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为菊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陵游、草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等,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功专清热燥湿,其泻肝胆实火作用甚强,并可息风止痉止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龙胆草的产地分布吧!

龙胆草的产地分布

龙胆草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等海拔400~1700米的地方,产地主要是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龙胆草的产地环境

龙胆草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温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在北京地区引种后一直生长良好,地势高燥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土壤过粘、贫瘠的地区不宜栽培,喜肥,在结合深耕土地时,每亩应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8000斤左右,每年4月中旬萌发,8月开花,花期8~9月,果实9月成熟,全年生长期180~210天左右。

龙胆草的品种分布

1、东北龙胆:东北龙胆别名龙胆草、胆草根,为龙胆科龙胆属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黑龙江地区,以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泻火、健胃之功效,主治胃炎、消化不良、黄疸等病症。

2、三花龙胆:三花龙胆为龙胆科龙胆属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东三省、内蒙古、河北等地,俄罗斯、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生于草地、湿草地、林下,海拔640~950米,可入药,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尚无人工引种栽培。

3、滇龙胆草:滇龙胆草别称坚龙胆、苦草、青鱼胆、小秦艽、蓝花根、炮仗花等,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花期7~9月,果期10~12月,产云南中部、西部各县,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海拔1000~2800米,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地胆草的种植技术

地胆草的种植技术 地胆草是菊科地胆属草本植物,别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湿疹等。那么地胆草该怎么种植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1、选地整地 地胆草属野生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是为了产量和收益,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而在山坡、林缘地带拓荒种植时,应该在种植前一年冬季,对于整地翻耕,清理田间石块、杂草残株,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量的施入一些农家肥作基肥,另外林下栽种或果园套作也是如此。

2、繁殖方法 地胆草的繁殖方法有育苗移栽、种子直播、分根繁殖、扦插繁殖等,在生产中一般使用育苗移栽或直播的方法。育苗移栽播种前首先要将种子进行晾晒或催芽后,将其撒播在苗床上,一般比每亩用种1.5-2公斤,覆一层浅土。出苗后,做好苗期管理,待幼苗生长到5叶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时浇湿后在起苗,以免根系受损,再在种植地上开穴栽种即可。直播适用于纯作栽种或果园、林下套作,在地面上按株行距20厘米×15厘米开穴,每穴播种6-8粒种植,播种后覆一层肥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也要及时间苗和定苗。

3、田间管理 育苗移栽在成活7-10天后,要及时查园,发现未成活的植株要拔除,并及时补苗,另外直播在间苗也是如此。在补苗半月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粪尿500-600公斤,加快幼苗生长。以后要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以及杂草生长状况,适时的中耕除草,如果草害较严重时,除草后要及时追肥,以免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在后期为了节约养分,对于不留种的种植,在8月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集中养分供应根茎生长,促进根茎的产量,提高收益。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湿润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 工种植历史悠久,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 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 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 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 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 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开县木香 开县的地理环境非常的适合云木香的生长,该县木香种植面 积产量约占全国木香总产量的70%,年产量为5500多吨,占

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

第二章产地生态环境 第一节药材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 中药材产地的地理位置可用行政区域(东)经(北)纬度表示。药用(动)植物的环境生态是指与(动)植物活动直接有关的空气、水、土壤、光照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药材的产地环境与药材的质量、产量密切相关。从目前认识,中药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产物,即次生代谢产物,它与遗传基因有关,对环境也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建造。我国古代对药材产地已有很多论述,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宋代寇宗爽《本草衍义》序例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金代李杲《用药法象》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明代陈嘉谟《本草蒙鉴》谓:“产地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地胜药灵”等,这些都说明药材产地与药材质量的密切关系,现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造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域性 土壤、气候表现出的地带性与(动)植物的区域分布密切关联。植(动)物的地理分布既表现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也显示其种群发生、发展与分布的时间概念(即漫长种群发育的历史)。当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某一生物的生态习性相匹配时,这一生物就能生存,其分布区域就生态适宜区的范围,分布区域中心,耐性限度处于最适范围,即生态最适区。人们在生产布局中,可以通过对限制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药用植物的最适宜区域。只有在这一区域建立药材产地才是合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发展地产药材,尤其是地道药材的原因。如果引种外地种类,应考察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气候(温度、降水、日照)、土壤等,遵循自然规律,应用气候相似论原理,尽量满足物种固有习性的要求。确定产地还应作历史考证,如是否地道药材,有无民间种植(养殖)历史,质量有无变化,当地群众积累的经验等等。 地道药材是指具有特有种质、特定的产区和一定的生产或加工技术生产出的中药材。其中地理因素十分重要。 这里应提及,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可能是在正常发育条件下产生的,有些是在胁迫(逆境)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如银杏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并非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最适环境,而在次适宜环境下生长的银杏,黄酮积累较多。这就说明,有时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并不一定是平行的。所以在选择药材产地时,除应考虑适宜性外,还应分析研究药材产地与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传统地道产地中药材的药效作用,从中医药理论角度看是其全部活性组分的综合效应。故作异地质量对比时,不能仅以个别成分为指标,而应以其指纹图谱为基础判断产地适宜性。 二、安全性 安全性,即要求药材不受污染。药材生产地区无污染源(如矿山、化工厂等)。空气、土壤、水源应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生产的药材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等。有些药材原产地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比较缓慢,不易为人觉察,但对药用动植物却有影响。有的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落后的耕作制度、无节制的施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及地方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或是生物疫区等,这些地区都不适宜生产优质药材,应废弃,另选场址。 三、可操作性 药材生产基地既要求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当地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往往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欠

中药产地

大宗品种当前主产区: 四川道地药材(川芎,白芷,泽泻,麦冬,黄连,马蹄大黄,川贝母) 安徽道地药材(白芍,白芷,白术) 河北道地药材(北沙参,山药,白术) 广西道地药材(山药,巴戟,郁金,泽泻,良姜,八角) 福建道地药材(太子参) 陕西道地药材(元胡,天麻) 湖南道地药材(玉竹,百合) 浙江道地药材(白术,元胡,浙贝母) 云南道地药材(三七,红花,草果,茯苓,重楼) 山西道地药材(生地,熟地,黄芩,黑苍术) 甘肃道地药材(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大黄,甘草) 东北道地药材(人参,细辛,五味子,平贝母) 新疆道地药材(红花,枸杞,甘草) 宁夏道地药材(枸杞) 贵州道地药材(薏苡仁,太子参) 内蒙道地药材(枸杞,黄芩,甘草) 当归:甘肃省岷县、渭源县、漳县、宕昌县、康乐县、临潭县、卓尼县;云南省沾益县、鹤庆县 秦艽:(野生)四川省甘孜县、德格县、色达县、炉霍县、小金县、金川县、阿坝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察雅县、芒康县;青海省达日县、班玛县、久治县,河南县;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 (家种)云南省玉龙县、维西县;甘肃省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环县、临谭县、岷县、漳县、肃南县 八角: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岑溪市、苍梧县、蒙山县、藤县、北流县、桂平市、平南县、上林县、防城县、金秀县、凌云县、风山县、田林县、那坡县、宁明县;云南省富宁县、西畴县、屏边县 干姜:云南省罗平县、师宗县;贵州省兴义市、兴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隆林县;山东省沂南县、郯城县、苍山县、莒南县、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临沭县薏苡仁:贵州省兴仁县、晴隆县;云南省孟连县、澜沧县草果:云南省绿春县、金平县、麻栗坡县、马关县、腾冲县、盈江县、福贡县龙胆草:云南省云县、凤庆县、耿马县、景东县;辽宁省清源县、新宾县三七:云南省文山县、砚山县、马关县、丘北县、弥勒县、蒙自县、泸西县砂仁:云南省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广东省封开县、阳春县(阳春砂);广西省隆安县;海南省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乌梅:四川省邛崃市、马边县、大邑县、崇州市、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稻城县、冕宁县;云南省洱源县、巍山、腾冲县、大姚县;福建省长汀县,上杭县,政和县,邵武市、顺昌县。白扁豆:云南省双柏县、新平县、石屏县;四川省米易县佛手:四川省石棉县;广东省高要市、德庆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永福县;云南省华宁县云木香:四川省宝兴县、北川县;云南省玉龙县、维西县;湖北省五峰县;重庆市巫溪县、城口县、开县;甘肃省武都区、文县天麻:陕西省佛坪县、城固县、洋县、宁强县、丹凤县、洛南县、商南县、镇安县;安徽省金寨县、岳西县、霍山县;河南省西峡县、内乡县、镇平县;云南省彝良县、永胜县、镇雄县;湖北省房县、五峰县、鹤峰县、夷陵区;贵州省赫章县、大方县红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县、呼图壁县、塔城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察

龙胆草如何防治病害呢

龙胆草如何防治病害呢 龙胆草为菊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东北种植较多,它具有超高的药用价值;龙胆草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它 的药用原因。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龙胆草受到了病害的困扰,这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龙胆草的病害怎么防治 1、土壤消毒:土壤肥力高,秧苗长势好,生长量大,抗病能力强,同时也可提高经济产量,因此一般在移栽前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同时用400倍的多菌灵或800倍敌克松浇灌苗床,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20%以下。 2、种苗消毒:龙胆草种子和种苗均带菌传病,因此 播种和移栽前采用代森锰锌600倍液浸泡种子和种苗3~4小时,另外要选择无病株留种。 3、合理密植:为减少地表面的裸露程度,从而减小 植株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一般每亩移栽1年生幼苗8~10万株,并于苗床两边按株距40厘米的距离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 荫物主要作用是减少阳光直射使龙胆草叶片枯黄而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 4、药剂防治:龙胆草于春季遇低温易得病毒病,表 现为叶片皱缩失绿,染病毒病植株首先受斑枯病的侵染,所以一旦发现病毒病应立即用800倍植病灵每5~7天喷雾1次, 连喷3次,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稳产高产。 5、销毁残体:龙胆草枯死的病叶中带有大量病菌孢 子是主要传染源,故秋天要彻底清理田园,搞好田园卫生,将枯枝落叶集中于田外烧毁。 龙胆草怎么种植

1、土壤的选择 要选择比较潮湿的、富含有机物的沙质土壤。 2、环境的选择 龙胆草喜欢充裕的阳光,所以可以选择阳光可以直接照晒的地方。 3、种植前准备 基肥要充足,然后把土壤表层整平,做出垄沟进行栽种龙胆草。 4、种植后养护 在种子发出小苗后,可以把不健康,涨势较小的苗拔除,留下较为粗壮的小苗进行培育。 在小苗期间要经常进行除草,可直接拔除,不要让杂草吸收了土壤的养分,造成小苗养分缺失,更不能等到小草长大在除,这样很容易伤到龙胆草的根部。 若土壤出现龟类或结块现象,要及时对土壤时行疏松化管理。松土要注意,不可过深,否则容易伤到小苗,同时还会把小苗带出土壤。松土时也可以进行移栽与定植。移栽后还要松土2次至3次。 移栽后要进行一次追肥,可以用喷施的方法,给叶子表面进行喷洒施肥。在出蕾时与开花结果时在进行一次追肥。在3年到4年间,可对土壤时行一次施肥,施肥后要将土壤铺平。 5、疏花与摘蕾 对于结果植物来说,若开花的数量远远大小结果的数量时,要及时对花朵进行摘剪,以免消耗不必要的养分。如不及时进行摘剪,最后结出的果实也会在没有达到完全成形时就掉落。摘除。

中国名贵药材一览(附图)

中国名贵药材一览 人参——百草之王.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茎单生,直立,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现在参田的那种人工的不怎么值钱,但是野生的十年的就要上千元。

灵芝——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

鹿茸——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是一种贵重的中药。鹿茸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

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若是上品的话一根就要几十块吧。

雪莲花——除产西藏外,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也有分布。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

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杨美权,杨 涛,杨天梅,等.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363-364. 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杨美权1 ,杨 涛1 ,杨天梅1 ,张智慧1 ,范正华1 ,张 霁1 ,张金渝 1,2 ,金 航 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2.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对滇龙胆主产区种子进行分级,分别测定了各等级种子的千粒重、净度、大小及发芽率等指标,并据此初步 制定了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关键词:滇龙胆;种子;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S567.23+9.0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2-0363-01 收稿日期:2010-12-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专项(编号:2011BA I 13B02-4);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07)1718];云南省技术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作者简介:杨美权,农艺师,从事药用植物种子种苗标准研究。E -m ai:l y m quan_ok@si n a .co m 。 通信作者:金 航,副研究员。E -m ai:l ji nhang2009@126.co m 。 滇龙胆(Genti ana rigescens Franch .exH em sl )为龙胆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坚龙胆、苦草、青鱼胆等[1] ,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生于海拔1900~2500m 向阳荒地、疏林和草坡。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具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2] 。由于过量采挖野生资源以及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滇龙胆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因此,加强滇龙胆的人工栽培势在必行。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研究是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础和源头[3-4]。种子繁殖是滇龙胆主要的繁殖方式,笔者对滇龙胆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制定了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旨在为其栽培利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滇龙胆种子于2009年采于云南临沧、玉溪、楚雄等滇龙胆主产区。 1.2 方法1. 2.1 种子分级 取滇龙胆种子100g ,用40、50、60、70和80目套筛将滇龙胆种子分级。所有的种子均通过40目筛,80目以下的极细小种子及杂质去除。用0.0001g 精度的分析天平称量,分别称取各级种子的质量,重复3次,并求出各级种子所占比例。1.2.2 种子千粒重测定 随机取 级、 级、 级滇龙胆种子各1000粒,重复3次,用0.0001g 精度的分析天平称量,计算各级种子千粒重平均值。1.2.3 种子净度测定 用分析天平称取2g 供试种子,取经过分样套筛分样的 级、 级、 级种子,在放大镜下用解剖针分选出净种子及杂质,分别称重,重复3次。 种子净度=净种子重/(净种子重+杂质重) 100%1.2.4 种子形态及大小测定 在显微镜下观察种子形态,随机取 级、 级、 级滇龙胆种子各20粒,测量种子长度和宽度,重复3次。比较各级种子的大小。 1.2.5 种子发芽率测定 随机取 级、 级、 级滇龙胆种 子各100粒,置于铺有2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加盖,4月份室温下进行发芽试验,保持皿内湿润。重复3次,1个月后统计发芽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总数/供试种子总数 100%。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分级 滇龙胆种子按质量可分为4级(表1)。种子直径大于0.355mm,称为 级种子,占总数的8.41%;种子直径为0.300~0.355mm,称为 级种子,占总数的75.65%;种子直径0.220~0.299mm,称为 级种子,占总数的9.55%;种子直径小于0.220mm,称为等外级种子,占总数的6.39%。 表1 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 等级直径(mm )重量(g) 比例(%) 级 0.3558.2178.41 级0.300~0.35473.91275.65 级0.220~0.2999.3349.55等外级 <0.220 6.243 6.39 2.2 不同等级滇龙胆种子生物学特性 不同等级滇龙胆种子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表2)。2.2.1 不同等级种子千粒重 级种子千粒重最高,为(29.0 0.7)mg ; 级种子千粒重居中,为(19.7 0.3)mg ; 级种子千粒重最小,为(10.3 0.5)m g 。2.2.2 不同等级种子净度 试验结果表明, 、 级种子净度在80%以上, 级种子净度在70%以上。 2.2.3 不同等级种子形态及大小 不同等级滇龙胆种子均呈长圆形,灰褐色,表面有蜂窝状网隙。不同等级滇龙胆种子长度和宽度界限不明显, 级种子长度范围为675~1000 m ,宽度范围为400~600 m; 级种子长度范围为550~825 m,宽度范围为325~525 m; 级种子长度范围为525~750 m,宽度范围为250~425 m 。2.2.4 不同等级种子发芽率 不同等级滇龙胆种子发芽率差别较大,发芽率由大到小依次为 级> 级> 级。2.2.5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根据本研究测定结果,初步制定滇龙胆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草案)见表3。3 讨论 目前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研究主要参考作物种子的研究 (下转第364页) 363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39卷第2期

关于发展龙胆草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龙胆草产业的调研报告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海拔米左右的山区、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主治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肝火头痛、惊痫狂燥等症。近几年由于野生资源枯竭,产量下降,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已由15元/千克涨直至40元/千克。亩产干品150~200千克,按目前收购价30~40元/千克计算,亩产值4500~ 8000元,2年出产品,年均收益元以上,是普通粮食作物的5至10倍左右,是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一、区龙胆草产业现状 区发展龙胆草人工种植始于前后,在那招进行试验种植,后于开始在邦东乡试验种植,以育苗移栽或野生苗移栽方式在高海拔区种植,但由于育苗移栽对种植地块要求高,育苗和人工投入大,因此,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以前全区龙胆草种植面积只有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邦东乡。以来,由于龙胆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蚂蚁堆乡和忙畔街道的群众自发学习云县以直播的方式种植龙胆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已种植龙胆草14000多亩。

二、龙胆草产业前景分析 在国际上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认识的提高,中草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已有124个国家设有各类专门的中医药机构,销售收入达300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10%,仅龙胆草一项日本每年就须进口10万吨。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无毒的绿色药品消费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药品消费的主流和时尚,天然药物消费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话题,产品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十年龙胆草等南药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龙胆草种植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龙胆草入药的主要成份为龙胆苦甙,龙胆碱和龙胆糖,而龙胆苦甙是主要的有效成份,是确定龙胆草品质及价值的主要依据,据省商学院中药系对龙胆苦甙测定表明:三年生家种龙胆草中龙胆苦甙的含量高于同等野生龙胆草。在目前野生龙胆草资源遭到破坏,品质下降的情况下,龙胆草人工种植将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区海拔1800—2500米,土壤为黄砂壤、黄棕壤、棕壤,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核桃地、茶地、稀林地、坡荒地、坡耕地均适宜种植龙胆草。根据初步调查统计

中国名贵药材大全【图文】

中國名貴藥材大全【圖文】 中国名贵药材大全 ★★★還舊樓主2014年6月12日整理自《新浪-chenjy570》★★★人参——百草之王.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茎单生,直立,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现在参田的那种人工的不怎么值钱,但是野生的十年的就要上千元。 灵芝——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 鹿茸——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是一种贵重的中药。鹿茸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雪莲花——除产西藏外,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也有分布。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肓、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中国中药材分布 北京 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 天津 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等。 上海 番红花、延胡索、栝楼、菘蓝、丹参等。 重庆 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 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 山西 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 辽宁 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 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江苏 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 牛蒡 等。 浙江 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 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茯苓、苍术、半夏等。 福建 穿心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 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 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南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 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湖南 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 广西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 海南 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广藿香、芦荟、高良姜、胡椒、金线莲等。 四川川芎、乌头、川贝母、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半夏、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使君子、川楝、黄皮树、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等。 贵州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半夏、吴茱萸、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厚朴、白术、麦冬、百合、钩藤、续断、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龙胆、前胡、通草、射干、乌梅、木瓜、三七、石斛、姜黄、桃仁、百部、仙茅、黄芩、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泽泻、独活、茯苓、白芍、白芷、黄连、玄参、大黄、栀子、葛根、雷丸、天花粉、夏枯草、西洋参、鱼腥草、石菖蒲、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该产地称道地产区。“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 (一)关药产区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 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

2019年中国中药材行业现状及相关政策分布,行业开始探索“中草药+”新模式「图」

2019年中国中药材行业现状及相关政策分布,行业开始探索“中草药+”新模式「图」 一、中药材行业概况 中药材指中医指导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中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根据不同的标准,中药材有多种分类方式,目前,主要是根据采收原则来分类。根据采收原则,中药材可分为三大类,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其中,植物类又可以细分为根茎类、果实籽仁类、全草类、树皮类等。 中药材行业细分标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在不断完善。上游方面,药材育种、种植模式变革、技术服务等因素对中药材种植的影响至关重要;中游方面,中药加工产品正向着深加工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而下游方面,药企、药店等纷纷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覆盖人群。 中药材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药材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市场不断发展,随着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市场也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达到1518.4亿元;2019年约为1725.2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将近1919亿元。 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中游产品看,2012-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销售收入增速分别在2016和2018年触底回升。2016年的回升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被纳入基药目 录,2018年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不受零加成影响(最高加成15%),同时不计入药占比(药占比<30%),终端医院使用中药饮片的意愿加强。 2012-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其最佳采收的时间也不相同。所谓最佳采收期,是针对中药材的质量而言的。中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与产地、品种、栽培技术和采收的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有密切关系。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大部分中药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药材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所以中药材最佳采收期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外观性状如形、色、质地、大小等最佳的时期进行,才能得到优质的药材,达到较好的效益。 现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影响药材性状和品质的因素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贮失规律,按中药材药用部分的不同,对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简述如下。 一、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此类中药材一般以根及根茎结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为最适时期,因为初春时药用植物准备萌发,根茎部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还没有或刚开始分解,所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营养物质最丰富,质量最好。但也有例外情况,如黄芪、草乌、黄

连、党参等在秋季采收,而太子参、半夏、附子等则以夏季刨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现把部分品种最适宜的采收期分述如下(见附表),供参考。 附表 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虎杖、赤芍、北豆根、地榆、苦参、远志、甘遂、白蔹、独活、前胡、藁本、防风、柴胡、秦艽、白薇、紫草、射干、莪术、天麻、黄芩,南沙参、桔梗、苍术、紫菀、漏芦、三棱、百部、黄精、玉竹等。 2.秋季采收:黄芪、狗脊、防己、威灵仙、草乌、白芍、黄连、升麻、商陆、常山、人参、三七、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前、徐长卿、地黄、续断、党参、香附、白附子、重楼、天冬、山药、白及等。 3.冬季采收:大黄、何首乌、牛膝、板蓝根、葛根、玄参、天花粉、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土茯苓、姜黄、郁金等。 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川乌、太子参、贯众、川芎、白芷、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 二、以花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花类中药材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收,质量较好,如花已盛开,则花易散瓣、破碎、失色、香气逸散,严重影响质量。如,金银花应在夏秋花蕾前头蓬大由青转黄时,丁香在秋季花蕾由绿转红时,辛夷在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玫瑰在春末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中国中药材分布 上海 主产品种:西红花、地龙、蟾酥、浙贝母、延胡索、丹参、鹿茸、番红花、栝楼、菘蓝等。 北京 主产品种:黄芩、柴胡、知母、苍术、酸枣仁、益母草、黄精、玉竹、瞿麦、远志及蟾酥等 天津 主产品种:益母草、茵陈、槐米、枸杞子、地黄、菊花、薏苡仁、决明子、瓜蒌、鹿茸、蟾酥、桑螵蛸、鸡内金、酸枣仁、知母、远志、丹参、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菘蓝、牛膝、北沙参等 云南省 主产品种:三七、砂仁、当归、云木香、黄连、茯苓、天麻、儿茶、胡黄连、半夏、贝母、千年健、猪苓、草果、石斛、诃子、肉桂、防风、苏木、龙胆、木蝴蝶、阳春砂等。 内蒙古 主产品种:枸杞子、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甘草、麻黄、苦参、肉苁蓉、地榆、升麻、木贼、郁李、锁阳、银柴胡、远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苍术、白鲜皮、龙胆、党参、柴胡、酸枣仁、苦豆子、鹿茸、龙骨、麦饭石等。 吉林省 主产品种:人参、桔梗、平贝母、黄嗥、党参、细辛、黄柏、刺五加、关木通、五味子、关苍术、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胆、蛤蟆油、小茴香、红花、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四川省 主产品种:冬虫夏草、黄连、大黄、羌活、雪莲花、三七、茯苓、天麻、黄芩、防风、龙胆、半夏、续断、川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川芎、乌头、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使君子、川楝、黄皮树、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麝香、鹿茸、熊胆、穿山甲等。 安徽省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亳菊花、白芍、红花、白芷、牡丹皮、紫菀、牛膝、地黄,桔梗、板蓝根、麦冬、太子参、明党参、南沙参、断血流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霍山石斛、远志、罗布麻、茵陈、白头翁、蛇床子、地榆、玉竹、百合、半夏、味甘、宣木瓜、桔梗、菘蓝、女贞、白前、独活、侧柏、茯苓、苍术、紫菀、皖贝母、前胡等;动物药材主要有蕲蛇、蜈蚣、龟甲(板)、全蝎、蟾酥、土鳖虫、鳖甲等。 山东省 主产品种:北沙参、黄芩、黄嗥、蔓荆子、薏苡仁、白术、延胡索、西洋参、天麻、桔梗;野生药材主要有枯梗、黄芩、遗志、柴胡、苍术、半夏、桑螵蛸、丹参、忍冬、栝楼、酸枣、

中药材产地大全青海

中药材产地大全: 青海省主产药材分配 主产药材: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一、《药材资源》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1,461种,药用动物154种,矿物药45种,共计1,660种。药材资源分布:东北部:大通河、湟水和黄河流域,属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在1750~2,600米之间,气温较高,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达1,200多种。河谷及两侧低山丘陵地匮,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1、青南高原:自西倾山以南,沿东部边缘向南至玉树州的囊谦,形成高山峡谷地貌,谷地和山地气侯差异较大,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较多,植物群落类型比较复杂,药材种类在450~600种之间,东部主要分布有唐古特大黄、秦艽、甘松、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黄嗥、杜鹃、藏茵陈和麝香、鹿茸(角)等。西部广大地区分布有龙胆、葶苈子、棘豆、雪莲花、虎耳草和熊胆、藏羚角等。 2、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极度干旱,药材种类较少,约有250种。其中主要有黑果枸杞、罗布麻、麻黄、秦艽、羌活、锁阳等植物药材。 二、《利用现状》 栽培、养殖药材10多种,主要有川贝母、枸杞子、大黄、当归、鳖参、秦艽、羌活、川芎、鹿茸和人工培殖牛黄等。年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收购药材200种,年收购量160万公斤。 三、《主产品种》麝香:有马麝和林麝两种,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玉树藏族自治州。多栖息于海拔2,800~3,500米之间的山林中。 1、鹿茸:马鹿和白唇鹿家野兼有,分布于全省各地。白唇鹿资源居西北之冠,有“白唇鹿故乡”之称;全省各地建有20多个养鹿场,除养殖本地的马鹿和白唇鹿外,还从东北引进了梅花鹿。所产鹿茸大部分供应省外和出口。 2、冬虫夏草:主产玉树、果洛两个自治州,其它部分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半阴半阳灌丛和草甸之中。近年来,人工培养虫草菌获得了初步科研成果,并进入试验性生产。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第二位,产品大部分供应出口。 3、大黄:唐古特大黄多为野生,主要分布在果洛、玉树、海南、黄南等自治州;海北、

龙胆草人工栽培技术

龙胆草人工栽培技术 龙胆草人工栽培技术 龙胆草人工栽培技术 龙胆草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泻肝胆实火、清热健胃、除湿热等功能,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等症。龙胆草属大宗常用中药材,过去三十几年一直列入国家和省管理的统配品种。为长期供不应求和大量收购的品种。近年来,由于乱垦、乱 牧及乱采挖使草原荒坡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收刚强量连年下降。从年代的万公斤,下降到目前不足万公斤,现在全国市场上很难见到大批量的货源,产区农民反映说,龙胆草越挖越少了,六亿范文版权所有!挖越小了,越挖越远了。照此下去,可能有绝种的危险。龙胆草于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保护品种。因此开发人工种植前景十分广阔。笔者从年开始试种龙胆草,到现在已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经验。献给农民朋友。一、先地整地:选择土质肥沃、地势稍高、土质偏酸和中性土壤为宜。最好是人参后作地,和城郊蔬菜地,其次是农田地。如人参地,恢复原床即可,其它的地块应深翻耙碎,清除杂质反作床,床宽米米,作业道宽公分公分,床高厘米厘米,长度因地块而宜。按上下坡度作床,一般床长米米,再长不宜作业。育苗地要有水源,并挖排水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二、播种:播种以秋、春播为宜。秋播,在结冻前播完春播,要在化冻后,地温在℃℃以上,(清明至谷雨之间)能进行田间作业时,抓紧进行,能早则早,不宜延迟。施农家肥,每亩公斤。施磷酸二铵公斤,掺入土中拌均匀后作床,床土堆起后,用木板推耙,把床面刮平,就可以播种了。下种量,按每平方米克克,先称出要撒播的种子,并掺入适量的草木灰拌均匀后,分二次把种子撒在床面上,然后用平锹拍实或用木磙压实。三、播后管理:播种后,用松树(油松、红松或马尾松)落叶覆盖,如果没有松针的地区,可用稻草、针叶毛草等代替。把松针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厚度,以地面似露非露为宜。即站着看,不露地面,蹲下看,花花达达,大约露地面左右。太厚不利透光,太薄床面易干,不利出苗。播种后,出苗前要经常检查床面上的松针,如有被风刮跑的地方,要及时补盖。出苗前如床面上有草,一定要及时拔掉。当气温升到℃℃时,开始出苗,(大约月日)刚出来的苗是两片椭圆形的小叶,(当年生的苗不抽苔)苗出来后,床面的覆盖物不要撤掉,让苗在松针下生长一个阶段,等小苗长到片叶时,随着拔草撤掉一半松针,剩下的松针就不撤了。苗在月份以前基本没病。月初高温多湿时,慎防斑枯病。播种的苗长一至二年可以移栽。也可直播二至三年做商品。直播二年,每亩可产干品公斤左右,直播三年的每亩可收干品公斤以上,每亩用种量克克。四、移栽:年生标准苗每公斤株,亩用苗万株。年生标准苗株左右。每亩用苗万千株。在地里生长两年,亩产公斤左右。如果每亩栽二年生苗万株,当年起挖可产干品公斤以上。当年苗不宜秋栽,可以春栽;二年苗,秋栽、春栽都行。移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 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肝经、胃经。 功能:清虚热;除疳热。 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近年来宁夏的陶乐、平罗、固原、西 吉、隆德、彭阳等县试行栽培。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