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标准的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应该可以引用著名厂商的设备使用说明吧? 我正在编写一个工艺标准,实在是无法引用到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中的一些东西,不知道把把设备说明书引用进去可以否?

不可以!

根据GB/T 1.1-200之6.2.3条规定,“该一览表不应包含:---非公开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

我个人认为设备说明书属于“资料性引用文件”,所以不可以引用!!!

没办法,我觉得只有写了,而不采用引用!

确实是这样!

而且设备使用说明不具备法律地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喀嚓了也没啥关系,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目的就是在标准中需要用到其他被引用文件的内容时,不必重复罗嗦地将被引用

文件的内容写进本标准,直接写上被引用文件的编号就可以了,可以引导读者去查找被引用标准。但如果被引用的文件不是GB1.1规定

的那些国际、国内标准、行标之类,就可以在用到被引用标准的章节将被引用文件的内容写进去,后面附上参考文献;或者,将被引用

的内容编写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这要看标准的内容是否必须遵照附录内容,必须遵照,则为规范性,不必,则为资料性)。

如何理解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导语?

创建者standard日期 2005年5月9日

导语

在引用文件一览表前,应加上固定的导语言: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根据这短导语,应理解如下几点:

1、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后发布针对此文件的勘误表适用于本标准,而其他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2、被引用的文件被修订后,如果没有公告说明其被废止,这项被修订的文件仍然是有效的。

3、对注日期引用的文件,也鼓励应用方研究其最新版本,并考虑可否使用最新版本。

4、不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所有修改单或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5、编写标准中的某部分,其规范性引用文件导语中的第一句话改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即将本标准改为本部分)”。

关于印发《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的通知

庆法制发〔2012〕18号

2012-11-02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12年10月30日

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1制定本技术规范的目的和依据

为了促进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和效率,根

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黑龙江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和《大庆市

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庆政发〔2012〕2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2概念界定

本规范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以及依

法授予行政管理权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发布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并对其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行政公文。

3适用范围

3.1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权的组织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的技术和

程序,适用本规范。

3.2 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等内部文件以及对外部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

不适用本规范。

4制定原则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坚持合法、公开、精简、效能和权责统一的原则。

5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一般包括制定目的和依据、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基本概念的解释和界定、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实体和程序规范、法律责任、施行日期等。

6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要求

6.1 规范性文件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形式应当服从、服务于文件制定宗旨和草案的内容。

6.2 草案结构应当逻辑严密,条文清晰,章节设置科学合理。

6.3 草案语言应当准确、简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法律语言表述惯例。

7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求

规范性文件制定应当注重程序合法,维护法制统一;注重程序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注重程序公开,扩大公众参与。

第二章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

8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

8.1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8.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8.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8.4 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8.5 其他机关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9制定规范性文件注意事项

9.1 起草规范性文件时应确认本机关是否属于本规范第8条所列制定主体。

9.2 起草规范性文件时应确认拟规范的工作是否全部属于本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

9.3 起草规范性文件时应确认起草的政策性规定是否应当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批准或

者以政府名义发布。

9.4 起草规范性文件时应确认起草的政策性规定是否应当经过法定程序发布。

10 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机构

10.1 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权的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例如交通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等)和部门的临时机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所属机构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制定规范性文件。

10.2 上述机构需要就本机构管理或者协调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可以在组织起草后提请业务部门或者有关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

10.3 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权的机构可以在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

11 联合发文

11.1 起草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管理的事务,应当与该主管部门联合制定和发布。

11.2 起草的规范性文件涉及主管部门较多的,应当提请政府主管领导协调后联合发布或者以政府名义发布。

11.3 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文件。

12规范性文件需政府制定和发布的情形

12.1 对所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

12.2 对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产生重要影响的。

12.3 属于重大改革措施,在所辖区域先行先试的。

12.4 需要修改、废止政府或者政府办公室已经发布生效的规范性文件的。

12.5 涉及其他应当由政府批准事项的。

13主管部门转发上级文件要求

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转发上级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14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情形

属于行业协会、群众自治组织、企业等社会主体自身职责范围的事项,行政机关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15规范性文件内容要求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不得违反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决定,不得超越本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应当符合社会风俗习惯。

16行政机关因履行法定职责需要可以制定和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情形

16.1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例如可以就“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问题制定规范性文件。

16.2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虽有规定但规定不具体、不便操作的。例如根据《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第一条中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工资基数按照缴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纳税收入计算”的规定,可以就城镇个体工商户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制定规范性文件。

16.3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授权本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例如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的规定,可以就房屋被征收人补助和奖励问题制定规范性文件。

17规范性文件内容不能突破上级规定

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突破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

18不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情形

行政事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文件的规定能够有效进行管理的,一般不再就此方面的行政工作制定规范性文件。

19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的事项

19.1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以及面向社会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例如批准、核准、许可性备案、登记、从业资质、年审等。

19.2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19.3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

19.4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事业性收费。

19.5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征收或征用。

19.6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裁决。

19.7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属于行业协会、群众自治组织等职责范围的事项。

19.8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依法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机关设定的事项。

19.9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规范性文件不得规定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内容。

20引用和援引

20.1 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本规范19.1至19.8所列事项的,应当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依据。

20.2 需要援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的,应当明确指明被援引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的名称、条文序号,并准确转述条文内容。

21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

21.1 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规范性文件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21.2 国家和省未就有关技术规范制定统一标准时,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市情况制定或者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机关联合制定和发布的技术规范,可供有关单位参照执行,不得强制执行,并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时,其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合同示范文本不得强制使用。

23不作重复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24不溯及既往

规范性文件不溯及既往,但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四章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依据

25法律依据的种类

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依据应当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

26规范性文件法律依据表述规则

26.1 对法律依据全部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的,以书名号援引直接法律依据全称。

26.2 根据部分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的,应当在法律依据名称之后表明“的有关规定”。

26.3 对法律依据的某一条规定进行细化的,应当在依据中写明上位法的条款序号。

26.4 以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时,应当在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后用括号标明文件的制发文号。

26.5 集中列举法律依据时应当按照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27确定法律依据的原则

27.1 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规定不一致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依据。

27.2 不同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共同的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依据。

27.3 作为制定文件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规定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

27.4 规章的规定同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依据。

27.5 同一部门就相同事项作出的多个规定不一致的,以最新的规定为依据。

第五章起草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节名称表述

28名称表述基本要求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应当完整、准确、简洁,能够集中体现实质内容,反映适用范围和基本体例,除以书名号引用上位法名称的情形外,一般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29名称表述构成三要素

29.1 名称一般由制定机关或者适用范围、规范事项、基本体例三要素构成。例如:“大庆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大庆市”为适用范围,“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为规范事项,“办法”为基本体例。

29.2 对需要立即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度论证又尚未完全成熟的特殊情况,一般使用“暂行”或“试行”。“暂行”侧重于对时间效力的限制;而“试行”则侧重强调适用范

围的特定性。使用“暂行”和“试行”,应当规定暂行和试行的期限,或者明确实施后评估时间及相关要求。

30基本体例

30.1 规范性文件的基本体例

30.1.1 规定。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规定”一般既有实体内容,又有程序规范。

30.1.2 办法。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具体的规范。与“规定”相比,“办法”规范的事项更小、更细致,且侧重于规范程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0.1.3 决定。对某一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部署性规范。

30.1.4 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思路与见解,明确处理办法。

30.1.5 通告。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30.1.6 实施办法。为贯彻实施某一具体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作出的具体操作性规定。

30.1.7 实施细则。为贯彻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具体、详细的规范。

30.1.8 规范。对某些技术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作出的规定。

30.2 规范性文件不得称为“条例”、“实施条例”。

第二节结构表述

31一般原则

31.1 规范性文件一般采取条文式或段落式表述,以条或段为基本单位,按照逻辑关系顺序排列,密切相关的内容配置在一条或一段中。

31.2 规范性文件少于30条的一般不设章节。

32章节条款项目表述要求

32.1 草案一般按照章、节、条、款、项、目的顺序排列。

32.2 草案的内容较多、层次较多时,可以设章,否则不得设章。每章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每章应当有自己的标题,标题应当概括反映本章的主要内容,序号用中文小写数字依次表述(表述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32.3 章的条文较多且有若干组相对独立的内容时,可以设节,节名应当概括反映本节的内容,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表述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32.4 条的内容应当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每条只规定同一内容,条应当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用序数词连贯排列(表述为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

32.5 一条内容中包含两层以上相互关联的意思且不宜再划分为两个以上独立的条时,可以设款,每一款应当只表述一层意思,款在条中以自然段的形式排列。

32.6 条和款的内容需要细化或者列举时,可以设项,项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每项的内容只能包含条或者款中的一层意思,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小写加括号分段表述(表述为(一)、(二)、(三)、……)。

32.7 项中的内容仍需细分的,可以在项下设目,目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顿号表示(表述为1、2、3、……)。

33结构组成

规范性文件草案内容一般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总则和附则可以明示或非明示的方式表示,分则不以明示的方式表示。

第三节总则部分

34总则内容总体要求

总则应当综合反映草案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要素。草案不分章的,应当在草案正文的开端集中表述属于总则部分的内容;草案分章的,总则部分的内容应当作为第一章。

35总则基本内容

总则一般包括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组织实施主体和其他总括性的内容。

36制定目的和依据的表述规范

36.1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目的和依据应当在规范性文件的第一条中综合表述,一般表述为“为了×××(制定目的),根据×××(制定依据),结合×××(管辖范围)实际,制定本×××(文件体例)。

36.2 制定目的表述应当具有针对性,一般以“为”置于句首,并按照具体到抽象、直接到间接、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排列。

36.3 制定依据包括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事实依据。

36.3.1 法律依据主要列举草案所依据的直接上位法,一般不列举间接上位法。依据几个上位法的,可以只列举主要的法律依据,之后加上“和有关法律法规”。

36.3.2 政策依据主要列举草案所依据的直接上位政策规定,一般不列举间接上位政策规定。依据几个上位政策规定的,可以只列举主要的政策规定,之后加上“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列举同位规范性文件、下位规范性文件。

36.3.3 事实依据是指地方的实际情况,一般表述为“结合本市实际”。

37概念定义表述规范

37.1 对草案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应当作出定义。概念定义一般分为贯穿文件始终的基本概念定义和涉及部分条款的专用名词或专业术语定义。一般表述为:“本××所称××(基本概念或者专用名词、专业术语),是指××(定义)。”

37.2 基本概念定义放在草案的总则或前部,专用名词或专业术语概念定义放在草案的附则或末尾。定义必须清楚确切,不能使用含混的语词,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除被定义项本身是负概念的情况外,定义不能包含否定概念。

38适用范围表述规范

38.1 草案的适用范围是指草案适用的地域、对象和行为。地域是指草案适用的行政区域,对象是指草案所调整的特定的人或者组织,行为是指草案所调整的特定行为。

38.2 草案的适用范围一般采取地域、对象、行为的组合方式或者单一方式表述。

38.2.1 组合表述:一般为“本××适用于××(地域)从事××(行为)的××(对象)”或者“凡在××(地域)从事××(行为)的××(对象),均应当遵守本××。”

38.2.2 单一表述:对特定行政区域通常表述为:“本××适用于××(地域名称)”;对对象通常表述为:“本××适用于××(对象名称,具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单位”、“个人”等)”;对行为通常表述为:“本××适用于××(行为名称,一般直接写明行为的名称)”。

38.2.3 排除表述:适用范围有排除部分时,可以用“但书”的表述形式,在适用范围的后面加“……除外”或者“……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介于适用与排除适用之间的,可以用“××可以参照本××的规定执行”的形式表述。

39实施主体表述规范

39.1 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主体的,一般表述为“××人民政府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39.2 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作为实施主体的,一般表述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

39.3 依法获得授权的组织作为实施主体的,一般表述为“××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

39.4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实施主体的,一般表述为“××、××部门负责××和××工作”。

39.5 既有主管部门又有协管部门作为实施主体的,在按上述方式对主管部门进行表述后,协管部门应当另设一款列出,一般表述为“××、××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作”。

39.6 市级和县(区)的行政部门一起表述时,或者表述不特定区(县)的行政部门的,不写部门名称而笼统写为某一职能部门,即使用统称。市级行政部门单独表述的应当实写部门名称。

39.7 表述实施主体的名称可以用简称。第一次表述时应当使用全称,并在其后以括号注名简称,后文则都使用该简称。

40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表述规范

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是指制定实施该文件应当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有关主体在公共管

理实践中应当依据的基本准则。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应当有明确的上位法依据或者被工作实践所公认,表述应当简洁明确,并应当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

第四节分则部分

41分则内容总体要求

草案分则应当体现制定目的,科学合理地规定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42分则主要内容

分则一般包括权利义务性规范、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等内容。

43权利义务表述规范

43.1 禁止性规范,即规定行为主体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常用语有:“禁止……”、“不得……”、“不应当……”等。

43.2 义务性规范,即行为主体按固定的条件必须为某种行为的规范。常用语有:“应当……”、“有义务……”、“有责任……”、“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等。

43.3 授权性规范,即允许或授予行为主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常用语有:“可以……”、“有权……”、“享有……权利”、“不受……干涉”、“不受……侵犯”等。

43.4 倡导性规范,即提倡行为主体为某种行为的规范。常用语有:“鼓励……”、“提倡……”、“支持……”等。

44法律责任表述规范

44.1 法律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位置,一般接近规范性文件尾部,作为分则的专门部分放在分则的末尾,即置于权利义务之后、附则之前,未设置章节的,一般位于施行日期、废止事项等条文之前。

44.2 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一般不在同一条款中规定,法律责任应当与义务相对应,不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设定法律责任不宜笼统,应当明确、具体,其中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等内容的,应当有上位法依据。

44.3 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也可以原则地表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行政责任包括针对不履行义务当事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行政处理,也包括针对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表述法律责任,一般应当明确责任主体、执法主体、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幅度,有明确具体的指引,不得使用“违反本规定(办法)的,进行……处罚”的形式。

44.4 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宜规定行政处罚的内容,确实需要规定的,应当指明适用的具体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名称。表述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不能超出上位法规定的情形,处罚内容应准确援引有关上位法规定,不得做扩大解释。对行政处罚的表述采取“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方法进行,例如“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5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4.5 对行政处分的表述要明确违法违纪行为和责任主体。其中,责任主体一般是违法违纪的国家工作人员,表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例如“××(指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指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6 对刑事责任的表述一般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在行政责任之后,概括表述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商业银行有本法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七条规定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7 涉及到一方民事主体侵犯另一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可以概括表述民事责任,一般表述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例如“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5法律救济表述规范

法律救济条款按照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表述。一般表述为“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等)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节附则部分

46附则内容总体要求

附则一般包括专用名词或专业术语定义、实施细则(办法)、过渡性条款、参照适用、施行日期以及废止事项,以上内容按顺序表述在规范性文件后部。

47实施细则制定

需要规范性文件予以规范的事项,一般应当在文件内容中直接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不必规定由实施主体制定实施细则(办法)或者其他配套规范性文件。确实需要有关行政机关制定实施配套性制度的,可以在相关条文中专款规定。例如:“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停车收费标准,由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48过渡性条款

草案的实施将影响或者改变原合法行为或合法权利时,应当设置保留或者保护原有行为或权利的过渡性安排的相应条款。例如“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在禁止养殖区内的,由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安排关闭事宜;在控制养殖区、适度养殖区内的,由区(县)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限期整治。”

49参照适用表述规范

参照适用规范性文件的,一般表述为“参照本办法执行”。

50施行日期表述规范

50.1 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规定施行的具体日期。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一般表述为“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50.2 规范性文件发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的,可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0.2.1 为实行优惠、救济等措施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0.2.2 涉及税收、金融、外事等事项的规范性文件,国家的规定已规定了具体实施日期的,可以按国家的规定执行。

50.2.3 因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等紧急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表述为“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1有效期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自施行之日起,最长不超过5年。规范性文件名称冠以暂行或者试

行字样的,有效期不得超过2年。部署阶段性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规定时限。

52废止事项表述规范

采用废旧立新模式制定新规范性文件的,应当作出废止原规范性文件的表述。废止事项一般紧接在施行日期之后,作为一条来表述,并应当注明被废止文件的文号和发布日期,表述为“本规定(或者办法等)自…年…月…日起施行。…年…月…日发布的《大庆市……》(文号)同时废止。”

第六节法律语言表述规范

53法律名称引用规范

引用法律法规名称时,应当使用全称并使用书名号,但是注明简称的除外。

54法律条文引用规范

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序号时,三个以上连续序号的表述一般使用“第×条至第×条”,不连续序号的表述一般使用“第×条、第×条”。

55的字结构表述规范

“的”字结构指“的”字在句尾,省略中心语的一种表述形式,用于对条文适用的条件、主体、行为等事项的表述。例如“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信用征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56但书表述规范

56.1 “但书”结构指以“但”或者“但是”引出的一段文字,对其前文一般规定所作的例外、限制或者附加条件的规定。

56.1.1 规定例外情形。当草案设定的行为规范可能与其上位法或者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交叉,为了不与上位法相抵触,可以专门作“但书”表述,一般句式为:“……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56.1.2 规定限制情形。表述为“但(但是)……不(不得)……”。

56.1.3 规定附加情形。表述为“但(但是)……可以(应当)……”。

56.2 但书还有一种形式,即没有“但”的但书,如除外条款等,表述为:“……除……外,还……”或者“……除外”。

57惯用词和字的表述规范

57.1 规范性文件语言中应当使用双音节构词,例如“应当”、“可以”、“为了”、

“或者”、“如果”、“按照”等。

57.2 近义词的选用

57.2.1 和、与、同

在作为连词时,条文中一般使用“和”,以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动词或短语。在章名中,一般使用“与”。“同”一般不使用。

57.2.2 依照、按照、参照、遵照

“依照”、“按照”、“参照”、“遵照”都是引出某一标准作为依据的用语。“依照”和“按照”后面一般直接引出依据。“依照”通常引出法律规范作依据。“按照”引出的通常不是法律规范,而是某种规则、标准、命令、指示。“遵照”一般不直接引出依据,而通常与“执行”连用,表述为“遵照执行”。“参照”是参考依照的意思,通常是指以某一规定或标准作为参照物,以其作为处理事务的重要依据。参照适用的情形一般不在适用范围内,且执行部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7.2.3 应当、必须

使用“应当”和“必须”时都属设定义务,义务主体如不履行义务,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条文形式表述规范性文件的,一般情况下使用“应当”,用段落形式表述规范性文件的,可以使用“必须”。

58指示代词使用规范

用于指人、物或者行为的指示代词,一般用“其他”,不用“其它”;规范性文件中不使用具有性别差异的人称代词(他、她)和物主代词(他的、她的)。行为主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法人等)一般均实写,需要指代时,以指示代词“其”表示。

59慎用词

使用语言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意思笼统、不明确的词,能够具体规定的,尽可能量化、具体化这些词指代的含义,这些慎用词有:“有关”、“相关”、“及时”、“重大”、“一般”、“特殊”、“按规定”、“影响大”、“效果好”等。

60数字使用规范

60.1 数字除发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使用汉字外,应当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0.2 规范性文件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均包含本数;“超过”、“不满”、“以外”不包含本数。

60.3 量词名称应当符合国家规范。凡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长度、重量、面积、体积

的数量单位,如公尺、公分、丈、寸、斤、担、立升、公升、平方公尺等,不得使用。

61标点使用规范

61.1 草案中应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般不使用问号、感叹号。

61.2 草案条文分项表述的,项的末尾用分号,最后一项末尾用句号。

第六章修订和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技术规范

62修订规范

62.1 我市规范性文件修订采取废旧立新模式。

62.2 废旧立新模式是指用新的规范性文件取代原规范性文件,原规范性文件自然失效,不需要另行作出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决定。修订后的规范性文件需要重新规定施行日期。修订程序和制定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均与制定规范性文件相同。

63废止规范

63.1 规范性文件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被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或者上位规范性文件替代、修改、废止的,应当废止。

63.2 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或者上位规范性文件规定不一致的,应当废止。

63.3 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因管理方式或者调整对象变化等情况而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当废止。

63.4 规范性文件因任务完成等原因而自然失效的,应当废止。

63.5 规范性文件经评估存在需要废止的情形的,应当废止。

64废止规范性文件格式

64.1 单件废止规范性文件

64.1.1 名称。×××人民政府(或×××部门)关于废止《……》的决定。

64.1.2 正文。鉴于……(指废止规范性文件的简要理由),×××政府(或×××部门)决定,废止……年……月……日×××人民政府(或×××部门)发布的《……》。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64.2 批量废止规范性文件

64.2.1 名称。×××人民政府(或×××部门)关于废止《……》等……件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64.2.2 正文。鉴于……(指废止规范性文件的简要理由),×××政府决定,废止下列……件规范性文件:

一、《……》(……年……月……日×××人民政府(或×××部门)发布)。

二、《……》(……年……月……日×××人民政府(或×××部门)发布)。

……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七章程序规范

65起草部门

65.1 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起草,可以确定由其所属一个或者几个行政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65.2 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组织起草,可以确定由其一个或者几个所属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65.3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部门职权的,应当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部门联合起草;联合起草时,应当以一个行政部门为主,其他行政部门配合。

65.4 起草规范性文件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者组织参加,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或者组织起草。

66调研论证

起草规范性文件的行政部门或者所属机构(以下统称起草部门)应当对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或者主要措施进行充分论证,增强操作性和有效性。

67征求意见

67.1 起草部门起草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广泛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有关机关、专家的意见。

67.2 涉及重大事项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起草部门应当采取召开座谈会、

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将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布等方式征求意见。

67.3 起草部门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或者本部门网站,以及其他有利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征求意见的期限自公告之日起一般不少于十五日;确有特殊情况的,征求意见的期限可以缩短,但最短不少于七日。

67.4 起草部门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有关机关、专家提出的意见予以研究处理,并在草案说明中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说明采纳意见的情况。

67.5 起草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其他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

68协调分歧

对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存在分歧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进行协调,对未采纳的意见应当说明理由;经协调仍存在分歧意见的,应当报请制定机关协调或者裁定。

69草案说明的要求

69.1 起草部门应当形成规范性文件草案及其说明报制定机关。

69.2 规范性文件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制定该文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上级机关有关规定;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4)征求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5)对有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70认定和审核

70.1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当将文件草案交其法制机构认定,属于规范性文件的,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核。

70.2 起草部门应当向法制机构提供下列材料:

(1)规范性文件草案书面文本及电子文本。

(2)草案的起草说明。

(3)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上级机关有关规定的文本。

(4)协调论证结论和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等有关材料。

(5)起草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70.3 以政府名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起草部门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提交的起草说明和草案文本应当加盖起草部门公章,并应当同时报送本部门法制机构对草案的书面法制审核意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报送有关部门反馈的书面意见。

71法制审核

71.1 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对审核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就下列事项依法提出审核意见:

(1)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

(2)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3)内容是否与相关政策以及上级机关有关规定相违背;

(4)拟确立的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5)是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协调、衔接;

(6)起草工作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7)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71.2 规范性文件草案经法制机构审核修改内容较大的或者草案内容前涉及有关部门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法制机构应当视情况就修改后的草案向有关部门或社会征求意见。

72集体讨论决定

72.1 规范性文件应当经制定机关负责人组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72.2 规范性文件未经法制机构签署合法性审核意见的,制定机关不得审议。

73公布要求

73.1 规范性文件经集体讨论通过、印发后,应当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将其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73.2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规范性文件可以用政府令的形式公布,其他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以政府令的形式公布。

党委系统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党委系统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内蒙古新闻网13-06-27 09:53 【打印本页】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第一条为提高党委系统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保证党委系统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相一致,维护党委系统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各部门和盟市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各部门和盟市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各部门牵头联合自治区有关部门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视为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盟市委办公厅经盟市委同意印发或转发的规范性文件,视为盟市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盟市党政联合制定、由盟市委或者盟市委办公厅印发的主要用于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文件,一般视为盟市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不属于备案范围: (一)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 (二)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

(三)盟市党政联合制定、由盟市委或者盟市委办公厅印发的主要用于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具体工作,且具有年度特点、不具有长期约束力的文件; (四)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 (五)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三条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凡属报送备案范围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及时报送备案,不得不报、迟报、漏报。 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全面审查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在备案审查中发现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应当予以处理。 第四条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承办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具体事务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所属法规工作机构办理。 依照本办法应当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直接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所属法规工作机构。 第五条依照本办法应当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制定机关报送自治区党委备案,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机关 报送自治区党委备案。 第六条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制定说明和正式文本,并装订成册,一式3份,同时通过自治区电子政务内网规范性文件备案平台报送电子文本。 对于不报送或者不按时报送应当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的,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责令其限期补报。 第七条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对报送自治区党委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二)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

关于认定规范性文件的指导方案(最新)

关于认定规范性文件的指导方案 为扎实推进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明确规范性文件清理范围,进一步贯彻落实《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通知》(x〔x〕129号),现就规范性文件的认定提出如下指导方案: 一、规范性文件的认定标准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以下简称《制定和备案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的,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能反复适用的,除政府规章以外的各类文件。” 二、认定规范性文件需要把握的概念 (一)文件调整的对象是除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人员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调整对象不是指规范性文件发布的对象,而是规范性文件中行政管理涉及到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一定时期”包括几个月或者几年不定;“反复适用性”是指文件作出的规定,自实施之日起的一个时间段内,对同类事项可反复适用。 (三)“涉及权利义务”主要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禁止性、允许性、强制性等事项,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或者责任。

(四)“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针对某一区域或者某些群体的,属于“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例如x 地区的居民、部分餐饮个体工商户,都属于“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三、下列规范性文件的认定 (一)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后,关于修改、废止、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属于规范性文件。 (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行政机关的“三定方案”、启用行政执法专用章、行政区划批复等涉及对外管理权限并作为管理依据的规定,属于规范性文件。 (三)行政机关有些批复的内容不仅适用于请示机关所在区域,而且适用于批复机关管辖范围的同类事项,具有事实上的普遍适用性,属于规范性文件。 (四)行政机关原文转发上级机关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本机关的规范性文件;但转发上级机关规范性文件同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或者补充意见,并涉及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属于本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五)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进行裁量权细化量化的规定,属于规范性文件;但行政机关指导本地区本系统下级行政机关就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裁量权细化量化作出的规定,不属于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最新)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保障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X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依据《X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执行。 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依据国家和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不特定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制定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处理决定以及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的规定; (二)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切实保护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权责一致、程序规范、精简高效、民主公开、便民利民; (四)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管理的可以对外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以下简称部门管理单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制定和公布 第七条下列机关可以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市、县区、镇人民政府; (二)街道办事处;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

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对于保证党内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保障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原则 (一)有件必备。凡属于报送备案范围的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向市委报送备案,杜绝不报、迟报、漏报和选择性报备的现象。 (二)有备必审。对于报送备案的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三)有错必纠。备案机关在备案审查中发现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报备工作 (一)报送备案范围 1.需要报备的党内法规性文件,是指市纪委、市委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工)委,市委批准设立的党组(党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

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反复适用性。 2.不需要报送市委备案的文件。(1)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2)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3)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4)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二)报送备案期限。党内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制定机关报送市委备案。 (三)报送备案材料及格式。 1.报送备案材料: (1)备案报告。抬关写“中共湛江市委办公室”,落款署制定机关名称,并加盖公章。 (2)正式文本。含发布通知,电子版和纸质版应当一致。 (3)制定说明。是对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所作的解释,主要包括制定意图、主要内容、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审议签发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向备案机关报告的重要事项。 2.格式及方式:纸质文本要用A4型纸张装订成册,一式30份,同时报送PDF、TXT电子文本。 — 1 —

什么是规范性文件

什么是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因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故名称为规范性文件。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性文件的涵义、制发主体、制发程序和权限以及审查机制等,尚无全面、统一的规定。通常对于规范性文件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 广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总和。 狭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目前这类非立法性文件的制定主体非常之多,例如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法院、检察院等。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法律上称之为抽象行政行为。由于这类行政规范性文件数量多,涉及面广,是行政管理权和行政强制力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切身利益,

因而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也在逐步加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如果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该文件的申请。此外,国家法律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权限正在逐步予以严格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规定,除了法律规范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红头文件”。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遇到,它与其他公文不同之处表现在内容和制定程序上,虽然规范性文件在文书格式上也有很严格的要求,但相对其内容而言,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常用的公文每一类都对应一个专门的名称和文书格式,规范性文件则不然,它的名称是不固定的,有可能一个办法是,也有可能一个通知是。怎么去判断一个文件是不是规范性文件?这就要看规范性文件它有些什么特征。 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一)法定主体 必须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才有权制定规范性文件,这些有行政职权的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

ICS A JZB 金质工程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规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

JZB 7—2008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应用系统集成测试规范 (2) 3.1 集成测试的前提条件 (2) 3.2 集成测试的内容 (2) 3.3 集成测试过程 (4) 3.4 测试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 (4) 3.5 测试沟通会议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6) 规范性引用文件 (9) I

JZB 7—2008 II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立明、王连印、单红霞、黄景涛、李宣、许高峰、金亚琳、姚 勇、郭启武、谭春琴。

JZB 7—2008 金质工程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质工程”建设中,集成测试各软件开发商所开发的应用系统的协同运行方法、流程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质工程”建设办公室,总集成商、监理、测试者、各级开发商等。2术语和定义 2.1建设办 “金质工程”建设办公室的简称,是“金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由总局和领导小组授权代表总局开展与“金质工程”相关的对外联系工作。负责整个“金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施、管理、监督、汇报工作。 2.2用户 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所有和“金质工程”项目有关的单位的统称,包括监督司、质量司、计量司、特设局、食品司、执法司、动植司、食品局、检验司、通关司、标准委、认监委、标法中心等各级相关部门。 2.3监理 是指“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监理服务提供商,负责整个“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质量、投资监控、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对项目实施全程进行监理。 2.4总集成商 负责“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总集成工作,按照合同规定内容要求开展工作。 2.5总标准商 是“金质工程”的标准规范建设单位,负责整个“金质工程”的标准编制。 2.6各级开发商 参加“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各应用软件系统或专项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商的统称。 2.7PM&PSM PM-项目经理,是各级开发商每个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的项目负责人。 PSM-软件项目经理,也可以是各级开发商的应用软件开发负责人。 2.8评审 为评估工作成果而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是有关专家(分业务和技术)、“金质工程”建设的各方人员,可以包括业主单位成员、监理单位成员、总集成单位成员、各级开发商单位项目管理成员以及其他和“金质工程”有关的人员。 1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总结精选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总结 《××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实施后,××一市人大常委会按照《规定》要求和全省市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精神,把该项工作作为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积极认真地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探索实践,全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正在有计划、按步骤的向前推进。 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省人大《规定》出台后,金昌市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认真学习,在人大机关内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制定出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适时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作为市人大常委会20××年重点工作列入工作议程。与此同时,积极向市委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要求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重要意义、原则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为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制定出台了×市备案审查《办法》。20××年3月,省人大备案审查《规定》发布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为及时贯彻实施这个《规定》,推进我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顺利开展,决定结合实际,在年内制定

出台市备案审查《办法》。常委会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项工作,明确了原则,提出了要求,并将起草《办法(草案)》的具体任务指定给内司委。在起草过程中,内司委认真学习了《监督法》和省人大《规定》,深入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吸收了省内外市州级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稿后,印发给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县区人大常委会等70多家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主动听取有关法律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办法(征求意见稿)》两次提请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专题讨论,经反复修改、补充、完善,六易其稿,形成了《办法(草案)》。20××年10月20日,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办法》,并决定从20××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正式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正式启动,并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三)积极尝试探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初步开展。省人大备案审查《规定》公布实施后,我市人大常委会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市人大备案审查《办法》,另一方面按照《规定》的要求,积极尝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要求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报送省政府备案审查的同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县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20××年,市政府制定的《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等6 件规范性文件、20××年1—10月,市政府制定的《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4件规范性文件均按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备案审查。按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有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对报送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审查,经审查,所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均符合《规定》和《办法》的有关规定。

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一、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因其内容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普遍有效,反复适用,具有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性质,故称之为规范性文件。 通常对于规范性文件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广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的立法性规范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影响公民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狭义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影响公民权利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目前这类准立法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不仅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还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共常务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事机关、人民团体乃至各级党委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狭义规范性文件中的行政管理性规范性文件。2010年12月省政府公布实施的《河北省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定》第二条将这类规范性文件定义为:“除政府规章外,本省的行政机关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公布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管理性文件”。

2010年市政府1号令《衡水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文件管理规定》将规范性文件定义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的命令、决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在所管辖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政府及其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行政、外事、财务管理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公务规则、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对具体事项所作出的通知、通报、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做为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

上海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参考规范

上海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参考规范

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 (条文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促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定义) 本规范所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是指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各组成部分的安排和语言运用的方法。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公布、延续、修改、废止等,应当符合本技术规范。 第四条(基本原则) 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做到逻辑结构严密,语言文字规范,表述简洁准确,标点符号正确。 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具有明确的制度、措施和程序等实质内容,不得制定没有实质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或者本市政策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且仍然适用的,不得制定内容重复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名称和体例 第五条(文件名称)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一般由制定机关或适用范围、规范事项和文件体例三要素构成,能够集中体现规范性文件的实质内容,反映适用范围和基本体例。 第六条(文件文号) 规范性文件的文号一般由制定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文号。 制定机关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编号,当年度所有规范性文件的发文顺序号应当按照签发时间,统一顺序编制。 第七条(文件体例) 规范性文件的体例是指规范性文件的体裁、结构。 制定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结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公文种类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文件体例,载明相应的行政管理事项。 (一)“规定”适用于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一般既有实体内容,又有程序规范。 (二)“办法”适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具体的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定的事项更为细致。 (三)“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意见”适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表述的内容较为宽泛。

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

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促进依法行政,使本办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办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工作。 规范性文件是指本办制定或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行政管理,规范人民防空工作的文件。 第三条规范性文件应当以“株洲市天元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的字样发布,根据内容使用“规定”、“办法”、“细则”、“规则”、“通告”、“命令”、“决定”等规范的名称。 第四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适应人防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第五条本局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由办公室负责,主要内容包括: (一)组织起草调整规范性文件; (二)负责本办规范性文件的公布工作; (三)负责本办规范性文件的解释; (四)负责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第六条下列事项,本办可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实施人防法规、规章的具体措施和方案,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的; (二)实施人防法规、规章的程序,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确定的; (三)调整本办机关对外的行政行为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 第七条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由办公室拟定项目建议书后提交主任批准。 第八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注重本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第九条起草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也可以举行听证会。 起草专业性强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征求有关机构及专家的意见。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与其他部门工作关系紧密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进行会签,或者与有关部门联合起草。 第十条规范性文件草案在主任审批通过后,上报区政府法制办,由区政府法制办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法规类别】11805 【发文字号】桂办发[2013]12号 【发布部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3 【实施日期】2013.07.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桂办发[2013]12号) 第一条为了做好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保证党内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市、县(市、区)党委及纪委、党委各部门制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本办法所称党内规范性文件,是指自治区、市、县(市、区)党委及纪委、党委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执行上级和本级党委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主要有规范性、外部性、普遍性、反复适用性等四个本质特征。 下列文件不属于备案范围: (一)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 (二)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 (三)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 (四)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三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有件必备,即凡属于报送备案范围的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报送备案,杜绝不报、迟报、漏报和选择性报备的现象。 有备必审,即对于报送备案的党内规范性文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有错必纠,即在备案审查中发现党内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其效力

在行政工作中,行政机关常常制定一些不属于法规、规章的规范性文件,作为自己和下级机关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那么,这些规范性文件在行政执法、行政诉讼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一、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规范性文件的概念,所谓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长期生效的文件,主要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管理行为以及行政执法权的授予、委托等内容。 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规范性文件和命令。这些把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行政措施、行政决定和命令统称为其他规范性文件。 由此可见,其他规范性文件指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措施、行政决定及命令。 2、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1)制定主体广泛性。所有行政机关,上至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下至各乡镇人民政府,均有权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 (2)效力的多层级性和从属性。其他规范性文件数量众多,其效力与制定主体相对应,从上到下呈现多层级的特点;而且下级规范性文件不能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相抵触,并分别从属于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 (3)内容的规范性。其他规范性问家也是为人们提供行为规则,行为模式的,在其效力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但是它不能自行为公民设定义务,为自己创设权力,正因为如此它不属于行政立法活动。 3、其他规范性文件同行政立法、具体行政性、内部行政行为的关系 (1)其他规范性文件同行政立法的关系 通常学理上将抽象行政行为分为两大类:行政立法行为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因此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同行政立法行为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规范性、重复适用性等特征;而且制定规范性文件要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

2015 年版本iso9001标准文件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和承诺 质量方针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资源 能力 意识 沟通 形成文件的信息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运行策划过程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产品和服务开发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产品和服务放行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市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考评办法

市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考评办法 第一条为积极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各区县(市)委,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工委、临时党委),市纪委和市委各部委办制定党内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力度,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 2013〕13号)和《中共常德 2012〕44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考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客观、公平、公开的考评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做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和备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内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维护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第三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考评由市委办公室组织,实行一年一考评。 第四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考评对象为各区县(市)委办公室,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工委、临时党委)办公室(以下简称“五区办公室”),市纪委和市委各部委办负责文件审核和备案工作的科室。 第五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考评指标主要包括:领导重视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和备案工作情况,党内规范性文件的报备率、报备及时率和报备规范情况,报备的党内规范性文件质量情况和对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本地本单位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和备案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情况等。 第六条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考评的基础分为100分(计分标准见附件),综合得分60分

“其他不适当”规范性文件的界定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其他不适当”规范性文件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文简称《监督 法》)第30条和《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下文简称《备案审查规定》)第7条,都有对不适当规范性文件的表述,按照这两个条文的规定,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1.超越法定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2.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3.同上级或者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相抵触;4.违反法定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5.其他不适当的情形。然而,其他不适当却为不适当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留下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规范性文件的备审工作当中面临不小的迷惑。当然,作为一个兜底条款这样规定也是出于立法技术的需要,但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而言,尽量地使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明确具体,则更有利于规范性文件备审工作的开展。到底何为其他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一、规范性文件与宪法相抵触 《监督法》和《备案审查规定》都只规定了审查或撤销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却未将同宪法相抵触作为审查或撤销的情形。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宪法就不能够作为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依据?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与之相抵触。既然《监督法》和《备案审查规定》明确将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不适当的一种情形,而法律、法规又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所以规范性文件也就不能与宪法相抵触,无论《监督法》和《备案审查规定》是否具有明确规定。而且《宪法》还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及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也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保证宪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职权。总之,一个国家对立法行为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机制是由该国的宪政体制决定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总体上,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核心特征是代议机关至上。这就进一步要求地方人大要依据《宪法》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将《宪法》作为规范性文件审查标准的最根本的依据。因此,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其他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之一。 二、规范性文件与上位规章相抵触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广义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而规章又可分为部门规章、省政府规章和有规章制定权的市级政府制定的规章。从法律的位阶来看,市级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在整个法律位阶体系中处于效力最低的位置。必须与上位法,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上级或本级人大的地方性法规以及上一级政府所制定的规章相一致。规章作为政府部门实施法律、法规的指导性法律文件,其效力层级较低,而且在司

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神农架林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和备案管理,保证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湖北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林区政府及所属部门(包括乡镇政府、林区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和其他依法行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其他上位法(包括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行政管理事务,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在所管辖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规范性文件分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本区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解释、评估、清理,适用本办法。 行政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和奖惩决定以及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林区政府法制办主管全区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与备案监督工作,并具体负责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和报送

林区政府备案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林区政府所属部门的法规科或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负责本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工作。 第五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不得违背上级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从实际出发,依法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第七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体现改革精神,有利于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符合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第八条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下列事项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 (四)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六)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可以使用“办法”(暂行办法)、“规定”(暂行规定)、“决定”、“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意见”、“通告”等。

规范性文件审查细则

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由政府办公厅(室)转送或者部门直接报送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制部门对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合法性审查,应当在20 日内办结,并向政府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第15条、第16条) 部门重要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按照本规范进行前置审查。 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按照本规范第二部分材料审查和第三部分内容审查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查。 第一部分规范性文件的界定 一、判断一个文件是否属于规范性文件,主要从文件实体内容上去判断。凡是对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构成影响的,需要公众知晓并遵照执行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的文件,都属于规范性文件,不论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 判断规范性文件应注意以下常见情形: (一)名称和形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属于规范性文件的标准。规范性文件目前没有专门、固定的名称和形式,只要按照国务院《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文种制发的文件,其内容对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有影响,不论采用何种名称,也不论采用条文式还是段落式,都属于规范性文件。 (二)行政机关转发上级规范性文件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或者补充意见,对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构成影响的,也属于规范性文件。 (三)行政机关为实施特定行政管理事项制定的工作规程、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其内容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必须具备的条件、遵守的程序、提交的材料等事项的,属于规范性文件。(四)行政机关针对规范性文件适用问题作出的批复、解释或者处理意见等,其内容和形式具有普遍适用规则特征的,属于规范性文件。 二、行政机关制定的以下文件,不属于规范性文件,除市政府转办外,不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 (一)对行政机关或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方面事项制定的文件;(二)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的执法考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文件; (三)为明确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文件流转程序、办理时限、呈批手续等内部工作制度的文件;(四)公示办事时间、办事地点等事项的便民通告; (五)为实施专项行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的实施方案。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名称为“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的文件,若其内容除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分配外,还涉及创设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内容,应当在出具意见时指出“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的内容不具有对外效力,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部分内容应当另行出文,并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第二部分材料审查 审查报送材料是否提交了规范性文件草案文本、起草说明及相关法律依据,其中,起草说明应当包括规范性文件出台的必要性、依据、拟设定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对不同意见的处理情况及理由等内容。同时,还应当审查下列程序性材料: 一、是否征求各相关单位或公民、法人、社会组织的意见 部门代政府草拟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如涉及其他有关部门职权,或者法人、公民或组织利益的,应当征求相关主体的意见,并采纳合理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意见,应当进行协调沟通。对于征求意见的情况及意见采纳情况,应当在起草说明中予以反映;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当说明理由。(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第9条、第11条、第14条) 二、是否经部门法制科室合法性审查

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汇报 贵州省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在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 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监督和规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手段。20xx年《贵州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实施以来,我区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工作力度,凡规范性文件均按照规定及时向省政府报送备案,对下级行政机关认真履行审查监督职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规范性文件,有效地保证了法律法规在我区的正确贯彻执行,维护了法制统一。 一、主要做法和体会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关键。我区注重从制度机制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路

子、新办法,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备案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了行政层级监督职能。20xx年制定了《毕节地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行署规范性文件制定规程》、《规范性文件备案格式》等文件,对规范性文件的规划、调研、起草、社会参与、论证、审查、备案等每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日益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化。去年以来,行署向省政府共报备规范性文件6件,审查下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340件,清理和撤销19件。 (一)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机制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作为政府层级监督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法制统一,防止部门利益形成的重要措施。行署对此非常重视,把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和报送备案工作写进了《行署常务会议规则》,凡出台规范性文件,牵头起草部门要先送行署法制办进行审查,没有经过法制办前置审查且出具书面意见的,不上会研究。为确保备案审查制度落实到位,我们进一步理顺了各方面关系,加强了与有关方面的衔接与配合。一是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明确为行署法制办的一项工作职责,确定专人负责,细化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二是明确操作程序,理顺行署法制部门与相关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规范性文件的启动、调研、草拟、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