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 松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

摘 要:目的:描述中国女性自1985年以来择偶标准的现状和变迁,分析影响女性择偶标准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方法:5中国妇女6杂志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每隔5年选择一年,并在每一季度中选择一期杂志,统计其中女性刊登的征婚启事,总共得到13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女性择偶时仍旧最为关注男方的社会经济条件,但是体现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表现为对男方学历和职业的关注稍有下降,而对财产、事业的要求有所上升;同时对对方身高的要求有所下降,体现目前择偶趋向于实惠化趋势。对对方修养、人品的要求呈上升趋势,体现女性婚恋观念的改变和提高。

关键词:征婚启事;择偶标准;中国女性

中图分类号:B8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3)0520121208

收稿日期:2003207215

作者简介:钱铭怡(1955) ),女,北京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择偶标准是男女两性选择结婚对象的条件和要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时期择偶的过程都是不同的。有人将择偶过程比作市场运作过程,每个人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在婚姻市场中进行讨价还价。

[1]社会、文化、个人以及一些人口学因素都会影响择偶过程,同时家人、朋友、社区等也可能对个体的择

偶过程产生压力和限制。

社会文化因素主要考虑选择的自由度和文化排他性两个角度。选择自由度是一个人选择配偶的自主权。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人们选择配偶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根据1990年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首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现今我国自主婚姻已占主导地位。在已婚的被调查者中,属于/自己决定0或/共同商定0的婚姻占7319%,女性的自主婚姻率为69172%。[2]尽管如此,选择与谁结婚仍受到很多潜在因素的影响,文化的排他性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国家里,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一些。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选择会面临很大的压力。[3]在中国,选择配偶很少考虑民族的因素,但是,征婚启事中申明自己是回族的人一般都要求配偶也是回族人。[4]社会阶层如职业、教育水平、收入等因素也是影响择偶的重要因素。无论在国内国外,/门当户对0都是男女双方重要的择偶标准[1][4][5]。

地域相近性也是影响择偶过程的重要因素。居住地的相近可以提供建立和发展亲密关系的机会。此外,由于空间的接近,两个人更可能有相似的兴趣和价值观。很多征婚启事的研究发现,对居住地的要求都有很高的比例,/同一城市0的要求一直较高。[6]李银河(1989)研究发现,征婚者中有2317%的人对对方的居住地有具体要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征婚者往往提出要求对方在本市居住,还有少数人指定了一定范围,如某省的北部或某个更小的范围[4]。在美国,Bossard 在1932年对费城5000对夫妇进行研究,发现1P 3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以内,一半以上住在20个街区以内。[1]个人特征包括年龄、相貌、性格等也是个体重要的婚恋资源。人们一般倾向选择与自己年龄相当的配偶。在此前提下,女性倾向选择比自己大几岁的男性,男性则相反。[1]相貌、身材对女性来说更为重要,因为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外貌。[5][7][8]性格也是影响择偶的重要因素。比如,在配偶的选择中,/诚

第40卷第5期2003年9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 versi ty (Philosophy and Soci a l Sciences )Vol.40,No.5September ,2003

12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实0和/智力0是两个很重要的人格品质。[9]在国内的研究中,女性的温柔善良、男性的诚实可靠都是很重要的择偶标准。[2][5][8]

择偶行为是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到很多因素。征婚启事是国内外都存在的一种择偶方式,是研究婚恋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方便有效途径。从1981年北京5市场报6刊登了第一例征婚启事至今,全国正式征婚者加上应征者不下几千万。女性开了报刊征婚的先河,1985年女性占征婚者的2215%,到了1995年达到4115%,说明女性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得到长足发展。[2]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这几十年来,女性对婚恋的态度有什么样的变化?跨世纪的我国女性择偶标准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是此项研究想解答的问题。从目前已查到的文献来看,国内已有的此类研究主要是应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例如:童辉杰等人的研究)。本研究则从定量的角度对女性的择偶标准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某些量化的结果。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的收集

全部资料来源于5中国妇女6杂志。5中国妇女6杂志创刊于1939年,是中国最早的女性杂志。目前它是全国妇联主管的国家级女性刊物,面向全国范围发行,在中国妇女中有着特殊的地位。5中国妇女6杂志于1984年第6期上第一次刊登了征婚启事,其后设立征婚启事专栏,是全国第一批刊登征婚启事的杂志之一。因此选择此杂志作为资料来源,选取1985年至2000年女性在该杂志上登载的征婚启事为统计对象。1985年至2000年共15年的时间,每5年为一个单元,每年的四个季度各选择一个月进行资料的收集。按上述原则抽取1985年、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第1、4、7、10期的所有由女性登载的征婚启事,共收集131例。本文研究者也收集了同时期在5中国妇女6杂志上男性刊登征婚启事的资料,结果将另文报告。

(二)方法

变量的定义:每一则征婚启事包含两个部分:征婚者自我条件的陈述、对所征求配偶的要求的陈述。而每个部分又包括年龄、学历、身高、健康、婚史、相貌、皮肤、身材、气质、地区、户口、职业、职称、收入(指固定收入,如工资)、财产(包括住房、车辆等)、家境(包括家庭背景,如书香门第、军人家庭)、调动能力(指人员的跨地区调动)、负担(指赡养父母的负担)、持家能力、生育、性格、人品、情趣、入赘、修养、工作(指有无工作)、事业、职位(指工作头衔)等,共28个变量。并对各变量进行数量化的处理,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考虑到在编码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对各项因素理解的不同,在编码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处理:(1)由一男一女两位编码者同时进行编码;(2)进行编码前讨论对各项因素的理解,并提取少量征婚启事进行尝试编码,再进行讨论,基本上达到理解一致;(3)编码结束后,对照两份编码,针对不一致处进行讨论,得到最后的编码。

数据分析:采用SPSS1010对变量进行频率统计、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二、结果

(一)征婚者的基本特征

11各年份人数、年龄和身高等人口学特征比较见表1。从1985年到1990年,所抽样的月刊中征婚者人数有上升趋势,2000年人数迅速下降,只有17人;从1985年到2000年,征婚者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0岁。征婚者的最小年龄有减小的趋势,1985年为26岁,2000年为20岁;从1985年到2000年,征婚者平均身高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做U AN OV A统计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表1 征婚者人口学特征比较

年份人数年龄

身高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

最大值1985333212721942610381015611029139150101701990433410761872410481015919525151156101701995383511691592110561016115141201521692000

17

32182

9196

2010

4710

161138

2194

156

169

21征婚者教育水平的状况见表2。1985年、1990年和1995年处于高中到大专这一教育水平的人数最多,占提及具体学历的人数的一半以上,说明登征婚启事的女性大多为中等文化水平。2000年,从百分比来看本科以上的学历人数最多。

表2 征婚者学历分布比较

年份初中及以下N(%)

高中到大专N(%)

本科及以上N(%)

19853(10130)19(65160)7(24110)19900(0100)21(65160)11(34140)19952(7170)16(61150)8(30180)2000

2(18120)

4(36130)

5(45150)

31征婚者婚姻状况见表3。从具体提及自己婚姻状况的人来看,四年来征婚者中一直是未婚的女性占多数,其中1985年占的比例最大(86140%),1990年和2000年也都超过半数以上,只有1995年的比例为45120%,没有超过半数。

表3 征婚者的婚姻状况比较

年份未婚N(%)离丧N(%)离丧无子女N(%)离丧有未独立子女N(%)

离丧有独立子女N(%)

198519(86140)1(415)0(0100)2(911)0(0100)199026(61190)5(11190)4(9150)5(11190)2(4180)199514(45120)2(6150)1(312)8(2518)6(19140)2000

9(56130)

3(18180)

2(12150)

0(0100)

2(12150)

(二)征婚者自陈条件和对配偶要求的描述

11各变量在不同年代女性的自陈条件中的提及率及其排序所在位置见表4。

表4 各变量在自陈条件中的提及率及其排序比较

排序

1985N(%)排序1990N(%)排序1995N(%)排序2000N(%)年龄1100100110010011001001100100身高293190297170292110294110学历387190674140768140564170职业478180586100573170758180相貌578180488140476130664170婚史

6

66170

3

97170

3

81160

3

94110

123

第5期钱铭怡等: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12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排序1985N(%)排序1990N(%)排序1995N(%)排序2000N(%)地区76617086511012231701311180健康860160103216011281901029140

性格(温柔)951150955180844170858180情趣1048150113216013181401129140人品1145150767140673170476150收入1218120210100202160200100气质13121101225160939150935130事业14121101921301513120250100职称156110132516010311601223150家境16310014201901610150185190

持家能力173100182130230100195190职位183100260100187190260100户口190100200100177190175190财产200100151410014131201411180

调动能力210100220100220100210100负担2201001791302121601511180生育230100230100240100220100招赘240100240100250100230100修养25010016111601951301611180工作260100250100260100240100

表4结果是各年份征婚者的年龄、学历、身高等变量在不同年代中的提及率和排序情况。以年份为自变量,其他提及变量为因变量做非参数卡方检验。由于收入、事业、财产、调动能力、负担、生育、招赘、修养和工作等9个变量中有的年份提及人数为0,卡方检验统计无结果。其他变量卡方检验亦没有显著差异。所以,没有将结果列于表中。由于卡方检验对样本量大小极其敏感,所以其中一些变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数太少的原因。相对重要变量排序的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年龄:4个年份征婚者对自身年龄的提及率都是100%,列在各项变量之首,没有变化。

(2)身高:身高变量在4个年份中的提及率也都在90%以上,排在第二位。

(3)学历:学历的排序有所升降,1985年排序在第3位;而1990、1995分别下降到了第六、七位;到2000年又上升到第五位。

(4)职业:职业在4个年份中的排序有下降的趋势,从1985年的第四位下降到2000年的第七位。

(5)相貌:相貌在1990、1995年的排序有所上升,位于第四位,到2000年又有略微下降。

(6)婚史:婚史的提及率有上升的趋势,在1990、1995和2000年都排到了第三位。

(7)地区:4个年份中地区的提及有所下降,1995和2000年都排到了前十位以外。

(8)人品:人品排序的上升很大,1985年排在第十一位,到2000年上升到了第四位。

(9)性格:女性提到自己性格的人数也较多,1985年排在第九位,到1995年和2000年都排在第八位。

其它变量相对来说排序比较靠后,提及率都比较低。其中事业、收入等变量排序有所下降,气质、修养提及率有所上升。

21各变量在不同年代女性征婚者的要求条件中的提及率及提及率排序情况见表5。

表5 各变量在要求条件中提及率及其排序比较

排序

1985N(%)排序1990N(%)排序1996N(%)排序2000N(%)X 2对方年龄1931902831701841203521902135对方身高28418018610034211072914011119**对方学历37217038114043618062914010129*

*

对方健康4511507441206341204411201127对方婚史5511505551805361805351502120对方地区6511506511209281908291403176对方人品7451504671402811601941105105对方职业8421401132160122317011231502136对方事业94214010371208341202641702191对方相貌103013084119011281909291401131对方工作1191102071002571902551900119对方性格1291101216130131518014171600192对方气质1361101311160171015015111800169对方生育1461102441702371902351900135对方入赘1561102541702471902451900135对方修养166110937120102819012231507149*对方情趣1761101611160191015016111800169对方户口1831001411160141312010231504131对方职称19310021417018101501751901188对方收入2031002241702071901851900184对方财产213100179130734120131716012156***

对方家境2231001871002171901951901177对方调动233100151116015131202051902150对方负担24310019710016131202151902153对方持家2531002341702271902251900184

对方职位

26

0100

26

0100

26

0100

26

0100

注:p<0.1*,p<0.05**,p<0.01***

表5结果是女性征婚者对对方要求变量提及率和排序的变化,表中最后一列结果是以年份为自变量,对对方的要求为因变量做非参数的卡方检验所得。其中,对方职位因无征婚者提及无法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比较的变量中,征婚者对对方身高、对方学历、对方修养和对方财产等4个变量的要求在4个所选年份中有显著变化,其他变量则没有显著差异。与征婚者自陈条件一样,其他一些变量没有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少的缘故所致。有差异的变量情况如下:

(1)对方身高:女性征婚者在提及对方身高变量上4个年份中有显著差异,其中1995、2000年显著少于1985年和1990年。

(2)对方学历:女性在要求对方学历方面1985年、1990年要显著多于1995年和2000年。(3)对方修养:在提及对方修养上,1985年人数显著少于其他年份,1990年显著多于其他年份。

125

第5期钱铭怡等: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12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4)对方财产:1985年提及对方财产的人数显著少于其他年份,而1995年要显著多于其他年份。总的来说,1985年和1990年显著少于1995年和2000年。

从排序上看各变量的相对重要程度排在前十位左右的是:对方年龄、对方身高、对方学历、对方健康、对方婚史、对方地区、对方人品、对方职业、对方事业和对方相貌。其中,女性对对方职业、对方地区的提及稍有下降;对方人品、对方事业排序上升很大,到2000年对方人品一跃而成为第一位,对方事业排到第二位。对方婚史和对方健康排序上没有多大变化。其他变量提及较少。

三、分析和讨论

(一)征婚者的基本情况

15年来,从女性征婚者的总人数看,1985年到1990年征婚者人数有上升趋势,2000年人数迅速下降。这与朱松等人对男性择偶标准变化的研究结果(待发表)相同1。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些年人们与异性交往的途径增多,或因电视征婚、网络征婚的兴起使得报刊征婚这一传统的择偶途径受到冲击;另外报刊业也蓬勃发展,报刊种类增多,征婚启事的刊登可能趋于分散。征婚者的年龄有下降的趋势,与朱松等人对男性征婚研究的结果相反,在1985)2000年,男性征婚者的年龄有上升趋势[10],反映了性别差异。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15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女性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征婚不再是大龄未婚女性寻找理想伴侣的途径,它也成为年轻女性增加自己选择范围的方法。这提示登征婚启事也不再是女性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办法。

征婚者的学历有上升的趋势,与朱松等人研究结果相同。大专、本科学历的人数逐渐增多,并且2000年女性征婚者中还有一个硕士。学历的增高与15年来整个社会总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关,尤其是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另外,征婚者整体的文化水平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到一半以上。表明这部分群体一直是征婚队伍中的主体,可能由于这部分女性在观念上更为开放,因而能够接受通过征婚的途径寻找自己的配偶。

从婚史来看,15年来征婚者大多数仍为未婚女性,近10年来离丧有子女者的人数也有所增加。15年前女性离婚或丧偶再寻找自己的配偶是要面临很多压力的,刊登征婚广告可能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15年来随着婚姻观念的解放,越来越多曾经经历过伤痛的女性勇敢地开始寻求自己新的情感生活。

(二)征婚者对自身条件的陈述

由于收集的样本量较小,造成一些变量统计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但是,从排序上还是可以看出15年来征婚者对自身条件陈述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从生理条件的排序来看,征婚者的年龄和身高15年来的排序一直分别高居第1、2位。这与很多研究结果相同。[10]年龄是择偶过程中基本的因素之一,无论国内国外人们都倾向于寻找年龄相当的配偶。[1]身高体现着一定身材方面的信息,而身材是女性除了容貌、皮肤之外最重要的生理资源,尤其近些年来男性更为关注女性的体型,因此女性会在征婚中更多地提及自己的身高。容貌在女性自陈条件中一直占第4、5位左右,也是女性自身非常看中的条件,反映了女性及社会的普遍观念即择偶过程中女性的容貌是男性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健康15年来在自陈条件中的排序变化不大,一直徘徊在第10位左右,与李银河1989年的研究相差不多(在她的研究中位于第7位)。[4]但是健康的内涵有所变化:在80年代的征婚广告词中,健康指的是不生病;而在2000年的广告词中,健康指的是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总的来看,生理条件在女性择偶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都排在前10位以内。在择偶过程中,男性更关注的是女性的外貌条件,女性征婚者因此也将其列于征婚启事之中较重要地位,这可能反映了对异性关注重点的注意。

在社会条件方面,女性很在意提及自己的学历和职业。与李银河(1989)[4]、吴雪莹(1997)等[10]的1朱松、董葳、钱铭怡、王易平、刘兴华:5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6(待发表)。

研究类似。在我国学历和职业代表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男性如此,女性亦然。但是不同年代该变量的内涵有所不同,如1985年的征婚广告词只有:/好学上进0、/懂外语0;而1995年的某些征婚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科,清秀文雅进取,爱好极广,科研电子工程师,两门外语,,,0,/高级工程师0;2000年征婚广告词有:/某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0、/硕士0、/有中英文漂亮的口语0。这些广告词都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在学识方面的提升。收入的排序有所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与吴雪莹(1997)的研究类似。在我国的家庭中,女性的收入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在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家庭生活的维持更多地靠夫妻双方共同维持,因此女性的经济收入也是男性关注的条件之一。90年代后期至今,人们收入增长迅速,某些个人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生活,专职主妇较以往增多,因此收入在各变量的排序中有下降的趋势。其他标志社会经济特征的信息如职称、职位、工作的提及率在15年来没有显著的变化,并且提及的人很少,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变量和职业、事业等变量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也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所致。女性提及事业的排序稍有下降,可能女性的事业心不是男性所关注的条件,因此女性自己也没有将其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个性品德方面,女性更多提到自己的温柔,这一点具有传统特色,与中国文化对女性的要求相符合,而且女性征婚者在提及此方面的情况15年来没有显著的变化。80年代,女性很少提及自己的人品;90年代后期排序明显上升,可以看出人们对人品越来越重视。女性对自身气质、修养也越来越重视,排序有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男性在择偶过程中对女性个性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不再限于/温柔0。

在其他信息中,女性很在意提及自身的婚史。这也是具有跨文化特色的现象。[4]而且,80年代末和90年代关注程度居高不下(都排在第三位)。说明随着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上升,有无婚史、有无小孩负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人传统的婚姻观念里,是否初婚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婚史相似的人更容易结合在一起。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观念的变化、离婚率的上升,人们不再囿于传统观念而歧视离丧人群,不再反对他们重新择偶,这可能也是这部分人员征婚启事增加并敢于提及自己婚史情况的原因。持家能力、调动能力方面提及率较低,可能是这些方面信息比较主观,需要深入接触才可以了解,所以不一定要写在征婚启事中。生育能力在各个年份提及率都比较低,可能是由于中国人比较含蓄的原因,也可能是这一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不便在征婚启事中提出。

(三)征婚者对对方要求的陈述

在生理条件方面,与自陈条件一样,对方的年龄是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1985年和1995年都位于第一位。女性对男性身高的要求在15年间是逐渐降低的,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女性非常注重男性的身高,以往人们的观念中有/一高遮百丑0的看法。90年代末对身高的要求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女性择偶的实惠化倾向,即女性更为关注男性的个人及社会经济条件,而对其身高这些生理条件的关注有所下降。对男性容貌关注的排序更是靠后的,在十位以后。女性对对方的健康一直比较看重,在女性对对方要求中排序一直在4、5位左右,15年来没有显著变化。

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15年间女性对对方职业、学历要求的提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对对方事业的要求排序呈增加趋势,到90年代末由1985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二位。其原因可能是,在我国80年代初期,学历和职业直接体现着个人收入的高低,因此女性更关注对方的学历和职业。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多元化和职业分化的频繁,学历和职业不再直接体现个人的经济状况。相比之下,事业与社会经济地位更为相关。有事业的男性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对婚后的生活更有保证。这都符合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女性更注重男性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样可以保证后代更好的生长条件。[11]并且,在当今社会整体上还是存在着女性收入低于男性收入的情况,因此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年代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内容不同,女性征婚者对对方财产要求上升,财产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最直接标志,更可以看出15年来女性择偶呈现实惠化的变化趋势。

在个性方面,女性对对方修养、对方人品的要求呈上升趋势。90年代末人品排序已跃居第一位。

127

第5期钱铭怡等: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12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说明女性择偶注重/物0的同时,更加注重/人0本身,是观念改变和提高的体现。性格、品德越来越成为当代人最为重视的择偶条件,这可能同时反映了女性对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由过去以年龄排在第一位的情况到注重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改变,故人品的排序上升到了第一位。

其他信息方面,征婚者对对方婚史的要求没有变化,其他变量如对方生育、对方家境等变量提及率都很低,这些可能是需要征婚者见面后进一步了解的,所以在征婚启事中不会更多涉及。

择偶标准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晴雨表,不同的时代影响择偶的因素不同。但是从本研究也可以发现,影响择偶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是恒定的,比如女性的生理条件是自身最为重要的婚恋资源,表现为女性对自身相貌、身高等信息更多地提及。女性在对对方的要求中一直最为注重对方的社会经济条件。但是,时代不同,关注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表现为女性对男性学历、职业的提及有所下降,而对事业的要求有所上升。反映了我国收入的多元化和职业分化的频繁。对财产的要求上升,体现女性择偶越来越呈现实惠化的趋势。女性对男性的外貌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对男性身高的要求也呈现下降趋势,也说明了女性择偶的实惠化倾向。人品逐渐跃升为女性关注的最重要因素,体现女性婚恋观念的改变和提高。

[参考文献]

[1]EVERET T D.D yer.Courtship,Marr iage,and Family:American Style[M].D orsey Press,1983:99-116.

[2]杨新科.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择偶观念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西北人口,1997,(3):34-37.

[3]B ULCROFT R.A.&B ULCRO FT K.A.Race difference in attitudinal and mo tivational facto rs i n the decision to marry[J].

Jour nal of Marr iage and the Family,1993:55,338-355.

[4]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4):61-74.

[5]徐安琪.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1997,(4):21-27.

[6]童辉杰.中国人择偶模式在10年中的变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2):10-14.

[7]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6):18-30.

[8]钱铭怡,武志鸿.北京人的择偶倾向[J].社会心理研究,1998,(3):15-23.

[9]SPA RRO W K.H.Facto rs in mate selectio n fo r single black professional w omen Fr ee I nquir y in Cr eative Sociology[J].1991,

19:103-109.

[10]吴雪莹,陈如.当代人择偶重什么?[J].妇女研究论丛,1997,(1):40-44.

[11]朱新秤.男女择偶标准的进化观[J].社会,1999,(12):32-33.

Changes of Mate Selec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Last15Years QIA N Ming2yi,WAN G Yi2ping,ZHA NG Xiao2yun,Z HU Song

(De partm ent o f Ps yc hology,Pe king Unive rs ity,B ei jing100871,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the criteria of Chinese w omen.s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and to analyze major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and their respective influence.We find that social economic status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c onsideration in demanding conditions.Although less attention w as paid to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 tion,more and more women expected their future spouses to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and more assets,w hich suggested a prac tical concern.Requirements on person.s characteristic and self2restraint were taking a more important position,reflec ting a positive change in w omen.s vie w of marria ge.

Key words:lonely hearts advertisement;mate selection criteria;Chinese w omen

(责任编辑刘曙光)

青年择偶观

为什么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会成为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转载)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的变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由此可见,择偶标准和择偶观念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阶段择偶标准和择偶模式的变化,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整个社会变迁与人们择偶模式间的内在关联,并探讨影响人们择偶标准变化的动因。 一、择偶标准包含众多变量因素 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2]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而这些,从以下两种主要择偶理论中得到具体反映。 (一)实证研究理论 从西方的一些经典文献中来看,用于实证研究的择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3种,即:“同类

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十大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十大趋势 2012-11-17 12:31:20 中国经济导报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话语权的日益提升,在包括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这样的“重量级”会议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成为中外嘉宾的共同兴趣所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大变局中的中国亟待明确自身定位。如何正确看待自身发展机遇和挑战,并从全球战略角度处理国际关系及周边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十大趋势。 一、世界经济无法走出衰退且将持续低迷 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了,现在看,这场危机还远未结束,并且有长期化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均表现为虚拟经济“虚大”,而实体经济日趋丧失竞争力。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在价格上相差几十倍,因此美国制造业已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欧洲国家即使能够渡过主权债务危机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竞争力已不能恢复。欧美要扩充实体经济和收缩虚拟经济,以使两者达到平衡,这个过程恐怕要十年。 因此,这场危机远未结束,未来十年全球经济都将长期陷入低迷。 二、美日欧发达经济体都将进入战略收缩期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开始收缩,用了15年时间才达到基本平衡,但又遭遇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走出低谷至少还要十年时间。未来十年美日欧都必须调动所有力量去解决这场金融危

机带来的烂账。这场危机的长期深化将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到一个长期的力量收缩期。同样,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也将面临收缩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外部环境的极大依赖。 整个全球力量中只有中国有力量“膨胀”,中国的膨胀是因为内部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提升将可以提供一个强大的内需动力,拉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然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这个结构调整空间和需求动力。全球除了中国都将进入一个收缩期。 三、全球大国间的博弈合作更趋激烈 未来十年是全球大国间从未有过的博弈和合作的十年,将是博弈中合作、合作中博弈的十年。这次危机不可能单靠某个国家而只能通过全球合作才能解决。随着危机的发展,各国纷纷推出货币量化宽松,意在转嫁危机,大国间博弈将变得更加激烈。在大国博弈中,谁能不犯、少犯错误,或者能提早洞悉他人的底牌,谁就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虚拟经济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实体经济国家”。虚拟大国的金融利益相当大部分要通过实物大国来实现,中美间的合作大于对抗。而美、欧在金融领域的博弈则明显是一方好则另一方就不好,美元和欧元走势也是相背而行。 中国的崛起完全可以在资源问题和产业问题上下大力气有所作为,而不在别人的核心利益上去争,减少彼此间矛盾。资源和产业整合好进入到通过金融配置资源的时候,中国可以依托美国,也可以依托欧洲,这样对中国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更有利。

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中女性地位变化的看法

纵观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女性的地位一直偏低,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经过几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或改革,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不过在诸多方面仍然有很多阻碍。在我看来,我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大致存在着四个阶段,从总体而言,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不断上升。 第一阶段是从清末时期,这段时期女性地位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中国妇女仍处于几千年封建家长制的禁锢下,被赋予强烈的“孝妇,贤妻,良母”的思想,虽然有新思想的传播,新式学堂的兴建,但女性解放的改革道路依旧在曲折中慢慢开展着。传统中国是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三从四德”“妇以夫贵”“妻为内助”等性别伦理说教对女性加以教化和禁锢,使女性被迫困守在家庭,完全依靠男人生活,毫无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婚俗观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束缚和迫害妇女的利剑。中国古代的妇女素质观实质是一种道德素质观,“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古代妇女素质观的基本主张,“妇德、妇言、妇容、妇勤”是对妇女素质的基本要求,使女子“惟知洞其耳、梏其足、涂饰其面目、一若仅供天地间玩好之用”。妇女“于天地间之事物,一无所闻,而竭其终身之精神,以争强弱交涉于箧筐之间”。晚清女子学堂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过总体而言仍处在一个弱势地位。 第二阶段是五四运动时期,它不仅是思想,文化领域范围内的一次改革,更是一次深刻的妇女解放运动。它唤醒了中国妇女作为女性

的自觉,使越来越多的先进思想的女性接受了西方的平等明主的思想。让女性首先能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能自主的选择婚姻生活,不再一味地依赖男人生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遭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批判,女性同样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具有维新思想的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学堂——中国女学堂的兴起,此后,上海的爱国女学、北京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南京的旅宁女学等先后创办,掀起女子教育的初步兴盛局面。随着女学的纷纷兴起,继之而起的女子参与社会工作,女子走出家门走向学校继而走向社会,女学对改变社会风气,提倡男女平等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期间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庐隐,就是这一时代进步女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她在日本游学的几年时光中,通过对比中日女子教育的差异,深刻剖析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弊端。更涌现出来像邓颖超这样的女革命家,邓颖超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并在五四运动时期,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她还和周恩来、郭隆真等天津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共同组织了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还有很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法律上保障了女性的平等权利,提倡女性为社会服务,男女共同承担家务。毛泽东提出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等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还被深入贯彻执行。不过仍有性别歧视现象存在。

女性择偶标准问卷

女性择偶标准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你愿意花时间来做这样一份调查表,此份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择偶标准,用来了解大家所认可的男性应具有的特质。此份调查为匿名调查,希望你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填写,感谢你的配合! ★基本资料登记 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选项上改变字体的颜色,如是理科,则将理科变为“理科”※你的学科类别 □文科□理科 ※你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 ※你成长的地方 □农村□城镇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 □困难□一般□富裕 ※你婚后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做一个家庭主妇□有自己的工作即可□成为事业上的强人 ★答题规则: 重要程度分为1 2 3 4 5 五个等级,1为无关紧要,5为非常重要,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观点的等级上,更改其颜色,如为1,则改为“1”(可用格式刷完成,最好用同样的颜色,再次谢谢你的配合!) 第一部分:个人的基本情况 1.外貌(身材+相貌)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年龄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健康状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学历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职业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工作地点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月收入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幽默风趣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是否有兴趣爱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人缘是否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二部分:性格及人品 1.是否善良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体贴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自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诚实可靠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有责任心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有内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是否孝顺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做事是否认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三部分:生活习惯 1.是否抽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喝酒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经常玩网络游戏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帮忙做家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懂得享受生活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讲究个人形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当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摘要: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报的宣传以及西学东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近代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地位与婚姻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以近代历史资料,辅之以女性笔记小说、杂记、文集等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转变和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分析和考察,揭示中国近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近代女性;家庭地位;婚姻价值观

社会转型直接影响着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性别制度,改变着传统的两性关系,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提升,是近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相区别的标志(杜芳琴、王政,2004)。自古以来,无论是具有叛逆人格的女性还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男性,都曾以各种方式对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表示过强烈不满或进行过抗争,却始终无法动摇传统的性别制度。只有到了近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动,把对人的关注提到了重要地位,人的存在、人的权利受到尊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制度才开始受到严重挑战。女性角色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女性权利部分得到社会认可,女性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家庭关系发生了逆向转化. 一、妇女生活史的研究是了解女性的重要环节,而婚姻家庭又是女性生活最重要的方面。 近代以来,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婚姻领域的选题来看,学者多有论述,但大多是对此作现象的描述,而且对其深层次的原因未能作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婚姻价值观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只是从宏观上描述,主要涉及到择偶观,生育观、家庭观,性观念、结婚离婚观念等方面,而且所引用的事例大多千篇一律,例如湖南长沙的赵五贞为反抗包办婚姻,在迎亲的花轿中自刎身亡的事件经常在一些论文中出现。缺乏新意,没有能够真正的了解女性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强的男性主义色彩。婚姻价值观研究的时间段而言,学者们对唐代、宋代及五四时期的女性婚姻价值观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相对而言,学者们比较关注开放的唐代,以及各个朝代交替时的女性婚姻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间段的研究相对而言多一些。清末民初这段历史时期学者们关注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很少强调这一转型时期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贲小丽,2006). 二、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几千年来,建统治者以各种手段控制妇女,从肉体到精神对妇女极尽摧残,导致妇女于愚昧、软弱、无知无识、任人摆布的状况。因为长期被愚化,她们绝大多数处于蒙昧麻木状态,反而成为旧秩序的捍卫者。近代以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女子解放运动兴起,而女性自身的觉醒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时孕育和培养了最早的妇女社会活动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和第一批现代知识女性.

女生择偶标准

我妈的标准是:离我家近点,以后好可以经常回娘家,175CM以上,长得干净点。 我爸爸要求:家庭条件和我们家差不多,因为他说太富了,嫁过去以后会被看不起,会受欺负。 爸妈说的有理,毕竟是爸妈。 我心中的他呢。。。 先说外表,太帅的不要,我配不上,也看不住,自己男朋友老被别人惦记的感觉不怎么滴、再说我有自知之明。我不以貌取人,但要我和一个看起来不顺眼的人过一辈子,我还是不会干的。所以长得不在好坏,看起来是个干干净净,挺顺眼的就不错了。 所谓顺眼,很难说,主要是感觉,有的人看起来感觉就是坏人,不好不好。。 所谓的顺眼可以抽但要少抽,因为吸烟有害健康,我不想他死的比我早,他死了,我和谁坐着摇椅慢慢摇去啊。会喝酒,并且能喝酒,白的啤的都行。两杯下肚就找不到北了的男生好像有点怂。 我不是公主,不是灰姑娘,也不希望他是什么白马王子。希望他更像是一个骑士,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到放到人堆里根本就不会有人留意,他有最平凡的喜怒哀乐。他必须很孝顺,懂得感恩! 希望以后我的男人,要看起来就是一大老爷们,和他在一块时特有安全感,天塌下来也不会害怕。有血性,办事有魄力,不会遇事儿就变成老娘们,蔫蔫乎乎的我不喜欢。我这人比较没主见,希望他是那种比较果断的人,有时候还可以帮我拿主意。 不喜欢沉迷于游戏的男生,任何游戏!可以玩游戏,但是决不能把它当“事业”,他应该把游戏看得很透,任何游戏都只是娱乐,决不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应该有责任感,上进心,不用在学校功课门门优,挂科也无所谓,毕竟成绩真的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大道理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希望他对政治,军事,时事,历史都了解点,至少得比我懂得多,我喜欢好像什么都懂的男生,可以我随时觉得,哇~你懂得好多。男生的视野应该广点儿,别没事看些个娱乐消息,娱乐圈里的谁跟谁传绯闻了,关你屁事!最讨厌八卦的男生。 最好他比还我能说,歪理一堆一堆的,可以听的我一怔一怔的,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好有些坏坏的,因为我自认为我自己有点小坏,那样就显不出来我坏了。 他上网不会常聊qq,会看些新闻,会经常去逛某个网站,会去读一些帖子,但是不会人云亦云,他有自己观点。呵呵,他会心疼的叫我丫头,坏笑的叫我媳妇儿、 他可以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但是可以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男生认真的时候是很有魅力的。他不会很势力,也不会很傲慢,不会自视清高,也不会存有什么偏见,他不会轻易说别人的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理解别人,不会轻易去评论别人。 他有思想,想过自己的未来,甚至有很好的规划,他可以迷茫,但是他必须明白迷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必须行动起来! 。 他可以色,因为听说男生没几个不色的,男人本“色”嘛,可以理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姿色也一般,你可以去看别的女生,甚至我会和你一起讨论哪个女生比较美,哪个身材比较好。但是最好不要拿她们和我比较,我知道自己比不过她们,我也不会拿你和什么校草什么的比。所以希望你记住,你选择的是我,并且是世界唯一的我。 还有,他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不会想着某天会被星探发现然后成为明星,也不会期待着中头彩赢亿万大奖,不会想着自己突然成为暴发户,他不会天真的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样荒诞的事情,他明白所有的得到都先要付出的,希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以后我们的生活也是很平凡,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我喜欢平静平凡安稳的生活。

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

女性的家庭权利是其社会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女性在家庭内的平等权利、财产权利、生育权利以及人身安全权利等。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共文化和商品社会文化这三重压力造成了多数女性的家庭权利贫困[1].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主张女性要内外兼顾、工作家庭两不误。大部分女性除了必须在工作上努力与男性竞争外,在家庭里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尽管社会的半数成员是女性,而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可以说也超出男性(至少就辛劳程度而言是如此),但女权主义等现代理论及相应的研究在中国一直未获得应有的重视,这更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观念的约束所致。本文通过分析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历史演变,具体考察她们的家庭权利的各主要方面,希望藉此能促进当代妇女学中家庭关系及女权问题的研究。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向来不高。宋代以来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摧残女性的缠足现象,它首先是为了取悦于男子的审美需求和性欲偏好,同时迫使女性深居闺房,不问世事,禁锢家中,成为男性的家奴和性奴。[2]有西方学者认为,“缠足是一种政治机制,它反映和存续了妇女社会和心理的劣势;缠足将妇女牢牢地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特定的功能”,而且缠足又“是公众态度,是大众文化──它是10个世纪中数以百万计的妇女作为真正的女人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3] “五四”运动以来,缠足现象逐渐废止,“新文化运动”带来了许多新的风气,但家庭中的夫权观念、女性的相夫教子功能和女子的“三从四德”文化,在民国时期一直占据主流。在夫权主导下的家庭里,妻子必须听命于丈夫,女儿必须服从于父母,媳妇必须听命于公婆,许多女性的家庭权益被严重侵犯。尤其糟糕的是,家庭中侵犯女性权益的主要侵害者常常也是女性──如婆婆、后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婆婆们经常以一种不健康的心态,重复自己的婆婆当年的压迫手段,甚至变本加厉地侵犯媳妇的权益和人身自由。后母虐待非亲生之女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即便在家中未遇到婆婆或后母的迫害,女性也得面临代表父权的父亲和公公的压力,男性家长经常任意剥夺女性婚姻自主和经济自主的权利。1949年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改善,但妇女解放运动并未深入到家庭之中,政治运动的风暴也未危及家庭中男人的优越地位。虽然传统文化鼓吹的“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文化受到明显的冲击,但在毛泽东时代女性却又多了另外的“二从”,即“从国家”、“从单位”[4].1950年代,许多女性面临“组织上”的压力,在革命的名义和强制之下,被迫服从组织“分配”,与“首长”们结合。政府公然容许和容忍那些“老革命”喜新厌旧,抛弃老家的“黄脸婆”妻子,与年轻漂亮的城市小知识女性结婚。“组织上”用这种方法对那些“革命英雄”实行了性补偿和性报答,但众多小知识女性却被“革命”当作“性礼物”和“性奴隶”无偿赠与,其自由恋爱的权利被剥夺了,而“首长”们结发妻子的合法权益也被“组织上”彻底破坏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普遍在就业、薪资、提升等多方面对女性员工采取歧视性做法,女性不仅难找工作,而且处处受到福利和待遇上的歧视。全国妇联2001年第二次妇女地位调查的结果表明,从1990到1999年,城市女性与男性的工资比率从77.5比100下降到70.1比100,而在农村则从79比100下降到59.6比100.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自然影响到她们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随着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被迫离开职场、退回家庭,城市失业者中下岗女工越来越多[5].退回家中的女性尽管不再外出辛苦工作,但心理压力和痛苦却成倍增加。那些仍在工作的女性则不得不降格以求,不仅被迫接受低工资、少福利的歧视,而且可能还要忍受各种性骚扰。在农村,家庭责任承包制实行后,农民家庭普遍需要男性强劳力承担重体力活,再加上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福利制度和“五保户”制度的崩溃,农民家庭的老人赡养只能依靠儿子,出嫁的女性、离婚女性在责任田、口粮田及土地补偿费方面都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于是农村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下降。[6] 虽然时代变了,观念也有进步,但传统文化对女性家庭权利的约束仍然存在,下面分析女性在家庭中的财产权利、生育权利和人身安全权利状况的演变。二、女性的家庭财产权利财产的拥有、支配和继承是衡量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与权利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在传

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上) 课程的考试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2011年底,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A.28% B.38% C.48% D.58% 2. “起飞理论”是由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A.罗斯托 B.罗斯福 C.亚当·斯密 D.帕累托 3. 世界贸易组织于()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4.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A.7%

B.7.5% C.8% D.8.5%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和()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产品 B.文化 C.资源 D.服务 2. 海闻教授指出,起飞理论中“突变”过程的两个变化指的是()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社会结构的变化 C.文化结构的变化 D.生态结构的变化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体制改革本身能够起到提高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正确 错误 2. 海闻教授指出,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解决公平竞争问题。 正确 错误 3. 海闻教授指出,在起飞理论“突变”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指的是从原来以农业为主逐步变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正确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一,历史朝代分析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1,夏商中国商朝的妇女地位是很高的,夏朝在开国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居住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游牧性,二是从妻居。商代社会的婚姻是由多个父和多个母共娶,这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母系社会妇女地位肯定是高! 2.周朝中国妇女地位的下降是随着周朝或者儒教的出现而形成的。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能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她是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门。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兵荒马乱,国家与国家经常打仗,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劳力,所以女人的繁衍人口任务更为重要。于是,青年男女的私奔在当时都不被绝对禁止,孀妇再嫁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妇女稍微有一点地位, 4.秦朝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如妇女可杀死通奸丈夫,丈夫殴妻与妻殴夫同等处罚,等等。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地宽容。因为,秦朝时期出现三纲五常,父系社会开始明显,妇女地位由此下降!此处省略汉、

三国、南北朝、晋等朝代 5.隋唐时期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北方异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之前几百年间的交融,北方民族重视妇女地位、婚姻自由结合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6.宋朝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理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下,从宋初到南宋的几百年间,民间对于妇女再婚问题的舆论评价和社会风气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 变化。7.元、明、清到了元明清时候,从元朝开始,由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社会风气下降,到了明清时代,全女开始裹脚,女性地位遭受最严重的压迫!8.民国以后民国时期,先是解放小脚,接着是解放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然后是解放大辫子,最后是解放内衣。最后一种解放也就意味着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自由了,身体上可以不受拘束。二.文化环境和经济剖析 1.北宋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一是文人,二是女人。赵匡胤深知,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因此对子孙留下“不得杀士大夫文人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嘱咐。在这样的氛围下,文化人的地位自然不必说,知识分子受宠,自然会拉高女人的地位。至于,宋朝有多少文人,不在这里一一举例,连皇帝都能写一首好字,作画,可想而知文人风是很流行的! 2.北宋时期,经济

择偶标准调查问卷(中文版)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你的性别是:A. 女 B. 男 2.你是文科还是理科:A.文科 B.理科 3.是否独子: A:是B:否 二、.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外在条件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对对方的外貌要求是? A.好看 B.一般,但五官端正 C.普通 D.无所谓 2.你更想要对方的身高要求是? 男:A.1.80以上 B.1.75—1.80 C.1.70—1.75 D.1.70以下 女:A.1.70以上 B.1.65—1.70 C.1.60—1.65 D.1.60以下 3.你对对方的体型要求是? A.骨感 B.正常 C.微胖 D.无所谓 4.你对对方的年龄要求是? A.与自己一样大 B.比自己小1至3岁 C.比自己小3岁以上 D.比自己大1至3岁 E.比自己大3岁以上 F.无所谓 三、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性格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理想伴侣的性格特征是? A.活泼外向 B.安静沉稳 C.木讷寡言 D.直爽泼辣 E.幽默风趣 2.如果你是男生,你希望对方是? A.全职太太 B.事业型白领 C.有工作但主要照顾家庭 3.如果你是女生,你希望对方是? A.事业放在第一 B.家庭放在第一 C.两者兼顾 四、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人品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 A.相貌 B.性格 C.人品 D.成绩 E.能力 F.家庭 G.志趣相投 H.其他 2. 你希望对方的人际状况是? A.人缘广,社交能力强B.有固定的人际交往圈,交际能力一般 C.朋友较少,人际交往能力勉强D.无所谓 3. 在感情经历方面,你希望对方是: A.感情经历丰富,谈过多次恋爱 B. 感情经历一般,有过1至2次恋爱 C.感情经历缺乏,没有谈过恋爱 D. 无所谓 4.你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A.反对 B.理解,但不支持 C.赞成, 五、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A.过好眼前的生活 B.顾家型,精打细算 C.有计划的消费,有时候会花钱大手大脚 2.你希望你的对象做家务活吗?

未来十年后中国的变化

未来十年后中国的变化 当前全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客观认识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十年,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明显、世界经济复苏的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能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如何积极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数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第二,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造成新的冲击。为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以促进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可见,当前全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能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大。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排,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求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延续,新金融风险却在不断累积。二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稳定性越来越明显,美元危机、美元引发的风险严重存在。三是全球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在拉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任重而道远。四是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和能源资源的争夺等,潜藏着未来发生局部战争危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重要因素之一。 把握国内国际大局,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为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松对国内外形势的研判,只有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才能做到从容而科学地应对,也才能实现我国2020年的诸多既定目标。所以,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第一,这场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技术进步、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操作化示例 该调查的指标体系是依据我国经济发 展现状,参照联合国及亚太地区监测妇女地 位的指标而设置的。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各项内容及其主要指标: 一、法律权利 1、是否设有协调和保护妇乐权益的立法机构; 2、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无歧视性条款; 3、是否有保护妇女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或专 4、公民堆妇女法律权益的认识与态度。 一、生育与健康 1、分城乡、分年龄人口性别比; 2、男女儿童与成人的营养、健康与寿命; 3、各类妇女的生育胎次、生育意愿、孕产保 4、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

三、教育 1、女性人口的识字率、平均学龄和文化构成 2、各级各类学校女性在校生、毕业生、流失 3、职业和高等院校分学科女生人数和毕业生 4、男女接受成人教育情况。 四、劳动就业 1、妇女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2、非农业劳动者女性就业人口的比重; 3、女性就业人口的行业、职业构成; 4、女性在业者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 5、妇女就以意愿途径和职业流动。 五、社会参与与政治参与 1、妇女政治权利的享有和被尊重程度; 2、女性在国家及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比例和幅

3、妇女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4、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方式。 一、婚姻家庭 1、平均初婚年龄; 2、女性自主择偶程度和婚姻决定权; 3、家庭事务的决定与参与; 4、夫妻家庭关系中的性别倾向。 七、自我认识与社会认同 1、女性个人价值取向与自我认知能力; 2、男女公民堆性别角色的期待与认识; 3、性别对机会、权利的影响; 4、两性作用、地位评价。 八、生活方式 1、社会交往的内容与结构;

从婚姻法发展看中国女性地位变化

变故易常,桂馥兰馨——从婚姻法发展看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目录 绪论 (1) 一、婚姻法的发展历程 (1) (一)民国立法婚姻中的变革 (1) (二)现代婚姻法中的创新与突破 (3) 二、女性地位变化在婚姻法中的体现 (6) 参考文献 (9)

婚嫁,男人为女人而婚,女人为自己而嫁。因其是生育后代的前提,是男女结好的表现,婚姻几乎成了和幸福一样永恒的话题。随着光棍节的到来,剩男的问题再次被提起,由于现今社会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男女比例达到117:100,使得男方处于选择中的被动方,女性地位相比以往大大提升。而在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中地位很低。作者试图从婚姻法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和现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变化,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分析,关注现象背后的思考和启示。 一、婚姻法的发展历程 (一)民国婚姻立法中的变革 随着传统社会的稳步发展,较为固定的婚嫁习俗逐步形成,并一直沿袭到近代。近代婚姻仿古制,结婚是一种家族行为,要遵循“父母之命”,体现家长的意愿,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上以嗣宗庙,下以继后世”,为家族传宗接代。①传统社会的婚嫁习俗具有极大的剥削性和强制性,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状态,较低的社会地位也使其保受压迫。 晚清时期,由掌握新知识的新式学生首先发起了婚嫁习俗的改革尝试。随后在辛亥革命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有利冲击下,妇女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状态也随之起了变化,“男女权利均等”、“实行一夫一妻制度”、“禁止无故离婚”等规定逐步被提出、确立。民国时期人们 ①杨剑利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的婚恋习俗和模式处于新旧交替、逐渐变革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在当时不同政权的立法上也有相应的体现。 1.在民国十九年婚姻法颁布以前,婚姻法草案五易其稿,就五部草案的具体法律制度而言,订婚制度从无到有;近亲不婚明确规定,仅就具体范围略有差异;结婚制度分有仪式婚和法律婚两种;夫妻身份制度规定存在差异,民19年草案规定“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以夫之住所为住所,子女从父姓,未成年者,以父之住所为住所;赘夫以其本姓冠以妻姓,以妻之住所为住所,子女从母姓,未成年者以母之住所为住所”;夫妻财产制度分有共同财产制和财产分别制,虽立法技术尚欠完善,但仍有很大进步。 2.在草案交付审议之后,经过修改,于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布至二十年五月五日始施行,此便是南京国民政府之婚姻法。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婚姻法,其在中国近现代婚姻家庭法制史乃至近现代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立法原则上,南京国民政府婚姻立法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等反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原则。例如:关于离婚条件,根据《中华民国民法》第10449和1052条的规定,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法律及历次民律草案宽于男而严于女之陋习。又如在“婚姻效力”一节,增设“夫妻财产制”,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地位和财产权益,对于财产的所有权具有了法律依据。同中国传统的“夫妻一体主义”(实质是夫权主义)、“不得有私财”的婚姻家庭制度

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

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 李稻葵 2016-06-12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存在金融危机、国际以及改革没有落到实处的三大风险,但在结构调整、技术变迁以及国际化中存在机遇。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个发展特点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重要的发展特点呢? 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这是第一个判断。 为什么说前低后高?这个判断的基础是,我认为今天中国经济运行的速度是低于经济增长潜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实际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这个判断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三个根据或原因。 第一个根据是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只有英国和美国的增长达到了它的增长潜力,美国是2。5%,英国2。0%;其他国家都是低于设计时速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说欧洲1。7%,日本0。7%;而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大半的国家举步维艰,俄罗斯是-3%,巴西是-3%,南非也是-3%,还伴随着高通胀。这是我判断的第一个根据。 第二个原因是债务。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难题,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企业债务不仅达到了国内历史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总规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名列前茅。虽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会进入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这就需要短期内降低增长速度。 第三个基本原因是增长点。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低于潜力,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长点。城镇化刚刚破题,还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到快速轨道。 这一系列原因,让我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是低于增长潜力在运行。既然如此,未来一定会逐步回到增长潜力甚至更高一点。因此,我个人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判断是前低后高。中国经济还能怎么高呢?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应该不止目前的6。7%。 根据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结论,在一个经济体已经达到市场经济起飞的前提下,判断它的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增长潜力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这个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购买力评价是美国人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有大量的企业在学习,比如说保险业到资产管理,从商业模式到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到技术的引进,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赶超空间。我们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这就是最根本的根据。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赶超起来非常慢,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记,正因为是大国经济,所以我们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说安徽省紧邻江苏,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是江苏省的一半,江苏省人均收入水平是全国最高的,但安徽省是全国倒数第六,和江西、广西排在一块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国经济内部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如果好好挖掘这些潜力,就能够把大国增长优势发挥出来。只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改革调整到位,我们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十年后半部分应该还能够上来一点。 第二个判断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理由如下: 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高,远超过我们的邻国越南等国家。过去七八年,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工资增长远高于名义GDP,劳动成本的变化将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个理由是,今天的百姓需求也在改变,已经超越了基本的温饱。大概在五六年前,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美国,而今天奔驰、宝马、凯迪拉克也都如此。这表示在中国市场上,中高端购买力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凯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场在中国。中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中国历史上,女性曾占据过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女在社会的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导者,而女性地位逐步降低,渐渐处于从属于男性,成为其附庸。妇女逐步被排除于历史之外,成为历史的幕后者。到了近代以后,女性社会地位有了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历史变迁 引言 女性地位是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的威望和拥有与控制家庭或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地位大致来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妇女相对受到男子的尊敬,即原始社会早期的妇女地位;二是男子至高无上,女子无权,即传统社会的妇女地位;三是男女平等,即现在和未来社会妇女的地位。原始社会,中国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对偶婚为其主要生化方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并且受到尊敬。到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理学的传播,禁欲思想成为主流,强调“三纲五常”,压抑妇女的地位,使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生活地位低下。现代,随着新

思想的传播,男女平等日益成为主流思想,女性也重新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地作用。因此,对女性地位的考察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深刻的研究,所以本文中笔者对女性地位的变迁仅仅是再做一下浅陋的阐述。 一、先秦时期 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工具制做。女性天生的优势就充分发挥。由于女性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古代典籍中常称圣人乃其母感神而生。如《尚书·尧典》说尧是其母庆都感龙而生。种族的繁衍、氏族的维系似乎由女性起主要作用,使女性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一时期并不是女性压迫男性,而是女性和男性在地位上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如《史记》:“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产生,这时男子先天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男子成了战争的主要力量。男子在战争中获得的俘虏变成奴隶,自己成为奴隶主,进入了父权时期。到了奴隶社会后期,为了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便制定出了一系列宗法伦理的信条,女性地位更加全面低落。沦为男子的附庸。如《诗经》:“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男女从出生时便被定,女子生来就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浅谈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影响 一、从古到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1、母系社会------“女主”地位 母系氏族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产经验不足,所拥有的主要是以石器为主的极其粗糙、简陋的生产工具。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大自然变幻无常,野兽出没,人类时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因此人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简单而合理的社会分工中共同抵御自然的侵袭,保证自身的生存。在这样的简单的社会分工中,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打鱼、防御野兽,妇女主要采集食物、生儿育女、缝衣做饭$狩猎!打鱼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收获很少,而防御更使男子损失较多。女子从事的采集等工作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并且当时人口稀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使女子采集的收获颇丰,所以,女子在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女性牢牢地抓住了经济大权,从而也奠定了女性处于氏族群体核心的社会地位。母系氏族时代早期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的意识尚处于低级阶段,不知道两性生活与生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女性的生育现象。人们看到大地可以生长植物,女性可以生出孩子,对其原因却一无所知,于是认为女性和大地一样有着生长万物的神秘力量,于是就把女性当作神来崇拜。这一时期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并且以其生殖能力和所掌握的部落经济权利而取得崇高的地位,女性受到人们“神’一般的敬仰。 2、父权社会-----“女奴”地位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形成,交换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个人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思想和认识也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巩固,从根本上稳固了男性的地位,也进一步将女性从事的采集等行业边缘化,决定了女性地位被贬低的命运。直至社会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女性的光辉时代一去不复返,男性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甚至是全部,女性变为男性的附属。父权社会成为女性的“女奴’时代。 3、新民主主义时期--------打碎封建枷锁 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座界石,它翻开了中国女性发展新的一页。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明思想的传入,中国女性社会状况得到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开女禁,兴女学,女性的潜力展现,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也得到相当的改善。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解放,形式上的解放。建国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得到了一个质的变化。首先,女性的各项基本权利逐渐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认。女性首次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拥有了参政的权利。《婚姻法》的颁布,从根本上使广大女性得到了婚姻自由。《妇女权益保障法》给女性提供了一个正当维权的途径。其次,妇女与男子共同接受教育和参与生产,给了女性自身发展与独立的机会,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情形堪虞。 4、社会主义时期--------男女平等 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