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病人流程图

发热病人流程图

发热病人流程图

.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医院核心制度流程图12410

三院核心制度检查流程 1 首诊负责制 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因诊疗、住院流程造成院内外投诉; 接诊患者过程中出现协调困难。 整理事件症结,组织相关科室主任及医务人员讨论,查出问题原因。 制度、流程存在缺陷,寻找依据,拟定修改意见,报告主管院长批示、修订。因个人原因推诿病人,报医务科,依据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扣罚; 报质控科,写入《质量管理通讯》 违反医疗制度,依据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奖、罚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bao 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抽查主诊医师、主治医师查房情况: 一、病历记录中的记载:查房记载时限、有无适当内容修正 二、询问病人对上级主管医生的意见 三、了解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询问上级医师对病情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查房前,经治医师整理病历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于查房后,2 4小时内审核经治医师对指示的执行情况和记录完成情况,并逐级签字认可,以明确责任。 观看查房过程 点评查房中的不足、记录整改意见 经治医师对所 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对危重病员,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检查病员。 主治医师每周至少带医 疗组查房2次,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新入院病人的首次查房在48小时内完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1次,按时进行,对急危重患者,可随时查房。 抽查病历书写; 一、病程记录及时性 二、客观的根据病情变化修改医嘱内容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建议修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 四 、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五、病危 、 病重 患者的病例讨论记录、术前讨论记录的及时性 六、询问病员对主管医生每日查房情况的满意度 七、抽查 手术申请单、手术记录,核对手术审批、手术分级制度的落实 报质控科,写入《质量管理通讯》

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图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巾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卫医字[2006]172号)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医字[2007]45号)文件精神,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恃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立医院联系制度医政赴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限务部 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取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則 (一)患者自愿的原則: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莩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逬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六条各科室职责 (一)医政处 1、建立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裣金项目目录. 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髙医院的知名度- 4、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岛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神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 5、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1) 6、制定双向转诊的洗程(见附件2) 7、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二)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 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负责双向转诊具体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8小时服务。 2、患者服务补对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核实、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 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3、负责协调联系相关部门、解答患者的疑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信息沟通,遇特殊情况报告门诊部。

首诊负责制及流程

首诊负责制及流程 1、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诊断为非本科疾患,需请其它科室会诊。若属危重抢救病人,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病人,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病人。 2、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执行医院会诊制度。会诊意见必须向邀请科室医师书面交待。 3、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并同意。被邀科室须有二线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4、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如果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医疗工作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协调解决,不得推诿。 5、涉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抢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协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各科室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6、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须先抢救,同时由病人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强调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7、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在病人稳定之前不得转院,因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须由二线医师亲自察看病情,决定是否可以转院,对需要转院而病情允许转院的病人,须由责任医师(必要时由医务处或总值班)先与接收医院联系,对病情记录、途中注意事项、护送等均须作好交代和妥善安排。 8、首诊医师应对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备查。 9、凡在接诊、诊治、抢救病人或转院过程中未执行上述规定、推诿病人者,要追究首诊医师、当事人和科室的责任。 以上规定及流程要求全院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2010.11.20

发热患者处理流程

新昌中医院发热病人处理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大于等于14周岁;或体温小于38℃但有 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予戴防护口罩,正常上班时间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其余时间分诊至急诊内科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特别注意电话登记,如果使用达菲注意及时电话随访;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小于14周岁,分诊至小儿科就诊。 3.发热病人病情危重,有呼吸急促,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情况,预检分诊 护士联系急诊护士,如患者有流行病学史,送至急诊隔离抢救室,使用达菲,急诊抢救及送检标本联系专家组664222,确诊后转院。如无流行病学史,送急诊抢救室,由急诊内科为主处理。如怀疑病毒性肺炎予使用达菲。 4.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由发热门诊护士抽血,采集标 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 5.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予达菲抗病毒治疗,并予甲型流感病 毒抗原快速检测;如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建议送PCR核酸检测。但目前主张抗病毒治疗为主,轻症患者患者可以不送PCR核酸检测。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由发热门诊护士抽血,采集标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 6.体温大于38℃,有流感样症状,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病例;

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血炎症指标无明显增高的病例,予达菲抗病毒治疗。 7.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的病例,建议送 PCR核酸检测。 8.有疑似病人,急诊室应提供单人留观室处置;接诊医生立即向科主任刘小 平、徐林根汇报病情;科主任向医务部或主管领导汇报,及时组织院内专家讨论;专家讨论后作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及流程

病房医师基本服务制度 1、主管医师必须明确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患者入院后及时查看,了解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开医嘱并于8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请示诊治意见。 2、按要求及时完成住院病历。病历记录文字要求清楚、整洁、无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双线、签字、注明时间并将改写内容注在旁边。病历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诊断、手术应按照统一的ICD 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医保性质患者,如需特殊检查、治疗及应用贵重药品者,必须事先经上级医师同意后,按医保要求与家属谈话签字并审批表审批后执行。 4、认真及时查房并书写病程记录,必须明确体现三级医师查房,并详细、准确记录。 5、及时、认真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让家属和患者能真正成为治疗的主体。 6、尽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由术者或主管上级医师向病员或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及其并发症,并完成手术签字;还应按医院要求完成委托书、有创检查、某些特殊检查及输血同意单。

7、较大手术者(急诊手术除外)需提交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并请上级医师审核,要求所有手术写“术前小结”。 8、对全科查房及术前讨论,各级医师应做好准备,如:病历、术前讨论记录单、各种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片子、所需检查器材等,并告知患者等待检查。 9、术后主管医师应向主班护士交代手术经过,并尽快完成术后记录的书写,上级医师向家属交待病情。 10、术后患者合理用药,严格按各科室规定或各专业组规定使用,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操作及一次性用品准确、严格记账,做到不多记、不漏账。 11、患者出院,主管医师应在48小时内完成病历首页的填写及诊断证明(因报销需要部分资料在患者出院时应立即完成),出院带药必须严格按要求开具处方。 12、全体医师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或早退,有病、有事须向科主任请假。每日上午8:00按时参加早交班,各级医师各尽其责,遵守岗位责任制,完成查房、手术等医疗工作。 13、值班医师坚守岗位,若因会诊、出诊等需离开病房应告知科主任及当班护士;负责会诊患者的会诊工作,完成急诊病历记录。

首诊负责制及流程

门诊首诊负责制及流程 1、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首先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诊断为非本科疾患,建议患者就诊其它相应科室。若属危重抢救病人,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病人,同时呼叫急救中心和汇报值班领导。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病人。 2、涉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抢救,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须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协同抢救危重病人,并及时做病历记录,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 3、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须先抢救,同时由病人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强调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4、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在病人稳定之前不得擅自离开,因门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不能给予病人充分诊查和治疗时,尽快呼叫急救120转诊病人到上级医院。 5、首诊医师对急救病人转诊时的病情记录、护送注意事项等均须向急救中心和患者家属作好交代和妥善安排。 6、首诊医师应对急诊和发热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备查。对似疑传染病患者,进行必要的隔离和留观,同时报告当班领导及疾控中心。 7、凡在接诊、诊治、抢救病人或转院过程中未执行上述规定、推诿病人者,要追究首诊医师、当事人和科室的责任。 8、首诊医师执业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操作规范,热情服务,礼貌待人,不得收受患者财物,不得夸大病情,不得过度治疗,不得过度检查,不得分解开药。 以上规定及流程要求门诊所有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2010.11.20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0下载券下载 想免费下载本文? 立即加入VIP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分享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发热患者处理流程

发热患者处理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新昌中医院发热病人处理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大于等于14周岁;或体温小于 38℃但有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予戴防护口罩,正常上班时间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其余时间分诊至急诊内科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特别注意电话登记,如果使用达菲注意及时电话随访;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小于14周岁,分诊至小儿科就诊。 3.发热病人病情危重,有呼吸急促,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情况, 预检分诊护士联系急诊护士,如患者有流行病学史,送至急诊隔离抢救室,使用达菲,急诊抢救及送检标本联系专家组664222,确诊后转院。如无流行病学史,送急诊抢救室,由急诊内科为主处理。如怀疑病毒性肺炎予使用达菲。 4.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由发热门诊护士抽 血,采集标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 5.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予达菲抗病毒治疗,并予甲 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如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建议送PCR核酸检测。但目前主张抗病毒治疗为主,轻症患者患者可以不送PCR核酸检测。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

状,由发热门诊护士抽血,采集标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 6.体温大于38℃,有流感样症状,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 性的病例;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血炎症指标无明显增高的病例,予达菲抗病毒治疗。7.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的病 例,建议送PCR核酸检测。 8.有疑似病人,急诊室应提供单人留观室处置;接诊医生立即向科 主任刘小平、徐林根汇报病情;科主任向医务部或主管领导汇报,及时组织院内专家讨论;专家讨论后作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首诊负责制

首诊负责制度 定义: 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需做到“谁首诊,谁负责”,不得相互推诿。 基本要求: 一、1、首诊负责制是指首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情接诊患者,详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耐心解答问题,不得无故拒绝诊治患者。 2、凡来医院就诊病人,均实行医院首诊负责制。医院对诊疗范围内的病人 一律不得拒诊。非诊疗范围内的病人如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应就地抢救。 3、属下列情况可以转诊:①非本院诊疗范围内的病人;②病人及家属或单位要 求转院者;③病情确需要住院或留观,但因为医院无床位,若病情允许转运时,首诊医院的首诊医师必须在写好病历、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置及充分的病情交待、途中风险告知、患方家属在病历及知情书上签字同意,并落实好接收医院后方可转院。 二、门诊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要对就诊病员的抢救、检查、会诊、转科、住院等负责到底。 1、首诊医生要认真详细书写门诊病历,要求书写内容完整,保障医疗行为的可朔性。

2、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患者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诊。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书写门诊病历,向患者介绍其病情及转诊的科室。必要时需陪同前往。 3、三次以上门诊未能明确诊断或治疗无效时,应请上级医师会诊。 4、患者所患疾病非本医疗机构诊疗机构诊疗范围内的,应该告知患者或其代理人,并建议患者转往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三、急诊首诊负责制: 1.一般急诊病人,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由急诊室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 2.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相关手续。危重病人如非本科室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会诊后不能明确病种与归属科室,应各自请上级医师会诊,倘若须第三科会诊时,上述人员必须陪同会诊。 四、对危重急诊病人,住院转科应由医护人员护送到住院处。 五、患者或者家属要求自动转院或者离院的,首诊医师应该详细交代病情,书写记录,并且由患方签字认可。

2020年发热患者处理流程(课件)

2020年发热患者处理流程(课 件) 新昌中医院发热病人处理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大于等于14周岁;或体 温小于38℃但有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予戴防护口罩,正常上班时间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其余时间分诊至急诊内科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特别注意电话登记,如果使用达菲注意及时电话随访;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8℃,年龄小于14周岁,分诊至小儿科就诊。......感谢聆听 3.发热病人病情危重,有呼吸急促,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 情况,预检分诊护士联系急诊护士,如患者有流行病学史,送至急诊隔离抢救室,使用达菲,急诊抢救及送检标本联系专家组664222,确诊后转院。如无流行病学史,送急诊抢救室,由急诊内科为主处理.如怀疑病毒性肺炎予使用达菲。......感谢聆听 4.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由发热门诊护 士抽血,采集标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

5.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流感样症状;予达菲抗病毒治疗, 并予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如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建议送PCR核酸检测.但目前主张抗病毒治疗为主,轻症患者患者可以不送PCR核酸检测。 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由发热门诊护士抽血,采集标本,并护送患者胸片等检查.......感谢聆听6.体温大于38℃,有流感样症状,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 测阳性的病例;或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但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血炎症指标无明显增高的病例,予达菲抗病毒治疗. 7.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胸片或CT有肺炎表现 的病例,建议送PCR核酸检测。 8.有疑似病人,急诊室应提供单人留观室处置;接诊医生 立即向科主任刘小平、徐林根汇报病情;科主任向医务部或主管领导汇报,及时组织院内专家讨论;专家讨论后作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 感谢聆听 ......

合疗医保患者转诊流程图

陇县中医医院关于2016年第三期 “百姓问政”报道问题整改的报告 县卫计局: 10月21日,县纪委监察局会同县电视台举办了第三期“百姓问政”栏目,问政中反映了卫计系统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县卫计局及时下发《陇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2016年第三期“百姓问政”栏目报道问题整改的通知》(陇卫发[2016]520号),我院按照通知要求,针对反映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认真研究分析,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切实落实相关政策,查漏补缺健全机制,扎实抓好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针对群众对转诊单的适应范围、具体申办流程、相关要求及住院后报销等事宜不清楚,导致患者转诊出院后报销比例低的整改措施:(一)我院对住院患者入院第一时间签写《分级诊疗制度知情告知书》(见附件),主管医师要详细解释相关政策,尽可能让患者根据理解程度进行复述,并在《分级诊疗制度知情告知书》上签字。 (二)对门诊患者加大宣传力度,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栏,将合疗、医保患者转诊条件、转诊后报销比例及如何办理转诊进行公示。 (三)对全院职工进行分级诊疗制度学习培训,掌握政策后从自己做起,对能接触到的患者进行宣传,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患者问起“转诊”问题严禁回答“不知道”。

(四)在医疗淡季,合疗医保科、医务科抽调人员在人员稠密地带进行散发宣传单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率。 附件1 分级诊疗制度知情告知书 附件2 转诊流程图 附件3 合疗、医保患者分级诊疗报销比例

附件1 陇县中医医院 分级诊疗制度知情告知书

附件2 转诊流程图(上转下转均同)

医院分制度流程图

xxxx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工作检查流程 1 首诊负责制 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 因诊疗、住院流程造成院内外投诉; 接诊患者过程中出现协调困难。 整理事件原因,组织相关科室主任及医务人员讨论,查出问题原因。 制度、流程存在缺陷,寻找依据,拟定修改意见,报告主管院长批示、修订。因个人原因推诿病人,报医务科,依据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扣罚;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bao 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 抽查主诊医师、主治医师查房情况: 一、病历记录中的记载:查房记载时限、有无适当内容修正 二、询问病人对上级主管医生的意见 三、了解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询问上级医师对病情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查房前,经治医师整理病历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于查房后,2 4小时内审核经治医师对指示的执行情况和记录完成情况,并逐级签字认可,以明确责任。 观看查房过程 点评查房中的不足、记录整改意见 经治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三次。对危重病员,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检查。 主治医师每周至少带医疗组查房2次,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新入院病人的首次查房在48小时内完成。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1次,按时进行,对急危重患者,可随时查房。 抽查病历书写; 一、病程记录及时性 二、客观的根据病情变化修改医嘱内容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建议修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 四 、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五、病危、病重患者的病 例讨论记录、术前讨论记录的及时性 六、询问病员对主管医生每日查房情况的满意度 七、抽查手术申请单、手术记录,核对手术审批、手术分级制度的落实

医务科各项工作流程图及规章制度(全新)

医务科工作制度 1. 在院长、副院长领导下,对全院医疗工作和医疗行政工作实施管理。协调全院各专业科室正常地进行医疗业务工作,保证科室间工作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对病人实施完善的医疗服务,办理日常的医疗事务。 2. 组织实施卫生支农及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 3. 制订、修改院内与医疗相关的制度、指标和文件。负责发布医院医疗业务的有关通告、通知。配合有关部门修改和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和考核评定方案。 4. 制定医院医疗工作总体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并总结汇报。 5. 深入科室、了解情况。经督促、检查医疗工作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医技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情况。 6. 组织重大抢救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院内外会诊。 7. 组织和协调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的处理,重大事故、纠纷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医院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工作制度流程 、日常医疗事务督查内容 、医疗质量控制流程图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考评结果考评结果考评结果考评结果 考评结果汇总 医务科 月质量控制通报 、纠纷处理流程概要 临床科室质量控制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病历质量控制 环 节 病 历 质 量 考 评 终 末 病 历 质 量 考 评 死 亡 病 历 质 量 考 评 工 作 质 量 考 评 诊 断 质 量 考 评 治 疗 质 量 考 评 医 疗 制 度 落 实 情 况 医 疗 纠 纷 情 况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诊 断 质 量 考 评 报 告 质 量 考 评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控制

1、纠纷处理流程图做好调查、解释工作 文案大全

2、接待流程

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1. 各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活动及特殊病例的抢救治疗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以便使医院能掌握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更好的组织抢救和有关治疗。 2. 须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殊病例包括 (1)涉及灾难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3 人及以上的抢救。 (2)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3)本院职工的住院及抢救。 (4)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 (5)特殊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 (6)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3. 应报告的内容 (1)灾难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姓名、年龄、性别,致伤、死亡的原因,伤亡的病情、预后及采取的医疗措施。

医疗服务工作流程图

医疗服务工作流程图 一、门诊医师首问首诊负责制流程图 首诊医师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凡经挂号就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必须做到“谁首诊、谁负责”。首诊医师须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情,仔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病历记录、登记等,对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应收住观察室或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必须收住入院治疗。 对已接诊的患者,如经详细询问病史、必要体格检查后判断患者病情属他科疾病时,应认真书写门诊病历,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的科室。 如遇到诊疗有困难或涉及多学科疾病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在写好病历、做好相关检查后,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仍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 如遇危重患者需抢救时,首诊医师必须先抢救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同时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参与抢救。如遇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疾病(尤其是群发病例或者成批伤员)的患者,在抢救、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的同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教科或总值班人员(正常工作时间通知医教科,夜间或节假日通知总值班),分流病人、组织各相关科室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抢救。首诊医师应完善门诊病历及本科抢救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抢救完毕后,会诊医师进一步完善相关抢救处理记录。 首诊医师所开的各项检查申请单,应负责追查结果,如暂时得不到结果者,下班前将患者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详细向接班人员交班(对常规体检或轻症患者可向急诊科医师交班),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需留院观察的病人,必须按要求写好留观病历。 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科或住院治疗,首诊医师应与有关科室联系并亲自或安排其它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护送及交接手续。因患者病情复杂或者危重,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首诊医师应经科主任同意再予转院;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时,不得转院,如家属要求转院时,必须按规定履行签字手续。 各科首诊医师均应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争执、推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