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呼兰河传》讲了萧红小时候和祖父的故事,这本书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朴素的语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样动人。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疼爱她的祖父。祖父带着他在菜园里,摘黄瓜、浇水,给她点灯笼,让萧红玩得不亦乐乎。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祖父给萧红点灯笼了,萧红在房间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陈旧的、落满灰尘的灯笼,祖父细心地把灯笼擦拭干净,点上蜡烛,给萧红玩,直到坏了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 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却有着惊人的耐心和宽容。首先,萧红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长见了都要大骂。其次,萧红找到了一个破旧的灯笼,一般的家长一定没有耐心擦干净,点上蜡烛给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萧红把灯笼打坏了,祖父没有把她臭骂一顿,居然还笑眯眯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祥的祖父,萧红才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不平凡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泥坑,这泥坑经常弄翻马车,淹死人、

牲畜,还阻挡了许多人的前进道路。有了这个泥坑,村里里顿时热闹非凡,翻了马车抬马车,人掉下去了救人,挡住了人从旁边的墙上面爬过去。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更没有一个人要把这个“无恶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这个坑,村子就恢复了冷清,变得寂寞,大家没事可干,失去了抬车的乐趣……当然了,这个泥坑也给村里人带来了“福利”,当牲畜淹死的时候,许多人都去抢猪肉吃,杀猪的捡了回去,就会以半价卖出去。在艰苦的乡村生活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辉。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许多人陪她玩耍。冯歪嘴子啊,她们家的厨师啊,都是她的“寻乐工具”,团圆媳妇只有十几岁,她很乐意陪着萧红玩,乐此不疲,但她最终命运多舛。我们再也体验不到萧红的童年生活了,但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人性的至纯至美,仍然使我的内心暖暖的。 读了《呼兰河传》,读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读出了童年的珍贵。 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2) 一天买了本《呼兰河传》,到家就读了起来。其实初读《呼兰河传》,我并不怎么喜欢,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随手就丢到一旁了。当我重新翻那本《呼兰河传》,细细品味,才发觉得它的精彩。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一) 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真是感触良多。也让我们获益良多,记忆深刻。这期讲的“信”让我想起了书上的《期行》。而且钱教授也讲了这个故事。 现代人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因为“利益”这两个字了吧! 在诚信的背后藏着人的道德品格。但有人却因为“利益”抛弃了这高尚的东西。 街头巷尾都可以看见的小商贩,他们的不诚信相信你们也遇到过——什么缺斤少两,什么以次充好。这不正是遭人唾弃的吗?就是在这种小事上却联系着更重要的问题——诚信。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买苹果的故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买了两斤苹果,可当他埋头掏钱时,小商贩却从已经称好的苹果中拿出来一个。没想到小男孩离开不久后又回来了。正当商贩以为他是回来讨回那个苹果时,情节却来了个大反转。原来是小男孩发现商贩多给他找了一元钱,特意将钱送回来了。这篇文章通过小男孩和商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小男孩的行为不正是我们认为遥不可及又不愿为之的诚信吗? 其实诚信是源自你内心的选择,是别人无法决定和控制的。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要做到却是很难。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承诺,不是一味追求名利和金钱。而是一个诚信的人。 我仿佛看到了男孩高大的背影,元方明礼诚信的心和华歆不想失信于人的神情。这不就是温馨世界,真诚交流的表现吗?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二) 我是《百家讲坛》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最近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许多这位“始皇帝”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像众所周知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由于没有听取老将军王翦的意见,而是派遣了没有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非常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

李涛PS教程(提高篇)整理后笔记

一、画笔 1.理解画笔重要的参数:间距!所有绘画中的线都是用点构成的。形状动态、散度、平滑,是画笔调整面板中使用最广的参数之三。形态中,角度抖动中的根据方向抖动很重要,会根据画笔的方向来抖动。散度,基本上用两轴选项。 2.在使用橡皮图章工具进行修复图片时,为了保持不破坏原始素材,则可以新建图层,然后勾选样本-当前和下方图层,即可在新建的透明图层上绘制了。画笔加橡皮图章工具,可以做出很酷的纹理的效果感。调间距,开形态,定义压力,角度抖动为方向,开散布 3.画笔中,白就是透明的,灰色是半透明度的。 4.图层编组:ctrl+G。曲线,上弦往上拉是亮度,下弦往下是暗度。 5.阴影要做到两层或三层才比较逼真。选中主体形状然后填充黑色,按照需要的光源做斜切和透视,然后利用高斯模糊来虚化。下层阴影高斯模糊小一些,上层大一些。 6.通过正反打对画面主体做聚焦,四角暗淡的做法(突出主体),先做选区,新建调整图层-曲线,上弦曲线打亮主体正打,然后选中蒙版,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选到最大或是稍微小一点;然后再反打(即变暗),同样曲线命令做下弦,可以选择直接将正打蒙版复制过来,然后ctrl+i反向命令。替换图层蒙版:先选中源蒙版,再按alt建,移动到目标位置。复制+替换:则是先按alt 健。 二、抠像 1.绝大多数是时候,通道是用来抠像的。抠像,大致分三个情况。1st,从清晰轮廓中抠出;2nd,复杂轮廓中抠出;3rd,从半透明中抠出。 2.针对清晰轮廓的抠像方法:上等方法为:用路径+混合剪贴法;中等方法用路径、画笔、调整轮廓灯;下等方法是用选择工具。复杂轮廓:上等方法:通道+混合剪贴法;中等方法是用调整边缘的;下等方法用选择工具。半透明工具:上等方法通道+画笔+混合剪贴法;中等调整边缘;下等方法用选择工具。混合剪贴法可去除时间一切杂边。 3.调整边缘是抽出滤镜的升级啊。所有选择工具都有这条命令。建立选区之后,才能使用调整边缘命令。调整边缘面板,半径是指边缘线的内外半径值。建议打开智能半径,以避免让清晰轮廓处出现半透明状态。平滑,控制线条。在像素低的时候,可以用羽化。减少原片环境光时,可以调低移动边缘命令,叫收边。再勾选净化颜色。可以再黑白通道中,看到细节。灰色显示有半透明的地方(本不该有)则生成带通道的图层蒙版,在蒙版中(按住Alt键进入蒙版编辑模式)用画笔(白色)去修改。修改后删除蒙版,则保存了透明层,然后锁定透明图层,用黑色画笔刷边缘,则可把毛发刷出来。之后,可新建图层,用1px画笔添加头发丝。

百家讲坛笔记3-李煜

百家讲坛笔记——李煜(十)千古词帝 画外音: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朝每代都会有亡国的君主。这些人,有的臭名昭著,有的则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而李煜身为断送了南唐江山的末代君主,却不但经常被人们提起,还得到了很多人的惋惜、同情和尊重。有人说他虽然不会治理国家,但“在词中仍不失为南面王”,有人更是直接称他为“词中之帝”。那么,李煜究竟为何会赢得这样的赞美?他的失败与成功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晓岚,生动讲述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与荣耀。系列节目《李煜》第十集,大结局《千古词帝》,敬请收看。 赵晓岚: 近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对李煜的词有这么一个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他说词到了李煜的手里,眼光见识才大了起来,思想感情才因此深刻了起来。于是就将以前的“伶工之词”变成了“士大夫之词”。什么是“伶工之词”,什么是“士大夫之词”呢?它的这种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伶工”指古代的乐师、歌手或者演员,我们今天所说的唐宋词,它的全名叫曲子词,本来就是写给伶工们演唱的流行歌词。它所配的曲子是隋唐以来的一种新型音乐?燕乐,又写作“宴乐”。是经常要在歌筵酒席或者是青楼歌馆这些娱乐场所演唱的。由于那个时候参加这种娱乐活动的主要是男性,所以一首歌要想赢得大把的掌声和彩头,最好是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美女唱。男人在办公事时是不得不摆出一副道德的面孔的,可是公事办完了来娱乐娱乐,总得多看看美女,养养眼。在这方面有一个例子,北宋有一个叫李?D(zhi)的人,有一回他的一个朋友带了一个很会唱歌的老头来拜访他。可他却不给面子,写了一首词表示抗议。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意思是说,唱歌一定要唇红齿白,肌肤像冰雪一样的美女,含情脉脉,嗲声嗲气。唱歌的时候吐起字来就像一串珠子一样清脆流利。这个老头虽然很会唱歌,可是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大家都说这种模样怎能比得上念奴呢?念奴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女高音。据说唐玄宗如果组织文艺演出,嫌观众太吵了的话,总是派念奴出去镇台,她一发声,台下马上就安静下来了。 虽然在唱歌的时候,美女是非常重要的硬件,但是你要这些平时被道德所压抑的男性们,在听歌的过程中好好地释放一下郁闷,那就不仅唱歌的得是养眼得美女,那个唱得歌还需要有点特色。什么特色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条件:唱美女。就是唱的内容也需要与美女有关。这一点也是古往今来一切与娱乐为目的的流行歌曲的特征。 由于伶工们唱词的目的是娱乐第一,那么为她们写词的文人们当然也会迎合这种倾向,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伶工之词”。写这种词的人主要考虑的是音乐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