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县域经济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最新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县域经济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中央财经大学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县域经济研究

The Operating Theory of Essential Truth in Journalism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Shandong University

一. 前言

伴随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表明,区域之间能否建立起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有直接影响。

二.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近期提出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9年1至8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 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7.0%,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2%,增速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50.4%,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

三.以邹平县为例,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为邹平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

化进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充分利用被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区域的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成为黄三角开发的开放先行区、改革实验区、产业聚集区和生态示范区。

1.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邹平县按照“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努力实现主导产业的高端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传统产业的品牌化,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总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坚持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提质量的重点,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聚集,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高端化。认真落实创新型强县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尽快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例如西王集团将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葡萄糖深加工项目,积极准备生产四级螺纹钢,扩大特钢板块产能规模。长星集团将投资建设“国家级风力发电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填补国内风电产业整机实验检测的空白,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与国际风电标准接轨,提升我国风电产业整体水平。继续加大名牌战略实施和品牌战略推广力度。2010年齐星铁塔公司将着力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继续走科技创新之

路和打造国际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星集团将使长寿花、星宇两大品牌稳固占领国内市场,使这两个品牌的产品成为集团公司的主要效益增长点。

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对照国内外先进企业能耗标准,加大投入,加快企业工艺流程、技术设备的改造,持续抓好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化提升,不断提高降本增效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镇办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加大节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西王集团积将积极推进50万吨石油套管和无缝钢管项目建设,把无缝钢管产量扩大到100万吨,将主导产品逐步转入高附加值无缝钢管的生产。开泰集团将投资1.2亿元,建成环保型抛丸清理设备流水线一条,实现产品由单一型向多品种、高附加值的转型。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加快运达物流中心、西王物流工业园、寿邹铁路等项目建设,推进物流业向规模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努力打造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先进制造业物流基地。将投资6500万元完成运达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塑精品”的要求,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规划建设一批有品位、有特色、档次高、影响大的景观景点,重点抓好圣豪生态园、嘉业生态园、范公祠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以山区为主的旅游骨干道路建设,全力打造“范公故里山水邹平”旅游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金融保险、

商务会展、服务外包、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业。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各类农产品集散中心,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韩店镇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3+1”工程,即发展万亩蔬菜基地、万亩桑蚕基地和万亩生态示范基地,带动一批特色养殖户。明集镇力争年内新发展大棚蔬菜专业村5个,发展肉鸡、肉鸭养殖基地5个。码头镇力争到2012年在全镇建成绿色韭菜、绿色黄瓜、西瓜等12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1.2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适销对路产品、优质拳头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努力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千方百计稳定出口市场。

提高产品高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新产品,积极推广应用一批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节能降耗的适用新技术、新工艺,向质量要效益。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提高产品档次,优化出口结构。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兑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出口企业顺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主动从以价格竞争向以品牌和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转变,大力提高产品档次,积极研发新产品,争创品牌,努力扩大

出口。

1.3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今后一段时间投资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此应重点通过转变投资目标,优化投资行业结构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统筹协调抓产业。除了支持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外,要重点关注高新科技产业化投资,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理清思路抓项目。要充分把握当前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加大投资力度,把资金更多的投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扩大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项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带动社会投资。

全力以赴抓上市。切实发挥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引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加快培育后备上市资源,重点做好西王特钢、创新科技、方兴科技等多家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争取尽快上市。

2.邹平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邹平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高效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邹平县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与先进地区相比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2.1传统产业比重大,高科技产业比重小。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经济结构层次不高,科技含量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少。2009年,我县科技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12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9.8%,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20.4 %,低于全省12.5个百分点,低于昆山(34%)13.6个百分点。

2.2企业研发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少,附加值低。大多数企业集中在产品初加工、粗加工及原材料生产等产业的初级阶段,而高附加值的如电子类等产品少,没有形成规模。拥有全国及国际影响的企业和品牌很少,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多数产品都在低档市场徘徊,利润很低,产品附加值很低。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经济特色的树立。对比其他发达地区知名品牌的集合效应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在培育品牌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截止2009年底,邹平县具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8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1.9%;拥有中国名牌3块、山东名牌31块、中国驰名商标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7件,规模以上企业具有省以上名牌产品的平均数仅为17.5%。

2.3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多。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较大,邹平县化工、电力、电解铝、钢铁等高能耗项目较多,而生物质能源(沼气、秸秆气)、太阳能、风能等项目较少。2009年底邹平县单位GDP能耗1.57吨标煤万元(统计局数据),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77吨标准煤万元;目前,全县仅有生物质能源企业2家,太阳能企业2家,风能企业2家。

2.4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2010年邹平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低于全省(34.7%)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而国内先进地区这一比重达到了70%以上,

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邹平县服务业仍然是以批零餐饮、交通运输及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呈现出传统行业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缺乏在全省、全国实力强、影响大的大企业、大集团,还没有形成辐射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功能区及各类特色园区。

2.5传统农业多,高效生态农业少。当前邹平县农业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种植业,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合理。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较低,高效农业发展步伐缓慢,传统农业占比重偏大,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十一五”末全县耕地面积107.5万亩,而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仅有四家。

四.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二是区域利益主体形成带来的区域问恶性竞争;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损失了区域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探寻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行对策,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不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除了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之外,还包括区域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各系统内部及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单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二者不能混用。同样,区域经济差距只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组成内容,不代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域差距问题等同于社会公平问题,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不同,经济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区域差距是必然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他组织”行为,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专业化生产使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提高,进而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专业化生产效率受到分工交易成本的限制,当分工组织有效率,分工带来的效率超过分工衍生的交易成本时,分工活动便自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相反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分工活动就无法产生。分工的自发演进,分工链在空间范围内拓展、延伸,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空间格局,不同区域因生产分工关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区域间的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影响着社会整体分工水平,因而影响了经济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此产生。我们首先要要敢于创新,突破体制束缚,提高区域经济协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这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制不顺、地区分割、利益保护等也是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敢于创新,从体制、机制、观念、利益等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其次,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但是也有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

把眼光放在了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要资金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所以,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的工作,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确定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同时树立集群企业诚信观念、品牌意识,防止出现产品侵权和假冒伪劣现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久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