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理论与方法2018年讲义

审计理论与方法2018年讲义

审计理论与方法2018年讲义
审计理论与方法2018年讲义

第一部分第一章总论

目录

1 考情分析

2 容介绍

3 容讲解

【考情分析】

第一章介绍中外审计的起源,审计的定义、职能、分类、作用等审计基本知识,容比较简单,每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一般占3-5分,都是在单选和多选的围。

本章考试大纲对中级与初级审计师的要求基本相似,初级在(1)国家审计、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分类的意义和适用条件中要求了解。

【容介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审计分类

【容讲解】

第一节概述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

●西周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设“宰夫”。

●秦、汉两代采用“上计制度”。

●宋代出现“审计”一词名称。

中华人民国:

1982年12月5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补充:法律效力的层次

1.宪法,全国人大;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规性文件);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政府。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围,规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中华人民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提升审计地位,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面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例题1·多选题】(2017年考生回忆)下列有关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B.西周时期施行的“上计制度”代表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

C.秦汉两代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

D.元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

E.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上计制度”是秦、汉两代采用的,选项B错误。西周时期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选项C错误。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

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选项D错误。

2.其他国家的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略)

(二)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现代部审计是20

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其主要标志:一

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管理。

【例题2·单选题】传统部审计发展到现代部审计,其主要标志之一是:

A.从抽样审计变为详细审计

B.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审计

C.从报送审计变为就地审计

D.主要实施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全部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传统部审计发展到现代部审计的主要标志包括: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管理。所以选项B正确。

2.我国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5 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部审计监督制度。

我国的部审计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二是对本单位领导负责,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按照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部审计制度。(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末期产生。1720年,英国发生一起有名的南海公司破产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成为注册会计师第一人。

2.中国社会审计的演进

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会计法》第20条规定:“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

198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国注册会计师法》。

二、审计的含义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本质特征,职能)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按照实施审计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审计、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进行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

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社会审计:也称独立审计、民间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工商行政监督、物价监督、统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等。)

【例题3·单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审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国家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可以相互替代

B.国家审计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C.国家审计是宪法确定的一项政治制度安排

D.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审计的独立性表明审计监督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经济监督不能代替审计监督,且审计监督可以对其他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的部门实施再监督。

【例题4·单选题】(2014年)下列关于审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主体是接受授权或委托而实施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B.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

C.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进行

D.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税务、金融、工商行政、物价、统计和会计等监督,其他监督是从其管理职能派生出来的附带职能。审计监督是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的独立的经济监督。

(二)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

审计主体:审计人,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

(三)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是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独立性

(一)审计独立性的表现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表现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经济来源和人员上的独立等多方面。(记忆)

组织机构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独立性的保障。

业务工作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并且审计人员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对被审查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

经济来源上的独立是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的物质基础。

人员上的独立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动。

(二)国外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表述(略)

【例题5·单选题】(2017年考生回忆)下列各项中,符合审计独立性要求的是:

A.某省级审计机关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保证

B.明的父亲是某钢铁厂的厂长,审计组指派明到该厂延伸调查

C.某集团董事长示意部审计部门对本公司一项投资工程项目给予肯定评价

D.某公司财会部对本公司及下属分公司部控制执行情况和会计资料进行审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