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发文稿)

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发文稿)

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促进全校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现就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学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也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有效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现实目标,以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为牵动与保障,在全校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努力使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志愿服务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原则,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专业实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坚持教育引导、支持鼓励与自愿相结合原则,努力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通过支持鼓励措施,充分调动大学生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切实把对学生的引导鼓励转化成学生的自愿行为。

3、坚持项目化推进与学生自主服务相结合原则,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为学生参与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拓展服务领域,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1、大力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把志愿服务思想理论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志愿服务教育。要在校园内积极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努力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把志愿服务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要充分依托学生党团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树立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新风尚。

2、重点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要成立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全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建立由团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运行机制,加强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联盟、各院系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学生爱心公益社团等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强化志愿者事务管理,统一志愿服务记录,制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标准化流程和志愿服务成果认证体系。

3、积极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努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要以项目化推进为主导,通过精心筹划,创新设计,合理设置,周密实施,逐步打造出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坚实平台。要强化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与服务对象单位

建立稳固的联系,促进志愿服务系列化、经常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要充分尊重志愿者的首创精神,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活动组织,支持大学生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予以记录认证。

4、不断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侧重抓好志愿者培训工作,坚持日常基础培训与项目服务岗前培训相结合,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之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四、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保障措施

1、依托学生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课外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要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组织发展、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原则上要求列为组织发展重点培养对象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志愿服务应不少于50小时;拟选拔为校、院(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志愿服务应不少于30小时;学生年度评优评先要对参与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优先考虑。(不具备参与志愿服务身体条件等特殊情况除外。)

2、制定专项奖励措施,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制定星级志愿者评定办法,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要建立志愿者嘉许制度,侧重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按年度进行专项评比和表彰,并积极通过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予以广泛宣传树立。

3、完善服务回馈机制,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按照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为注册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记录认证档案,毕业时存入学生学籍档案。要根据志愿者个人

需要,及时为学生出据参与志愿服务的认证材料。要为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配发一定的标志、服装及装备,树立优秀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增强学生志愿服务的荣誉感。此外,在坚持自愿无偿的前提下,允许志愿者接受服务对象单位自愿提供的回馈与奖励。

4、强化志愿服务保障,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把保障志愿者人身安全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前提,组织单位要全力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志愿者受到人身伤害。要积极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防止出现侵害志愿者权益的问题。要在筹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特点,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保障志愿者参与热情和成就感。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

附件二:

沈阳工程学院2015大学生志愿服务年

“十大项目”主题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有力提升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引导广大学生以志愿服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党委决定于2015年4月至12月,在全校深入开展2015大学生志愿服务年“十大项目”主题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与主题

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贯彻落实党委《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全面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十大项目”的主要内容

经团委设计筹划,现设立10个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计划在全校招募2000名左右大学生志愿者,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服务。

1、“e乡村”——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支持计划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辽阳县八会镇政府。项目计划招募12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八会镇全镇12个村,已在12个村建立了长效志愿服务基地。项目内容为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为村民提供惠农政策、农业科技、农贸行情、利民服务等方面的信息等。

2、“v社区”——大学生社区新媒体工作平台建设帮扶计划项目。

项目协同单位为沈北新区团区委。项目计划招募10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沈北新区各社区。项目内容为帮助社区建立新媒体工作平台,负责工作平台的技术支持和日常更新维护等。

3、“五月阳光”——青年志愿者社区矫正行动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辽宁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处。项目计划招募6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由协同单位根据社区需要确定。项目内容为配合协同单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力所能及地开展特殊人群法制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

4、“爱心小屋”——青年志愿者小学生成长助力行动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利州扶贫发展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招募21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文大路“爱心小屋”。项目内容为承办利州扶贫发展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活动,对贫困、留守小学生进行课业辅导、素质培养、成长关怀等服务。

5、“工程之窗”——大学生v爱驿站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沈阳团市委志工部、沈北新区团区委。项目计划招募8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蒲昌路与道义南大街交汇处地铁口。项目内容为依托v爱驿站岗亭,提供换乘信息、道路指引、语言翻译、应急救援、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同时提供手机充电、急救药品、书报架、公益伞等便民惠民服务。

6、“白鸽助手”——大学生爱校建校奉献岗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全校各部门。项目计划招募50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校内。项目内容为根据学校各部门工作需要,招募志愿者担任教职工临时助手,参与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事务性工作。

7、“美丽工程”——大学生校园环境卫士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校园管理中心。项目计划招募50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校内。项目

内容为配合校园管理中心工作,开展维护校园清洁,保护校园绿化,监督制止不文明行为,发现反馈校园环境问题等工作。

8、“夕阳红”——大学生传承中华美德志愿行动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离退休工作处、校关工委。项目计划招募150名志愿者。项目地点为学校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等。项目内容为主要服务于我校离退休老同志,根据校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安排,结合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需要,主要开展“老同志集体活动服务”、“走进离退休老同志家庭”、“为老同志安享晚年出一份力”、“老同志与大学生牵手互动”等活动。

9、“玫瑰香”——大学生跟着郭明义学雷锋项目。项目协同单位为郭明义爱心团队。项目计划招募180名志愿者。项目内容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以郭明义爱心团队沈阳工程学院分队为主体,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危助困、奉献社会等活动。

10、“志青春?创公益”——大学生服务社会计划项目。项目协同单位团省委志工部。项目计划招募100名志愿者。项目内容为承办、参与团省委志工部志愿者公益活动;广泛开展“三下乡”、支教支农、节能环保、法制普及、政策宣讲等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